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寒假作文
1《天堂午餐》觀後感
看了《天堂的午餐》後,心中湧起千思萬緒。可以吃到兒子做的一份午餐——這是一位平凡母親小小的希冀,而最終,兒子做出了一桌豐盛的午餐,但母親卻被累垮,再也沒有機會品嘗。約定與承諾在一剎那間,成為遺憾,再也無法實現……這頓天堂的午餐是兒子虧欠母親的,但他卻永遠也補不回來了。
不禁想起自己,我跌倒時有母親溫柔的雙手,臨考時有母親鼓勵的話語,成功時有母親贊揚的目光,放學時夕陽下有母親的身影。母親為了我們的成長,蹉跎了歲月光陰。難道天下所有的母親都理所應當為我們付出嗎?答案顯而易見,不是。
在我的記憶中,很多時候母親的愛都是無言的。現在終於明白,她的愛深深地蘊含在那雙眼睛中。從那雙眼睛裡,我看到了希望,期待,更多的,是愛。
但我卻對母親的關懷連聲抱怨,我對母親的付出享受得心安理得。於是,心中湧起了深深的愧疚感。一直以來,我對母親的態度都很不好,我決定徹底改正。我想,我和天堂的午餐中的那位孩子一樣,迷失在幸福的迷霧中,自私的享受母親的愛,卻沒有回報。
孔子有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不想那一天到來。媽媽,我想為您親手織一件毛衣,親手做一頓飯……然而,我最想做的,是對您說一句:「媽媽,下輩子我來當你的母親,照顧你,關心你,讓你生活得比我更好!」
即使黑暗無邊無際,即使成功之路沒有盡頭,卻總有一絲微光為你驅使心靈上的陰霾,給你溫暖。那微光,是母愛。
時間匆匆,不會為誰而停留,於是,在這時間的洪流中,我們慢慢長大,母親也漸漸老去。
影片中,兒子對母親說:「等你老了,我天天做飯給你吃。」(讀後感)可是母親卻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無論他多麼多麼大聲地在心裡對母親說「我愛你」,母親都聽不到了。
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希望我們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之後再後悔莫及……
最後,祝全天下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2
我愛家鄉的山
我愛家鄉的山,他們連綿起伏,緊緊的把我們包圍起來,用他那春天時漫山遍野的綠和秋天時的滿山的金黃吸引了我。那山腰上的巨石,緩緩流下的山泉,樹上的鳥窩,一個個結果的果樹,草散發出來的香氣還有那山上覓覓的樹林勾起了我對家鄉山的懷念和一個個回憶。
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講老家的風景,尤其是老家的樹,說是人間仙竟,他的訴說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從小就對家鄉有一種朦朧的情感,我天天渴望見到它,看看這個地方到底是不是人間仙境。
這一天可謂是終於到了,當我第一眼看到富有仙氣的它,就被他那磁鐵似的磁力吸住了,它太誘人了。它包括了,險,陡,形象,清秀和奇。從遠處看他像躺著的如來佛祖,那一個個大石頭彷彿是他的大肚皮,真形象。就連如來的仙氣和神光也竟然存在!
我迫不及待的和小朋友爬了上去,他們幫我引路,首先是抓野雞和野兔,甚至還有蛇呢!這山的物種可真多,不久,飛出一隻野雞。哇,它那麼大,飛了六七米,我和小夥伴廢了好大力氣逮住了它。跑了這么久,餓了。這好辦,咱到樹上弄點草莓,棗子,小香梨吃吃。那滋味,哎呀媽啊,賊甜,賊爽口,香梨吃起來蹦蹦響,賊清脆。什麼?渴了,這簡單,去喝泉水,那泉水,特天然,喝起來爽到心裡去。它已經被包裝出售了。
走,接著向上爬,到了肚皮了,許多大青石擋著路了,真實奇怪,有塊大青石明明斜的快掉下去,可就犟,偏偏不想死,真是膽小鬼。來到險境了,只有想探險的人才敢上,有膽嗎?當然有,小夥伴一個個都不服輸,上!我們都是探險的老手,這點困難,小意思,腳底工夫了得,啪啪幾步,也不怕掉下去,還能穩住腳,咱北方人都這樣,膽兒特肥,就想玩點驚險的。
來到了蜂頂,小風撲面吹來,汗水被帶走了,望著海和自己的家,再看看天,彷彿統治了全世界,那感覺,棒!那景色,美!那果子,好吃!那泉水,好喝!這經歷,好!
老家的山不僅景色好,用途也大,在許多國家的人想用老家山的石頭造房子。因為它的材質特殊,已經被美國和日本用過,一平方米值上萬!後來為了保護風景便不讓開炸了。
家鄉的山給了我快樂,讓我開了眼界,給了我一個美好的童年,我會永遠懷念它,看望它。
3
《小婦人》是一本帶有自傳性質的家庭小說,作者是美國的奧爾科特。
這本書主要將的是馬奇家的四個不同性格的女孩通過自己的善良和勤勞找到了自己幸福的故事小說沒有跌岩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作者用朴實的語言描寫了馬奇家的天倫之愛。們的善良,對愛的忠誠及對親情的渴望深深地感動了我。作者只描寫了生活中很平凡的細節,是但卻處處顯露出對愛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馬奇家的女孩雖然家裡貧寒,但她們卻對任何事都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小說強調了她們的個性與尊嚴,但有表現出她們的自我表現約束,而獨立自強有是這四個女孩的共同特點她們總是在不停的找出自己的缺點並努力改正。這也是值得每個人學習的。
我喜歡梅格,喜歡她為愛情甘於貧困,不為金錢所誘惑的性格喜歡她淑女風范。我喜歡喬,喜歡她的無拘無束,喜歡她為夢想而努力奮斗的堅定不移的決心。我喜歡貝思,喜歡她的恬靜,做任何事都毫無怨言,喜歡她總是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品德。我也喜歡艾米喜歡她的堅強,把扶貧濟窮當作己任的信念。她們的理想與命運個不相同,但她們都找到了自己最好的歸宿。
在她們看來,家是她們的生長之地,又是神聖的避難場所。們回仔細聆聽母親的教誨,回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聰慧的大腦發明一個又一個富有創意同時又能美化心靈的游戲。四姐妹的成長歷程彷彿是一首富有趣味的教育詩。作者用既不華麗也不枯燥的語言想我們展示了人類偉大的親情、友情和愛情。在我看來,似乎在四姐妹的眼裡,永遠和她們愛的人和愛她們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事。
從她們身上,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要懂得知足但不能滿足我學會了要對未來永遠充滿希望,並努力追逐夢想的樂觀精神。我同樣也學會了要加倍珍惜所擁有的,不要等死去失去了才知道它們的難能可貴。我們應該細心發現每個人的優點而不是只看到別人的缺點。
梅格、喬、貝思、艾米她們四個堅強、樂觀的精神將永遠貯存在我的心裡。她們的微笑回永存在我的腦海中,提醒著我,要堅強,要有一顆純潔的善良的心。
『貳』 天堂的午餐 觀後感
故事講述一對含辛茹苦的生活的母子。母親在私企上班,兒子在讀書。每天他都能吃到母親做的可口的飯菜,可是,他的心還是充滿了不滿與怨恨。有一天,兒子高高興興的做了可口的飯菜等著母親回來吃午餐。是為了圓了老人的心願:吃上兒子做的飯。願望還是像蠟燈似的滅了。母親走了,永遠的。兒子每天都做飯,兩個人的,一份是自己的,一份是留給母親的。把可口的飯菜夾到母親的碗里,自己也吃著飯,只是此時夾雜著淚水。
生活在幸福之中去不懂得感受幸福,體驗幸福,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難道父母天生就要為我們每天做飯嗎?是什麼讓我們感恩的心蒙上一層薄紗?是什麼讓我們的眼睛活在迷霧之中?失去了才知道痛心,不痛心是為了以後好好地活著?
我們還是逃脫不了這個循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永遠都是從生理需要開始。這個階段競爭的最激烈,資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慾望是無限的。資源的稀缺性就決定著要選擇優勝劣汰生存原則。當我們的生理需要得到滿足的同時就會產生安全需要,這兩者需要滿足之後,愛與歸屬的需要就會跟來,或者與前兩者需要同在。
有時候我們的生理需要沒有滿足,而最需要的卻是愛與歸屬的需要。有錢就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嗎?幸福和錢有關系嗎?首先,有錢不一定幸福,可能會整夜都在噩夢中驚醒;其次,錢與幸福無關。幸福不是錢能買到的,如果說,你看到錢才幸福,非說幸福和錢有關系,我也不會反駁你的觀點,幸福是一種心靈的升華感覺。《天堂午餐》中的孩子迷失在幸福之中,認為幸福應該是過上好日子,有一筆大款,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覺得幸福與錢有很大的關系。可是,沒有人曾經告訴他幸福的真諦,母親沒有,不在的父親也沒有,我不能以此推斷校園里的老師也沒有,或者生活在他周圍的人們沒有告訴過他,我不敢保證。只有我們徹徹底底的悟道之後才會反思當初的事情是多麼的愚蠢與荒謬。
我們總是看了別人的不幸之後才感知幸福,甚至遺忘自己的幸福。我們生活在相對論之中,所以才會有很多悲劇上演。總是在幸福中體驗悲劇,又在悲劇中體驗幸福,從麻木開始,又走向麻木,這是什麼破境界?我也不知道。
如果你有幸看了《天堂午餐》,心裡想要為自己的父母做飯,那就行動吧!因為我們沒有多少等待的時間,不要說曾經怎樣,也不要說未來會如何,現在就體驗幸福,你們明白的。
我有幸踐行的心願,我的心懷著感恩。這世界沒有幾個人會這樣待你。如果你覺得電影里那跪在父母墓前痛痛快快哭一場來圓了自己曾經的心願,你錯了!你的心還是蒙著層紗,你的眼睛還是沒有從迷霧中走出來。
幸福就是心靈的升華感覺,是你夢想實現後的心境。但是與錢無關,與你的生活態度、心態、價值觀相關
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
『叄』 天堂午餐是用的什麼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還是平行蒙太奇
- - 額 報告樓主。 天堂午餐是微電影么
『肆』 求微電影 天堂午餐
……@*%@%&1253)~*&……#)*#……*)!23
『伍』 天堂午餐 觀後感
《天堂午餐》影評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我們感覺要孝敬父母時,父母已悄然離我們而 去。父母缺的不是其他而是一種關愛,我們做子女的大多數都沒有顧及到,很多時候我們生 活在幸福之中卻不懂得感受幸福。 短片講述了一個很愛自己孩子的母親每天都給孩子做飯,而男孩卻始終不重視母親的 愛。 漸漸年老的母親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吃到兒子做的飯, 兒子卻總說等母親老後天天給她做 飯。然而突發的疾病卻殘忍的奪去了她的生命――在買菜回家的路上因腦溢血離開了人世。 兒子這才懂得母親的重要,便每天做好一桌子飯菜,和母親的遺像共進晚餐,將遲到的晚餐 送往天國。 片末的第一句話讓我深有感觸: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在父母還健在的 時候,為何不好好孝敬他們?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母給我們的愛是如此博大、深沉,但 他們渴望得到的回報並不多,不是一大筆金錢,而是一句淡淡的問候;也不是金銀珠寶,可 能是下班後的一杯清茶。 哪怕只是一句淡淡的問候, 一次偶然的做家務, 父母都會感到滿足。 但僅僅是這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父母含辛茹苦養大我們, 教育我們, 就是為了希望我們能 夠過的幸福,過的開心。等到失去了父母,再猛然頓悟,將遲到的滿懷愧疚的孝心送往天堂 也無法換回了。即使父母會原諒你,但又有什麼意義呢? 人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在追求名利的路上,早已忘記了本有的感恩,忘記了最初 的幸福。生活在幸福之中卻不懂得感受幸福,體驗幸福,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如今隨著 中國經濟的發展, 年輕人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很多人為了有更好的前途忙於事業, 《天 堂午餐》中描述的情況已經成為很普遍的現象,不少人認為,等自己成功了,有時間了,再 好好孝順父母,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 父母就一定會等到那個時候嗎?有錢就可以過上幸福的 生活嗎?是什麼讓我們的眼睛活在迷霧之中?失去了才知道痛心, 不痛心是為了以後好好地 活著? 片中的兩個畫面, 「母親正在拖地的時候,兒子卻說: 『哎呀,別擋著我』 ;母親叫他吃 飯的時候,他卻說『別叫了,煩死了』 」現實中存在著很多這樣的事例,父母為了孩子的健 康成長而嘔心瀝血,希望孩子過得幸福,而孩子卻不理解父母,還經常頂撞父母,也許是小 孩子不懂事, 但當我們長大後, 是否關心過我們的父母?有沒有兌現你小時候的話語讓父母 幸福?常年離家在外的你,有沒有經常打電話回家問候父母?然而,大多數的人為了名利, 除了工作還是工作,父母打電話來的時候也就幾句話敷淺過去。人在旅途,功名利祿只是一 種身外之物,再多的錢也換不了父母的愛,何不先把名利放一放,抽出時間來陪陪父母。 我們總是看了別人的不幸之後才感知幸福,甚至遺忘自己的幸福。我們生活在相對論 之中,所以才會有很多悲劇上演。總是在幸福中體驗悲劇,又在悲劇中體驗幸福。我不知道 有多少人看了這部短片, 看過後又有什麼行動, 但它卻給了我內心深處的震撼。 百善孝為先, 做一個善良的人就應該孝敬父母、學會感恩。當然,不止是是父母,還有所有關心你的人, 都一樣要心懷感激。 天下最偉大的愛就是母愛和父愛了,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是不求回報的,雖然父母有時 會有一些嘮叨,可是嘮叨的話語中能表現出父母是關心我們的,愛我們的。父母每天起早貪 黑都是為了我們,所以我們都應該珍惜,在母親節、父親節的時候為父母送上一句溫馨的話 語。 正如這部短片的創作人劉嘯宇所說: 「我其實希望通過這個短片來掀起社會上的一股熱 潮——盡早盡孝心,不要等,希望所有的人都盡早盡到自己的一份孝心,這個短片不只是給 八零後或者九零後看的,也不只是給兒女們看的,而是面向大眾,做給全部的人看,觸動每 一個人的內心,帶給全社會一個啟發、一份教育。」所以,不管你有沒有看過這部短片,都 應該從現在開始就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到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父母老了,我們沒有多少 時間的等待,如果你有這份心就開始行動吧。 最後,還是那句話: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
『陸』 微電影天堂午餐用文字把全片生動的描寫下來寫的要令人感動
《天堂午餐》是河北傳媒學院大三學生劉嘯宇用相機拍攝的一條視頻短片,僅有短短的六分鍾,故事內容十分簡單。兒子小翼為天堂里的母親精心准備著午餐,這是他第一次下廚,切菜、洗菜、做飯,他始終面帶微笑,一邊做飯一邊回憶起和母親的點點滴滴:媽媽叫他吃飯,媽媽笑著說「媽多會兒能吃上兒子給我做的飯?」。做完飯,小翼把親手做的小菜一一擺上桌子,為母親盛上滿滿一碗飯,讓媽媽坐下,示意媽媽多吃菜。回過頭來扒拉著自己碗里的飯時,淚水卻一滴滴掉了下來。媽的位置上,根本沒有人。前幾天,媽像往常一樣提著菜正准備上樓,卻昏倒在地上,再也沒起來。 「媽,你還沒吃上我做的飯呢!媽……你怎麼就走了呢!」兒子看著座位上媽媽的遺像,痛哭流涕。媽媽沒有回來,滿桌子的菜,媽媽一口都沒有吃到……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直白的故事,卻感動了無數的人,網路上的瘋狂轉載,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該視頻引起了自己強烈的共鳴,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有孝心,而是在等著以後,卻失去了盡孝的機會,就像古語中所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1]不待」所以,盡孝心要趁早。
『柒』 與天堂午餐是同一類型的原創電影 要很感人的那種 關於父母和兒女的 孝道有關的的視頻
歲月神偷 非常不錯 整部電影一直滲透著一股淡淡被悲傷
『捌』 求幾部如天堂午餐的微電影 給同學中午播放 讓他們流淚的
暖春 三克的夢想 八十一枚金幣
『玖』 《天堂午餐》這部電影影評怎麼寫
《天堂午餐》是河北傳媒學院大三學生劉嘯宇用相機拍攝的一條視頻短片,僅有短短的六分鍾,故事內容十分簡單。兒子小翼為天堂里的母親精心准備著午餐,這是他第一次下廚,切菜、洗菜、做飯,他始終面帶微笑,一邊做飯一邊回憶起和母親的點點滴滴:媽媽叫他吃飯,媽媽笑著說「媽多會兒能吃上兒子給我做的飯?」。做完飯,小翼把親手做的小菜一一擺上桌子,為母親盛上滿滿一碗飯,讓媽媽坐下,示意媽媽多吃菜。回過頭來扒拉著自己碗里的飯時,淚水卻一滴滴掉了下來。媽的位置上,根本沒有人。前幾天,媽像往常一樣提著菜正准備上樓,卻昏倒在地上,再也沒起來。 「媽,你還沒吃上我做的飯呢!媽……你怎麼就走了呢!」兒子看著座位上媽媽的遺像,痛哭流涕。媽媽沒有回來,滿桌子的菜,媽媽一口都沒有吃到……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直白的故事,卻感動了無數的人,網路上的瘋狂轉載,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該視頻引起了自己強烈的共鳴,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有孝心,而是在等著以後,卻失去了盡孝的機會,就像古語中所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1]不待」所以,盡孝心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