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張莉莉老師的觀後感
我被張麗莉老師勇救學生的事跡深深地震撼了,當學生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她挺身而出,捨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軀支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贊歌。用生命譜寫著最偉大的愛的贊歌。她是當之無愧的「最美教師」。
帶著對「最美教師」的敬意和好奇,是什麼讓一位年輕美麗的女教師做出了如此之舉,我看到了她對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崇高品質和心系學生、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的最好詮釋,在她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社會各行各業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向「最美教師」學習:一是至善大愛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裡。二是甘於奉獻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責任。
學校是教師教書的場所,同時也是育人的場所,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張麗莉老師為表現了一名人民教師慈母般的大愛情懷,展現了純潔無私的大美形象,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一她為學習的榜樣,學習的目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我被張麗莉老師勇救學生的事跡深深地震撼了,當學生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她挺身而出,捨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軀支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贊歌。用生命譜寫著最偉大的愛的贊歌。她是當之無愧的「最美教師」。
帶著對「最美教師」的敬意和好奇,是什麼讓一位年輕美麗的女教師做出了如此之舉,我看到了她對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崇高品質和心系學生、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的最好詮釋,在她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社會各行各業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向「最美教師」學習:一是至善大愛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裡。二是甘於奉獻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責任。
學校是教師教書的場所,同時也是育人的場所,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張麗莉老師為表現了一名人民教師慈母般的大愛情懷,展現了純潔無私的大美形象,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一她為學習的榜樣,學習的目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貳』 我的教師生涯電影讀後感
今天,我看了由梁家輝和秦海璐主演的電影《我的教師生涯》,電影講述的是1963年夏天,主人公陳玉由於出生的原因,來到遠離家鄉,遠離初戀愛人,遠離師范學校的老師,來到大山深處的月亮灣小學教書,從而開始了他坎坷的教師生涯的故事。電影情節感人至深,讓我再一次被鄉村教師的偉大所感動!也回憶起了自己的讀書時光。
主人公陳玉是個治學嚴謹,不被世俗所同化的優秀教師。在60年代的農村,正規師范畢業的老師並不多,但陳玉卻是其中之一。他由於給學生傳授生理衛生的知識,而引來非議。其實,就是在現在的農村小學能夠給學生講授和性有關的知識的老師也是鳳毛麟角啊!可以說電影中的陳玉應該是一個思想新銳的人物,所以他招到人們的非議。
在80年代,當陳玉已經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時,年輕人勸他副科讓主科,但陳玉卻說「我按照教學大綱上課,有錯嗎」。在升學的壓力面前,能頂住壓力讓學生全面接受教育的老師並不多,更不要說是老年教師了。正是由於他的這種執著,他的一個學生成了歌唱家。
主人公陳玉還是一個體恤農民,熱愛學生的老師。在學生們需要演出服,而家長經濟出現困難的時候,陳老師帶領孩子們自力更生,編竹筐,賣錢來買演出服。他為了自己喜愛的音樂,喜愛的教育事業,想盡了辦法。終於使得演出成功舉行。當面臨經濟大潮的沖擊,學生們輟學打工的時候,他四處尋找,甚至把孩子領到自己家裡住。這體現了陳玉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鄉村孩子的熱愛,體現了一名鄉村教師偉大的人格。
當陳玉退休之後,他回到了開始他教師生涯的月亮灣小學,用盡畢生的繼續,辦了一家青少年活動中心。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鄉村教育,獻給了農民的孩子。
看了電影《我的教師生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個人能夠敢於平凡,能夠甘於一輩子平凡,這本身就是一種偉大。在主人公身上我沒有看到轟轟烈烈,我看到的只有平凡二字,但在這平凡的後面確有一種大山一般的厚重。對!主人公雖然有些文弱,但給人的映像就是一座大山!
在主人公陳玉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優良的師德師風,可以看到學高為人師,身正為人范的崇高品格。而今,像這樣歌頌鄉村教師的,弘揚主旋律的影片並不多見,我們看到的經常是媒體對教育的曝光!教育和教師需要關注,但是更需要關懷。教師本來就是新興的弱勢群體,希望我們的全社會予以關懷!
總之,《我的教師生涯》這部電影拍得真實、樸素、感人,表現出了平凡中的偉大,表現出了創作者對鄉村教育的關注。也使我受到了教育,受到了震撼!
『叄』 我的老師觀後感怎麼寫
《我的老師》觀後感
近日,我觀看了「善美石家莊」系列微電影。讓我感受頗深的就數《我的老師》了,看完這則短片後,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從主人公——何彥麗的身上,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
何彥麗老師是元氏縣南佐中心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 一年3萬多公里,這是何彥麗來往於北京和南佐的路程.一邊是雙目失明,渴望母愛的大兒子,一邊是離不開的學生,無奈,何彥麗只能選擇「在路上」。何彥麗老師為了自己雙目失明的孩子以及班裡的學生,不僅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她也放棄了在繁華都市生活的機會。她就是為了孩子們不辭辛苦的奔波於北京與元氏縣之間,她走過的路程已經達到了驚人的數字。
然而她每次回想起這些歲月,想到自己沒有因為耽誤孩子們的一節課而感到欣慰,但又總覺得對於自己的親人有虧欠。但是想到自己的這些努力沒有白費,何彥麗老師的嘴邊還是會露出一絲微笑。
這位老師的優秀體現在對本職工作的執著上,她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里,一切都以工作為中心,對學生始終做到不放棄不拋棄;這位老師的優秀體現在對學生的愛心上,她對學生傾注了她全部的愛;這位老師的優秀體現在對生活的知足上,她工資收入不高,但她從不抱怨。通過觀看這則短片,我認為何彥麗老師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她不僅我們的驕傲,也是我今後工作道路上的前進動力。
『肆』 海倫·凱特 我的老師讀後感500字
近日,我讀了美國盲人作家海倫·凱勒寫的《我的老師》一文。感觸很深。
故事講的是在海倫·凱勒將滿7歲那年,她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那就是安妮·沙莉文小姐。她的到來讓海倫看到了這個有聲有色的世界。即使海倫發了脾氣,安妮老師仍然很耐心的對待她。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沙莉文小姐怎樣教會海倫·凱勒學會拼寫「水」這個單詞。安妮老師把海倫的手放在水龍頭下面,當清涼的水流沖在海倫手上的時候,她在孩子的另一隻手掌心裡寫了w-a-t-e-r這個單詞。這讓海倫明白了「水」是指那種奇妙的、清涼的、從手上流過的東西。那個活生生的單詞喚醒了小女孩心中對光明、希望的感受。她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第一次渴望新一天的到來。安妮·沙莉文小姐用愛心激起了海倫的求知慾,讓她獲得了新生。
安妮老師的愛心與耐心,不禁使我想起了我的老師。在我的記憶里,老師的愛心有很多。我漸漸地成長,全是老師用愛心呵護,用汗水澆灌的。老師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我要對所有老師說:「我們終將會從幼苗長成大樹,但無論何時何地我們永遠是老師的學生,在我們內心那顆感恩您的心將永遠不變。
我在這兒要對所有老師說:辛苦了,祝你們永遠快樂!永遠幸福!
『伍』 《老師》紀錄片觀後感400字,急求!!!!!!!!!!!!!!!!!!!!!!!!!!!!!!!!!!
《老師》一片給我們展現的首先是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具有人類的朴質情感。四川紅白鎮小學的方全旭老師,在地震中他的兒子遇難了。他本想早早讓兒子入土為安,但遲遲不忍鬆手。一句「我捨不得」,讓人不禁心酸。湖南保靖縣的何美基老師,在講到他兒子不願意在農村家裡久呆,因為已經不能適應農村落後的物質生活條件時,他是多麼地失落;在講到兒子已經二十五歲,還沒有找到女朋友的時候,他又是多麼地操心。這難道不是每一個父母都有的舔犢之情嗎?
也是這個縣的舒老師,講到安排年輕老師一起工作,就是為了創造機會,讓未婚的男女老師能夠找到合適的對象時,讓我想起了所謂的「組織安排」。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如果不能在農村成家,鄉村老師就不安定(誰又不是呢?),農村教育工作就沒有人繼承,怎麼辦?就像是主持人說的,聽著舒老師風趣的話,我們都笑了,但笑不一定意味著快樂。
還有那位在貴州從江縣工作的已經不再年輕的朱維嬌老師,40歲的人了,還沒有結婚。老師的崗位讓她整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社會接觸面不多。而同時因為經濟拮據,走到社會上還有一定的自卑感,就更找不到對象了。實際上,我們在去采訪之前,就被告知,關於婚姻的事,朱老師不願多談。所以影片中關於她的個人生活也只是一句帶過,但這確確實實是朱老師和其他眾多鄉村老師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鄉村老師也都希望改善生活條件,渴望更富裕的生活。《老師》中采訪的每一個老師幾乎都提到了收入的微薄和經濟的拮據。甘肅省年輕的潘鳳美老師面對鏡頭動情地哭了,因為她「想多掙點錢,給媽媽治病」;山西臨縣的王秀平老師不捨得給外出打工的孩子打電話,因為「費用高」;何美基老師去年升職「小高」,每個月1,700多元的工資,就已經讓他很滿足了;貴州從江縣打秀鄉的韋老師,為了供孩子上大學,不得不四處借錢;甘肅古浪的馬治宗老師甚至說「只要能吃飽肚子,就感覺沒有別的奢望了」……我們從老師們的言談中,從他們的表情里,甚至看到了些許的無奈。我想,每一個面對這樣艱苦物質條件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無奈的。關鍵是無奈之後是什麼,是樂觀、是奮斗、是堅韌,還是消沉、是放棄?
而令我欣慰的是,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並沒有絲毫影響鄉村老師對孩子們的愛。《老師》就是一部愛的宣傳片,影片中充斥著老師們的愛,那是對孩子們的愛,對自身工作的愛。甘肅古浪的嚴泰山老師,帶著僅有的2個學生,在破舊的教室里上課。他教的是用「心」字和其它漢字組合形成新的字,似乎是想告訴孩子們「心」的重要。盡管孩子少,他教得還是那麼認真。山西臨縣的那位李福蓮老師,因為校舍破舊,就把孩子們接到家裡來上課。每天放學,她一定要目送孩子們安全地離開。短短的一段路,「慢點、慢點走……」不知道講了多少遍。還有那位讓主持人感動的打秀韋老師在吃飯時,看著孩子們的眼神,那是慈母才有的眼神。
更不用說四川湯鴻老師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傳遞的那個愛的故事。雖然我們再也見不到湯老師的音容笑貌,但從被她救出的女孩馮雅的真情獨白中,我們不難想像湯老師生前的大愛。只有始終懷著一顆「愛」的心,才能在最關鍵的時刻,捨身救人,才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感召這個開始慢慢冷酷的世界。
(註:2011年11月12日,在成都我見到了湯鴻老師的女兒,影片中那個可愛的小姑娘。她還只有四歲,天真活潑,似乎並不知道這個世界在三年前發生了什麼,以及那一刻對她人生的影響。但就在地震的那一刻,她突然面向湯老師所在學校的方向,大聲喊出了生平第一聲的「媽媽」;而在采訪的時候,又獨自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唏噓不已。同時我還見到了馮雅,一個小個子的堅強的女孩。我想湯老師的大愛,徹底地改變了她的一生。若用自己的生命,能夠感召一群人,改變一群人,是不是已經足夠了呢?)
鄉村老師在付出愛的同時,得到的是滿足和快樂。我們聽到韋老師笑眯眯地回應為什麼不外出打工時說:「這些孩子需要我,山裡的孩子需要我」;「那沒人叫我老師了,我就愛當這個老師」,然後是她爽朗的笑聲。我們不能忘記何美基老師在講到他教的眾多的孩子最終走出山區,在外面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時臉上那自豪的表情。說到其中一個孩子外出打工一個月掙1萬多元,何老師顯然不是嫉妒,而是驕傲。甘肅嚴泰山老師一生第一次「下館子」,是因為他教的班考出了好成績,這是他「最高興的一次」。
在我走訪的河南保靖和貴州從江幾個小學,我見到的鄉村老師都是快樂的。他們的笑容,是那麼地真切;他們的笑聲,是那麼地爽朗。是的,他們也有他們的煩惱,更有他們的理想,但是他們並不好高騖遠。他們知道,他們做的工作很有意義;他們很滿足。
在影片中,我們聽到最多的是:
「這就是我的工作」;
「沒有人強迫我在這里干」;
「種幾畝薄田,平平淡淡過日子就成了」;
……
我感觸最深的,還是那句「高工資教的是書,低工資教的也是書」。這需要怎樣的胸懷,才能說出這樣的話啊。而說出這句話的,是一位只有兩個學生的「低工資」老師。我從中沒有聽出任何的抱怨,反而有一點自豪。
這不是一種消極的態度,這是一種淡定和平和。
在城市中生活的你我,每天朝九晚五,下班後或者回家與家人團聚,或者外出放鬆一天的辛勞,能不能想像在遙遠的農村,有一批人,白天講課、抽空還要給孩子們做飯、打掃衛生,更要種地養豬;晚上要備課、批改作業。他們就是「鄉村老師」。他們拿著微薄的工資,面對艱苦的物質生活條件,個人婚姻生活難以完滿……但他們得到了巨大的回報,那就是孩子們的信任和愛(馮雅所說的,如果湯老師能夠聽到,她一定會無比欣慰的)。所以他們滿足而淡定。
在采訪中,我們沒有聽到任何的抱怨。當然,我想鄉村老師也一定是有抱怨的。面對這樣的生活條件、面對日益減少的學生(意味著事業沒有發展),怎麼可能沒有抱怨呢?然而,即便有抱怨,在我聽來,也比城市中無病呻吟的「抱怨」要順耳得多。因為鄉村老師在不滿現狀的同時,並沒有放棄。
這些鄉村老師們實在是可愛的,也是值得令人尊敬的。但是,我們對鄉村老師的關注實在太少了。他們不是新聞的焦點,不是家長里短的話題,也不是城市日常生活能夠接觸到的群體。他們是那樣的普通,卻又是那樣的不平凡。
當然,我們應該記住的,不是影片中講述到的一個個具體的個體。我們更沒有任何理由,哪怕是出於最無私的精神,去打破他們平靜的生活。然而,我們卻不能忘卻中國鄉村老師這個群體,是他們的堅強和執著,為中國的下一代默默奉獻著。他們每一個人,或許只是教會了孩子們幾個漢字,或許只是讓孩子們知道怎樣進行簡單的計算。但他們作為一個整體,留給我們的卻是無盡的財富。因為他們讓我們看到了,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還有那麼一群人在堅守他們的職責;還有那麼多人用愛傳遞著愛;我們從他們身上學會了從容、滿足,和淡定! 我們一定能夠為他們做點什麼,就從現在開始。
『陸』 電影最後一課觀後感600字
寫作思路:寫最後一課的讀後感,以寫感為主,把故事情節簡單交代一下即可。
今天,我是流著淚看完電影《最後一課》的。一出電影院,我就讓媽媽幫我給我的班主任劉老師打一個電話,媽媽問我有什麼事情……我未開口,淚水止不住地又流了出來,媽媽一遍又一遍地問我:「怎麼了?」 ……望著媽媽著急的表情,我思緒萬千,心很久不能平靜……
媽媽牽著我的小手往家走,一路上,在地鐵里,穿走在華農大的校園里,直到進了家門很久,我的淚水才逐漸地止住,譚千秋老師為了救四個鮮活的生命而光榮地犧牲了……四個平時表現不「好」的學生在同譚千秋老師一起等待救援的時刻,幡然醒悟,譚老師平時對自己的批評和嚴格要求原來就是對自己的愛和付出,他們為自己對譚老師的誤解和報復而後悔……。
在譚老師的身上我看到了我班主任劉老師、英語賴老師、數學鍾老師……的身影,記得剛轉到這個班,不是很適應,最晚一次,我做完作業已是深夜2點了,我的姑婆很關心我,詢問劉老師我跟的上嗎?劉老師回答道她對我有信心。劉老師,您知道嗎?是您的鼓勵讓我一點一點地又找回了信心,劉老師,賴老師,鍾老師……謝謝您們這些天來對我的關照,謝謝您們給了我這么多耐心。
劉老師,賴老師,鍾老師……您們對我的點點滴滴的付出,像久旱逢甘露,滋潤著我的心田,我會用我的行動報答您們的。
《最後一課》看完了,但它永遠留在我的心裡,印在我的腦海里……
『柒』 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觀後感
我的老師》 海倫·凱勒
我記得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就是安妮·莎利文老師來到我身邊的那一天--1887年3月3日。
在那激動人心的下午,從母親示意的動作以及人們進進出出地忙個不停的跡象中,我猜到會有不尋常的事發生在我們家裡。我走到大門邊,坐在石階上等待。溫暖的陽光照在我的臉上,我的手指觸到鮮花的葉子,我意識到春天的來臨。我一連好幾個星期內心感到納悶和痛苦,感到疲倦和寂寞。我不能預測未來將帶給我什麼。
我感到有人朝我走來,我以為是我母親,我就把手伸出去。忽然,有一個人拉著我的手,然後把我緊緊摟在懷里。就是這個人在我以後的生活中深深地愛著我,向我揭示了一切。
第二天早晨,莎利文老師帶我到她的房間,給我一個洋娃娃。我玩了一會兒以後,她慢慢地在我手上拼了四個字母"d-O-l-l"(洋娃娃)。這種用手指拼字的方式使我很感興趣。我不斷模仿老師的做法,後來我也學會了拼字,我感到很自豪。
一天,我在玩一個新洋娃娃時,老師給我拿來舊洋娃娃,以此表明兩樣東西都可用"洋娃娃"這個字來表示。莎利文小姐很耐心教我,可是我自己發了脾氣,隨手把一個新洋娃娃摔得粉碎。我整天仍處於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缺少強烈的愛。
我的老師把帽子拿給我,我知道我們要出去了,要到溫暖的陽光中去。我們走到井邊,有人在吊水,我的老師把我的手放到水裡。清涼的水涌到我的手上時,老師在我的手心中拼了"w-a-t-e-r"(水)這個字。開始她拼得慢,後來越拼越快,我的注意力全凝聚在她的手指上。突然,我努力去回想一些模糊的事情,一種朦朧的印象……就在靈光一閃的當兒,我領悟了w-a-t-e-r的手勢,指的正是那種奇妙的、清涼的、從我手上流過的東西。就是這個字喚醒了我的心靈,並使我的心靈得到了自由,因為這個字是活生生的。
我懂得了每樣東西都有名稱,每一個名稱在我的腦海中都產生新的概念,回到家我摸到每一樣東西似乎都充滿了生氣和活力,我用這種新奇的觀點觀察事物。進家門後,我就想起了被我摔破的洋娃娃,我摸著洋娃娃的碎片,想把它拼湊起來。我的眼眶裡充滿了淚水,我意識到自己幹了錯事,我第一次為此而感到後悔和難過。
就在那一天我學會了很多新詞。我記不太清楚了,但是母親、父親、姐妹、老師等這些詞肯定是其中的一部分。那天晚上睡在床上,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我熱切地盼望著新的一天的來臨。
春天到了,莎利文小姐攙著我的手,穿過人們正在播種的田野。我們坐在河邊的草地上,在大自然中很自然地開始了我的啟蒙課程的學習。我懂得了陽光和雨露能使植物生長,鳥兒會為自己築巢,松鼠、鹿、獅子等動物會為自己覓食做窩。隨著我知識的增長,我感到我周圍的世界越來越多的東西給人帶來興奮和愉快。莎利文小姐教我從森林中散發的芳香和從青草叢的葉片中體會大自然的美。
她還向我描繪地球的形狀。她從一開始就這樣使我胸懷大 自然,使得自然界成為我思想的一部分。
但是,也就在這時候,我體會到大自然對人並不總是善的、美的。早晨從家出門時天氣很好,但很熱。因為走的路程較長,我們坐在樹陰下休息過兩三次,最後一次是停在離家不遠的一棵水果樹下休息。果樹給人們提供一塊涼爽的遮陰地,我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容易地爬到樹上去了。我一直往上爬,在樹枝叢中找到一塊能坐的地方。由於這塊陰涼地方很好,莎利文小姐建議,我們就在樹陰下吃午飯,叫我等她拿來午飯後,我再從樹上下來。
突然間天氣起了變化,太陽一下子沒有了。我知道天空已是烏雲密布,因為我身上已感覺不到陽光照射的熱量,還聞到一股奇異的味道從大地散發出來,我意識到這是雷雨的預兆。我離開了老師,一個人高高地懸掛在樹枝上,我感到非常害怕,也感到很孤單。我的周圍是無垠的空間,一切都是那麼陌生。我坐在樹枝上靜靜地等待著,我想只有等老師來,我才能從樹上下來,否則別無辦法。
周圍死一般的沉寂。樹葉子開始騷動,然後整個樹都在顫抖。要不是我使勁地抓牢樹枝的話,一陣強風早就把我從樹上刮下來了。狂風怒吼,樹不停地、猛烈地搖晃著。一陣傾盆大雨把我周圍的小樹枝都打斷了,我想從樹上跳下來,但周圍的恐怖氣氛使我動彈不得,我只好仍留在樹上。我感到一陣轟鳴聲,似乎有什麼重物掉下來,我坐的樹枝搖晃得更厲害。我想樹和找會一起倒下來。正巧這時,我的老師來了,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扶我從樹上下來。我緊緊摟住老師,我感到非常高興,我的腳又重新踏在堅實的土地上。這件事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大自然並不總是對你微笑,給你仁慈。 我有了學習語言的鑰匙,我熱切希望運用學到的東西。
我記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問"love"這個詞。我在花園里找了不少早春的鮮花,我把這些花拿給我的老師。她想吻我一下,但是那時候,除了我母親以外;我不喜歡別人吻我。莎利文小姐把她的手臂溫存地圍著我的脖子,在我手上拼寫了"我愛海倫"。
我問:"'愛'是什麼東西?"
她把我拉得更近,用手指著我的心說:"愛就在這里。"她的話使我迷惑不解,因為當時除了手能摸得到的東西以外,我不能理解任何別的東西。
我聞著她手上的花,一面講一面打著手勢問:"花的香味是'愛'嗎?"
"不是。"我的老師說。。
我想了一下又問:"溫暖的陽光照在我的身上,射向四面八方,這是'愛'嗎?"
我認為沒有什麼比太陽更美麗的東西,因為它溫暖的光能使萬物生長。但是莎利文小姐搖搖頭。我感到困惑和失望,我想我的老師真怪,為什麼不把"愛"拿給我看看,讓我摸摸。
大概一天以後,老師要我把大小不同的珠子穿成兩顆大珠和三顆小珠相間隔的式樣。我穿錯了很多,莎利文小姐沒有責怪我,而是耐心和藹地指出我的錯誤,叫我再仔細地按正確的次序排列珠子。莎利文小姐用手觸著我的前 額,拼了"think"(思考)。
剎那間,我懂得了事物的名稱是在人們的腦子里通過思考產生的。我第一次意識到某些東西的名稱不一定都是我的手能摸到的。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琢磨著"愛"這個詞。現在我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了。太陽被雲覆蓋,下了一場陣雨。
忽然雲開日出,陽光又帶來了南方將有的炎熱。
我又問老師:"這是不是'愛'呢?"
老師回答說:"'愛'就像雲一樣,在太陽出來之前布滿天空。"接著她又解釋說,"你知道,你不能摸到雲,但你會感覺到雨。同樣的,你不能摸到'愛',但是你知道人的溫情可以灌注到每一樣東西中去。沒有愛你就沒有歡樂,你就不願遊玩。"
我的腦子里充滿了美妙的真理。我感到我的心跟我看不見的東西,跟別人的心,都是緊緊地連接在一起的。
我是通過生活本身開始我的學習生涯的。起初,我只是個有可能學習的毛坯,是我的老師開了我的眼界,使我這塊毛坯有可能發展進步。她一來到我的身邊,就給我帶來愛,帶來歡樂,給我的生活增添絢麗的色彩。她把一切事物的美展現在我的面前。她總是設法使我生活得充實、美滿和有價值。
『捌』 我可敬的老師電影觀後感一年級學生要如何寫
我一年級的時候有一位老師余老師,我非常喜歡她,因為她有一雙大大的水汪汪的眼睛隨時隨地得看著我,彷彿在跟我說:「琦琦,好好學習,余老師相信你。」
余老師是我的啟蒙老師,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很淘氣,上課時喜歡往後轉,有一次,我正准備往後轉,余老師一下望過來,我看著她又黑又亮的眼睛,心中有些內疚,然後我立即轉過身來,面向黑板,認真的聽老師講課。
余老師的眼睛不但炯炯有神而且看得很遠,有一天,我在教室外與同學玩耍,突然,一不小心從樓梯上滾了下來,腿上被劃了一大道口子,我當時又疼又怕,生怕流血過多而死,結果余老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教室中沖了出來,把我抱到了醫務室。過了幾天,我發現余老師手上有一道小口子,我問余老師:「余老師,疼嗎?」余老師笑著對我說:「不疼。」我看著余老師的眼睛,微微的笑了,余老師把我們從一年級帶到三年級,整整的三年時間,有許多感人的事,讓我講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現在余老師沒有教我們了,但是她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始終在我們心中,永遠不會忘記!
『玖』 今天是教師節,老師規定我們看一部電影,並寫出觀後感 我思來想去,還是看龐澤蘿拉的那部吧,可惜百度不
你可以讓你老師找給你,誰讓你老師出這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