A. 大宅门在哪里拍的
在无锡水浒城内建造了一个约2万平方米的新、老宅院场景拍摄的,《大宅门》于2000年开机,它是中国第一部高清晰度电视剧,开创了用高清晰度摄像机拍摄电视剧的先河。
剧情简介
清光绪六年春天,京城最有名的药铺百草厅“白家老号”的大宅门里,二少奶奶白文氏生下一个男孩儿,奇怪的是这孩子生下来不会哭,越打越笑,祖父白萌堂为其取名白景琦。
白颖轩因给大格格瞧病得罪詹王府,所乘马车被砸坏,马匹被杀,两家结怨。
白萌堂小女儿白雅萍因受惊吓,失手摔死了不满一岁的儿子,姑爷关少沂将其休回娘家,白家关家从此结怨。
五年后,白家大爷、御医白颖园不慎治死了詹王爷的二女儿,先朝同治帝的嫔妃,詹王爷落井下石,百草厅被查封,白颖园被问成死罪,幸遇刑部大狱牢头严爷和朱顺搭救,以一韩姓死囚顶替,白颖园远走天涯。
创作背景
《大宅门》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剧中百草厅的原型就是大清末年的同仁堂。该剧的导演和编剧郭宝昌在同仁堂这个大宅门里生活了整整26年。
出于各种考虑,同时也为了保护这部作品,郭宝昌不仅将同仁堂改成了剧中的百草厅,还把同仁堂原本的4个房头改成了3个房头,在创作人物的时候也都进行了必要的艺术加工。
《大宅门》中男一号白景琦的生活原型就是郭宝昌的养父乐镜宇。现实生活中的乐镜宇自幼顽劣,个性张扬,靠刻苦学习自学成才。
他不仅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个发明了很多中成药的中药学家,阿胶、乌鸡白凤丸等配方都是乐镜宇研制、发明的。《大宅门》中的女一号白文氏的生活原型是郭宝昌综合了乐家三代女人:曾祖母、祖母和养母的许多事迹而成。
B. 大宅门作者演过的电影
《大做芹滚宅门》是郭宝昌所著电视剧《大宅门》的同名小说。郭宝昌,原名李保常,1940年8月出生于北京。导演、编剧。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972年,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1980年,导演了刑侦电影《神女峰的迷雾》,受到关注;1982年,编导了剧情片《春兰秋菊》;1984年,调入深圳影业公司;1989年,自编自导了动作电影《联手警探》,影片获1989至1990年度广电部优秀影片奖;1991年,执导了历史首辩剧集《淮阴侯韩信》;1994年,拍摄了戏曲电视剧《大老板程长庚》,该片获中宣部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1997年,执导了爱情历史剧《日落紫禁城》;2001年,编导的家族剧《大宅门》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并以17.74点的收视率夺得2001年央视年度收视冠军;2002年,自编自导了民国情感剧《宅门逆子》;2003年,编写并执导了现代都市电视剧《欲望的漩涡》;2006年,执导了民国传奇剧《酒巷深深》;2010年,拍摄了都市情感剧《寻找幸福的日子》;2012年,导演了战国传奇电视剧《虎符纯余传奇》;2013年,执导了《大宅门》番外篇《大宅门1912》。
C. 神剧《大宅门》,创作历时38年,陈宝国曾为这部戏卖了房子,后来呢
“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乱世风云乱世魂……”有多少人还记得这首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大宅门》主题曲?想当年,每当这十足的京韵响起,随着屏幕上两扇厚重的大门缓缓打开,一部气势恢宏的家族画卷徐徐舒展,让我们瞬间欣赏到百年之前那荡气回肠的名门风云。
《大宅门》,是2001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的40集电视连续剧,一经播出,即以17.74点的收视率夺得当年收视冠军,之后在全国十几个电视台相继播出。即便是在20年后的今天,电视节目中仍然能看到《大宅门》的身影,可见剧目之经典,久而不衰。
《大宅门》全剧围绕中医药百年老字号“百草厅”的兴衰成败展开,全面展现了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怨情仇,塑造了白景琦、白文氏、杨九红等一个个经典的正、反面人物,故事一波三折,情节动人心弦,十分引人入胜。人们在欣赏惊叹它的成功的同时,可能不会想到,这部短短40集的电视剧,其中所经历的曲折却达40年之久。
曲折40年难以磨灭的少年梦
郭宝昌兼《大宅门》编剧和导演于一身,他从十几岁时就与百草厅的原型—同仁堂结下不解之缘,亲耳聆听了当时同仁堂的董事长乐镜宇讲述自己艰辛创业的故事,曲折离奇的情节深深吸引着郭宝昌,以至于他16岁时就开始创作这部以家族题材为主的小说。然而当这件事被他的养母--乐镜宇的续弦夫人知道后,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将郭宝昌的小说付之一炬。
“平生多磨砺,男儿自横行,站住了是个人。有情义有担当,无依无傍我自强!”当我们耳边再一次回响起这首主题歌,仿佛剧中的人物又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部永恒的经典之后,主创人员的坚持、敬业、百折不回更激励着我们,在戏剧中回顾中华艰难勇毅的发展历史,在现今世界中更不屈地挺起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