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電影大道背景

法國電影大道背景

發布時間:2021-07-22 16:57:15

法國電影大道講什麼

法國電影大道講述導演自己的童年故事。一個9歲巴黎男孩因為母親外出生孩子,在夏天被寄託到鄉下一處友人家。這家夫婦雖然寵愛他,但各有怪癖,而且不停嘮叨他們幾年前去世的孩子。一個有男生性格的女孩使他從怪圈中逃脫出來,進而他也幫助那對夫婦克服喪子的痛楚

㈡ 電影《穆赫蘭大道》究竟講什麼意思

關於《穆赫蘭道》的劇情解析,想必大家都看過了dayong1978轉的那篇帖子。寫的真的很好,對觀眾理解影片的來龍去脈很有幫助,不過還是有些錯誤(比如對流浪人的解釋),並且忽略了一些重要人物(如ruth姨媽)。這里會涉及到部分人物,不過不是分析的重點。我要說的是很少有人注意到的問題:Diane是否曾經受過性侵犯?看過一定數量林奇電影的人都應該知道,性侵犯是林奇一直表現的主題之一。如之前的《藍絲絨》,《雙峰鎮》,《我心狂野》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這一主題。而在《穆赫蘭道》里,這一主題被擱置在了暗處,而它似乎又是那麼重要。 1.從影片我們得知Betty/Diane的老家叫Deep River。如果你看過《藍絲絨》,就應該記得片中女歌手Dorothy被囚並遭受Frank性侵的公寓名也叫Deep River。 2.Betty姨媽的公寓客廳里,沙發的正後方有一幅畫。作者Guido Reni (1577-1599)曾受到過父親的性侵犯,並雇殺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最終因此被處死。 3.Rita這個名字來源於Rita Hayworth的電影海報。這位女演員也曾受過父親的性侵犯。12歲便成為了他父親職業伴舞。 4.林奇的10條線索中有一條提到Adam拍攝的影片名字是什麼?The Sylvia North Story,而在電影史上有一部影片叫Sylvia West,講述女主角被繼父強奸淪為妓女。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致敬嗎? 5. 在Betty去片廠試鏡的一場戲中戲里,她扮演了一位受父親好朋友糾纏的年輕女子。她努力想占上風控制局面。如果對照《雙峰鎮》里Laura把侵犯她的父親想像成Bob,這一幕顯然也暗示了些什麼。而且在試鏡開始之前導演說了這樣一句話"Don't play it for real until it gets real!"(當你吧這一切當真了再去認真地演)。那麼Betty最終成功地完成了這場戲似乎也是在暗示這其中的真實成分。 6.牛仔喚醒Diane的一幕顯然很重要。仔細分析一下,在Silencio夜總會得到的藍盒子鑰匙是提示Diane她的情人Camilla已死的線索,也象徵現實中的藍鑰匙,是一個夢魘。藍盒子被打開前後,兩人相繼消失,按理說在這里Diane就應該醒來了。可是為什麼喚醒她的卻是牛仔?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個過程:牛仔來到房間時,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床上躺著的是一個剛剛發育成熟的少女背影(代表少女時期的Diane),牛仔說了一句「該起床了漂亮姑娘」(這句話充滿了侵犯者的挑逗口吻)然後離去。床上的背影變成了那具可怕的死屍(暗示發生了可怕的蹂躪),最後又變成了從夢中醒來的Diane。她的美夢結束了,最種回到了可怕的現實。即是說真正把她帶回現實的煩惱來自過去的陰影。 7.Diane的夢里有這樣一段似乎和她無關的情節。那就是導演Adam回家發現妻子的外遇。妻子對他說:「Just forget you ever saw it. It's better that way.」(最好忘掉你看到的)。Diane為什麼會夢到這些實在難以解釋,如果把不忠妻子的話理解為Diane面對自己悲慘遭遇的潛台詞似乎就能說通了。記得林奇給出的解開影片的10條線索中有這樣一條:事故發生的地點在哪裡?如果把事故理解為開篇的車禍,顯然是穆赫蘭大道,具體地說是通往Adam家的路上。而Adam回家發現的事情似乎也可以理解為一場「事故」。這個作用於Adam的事故其實就是做夢者Diane接受的事故,正是Diane受到創傷的另一種表現。 8.Club Silencio一幕無疑是全片的高潮。這一幕中也有性的暗示。隨著魔術師的表演betty顫抖起來,在一聲釋放般的嘆息中魔術師放鬆了下來,betty也停止顫動。這似乎是在暗示一次性高潮。 9.影片的最後一句台詞「Silencio!」從藍發女人口中說出,意為「安靜」。這個人物其實就是Ruth姨媽。其實關於ruth姨媽究竟是誰很難說清,但她絕對不只是開始那個離開的紅發女人那麼簡單,在片中頻頻出現拖行李箱的紅發女人背影。林奇10條線索的最後一條是:ruth姨媽在哪?這個問題作為最後一個線索顯然不想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回答。其實我們可以將ruth姨媽理解為一個符號,她就是Diane的女監護人,在性侵犯事件中緘默不語的人。當藍盒子被打開,betty消失而藍盒子掉在地上,進來的ruth姨媽沒有看見地上的盒子,就象她一開始沒有看見藏在桌下的Rita一樣。這暗示了Ruth對發生的事視而不見,她對Diane遭受的悲劇保持沉默。她化身為藍發女人坐在Silencio夜總會的舞台上方,看著所有的表演,最後說出了「Silencio!」沉默! 以上是一些分析和猜測。歡迎大家在這里討論發言:) 林奇給出的10條揭開影片迷團的線索: 1.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film: at least two clues are revealed before the credits. 2.Notice appearances of the red lampshade. 3.Can you hear the title of the film that Adam Kesher is auditioning actresses for? Is it mentioned again? 4.An accident is a terrible event... Notice the location of the accident. 5.Who gives a key, and why? 6.Notice the robe, the ashtray, the coffee cup. 7.What is felt, realised and gathered at the club Silencio? 8.Did talent alone help Camilla? 9.Note the occurrences surrounding the man behind 'Winkies' 10.Where is Aunt Ruth?

㈢ 請問有哪些經典的電影在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拍的

很多法國本土電影都有香榭麗舍大街呢,就是可以不算經典,呵呵

㈣ 法國電影 黑金 的歷史背景

故事改編自HansRuesch的小說,講述了30年代早期兩大阿拉伯酋長之間的斗爭。有人將本片形容為「《阿拉伯的勞倫斯》+《血色將至》」。阿聯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由七個酋長國組成。
黑金就是石油。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上,如果誰的土地下有了石油,你就擁有了財富。然而遺憾的是:當你的財富可以象油一樣隨意流淌的時候,那我們原來所信奉的信仰和我們原來所崇尚的生活方式,都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化而隨著這樣的變化,人與人之間矛盾也隨之而來,到國與國之間,解決這個矛盾的方式之一就是戰爭。
《黑金》所表現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兩個阿拉伯的家族,一方戰敗只有把兩個兒子送到對方做人質,以保和平。但是就象這樣的和平保持了十幾年後,因為有了石油因為有了財富,和平的局面被打破了了。奧托就是人質之一,他很小就隨哥哥到納薩比門下當人質。整個電影實際上也是著重塑造的奧托的成長過程,他原來只是一個瘦弱的帶著眼鏡的小書獃子,後來成為皇家圖書館館長,直至兩個家族的矛盾上升到要爆發戰爭時,他以納薩比的女婿和父親酋長的兒子的身份為和平奔走。然而,仁義而傳統的父親一方拒絕文明,而富甲一方的岳父接受文明卻又貪婪無厭。在這之間,奧托作出了最正確的選擇,讓傳統與現代文明結合,同時又運用人的力量和智慧打敗武裝到牙齒的貪婪,最後他成為了阿拉伯既講傳統信仰又懂得利用現代文明的領袖。其實,從奧托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就應該感受到,這也是我們人類在遇到信仰與財富、傳統衣缽與現代明碰撞時,人類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態度發生的裂變。無疑,奧托的形象就是人們所期盼的完美代表:有知識、有信仰、有力量,懂得愛、會抉擇、能寬容。

㈤ 好像是12位導演拍的以法國為背景的電影

※譯 名:巴黎,我愛你
※片 名:Paris, je t'aime/Paris, I Love You (Hong Kong: English title)
※導 演:諏訪敦彥 Suwa Nobuhiro / 韋斯·克雷文 Wes Craven
※主 演:(本·吉扎拉 Ben Gazzara) ( Melchior Beslon) (斯蒂夫·巴斯米 Steve Buscemi) (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 (吉娜·羅蘭茲 Gena Rowlands) ( Rapulana Seiphemo)
※上 映:2006年05月18日 法國
※地 區:列支敦斯登 瑞士 德國 法國
※對 白:英語 法語
※時 長:116 分鍾
※顏 色:彩色
※類 型:愛情
※分 級:葡萄牙:M/12 香港:IIA 芬蘭:K-11 瑞士:10 瑞士:10

※評 分:7.3/10 (905 votes)
※鏈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401711/
※格 式:Xvid + AC3
※尺 寸:608*320
※大 小:2CD
※片 長:116 Mins
※字 幕:英文

劇情介紹:

找尋停車位的中年男人,邂逅昏倒在他車旁的女人;

塞納河畔,有著不同背景,信仰不同文化的年輕人,愛是他們共通的語言;

在Le Marais一間畫室里,年輕的男孩,上演「愛情,不用翻譯」另一章;

美國觀光客在巴黎地鐵站里,演出地鐵驚魂記;

華人街發廊女主人的奔放熱情;

太太的紅外套,讓人心碎;

失去愛子的媽媽,午夜與愛子在廣場上重逢;

圍繞著艾菲爾鐵塔,小丑的溫馨愛情故事;

半夜,吸血鬼出沒;

王爾德從墳墓里跑出來,幫英國情侶破鏡重圓;

懷抱演員夢的美國少女與聽障男孩的愛情故事……

來到巴黎,才真正學會說「我愛你」……

故事發生在巴黎,由18個故事組成,圍繞巴黎20個區,有關愛情、親情、友情,以及人性。

一切開始在巴黎第18區的蒙馬特,那裡老舊、混亂,卻散發著老巴黎的味道。但是整部電影的主題是溫暖的,所以他在清晨很巴黎的前撞後撞獲得停車位,隨後很熱心的救助暈倒的女人。他和女人一樣孤單,需要溫暖,他們前一天都不知道自己明天將遇到什麼,是愛情嗎?

巴黎有很多種可能性,所有的人都在期待著。

5區,塞納河畔,幾個法國年輕人用慣用的法式語言調戲著經過的女子。其中一個男孩一直沉默,他注視著坐在遠處包著黑頭巾的她。她摔倒了,他去幫她,他稱贊她美麗,他去清真寺門口等她,他盡量和她的祖父說話,他小心地追逐自己不同民族的愛情。

4區,馬海區,巴黎有名的時尚,同性戀區。他在印刷室里遇到他,一直講話,不停地講,他不知道因為他聽不懂法語,完全不明白在說什麼。兩個年輕人用眼神交流著,放佛冥冥中法國男孩知道他聽不懂法語,但是他的心能聽懂他的心。

1區,盧浮宮的所在地,Tuileries公園,地鐵站,美國遊客憧憬著有蒙娜麗莎的巴黎,卻被一對瘋狂的年輕人和不懂事的孩子在地鐵站里一番「折磨」。(是所有片段里最諷刺,有趣的。)

16區,她每天早上天還未亮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去集體托兒所,然後乘bus,換捷運趕去市中心給法國家庭做保姆,她給自己的孩子還有照看的孩子唱一樣的童謠,可惜自己的孩子只有在清晨和日落才可以聽到。

13區,Porte de Choisy,中國城,法國造型師在巴黎碰撞中國文化,遭遇中國動作美女。

12區,巴士底廣場,他們結婚多年,他像大多數男人一樣,外遇,和別的女子偷情,直到一天妻子說自己得了絕症。

2區,勝利廣場的親情故事,母親失去了心愛的兒子,傷心欲絕,幻覺出現了,彷彿見到了兒子,可是兒子說,媽媽回去吧,爸爸在等你。

7區,埃菲爾鐵塔,小丑的故事,好像是訴說給兒童聽得故事,其實又或許是給承認看的。

17區,Parc Monceau蒙梭公園,他和她見面,相擁,她一直說不相信他,他一直摟著她,哄著她,他們交替說著法語和英語,讓路旁的人看了以為是忘年戀,可是她終於還是說,爸爸,no. 她和友人赴約,他照看小孩,違背剛許下的諾言,那起香煙對著他的孫子吞雲吐霧。

3區,紅孩兒區。她從美國飛來巴黎演戲,她向他買迷幻葯,他對著她的背影有些情不自禁,她在陌生的異國也有些意亂情迷,是相遇,還是錯過,或許生活充滿了未知。

19區,巴黎最亂的區位之一,有色人種的聚居區。節日廣場。他在節日廣場下的看車庫,他看到她,不惜丟了工作追逐她。最後她終於面對他,可是那時他卻失去的是自己的生命。

9區,Pigalle,故事發生在紅磨坊附近的紅燈區。他們是相濡以沫了幾十年的對手,夥伴,愛人。他們討論性,他們思考愛,是不是一切可以重來,一切可以有個最美滿的戲劇落幕?

8區,瑪德蓮娜區。歐洲到底有沒有吸血鬼?很多遊客都在想這個問題,如果半夜遇到你會怎樣,會不會像他一樣愛上女吸血鬼又或者引誘女吸血鬼把自己變身。

20區,故事發生在拉雪茲神父公墓,那裡埋葬了非常多的名人,包括浪漫的英國詩人王爾德。將要結婚的倫敦伴侶來到巴黎度假,因為王爾德著名的唇印而真摯,又因為王爾德的詩句而復合。

10區,聖丹尼。他們相遇在她排演角色的時候,他看不見她,但是他一直試圖用心去看她,愛她,給她法國的世界,法國的生活,法國男生的愛情。他們開始,他們熱戀,他們跳舞,他們同居,他們討論,他們爭執,他們開始疏離。他一直到最後還在說,他看得見她。

6區,拉丁區,最最巴黎的區份,散布著咖啡館,書店,還有名牌大學,中學。他們已經年過古稀,說著英語生活在巴黎。他們都有各自新的生活,他們討論他新的家庭和孩子,他們約定和共同撫育孩子見面,他們互相仇恨或者仍然思念,他們知道愛情或者生活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

14區,片子最後是落幕在蒙素立公園,美國遊客用非常美式的法語敘述自己和巴黎,她行走,感覺,努力靠近巴黎,雖然是一個遊客,雖然語言不通,但是這一切妨礙不了巴黎魅力的展現,妨礙不了她對巴黎的愛。

故事結尾處將幾個畫面穿在了一起,你會發現十幾個故事中很多人是相互認識的或者可以互相看到。巴黎很大,其實也很小,我們努力地生活著,熱愛著這座城市。
下載http://www.verycd.com/topics/150803/

㈥ 法國新浪潮電影的背景

浪潮電影誕生的背景是基於歷史傳統的崩潰,主導基本認識的缺乏,對不確定的茫茫將來的彷徨苦悶。這個背景與二戰以後人們的彷徨苦悶相關聯,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對二戰的反思。同時也與後現代思潮緊密相關。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的解構,是對現代主義的懷疑,是基於迷茫困惑後的發泄,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解放。
「新浪潮」的產生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長期僵化的社會造成了青年一代的理想幻滅。首先法西斯的垮台,歷史性的審判,使得國際上的右派勢力受到嚴重打擊;其後,斯大林的去世,對他的重新評價,又使得左派勢力陷入茫然;而不光彩的阿爾及利亞戰爭和越南戰爭,再次使中間派感到失望。這時整整一代青年人視政治為「滑稽的把戲」。當時的文藝作品開始注意這些年輕人,描寫這些年輕人,成為這一時期文學藝術的特殊現象:在美國被稱作「垮掉的一代」,在英國被稱作「憤怒的青年」,在法國則被稱為「實際的痛苦」或「新浪潮」。因此,在「新浪潮」的影片中,從主題到情節,從風格到表現手法都帶有這種時代的印痕。
「新浪潮」也有著思想根源,這就是唯意志論、精神分析、存在主義為代表的哲學和文藝理論思潮。

㈦ 法國電影發展

法國是最早發明電影的國家之一。里昂照相器材製造商盧米埃爾兩兄弟,在前人研製的基礎上,於1894年製成了一種活動電影機,並拍攝了一些紀錄日常生活情景的短片,於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館首次公映,獲得成功,這一天被公認是電影誕生的日子。
梅里愛原是一位魔術師和戲劇導演兼演員。1897年,他在巴黎附近的蒙特勒伊建造了一個攝影棚,開始拍攝一系列的幻景片和神話片。1901年,經營留聲機起家的查爾斯·百代在巴黎萬塞納-馬恩省建立了一個攝影棚。形成了一個萬塞納-馬恩省製片集團。從1907年起,百代又在全國建立放映網,用租片制度代替出售影片,由此建立了一個從製片到發行、放映影片的全面壟斷組織——「百代公司」。
經營照相器材的萊昂·高蒙在1897年也製成了一種連續放映機,並從1899年起由愛麗絲·居伊拍了一批故事片,但質量遠不如梅里愛的作品。
藝術影片
1907年至1908年,拉菲特兄弟在財團的支持下,組建了藝術影片公司「藝術影片」被認為是無聲電影藝術的開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法國電影除了藝術影片之外,成套的喜劇片和偵探故事片是另兩種主要樣式。
1910年前,法國電影以其創造性、藝術性和多樣性而稱霸世界。百代公司攝制的舞台紀錄片、喜劇片和新聞紀錄片控制了整個世界電影市場。1910年後,因美國和德國影片的競爭,其霸權有所削弱,但法國影片產量仍居世界首位,在國外市場,法國影片仍占優勢。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電影的霸主地位才被摧毀。由於戰爭,法國影片生產完全停頓。美國影片乃乘虛而入,佔領了法國的電影市場。
第一次大戰期間,為了宣傳的需要,法國陸軍部成立了陸軍電影處。這些影片大多是在攝影棚外拍攝的,限於戰時條件,質量不高,不能和美國影片相抗衡。
現代主義流派
為了重振法國電影,德呂克,L.發起組織電影俱樂部的運動,並以他為中心創立了一個包括喬治·杜拉克、讓·愛浦斯坦、阿貝爾·岡斯等人的電影流派——印象派。
1923年到1933年間,出現了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先鋒派電影。
有聲電影的興起和1929年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給予先鋒派電影以雙重的打擊。
有聲電影的發展
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和德國的托比斯公司乘虛而入,在巴黎設立了製片廠。法國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內市場,向民族製片業投下大量資本,終於迫使派拉蒙公司結束了在法國的業務。
法國早期有聲電影質量很差,是一些歌劇和游藝節目的紀錄。1934年,百代-納登公司宣告破產,高蒙公司也債台高築,搖搖欲墜。壟斷製片公司的垮台使獨立製片人獲得機會,導演在選擇題材和演員上享有較多的自由。1934年後,由於對電影劇本的注意,產生了一系列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
1939年法國淪陷後,戈培爾在巴黎設立了「宣傳總部」,創辦了「大陸製片公司」,控制了法國的影片生產。一些著名的電影導演與演員流亡國外。當時留在法國的電影工作者採取迴避現實,轉而從神話、偵探故事或歷史中尋找題材,迂迴曲折地表達愛國抗敵思想。
大戰結束以後,好萊塢影片大量湧入法國,法國製片業又面臨危機。在此時間,法國的故事片,大多質量平庸。這時,法國影壇上出現的「新浪潮」沖擊了這種局面,並對世界影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新浪潮及其餘波
「新浪潮」是指從1958年興起於法國的新一代電影導演的電影觀念和在這種觀念下涌現出來的一大批影片,這批導演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做過多年導演助手及拍過短片、具有專業知識的電影工作者,包括雷乃、馬勒等。二是《電影手冊》雜志的評論家們,即所謂「電影手冊集團」,包括A.阿斯特呂克、戈達爾、特呂弗、等。出身於《電影手冊》評論家的導演們信奉巴贊的理論。
「新浪潮」歷時不長,1962年後漸趨衰落,但總的說來,「新浪潮」對法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都有很大影響。
「作家電影」是「新浪潮」中產生的一個流派。由一些趣味相投的短片導演和文藝作家組成,其成員有雷乃、瓦爾達、羅伯-格里耶(「新小說」派作家)、杜拉斯(「新小說」派作家、戲劇作家)、A.迦蒂(新聞記者、戲劇作家)、H.科爾比(戲劇與散文作家、音樂家)。
「真實電影」是紀錄電影的一個流派,創始者是人類學家讓?魯什,成員主要是一些紀錄片導演。
上述這些電影藝術家的探索,一方面豐富了電影的表現手段和電影理論,另一方面也使一部分影片嚴重脫離廣大觀眾的要求,刻意追求新奇,因而遭到失敗。
政治影片
1968年後,在法國還出現了一股攝制政治影片的熱潮。這類影片以發生在國內外的政治事件為題材,創始者是科斯塔-加夫拉斯,C.。
色情片的泛濫
盡管在法國電影史上出現過各種探索性、實驗性的影片和各種流派,但從整個電影市場來說,商業性的娛樂片始終是法國電影的主流,其中包括相當一部分色情片、性電影(即 X片)。1978年色情片觀眾人數迅速減少,1979年產量也猛降至68部。
當代電影
進入80年代以來,法國電影總的形勢較為平穩。法國電影基於其深厚的傳統,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80年代初期,社會黨政府對電影業實行了一些改革,並於1982年4月公布了法國30多年來第一個有關電影的法律草案,以保護法國電影在國內外的利益。
與此同時,在製片業中出現了一股「復舊」的潮流,即重新致力於拍攝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傳統式電影。一些曾極力反對商業電影、傳統電影,致力於「探索電影」、「知識分子電影」或主張電影為純藝術的導演,也程度不等地加入了這一潮流。

答案基本框架如此,只是缺少新世紀以來的法國電影發展概括,你還可以自己壓縮一下:)

㈧ 哪裡可以下載 法國電影<天堂的孩子>,不是伊朗的那個《小鞋子》

建議PPTV 免費 而且不用登陸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大道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主角何勇電影 瀏覽:732
美國拍的雇傭兵電影大全 瀏覽:106
劉德華成龍抗日電影有哪些電影 瀏覽:128
最後一公里電影主角 瀏覽:815
電影紅眼航班男女主角 瀏覽:988
上甘嶺電影觀後感作文 瀏覽:768
歷屆賀歲電影大全 瀏覽:873
電影大全喋血雙雄 瀏覽:773
關於積極向上的電影觀後感 瀏覽:993
電影法國間諜 瀏覽:316
主角學生最後跳海電影名 瀏覽:634
晚娘2罪孽2005電影泰國 瀏覽:954
法國啄木鳥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103
美人魚電影張雨綺圖片 瀏覽:821
催眠電影中文 瀏覽:144
純白之音電影完整版 瀏覽:536
暑假有什麼電影2017 瀏覽:297
一部很牛逼的雪佛蘭車的電影 瀏覽:328
中環電影院排片表 瀏覽:446
台灣紅羊電影螺女挑情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