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聖丹尼電影

法國聖丹尼電影

發布時間:2022-06-15 18:00:35

1. 聖丹尼教堂的歷史


在羅馬帝國的尾期,現在的聖丹尼市就存在一個很大的高盧—羅馬墓園。公元四世紀,現在的聖丹尼大教堂所在地是一個陵墓。隨後的公元五世紀,聖女日內維吾買下了此地及周邊地區並主持建造了一座教堂。該教堂隨後又兩度擴建。
公元630年左右,人們將第一位巴黎主教聖人丹尼的遺體下葬至此。公元750左右的卡洛林王朝的法蘭克國王貝攀三世(Pépin III,又名「貝攀· 勒· 布萊芙(Pépin le Bref)」)又在此處建立了另一所廟宇。隨後的六百多年裡,該聖所又被多次修繕添建。在十二世紀,蘇格修道院長建議當時的國王,卡貝先王朝的第五個國王路易六世和隨後繼位的路易七世將卡洛林王朝時期所建的教堂拆除,然後在原址建造一座歌特式教堂。多虧了蘇格,聖丹尼修道院才變得極為重要,修道院所屬教堂聖丹尼大教堂也就成了當時的皇家陵園。
自卡貝先王朝(dynastie capétienne)的創始人於革· 卡貝(Hugues Capet)起,聖丹尼大教堂就成為了君主制下的法蘭西的帝王陵園。
每次戰事起,法國國王都要來到聖丹尼大教堂所屬的修道院求得神佑並請走聖帶,以期許神明能保佑法蘭西取得勝利。
1793年,法國大革命期間,聖丹尼大教堂中所有國王王後的墓室被毀,他們的遺體被拖出墓室並被集體埋葬於一個大墳頭下。
1805年,拿破崙主持修復了聖丹尼大教堂。他的這次修復,在聖丹尼大教堂的修復史上是第一次,此後對於聖丹尼大教堂的大大小小的修復還先後有多次。
1816年,復辟皇朝的國王路易十八頒旨重修皇族墓室。隨後,波旁王朝先君被找回的骸骨又被重新放回聖丹尼大教堂的地下墓室中。
1840年,聖丹尼大教堂作為第一批受保護歷史建築被列入文化遺產名冊。後又由於聖丹尼主管教區的建立。
1966年聖丹尼修道院教堂被晉升改稱為「聖丹尼大主教教堂」。

2. 瑞奇馬汀拍過那些電影

沒演過電影啊~有電視劇

瑞奇-馬汀(Ricky Martin)

1998年6月10日,第16屆世界盃足球賽在法國聖丹尼體育場開球,開幕式上有一首熱力奔放、激昂震撼的「Go Go Go!Ale Ale Ale」,定令你印象深刻。這首用英語和西班牙語合唱的歌曲,讓億萬球迷心潮盪漾,如痴如狂,隨即風靡全球。伴隨著這首世界盃賽的主題曲《生命之杯》(「The cup of life」)一起紅遍全球、揚名四海的就是演唱這首歌的歌手-
---瑞奇-馬汀。

有著「拉丁王子」美譽的瑞奇-馬汀聰明、英俊,有著一雙憂郁、有神,而又充滿靈氣的眼睛,令人喜愛的小酒窩、招牌式的搖擺舞姿把他推上了事業的頂峰。他那拉丁式的舞蹈和音樂風格征服了國際歌壇,專輯全球銷量已超過4000萬張。有人甚至稱他為胡立歐-伊格萊西亞斯(Julio Iglesias)的接班人。特別是在2001年5月2日在摩納哥蒙特卡羅舉行的本年度世界音樂獎頒獎典禮上,他一口氣拿下了「世界最佳銷量的流行男藝人」、「世界最佳銷量的男舞曲藝人」以及「世界最佳銷量的拉丁男藝人」三項大獎。1999年瑞奇-馬汀被美國《人物》雜志評為「25位公眾最關注人物」。曾兩次獲MTV美國音樂錄影帶大獎,隨後他還二次被《人物》雜志評選為「全世界最美麗的50人」。

瑞奇-馬汀,1971年12月24日出生於波多黎各的聖胡安(San Juan)。聖誕節前夜出生的他,卻並沒有因為這個特殊的日子而給他的童年帶來一絲喜氣。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幸好他的父母離異後仍一直很關心、支持他,使他在童年的記憶中並沒有任何不快樂的回憶。從小父母就發現他有唱歌的天賦和愛好,並鼓勵加以引導。6歲時瑞奇-馬汀開始接拍一些電視廣告,成為學校合唱團一員,並有了登台演出的機會。此時稚氣的他對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表演也愈發舒展自然。就這樣他一邊在教會學校上學,一邊參加各種演出,這為他以後的演藝事業打下了基礎。1984年7月,12歲的瑞奇-馬汀加入了在拉丁樂史上具有一定地位的少年偶像團體「梅努多」(Menudo),這是一支具有悠久歷史很受歡迎的歌舞團。瑞奇在此團一呆就是5年,他出色的表現使他得以有機會出演一些舞台劇和電視連續劇,令他在南美地區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正當人們以為他會繼續在舞台上發展時,1989年7月瑞奇卻離開了「梅努多」,回到家鄉,重新走進學校以完成他的高中學業。「梅努多」的5年,一方面為他日後的演藝生涯打下了堅實的舞台基礎,另一方面也使他懂得了很多東西,「我覺得最需要的還是充實自己,這對我的成長非常重要」。當然他也發現了自己在表演方面的可塑性和演唱天賦。

1989年,瑞奇-馬汀來到了墨西哥,並在那裡接拍了幾部戲,其中有《Alcanzar Una Estrealla》和《Mom Loves Rock》等。在《Alcanzar Una Estrealla》這部電視劇中,他還演唱了該劇的主題曲。拍完《Mom Loves Rock》後,他和《Alcanzar Una Estrealla》劇組演員們組成了一支叫「Munecos de Papel」的合唱隊,「我了解到音樂是我註定要走的路,歌唱是件美好的事情,我個人的演唱生涯也就是從那時正式開始」。1991年,瑞奇-馬汀推出了他的首張西班牙語同名專輯《瑞奇-馬汀》(「Ricky Martin」),獲得了巨大成功,並在全球引起了一陣拉丁流行樂潮,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波多黎各以及美國等地獲得了8張白金唱片。1993年,瑞奇-馬汀請來了拉丁音樂界著名的製作胡安-卡洛斯-卡爾德隆(Juan Carlos Calderon)來幫他製作第二張專輯《Me Amaras》,這張專輯上市後仍是好評如潮。1994年,瑞奇-馬汀參加了美國收視率高且播出時間久的電視連續劇《急診室的故事》(「General Hospital」)的演出,在片中客串一個酒吧侍者,平日在酒吧工作,周末就成為一個主唱歌手。瑞奇-馬汀表示他很喜歡這個角色,這部電視連續劇經美國國家廣播公司(ABC)電視台播放後,使他的知名度再度得到了提高。不久,他又參加了在百老匯口碑頗好的舞台劇《悲慘世界》(「Les Mise rables」)的演出,使美國觀眾看到了瑞奇作為舞台演員的另一面。

1996年,瑞奇-馬汀推出了改變其演唱生涯的關鍵之作《A Medio Vivir》,這張專輯收錄多首風格迥異的歌曲,既有抒情曲又有熱情奔放的拉丁舞曲。瑞奇讓音樂迷們見識了他獨特而又有內涵的個人魅力。其中強烈拉丁節奏的單曲「Maria」,在法國連續9周蟬連排行榜冠軍,並在全球打入28國排行榜Top 10,並獲得了美國唱片協會認證的金唱片。瑞奇-馬汀認為這張專輯對他在音樂生涯上的成長幫助極大,「你在專輯里聽到的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字,都是我的生命」。「Maria」令他迅速走紅全球,成為了真正的國際級人物,也為他贏得了「Go Go Go!Ale Ale Ale」。

1998年,對於瑞奇-馬汀來講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這一年他演唱的世界盃主題曲《生命之杯》,通過電波飛越了全球,席捲了全球超過30國家的排行榜冠軍寶座,激昂、熱力四射的瑞奇-馬汀被全世界的人們所熟知和認同,誇張的肢體語言,不停搖動著的性感臀部,為他贏得了拉丁「搖臀天王」的稱號。《生命之杯》被收錄在瑞奇-馬汀當年最新的西班牙語專輯《讓愛繼續》(「Vuelve」)中,這張專輯體現了他陽光、朝氣,充滿著火熱的氣氛,再加上「Go Go Go!Ale Ale Ale」的助陣,目前已在全球銷售超過600萬張,並獲得美國唱片協會認證的金唱片。第二年,他就憑《讓愛繼續》這張專輯獲得第41屆格萊美音樂「最佳拉丁流行藝人」大獎,成為國際拉丁流行樂壇的新天王,那首膾炙人口的《生命之杯》也獲得了格萊美MTV大獎。

1998年12月4日,瑞奇來到了北京,在工人體育館舉行其「98世界演唱會」北京站的演出。座無虛席的工體,無數中國歌迷同他一起高歌「Go Go Go!Ale Ale Ale」,無數手臂、身體隨著那強勁的拉丁音樂節奏扭動、起舞,呼喊聲、口哨聲、歡呼聲幾乎將整個體育館爆棚,瑞奇-馬汀親身體驗到了中國歌迷的狂熱。

1999年,瑞奇-馬汀推出了首張同名英文專輯《瑞奇-馬汀》(「Ricky Martin」)。這張專輯不同與他已推出的4張西班牙語專輯,這是經過了兩年的籌劃與錄制,在眾多大牌音樂人參與及歌星麥當娜(Madonna)合作下才完成的嘔心力作,包含了流行、抒情、拉丁、搖滾、歐式流行、電子音樂等多種多樣的曲風,交互融合,充滿著愛與激情。其中的單曲《活得瘋狂》(「Livin』La Vida Loca」)創下全美單曲單周銷售紀錄,拿下瑞奇生平第一個全美告示榜(Billboard)冠軍曲。這張英文專輯在全球售出了創紀錄的1700萬張,成為他最熱銷的音樂專輯,再度鞏固了瑞奇超級巨星的地位。這一年,他被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年度最佳人物。

1999年10月,瑞奇-馬汀開始了在美國的巡迴演出,他那優美動人的歌喉、撩人的動感舞姿,將數以千萬計的美國歌迷和電視觀眾所傾倒,轟動了整個美國歌壇。媒體盛贊瑞奇堪稱世界第一流的歌星,連美國最走紅的流行天後麥當娜忍不住也當著眾多觀眾稱贊不已。美國總統柯林頓甚至在白宮接見,並邀請他參觀白宮和為白宮官員作一次特別的演唱表演。接著,瑞奇-馬汀推出了最新暢銷單曲《搖擺身體》(「Shake Your Bon Bon」),一如既往、永遠散發著熱力地扭動身軀,又一次展現了作為拉丁「搖臀天王」的驚人舞姿。

2000年9月,瑞奇-馬汀在推出全新英文大碟《先聲奪人》(「Sound Loaded」)之前,率先發行了性感撩人、全新的英西雙語單曲《怦然心動》(「She Bangs」),再度以一貫性感的拉丁曲風和厚實的嗓音造就了一首暢銷曲。11月16日在歐洲MTV大獎頒獎儀式上,瑞奇-馬汀榮獲了「最佳男歌手」獎。

進入新千年,瑞奇-馬汀的風頭更勁。去年底發行的新專輯《先聲奪人》已在全球售出了550萬張。加上前5張專輯,目前已在全球創下了累計超過4000萬張的銷售紀錄,無可爭議地成為「拉丁第一藝人」。2001年1月18日,美國新當選總統布希步入林肯紀念堂開始就職儀式,迎接他的是當今世界流行歌壇最耀眼的歌星瑞奇-馬汀。隨著瑞奇的《生命之杯》,布希搖動起了屁股,並跳起了舞,場下氣氛頓時達到了高潮。這一刻對布希來說是熱鬧的,而對瑞奇-馬汀來說,則意味著更多。今年,瑞奇的新專輯是與克里斯蒂娜-阿奎萊拉(Christina Aguilera)合作的拉丁精選專輯《瘋狂人生拉丁精選》(「La Historia」),此專輯一經推出,馬上就獲得不錯的回響。

當紅的「拉丁王子」瑞奇-馬汀同許多明星一樣唱而優則演,他要轉戰大銀幕了。主演的第一部作品將是喬治-羅梅洛(George Romero)執導的政治動作片《刺殺大行動》(「The Assassination」),此片是以1961年多明尼加獨裁者拉斐爾-楚吉洛(Rafael Trujillo)遇刺的真實歷史事件而改編的,瑞奇將在片中扮演一位解放多明尼加的革命英雄塔維多-戴-亞馬沙(Tavito del al Maza),並將為這部影片演唱主題曲。

才華洋溢的瑞奇-馬汀是當今歌壇,唯一能同時靈活運用英語、西班牙語雙聲帶演唱,兼跨流行與拉丁音樂領域,征服了無數歌迷,並在全球掀起了拉丁狂潮的國際巨星。由於本身所具備的性感魅力和迷人氣質,加上他成長於多種文化中而導致的神秘感,瑞奇似乎天生就註定會成為巨星。他縱橫於電視、舞台劇以及音樂等藝術領域,擁有「國際流行超級明星」、「互聯網最受歡迎的男性」、「搖滾樂壇的拉丁巨星」等一長串頭銜。瑞奇-馬汀人如其歌,他熱愛生活,始終充滿著活力,舞動搖擺的身體似乎就沒想著要停下來,他要用自己的熱力和朝氣傳播友愛與熱情,所以他走到那,都會受到歌迷尤其是年輕人發自內心的喜愛。同時他還有著清醒的頭腦,他認為自己能到達今天的成就,除了天賦之外,努力工作與積極態度是最主要原因。

瑞奇-馬汀非常尊重女性,但並不太看重女性的外貌,他是一個懂得欣賞女人內在美的男人。他熱情奔放、感情豐富,「我心目中的女人是一個讓自己非常安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可以教給我一些東西的人」。瑞奇目前的女友是具有拉脫維亞籍的一半委內瑞拉血統一半義大利血統的模特伊妮斯-米珊(Ines Misan)。

當然,瑞奇最渴望的是心靈上的平靜,「我試著在一片渾沌當中找尋寧靜」。他覺得在平靜中可以讓心靈得到個性發揮,「我的個性可以說是精神層次和性感的結合體」,他並不希望人們將性感當成他的一種象徵和賣弄,而他的性感舞動是一種自然的感情流露。

主要作品:

2001年《瘋狂人生拉丁精選》(「La Historia」,英語、西班牙語專輯)

2000年《先聲奪人》(「Sound Loaded」,英語專輯)

1999年《瑞奇-馬汀》(「Ricky Martin」,英語專輯)

1998年《讓愛繼續》(「Vuelve」,西班牙語專輯)

1996年《A Medio Vivir》(西班牙語專輯)

1994年《悲慘世界》(「Les Mise rables」,舞台劇)

1994年《急診室的故事》(「General Hospital」,電視劇)

1993年《Me Amaras》(西班牙語專輯)

1991年《瑞奇-馬汀》(「Ricky Martin」,西班牙語專輯)

1989年《Mom Loves Rock》(電視劇)

1989年《Alcanzar Una Estrealla》(電視劇)

3. 十區車站主題、劇作、影像語言特點

摘要 短片講述雙目失明的男孩托馬斯(梅爾基奧·貝絲綸 Melchior Beslon飾)與女演員弗蘭西(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飾)之間從相愛到分手的愛情故事。巴黎聖丹尼,初到巴黎闖盪的弗蘭西正在排演角色,托馬斯「邂逅」了這位迷人的女孩。雖然他看不見美麗動人的她,但他一直用心去感受弗蘭西。他能看得見她曼妙的身姿,看得到她開懷的笑容。很自然的,他們相愛了。托馬斯聽她朗誦台詞,陪她去戲劇學院上課;弗蘭西陪他復習考試,跟他一起去看電影……日復一日。可幸福時光永遠不會停留在不變的那刻,他們分手了。鈴聲響起,是弗蘭西的電話。

4. 法國有哪五個大教堂

【名稱】法國沙特爾大教堂
1979年批准為世界遺產。最早的部分建於1145年,屬於法國厄爾·盧瓦爾省。教堂的三重皇家大門和其壯觀宏偉的羅馬尼斯凱像,早期的珠寶光彩的玻璃裝飾的窗戶,無一不是十二世紀法國建築史上的經典傑作。

【名稱】布魯日大教堂
布魯日大教堂是法國最美的教堂,1992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它完全出自於巴黎人的設計,成為整個基督世界的一個聖地。布魯日大教堂被譽為幻想者的建築。它的獨特性在於它沒有耳堂,只有5個相同的大殿,也叫「五殿堂」。布魯日大教堂地處法國中心和布魯日城中心,所以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又習慣地稱它為「美麗宏大的z中央磚石大殿」。

【名稱】聖丹尼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Denis)
聖丹尼大教堂是一座歌特式教堂,位於巴黎大區內,巴黎市北部法國第93省塞納-聖-丹尼省*(Seine-Saint-Denis聖丹尼大教堂),它原本是一所修道院所屬的教堂,但自1966年始,它成為了一所大主教教堂。聖丹尼大教堂是當時的皇家陵園。

【名稱】聖心大教堂
聖心大教堂位於巴黎市北部第18區的蒙瑪特山頂,是巴黎蒙馬特高地的象徵。從這里可以俯瞰蓬皮杜藝術中心、巴黎聖母院和榮軍院等。聖心大教堂呈白色,其風格奇特,既像羅馬式,又像拜占庭式,兼取羅曼建築的表現手法。

【名稱】稱亞眠聖母大教堂
聖母大教堂建於13世紀,1981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是法國最高的哥特式教堂(應該加上之一吧),穹頂有42米高。正面有三個大門,拱門上的雕塑卻有六七圈之多,這是其它大教堂所沒有的。更難能可貴的是正立面的雕像幾乎沒有任何損壞,也不知道她是如何逃脫大革命的洗劫。

【名稱】夏爾特聖母大教堂
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位於Ile de France,離巴黎西南面八十公里。離夏爾特六公里遠的地方就能看到教堂。

【名稱】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法國最高的教堂,是中世紀(11至15世紀)最重要的歷史建築之一,也是歐洲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它始建於1176年,直到1439年才全部竣工,用孚日山的粉紅色砂岩石料築成。正面頂上,一邊是一座高142米的尖塔,另一邊卻只有一座平台,此處原應該是一座對稱的尖塔,由於當時的財力有限而沒有建起來,如今反倒成了它的特色,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也因此而極負盛名。教堂內有一個11米高的天文鍾(L'Horloge astronomique; Astronomical Clock),建於1838年,每隔15分鍾有兒童、青年、壯年及老年代表人生4個階段的機械人出現,但每一整點有死神提著板斧出來報時,至今准確無誤,到中午12點30分鳴鍾報時之際,就會有眾多的人物輪流出場,帶來引人注目、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的場面。

【名稱】巴黎聖母院:(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或者簡稱Notre-Dame de Paris
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另有小說,電影,音樂劇等以此為名。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L')Abbaye mont Saint-Michel
亞眠主教堂:(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Amiens
韋澤萊大教堂:(La) Basilique de Vezelay
蘭斯大教堂:(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Reims

5. 為什麼《悲慘世界》被列夫·托爾斯泰盛贊為「法國當時最優秀的作品」(二)

《悲慘世界》真實地描繪了從拿破崙帝國後期到七月王朝初期法國社會政治生活廣闊的畫面,通過理想化的情節塑造了理想化的人物,表現出作家對現實的關注和進步的人道主義思想。

小說共分五部。第一部《芳汀》講述了主人公——窮苦的工人冉阿讓因為偷了一塊麵包而被判處五年苦役,又因為越獄而被加重處罰,在監獄中度過了19個年頭。他出獄後意外地闖進了主教米里哀先生的家。冉阿讓受到米里哀主教的感化,立志為善。他改名換姓,來到蒙特猗城,因為發明製造寶石的方法而致富。他做了很多善事,被選舉為市長。他認識了身患重病的女工芳汀。她曾經在被欺騙遺棄後生下了私生女珂賽特,為了生活她來到冉阿讓的工廠做工,但卻被了解她身世的德納第敲詐勒索,結果被迫淪為妓女,又受到法律的迫害。冉阿讓決定幫助不幸的芳汀和女兒團圓。結果為了不連累被誤認為是出獄後又犯了盜竊罪的冉阿讓的工人,他毅然承認了自己的真實身份,被警察沙威逮捕。

第二部《珂賽特》。雨果在開篇以雄渾的筆力再現了滑鐵盧戰役,悲壯的戰斗之後,是盜屍者在進行卑鄙的勾當。這個盜屍者就是德納第。而寄養在他家的珂賽特備受他們夫婦的虐待。再次越獄的冉阿讓花重金將這個女孩帶到了巴黎,隱居起來。但是很快他行善的名聲引起警方的注意,又一次被沙威追捕。在一個修道院工人的幫助下,他們過上了平靜的生活,珂賽特長大成人了。

第三部《馬呂斯》。馬呂斯是一個崇拜拿破崙的進步青年,他和頑固的保王派的外祖父決裂並離家出走。他逐漸形成了共和主義的政治信仰。他邂逅了珂賽特並愛上了她。冉阿讓在行善時救濟了容德雷特一家,沒料到容德雷特就是原來的德納第。德納第破產後流浪到巴黎,並以乞討、行騙和偷盜為生。德納第洞察到冉阿讓的隱私,預謀陷害冉阿讓。在馬呂斯的幫助下,冉阿讓得以逃脫。

第四部《卜呂梅街的兒女情與聖丹尼街的英雄血》。冉阿讓為了躲避沙威的追捕,遷居到卜呂梅街。馬呂斯與珂賽特相遇並產生了熱烈的愛情,卻遭到了馬呂斯的外祖父的阻攔。這時,1832年的人民起義爆發了,馬呂斯參加了聖丹尼街的戰斗。

第五部《冉阿讓》。冉阿讓也參加了戰斗,卻以寬大的胸懷放走了混進街壘被起義者抓住並判以死刑的沙威。在政府軍的殘酷鎮壓下,起義即將失敗。冉阿讓背負著身負重傷的馬呂斯逃命的時候,遇見了沙威。沙威在極度矛盾的心理作用下,精神崩潰,投入塞納河自殺。馬呂斯傷愈後,和珂賽特結婚了。但當他們得知冉阿讓的真實身份後卻疏遠了冉阿讓並准備完全斷絕關系。冉阿讓在孤寂中瀕臨死亡。這時,馬呂斯終於認識到冉阿讓的高貴品質,他和珂賽特一起探望冉阿讓,已經奄奄一息的冉阿讓在他們的懷抱中離開了這個世界。

6. 哥特風到底是什麼風格

文/大臉

-

▲萊比斯音樂節上哥特造型的觀眾

-

哲學家伯克在《關於崇高美和秀麗美概念來源的哲學探討》中曾指出:「任何可以使人感覺痛苦和危險的東西都可為崇高美之源。」

孤獨而焦慮的人們似乎天然渴求崇高美,渴求能處於某種安全地帶,渴求哥特文化中的破壞力、威脅和傷害帶來痛快的審美快感。

誰不是呢?徘徊在希望與絕望之間,每時每刻容忍著漫無盡頭的無望和彷徨。

唯一不同的應該是,城堡里、深淵底、暴風雨中、皎潔月光下,哥特文化里的人物們始終飽受精神反常的折磨與死亡意識的拉扯;而我們蓋上書,關上電腦,明早太陽出來,都還要走出家門,去學習,去工作,去生活。■

(《青年文摘·快點》)

7. 請問這是什麼電影的片段

法國電影:巴黎,我愛你 Paris, je t'aime (2006)

您所看到的片段是電影的18個小故事中第三個。這部電影每個故事都是由不同的名導演所指導的短故事。去年還拍了新電影:紐約,我愛你

劇情:
故事發生在巴黎,由18個故事組成,圍繞巴黎20個區,有關愛情、親情、友龜情,以及人性。
一切開始在巴黎第18區的蒙馬特,那裡老舊、混亂,卻散發著老巴黎的味道。但是整部電影的主題是溫暖的,所以他在清晨很巴黎的前撞後撞獲得停車位,隨後很熱心的救助暈倒的女人。他和女人一樣孤單,需要溫暖,他們前一天都不知道自己明天將遇到什麼,是愛情嗎?
巴黎有很多種可能性,所有的人都在期待著。
5區,塞納河畔,幾個法國年輕人用慣用的法式語言調戲著經過的女子。其中一個男孩一直沉默,他注視著坐在遠處包著黑頭巾的她。她摔倒了,他去幫她,他稱贊她美麗,他去清真寺門口等她,他盡量和她的祖父說話,他小心地追逐自己不同民族的愛情。
4區,馬海區,巴黎有名的時尚,同性戀區。他在印刷室里遇到他,一直講話,不停地講,他不知道因為他聽不懂法語,完全不明白在說什麼。兩個年輕人用眼神交流著,放佛冥冥中法國男孩知道他聽不懂法語,但是他的心能聽懂他的心。
1區,盧浮宮的所在地,Tuileries公園,地鐵站,美國遊客憧憬著有蒙娜麗莎的巴黎,卻被一對瘋狂的年輕人和不懂事的孩子在地鐵站里一番「折磨」。(是所有片段里最諷刺,有趣的。)
16區,她每天早上天還未亮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去集體托兒所,然後乘bus,換捷運趕去市中心給法國家庭做保姆,她給自己的孩子還有照看的孩子唱一樣的童謠,可惜自己的孩子只有在清晨和日落才可以聽到。
13區,Porte de Choisy,中國城,法國造型師在巴黎碰撞中國文化,遭遇中國動作美女。
12區,巴士底廣場,他們結婚多年,他像大多數男人一樣,外遇,和別的女子偷情,直到一天妻子說自己得了絕症。
2區,勝利廣場的親情故事,母親失去了心愛的兒子,傷心欲絕,幻覺出現了,彷彿見到了兒子,可是兒子說,媽媽回去吧,爸爸在等你。
7區,埃菲爾鐵塔,小丑的故事,好像是訴說給兒童聽得故事,其實又或許是給承認看的。
17區,Parc Monceau蒙梭公園,他和她見面,相擁,她一直說不相信他,他一直摟著她,哄著她,他們交替說著法語和英語,讓路旁的人看了以為是忘年戀,可是她終於還是說,爸爸,no. 她和友人赴約,他照看小孩,違背剛許下的諾言,那起香煙對著他的孫子吞雲吐霧。
3區,紅孩兒區。她從美國飛來巴黎演戲,她向他買迷幻葯,他對著她的背影有些情不自禁,她在陌生的異國也有些意亂情迷,是相遇,還是錯過,或許生活充滿了未知。
19區,巴黎最亂的區位之一,有色人種的聚居區。節日廣場。他在節日廣場下的看車庫,他看到她,不惜丟了工作追逐她。最後她終於面對他,可是那時他卻失去的是自己的生命。
9區,Pigalle,故事發生在紅磨坊附近的紅燈區。他們是相濡以沫了幾十年的對手,夥伴,愛人。他們討論性,他們思考愛,是不是一切可以重來,一切可以有個最美滿的戲劇落幕?
8區,瑪德蓮娜區。歐洲到底有沒有吸血鬼?很多遊客都在想這個問題,如果半夜遇到你會怎樣,會不會像他一樣愛上女吸血鬼又或者引誘女吸血鬼把自己變身。
20區,故事發生在拉雪茲神父公墓,那裡埋葬了非常多的名人,包括浪漫的英國詩人王爾德。將要結婚的倫敦伴侶來到巴黎度假,因為王爾德著名的唇印而真摯,又因為王爾德的詩句而復合。
10區,聖丹尼。他們相遇在她排演角色的時候,他看不見她,但是他一直試圖用心去看她,愛她,給她法國的世界,法國的生活,法國男生的愛情。他們開始,他們熱戀,他們跳舞,他們同居,他們討論,他們爭執,他們開始疏離。他一直到最後還在說,他看得見她。
6區,拉丁區,最最巴黎的區份,散布著咖啡館,書店,還有名牌大學,中學。他們已經年過古稀,說著英語生活在巴黎。他們都有各自新的生活,他們討論他新的家庭和孩子,他們約定和共同撫育孩子見面,他們互相仇恨或者仍然思念,他們知道愛情或者生活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
14區,片子最後是落幕在蒙素立公園,美國遊客用非常美式的法語敘述自己和巴黎,她行走,感覺,努力靠近巴黎,雖然是一個遊客,雖然語言不通,但是這一切妨礙不了巴黎魅力的展現,妨礙不了她對巴黎的愛。
故事結尾處將幾個畫面穿在了一起,你會發現十幾個故事中很多人是相互認識的或者可以互相看到。巴黎很大,其實也很小,我們努力地生活著,熱愛著這座城市

8. 在巴黎辦婚禮都去的是什麼教堂啊

一、布魯日大教堂:布魯日大教堂是法國最美的教堂之一,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它完全是由巴黎人自主設計的,是基督教徒的聖地。布魯日大教堂也被稱為幻想者的建築。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沒有耳堂,只有5個相同大小的殿堂。布魯日大教堂位於布魯日的市中心,所以幾個世紀以來人們習慣稱呼它為美麗宏偉的中央磚石大殿。

二、聖丹尼大教堂:聖丹尼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位於巴黎大區內部,它原本是一座修道院所屬的教堂,但自1966年開始,她成為一座大主教教堂。聖丹尼大教堂也是當時的皇家陵園。

三、聖心大教堂:聖心大教堂位於巴黎北部的蒙瑪特山頂,是巴黎蒙馬特高地的象徵。在這里可以俯視整個蓬皮杜藝術中心、巴黎聖母院以及榮軍院。聖心大教堂以白色為主,風格獨特,即像羅馬建築又像拜占庭式的建築。

四、巴黎聖奧古斯丁教堂:巴黎聖奧古斯丁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長100米高60米,是巴黎第一座使用金屬結構的建築。它建於1860年至1871年,位於巴黎小波蘭地區。在第二帝國時期,這里經歷了很大的建設工作和人口流動。當時奧斯曼男爵主持了巴黎的重建,建立了很多的大街與建築。在聖奧古斯丁的正面,拱廊上面裝飾著四副音書作者,上面是十二使徒和玫瑰花窗。教堂內部的鐵柱上裝飾著彩色的天使,上面是拱形天花板和穹頂。花窗玻璃上描繪著第一世紀主教的殉道者。

五、巴黎聖母院:位於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堂的主教坐堂。巴黎聖母院建於1163年至1250年,屬於哥特式建築,是法蘭西島地區非常具有代表意義的一座建築。整座教堂是在1345年才全部的建成,歷時180多年,很多的小說、電影、音樂劇都以此為主題。

9. 求《巴黎,我愛你》裡面聖丹尼區失明男生的那段獨白。

弗朗莘,我記得很清楚,那是5月15號...春天姍姍來遲,烏雲在醞釀著一場春雨。你在大聲叫喊... 當然,你順利被錄取了,你離開了波士頓來巴黎定居,在聖丹尼斯的一個小公寓里。 我給你介紹這個區,我童年的木馬...還有我的學校。 我把你介紹給我的朋友,帶你拜訪我的父母。 我聽著你不斷重復的台詞,傾聽你的夢想...你的慾望,你的音樂。 我練習時,你聽我說義大利語,德語,瑞士語。 我送給你一個隨身聽,你送給我一個枕頭。 有一天,你吻了我。 時間在流逝,時間在疾走... 一切都顯得如此簡單,如此自由,如此新奇而唯一... 我們一起去看電影,一起跳舞,一起逛街。 我們歡笑,你哭泣... 我們去游泳,我們抽煙,我們刮腋毛。 你總不時的大聲呼喊,有時沒有緣由,有時有理由。是的,有時是有理由的。 我送你去戲劇學院,我通過了考試。 我聽你唱歌,傾聽你的夢想...你的慾望,你的音樂。 你也聽著我,我們是如此靠近...越來越靠近。 我們一起去看電影,一起去游泳,一起歡笑。 你總是大聲喊,有時有理由,有時沒有理由。 時間在流逝,時間在疾走... 我送你去戲劇學院,我成功通過了考試。 你聽我講義大利語,德語,瑞士語,法語。 我在復習考試,你總是大叫...有時有理由。 時間在飛逝,你總是在大叫...有時沒有理由。 我在復習考試,考試,考試... 時間在飛逝,你總是在大叫,你在大叫。 我獨自去看電影...

10. 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1、科隆主教堂

科隆大教堂於1248年興工,由建造過亞眠主教堂的法國人設計,有法國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風格,歌壇和聖殿同亞眠教堂的相似。它的中廳內部高達46米,僅次於法國博韋主教堂。西面雙塔高152米,極為壯觀。

2、烏爾姆主教堂

烏爾姆主教堂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鍾塔,它的鍾塔高達161米,控制著整個建築構圖,可謂中世紀教堂建築中的奇觀。磚造教堂在北歐很流行,德國北部也有不少磚造的哥特式教堂。

3、聖丹尼教堂

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決了各拱間的肋架拱頂結構問題,有大面積的彩色玻璃窗,為以後許多教堂所效法。

4、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它不僅是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築,同時也以建築藝術上高超的水平而享譽歐洲。

5、亞眠主教堂

亞眠主教堂是法國哥特式建築盛期的代表作,長137米,寬46米,橫翼凸出甚少,東端環殿成放射形布置七個小禮拜室。中廳寬15米,拱頂高達43米,中廳的拱間平面為長方形,每間用一個交叉拱頂,與側廳拱頂對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哥特式建築

閱讀全文

與法國聖丹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喬杉演的電影是音樂人 瀏覽:747
2021台灣電影上映時間表 瀏覽:192
薇婭直播間電影票如何兌換 瀏覽:402
想做電影導演選什麼專業好 瀏覽:779
巧克力工廠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205
正古宅驚魂電影演員 瀏覽:59
齊步走的燈謎猜一電影名字 瀏覽:477
千王1991電影完整版梁朝偉 瀏覽:773
海鮮大餐電影中文版 瀏覽:531
看動漫電影的app大全 瀏覽:284
電影院音響系統是什麼 瀏覽:11
沙漠電影十大巔峰之作 瀏覽:74
有關蟒蛇的電影泰國 瀏覽:780
平遙電影節什麼時候 瀏覽:611
韓國喜劇電影泰國 瀏覽:239
電影院英文意思 瀏覽:945
電影賭王大騙局優酷 瀏覽:826
花樣年華戛納電影節 瀏覽:300
抖音南京南京電影中配的音樂 瀏覽:699
三少爺的劍電影男主角是不是燕十三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