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魯濱遜漂流記(梗概)去縮寫
故事梗概:
一個叫魯濱遜的英國人由於遭遇沉船,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上。在荒島上,他憑借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毅力,頑強地與各種困難作斗爭。後來魯濱孫從食人族手中解救出一個野人,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星期五」。直到二十八年之後,魯濱孫才搭乘一艘商船,返回到了自己的故鄉英國。
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又譯作魯濱孫·克魯索),是歐洲的「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1718年)中的敘述者和主人公。
作者簡介:丹尼爾·笛福(1660~1731年),英國小說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小說之父」。出生於英國首都倫敦,父親營屠宰業(一說是油燭商),因此轉而選擇了經商。他廣泛遊歷,早年經營內衣、煙酒、羊毛織品、制磚業,曾到各國大陸經商。
(1)魯濱遜電影內容英文擴展閱讀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
笛福便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使「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
該小說發表多年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⑵ 魯濱遜漂流記動畫版電影用英文寫的讀後感67句
"Robinson Crusoe", journal entry
After reading the story of "Robinson Crusoe", I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story masters of Robinson, after a shipwreck drift to a desert island, he lamented fate unfair to oneself, but to make full use of their own minds and hands, to build houses, planting crops, breeding animals, making tools, in the despair and hopelessness in their tenacity and perseverance to fight hunger, disease and so on, finally rescued of victory.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篇小說後,我深深被故事中的主人翁魯濱遜感動,他遭遇海難漂流到荒島上以後,不是悲嘆命運對自己的不公,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房子、種植莊稼、養殖動物、製造工具、在絕望和無助中用自己的頑強和毅力與飢餓、疾病等作斗爭,最後終於勝利的獲救
⑶ 魯濱遜漂流記電影英語影評
很高興見到親的提問,網路團隊積極為您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生活愉快,有益望採納
直接搜索一下,很多一樣的文章的
謝謝親,望採納,親的採納是對阿紫最大的支持,是阿紫不懈的動力!
⑷ 魯濱遜漂流記電影簡介
魯濱遜是個英國人,1632年出生在約克市。他喜歡航海和冒險,到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過許多危險,但他一點兒也不畏懼,希望走遍天涯海角。但他的父母並不贊成,可年輕的魯濱遜還是登上了船。
1659年,魯濱遜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遇上大風大浪,船上的桅桿吹斷了,船也翻了,同伴們都死在海里,只有他一個人被大浪卷到了這個無名的、沒有人居住的荒島,到處是亂石野草。
第二天,太陽出來了,海面上也平靜下來。等到潮水退了,魯濱孫看到那翻了的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離岸並不遠。他就找了一些木頭做成木筏,劃到船邊。在船艙里,魯濱遜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東西,陸陸續續的搬到岸上,還帶回沒有淹死的一條狗、兩只貓,這使他在凄涼中感到一絲安慰。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許多錢,但錢在孤島上又有什麼用呢?
現在首先需要一個容身的地方,以避日曬雨淋。魯濱遜走遍荒島,在山坡上選擇了一塊有水源、有樹陰、又可以防野獸的地方,用木頭和船帆搭起一座簡陋的帳篷。那兒可以看到海面,他希望瞧見過往的船隻,以便請求救援。
魯濱遜在島上定居下來,過著寂寞的生活。他沒有更高的要求,但是破船上搬下來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辦法。
他每天拿著槍,帶著狗到森林裡去打獵,或到海邊去捕魚,並且把捕到的山羊畜養起來。後來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來的東西里,有一些麥子,他把它們撒到圍牆里,不久長出了嫩芽,後來結出了十幾個穗子。他用這點兒麥種反復種收,到了第四年,終於吃到了自己種的糧食。
十八年過去了。有一天,魯濱遜忽然發現海邊沙灘上有人的腳印,剛開始他很樂觀的想那是自己留下的腳印,到後來他才發現他根本沒有到過這里,他恐懼萬分。猜想這一定是附近陸地上的野人留下來的。他擔心這些野人會來吃掉他,於是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楊柳樁子,又將羊群分成幾個地方圈養。他在這種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兩年。後來,魯濱孫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跡和滿地的人骨,這使他聯想到他們野蠻的宴會。魯濱孫在恐懼之中開始考慮怎樣對付這可能出現的野人。他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六年之後,終於看到三十多個野人乘著小木船上岸了。他們拖出兩個倒霉的同伴,殺了其中一個人,另一個則掙扎著逃跑。他逃的方向正是魯濱孫住所的方向。魯濱孫決心救下這個逃跑的人,於是他開槍打死了追趕的兩個野人。魯濱孫給他救下的野人取名為「星期五」,因為這一天就是星期五。他開始教導「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為他的好幫手、忠心的僕人和知心的朋友,並漸漸學會了說話。他們愉快地生活在島上,擴大了糧食種植面積,又增加了幾個羊圈,曬了更多的葡萄乾。他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國、回到文明社會去。[4]
有一天清晨,魯濱遜被「星期五」喊醒,原來有一艘英國船隻在附近停泊著。他發現這艘船上發生了嘩變,水手們綁架了船長。魯濱遜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長,船長愉快地答應帶他們回英國去。魯濱遜乘這艘船在海上航行半年後,終於回到了英國。
⑸ 魯濱遜漂流記英文版簡介
Robinson Crusoe is a novel written by Daniel Defoe. The book was first published on April 25, 1719.
Robinson Crusoe, the protagonist, was born in a middle-class family and spent his life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On a voyage to Africa, I was caught in a storm and drifted to a deserted island, where I began to live in isolation.
With tenacious will and unremitting efforts, he survived tenaciously on the desert island and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 after 28 years, 2 months and 19 days.
This novel was written by Defoe inspired by a real story at that time. In September 1704, a Scottish sailor named Alexander Selkirk quarreled with the captain.
Abandoned by the captain in the Atlantic Ocean and living on a desert island for four years and four months, he was rescued by Captain Woods Rogers.
Defoe is based on the legend of Selkirk.I pour my many years'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on the sea into the characters.
and make full use of my rich imagination to carry out literary processing.Robinson became not only the hero of the middle and small bourgeoisie at that time.
but also the first idealized new bourgeoisie in Western literature.After many years of publication.
the novel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and widely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It has been adapted into movies and TV dramas for many times.
中文翻譯: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
一生志在遨遊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
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後得以返回故鄉。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
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笛福便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
並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使「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該小說發表多年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5)魯濱遜電影內容英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Defoe lived in an era when British capitalism began to develop on a large scale. In 1702, he was arrested for publishing Shortcuts to Eliminate Different Sects.
which satirized the government's religious policy.He was sentenced to shackles three times. After his release from prison.
he edited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wrote man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amphlets, and was arrested three times for speech relations.
In 1719, Defoe published his first novel Robinson Crusoe. The novel is based on the real experience of Alexander Selkirk on a desert island.
According to the British magazine at that time, in April 1704, Selkirk rebelled at sea and was abandoned by the captain on an island called Massachel in Juan-Fernandez.
Islands, more than 900 kilometers off the coast of Chile.Four years and four months later, he was found and rescued by the navigators. At that time.
Selkirk had forgotten human language and completely turned into a savage. Inspired by this incident, Defoe conceived Robinson's story.
But in the process of the novel's creation, Defoe created Robinson's image from his own perception and feeling of the times.
with the spirit of adventure and enterprising in the rising period of the bourgeoisie and the spirit of colonialism in the 18th century.
中文版:
笛福生活的時代,正是英國資本主義開始大規模發展的年代。1702年,他發表《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
諷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並被判處枷示三次。出獄後,從事編輯報刊,還寫了不少政治、經濟方面的小冊子,因言論關系又曾三次被捕。
1719年,笛福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是以亞歷山大·賽爾柯克在荒島上的真實經歷為原型的。
據當時英國雜志報導:1704年4月,賽爾柯克在海上叛變,被船長遺棄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費爾南德斯群島中的一個叫馬薩捷爾的小島上。
4年零4個月後被航海家發現而獲救。那時,賽爾柯克已忘記了人的語言,完全變成了一個野人。笛福受這件事的啟發,構思了魯濱遜的故事。
但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笛福從自己對時代的觀感和感受出發,以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和18世紀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魯濱遜這一形象。
⑹ 電影:《魯濱遜漂游記》有的告訴我,是電影!!
以下有魯濱遜漂流記http://lib.verycd.com/2005/07/12/0000056864.html
http://so.xunlei.com/search?search=%E9%B2%81%E6%BB%A8%E9%80%8A%E6%BC%82%E6%B5%81%E8%AE%B0&suffix=&restype=-1&id=2
⑺ 英文電影《魯濱遜漂流記》經典台詞20句
你好
1、 我救你為的是如果有一天,我也可能命運不濟,落到和你一樣的境地,那時我也希望得到人搭救。
2、 當人們把比他們不幸的人與自己相比時,老天可能會使他們成為那些不幸的人中的一個,讓他們自己去體會以前的幸福;如果老天這么做了,那這做法是正當的,也值得所有人的考慮。
3、 一個人糟蹋了好運,常會遭到報應,招來大難。
4、 在考慮到所有壞事的時候,應當想到壞事中還有好事。當然還應當想到,壞事中還可能會有更壞的情況出現。
5、 世界上縱使一種處境使多麼艱難困苦,多麼令人難受,總還是有一些正面的情況值得慶幸的。
6、 我們對於所需要的東西感到不滿足,都是由於我們對於已經得到的東西缺乏感激之心。
7、 現在我才明白,只要上帝有意捉弄,他是多麼容易把人類最不幸的環境變得更加不幸。
8、 我們平常人,不親眼見到惡劣的環境,就無法理解原來環境的優越;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就不懂得珍惜自己原來享受的東西。
9、 同現實出現於我們面前的危險相比,對危險的恐懼更讓人驚恐萬分;我們也看出,我們經常擔憂遭到不幸,而這種擔驚給我們所帶的壓力遠大於那不幸本身。
10、 無論一個人處境怎麼樣,若一直把自己同情況好的人相比,那麼他就更加不滿,滿口怨言,若同出境不如自己的人相比,那麼心裡就會感恩戴德。
11、 一個人的安全很可能就是另一個人的毀滅。
12、 平常人往往有一個通病,就是對上帝和自然界為他們安排好的生活環境,常常不滿意。
13、 我看到一種必要性,那就是對我們各種強烈的感情要保持警惕,無論歡樂和快慰,還是憂傷和憤怒,都必須如此。
14、 人們的小心謹慎是受天意支配的。只要我們注意傾聽上天的教誨,我們就可以防止許多災禍。可是,就是由於我們自己的粗心大意,我們在生活中要遭遇多少的災難。
15、 有時候,想要教育別人正是教育自己的最佳方法。
16、 只有自己付出慘痛的代價,人類才可能自省而變得聰明。
17、 聰明的人可不要自信過了頭,非得認為自己的判斷力天下無敵,認為自己能替自個兒選定不平常的生活之路。人,是一種短視的動物,看不到離眼前稍遠的地方的事情,所以他不同於一般的感情,通常弄巧成拙。
18、 生命中的真正偉大,就是做自己的主人。
19、 當一個人的願望能被自己理性所控制時,那麼,他肯定會比一個攻佔一座城市的人更偉大。
20、 我經歷了七十二年變化莫測的生活,已充分領會隱退生活的價值,也完全明白在安寧度過餘生是一種幸福,所以我在這兒決定,要作一個比所有這些旅程更長的旅行准備了。
-----------------------------------
如有疑問歡迎追問!
滿意請點擊右上方【滿意】按鈕
⑻ 一部美國電影 講述的是一個現代魯濱遜
湯姆漢克斯演的「荒島餘生」
⑼ for english major 對魯賓遜漂流記(書or電影)的評論
魯賓遜漂流記》讀後感
《魯濱遜漂流記》描述了主人公漂流海島,戰勝困難,艱苦創業的傳奇故事。小說寫得真實自然,富有傳奇色彩。主人公在孤島上種莊稼,搭木屋,吃了千辛萬苦,生存下來。但回家心切,使他著迷般地只想到如何走出這個鬼地方,結果還是失敗了,最後終於回到闊別28年的英國 。
當我鄭重地翻過最後一頁,讀完了這個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時,我想我真的被震撼了,那是一種心靈上的震動。一個個問號不由地縈繞在我的心頭,假如我是魯賓遜……
假如我是他,當獨自一人置身於荒島之上,我會像他那樣不自暴自棄,重燃生的希望嗎?不,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因時順變,積極自救,因為我沒有那種能力。
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無能。從呱呱墜地到背上書包,父母,學校為我們鋪設了成長的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這條平坦的大道上走過了一年又一年,沒有挫折,沒有風浪,而我還整天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其實我根本沒有咀嚼過生活中的苦澀,我是幸福的。
在魯濱遜認為,天底下沒有什麼人類克服不了的困難,只要人類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與雙手,一切難題都將迎刃而解。我們學習也一樣,必須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各個學科學好,這樣在學習過程中才會有一股動力不斷促使我們前進。同時,還必須在做好每一件事後力求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