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都說法國人很浪漫,拍攝的電影也是浪漫至極,你最喜歡哪個法國導演
《弗蘭茲》的導演弗朗索瓦·歐容是我最喜歡的法國導演之一,於是這部電影在我燥熱難耐的內心之間,無形之中提升了一個檔次。當初喜歡歐容以及他的影片,是因為他影片中形形色色的離經叛道的重口味元素,比如變性、同性、弒親、亂倫等。然而在歐容的這部新片之中,他完全撕下了之前為自己貼上的所有標簽,轉而尋找一種新的故事題材以及新的講故事的方式。在《弗蘭茲》中,歐容先前的那些大膽的重口味元素都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極其細膩感人的愛與謊言,救贖與原諒的故事。
影片很大的一個特色是採用黑白色調,有些自然景物的鏡頭竟有費里尼和安東尼奧尼的影子。片中偶爾穿插幾個彩色鏡頭,這些鏡頭主要表現阿德里安的想像和回憶,以及阿德里安和安娜的獨處時光。雖然黑白片穿插幾處彩色鏡頭的手法並不少見,而且片中的幾個彩色鏡頭我並不認同,但是這種手法對於表現主題而言依然非常成功。那些恣意的想像和無法忘懷的回憶都如此美好抑或真實,而那些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則像層層堆砌的灰塵,即便在黑白灰交錯的冷風中也無法被吹散。
在《弗蘭茲》中,導演為觀眾展現了一戰之後德法兩國的社會風貌。兩國的民眾相互仇恨,作為闖入者的阿德里安對於那些德國人來說,就是一個人人唾棄的仇敵。「反戰」是影片的一大主題,歐容拋棄了血肉橫飛的大型戰爭場面,選擇一個小格局的點切入,從一個踏上贖罪之旅的小人物發散開去,來表現戰爭給兩國民眾帶來的創傷。「當我們殺害了他們的兒子時,我們在這里舉杯慶賀我們的勝利;而當我們的兒子被殺害時,他們也在舉杯慶祝他們的勝利。我們這些父親所舉杯慶祝的,正是我們的骨肉之亡魂。」這是弗蘭茲的父親在面對朋友質疑時的話語,仇恨曾是讓人看不見真相的路障,而歐容最終選擇讓他們達成和解。
② 請推薦幾部法國電影
法國滴 《香水》
《兩小無猜》
《天使愛美麗》
《盡情游戲》
《leon》
③ 請推薦一些法國的喜劇電影
英文名:Taxi
中文名:的士速逮/終極殺陣
導 演: 傑拉爾·皮雷 Gérard Pirès
主 演: Stéphane Algoud Catherine Alias Sabine Bail Malek Bechar Denis Braccini Pierre Brichese Eric Bérenger Jean-Baptiste Chaudoul
上 映: 1998年04月08日 ( 法國 )更多地區
地 區: 法國 ( 拍攝地 )
對 白: 法語
字幕:中文字幕
評 分: 6.7/10( 6281票 )
顏 色: 彩色
時 長:92 分鍾
類 型: 喜劇 動作
分 級: 英國:15 西班牙:13 阿根廷:13 德國:12 葡萄牙:M/12 法國:U 挪威:11 瑞典:11 芬蘭:K-12 比利時:KT
劇情簡介:
丹尼爾曾是披薩外送人員,因本身是車迷而改開計程車。他是快車高手,甚至可以躲過雷達的追蹤,警察艾米里安考了8次駕照都沒考過。丹尼爾受到脅迫,只好答應幫艾米里安圍捕一個銀行搶匪,這個搶匪開著飛車連續搶奪城裡數家銀行。於是丹尼爾和女朋友莉莉,艾米里安的母親卡蜜兒,及一群送披薩的烏合之眾,有的徒步,有的騎機車,有的以汽車為工具,將合力追緝這名搶匪。他們可以順利逮捕到這名令警察手無策的匪徒嗎?艾米里安是否能獲得他傾慕已久的女警長蓓妲的芳心?丹尼爾能否拿回他的駕照,以達成他想開一部」真正的汽車」的夢想嗎?
◆原 名:Taxi 2
◆譯 名:計程車司機2/終極殺陣2/的士速逮2
◆導 演:Gérard Krawczyk
◆編 劇:盧貝松(Luc Besson)
◆演 員:Samy Naceri .... Daniel Morales
Frédéric Diefenthal .... émilien Coutant-Kerbalec
馬麗昂·歌迪亞 Marion Cotillard .... Lilly Bertineau
Emma Sj?berg .... Petra
Bernard Farcy .... Commissaire Gibert
Jean-Christophe Bouvet .... Gen. Bertineau
Frédérique Tirmont .... Mother
Marc Faure .... French minister
Hirata Haruhiko .... Japanese minister
Tsuyu Shimizu .... Yuli
Ko Suzuki .... Katano
Yoshi Oida .... Yuke Tsumoto
Kentaro Yuji Yamashita .... Yakuza
Hiro Uchiyama .... Master hypnotist
Onochi Seietsu .... Master hypnotist
◆類 型:喜劇/動作
◆片 長:85 分鍾
◆上 映:2000年
◆國 家:法國
◆語 言:法語
◆字 幕:中文
◆文 件:309MB
◆鏈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183869
◆評 分:6.1/10 (3,530 votes)
◆視頻尺寸:572x320
◆壓縮格式:DVD -RMVB
◆簡 介:
本片第一集曾創下驚人票房,並有獲凱撒獎七項提名的佳績.而本集則依然由盧克.貝松擔任製片和編劇,講述日本國防部長到了法國訪問,結果被日本恐怖份子綁架,而在第一集中大顯神威的辣妹女警,傻氣警察和飛車高手趕緊加快油門,又卯足全力和日本恐怖份子」飈車〃,這迴路上飆不夠,還飛上了天空……全片充滿讓你瞠目結舌的畫面,各式各樣的撞車和追逐場面令人目不暇接。而本片在法國也再次創出票房神話。
◆原 名:Taxi 3
◆譯 名:計程車司機3(中)/終極殺陣3(台)/的士速逮3(港)
◆導 演:熱拉爾·克瓦茲克 Gérard Krawczyk
◆編 劇:盧貝松(Luc Besson)
◆演 員:弗雷德里克·迪方多 Frédéric Diefenthal
馬麗昂·歌迪亞 Marion Cotillard
白靈 Ling Bai
伯納爾·法西 Bernard Farcy
艾瑪·西奧伯格 Emma Sjoberg
薩米·那瑟里 Samy Naceri
◆類 型:喜劇/動作
◆片 長:84 分鍾
◆上 映:2003年1月29日
◆國 家:法國
◆語 言:法語
◆字 幕:中文
◆文 件:305MB
◆鏈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295721
◆評 分:5.2/10 (1,803 votes)
◆視頻尺寸:572x320
◆壓縮格式:DVD-RMVB
◆簡 介:
影片簡介:
莉莉受不了丹尼爾愛車如命,搬回了父母家;貝特拉整天跟艾米連鬧別扭,搞得埃米連不敢回家,整天躲在警察局裡。
華裔和歐洲人的聯合犯罪集團在聖誕節期間大肆活動,他們假扮聖誕老人,把馬賽攪得天翻地覆。
高大但不威猛的警察局長於貝爾部署手下進行「白雪行動」,卻不知道他身邊的混血女記者「裘」就是盜賊團的首領。「裘」拿到了警察局在聖誕期間的各種部署資料,馬賽警察自然屢戰屢敗,丟盡面子。
影片兩位主角、無牌司機和笨蛋警察顧不上抓賊,他們的女友都懷了孕,還都跟他們鬧翻了。兩人正在車里對訴衷腸,卻碰上了一個在凌晨出沒的聖誕老人,兩人追蹤到盜賊團巢穴,埃米連再次掉進垃圾桶,被盜賊們抓住。
雖然丹尼爾在碼頭倉庫里救出了埃米連,但局長卻被「裘」耍了,盜賊們從警察合圍中逃之夭夭(這一段很搞笑的,滿街跑聖誕老人)。「白雪行動」失敗,盜賊團逃往法國-瑞士邊境。
為了奪回貝特拉送給埃米連的手機,兩搭檔開車追到法瑞邊境的滑雪勝地,終於找到正准備越境的盜賊團。他們急召救兵,將軍岳父和警察局長率領空降兵趕到,抓住盜賊團。埃米連奪回了寶貝手機,丹尼爾除了又作了次無名英雄之外,捎帶腳還拿了個滑雪比賽冠軍。
[搞笑]
整整90分鍾,整個電影院都在不停地笑,所有人笑到後來都笑得有氣無力。
所有第二集的搞笑人馬都再次出場,樣子很甜性子很辣的莉莉,氣質有點像路易·德菲奈斯的將軍岳父,還有他總是遇上車禍的倒霉司機。
貝特拉懷孕8個月,埃米連天天跟她睡在一起,居然一直都不知道(幸虧法國政府除了給小孩兒發補貼之外什麼都不管,如果這事兒發生在中國,孩子就成『黑戶』了)。
「裘」用英語告訴於貝爾局長自己雜志的名字,於貝爾的英語跟他的日語差不多,此後每次提到那雜志,就用「哼哼唧唧」代替。
丹尼爾拿著莉莉的驗孕棒沖進葯店問老闆這是什麼意思,老闆叫過自己在醫學院讀書的女兒,問她「這是什麼意思?」女兒誠懇地說:「這是個意外,老爸……」
那個搞笑的黑警察沖到街中間,高舉警察證攔車,被汽車毫不猶豫地撞翻——法國司機(特別是法國南部的司機)糟糕得不可思議,我來法國四個月,看見司機轉彎時打轉向燈的次數還沒有看見的車禍多。
近期法國喜劇片有無厘頭化的傾向,去年的《埃及任務》簡直比《少林足球》更周星馳,本片有一個笑料也差不多,警察局長跳傘前高呼「Attendez Me!」一半英文一半法文拼在一起,跟「I服了you」有一拼。
還有一個很溫馨的笑話,丹尼爾知道莉莉懷孕之後,開車送女友和准岳父時,把車開得比六十歲阿婆走路還慢。
[特技]
在開場的輪滑對BMX車的段落,使用微型攝像機拍攝從自行車車把、輪滑鞋側面等角度的鏡頭。
影片中段,盜賊團出動了巨型四輪驅動車,車輪比警車還高。
壓軸戲雪山追逐中,那輛「標致」居然改用履帶行駛,好像裝甲車一樣。
[缺點]
壓軸的雪山追逐拍得不好,有點虎頭蛇尾。
因為上一集新增加的幾個搞笑配角再次出場,所以這一集除了大反派之外,沒有增加新的角色。雖然「笑果」還好,但畢竟缺少新鮮感。
三部之外另送有一部美國版的,名字都一樣啊,地址都給你了。
http://search1.btchina.net/btsearch.php?query=%B5%C4%CA%BF%CB%D9%B5%DD&type=0
片名:的士速遞4
導演:熱拉爾·克瓦茲克
主演:伯納爾·法西 佛瑞德瑞克·迪分索 讓-查理斯通·博夫特
劇情:首部《計程車》影片自1998年推出以來賣座極佳。《計程車第四集》仍然使用《計程車》系列片里所有的喜劇材料:譬如足球、飆車......
訊雷下載地址:http://so.xunlei.com/search?search=%E7%9A%84%E5%A3%AB%E9%80%9F%E9%80%AE4&suffix=&restype=-1&id=2
④ 法國有哪些值得看的犯罪題材電影
1.《這個殺手不太冷》
一部顛覆三觀的典型法國喜劇電影,講述販毒老太太Paulette把毒品包裝成美味的蛋糕,從而征服消費者,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這位毒舌老太鮮活而真實的樣子尤為打動人心,推薦!
⑤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中觸不可及的到底是什麼
是健康的身體。
從表面上看,菲利普和德瑞斯之間可以說沒有一點相似之處,不論是他們的生活背景還是身份地位,基本上是兩個完全相反的極端。
可即使如此,這兩個人還是建立了一種不太穩定但持續上升的朋友關系,而且全部是以真誠、坦白和幽默作為根基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都將經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情感洗禮,同時也逼迫著他們重新審視生命與愛的意義。
(5)法國愚蠢至極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該片改編自菲利普·波佐·迪·博爾戈的自傳《第二次呼吸》,這個真實故事在2004年被拍攝成了一部紀錄片。兩位導演奧利維·那卡什和艾力克·托蘭達在2004年看到這部紀錄片時,就產生了想改編成劇情片的想法,但直到2008年才有機會付諸實施。
奧利維·那卡什和艾力克·托蘭達通過自傳書後留下的電子郵件地址,聯繫上了身在摩洛哥索維拉的菲利普·波佐·迪·博爾戈從而拿到了該片的拍攝權。
⑥ 求講解法國電影《不要回頭》,看了一晚上沒看懂,貌似挺有深度的
有的作品就是有意讓人看不懂的,有神秘;美女亦是如此,都有諸多鮮為人知的隱密。但是沒法,這片子,看完腦墊空了,記住漂亮女孩是必須的!
嗯!
⑦ 求一部電影
的士速遞
導演:Gérard Krawczyk
編劇:呂克·貝松 Luc Besson
主演:薩米·納塞利 Samy Naceri
類型:動作 / 喜劇
中文片名:的士速遞3 / 終極殺陣3
片長:84 min / Spain:90 min / Switzerland:87 min
國家/地區:法國
對白語言:英語 / 法語 / 漢語普通話
發行公司:01 Distribuzione
上映日期:2003年1月29日 比利時
官方網站:Europa Corp
色彩:彩色
混音:杜比數碼環繞聲
級別:Singapore:PG / France:U / Spain:T / Germany:12 / Netherlands:AL / South Korea:12 / Switzerland:10 / Denmark:7
製作成本:
⑧ 哪裡有法國電影無法觸碰(觸不可及)的精彩影評
近年來,除了商業大片喜歡復雜的大框架大場面,那些稍稍表露一絲人文關懷的劇情片,都喜歡可速戰速決、無需太費腦筋的小格局電影形式,這或許也是頭幾年編劇罷工沖擊影視娛樂業所造成的雙刃劍後果。已無所謂作家導演或非作家導演了,總之盡力成為全能型導演,依賴外界的越少越有安全感,也就越有主動權。不過,因此找原著小說改編,且導演身兼數職,還要算好成本利潤的會計賬,必然有他的局限性。
當然,這種「局限」可能一點都沒影響到各位電影大亨荷包鼓起,名聲鶴起。浮躁的大氛圍,找不到誰是淡定的了,只能找相對低調浮躁的。小格局,只要拍出一樣深入人心的,就是傑作。所以《國王的演講》《黑天鵝》都被奧斯卡寵幸了,《127小時》裝成大片被粉絲供奉成勵志寶典,像默片致敬的《藝術家》也成為84屆奧斯卡的起搏器之一。而1994年奧斯卡的輝煌——《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燃情歲月》《真實的謊言》《低俗小說》《烈日灼人》《獅子王》恐怕很難再現了,即便那個時候有些導演也力爭全能,但他們在劇情上力求的「大氣度」,都被現今小家碧玉的「裹腳布」悲哀地裹纏住了。想想花大價錢,蓋一個蝸居,這必然是一種遺憾。
可是,這就是現如今整個電影行業的現狀,電影大師們要麼燒錢買快感,要麼把家庭錄像拍成電影,反正,盡早投放市場,收回成本就萬事OK啦。看電影的人再龜毛挑剔,也只能盡早適應,否則就是自己找別扭了。我就是這樣適應的,前一段時間,我鼓足了勁兒為波蘭斯基的《殺戮》鼓掌叫好,現在我又發現了法國電影《觸不可及》,掌聲再次響起。
如上所言,去年在東京電影節成為大贏家的《觸不可及》便是一部小格局化影片。真人真事改編,劇情極其簡單,就是講述一位全身癱瘓的中年貴族菲利普,與看護他的黑人青年德瑞斯,共同走過的從相識到相幫到相知的友情歲月。這故事多少讓人想起大嘴美女茱莉亞.羅伯茨的老電影《留住有情人》,不過,選取了另一種更溫暖更快樂更輕松的視角,且用事實講話,命運之神也不總是留下悲劇讓人緬懷。
《觸不可及》一開場,就讓看客大呼過癮,這應該是全劇走向成功的開門紅。節奏、畫面、音樂,無不投觀眾所好,也許,給人先入為主的「好印象」,有時也是導演得以繼續超常發揮的小動力。接下來利用首尾相連的倒敘方式,引出了電影的中心內容,菲利普如何對德瑞斯這位護工「一見鍾情」,德瑞斯的生計又是如何在「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機緣中得到解決的。總之,全劇看下來,很過癮,小巧而緊湊,精悍又不失柔韌。我以為的不足之處,僅在最後為「錦上添花」而露臉的真實的「菲利普與德瑞斯」身上,雖然只有幾秒鍾的畫面,但倆人過於內斂默然的真實狀態,多少干擾了弗朗索瓦.克魯塞與奧瑪.賽成功塑造出的那種平等、信任、愉快的共處氛圍。
而回到劇情中,除了兩位主角各秀各的演技,分庭抗禮,奪人眼球的還是迎合觀眾的各種電影技巧與手法。本片導演也不懼「落俗套」的罵名走上了「掉書包」的賣弄之路,這也沒什麼不好的,有時,對某一物大愛至無言時,就只有赤裸裸的膜拜了。伍迪艾倫大愛巴黎,在《午夜巴黎》中痴醉般秀他的藝術底蘊,這讓他擠進奧斯卡提名中不說,還讓他在千萬粉絲的心中變得更可愛了,這不就成為美談了么。
何況,歐洲人本來就有炫耀的資本,肖邦,舒伯特,柏遼茲,貝多芬,巴赫,庫爾貝,莫奈,梵高,……各類藝術大師有名或無名,不知要數到何時。而《觸不可及》的導演在很自然的人物「個性沖突」中,藉助音樂無國界的魔力,很深刻地達到了一箭雙雕的目的,既讓電影賞心悅目了,又賦予了音樂崇高的使命,順便傳達了消除人與人間冷漠距離的美好願望。
可以說,有音樂的橋段都是讓我特別喜歡的。菲利普生日派對上,德瑞斯對古典音樂直觀的表達,幽默之外,實在太現實生動了。德瑞斯的舞技,在華麗滂沱的古典音樂之後,伴隨風流倜儻的現代音樂,Earth Wind and Fire的歌曲《Boogie Wonderland》,又為我留下了一個美妙的回憶片段。跳傘那段,插入《Feeling Good》,情景交融,又是段美好的視聽享受,這首被無數人翻唱,又在百老匯音樂劇及很多部電影里現身的經典歌曲,成了名副其實的客串專業戶。
音樂是能夠掃走陰霾的,還能把它的心情傳遞給人類。《觸不及防》的氣質便是無盡的歡樂,即便依託在主人公殘疾的病痛里,還時不時點綴上嘲諷社會的灰色地帶,但電影本身所要傳遞的則是希望與樂觀的精神。這樣想來,我就要把《觸不及防》歸類為勵志影片了,這也是它招人待見的真正原因,跟《三傻大鬧寶萊塢》《陽光姐妹淘》一個主心骨,讓人帶著淚感受笑的滋味。
以下完全可以無視。只是想借《觸不可及》再胡扯一氣!
我個人認為,這個比以往任何時代都精彩、都瘋狂、都物質、都冷漠的俗化世紀,「勵志」產品——以慰藉靈魂為目的的勵志產品,成為了緊俏的供不應求的暢銷品。不過,同為勵志產品但在勵志效果上多少是有所不同的。
有找樂圍觀型的,有羨慕嫉妒型的,有偷偷崇拜型的,有真心神話型的,還有心生悲憫型的。
小報會追隨「微笑哥」,因為哥說了,別給他找工作,他撿錢就把西藏玩了一圈。很多人聽聞便囧了,人這一輩子做牛做馬不就是想像「微笑哥」一樣隨心所欲地活著么。這勵志,就是無所謂讓人圍觀型的,您逍遙您的,我們拉我們的磨。
或許,隨心所欲的前提一定是要像比爾蓋茨那麼有錢的,可是趙老師在春晚上對全國人民說的話,聽著也挺深刻的,人最可悲的就是,人沒了,錢沒花了。
這也不絕對!錢沒花了,看這種情況在哪兒?要是在歐洲,在巴黎,一棟無需擔心被拆的祖屋,就能蔭蔽子孫後代。即便倒了點霉,也能像電影《觸不可及》里的男主人公菲利普一樣,比健康的人活得還體面,還有尊嚴。宅也宅得特有品位,要談個網路愛情也不會遭遇「見光死」,而且除了擁有傳記小說、傳記紀錄片,還能拍個唯美的勵志電影,感動死個仁兒。
顯然,微笑哥是我說的第一種。他跟最近狂瘦下來的芙蓉姐姐比,勵志的效果還是欠些威猛。芙蓉姐姐示範了第二種,幾乎讓所有跟她一起成長起來的網路P民學會了「自省」,拯救胖妹、丑妹、無望妹的未來於渺茫之巔,更讓那些想借網路杠桿鯉魚跳龍門的各種奇葩信心暴漲。數落著姐姐,還不得不承認人家有一手,這就是酸溜溜十分生活化的「勵志」產品。
偷偷崇拜型,這個就比較小眾了,因為它遵循那樣一句話,這人最好是草根平民出身,還必須比別人優秀很多,不能是一點點,至少要把別人甩出好幾條街,那他這勵志效果就出來了。喬布希就是最好的例子,96年以前他還跟果粉們藏貓貓呢,或許那時沒人真心捂眼睛在找他,當他推出Ipod隨身聽後,他終於有了不辯自清的威力,但也不算足夠強大,等地產界的「任叔」都能用蘋果洗涮他的人民公敵之名後,喬布斯成了真正的「勵志帝」。可是「偷偷」二字變成光明正大,這跟他的離世是否有關系,就不好說了,但不能否認他生前並非一帆風順。
真心神話型,這個多半針對那些作古或虛幻的勵志人物。比如梵高、曹雪芹、穆索爾斯基等等,他們的價值,在生前未被認可,那麼就在後世予以補償吧。這種勵志人物可以給人精神治療,抱有藝術夢的人,心裡都有一兩個這樣的標桿,在想要放棄理想時,想到他們,又有了堅持一會兒的勇氣。虛幻的,就更好找了,灰姑娘、蝙蝠俠,V怪客,洪七公,喬峰大哥等等哪個不讓你真心喜歡呢。
心生悲憫型,多半出現在影視劇中,就像《觸不可及》這類從給予「同情」中感知幸福。《阿甘正傳》是這類,《我的左腳》《雨人》也是這一類,反正勵志英雄們似乎都遭遇了一些身體上的不幸,用這些不可扭轉的悲劇換得一種超越大眾的稟賦、才華,他們被人們仰望,而心底里隱藏著「優越感」的凡夫俗子,自然能夠容忍他們的偉大了,也就心生出了悲憫,視其為心中的勵志偶像了。
我胡說了這么多,就是想說勵志電影確實深入人心,勵志人物也永遠是電影故事裡的主角,隨便拍一個,就能成賣座的搖錢樹,只要看出了現代人內心的空虛。
⑨ 有哪些好看的法國電影
《天使愛美麗》,《漫長的婚約》,《這個殺手不太冷》,《放牛班的春天》,《第五元素》這些基本都獲過奧斯卡提名,也有讓.雷諾等法國巨星出演,都是法國電影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