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何梁家輝法國版《情人》在中國禁播
震撼!首先感覺,早年的梁家輝還是比較稚嫩,有點小帥,但是其影帝的氣質已初具端倪,那個法國小姑娘也很小,胸部嫩嫩的,很性感!在欣賞與思索中一口氣看完了電影,法國姑娘通過肉體換來金錢,內心感情線索由最初的擺脫貧窮出賣肉體,到不承認愛上樑,到最後內心深處還是無法欺騙自己--對梁的愛。而梁則一開始就愛上了法國女孩,但是其軟柔性使他無法擺脫與富家訂下的婚約而帶來的不勞而獲的財富。影片很凄美,結局有點遺憾,他們之間的愛情也很「純潔」,性愛場面也很火爆,男女演員演技也很到位,確實是一部經典電影,還獲得了戛納大獎。 中文片名 情人 外文片名 Amant, L'影片簡介: 在1929年的越南是法國殖民地,因此在越南的土地上有很多法國人。簡(珍·瑪琪)就是一個15歲的法國少女,在西貢女子寄宿學校讀書。每逢假期簡便回家,母親辦了一所很小的學校,收入甚少。簡有兩個哥哥,大哥比爾吸毒成癮且橫行霸道,二哥保羅生性懦弱,常受大哥的欺負。一天簡一如往常一樣告別母親乘上渡船回學校,在船上遇到一個坐黑色大轎車的闊少爺東尼(梁家輝)。東尼是華僑富翁的獨生子,東尼喜歡這名白人少女便去搭訕,倆人便搭上了。簡在寄宿學校里知道有的女生在外賣淫,她也想找個有錢人試試,因此很主動與東尼交談,上岸後兩人逛了西貢,還一起上館子吃中國飯菜,東尼並用汽車送她回學校。第二天剛放學,黑色汽車就等在校門口了。 簡和東尼很快就墜入愛河。東尼把簡帶到他的公館,這是中國富人們常用來金屋藏嬌的地方。他倆在這里幽會、做愛、洗澡、玩耍。有時晚上也不回學校,校方只好通知她的母親,簡向東尼要錢給母親,母親太需要錢了,維持生活需要錢,還清比爾欠鴉片館的債也要錢。母親告訴校方給簡自由,比爾知道了妹妹的事揚言要打死她倆,東尼請簡的一家人到豪華的飯店吃飯,吃完飯後又去舞廳跳舞,可是比爾見到東尼與簡跳舞馬上兇相畢露,威脅東尼要打架,被母親勸住。後來比爾被送回法國去了。 東尼很愛簡,雖然簡經常說她不愛中國人。東尼向父親提出和簡結婚的要求,父親不同意,讓他娶門當戶對的中國妻子,否則就把東尼趕出家門。 東尼終於和他不愛的女人結婚了,他心如死灰。簡和母親也要回法國去了,臨行前再去公館,人去樓空,凄涼之感湧上心頭。她不再自信地認為自己不愛中國情人,恐怕是她的人生途中的一段刻骨銘心的真情。 因為電影而成就一個作家的事,總是屢見不鮮的。《情人》於杜拉斯就是這樣。杜拉斯從十幾歲開始寫作,但直到她70歲的時候,《情人》的出版,不,是《情人》拍成電影後,她才廣為人知。《情人》出版於一九八四年,當年就榮獲龔古爾文學獎,這使得杜拉斯成為享有世界聲譽的法語作家。一九九一年,法國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成功地把這部名噪一時的自傳體小說搬上銀幕後,又使得杜拉斯成為當今世界幾乎家喻戶曉的女作家之一。也正是《情人》這部電影,才使得中國讀者熟悉她。 杜拉斯在寫作《情人》時,已是七十高齡。她18歲離開出生地越南,奔赴巴黎讀書。念的是法學、數學與政治學,但她卻迷戀上了文學,並且走上終生從事職業寫作的道路。《情人》可以說是一部自傳體小說,至少具有濃郁的自傳色彩。小說以一個年僅十六歲的法國少女,在渡江時與一個中國富家少爺邂逅開始,沿著這條敘述線索,渲染出一幕瘋狂而絕望的愛情悲劇。 《情人》的獨特魅力之一是它的語言,她的語言對歷史具有俯瞰式的洞察力,對回憶的積壓表現得富有張力、深邃、沉痛,從而使文章中充滿了悲絕的意味,讀後讓人唏噓不已而又回味無窮。杜拉斯是一位極端唯美的實驗型作家,平庸與通俗為她所不屑,她是那種把風格與先鋒視為至高目標的作家,也是那種善於製造警句的作家。對語言的挑剔使得她的小說具有極強的沖擊力與震撼力。 《情人》的魅力之二是它場景唯美的描述。你看《情人》的場景:八十多年前的一個夏天,殖民地時期的越南,發黃的湄公河上漂浮著菜葉雜物,河水湍急,大地傾斜。輪渡上佇立著一個打扮不倫不類的少女,她頭戴一頂男帽,腳穿一雙廉價卻綴滿飾片的鞋子,一隻腳踏在舷欄上,眺望遠方。「他們一次次地激情相擁,除了做愛,還是做愛,什麼都不多想。屋外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伴隨著他們的呻吟;來來往往的人的影子,透過木格子的門和窗投進來……」大膽又不失含蓄的鏡頭處理;最後,那場不同尋常的唯美的離別;那首肖邦的圓舞曲,小姑娘終於輕輕滑落的淚水…… 《情人》的魅力之三是它的基調的絕望。杜拉斯筆下的愛情是絕望的,靈魂是絕望的,肉體是絕望的……甚至連語言都是絕望的……在《情人》里,湄公河上十六歲的白人小姑娘與中國北方的黃皮膚男人的愛情就是如此。 《情人》的最大魅力還在於它的自傳性,真實的自傳性。作為「情人」的杜拉斯,以一個白發蒼蒼的女人,在歲月的風塵染白鬢發之際,回眸那段塵封已久的異國戀情,依然有力量用極其慘痛的語言表達出人生的悲劇,把愛與恨演繹得如此分明緊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情人》中絕望無助的性愛,無言悲愴的離別,愛到盡頭的孤獨感,使人流涕,令人痴迷。只有杜拉斯才能把把愛情的本質闡述得如此淋漓盡致。 人們評價杜拉斯的時候,總是說她懂得慾望,詮釋了愛情。《情人》這本書,是杜拉斯對失去的年華的最後一次吶喊,看了它你也許會對慾望和愛情有一個更深的理解。
⑵ 杜拉斯的《情人》,是以她自己為原型創作的嗎
杜拉斯在寫作《情人》時,已是七十高齡。她18歲離開出生地越南,奔赴巴黎讀書。念的是法學、數學與政治學,但她卻迷戀上了文學,並且走上終生從事職業寫作的道路。《情人》可以說是一部自傳體小說,至少具有濃郁的自傳色彩 。小說以一個年僅十六歲的法國少女,在渡江時與一個中國富家少爺邂逅開始,沿著這條敘述線索,渲染出一幕瘋狂而絕望的愛情悲劇。現實中的杜拉斯16歲時的確在越南邂逅一位李姓中國男人,發生了她人生的第一段羅曼史,她在多部回憶錄中提到過他。
⑶ 杜拉斯的《情人》是真事嗎裡面的女主角叫什麼哪國人還演過什麼電影謝謝各位啦
是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改編的,由杜拉斯親自參與。
故事講述的是杜拉斯少女時期的真實事情。
導 演:讓·雅克·阿諾
主 演:珍·瑪琪 梁家輝 (更多)
上 映:1992年1月22日
地 區:法國 越南
珍·瑪琪 Jane March
法國人
黑暗王子德古拉 (2000)
失落的城市 (1998)
Provocateur (1998)
我心激湯 (1996)
夜色 (1994)
⑷ 情人這電影是真實的嗎
影片根據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改編而成。在她年輕的時候,曾經在越南殖民地遇到一個中國男人,發生了一段羅曼史。杜拉斯真正的中國情人,姓李。
⑸ 根據杜拉斯原著改編的《情人》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恩格斯說:群婚制的產生是為了解決勞動力的匱乏,而專偶制的產生是為了讓私有財富合法延續。所以如果我們覺得婚姻是愛情的正果,那麼有幸逃脫財產觀念為愛而產生的婚姻,其實倒是違反歷史規律的,所以電影中的愛情常常令人絕望。
《情人》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NO!無關愛,有關恨
第一重恨:源於貧窮
影片中的女孩生活在越南的一個白人家庭,理應是有錢的,卻因為母親投資失敗家道中落。小女孩自小就對這種表面體面其實窘迫,生活充滿怨恨。她的中國情人非常富有,女孩開始與他交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有錢。
女孩對母親和大哥愛錢的樣子深惡痛絕,影片中有一場戲是中國情人請女孩全家吃飯。鏡頭表現家人在飯桌上狼吞虎咽。這種癲狂源自內心深處壓抑良久的的對高檔奢華生活的飢渴。他們對於東方人的輕蔑和對於優質生活的無法抵抗形成了巨大的張力,使餐桌的上空始終彌漫著詭異的氣氛。
這種失態讓女孩覺得非常爽,因為這兩個家庭成員平時對她百倍壓制,今天她終於可以藉助這個富有的情人進行反擊,她樂見他們丑態畢露,這是她內心對他們的報復。
第二重恨:源於強者的欺凌
影片有有一場戲,是小女孩家庭一個生活場景。兄妹三人在吃飯,大哥搶了二哥的一塊肉,二哥不敢有任何反抗,唯有哭泣。女孩非常痛恨大哥的強行霸道,也非常痛恨母親對大哥的寵溺。
這種任意欺凌一直是這個家庭的常態氛圍,所以在日後,當女孩碰到了那個中國男人,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文弱氣質也許常常讓她想到二哥,那種小女孩原初釋放的母性在她和這個中國男人的關系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重恨:源於種族約束
女孩生活在越南,但她是白人。兩位主人公無可逃避的是站在他們背後強大的身份背景,一個是發達的西方世界,一個是衰弱的東方世界,雖然男主人的家庭明顯更富裕,但是在上世紀20-30年代,西方對東方強大的優越感,以及東方對西方深刻的自卑感,足以從一開始就宣布,他們的愛情是無望的。女孩選擇中國情人,是對家庭管束的痛恨和叛逆,也是對種族約束的痛恨和叛逆。
這是杜拉斯在耄耋之年寫下的回憶,為什麼多年之後她仍舊忘不了這段記憶?因為恨比愛更容易銘記。
⑹ 根據杜拉斯的《情人》改編的電影
電影《情人》!
改編自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體小說,因港星梁家輝與少女明星珍·瑪琪在片中有大膽做愛戲而轟動一時。全片劇情不脫言情片俗套,值得欣賞的是懷舊浪漫情調,畫面優美,男女之間的情慾場面也拍出了火熱的挑逗感覺。批評者認為主角的塑造還不如配角,影片節奏拖沓,感情疏離,缺乏扣人心弦的扣。杜拉斯在影片上映後對影片持否定態度。
⑺ 怎麼評價法國電影《情人》
法國電影《情人》是一部突出電影美學的作品,劇中關於愛的命題如此動人心弦,有些愛情雖註定無果,但卻能刻骨銘心,凄美的結局雖是一場悲劇,卻也同給人以對愛無限的遐想。
該片改編自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體小說,因港星梁家輝與少女明星珍·瑪琪在片中有大膽演技而轟動一時。
(7)情人法國電影原型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在1929年的越南是法國殖民地,因此在越南的土地上有很多法國人。簡就是一個17歲的法國少女,在西貢女子寄宿學校讀書。
每逢假期簡便回家,母親辦了一所很小的學校,收入甚少,簡有兩個哥哥,大哥比爾吸毒成癮且橫行霸道,二哥保羅生性懦弱,常受大哥的欺負。
一天簡一如往常一樣告別母親乘上渡船回學校,在船上遇到一個坐黑色大轎車的闊少爺東尼。東尼是華僑富翁的獨生子,東尼喜歡這名白人少女便去搭訕,倆人便搭上了,展開了一系列的故事。
⑻ 法國電影《情人》好看嗎評價怎麼樣
首先以下是我對這部電影的簡評
根據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的改編,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的執導,那屬於法式浪漫特有的氣息,為《情人》添加了一份獨有的魅力,不同文明的交融滲透構築了電影時代的脈絡氣息,恬靜優雅的攝影風格更形成了電影迷人的基色,而大尺度的激情戲碼,實則是電影出色電影美學的表現,於此中關於愛的命題如此動人心弦,有些愛情雖註定無果,但卻能刻骨銘心,凄美的結局雖是一場悲劇,卻也同給人以對愛無限的遐想。
《情人》的另一大看點就在於這是一部充滿了獵奇色彩的電影,一個生活在當時法國殖民地越南的17歲少女愛上了華僑富翁的獨子,這段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註定不會擁有結果的愛情,卻成為了電影藉以去渲染浪漫最好的契機,電影雖然是一場悲劇,但愛的浪漫卻得以了淋漓盡致的呈現,
⑼ 電影《法國情人》的真名叫什麼
是義大利電影:La casa del piacere (1994)
⑽ 影片《情人》的原著和導演為什麼會因為這部影片翻臉
很多人都知道瑪格麗特·杜拉斯的代表作《情人》,這是部中篇小說,講述了一個法國白人少女,在越南邂逅華裔富家少爺,二人深沉而又絕望的愛戀故事。
不過在這里可以給大家科普一下,電影《情人》的故事來源,絕大多數還是來自杜拉斯的小說《中國北方的情人》,有興趣的童鞋可以找這部書來了解下哦,它和《情人》類似但完全是另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