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排行 > 香港最早第一部电影

香港最早第一部电影

发布时间:2025-09-26 20:55:19

⑴ 谁知道香港最早的电影

香港电影起源于一只烧鸭
09版本的《偷烧鸭》之所以拿一只烧鸭大做文章,是因为,香港电影其实源于一只鸭子。早在1909年,美国人本杰明·布拉斯基便与香港人梁少坡等人合作了香港在本土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电影《偷烧鸭》。影片由布拉斯基在上海开设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偷烧鸭》还曾由布拉斯基带到在美国上映,为香港在外国公映的第一部影片。被认为是香港最早的电影。《偷烧鸭》不仅比香港的黎民伟兄弟俩拍摄的《庄子试妻》早,也比上海的郑正秋、张石川拍摄的《难夫难妻》早四年。

⑵ 作为一个业余电影爱好者,想了解一些电影方面的知识,有什么书推荐么,最好知识面全一点

一、世界电影常识

1、电影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的法国巴黎,《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成为世界上最早放映的一批影片,卢米埃尔兄弟由此被誉为电影之父,开创了电影写实主义的传统。

2、1902年由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拍摄的《月球旅行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梅里爱被誉为电影魔术家,发明了很多电影特技,如停机再拍、多次曝光等,开创了电影技术主义的传统。

3、1903年美国导演鲍特拍摄的《火车大劫案》成为最早的西部片和警匪片,出现了平行剪辑。

4、美国导演格里菲斯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1916年《党同伐异》是两部史诗级的影片,格里菲斯在影片中成熟运用蒙太奇,尤其是平行剪辑和最后一分钟营救。其影片片长可达三小时,镜头数量超过1000个,确立了电影的基本单位是镜头。

5、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流派是出现于英国1910年前后的布莱顿学派。

6、美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1922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弗拉哈迪也被誉为纪录片之父。

7、发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法国、德国为中心,后席卷整个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是电影史上第一次影响深远的电影运动。

8、1927年,美国拍摄的《爵士歌王》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

9、1935年,美国拍摄的《浮华世界》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10、1937年,迪斯尼出品的《白雪公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

11、1941年,奥逊威尔斯执导的《公民凯恩》被誉为现代电影的开山之作。

12、1967年,阿瑟佩恩执导的《邦妮和克莱德》成为新旧好莱坞电影的分水岭。

13、《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代表作品。

14、20世纪50年代末兴起的法国“新浪潮”运动,得力于《电影手册》杂志,该杂志的主编是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长镜头理论的提出者)。新浪潮代表作品有特吕弗《四百下》和戈达尔《精疲力尽》。

15、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被称为“悬念大师”,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他的叙述故事的结构方法——悬念的设置。代表作品:《后窗》《惊魂记》《迷魂记》。

16、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的代表作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作品

17、西部片是美国特有的一种电影类型,标志着西部片成熟的作品为1939年约翰福特导演的《关山飞渡》。同一年,美国还诞生了世界经典名片《乱世佳人》

18、蒙太奇学派出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的苏联,以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为代表,他们力求探索新的电影表现手段来表现新时代的革命电影艺术,代表作有《战舰波将金号》。

19、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做出了独树一帜的出色成就,开创了哲理电影的先河。其代表作有:《第七封印》(1956),《野草莓》(1957)《处女泉》(1959)《呼喊与细语》(1972)。

20、《蓝色》《白色》《红色》三部曲的导演是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

二、中国电影常识

1、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开始放映西方电影,被中国人称之为西洋影戏。

2、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问世,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谭鑫培主演。

3、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由张石川、郑正秋导演。

4、1920年,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问世。

5、1928年以后的几年,《火烧红莲寺》共拍摄了18部,成为中国电影早期最成功的系列电影。

6、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问世,导演是张石川。

7、1935年,《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

8、1948年,费穆导演的《生死恨》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9、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大闹画室》,1926年由万氏兄弟研制。

10、新中国第一位女导演是王苹,代表作品《柳堡的故事》。

11、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是张军钊的《一个与八个》。

12、中国第一位女演员是严珊珊,1913年出演了香港的第一部电影的《庄子试妻》。

13、《小城之春》的导演是第二代导演费穆。(田壮壮曾经翻拍过)

14、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15、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50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桥》。

16、新中国第一位获奥斯卡奖的中国人是苏聪。(1988年第60届奥斯卡音乐作曲奖,在《末代皇帝》中担任配乐)

17、首部在竞赛性国际 A 级电影节上荣获大奖的中国电影是《红高粱》 (1988年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8、中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金棕榈”大奖的影片是《霸王别姬》。

19、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影坛第二位主演影片获得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是巩俐。(1988年《红高粱》获金熊奖,1992年《秋菊打官司》获金狮奖,1993年《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

20、华语电影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的影片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2000)

三、电影节及电影市场

1、中国电影三大奖项,内地金鸡奖,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内地电影三大奖项,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

2、中国境内唯一的A级电影节是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首次举办,,最高奖为金爵奖。

3、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狮奖。创办于1932年,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
欧洲电影三大奖分别为金狮奖,金熊奖和金棕榈奖。

4、奥斯卡金像奖,正式名称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是美国一项表彰电影业成就的年度奖项,于1927年设立,1929年开始评选。

5、全球电影票房最高的电影前三分别为《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阿凡达》《泰坦尼克号》。

6、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的电影前三分别为《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

7、当前好莱坞五大电影公司分别为迪士尼,华纳兄弟,环球,索尼,派拉蒙。

8、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G级(大众级,任何人都可以观看),PG级(辅导级,该级别电影中的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PG—13级(特别辅导级,建议13岁后儿童观看),R级(限制级,建议17岁以上观看),NC—17级(17岁以下(包括17岁)禁止观看).

9、漫威的超级英雄人物包括钢铁侠,美国队长,蜘蛛侠,黑寡妇,金刚狼,绿巨人,雷神,黑豹,死侍,蚁人,奇异博士等。

10、DC的超级英雄人物包括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海王,闪电侠,绿灯侠等。

⑶ 香港十大影片是哪十部

白金龙》导演:汤晓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粤语有声电影,邵氏的前身“天一”电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粤剧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觉先演出(另一位是马师曾)。没有《白金龙》,就没有今天的邵氏电影公司。当年《白金龙》打破广东、东南亚、欧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记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初到星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凭着《白金龙》,开创了邵氏在星马的娱乐王国基业。也正是《白金龙》,开创了粤语片的潮流。上世纪50、60年代,香港制作了近3000部粤语片,形成了香港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独臂刀》导演:张彻1967

《独臂刀》是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百万的影片,张彻凭此片成为“百万导演”,王羽开始成为香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电影公司的“武侠世纪”也从此片正式开始。《独臂刀》影响了香港电影的形态和历史。之前,香港的电影仍旧停留在老上海电影的文化形态下,多拍摄以家庭妇女为观众的苦情剧,武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飞侠,男性则是需要保护的文弱书生。《独臂刀》之后,男性开始成为影片的主角,电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娇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壮有力的男明星。

《侠女》导演:胡金铨1972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在戛纳电影节上夺得最高综合技术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5大电影节上获奖。胡金铨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作者”导演,也是香港电影界最接近大师的一位。他一生致力于拍摄“侠”文化的武侠电影,并以《侠女》登上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最高峰。胡金铨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国电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无疾而终。
《蝶变》导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制片厂制度对香港电影界的影响逐渐开始弱化,电影的文化形态也开始以多元化的形态出现。在这段时期,香港电影界出现了一次惊人的艺术运动“香港电影新浪潮”,徐克的《蝶变》正是这一运动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变》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以后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艺术电影的出现;二是特技的迅猛发展,80年代以后香港电影特技的发展几乎都与徐克有关。

《最佳拍档》导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开始,香港电影票房连续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档》及其续集,而黄百鸣、麦嘉、石天的“新艺城 ”公司也统领了80年代整个时期的电影。《最佳拍档》开创了香港电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开拍之初,许冠杰的200万片酬已经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而该片的拍摄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来坞,在片中大量出现多辆汽车连续碰撞、最新007式先进武器等噱头,弱化故事情节、强化视觉场面。《最佳拍档》对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电影国际化的最初尝试。

《A计划》导演:成龙 1984

香港近20年最伟大的电影演员是谁?成龙。这是香港各界都比较认可的一个答案。成龙以自己的功夫喜剧成为李小龙之后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香港演员。早期京剧剧班的训练,使成龙娴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点的动作造型。这种表演方式成为了他的招牌,他的这种表演在世界影坛上也是独此一家。《A计划》正是早期成龙电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从钟楼上坠落的镜头,一镜直落,不加任何剪辑手段。之后《A计划》风格的电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龙电影也由此成为香港电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英雄本色》导演:吴宇森 1986

当冷兵器换成热兵器,张彻电影就变成了吴宇森电影。吴宇森曾经是张彻的“文胆”,做过张彻的副导演,是典型的制片厂出身的工徒导演。他把张彻电影的特点传承下来,把刀剑片改变成了枪战片。《英雄本色》把枪战的方式发扬光大,代表了香港电影枪战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枪战片的最高成就。

《阿飞正传》导演:王家卫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轰动的电影莫过于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了,虽然票房成绩一般,但王家卫独特的电影风格在本片中凸显无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国际性电影大师的出现。
《阿飞正传》是一部对香港身份进行反思的本土电影。《阿飞正传》的影像、叙事方式都是原创的,堪称香港电影艺术的奇葩。结尾中梁朝伟的一段“独角戏”,至今被奉为经典。

甜蜜蜜》导演:陈可辛 1996

1997回归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选择,在这个历史时刻来临前的一年,陈可辛的《甜蜜蜜》横空出世,在艺术和商业两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文艺片一直是香港电影的一种类型,早期就有李晨风、秦剑等著名前辈,而70年代后因为武侠功夫片的盛行,艺术电影始终难以成为主流。《甜蜜蜜》是对早期文艺片的回归,它以细腻而真实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历史的进程。

喜剧之王》导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电影业进入萧条期以来,香港电影中能够具有票房保证的演员越来越少,周星驰是其中的一个。香港的喜剧演员,早期有梁醒波、新马仔、许冠文,而周星驰是近10年来最杰出的喜剧演员。《喜剧之王》中有着对香港早期电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鹃儿是60年代著名粤语武侠片《武林圣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员基本修养》是早期长城、中联等电影公司的训练班手册。这种引用掌故的喜剧电影成为周星驰电影发展的轨迹,新片《功夫》中再次对火云邪神、九龙城寨引用,并取得了迄今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⑷ 第一部粤语电影是什么

1930年代初期,有声电影开始流行,但在香港首先上映的两部有声粤语电影却并非在香港本地拍摄,首部是1932年邵醉翁的天一乘薛觉先及唐雪卿夫妇到上海演出时,开拍其首本戏《白金龙》,成为第一部有声粤语电影,但遭到禁演,经疏通后才获准上映,因而在香港反被稍后在美国由大观开拍的《歌侣情潮》(新靓就、胡蝶影)抢先上映。两片取得极佳的票房成绩,引发香港本土拍摄有声电影的热潮,黎北海的中华于1933年先完成一部局部粤语对白电影《良心》(白玉堂、唐醒图),同年9月20日公映香港制作首部全粤语对白电影《傻仔洞房》(廖梦觉、杨倩侬)。

⑸ 香港电影鼻祖是谁

黎民伟:不仅是香港电影之父

黎民伟家族是香港乃至中国电影不可绕过的重要存在:黎民伟大哥黎海山、四哥黎北海都参与了香港电影事业初创;两位妻子,一个是 “中国首位女演员”严珊珊,一个是“香港第一个女主角”林楚楚;四子黎铿是中国第一个著名童星,聂耳的《卖报歌》就是为其所作;五女黎宣是香港著名演员,六子黎锡是资深摄影师,侄女黎灼灼一生拍摄影片145部。
但论及对香港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贡献,黎民伟才是翘楚。他一生传奇,但始终低调谦逊,即便在香港,他的知名度也远逊于孙女黎姿。1994年,香港第13届电影金像奖将“最高致意奖”颁给黎民伟,赞之曰:“香港电影拓荒者,缔造历史第一人”,2005年,位于北京的中国电影博物馆揭幕,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选定五位中国电影开拓者并立铜像纪念,分别是任景泰、郑正秋、黎民伟、夏衍、袁牧之。同年,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尊黎民伟为“华语电影的创始人”,2009年,香港电影档案馆举办了《黎民伟的足迹》专题展览,内地亦有《黎民伟评传》出版。在去世并沉寂半个多世纪之后,他和他的家族终于得到了应得的尊重。
在《黎民伟的足迹》策展人吴月华介绍下,时代周报记者赴黎民伟六子黎锡家中采访,黎锡曾于2003年编订出版了《黎民伟日记》,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父亲的生平研究。
《淞沪抗战纪实》 记录珍贵历史
黎锡家中挂着一幅“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手书赠予黎民伟的。黎锡说,中山先生为电影界人士手书“天下为公”相赠,历史上仅黎民伟一人。
黎民伟的父亲祖籍广东新会,是从事贸易的富商。黎民伟在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于日本,4岁丧母,6岁随父返回香港,寄养在大哥家中,少时就读香港著名的皇仁书院和圣保罗书院,孙中山、廖仲恺、陈少白、伍廷芳等是该校学生,黎民伟因此接受了东西方不同思想和革命思潮。
黎民伟16岁加入同盟会,17岁剪辫,18岁与同盟会成员共创“清平乐”剧社(辛亥革命后改组为人我镜剧社),任演员,在香港学校、社区演出剧目,推动革命,亦用戏箱偷运枪械,支持广州黄花岗起义。
戏剧的力量始终较小,黎民伟将目光转向影响更为广泛的电影,他潜心钻研电影技术,在无任何资助的情况下,扛着笨重的摄影机械跟随孙中山,记录北伐,前后8年留下大量珍贵影片史料。1927年,黎民伟将这些素材剪辑成一部长纪录片《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大战记》,1941年底又经过整理编成《勋业千秋》。这部黎民伟呕心沥血的影片首先在香港放映,曾历经炮火而幸免于难,辗转运至大后方,在桂林、重庆等地多次放映,反应热烈,后还发行到东南亚地区。
1932年1月28日,日寇侵犯上海,黎民伟立即放下当时职务,带领摄影师和创作人员赶赴现场,又沿铁路至苏州,拍摄中日战事实况。1937年的“8·13”,上海遭到日军狂轰滥炸,黎民伟携家人和创作人员,不顾危险,参加支持抗日赈济难民的活动,用摄影机把这些活动和敌人暴行摄入镜头,后编成抗战初期上海军民团结抗日的珍贵影像实录《淞沪抗战纪实》。为记录日军暴行,从空中俯瞰地面情景,他不顾危险把自己绑在飞机上进行拍摄。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空中摄影。
1953年,黎民伟病危,虽然当时家境困难,他依旧托付妻子林楚楚将《勋业千秋》与《淞沪抗战纪实》无偿送往北京,他说:“这是我替国家拍的,不要收取报酬。”
和那个时期国外影人拍摄中国纪录片大多集中在风景异趣相比,黎民伟的镜头更多对准了中国现实,除了人物传记与时政要闻外,还涉及戏曲演出、公众活动等。1923年初黎民伟东渡日本拍摄了《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1923年底又率罗永祥等人赴北平为梅兰芳拍摄影片。
1928年,黎民伟以1925年拍摄的上海“五卅惨案”纪录片为基础,导演摄制了《祖国山河泪》。同年,担任《蔡公时》的导演,描写1926年5月3日“济南惨案”。影片摄制中威逼恫吓便不断袭来,完成后租界禁映,黎民伟便拿到上海南市中国人聚居区小影院放映,大为轰动。无论从开始时间、题材广度、影片质量等角度考虑,黎民伟都无愧于“中国纪录片之父”的称誉。
《木兰从军》 辉煌与衰落
走出黎锡位于香港天后庙道的家,吴月华带着时代周报记者去寻找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制片部原址。那时的天后庙前还是郊区,而如今放眼望去,只有一栋栋半山高档住宅楼,哪里还有半点影棚印迹?幸好转个弯,当年因民新公司而得名的“银幕街”街名依旧,算是有所慰藉。
民新公司是黎民伟“电影救国”理想的起步。他在日记中写道:“电影‘能对家对国’‘有莫大之补助力’、‘善用之,可以媾通文化,普及教育’。”1923年,黎民伟、黎海山兄弟及好友集资,在香港成立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额定资本50万元,公开向社会招股。黎民伟先后任董事、监理、总理,并将天后庙前新建住宅廉价租于公司。公司斥巨资从美国购买电影器械设备,高薪聘用德国摄影师,但因港府阻挠,摄影场的申请久未获准,不得已在广州西关租房拍片。
民新是香港最早的制片公司,黎民伟将此前做生意赚的大笔收入投入其中。民新成立后的两年间,摄制了一部故事片和多部纪录片,其中故事片《胭脂》由黎民伟妻子林楚楚担任女主角,迈出港影重要一步。《胭脂》连映10天,收入近万元,在当时已是了不起的票房。
1925年5月“五卅惨案”爆发,黎民伟决定北迁,与李应生合办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当时上海民新公司占地10余亩,器材先进设备齐全,建有玻璃摄影棚,拥有一批有实力的导演演员,并设立学校培养人才,几年间摄制了《玉洁冰清》等颇受欢迎的电影,并迅速跻身于上海几大影片公司行列。
影片《木兰从军》的命运是民新公司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一个缩影。一方面该片制作精良、投资巨大,影片质量很高;另一方面因制作成本高,不利于商战,所以导致入不敷出。民新当时每部影片成本超出10万元,而当时公司一般职工月工资仅一二十元。《木兰从军》剧组长途跋涉,至西北荒漠、湖北、河南、河北,再回到南京、苏州取景,动用几千人马,搭建一百多顶帐篷,场面浩大,历时数月,实属中国电影“大片”之鼻祖。但却因天一公司同类型粗制影片《花木兰》捷足先登而票房大失,损失惨重,原定的众多计划也无法实现。
1929年,黎民伟赴北平与华北电影公司罗明佑合作摄制《故都春梦》,影片上映大获成功,被誉为复兴国片运动之“嚆矢先声 ”,随之又有《野草闲花》《恋爱与义务》问世,此三片“各地卖座特盛,破前纪录”。黎民伟的电影事业也因三部片而进入鼎盛,他协助罗明佑经营联华影业公司,则是其事业的辉煌顶点。联华背景雄厚,资本充足,产销一体,下辖6个制片厂,并开办歌舞班和电影学校,形成一个庞大的电影集团和实体。影片除在辖下的二十几家影院放映,还联络上海、香港、哈尔滨、广州等地的影院公映,盛极一时。
联华在战争背景下逐渐衰落,1940年,黎民伟接管设在九龙的启明制片厂,一年多时间里摄制了《情人四万万》《春色满园》等近十部影片,整理编辑纪录片《勋业千秋》。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敌机袭港,启明厂毁于一旦,也摧毁了黎民伟“电影救国”梦。
仅在民新的短短几年里,黎民伟便损失了私产40多万元(按今天估值约一亿元),之后在联华和启明,他也不时拿出私产来苦苦支撑,以致妻子过生日只得清茶一杯。抗战期间,黎民伟在桂林时,田汉以诗相赠,其中有云:“卅年银坛苦斗人”,算是道出了黎民伟的伟大与辛酸。
1953年,黎民伟因颈部肿瘤去世,仅留下现金22元和价值港币6200元的财产。亲友们在圣士提反女子中学开追悼会送别他,十一位电影前辈翘楚共同拟定,为黎民伟赠上了“国片之父”四字。

⑹ 香港第一部《彩色电影》出现在哪一年哪部电影

1、香港第一部彩色电影出现在1939年。
2、片面叫《破镜重圆》,香港第一部彩色电影,不过大小只有16米厘。
PS:摘自“http://wenku..com/link?url=ObwEuWz0-XWRzbdNaXx-A5vHTeKm3DPUOKoKq”

⑺ 香港电影在大陆上映最早是什么时候我听爷爷说他们七十年代就在电影院看过邵氏电影

Wg后最早是1977年,1965年凤凰影业拍摄的《画皮》算香港电影里头一个被引进到内陆的。尔后的几年里,被引入内陆的香港电影都以凤凰与长城两家左派电影公司出品作品为主,如《三笑》(1964)、《屈原》(1977)等。被引进的邵氏电影应该不多,银都出品的《少林寺》风靡后,邵氏的动作片也才被内陆重视到。

阅读全文

与香港最早第一部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疫情电影院不让带水是否合法 浏览:842
数码宝贝大电影五冒险者的战斗在线观看 浏览:616
大开眼界电影讲的什么 浏览:3
电影院结束放视频多少钱 浏览:809
2019成龙动作电影之夜 浏览:950
泰国被富家女欺凌电影 浏览:720
香港神偷系列电影大全 浏览:598
大蠃家电影西瓜 浏览:613
变态杀人的美国电影大全 浏览:295
甲午海战电影完整在线观看免费 浏览:930
功夫熊猫1完整版电影英文 浏览:797
韩国电影桃树结局 浏览:702
沙鲁克汗主演爱情电影 浏览:986
日本电影男主角到巴黎旅游 浏览:845
香港最早第一部电影 浏览:823
h的动漫电影网站你懂得 浏览:445
下载一部电影平均多少内存 浏览:846
三个男子开假银行什么电影 浏览:179
刚果风云电影完整版 浏览:320
好听的英文电影原声带 浏览: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