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京大屠殺(觀後感)500字
國恥,國恨,在70年前的今天開始的侵華戰爭中被日本法西斯它們殘害屠殺死去無法計算的中國同胞們70年過去了,你們的英靈你們的冤辱哪天才可得以昭雪才可以得已安息?國人們,同胞們是否已把你們忘記?他們是否還記的你們在那遙遠的黑暗處苦苦的招喚與渴望得以昭雪的等待,那些畜牲們是否已受到懲罰,它們的後代是否已改變那惡魔般的獸性,是否已受到人類該有的良知的譴責與愧疚,是否已認識到它們先輩們的所做下的種種非人的行為已道歉與慚悔?。。。。。。。。。。。。。。
寫於2007年7月7日零晨3;30.今天也是七七事變70周年記念日。剛剛看完大型記錄片《南京大屠殺》一部不是由中國人自己拍攝的記錄片在全球上映了,70年過去了佒佒大國的中國卻無一部可以真實記錄和反應國恥國辱的記錄片來多少告知我們很多不知情的後輩們。
南京大屠殺是一次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謀的大屠殺,在攻陷南京的短短六周里整個南京城裡的家庭無一倖免,三分之一的房子被燒毀,不完全統計被那些禽獸強暴的兩萬多人以上,(包括幼,老孕婦),它們稱小女孩為「嫰雞」-----被屠殺的平民,戰俘多達30多萬以上,其中包括了一大半人根本就不可能成為戰斗人員的老幼病殘弱者,方式方法無不花樣百出------殺人比賽,砍人頭,挑開孕婦大肚拿出肚裡嬰幼兒,將小孩放入鍋中活煮,將戰俘平民埋入土中漏出頭讓狼狗去撕咬,活埋,汽油燒,讓父強暴其女,讓和尚去。。。。。。所有變態的手法讓我已無法相信他們是人生父母養的人。進攻南京的第十六師團所為的中將;中島今朝語為一試他的正宗軍刀之效親手砍下七個中國人的頭顱。殺人比賽里的冠軍保持者野田君,他的記錄是一口氣連砍300人頭的記錄,當是它便成為了日本本國的英雄與榜樣,一個日本記者為趕拍一張砍人照片卻因當時所抓的中國人剛剛被砍完便進城即抓既砍。所有鬼子進城得到的命令是;兵員疲勞需要慰勞的家家都是慰安所,女人都是慰安婦,所見所有男女老少戰俘全部殺,殺殺殺,一個不留。日本人語錄;16師團松井大將,「中國人已一代不如一代了,日本已是一年強過一年了」中島今兆語「中國人的弱點,不團結,軟弱,極易滲透,好利用收買」,谷壽夫旅團長「我們此也乃無奈之舉,實乃為解放中國人而殺中國人」,佐佐木旅團長「戰爭快點結束也是中國人的幸福」。一些日本普通兵的交談;「為什麼中國人成批成批的被殺為何他們都不反抗?」
② 南京大屠殺電影 觀後感
1937年12月,日軍攻陷我國的歷史名城南京,把這里變成了人間的地獄。禽獸不如的日本兵把老百姓當做刀靶練習刺殺,活埋南京和平居民,看到還在呻吟的掙扎者,都被刺刀殺戮,最後將屍體焚化。日本兵舉行殺人比賽,將砍下的中國人頭在南京城外的鐵絲網上……其中,那慘無人道的日軍,對放下武器的土兵和人民,用機槍掃射,死亡人數達35萬人。
③ 南京大屠殺觀後感500字 快呀!
?國恥,國恨,在70年前的今天開始的侵華戰爭中被日本法西斯它們殘害屠殺死去無法計算的中國同胞們70年過去了,你們的英靈你們的冤辱哪天才可得以昭雪才可以得已安息?國人們,同胞們是否已把你們忘記?他們是否還記的你們在那遙遠的黑暗處苦苦的招喚與渴望得以昭雪的等待,那些畜牲們是否已受到懲罰,它們的後代是否已改變那惡魔般的獸性,是否已受到人類該有的良知的譴責與愧疚,是否已認識到它們先輩們的所做下的種種非人的行為已道歉與慚悔?。。。。。。。。。。。。。。
??寫於2007年7月7日零晨3;30.今天也是七七事變70周年記念日。剛剛看完大型記錄片《南京大屠殺》一部不是由中國人自己拍攝的記錄片在全球上映了,70年過去了佒佒大國的中國卻無一部可以真實記錄和反應國恥國辱的記錄片來多少告知我們很多不知情的後輩們。
??南京大屠殺是一次有計劃有組織有預謀的大屠殺,在攻陷南京的短短六周里整個南京城裡的家庭無一倖免,三分之一的房子被燒毀,不完全統計被那些禽獸強暴的兩萬多人以上,(包括幼,老孕婦),它們稱小女孩為「嫰雞」-----被屠殺的平民,戰俘多達30多萬以上,其中包括了一大半人根本就不可能成為戰斗人員的老幼病殘弱者,方式方法無不花樣百出------殺人比賽,砍人頭,挑開孕婦大肚拿出肚裡嬰幼兒,將小孩放入鍋中活煮,將戰俘平民埋入土中漏出頭讓狼狗去撕咬,活埋,汽油燒,讓父強暴其女,讓和尚去。。。。。。所有變態的手法讓我已無法相信他們是人生父母養的人。進攻南京的第十六師團所為的中將;中島今朝語為一試他的正宗軍刀之效親手砍下七個中國人的頭顱。殺人比賽里的冠軍保持者野田君,他的記錄是一口氣連砍300人頭的記錄,當是它便成為了日本本國的英雄與榜樣,一個日本記者為趕拍一張砍人照片卻因當時所抓的中國人剛剛被砍完便進城即抓既砍。所有鬼子進城得到的命令是;兵員疲勞需要慰勞的家家都是慰安所,女人都是慰安婦,所見所有男女老少戰俘全部殺,殺殺殺,一個不留。日本人語錄;16師團松井大將,「中國人已一代不如一代了,日本已是一年強過一年了」中島今兆語「中國人的弱點,不團結,軟弱,極易滲透,好利用收買」,谷壽夫旅團長「我們此也乃無奈之舉,實乃為解放中國人而殺中國人」,佐佐木旅團長「戰爭快點結束也是中國人的幸福」。一些日本普通兵的交談;「為什麼中國人成批成批的被殺為何他們都不反抗?」
④ 南京大屠殺的觀後感,必須在500字左右
這是一個中國人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這是一座千古奇恥的紀念碑;這是一個「國窮民窮被狗欺」的有力見證,這是30,0000中國人生命的終點。在70年前的南京,短短的六個星期內,它經歷了一場慘無人道的大屠殺。這便是後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
華裔美籍作家張純如深入探究此事,寫出了讓世人震驚的《南京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戰被遺忘的大屠殺》(中文譯本為《南京大屠殺》)。這本書揭露了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全面嚴謹地論述並分析,是一本極有史料價值的著作,對提醒世人勿忘這次亘古未聞的空前慘劇,起到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警世作用。
日本人對南京的洗劫,是一個可怕的事件。集體屠殺士兵、殺繆並強暴數十萬平民,獸行的發生違背了所有的全部戰爭法則與慣例。如果就其殘忍程度與暴虐規模來說,也是世界歷史上此類事件中排最前面的。
南京大屠殺一直保持一個模糊時間的狀態,不同於在日本出現的原子彈爆炸,或是在歐洲上演的猶太人的大屠殺。南京屠城的恐怖景象,事實上很少被亞洲之外的人們所知曉。正因為如此,許多日本的政治家、大學教師以及工業界的領袖們,他們不顧大量事實的存在,死死地一口咬定,南京大屠殺不曾發生過。他們不想讓西方國家知道他們丑惡的罪行,於是,他們開始了對歷史別有用心的歪曲。他們數十年來系統地從他們的教科書中,肅清了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參考書目,搬走了展覽館里有關南京大屠殺的照片,銷毀原始的資源資料,而且從大眾文化中去除任何有關此次大屠殺的痕跡。
任何想使記錄不會摻水的嘗試,必須遮住陽光,於是就見不到作為一個民族,在面對整個這一時期他們行為紀錄的時候,日本人在想盡辦法安排、培育和維護他們的集體「健忘症」。他們還在精心培育的神話中,把國家的角色偽裝起來,聲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是受害者,而不是戰火煽起人。在廣島和長崎爆炸的原子彈,造成日本人民的大恐怖,幫助這種神話調換真相。
但是,想想看,我們難道就沒有錯嗎?
在一次被俘虜的過程中,我們有一支很強的武力——超過兩個日本團,為什麼一點也不曾嘗試抵抗,就輕而易舉地變成了俘虜?這么多部隊的長官,他們都跑哪裡去了。兩個日本的軍團,在我們7000名俘虜已經被解除了武裝的情況下,如果我們決定奮起反抗,他們的部隊就會消滅的!為什麼我們不發起反抗?為什麼我們要選擇投降?為什麼我們要選擇逃避!
如今日本人不但沒有承認自己當年的錯誤,而且教育他們的後代這是他們的光榮。這天大的恥辱啊!中國要扭轉乾坤這個重擔就落在我們身上。我們要記住中國人的恥辱,發憤圖強,挽回祖國的尊嚴。
你抄寫 重要的 再改改就行了
⑤ 求《南京大屠殺》的觀後感200字
《南京大屠殺》的觀後感(200字) 電影一開始就讓我的心情沉重起來,後來的情節讓我更是觸目驚心,最後從影院走出來的時候我的心情完全變了,也感覺頭暈惡心異常難受!這是多麼恥辱的事情呀!我不能相信這是一個事實,多麼驚人的數字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殺死我們的同胞三十萬人之多。在整個事件之中,中國人民竟沒有反抗的能力,逃跑呼救都顯得那樣蒼白無力!
濃烈的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與死亡籠罩著驚慌失措的人們。難民們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聲,驚叫
聲,和那一雙雙失神的眼睛,飽受摧殘的憔悴的面容,更給這城市増添了幾分恐慌。此刻,明朝的牆,清朝
的廟,還有那五千年的繁榮與輝煌,都在這混濁不清的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動,消失。只有那血紅的太陽旗在
污濁的空氣中耀武揚威的飄舞。令人觸目驚心的殺戮在街頭巷尾進行著。我身臨其境般地目睹這場殘無人道
的大屠殺,心幾乎走向崩裂的邊緣,心中熱血沸騰,掀起陣陣的憤怒。那是一場中華民族遭受的浩劫。30萬
呀!!!屍積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陰雲重重籠罩。 遭受洗劫的又豈止是一個南京?日本侵略者踐踏著東北三省,華北平原,甚至大半個中國。這真是中國的恥辱!一個曾經拔萃與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國,居然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躪!為什麼?原因只有一個:落後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認為屠殺可以征服一切,但中華民族的血能夠白流嗎?華夏大地掀起了革命狂潮!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華兒女獻出了無數不屈的靈魂和鋼強的軀體,拯救著這古老的民族。半個世紀彈指一揮間,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國人趕出了神州大地,今天,我們不可能向日本發動一場報復性的戰爭。我們現在只能做的就是從國力上超過日本,趕上世界。這樣,才能告慰那殘遭劫難的30萬英靈。
還有很多鏡頭也是非常氣人的,可我寫不完,也是我也不完的,即使是能寫完的東西,中國三十萬同胞流的血能用哪種方式來測量,可恨的日本兵能用多少代價來償還對中國人民帶來的傷害。如果每個國家都無視國際公約法,都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而不惜犧牲另一個國家的利益,這個世界還會和平嗎?人類生存在這個地球的意義是什麼?
我想的更多的是,日本兵輕而易舉地殺害我國那麼多人,在我國行惡那麼多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高科技尖端武器水平的低下,如果當時中國人民有武器的話也一定會向日本兵舉起反抗地武器的!在心裡我暗暗下了一個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本領,為我國開發更多的高科技產品,讓中國立於世界強國,不要再受任何國家的侵犯!在這里我也號召全國的人民都行動起來,增強每一個國民的水平,發展每一個科技領域,加速我國的經濟發展,為我國的全面發展做出每個人最大的貢獻!
⑥ 觀看南京大屠殺,觀後感
。
《南京大屠殺》觀後感
今年是電影誕辰百年和抗戰60周年,在這個喜慶之年,中國人民沉浸在無比快樂之中。可誰知道,在黑暗的舊中國時期,中國人民卻生活在悲慘的日子裡,過著受人欺負,有了上頓沒有下頓的生活。更可悲的是,從1937年開始,中國人民又忍受了8年可怕的抗日戰爭。
暑假裡,我從電視中看到一本關於抗日戰爭的影片《南京大屠殺》。看了之後,我深受啟發,也感到日本鬼子是多麼地殘忍無道,而中國人民又是多麼地可憐啊!
劇情一開始的聲音就非常悲傷,簡直讓我身臨其境,像是感受到了當時的悲慘情節。影片的開始就放出了一對夫婦和他們的子女。他們一家四口都是從遭受了日軍進侵犯的上海逃到南京來避難的。他們一家雖然逃過了上海這一劫難,可誰想到,南京也即將面臨日寇的攻擊,他們遭到了悲慘的下場。
他們安定好地方住下來後,過了不久,南京的戰爭就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由於軍隊抵抗不了日軍,不但丟了城,有的不是死就是被日軍俘辱。於是,日本鬼子開始大舉地搜查南京城市。人們幸運的躲進地洞才免一死,不幸運的則被殘忍的鬼子用機槍或尖刀殺死。在這些例子中,有一個最為悲慘:當夜深人靜之時,日寇沖進一戶人家,把那一家子殺光後,又發現了一個小孩子,那小孩只有1、2歲,才剛剛學會走路。一個長得怪里怪氣的日本鬼子將一個手榴彈放進小孩的衣服里,自己剛逃出屋外,手榴彈就爆炸了。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就那麼不明不白地死了。那個鬼子還笑得特別的得意呢。我看了之後,是氣得咬牙切齒,真想給那鬼子一拳。
日本鬼子不僅到處殺人,還經常搶那些年輕而又漂亮的女子。在一間大的房子里,住著逃難的人們,當夜悄悄來臨時,可惡的日本鬼子伸著他們的魔爪沖進那間房子,專挑漂亮的女人抓。在這些人中,有一個是教師,也被日本鬼子看中,但她寧死不從,後來被日本鬼子扒光衣服,被強殲至死。一個知識分子就這樣死去了。
再說從上海跑到南京而結果都一樣的一家子,現在也過著慘不忍賭的日子。男的被殺死,女的是日本人卻也被自己的同胞殺死。最後,那一家子都被丟進了萬人坑。我想大家都知道這個名字,因為在這個萬人坑裡,有著無數中國人民的鮮血和肉體,他們都是含冤而死的。現在,萬人坑這個名字將是日寇侵略我國的見證。
現在,我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經濟也越來越好了。可是,又有多少人珍惜過眼前的美好時光呀!如今的生活是無數戰士用鮮血得來的,正如南京大屠殺里的萬人坑一樣,死了多少人,他們都是為了 翻身,為了祖國的解放而犧牲的。如今我們的國旗升起來了,可這其中染了多少人的鮮血啊!
現在的小孩子都只會在父母懷里撒嬌,可舊中國的孩子呢,有的失去了父母無依無靠,餓死在街頭;有的有家卻要干苦活,多麼地悲慘哪!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保衛祖國,建設祖國! <收起
⑦ 看完電影《南京》有何觀後感
電影《南京》觀後感
——一個遺忘歷史的民族終究也會被歷史所唾棄
今天去為筆記本的事兒去了趟電腦城,原因我實在不想說,但又確實覺得很冤:聯想的筆記本竟然爛到出現機械故障的程度,而且服務差的令人寒心!決定以後不再用聯想的品牌。作為受害的消費者,我也建議國人不要再為淺顯的國民意識(我買聯想基於此)去支持所謂的這些沒有任何國民意識的聯想之類的品牌。要知道,聯想在國內(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比在國外(大多為發達國家)的售價還要高!說來說去,聯想只顧著坑自己的同胞了!
之後順便去臨近某高校買了幾本書,天色漸晚,偶遇一電影場館。也就給自己放個假吧。說句實話,在成都那麼多年,從未在電影城看過一場電影。呵呵:)即便在家裡也有一年多沒有正兒八經看過什麼電影了吧。選來選去,似乎未有提起什麼興趣的電影。突見血腥的圖片(盡管以前大多見過)令我震驚——《南京》!決定就看這部紀錄片吧。
進入電影院!偌大一個影院竟然區區十餘人!而且,男女比例嚴重失調:9:1!不要誤會,是男一女九哦!具體說來,僅有的十個觀眾中,只有一個男同胞,那個就是我!這其中的現象我們可以以後再做解釋,也值得我們男同胞去深思哦:)這樣倒很安靜,沒有不顧任何他人的情侶的過分表現,影院內倒顯得異常安靜。
電影開始了!
日本兵踏著中國人的屍體前進,刺刀隨意刺進中國人的身體,街頭不堪凌辱的少女,倖存者難以連貫的哭述……一部由美國人拍攝的紀錄片《南京》已經在國內大部分地區放映,70年前南京大屠殺慘痛的一幕以光影的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這是第一部以外國人視角回顧南京大屠殺的電影。
《南京》是由美國在線公司副總裁特德·萊昂西斯個人投資200萬美元拍攝,他是看過了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被二戰遺忘的浩劫》以及《拉貝日記》而了解了那段駭人聽聞的歷史。
去年,該片在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映時,觀眾無不為電影真實的畫面而震撼,在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試映時,更是令所有記者為之動容,並且加映了一場。發行方當時表示,該片中國上映日期為7月7日,且一定會第一時間在南京放映。
而江蘇盛世亞細亞院線的謝經理向記者表示,目前同時上映的電影有12部之多,其中不乏《加勒比海盜3》、《老港正傳》、《夜。上海》、《寶葫蘆的秘密》等熱門影片。「現在電影院是吃『市場飯』的,《南京》這樣的片子很難和大片抗衡。所以想了很久我們還是沒在南京安排首輪放映。」
南京市電影公司參股的東方院線業務經理陳衛表示,《南京》「擠」不進南京電影暑期檔,確實很可惜,後來經過商量,院線決定辦一場別開生面的南京首映式予以「補救」。
「《南京》是一部非商業片,應該是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如果放映後上座率很低,其教育意義和功能無法顯現。我們現在決定下個月上映該片,策劃在中華門城堡舉行南京首映式,放在傍晚舉行,將用免費露天電影院的方式先放映,然後在各大影城公映。」陳衛表示,前兩年同樣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的電影《東京審判》的策劃活動相當完滿,很多觀眾自發到電影院觀看,希望《南京》也能取得類似效果。
《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國人視角回顧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主要情節圍繞以華群女士為首十幾位駐華西方人士,包括幾名美國傳教士和一個德國商人展開。他們冒著生命危險,運用他們在南京的影響力,於1937年12月在南京建立了一個國際安全區,保護了25萬中國人的安全。
不過,導演很遺憾地表示,他們在日本采訪的250名老兵中,只有7名表示了悔意。有的老兵在回憶這段歷史時,竟然只記得,第一天進南京城天氣很熱,只想能喝到水。此外,讓導演深感遺憾的還有,目前這段歷史的倖存者在減少,不到500個,如果5年前就開始收集資料的話,可能會更容易一些。
對於這次在日本的拍攝,導演比爾·古登塔格說,他拍攝該片完全是站在中立的角度來透視歷史,但是整個拍攝中,他還是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劇組共有3位日本工作人員,影片拍攝到中途,3人紛紛要求退出,「可能是迫於某方面壓力」。而扮演日本軍官的日本演員,其博客上也被人發了死亡威脅書。
不過,導演說,這些退出的員工都是年紀大的,後來重組的工作組當中,來自日本的都是年輕人,大家合作得很好。
《南京》因為出現大量真實的歷史圖片、文獻以及當年西方人士留下的對日軍屠城暴行的親筆記錄等珍貴史料而受人注目。這些資料,是攝制組用了兩年時間,輾轉中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美國等地尋找到的。其中有一段長達40分鍾的真實記錄了南京大屠殺慘狀的史實片段更是首次出現在銀幕上。除此以外,影片攝制工作人員還輾轉多國,采訪了近80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當年的日軍老兵,真實地還原了那段最黑暗的歲月。
雖然看之前已經被網上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血淋淋的教育過無數遍,我也做好了難過的心裡准備,可是當電影里倖存者聲淚俱下的述說以及當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兵得意的講述,我還是被刺傷了。
我不想對戰爭的殘酷以及戰爭對人性,道義的扭曲作出過多的談論,我只想說即便是一個軍人被戰爭扭曲而瘋狂了,也不會象日本軍人在南京犯下的罪行,那種對生命的極度漠視,對人性的極度違背,以至於我懷疑日本軍人以及其代表的日本民族是否集體患病,一種心靈的病,應該考慮是否對這個民族實施管制,就像把精神病人送進精神病院一樣。不要說我憤青,也不要把我的文章和拒絕日貨掛鉤,因為看了這部片子,我如果連罵兩句的權利都沒有,我難以發泄這郁悶到極點的心情。
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就是人會思考。文明之所以遠離野蠻,就是對生命意義的尊重。人類文明在野蠻與無知中掙扎了很久,但是在最近幾千年迅速得以走向民主和人性。然而日本人在上個世紀犯下的這場罪行,無疑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頁,若干年後,當後世的人們審視這段歷史時,一定會說,你看,野蠻人,還沒有進化。就像我們現在看以前的猿人為了食物互相拼殺一樣,野蠻。
更可悲的是,這個號稱大國的國家的人們,早已忘卻他們犯下的罪行,錯,應該不是忘記,而是記得但卻不承認,並且試圖抹殺或篡改這段歷史,並把那些犯下罪行的士兵們當神一樣供著,這是多麼可悲的一個民族,一個遺忘歷史的民族終究也會被歷史所唾棄。
其實,我很希望曾經的受害國,應該聯合起來提起一項新的訴訟,要求國際法律機構或者相應的機構,能夠迫使日本拆掉靖國神社中的戰犯靈位,或許這樣做不能改變日本民族的一種骨子裡的對歷史的態度,但是我們要給他們壓力,讓他們知道不承認錯誤的孩子是壞孩子,那種不承認錯誤也罷,還到處嚷嚷裝無辜,那就是無賴。
又是一個難以入睡的夜晚........
早上起來寫下這些,希望國人永記國人曾經的恥辱,為國家的強盛貢獻力量!
就到這兒吧。還是要做好本職工作的。
《南京》由美國在線投資製作,中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提供外景地並協助招募群眾演員。這部91分鍾的美國紀錄片選用從中國、日本、美國等6個國家搜集到的影像和文字資料,講述了日本侵略軍在南京自1937年12月開始進行的長達6周的血腥屠戮。1937年12月,日軍攻陷我國首都南京,並在此進行掃盪。片中就反映了日軍禽獸不如的行為,如:把南京青年當做刀靶練習刺殺;活埋南京和平居民;集體屠殺,尚能呻吟掙扎者,都被刺刀殺戮,最後將全部屍體焚化;殺百人比賽;日軍將砍下的中國人頭在南京城外的鐵絲網上,還在水裡塞一根煙頭取樂……其中,那慘無人道的日軍,對放下武器的土兵和人民,用機槍掃射,死亡人數達三十萬人以上。
看罷電影,不禁掩息長嘆,真是弱國無外交,國家不強大,在這個世界上勢必任人宰割,根本談不上發言權,國人的利益就更加不能保障。從唐宋元明之時,日本就不斷對我國侵邊略民,雖敗其無數,但「狗改不了吃屎」。倘清朝不積弱、民國多奮發,何來我中華民族百年恥辱?試想,就算日本不飲水思源、不感激文化始祖,兩國邦交有何仇恨,竟至於佔領南京之後,大肆屠殺34萬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位卑未敢忘憂國」,讓我們永遠銘記歷史,把那些發動戰爭的侵略分子永遠釘在恥辱柱上,讓歷史的車輪踏著反人類的侵略者的屍身滾滾向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個名字背後都有故事,這些故事構成歷史。」這是猶太大屠殺倖存者、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埃力•維塞爾的名言。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34萬同胞,同樣曾是34萬條鮮活的生命,他們都有名字,都有感情,都有尊嚴,都有親人,都有故事,一個重新崛起的民族有責任和義務記住他們的名字,還原他們的災難。電影《南京》眼下已經獲得了二00七年太陽舞電影節大獎、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佳人道歷史片獎,它的播映,將讓現代人牢牢記住,在這個古老的國度里,中國人民曾經遭受過怎樣的人間浩劫和刻骨磨難,這種浩劫磨難將使無數華夏兒女即使漂泊在世界各地,也能在一呼一吸之間感覺到彼此的血脈相連!
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就是人會思考。文明之所以遠離野蠻,就是對生命意義的尊重。日本人在上個世紀犯下的這場罪行,無疑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頁。由其可恥的是日本人到現在還不能正視這段歷史,還在粉飾他們當初的侵略。這從日本政府每年都要參拜靖國神社,並且一再修改教科書的內容就可以看出,他們對當初的行為根本沒有任何悔改的意思,沒有一絲的悔過之心。抗日戰爭給中國人留下了一條深刻的教訓,這就是"落後就要挨打"。作為中國人我們要牢記這段屈辱的歷史,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努力建設祖國,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一段不能忘記的歷史-電影《南京》觀後感 1937年的冬天,日本侵略軍的大炮從上海轟到了南京。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大轟炸之後,日本士兵攻打南京城,並且開始大肆屠殺南京城的老百姓。在南京實行「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為了追捕駐城軍人,對只要是手上有老繭的壯年男人進行屠殺;為了打發時間,強奸婦女,最令人發指的是,當時的日本軍人強奸的有10多歲的小女孩,有已婚的婦女,更有60多歲的老嫗!倖存者在講述當時的情景是,不禁淚如雨下。就在南京城的人民們都絕望的時候,由15位外國友人為難民們提供庇護的安全區成立了。他們為了南京人民的安危與日本士兵進行對抗,不顧個人安危。而正是他們15人組成的這個安全區,卻拯救了25萬南京人民。 日本士兵為了追捕南京駐城士兵將大量男性進行集體屠殺。100個綁成一路,到了揚子江邊的時候就10個幫成一堆,一個士兵負責一堆。最開始是用刺刀捅,有的一刀就捅死了,有的捅歪了,就叫喊。整個揚子江邊慘叫連天。30分鍾過去後,日本士兵開始對那些沒捅死的人進行機槍掃射,掃射之後將屍體集中,淋上汽油,然後焚燒。短短的時間內,就殘忍的殺害了40萬南京人民。 在漫長的70年裡,倖存下來的人們,所背負的心理壓力和將這屈辱的歷史告訴後人的責任是非常巨大的。我捫心自問,在經歷了如此的煉獄,在親眼看見親人死在自己面前的歷史後,是否還有勇氣繼續生存下來,是否還有勇氣將自己屈辱、慘痛的經歷告訴後人,為歷史留下證據?又是否能夠在日本人的暴行前像那15位外國友人一樣,勇敢的為南京人民建立安全區,當日本人的刀架到脖子上的那一刻都不曾後悔為中國人民所做的這一切的援助? 不,我不能。 忘記歷史等於背叛。我不知道這是誰說的,但這句話我卻一直難以忘記。看完這部電影,也要我產生的巨大的內疚感,我何德何能,竟可不費吹灰之力過上安逸的生活。每天想的是如何聽好聽的音樂、吃好吃的食物、玩好玩的游戲、買漂亮的衣服,沒錢的時候伸手向父母要就可以,餓了的時候在房間里叫父母做飯就可以。可是我卻在安逸的生活中沉淪了,險些忘記了歷史。而作為一個生活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又應該怎樣做呢?是盲目的抵制日貨?是在互聯網上對當年日本士兵的所作所為進行漫罵?還是對曾經的歷史一笑而過?都不是,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做的便是做好當下應該做的事,搞好學習。雖然像南京大屠殺一樣的殘局在當代社會是不可能再一次重演,可是在文化、經濟、思想等方面,我們現在已經不多不少的受到了外來的侵略。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學習,將來用國內的力量將中國發展壯大,來減少外來的文化侵略對中國的影響。這就是我們沒有忘記歷史最好的證據,也是我們能為我們的祖國所能做的最有力的事了。 因為,不願背叛,所以,選擇銘記這段歷史。
⑧ 三原1937觀後感怎麼寫
1937年的南京,僅僅用「浩劫」和「地獄」也難以形容那段血淚交加的歷史。那是一段人人都不願回憶,可人人都不得不提起的往事——那段夢魘的煙雲,伴隨著這座凝聚著太多復雜情感的石頭城,永不湮滅。
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一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國人,作為中國90後嶄新的一代,我們有理由不去拆開那歷史的塵封,可恰恰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必須去體會那段交錯的時空,因為這不僅僅是整個南京的災難,整個中國的災難,更是全人類的悲哀。
打開空白文檔,幾欲動筆——無從下手。因為看完影片後,波瀾的情感早已充斥著心靈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整部影片的導演,他無疑是殘酷的。硬生生地揭開那些南京浩劫倖存者心靈的傷疤,讓他們再一次想起那段,被埋沒了半個多世紀的記憶。可,他卻又是無奈的,他僅僅想讓世人了解那駭人的真相。相信他在剪輯影片的時候,心中一定也積蓄滿了淚水。
在一組組鏡頭背後,我看到了政府的無能,百姓的凄慘,更體會到日軍陰暗與魔鬼的一面。
可是,真正讓人潸然淚下的,不僅僅是那一組組穿插的膠片鏡頭,更是那一群在南京城最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外國人。
那紅色的十字標記,讓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人們感到了些許慰藉,那被外國人執著地劃出的四平方公里的「安全區域」,似乎是這些難民的,唯一的,也是共同的家。
看著平地上支起的無數簡陋的帳篷,看著傷勢各異的痛苦民眾,聯想到南京市長竟然可以拋下這么多黎明百姓,卻將21萬噸麵粉,幾十車鹽等生活物資交付於幾個外國人,我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惆悵於憤怒。
在中國政府都無力回天的情形之下,一些西方人,卻向中國伸出了他們的橄欖枝。他們中不乏傳教士、教師、醫生與商人。甚至還有德國納粹的黨員。究竟是何種力量支持著他們,我想,那一定是他們的良知與虔誠的心靈把!
他們的胸懷是博大的。他們甚至從未想到過退縮,猶然記得華群小姐的那番話:「那滿手的鮮血,我用肥皂拚命地搓洗,甚至塗護手霜、擦香水,可仍舊難以除去那陣血腥,至今,我仍能聞到那股氣味。我想,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這股味道了……」是啊,日軍的行為,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永不消退的創傷與記憶,更玷污了他們自己的旗幟與心靈!
電影院內雖然座無虛席,可真的,所有人的心,也都滿溢了呢?在這一幕幕慘絕人寰的場景之下,居然還有人能夠說得出話,甚至笑得出聲,這究竟是不是一個人,一個中國人所應有的行為呢?他們的心,究竟是何等的冷漠?!
記得有一幕是這樣的敘述的,狂妄淫盪的日本軍官到安全區,要求交出100名婦女,專供他們「消遣」,這樣他們才答應不去強暴其他婦女。本以為沒有任何人會理睬這些無恥之徒,可沒想到,這時,從人群中,竟主動站出了幾十位婦女。我當時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倘使她們曾經淪為日軍的「奴僕」,可她們的靈魂卻是最高潔的!
不禁將這次的屠殺與納粹屠殺猶太人作比較,全然不同的態度。戰後,德意志人民深刻的歷史反思與勇敢承擔戰爭後果的態度博得了歐洲人民的諒解。可直至今日,日本當局仍舊未給我們一份滿意的答卷,甚至妄圖掩蓋這段歷史,走著與德國相反的道路。我想,這應該也是至今抗日題材作品屢見不鮮的緣由之一把!
由此想到了前日軍士兵東史郎先生的懺悔,正是他這種精神讓人們原諒的他,他也因此含笑著離開了人世,洗清了自己生前所犯下的罪過。
曾經拯救過中國數萬同胞的拉貝先生,在戰後回國後受到了不公的待遇,陷入了極為貧窮的境地,然而欣慰的是,受到他救贖的人們自發地籌集了幾千美金,並
陪伴他走過了生命最後的旅程。
這一刻,人性的光輝在閃耀著!拉貝先生他是我們心中的神與救世主,永遠都是!
這是一段不滅的記憶,它像一盞長明燈,永遠留在世人心頭。
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關心過中國的人,以及給予人們關懷,並勇於揭露史實的人,他們才是真的英雄!
幾個晚上,都輾轉反側,難以入睡。腦海中一直浮現著種種畫面,以及日軍老兵接受采訪時,那淫穢而又惡毒的話語。
我想,就讓這罪惡,永遠存在在那些不知懺悔的無恥之徒心中,伴隨他們,一起深埋地下把!
⑨ 電影南京大屠殺觀後感400字 那些說自己寫的請走開
電影《南京大屠殺》觀後感
前段時間,觀看了這部記錄片《南京大屠殺》。有生以來第一次體會到如此的沉重,強忍淚水看完一部如此深重的影片。
歷史已經遠逝,但歷史創傷永遠難以癒合。70多年後的今天,日本國仍然不能正視歷史,軍國主義陰魂不散,右翼勢力美化侵略戰爭,否定南京大屠殺,一度企圖為甲級戰犯翻案。而我們自己也有一些人,媚日現象極為嚴重,完全不懂得民族尊嚴和恥辱。更為痛心的是,在那場慘絕人寰的暴行中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沉重教訓早已經模糊。在南京大屠殺七十周年之際,日本國內仍然有人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三十萬」提出挑戰和質疑。前來南京采訪的日本記者就這個問題向南京有關方面提出,得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的直接回應:遇難者三十萬是不可推翻的。
在長期的和平環境中,不少青少年,滿腦子的幸福、歡樂、享受、瀟灑,不了解那場慘絕人寰的血腥大屠殺,似乎那場屠殺與自己無關;而有些祖父輩的老人曾經聞過了血腥味,在這太平盛世里對國難逐漸淡忘,也需要刷新記憶。然而更為遺憾的是,還有其它的一部份人甚至有意無意地糟蹋南京大屠殺,完全不懂得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恥辱,無疑是一種可怕的悲哀。《我認識的鬼子兵》的作者方軍曾到一些大學演講,有一次當場就有學生向他提問:「我們天天都叫嚷著要日本向中國謝罪,但是,日本向我們謝罪又怎麼樣?不謝罪又怎麼樣?就算謝了罪我們又能得到什麼呢?」言外之意,謝不謝罪都沒有關系。作為國人,這是多麼的無知,多麼的使人痛心。他不知道,我們需要的是民族的尊嚴,這是我們永遠所不能喪失的。
日本侵略者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中國的土地上留下了累累血債!他們視中國人的生命如草芥,在近乎瘋狂的屠殺當中,不論男女老幼,或開膛破肚、或剖腹取心,或作細菌試驗的生物、或作新兵練習刺殺的標本、或作為殺人競賽的對象……真是比野獸還野蠻,比魔鬼還兇殘! 《南京大屠殺》是我出生以來見到的最可怕的影片,在我的腦海中抹之不去,時刻警醒著我們,忘記大屠殺,就可能帶來第二次大屠殺。因此我們要居安思危,
增強憂患意識,決不會讓歷史重演。所以,我們要從生活當中去尊憶歷史,這樣可以明智;
去學習歷史,這樣可以養德;去牢記歷史,這是為不讓悲劇重演,不在再遭受二茬罪。
「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了70多年,當時年幼的倖存者早已是古稀老人,有的已經不在人世。年少的我們沒有經歷過動盪不安的生活,沒有體會過國破家亡的惆悵,更沒有目睹過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它從一個直接客觀的視覺來發掘這段漸漸被我們淡忘的歷史,讓「南京大屠殺」這一史實從課本中跳躍出來,讓世界重新為之震驚。我們要做的是從慘痛的歷史中吸取教訓。
看罷電影,不禁掩息長嘆,真是弱國無外交,國家不強大,在這個世界上勢必任人宰割,根本談不上發言權,國人的利益就更加不能保障。從唐宋元明之時,日本就不斷對我國侵邊略民,雖敗其無數,但「狗改不了吃屎」。倘清朝不積弱、民國多奮發,何來我中華民族百年恥辱?我泱泱大國又怎能受一小小倭國兵禍戰亂之危?而且,侵華戰爭由倭國裕仁天皇親自發動,裕仁的親叔叔朝香親王親自統帥軍隊,這不由得讓人對日本整個民族產生痛恨之心。且看今日之日本,對侵華戰爭可有絲毫悔改愧疚之心?對我們放棄戰爭索賠可有絲毫感激之情?不但統統沒有,反而不斷對中國發難,《日美安保條約》、《與台灣關系法》、釣魚島之爭、春堤破曉油田之非議、右翼份子對南京大屠殺的否認、日本歷史教科書篡改「入侵中國」為「進入中國」等等,無一不是對我國處心積慮,亡我中華之心不死。我敢預言,只要日本這個島國在地球上一天不消失,日本謀算、覬覦我中華之心就一天不死。試想,就算日本不飲水思源、不感激文化始祖,兩國邦交有何仇恨,竟至於佔領南京之後,大肆屠殺34萬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位卑未敢忘憂國」,讓我們永遠仇恨日本之害,此恨雖海枯石爛不消;讓我們永遠銘記歷史,把那些發動戰爭的侵略分子永遠釘在恥辱柱上,讓歷史的車輪踏著反人類的侵略者的屍身滾滾向前。
⑩ 南京大屠殺觀後感怎麼寫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去看電影,片名叫《南京大屠殺》,看完後,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濃烈的屍臭與血腥迷漫了南京城,黑暗與死亡籠罩著驚慌失措的人們。難民們不知所措的狂奔逃命,哭喊聲,驚叫聲,和那一雙雙失神的眼睛,飽受摧殘的憔悴的面容,更給這城市増添了幾分恐慌。此刻,明朝的牆,清朝的廟,還有那五千年的繁榮與輝煌,都在這混濁不清的分不清天和地的世界中晃動,消失。只有那血紅的太陽旗在污濁的空氣中耀武揚威的飄舞。令人觸目驚心的殺戮在街頭巷尾進行著。我身臨其境般地目睹這場殘無人道的大屠殺,心幾乎走向崩裂的邊緣,心中熱血沸騰,掀起陣陣的憤怒。那是一場中華民族遭受的浩劫。30萬 呀!!! 屍積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陰雲重重籠罩。遭受洗劫的又豈止是一個南京?日本侵略者的獸蹄踐踏著東北三省,華北平原,甚至大半個中國。這真是中國的恥辱!一個曾經拔萃與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國,居然遭到小小日本的百般蹂躪!為什麼?原因只有一個:落後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認為屠殺可以征服一切,但中華民族的血能夠白流嗎?華夏大地掀起了革命狂潮!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華兒女獻出了無數不屈的靈魂和鋼強的軀體,拯救著這古老的民族。半個世紀彈指一揮間,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國人趕出了神州大地,今天,我們不可能向日本發動一場報復性的戰爭。我們現在只能做的就是從國力上超過日本,趕上世界。這樣,才能告慰那殘遭劫難的30萬英靈。
但令人心痛的是,在某些方面與西方及日本比較,我們還多有不及!當年落後就要挨打,如今落後就必遭淘汰。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我們應該吸取教訓,為歷史譜寫新的輝煌,像我們的祖輩那樣,把青春和生命融入這場風起雲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