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觀看不許動的作文觀後感怎麼寫
電影講述的是抗戰期間,一群川軍抗日戰士,在血戰山東台兒庄戰役中被日本兵打散後,來到山東臨沂某山村,和山東當地農村少年陳小兵及其同伴一群孩子,巧奔妙奪,智斗鬼子,孩子們歷經艱險最終成長為抗戰小英雄的精彩故事。
寫觀後感需要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
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② 光看一部抗戰影片寫一篇觀看後的觀後感作文400字
中國,一頭屹立在世界東方的雄獅,當人們看到它威武雄壯的樣子時,是否想到過它曾經經歷過的風雨呢?
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攻進北京。侵略軍一路燒殺淫掠,闖進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圓明園,闖入園內的侵略者爭先恐後地進行野蠻的搶劫和破壞。凡能搬動的金銀珠寶,珍貴文物,各種藝術品,精美絲綢等,都被洗劫一空,搬不動搶不走的東西,便統統砸掉。最後,為了掩蓋其搶劫的醜行,侵略者放火燒毀了圓明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這座凝聚著中華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世界名園,化成一片焦土!
1937年,日寇佔領上海後,分北、中、南三路圍攻南京。到12月初,南京已處於日軍三麵包圍之中。日本步兵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南京城猛烈進攻。敵我雙方在雨花台、紫金山等地展開激戰,城內的守軍同日軍進行了短兵相接的殊死戰斗。13日後,南京淪陷。日寇佔領南京後,開展了滅絕人性的「殺人競賽」,對南京居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持續6個星期的大屠殺中,我國被殺害的同胞達30多萬人,其中的19萬人更是被集體屠殺。
1945年5月,德國法西斯戰敗投降,美國在太平洋對日本發起猛烈攻勢,進逼日本本土。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和中國軍民的沉重打擊下,日本法西斯加速走向滅亡。同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簽字儀式。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現在的我們,雖然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裡,但是我們要勿忘國恥,警鍾長鳴,學好本領,增強國力,振興中華。我們要永遠記住,落後,就要挨打。
③ 幫忙寫一下800字的作文 是寫一部愛國主義電視或電影的觀後感 先謝謝了
《烈火金剛》觀後感
剛剛看完優秀抗日題材電視劇《烈火金剛》,震撼了我心,震撼了一顆愛好和平,追求幸福的現代青年的心。
在片尾,肖飛、丁尚武、林麗、齊英等英雄人物,或身縛手榴彈炸毀敵人正在修復的公路,或與敵人同歸於盡。在與戰友執行任務時力爭獻身、最後訣別的環節,隊長史更新忍悲送別戰友,雙目含淚,一個鐵打的漢子強忍內心的強大悲痛,通過向戰友一拍肩膀和後來端起搶來的機槍向鬼子憤怒激射的鏡頭描寫,淋漓盡致地突現了英雄的愛恨情仇。而肖飛身負重創,最終還是來到准備要炸毀的公路上,從容躺下,拉開身上捆綁著的數十枚手榴彈的導火索時,那一聲「戰友們,請向我投彈!」的大喊,更讓人看得熱淚盈眶,熱血沸騰。女戰士林麗奮力掙脫漢奸的阻擋,沖向敵群的英勇身姿,更是讓人肝腸寸斷,頓生無限敬仰、強烈的愛國主義革命情感。同時,對窮凶極惡的敵人更是充滿了無比的仇恨。片尾中的熊熊烈火,又一一再現了犧牲了的英雄們光輝形象。他們在烈火中重生、涅盤,在人民正義戰爭中歸於永恆。人民永遠銘記他們。
看完此劇,心中久久仍不能平靜,我們現代的愛國意識應該與歷史時期的英雄們是一樣的。但奮不顧身、為國犧牲或與邪惡抗爭的勇氣及對強寇頑敵捨命拼搏、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境界,筆者認為,現代的我們與英雄們是不可同日而語了。面對英雄,我們應該反思自己。要不,為什麼在和平的年代,經濟快速發展的如今,那麼多醜陋的行徑,罪惡的舉止,無人阻止或止而不絕?公交車上肆無忌憚的騷擾、偷搶;大街上圍觀惡人的揮刀行凶,以及那麼多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腐敗機構的橫行霸道,魚肉民生的種種惡行。這林林總總的新聞或消息報道的內容,都令人發指,深惡痛絕。
然而,造成人人自保,趨利弊避害、明哲保身及縱容犯罪的一系列根源何在?筆者認為,是浮躁的時代冰封了人們的愛心和正義感,無數個血淋淋的案件事實和身邊耳聞目睹的真實事例,也側面反映了機制的不公與經濟發展帶來的價值觀顛倒或泯滅。人們選擇了沉默,選擇了逃避,選擇了面對囂張罪惡的忍氣吞聲。究竟誰之過,到底誰之責?這個時代是缺少了英雄了嗎?難道是我們不需要了,還是英雄真的都已成為過去?
筆者深深相信,時代在變,但我們呼喚英雄的聲音依然熱切。讓我們呼喚英雄,創造時代的英雄。英雄歸來!
④ 看愛國電影寫看後感作文120字
愛國電影觀後感:觀《南京!南京!》有感
最近我觀看了愛國主義優秀電影作品——《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觸。雖然只有整整130分鍾時間,但是我深感壓抑。搖晃的鏡頭晃得我想吐,很長時間都沒有過這種窒息的感受了。
剛開場的時候,被槍聲、炮聲嚇怕了。慘不忍睹的殺戮,血流成河,生靈塗炭。南京城成了一個死城,這個,深深震撼了我。但是,身為一個女性,更令我震撼的是……
我想改編莎士比亞的名句:舉手,還是不舉手?這是個問題。這里說的舉手,不是指對南京侵略者日本人的投降,而是在這部歷史災難大片《南京!南京!》里上百名婦女舉手自願犧牲自己做慰安婦,為安全區的民眾換取過冬的物資那個震撼人心的場面。每一隻上揚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撲動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嚴的光輝。每一個舉手的婦女,燃燒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後的我們動容、驚心、淚流滿面。她們的犧牲與毅然走入刑場、高喊「中國不會亡」的中國士兵的犧牲一般高貴而沉重,像兩記重錘捶打在歷史的鼓面,動人心魄,迴音盪盪。教堂婦女舉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繼中國軍人江邊就義後的第二個高潮。令這部災難電影,回腸盪氣,漸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樣的質疑:姜淑雲居然沒有舉手?盡管她聲音顫抖,淚落雙頰,但是如果她也能舉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攜手走進那片神聖的光輝里去?是不是能給角色一個更加完美的收場?舉手,還是不舉手?犧牲,還是苟活?電影繼續在進行。我的問題也終於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婦女舉手時,姜淑雲已經做出了選擇。在我們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犧牲的壯烈感染,而對「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婦女選擇「犧牲拯救」時,姜淑雲選擇的是另一種「拯救」,盡管她最後的犧牲同樣令人黯然神傷。我們應該感謝電影《南京!南京!》,她讓我們對歷史的解讀了一種可能。
我不會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訊息的場景之多,尤其黑白畫面的處理更讓每一種形式的死亡都讓人身臨其境,這種真實的氛圍已經讓你覺得內心超出了對殘酷的負荷,因為每個中國人都曾看過那些觸目驚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還是那些沒有直觀畫面的死亡訊息。女兒被日本鬼子從窗口扔下去,觀眾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潰呼喊,還有一車車從軍營運出去的女子裸體。日本士兵殺人時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見血的銀幕上,你只能讀到兩個字,絕望——這是地獄最底層的絕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穿長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緊緊閉著眼睛,沒有反抗,也沒有歇斯底里。如果看過那些老照片,你會相信這就是真實的地獄。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懷孕了!我老婆又懷孕了!」之後,英勇就義了。這句話,透露了生命的氣息,還讓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國人殺不盡!中過國人的生命是頑強的!」我深深感動了!
銘記國恥很重要,比銘記國恥更重要地是認識你自己。最後我還想說,它就是一部電影,因為只有電影才會以那樣的方式結尾,留一點陽光與希望,並且濃妝重彩地將小豆子的照片放那麼大,題注下他還活著。這靜止的畫面遠比那句中國不會亡來得更有力量。
作為中國人,我們要自立更生,勇往直前,不忘國恥,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⑤ 看兩部愛國主義影片,並寫觀後感500字
當我看完《小兵張嘎》這部愛國主義電影時,我被主人公嘎了哥那熱愛祖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一提起小兵張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倍受人們敬仰。嘎子小時生活很苦,但是為了改變人們艱苦的生活,他少年時就參加了紅軍,他給紅軍戰士帶來了快樂。嘎子多次完成艱巨的任務,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敵人一槍,但他仍不顧傷痛毅然追擊。他聰明的腦袋瓜用一隻假槍就把敵人首領捉了回去,為紅軍立了大功。嘎子的愛國熱情、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感動了我。 看完電影,我思緒萬千和嘎子對比,我顯得是那麼渺小。嘎子為完成艱巨的任務而奮不顧身,即使失敗也會堅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敗就放棄。記得那次學校開展一次「科技小發明」的活動,我當時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師報了名。正當我滿懷信心地開始製作我自己設計的「動力小船」時,卻發現了一個個讓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的問題。如接上電線了電池卻不通電。等我解決了電池的問題後卻發現螺旋槳轉不了了,當我解決螺旋槳的問題卻發現……這一個個問題把我搞得頭暈眼花,頭上金星亂飛,我一氣之下把「動力小船」摔了個稀巴爛。結果認真製作,能持之以恆的同學獲獎了。望著他們勝利的神情我後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話說得好「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為何說無難事呢?因為做了,「難」事則轉為「易」事不做則反之。聯系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只有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不懂的東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夠為我國的將來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縣城找一位親戚時,卻發現那位親戚幫鬼子拍照,臉氣得由綠到紅由紅到紫。嘎子剛正不阿而我卻因膽小冤枉他人。記得那是我上四年級時。我剛到家門口,卻發現一個人在開我家的門鎖。我仔細一看,原來他把我家的鎖弄壞了,怎麼也打不開了。他見我回來了,便立即惡狠狠地說:「你要敢把這件事說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嚇得連忙點點頭。等我媽回來時卻撒了謊說是樓上小妹妹弄的,為此我還經常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學們,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未來的中國屬於我們,我們要發奮學習,像嘎子哥一樣毫無保留地把一切貢獻給我們的祖國。
⑥ 禁毒電影觀後感作文怎麼寫
《禁毒影片》觀後感
通過觀看有關禁毒的電影,使我們對吞噬人類寶貴生命的魔頭——毒品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
禁毒,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人們一旦染上了毒品,精神就會開始墮落,人格必將扭曲。毒品,不僅殘暴地銷蝕著人的靈魂,還無情地破壞著我們的家庭生活。因此,我們應該謹慎地防備它,戰勝它。
那些販運毒品的壞人,真的把什麼都想到了,他們無孔不入,這讓人不寒而慄。更讓人感到悲哀的是,大部分吸毒者都是青少年,他們執迷不悟,甚至認為吸毒是時尚,且全球吸毒者是漸漸增加。有了第一口毒煙就永遠沒有最後一口了,他們慢慢跌入了幽黑的深淵,當他們覺悟時,已沒有悔改的機會。多少人因為吸毒而無家可歸,賣兒賣女。
在一部禁毒影片中,有一個叫默默的女孩,她唱戲很出色。一天,默默回到家,發現她的媽媽躺在沙發上,全身發抖。媽媽讓他去吳阿姨那裡拿葯。默默拿了葯後,怕吳阿姨亂來,(因為吳阿姨不會醫術)就把吳阿姨開得葯拿給醫生看,醫生看了看,吃驚地問:「孩子,這是哪來的?這不是葯,這是毒品,是海洛因!」默默這才知道媽媽在吸毒。回到家,媽媽叫默默把葯給她,默默告訴媽媽,那不是葯,是毒品!媽媽就搶了默默的書包,(因為葯在書包里)媽媽拿出葯,吃了。最後,媽媽瘋了,爸爸被關進監獄里。從此,默默也開始吸毒煙了。就這樣,一個本來美好的家庭被毒品毀了。
生命的價值在於幸福、美好地活著,若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時尚」而去吸毒又有什麼意義呢?讓我們攜起手來,拒絕毒品,遠離毒品,消滅毒品吧!
⑦ 紅色電影觀後感範文
紅色電影「太行山上」觀後感 影片以中國1937年~1939年的歷史為背景,主要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黨中央的領導下,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闢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電影表現了八路軍主力部隊與日寇的浴血奮戰的情景,第一次出現了八路軍所有將領的形象,也第一次在電影里集中表現了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陽明堡戰役,擊斃日寇「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黃土嶺戰役等大型抗日戰役。 然而我覺得,《太行山上》不僅僅是一部血與火的戰爭片,還是一部充滿智慧與謀略的軍事片。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日軍瘋狂地在一個村子裡搜查朱德等人的下落,可正好在此之前不久,朱總司令已下命令讓大家都撤離了。凶惡的日軍便集中了整個村子裡的民眾,把他們全都關在一個房子里,命令他們只要說出八路軍的下落,就可以放了他們。但是,沒有一個人出聲。日軍的將領氣急敗壞,命令往房子里投毒氣彈。屋子裡的村民生不如死,可仍然沒有人願意屈服。這個時候,朱總司令正躲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他看到村民們因為自己而受苦,心如刀割,便要求通信員與總部取得聯系請求支援。身旁的將士不斷提醒他這樣做可能會暴露他們的隱藏位置,但總司令依然堅持要解救受難的民眾。在這危難關頭,有一名將士出來用明語(也就是俄語)與總部取得了聯系,順利把消息告訴了對方。而正在偷聽的日軍卻一頭霧水,搞不清出他們在說什麼。看到日本將領氣急敗壞又無能為力的樣子,真是大快人心啊!後來,八路軍支援部隊到來,成功地解救出了所有的村民。 與之產生明顯反差的是日軍的殘暴。日寇將領阿部規秀壓迫被八路俘虜後逃回的士兵跳火坑,半裸的日兵哭天搶地的喊著:「我有什麼錯?我只是不想打仗想回家。八路軍都不殺我,自己人倒要殺我。天皇陛下,皇軍必敗!」然後跳入烈火,在烈火中掙扎的日本裸兵形象,非常耐人尋味。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八路軍之愛民如此,也難怪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朱德在平型關戰後向參戰指戰員訓話時說:「這是甲午戰爭以來,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擊,你們敢打必勝的信心和英勇頑強的戰斗,打破了所謂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你們的鋼鐵意志和犧牲精神,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是任何強大的敵人都不可戰勝的!」 聽了這段話,所有在場的我們都被深深地震撼了。這番話真是大有分量,簡直是振聾發聵。我想,在此全世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以及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學校團委讓我們觀看《太行山上》真是太振奮人心了。當然,通過這部影片,我們都深刻了解到了戰爭的殘酷以及當年中國人民奮勇抗日的感人事跡,也清醒地認識到今天我們這么隆重地紀念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以及我們所肩負的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
⑧ 電影觀後感作文
《葉問觀後感》
葉問,我本對這人毫無知曉,但是我通過電影《葉問》後,對這人有些了解,我是一個生活在90年代後的,我們現在的生活跟以前相比,真是差距千里,《葉問》這一部電影充分的體現了舊社會人們生活水平與遭受到國外人的侵略痛苦。這一部電影,我是帶著憤怒而又高興的心情看完的,憤怒的是當時的舊社會不公平與侵略者的野蠻,開心的是我們中國人團結,堅強,有骨氣。
葉問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他有著妻兒,他熱愛武術,生活過的很平常,常常還會為了煉功而忘記陪自己的妻子與他那可愛的兒子,在電影里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我不是怕老婆,我是尊重老婆」。這充分的體現了當時葉問對他的妻子是多麼的尊重。
然而。就在1937年的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了,可惡的日本人大舉侵入我們的土地,令我們中國人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在1938年10月,佛山淪陷,日軍大肆破壞廠房,設備和樓宅。擁有30多萬人口的佛山,僅僅只剩下七萬餘人,全市亦保存十多個作坊繼續生產。。而葉家大豪宅亦遭日軍霸佔,用作日軍總部,葉問一家三口無家可歸。生活苦困。
葉問一家三口找了個簡陋的房子住了下來,而此時家裡沒有米了,葉問於是拿著他那心愛的懷表拿去換成米,在盧溝橋事變還未發生前,葉問在當地已經有相當高的名聲了,因為他為佛山人打敗了外來踢管的人,所以米鋪老闆就多給了他些米。生活簡朴的過著,他為了幫助家裡能有點經濟來源,於是到一家煤礦幫助挖煤,在挖煤廠他碰到了以前要好的朋友,也是習武之人,但是這個好朋友始終永遠都再見不到他了。。因為被當時黑暗的日本人拉去比武,被日本人活活的打死。可恨的是廖家拳法的創始人挑戰他們日本人三個,但是沒有打過那三個可惡的日本人,當他拿起日本人給他的米後,「碰」的一槍。。。。他也永遠的離世界而去了。。 雖然輸了,但是他為我們中國人贏回了尊嚴。就在葉問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一骨怒氣從他身上散發出來,大聲的喊著:「我要挑戰十個。」不堪一擊的日本人被葉問打的滿地爪牙,一個個狼狽的躺在地上。而當時日軍領頭人物「佐藤將軍」見葉問武藝精湛。想要他繼續再來比武,佐藤將軍讓翻譯給葉問他的話。而翻譯正是當年崇拜葉問的一個地方治安隊隊長。葉問很有骨氣的說:「我不是為這些米來的。」而佐藤繼續追問他的名字後,他說:「我只是個中國人」。而此時翻譯跟佐藤說:「他說他會再來的,他說他叫葉問」。其實這個翻譯也是很有骨氣的,只是在當時的局勢下,他不得不這么做,也許他會被人說成走狗,但是他始終是個中國人,在繼續觀看後。佐藤因為找不到葉問,把翻譯打了個半死,而翻譯卻幫助葉問找藏身地,幫助他們一家人,擺脫日本人的搜查。但是始終躲不過日本人的搜查,日軍在一家綿織場找到了他,而這個綿織場是他以前一位非常友好的朋友開的。他的名字叫:「周清泉」
葉問被日本人帶走後。周清泉幫助葉問把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帶到台灣去,而就在此時,葉問的妻子哭著喊著說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比武了,周清泉又回到了比武現場。
在比武的前一天,佐藤旁邊的一個助手威脅葉問,如果這場比武你贏了,我就一槍斃了你。切切相反葉問在比武的時候把佐藤將軍打死了,而佐藤將軍的助手拿起槍一槍打中葉問胸部上前方,就在這一幕。。。我驚住了。彷彿我當時就在現場,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發生。幸好的是葉問的好友與妻子在現場,急時把他救走。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取得勝利,結束了長達8年的抗戰。
1949年葉問宗師居住香港,並在九龍飯店職工總會開辦第一個詠春拳術班,開展了宗師人生新的一頁。
1967年葉問宗師終完成其晚年最大心願,創辦了詠春體育會,集合一眾同門齊心發揚『詠春拳』,詠春拳發展至今已是世界知名拳術,葉問的徒子徒孫,累計超過了200萬人,詠春弟子人才輩出,當中就包括了一代武打巨星----- 李小龍。
寫下此篇觀後感是為了紀念舊社會的惡劣,國外軍人的野蠻與霸道。我雖是出生在90年代,但是我擁有一顆愛國的心,擁有中國人應該有的骨氣!最後希望各位中國人能平平安安,幸福一生!
⑨ 看一部愛國電影寫一篇300多字的心得體會作文
建國大業 觀後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成立了!」燈亮了,全體觀眾起立,一起鼓掌,掌聲久未停息。我們為你鼓掌-我的祖國,中國!
從八年抗戰到三年解放戰爭,從南京大屠殺到今年的閱兵……中國從被人欺負到成為偉大的國家,歷盡了磨難和艱辛,中國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94年第一次申奧的失敗,使許多人潸然淚下。01年7月13日晚,當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說出「北京」兩字的一剎那,中國沸騰了!02年姚明進入NBA,04年劉翔成為我國獲得田徑金牌第一人。03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英國,07年超過德國……
08年,我觀看了奧運會。記得閉幕式羅格主席說:「這是無與倫比的一屆奧運會」時,我鼓掌了,為我偉大的祖國。
我為你鼓掌,我的祖國!因為你讓我知道,再多的磨礪和艱辛是為了有更多更好的未來。因為有了困苦,才知成功的不易,就像一個在沙漠中迷失方向的人,看見了一眼清泉那樣的喜悅。
我要為你鼓掌,中國。謝謝你,中國!
⑩ 語文作文,某某某電影的觀後感怎麼寫600字。
《南京!南京!》觀後感
《南京!南京!》,讀這個片名,像是讀一份加急電報:捧著電報的雙手在不住顫抖,心跳激烈加速,濃濃的不詳兆預感在撞擊心鼓。那種兵臨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種家破人亡的深悲劇痛,那種辱妻殺子的莫大污恥,那種朝不保夕的極度憂惴,那種茫無涯際的杳渺切盼……是今人盡最大所能仍無法完全感受的。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地點燃了中華民族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1937年,30萬中國人被屠殺!2009年,《南京!南京!》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想,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不二法門。
血淋淋的黑白色,聽到的是寂靜中的槍炮聲!日本人進城了,中國的大部隊開始逃跑,陸劍雄和他零零落落幾個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組成一堵人牆,阻止逃兵的去路,他們不肯投降,一直在城裡偷襲日軍,直到一個個死去。日本人說:你們中國軍人真是厲害,我們進入南京城後,四處都是冷槍,我們不得不把很多建築物都炸平,但是沒有一個人走出來!不屈與堅韌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華民族兒女的血性之中,極端環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中國人用鮮血和犧牲構築的中國精神。
歷史可以寬恕,但不能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