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參演人物 > 導演的電影藝術特點

導演的電影藝術特點

發布時間:2021-07-18 20:01:32

導演風格是什麼一個導演的風格是如何形成的

導演在一部影片中有兩種生存狀態,一是除了導演別的事也干,二是除了導演什麼都幹不了。

電影的風格我認為有三種釋義,一是電影的廣義價值,也就是影響力,包括關懷、價值觀、事件投注等;二是個人理念表達,情懷二字足以表述;三是純粹的藝術價值。
問題中的風格導演,通常指「除了導演別的事也干」的導演+情懷,侯孝賢、賈樟柯、阿莫多瓦、科恩兄弟、許鞍華等(上面的舉例是隨意的),對他們來講,有些是自己寫劇本、找投資、找演員的,有的是找尋契合自己認知理念的劇本然後去拍片子,但很多時候劇本只是一根引子,導演會將自己的理念不斷的融入進電影,在攝影、表演的各個方面。更為關鍵的是,文化解讀通常都有一廂情願的份兒,也許某導拍個啥片子完全啥都沒想,信手拈來,但評論界還是能給他扣個帽子,這不屬於意外之喜,純粹的是目前影視評論的精神病眾多的源泉。
部分時候,人們會用商業、文藝二詞來對電影分類,進而對導演分類。這個大都用在「文藝」導演頭上,要是上映不了、沒票房,是藝術價值高,要是上映了、票房好,是藝術與商業的完美結合,是陽春白雪的貼地飛行,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忠實貫徹。為了表明自己滿漢全席小蔥拌豆腐都精通,張藝謀、陳凱歌和馮小剛都進行了勇敢嘗試,結果也不用多說了。對於張藝謀而言,1999年「我的父親母親」是過去一個時代的終結,對於這樣的導演,目前電影維系知名度和話題比票房和藝術價值更為重要。馮小剛的風格就是小人物小段子,還得葛優配合,近兩年片子拍得越大,越讓人關注他的「名導」身份,而非當年給我們帶來無數歡樂的那個人。與此相似的是周星馳,當年作品自己導演的不多,但在那個時代,都強烈的帶有(作為演員的)個人印記,同樣是1999年,作為分界線,一部笑得不那麼強烈卻打動人的電影「喜劇之王」出現了,從此我們記住了導演周星馳,忘掉了演員周星馳。無厘頭雖然還在,但已非核心價值觀。提到周星馳,(評論家)過度解讀也是一個問題,劉鎮偉重出江湖後扮演的爛片之王角色證明了這一點—在當年,他的電影也需都是爛片。
票房不是檢驗文藝和商業的唯一標准,現在演員要拿獎爭牌坊也要賺錢吸粉絲,劉德華剛拍「桃姐」又拍「富春山居圖」,中間還有部「盲探」,橫跨文藝和商業多個標准。盲探導演杜琪峰是一個導演典型,是很難得的能在兩邊都表現出長袖善舞的優良特質的。銀河映像,宿命論的忠實信徒,從「一個字頭的誕生」開始,到「兩個只能活一個」、「非常突然」、「暗花」,這些都是同一風格,有些是杜導的,有些不是,直到這兩年評價較高的「奪命金」、「毒戰」,仍是上述風格的延續,尤為難得的是毒戰,能在大陸公映,廣電和老杜都犧牲很多。
至於「藝術價值」,張藝謀大紅大綠啦、姜文男性氣息啦,這些都不值錢,所以算特色,不算風格。再進一步講,導演風格為個人特有、他人無法模仿,這才是「風格」二字的含義所在,如果什麼人都來個王二狗、李鐵根風格,那就廉價且泛濫了。
對於國外導演而言,斯皮爾伯格、卡梅隆、諾蘭、邁克爾.貝、彼得.傑克遜這些,我很難將之歸入有獨特風格之列,但某一部或某些作品是具有極強觀賞價值和代表性的,在歷史長河中是無法繞過的。再說深一點,對於那些「風格」導演,他們才是所謂正道,是這么多年來電影工業不斷進步的根基和主渠道。
我看的電影不多,也不少,近兩年不愛思考,就看一些打打殺殺的片子,所以我能點明的歐美主流風格導演沒幾位:伍迪.艾倫、蒂姆.波頓、沃卓斯基兄弟(姐弟)、科恩兄弟、大衛.林奇、昆廷.塔倫蒂諾……
以上。

⑵ 張藝謀導演的創作風格

在為我們大家所熟知的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群體中,沒有任何一位導演的電影藝術創作像張藝謀這般「漂浮不定」。作為攝影師參與創作的《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大閱兵》等由於受到了導演的創作思路的限制,使得其溶解於攝影技巧之內的藝術創作才能還有限。但是當1987年《紅高粱》橫空出世之後,其電影的藝術創作始終走在了中國導演們的前沿。什麼是風格?張藝謀的同班同學,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曾說:「影片分析手冊」,那麼電影風格除去蘊藏在其內部深刻的主題闡述之外,最能夠為觀眾所觀的就是視聽語言的創作。張藝謀電影的藝術風格則主要是通過視聽語言的創新與探索和主題闡釋之間的相互影響進行變更的。
當然,張藝謀電影中所蘊藏的主題,一直都有與第五代所傳承和發展的「文化批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第五代導演的電影一般都會將人物放置於歷史(古代和現代均有)和事件中去,去探討人性和內心最純粹的表現。陳凱歌醉心於歷史的解析,黃建新醉心於都市的迷惘,田壯壯醉心於宗教的詮釋,而張藝謀的電影主題,一直都離不開對傳統的精神家園的反觀。《紅高粱》所表現黃土高原上人們天然的「精神勁」;《大紅燈籠高高掛》中所反應的傳統封建文化對新生女性思維的壓制;《秋菊打官司》中表現農村法制思想的萌發;《我的父親母親》中對於純真萌生的愛情的一種渲染;以至於張藝謀最新作品《金陵十三釵》所呈現出的那種社會主義主流思潮「革命主義精神」,這些都深刻的反應著張藝謀本身對於個人和群眾內在精神生活的寫照。張藝謀的電影與陳凱歌電影關於電影主題性和內涵性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陳凱歌更加註重於歷史和文化的反思,而張藝謀則更加註重於人物精神的反思,尤其是歷史文化中女性人物的精神反思。
張藝謀的電影風格從1987年《紅高粱》到2010年的《山楂樹》之戀,可以呈現以下的幾種大的宏觀劃分,但是劃分之中也有小的區別。

⑶ 介紹你所熟知的導演的電影風格

對李安電影主題和風格研究,特別是對「父親三部曲」的研究,將中西碰撞以及家庭戲定位為李安的單一模式,對「父權」影響下的傳統文化探索。 對李安導演技巧的研究,對其電影表現語言的充分研究。 達成共識的、李安電影商業化傾向過重,也有人認為李安是將藝術和商業成功融合的導演。 最近許多人提到的影展導演即迎合西方人好奇而製作電影。 將李安與侯孝賢、楊德昌等導演比較,從中發現李安的特點。 李安的生活經歷影響了他的電影創作,與父親的沖突,使他的影片中經常發現父權的影子,生於傳統中國,又留學移民到美國,西方思想又使他對傳統產生懷疑。在兩種文化的沖突中,所編劇本自然要展現這些,並向深處挖掘家庭關系及其人性深處的東西。 適合時代潮流,再者生長在美國商業世界中,追逐票房成績是不可避免的。故在李安的電影中有這個痕跡,通過一些處理來吸引觀眾,具體細節請見第四節中對李安電影的具體分析。 總之,電影源於生活,特別與編劇和導演分不開,李安融二者於一身,自然自己的生活經歷影響了他的電影創作。 作為編劇的李安及其電影 前一節中我們從李安的生平中可以看到,李安的初次執導機會的獲得便是由於他自己編劇的《推手》。之後與人合作的《喜宴》、《飲食男女》,作為編劇的李安,無疑是其導演工作的基石。能將自己的思想更好地融入影片之中;不同於傳統中國的簡易情節編劇,李安在吸收西方的情節藝術的同時把中國獨具的儒雅氣質匯入其中。之後無論是對奧斯丁小說、還是王度廬小說、還是漫畫改編、還是劇本創作都漸趨成熟,編導一身的他更容易掌握分寸,表達自己的深刻生命體驗。 《推手》中將中西文化沖突挖掘到深處,為此類題材開先河。其後的《刮痧》等同類型影片無出其右者。將中國傳統的一種事物拿出來,體現在家庭中,進而引起人們對家庭、對社會的深思。 《喜宴》中表面上是探討同性戀話題,實際上還是中西文化沖突題材的繼續,也是對家庭、社會的繼續探討。 《飲食男女》則是從食、色這兩個人之本性入手,進而體現家庭成員之間在新時代中的不同選擇。 《理智與情感》的改編不可思議,西方的完全故事,由東方導演全權負責,將細膩、含蓄的西方愛情表現的幾近完美。 《冰風暴》是類似《阿甘正傳》但又全然不同於阿甘中的嬉笑中進展,而是較嚴肅的大時代影響下的兩個家庭的故事,更類似《美國麗人》。 《與魔鬼共騎》在美國南北戰征的背景下,講述年輕人的成長歷程,仍抹不去家庭和人這個冷調的底色,李安陷入一種單一的風格和表述中。 《卧虎藏龍》將在台灣曾投拍數次、小說拜讀者亦眾的作品改編,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生命體悟,以中西合壁的方式展現,情節處理亦有獨到之處。 《綠巨人》系漫畫改編的電影,不同於其他科幻電影,仍舊以探討人性深處為主。 總之,作為編劇的李安是成功的,這也有助於他的導演工作順利進行,既提高了效率,又不違心。

⑷ 馮小剛執導電影的藝術特點有哪些

我認為馮小剛的電影有如下特點:

慾望表達

(1)平民策略和都市小人物的慾望表達。馮小剛是一個具有強烈的平民意識的導演。他始終把目光投向喧鬧的現代都市生活和市井平民的精神狀態。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就是一個市民導演」。他的電影以平民的視角,表現市民理想,最大限度的滿足市民階層的心裡慾望和消費要求。也正是因為這樣,他的電影才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和喝彩。


⑸ 中國著名電影導演的風格特點

一樓說的很好,我再補充一點…第五代關注藝術,第六代關注自我……而現在,一切都以商業為主以票房為主…

⑹ 如何看待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電影藝術風格

老斯從小喜歡電影,而且兒童時曾自己拍攝短片,表現火車相撞,這應該表現他從小就有商業導演的潛質。
後來起步階段的電視電影是公路片,情節也很緊張曲折,其中可以看到一些後來大白鯊的影子。
而他事業騰飛應該是從大白鯊開始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調度得當的場面,有力而肯定的剪輯加之一定的人性探索,成就他的賣座商業片。(包括以後的侏羅紀公園,世界大戰)
而他真正開始拍攝非純商業片應該是從 紫色 開始的。其中對於感情的表現相當具有感染力,而種族的題材又相當對學院派胃口。後來的辛德勒名單,應該是斯皮爾伯格的文藝代表作,用現實,分明的語調敘述歷史,拋開特技與色彩,感情烘托不再顯得刻意,顯得自然而動人。

而斯皮爾伯格的真正代表作,我覺得該是 拯救大兵。該片完美地融合了辛德勒名單的現實語調與侏羅紀公園的大場面調度,還創造性地使用手提攝影機拍攝戰場,表現真實,堪稱商業藝術的典範。之後的慕尼黑,少數派,多走的大兵的雙贏策略, 但 拯救大兵 在他目前作品裡還是最具代表性的。

總結一下,用宏偉的場面輔之人文關懷,表達重要而不深邃的思想,電影好看而又有一定內涵是斯皮爾伯格的最主要風格。

⑺ 陳可辛的電影有哪些藝術特色

我非常的佩服陳可辛導演,但不是特別喜歡現在的他的作品。他非常有才華,甜蜜蜜,投名狀可以證明。他非常的聰敏,也就是情商高的沒邊,為人處世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中國人,也就是圓通,他的電影基本兼顧商業和藝術的典範。為人處世非常的謙虛,低調,從來不居功自傲或者狂妄自大,人際關系搞得很好,所以他適合做監制。

⑻ 張藝謀導演的藝術風格分析

張藝謀的電影集民族文化、社會思考、文化尋根和電影創新於一體。他執著挖掘電影語言的潛力、追求構圖的力度、意想的豐富和色彩的飽滿,通過反常規的銀幕造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達到獨特的藝術境界。

早期張藝謀以執導充滿中國傳統文化的文藝電影著稱,藝術特點是細節的逼真和主題浪漫的互相映照,善於電影色彩學和捕捉人物內心世界細膩動人的事物。

張藝謀作品的突出特點是對中國傳統封建意識的深刻認識和強烈的批判精神,是內蘊其中的濃烈的歷史感和生命意識,是古樸民俗的奇特景觀,同時也飽含對女性反抗精神的謳歌和贊頌,他在強烈的色彩、大膽的構圖背後堅持了生活的真實和敘事的抒情。



人物評價

在電影人才的提攜上,張藝謀捧紅的「謀女郎」也是媒體和公眾聚焦的對象,鞏俐和章子怡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除電影外,張藝謀「副業」很多。他執導過歌劇、芭蕾舞劇和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系列成為當地的旅遊文化。

拍過北京申奧和上海申博的官方宣傳片以及北京奧運會會徽和火炬的宣傳片。另外,還拍攝過廣告,出版過圖書,設計國慶60周年紀念郵票,擔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等等。

⑼ 張藝謀的電影有哪些藝術特色

初期作品比較貼進現實生活,比較朴實,給人以無限感慨!但後來,大概主要是為了沖進奧斯卡,也開始講排場,內容空洞,這也是中國近期電影的一個錯誤的發展趨勢,就比如陳凱歌的<無極>甚至被人評為"穿得一身珠光寶器的妓女"(這好像是引用了魯迅先生的話)空有其表,而缺乏靈魂和實質性的東西!
可以說老謀子的電影是中國影壇的一面旗幟。

他比較注重畫面美和色彩的搭配。在他初期的作品中寫實風格是他作品中的主流。用一句現在時髦的話說,他初期的電影比較關注民生。都是小市民或農村題材。他比較善於用自然的事物來渲染氣氛(如《秋菊打官司》中曲折的鄉間小路,象徵著秋菊的坎坷的告官之路)。
在《秋菊打官司》里是要「討個說法」,《英雄》簡化到由於是趙國人,無名就擔負起「刺秦」的重任(情節缺乏切己的動機,在推動敘事發展方面有明顯欠缺)。在影片的敘事方面,常常極端運用某種方法,如《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與原作頻頻使用預敘相反,恰恰是大量使用省略法,敘事頗為生澀以至於難以流暢地敘述一個復雜的黑幫故事:而《大紅燈籠高高掛》中比比皆是的靜止拍攝,緩慢的鏡頭運動,暗示了一個古老的壓抑故事。凡此種種,均能證明極端化的思維方式在不同層面的存在。

極端化策略挾帶著導演銳利的個人意志,在形成鮮明的創作個性與風格方面極具優勢,而且創作個性一旦形成,由此形成了創作重復。這種重復是必要的:個性因重復得以強調,風格因重復得以彰顯。張藝謀影片的敘事策略、創作個性、美學風格正是由一系列熟悉而陌生的電影(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等等)不斷地確認而大獲成功。但是,以極端化為核心的個性、風格可能因自身的偏執而拒絕接受審美視野之外的存在。極端化風格因其獨特而鮮明的特點備受關注與青睞,但極端化風格因其偏執也帶來了藝術上的一些不可迴避的隱患。

他對電影的創新,個人理解,更加追求畫面的色彩對比以追求畫面美的升華。比如《紅高粱》中姜文黝黑的肌膚和枯黃的稻草及高粱的對比,《英雄》中張、章穿的大紅喜袍和金色稻穀的對比。整個畫面非常唯美,畢竟他是學攝影的出身。

閱讀全文

與導演的電影藝術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朋友泰國電影 瀏覽:290
電影寶貝兒完整版免費版 瀏覽:227
中文字幕影音先鋒電影網在線電影 瀏覽:187
二戰中國日本空戰視頻大全電影 瀏覽:788
好小子電影三個小孩的名字 瀏覽:106
迪士尼公主真版電影大全 瀏覽:379
雲播投屏成龍電影 瀏覽:38
怎麼在手機上定電影票 瀏覽:169
摯愛梵高電影網站 瀏覽:749
啞女拐賣深山中什麼電影 瀏覽:909
台灣打真軍電影撞夠本在線 瀏覽:703
於家堡電影院今日電影表 瀏覽:919
寡姐所有愛情電影 瀏覽:669
電影下載網站小程序 瀏覽:793
在電影院下車英語怎麼說 瀏覽:415
宇宙天魔電影完整版在線下載 瀏覽:500
女主角李老師電影 瀏覽:13
電影反貪風暴演員表和歌曲 瀏覽:658
電影你好李煥英結局什麼意思 瀏覽:67
豹妹完整國產電影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