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27小時》:命中註定的巨石
電影是一種高度集中的藝術表現形式,需要在兩個多小時里敘述完一個完整的故事或交織穿插的好幾個故事,一部好的電影能夠充分利用每一秒時間每一幀鏡頭,不僅表達出影片的中心思想,而且要抓住觀眾的眼球,還要注重畫面的整體美感。大部分影片都有著復雜的人物關系,然而導演丹尼·鮑伊卻有著獨特的思考,在《127小時》中,他將復雜的人物關系剔除,影片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只有男主角一個人,通過男主角的自言自語、動作行為、神態表情及周圍環境來表現出男主的險境與自我救贖。
一開場,影片就運用蒙太奇手法將大量碎片化圖片穿插組合在一起,以一種快節奏方式呈現出來,伴隨著酷酷的輕搖滾主題曲。男主角一出場就是匆忙整理東西的身影,迅速收拾整裝待發,只帶外出登山必需的物品,連手機也不帶,這很快就讓觀眾了解到男主艾倫沖動、熱情、張揚、愛冒險的性格,也為後續故事發展埋下伏筆。接下來就是艾倫出發在路上的狀態,他用力踩著山地賽車,激動不已,忍不住時不時的沖著天空吼叫,狂熱的情緒從他身體的每一個毛孔膨脹開來,奔向他所熱愛的山川、荒漠,所有遠離人群的地方。
影片四分之三的時間和鏡頭都只有男主的臉和荒漠,但觀眾卻並不會感到枯燥無聊,這應該歸功於導演的鏡頭運用和音樂。在艾倫飛奔在路上的時候,運用的是移動鏡頭和快節奏搖滾樂,遠景和近景相互穿插,還有大量大遠景,只表現荒無人煙的沙漠,體現出男主即將要面對的孤立無援的大環境,一步步將男主推向絕境。而在艾倫跳進峽谷的一瞬間,那塊卡在峽谷縫隙間「安穩」的巨石卻突然墜落,重重壓在了艾倫右手手臂上,將艾倫的手臂死死卡住。這對愛冒險的艾倫構成致命威脅,他被困在峽谷里無法脫身,在震驚、困惑、憤怒、無奈等種種復雜情緒的混合交織中,艾倫嘗試了所有他所想得到的辦法,利用了他身上所有能夠利用的工具,仍舊無法拜託這「該死的破石頭」。堅強樂觀的艾倫漸漸有些沮喪,他掏出隨身帶著的相機,記錄自己的窘境與心情。他每次的錄像記錄也反映出他心境的變化,從一開始的樂觀無畏到中途的狼狽沮喪到之後的失控絕望再到最後的溫和平靜,這一變化過程將艾倫的窘境赤裸裸暴露在公眾視野,也是探討了人存在的意義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困在峽谷里,不僅要面對缺水、缺少食物、晝夜溫差等問題,還有可能面臨突然的自然災害和猛獸攻擊,但更可怕的是——孤獨,到處是荒無人煙的沙漠、寸草不生的戈壁,而唯一有所指望的每日清晨九點飛過的烏鴉也失了約,在最絕望的那一天沒有出現。艾倫漸漸發藍的手臂暗示著他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他蓬頭垢面的形象也與開場時的朝氣蓬勃形成鮮明對比。令人動容的是,當有一天清晨太陽升起,陽光傾灑進峽谷的時候,艾倫激動的差點掉眼淚,他迅速脫下一隻腳的襪子,將腳丫伸向有陽光的地方,並用手撫摸陽光滯留過的岩壁。這每天十五分鍾的陽光照亮了艾倫的信念,那就是活下去的信念。而艾倫無時無刻思念的女友、家人、好友及途中遇見的旅友,都是他支撐下去的理由,他甚至幻想出自己未來兒子的模樣,兩人一起並肩坐在山頂看風景。
為了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艾倫決定活下去,在經歷了五天五夜的磨難後,他強忍劇痛,花了一個多小時時間,將骨頭折斷,用運動褲綁在手臂上當止血帶,並用小刀從肘部割斷右前臂,才得以逃脫。這里有一個細節,就是艾倫快跑出峽谷的時候他還回頭看了一眼那塊巨石,並用相機記錄下來,他認真的說了一句「Thank you」,而不是「Good bye」,正是這塊巨石的出現,改變了艾倫的生活態度,使他更加明白生命的意義是與家人、朋友在一起,是陪伴,是分享,而不是獨來獨往。影片的最後,艾倫成功被救,雖然失去了一隻手臂,但收獲了愛情、家庭,他從水裡掙扎著奮力往外游,映入眼簾的是所有愛著他的人,占據了整個畫面,那一刻,所有的苦難都是值得的。
127小時的絕望,換來圓滿的人生。有些苦難,就是為了讓你成長,你每做出的決定,都在向這個苦難靠近,就像電影里那句台詞一樣——「這石頭一直在命里等著我,從幾億年前的隕石開始,就等在這兒」。
『貳』 誰看過《127小時》電影的主題是什麼要寫議論文該怎麼寫
恩,建議自己看一下,很好看 講述一名野外愛好者在美國大峽谷狹小縫隙攀爬過程中,不慎被巨石將右臂卡住了,而後在5天5夜中,憑借堅強的毅力割斷右臂,重返人間。
告訴我們,不論多麼艱難,毅力可以戰勝一切。
『叄』 看電影《127小時》的英語觀後感
本片的英文觀後感,見附件。如果看不到,請用電腦訪問。
只提供觀後感,不涉及視頻資源。
『肆』 關於電影《127小時》
中國就是世界工廠啊 以自己子孫後代的環境資源的匱乏來換取當前雞的屁的增長 凈干絕戶事兒
『伍』 看《127小時》的觀後感,寫成1000多個字的作文
人的一生會有許多時候變得很脆弱,甚至脆弱的以為自己就要死亡。可是,看了《127小時》後,我想100覺得自己必死無疑的人會有99個都找到活下去的理由。真的,看了這部片子後,我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只要自己想去完成,就一定可以實現。在見識到各種人生面貌的時候,我覺得人生真的可以有各種可能,人的生命之所有有特色,之所以那麼有價值正是在於它的無限可能性。
《127小時》是一部經典的奧斯卡影片,簡單的故事情節,不簡單的人生哲理,小中見大。短短5天零7小時里完成了對人生的體驗。時間在這里已經不能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那種流動速度來思考,在那段人生歷程中,以小時、分鍾、秒計算的時間是一個人心理、身體、社會價值觀為主角的舞台劇。127小時足矣完成一次心靈的輪回。影片中的峽谷與巨石就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道命中註定的坎,要麼死在這條坎上,要麼踩著這條坎到達更高處。只有強烈的生存意念、對生命強烈的尊重、對人類情感社會的強烈依戀才能夠真正適應、征服我們生活的世界。濃縮就是精華,生命的本質就是在這127小時中體現,在這只有127小時的生命體驗中,也是痛苦大於快樂,導演在影片中也凸顯了人類特有的情感與強烈的生存意念是超越肉體痛感,在正常情況之下,我們無法想像清醒狀態下將自己的前臂割斷,因為正常社會有很多東西掩蓋住我們接觸到生命中最本質的東西,只有將人放置在一個狂野無情的荒野中才能夠清澈見底,只有將人放置到最原始的環境中人才能夠稍微真實一些,因為刨去了群體社會中外在干擾的浮華與匆忙。在這部影片中到底什麼才是人生命中沉澱下來的東西呢?不是生存的技術,而是情感,包括親情、愛情、友情。這些情感加上人的求生本能讓人類得以在惡劣孤單的生存環境中繁衍生息。不管用盡各種救生工具,想盡各種辦法都擺脫不了那塊壓在人類身上的巨石,反而還是用最原始的辦法(割斷手臂)也被現代社會稱為最愚蠢、最無效的辦法保住性命。這部影片一定意義上是文藝復興時所推崇的人文精神主義的體現。
當我們作為一個觀看者的角度看待同類生命此種場景下的表現,我們自己也不禁為之震撼。所以永遠不要對自己作為人的那種精神、情感力量失望。因為我們是人。裡面所呈現出來的對人心靈的震撼卻是持續和有力的。當一個人的生命需要用毫升水來計算時,水的偉大也就不言而喻了。幾十毫升的水有時候會讓人無比的期待。在這里插一句,那就是很清楚的記得當爺爺病重時每次排出來的尿液只要比上一次多一點,或者爺爺嘴裡能多含下幾十毫升的水,我都會無比的興奮,那個時候我真正的體會出了水對於人的重要。
人的生活總有遺憾,溫馨的生活渴望有更富裕的日子,富裕的日子卻要失去許多的幸福,兩者很難兼顧。不管選擇哪一個都會留下遺憾。但我們還是要從人生的價值來選擇,有的人希望就這樣平平靜靜的過一輩子,那麼溫馨的生活與他而言就是最佳的選擇。有的人希望人生活得有價值,那麼富裕的日子與他更合適。可是,我想,該忍受平靜加貧窮的時候就好
好的過好每一天;該開始打拚而實現自我價值的時候也要勇敢而上。人生其實沒有多少過多的選擇,按照自己的心,去做好每一階段的事情足以。 有人說:跑的快的人不如跑的慢的人,或者說是馬沒有駱駝走的遠。究其原因,就是跑的快的人需要休息,而跑得慢的人卻可以長久的堅持下去,久而久之,離目標越來越近的人就是那個跑的慢的人。所以,沒有必須羨慕那些現在領先的人,只要自己也在堅持,從不放棄,遲早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那個成功者
『陸』 《127小時》英文觀後感
本片講訴的是遠足者阿倫·羅斯頓在猶他州的一次遠足中,因為在一個偏僻的峽谷被掉落的山石壓住胳膊而無法動彈,孤獨的被困在那裡。在接下來的五天里,羅斯頓精神上經受著巨大的考驗,同時也審視著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利用手上的各種條件想法脫離險境。終於,他痛下決心,以驚人的勇氣給自己的胳膊做了截肢手術,並攀下65英尺的谷底,同時忍痛步行8公里後,最後獲得營救,成功生還。
The film telling the hiker Alan Roston on a hike in Utah, and cannot move because of being dropped in a remote Canyon rocks down arms, lonely was trapped in there. In the next five days, the spirit of Roston on being tested, but also look forward to theirlife, more important is, he needs to be out of danger in the hands of variousconditions using ideas. Finally, he determined, with amazing courage to his arm to be amputated operation, and climb 65 feet above the valley floor, and reluctantly walks 8 kilometers, finally obtain the rescue, successfully survived.
『柒』 如何評價電影《127小時》
人意志的強大到可以戰勝一切,這是《127小時》告訴我的道理。從早年《蜘蛛俠》哈利·奧斯本一角到《127小時》里的艾倫,羅斯頓,詹姆斯·弗蘭科完成了一次質的蛻變。
駕馭一部獨角戲本來就不是什麼容易的事,要把它演好更難上加難,而詹姆斯·弗蘭科確實做到了。
當他重新立足與地面,暴露在陽光下時,就如浴火重生。我相信,經歷過如此劫難後,將來已經沒什麼事可以難到他了。
『捌』 127小時的影片評價
即便沒有駭人的刑具與鬼魂的侵擾,一部傳記視角的影片將大自然的猙獰步步呈現時,依然可以讓你忘記呼吸!(《洛杉磯時報》評)
詹姆斯·弗蘭科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如果奧斯卡沒提名,那就是評委會瞎眼了。丹尼·博伊爾(Danny Boyle)又一部書寫人性的重要電影作品,告訴你一個堅持不懈的故事,為處於災難的人,指明一條光明道路。(《底特律新聞》評)
丹尼·博伊爾導演的作品,從來不缺少看點,這部電影也一樣,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讓你如痴如醉。(《紐瓦克明星紀事報》評)
詹姆斯·弗蘭科(James Franco)飾演的角色,讓我們完全著迷了。(《紐約每日新聞》評)
影片明顯能讓人感受到顫抖的時刻,此外,詹姆斯·弗蘭科飾演的角色也很到位,沒有被神化,他也會沒有勇氣,感到害怕和在危難面前等待死亡的來臨。(《環球郵報》評)
一部可以載入「偉大」史冊的電影,《127小時》帶給我們一個難忘的旅程。值得一提的是,影片90%的內容都設置在一個狹窄的空間,還能拍出這樣的質量,相當不容易。(《紐約郵報》評)
繼《貧民窟的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之後,丹尼·博伊爾的又一部佳作。(《丹佛郵報》評)
電影的每個鏡頭,刺激著觀眾的神經,比大場面的戰爭片還刺激。此外,詹姆斯·弗蘭科的表演很自然,細致入微,還能把恐怖和幽默柔和在一起。(《滾石雜志》評)
《127小時》的艱難,不是每個男人都能克服的,丹尼·博伊爾和詹姆斯·弗蘭科聯手炮製了一部鼓舞人心的電影。(《洛杉磯時報》評)
電影片名普通,甚至會被人輕易錯過,不過,這是一部值得每個人一看的電影。(《華盛頓郵報》評)
通過這部電影,會讓你對自己往後的行為進行約束,但同時,也會讓低迷的你振作起來,讓你快樂的活著。(《紐約時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