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典電影中的優美文案
過去的那些經典電影還在你面前一幕一幕的回盪嗎?經典的台詞和語錄總能升華你的心靈。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經典電影中的優美文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那些愛情電影的 說說
1、原來那棵樹,我們的命運都一樣,早就被遺棄了,我們的心也都枯萎了。——《全城高考》
2、不要放棄,對自己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無問西東》
3、破釜沉舟,拼它個日出日落;背水一戰,干它個無怨無悔。——《青春派》
4、孤單、疲憊和寒冷能使五分鍾變成一輩子。——《芳華》
5、都是小人物,別說大話了,活著就行。——《乘風破浪》
6、他太好了,好得缺乏人性。在我眼裡,人總得有點兒人性,有點兒人的臭德行。——《芳華》
7、那時候戀愛是件漫長的事,似乎滋味太好了,一下子吞咽首先要膩死,其次是捨不得,必須慢慢咂摸,慢慢地品。——《芳華》
8、善良從來都不是為了什麼回報,善良是發自內心的選擇。——《芳華》
9、愛情就是一條河,誰不是摸著石子過河。——《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10、當才華撐不起野心的時候,只能安靜讀書。——《中國合夥人》
11、就算拼個頭破血流,也要給我沖進一本的大樓。——《青春派》
12、經為流逝的日月。緯為人們的生業。——《朝花夕誓》
13、要堅信,每件事最後都會變成好事,如果不是,說明它還沒有到最後。——《誰的青春不迷茫》
14、如果我用盡青春賭你一世安生,到頭來不過只是一場浮華之夢。我們太年輕。——《誰的青春不迷茫》
15、每天只借給你五分鍾做我男朋友,因為給多了,你不懂得珍惜了。——《同桌的你》
16、不是所有堅持都有結果,但是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最好的我們》
17、我們只有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中國合夥人》
18、如果記憶可以重寫,我希望當初坐在我身邊的還是你。——《同桌的你》
19、愛,不一定是佔有。——《同桌的你》
20、當初的他是最好的他,而後來的我,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們之間,相隔了一整個青春。——《最好的我們》
21、人之所以為人,就是他有著令人憎恨也令人熱愛、令人發笑也令人悲憫的人性。——《芳華》
22、給你一個七月,換你一個安生。——《七月與安生》
23、夢想並不能養活自己,但沒有夢想,心裡就只剩下錢了!——《縫紉機樂隊》
24、我背叛你的時候,真覺著滿腔正義!——《芳華》
25、很久很久以後我們才知道,當一個女生說她不再理你,不是真的討厭你,而是她很在乎你,非常非常在乎你。——《我的少女時代》
26、你永遠也不會知道,她因為愛你,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做了什麼事。——《合約男女》
27、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左耳》
28、心裡還有那口氣兒,每天惦記的是什麼時候開始;卸下那口氣兒,每天惦記的就是什麼時候結束。——《縫紉機樂隊》
29、我真怕,就算拼盡了全身的力氣,他依然會是我今生無法靠近的溫暖。——《左耳》
30、那時候,我們以為喜歡就是永遠。後來才發現,我們只有曾經,沒有永遠。——《匆匆那年》
31、這個春天,我記住了,她會忘記嗎?——《匆匆那年》
32、飲馬江湖,仗劍天涯。——《少年班》
33、在愛情里付出的心血和收獲的幸福從來不成正比,越想去愛的人,就越得不到愛。——《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34、在被紀錄的瞬間,已是昨日的青春燦爛。——《我的少女時代》
35、偶像千好萬好,跟他接吻恐怕接不了的,會惡心了偶像,更惡心了她自己。——《芳華》
36、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是徒勞無功的,但是我們還是依然要經歷。——《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37、不吃魚,長大了不會 游泳 呀。——《歲月神偷》
38、一廂情願,就得願賭服輸。——《最好的我們》
39、我希望不管我哥在哪裡,他都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快把我哥帶走》
40、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青春電影中的語句
1、我來香港的目的不是為了你,你來香港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我。——《甜蜜蜜》
2、如果這個世界對你不理不睬,你也可以這樣對待它。——《獅子王》
3、讓朋友低估你的優點,讓敵人高估你的缺點。——《教父》
4、我現在就本著一個原則,誰招我我干誰。——《我是余歡水》
5、凡是有甜美的鳥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德伯家的苔絲》
6、人生是痛苦的,殿下。不這么說的人恐怕是要兜售什麼。——《公主新娘》
7、如果我用盡青春賭你一世安生,到頭來不過只是一場浮華之夢。我們太年輕。——《誰的青春不迷茫》
8、你這個小豬臉,會嚇著她們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9、我最愉快的時刻,就是送你回家。我最悲傷的時刻,就是離開你。——《真愛至上》
10、寂寞是一種心的疾病,單獨是一種治療。——《奧修談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11、里昂,我想我已經愛上你了,這是我的初戀,你知道嗎?——《這個殺手不太冷》
12、還在下雨嗎?我一點也沒注意到。——《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13、人的心是不會撒謊的,如果離開了彼此痛苦,那就是離不開。——《如果歲月可回頭》
14、一個人要是傷害了另一個他愛的人,絕對比被傷害的那個更痛。——《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15、明明活著,怎麼就進入了這種永垂不朽的狀態?——《芳華》
16、哥,為什麼你可以每天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而我卻不可以?——《情人結》
17、偉大的人不是生下來就偉大的,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顯示其偉大的。——《教父》
18、如今我只想平平安安過一生,你不要來尋我。——《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19、每一個人,或早或晚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有的人能與至愛的人一起離開,那是天大的福分。——《成化十四年》
20、只有熱鬧過的人,才知道什麼叫孤寂。——《香蜜沉沉燼如霜》
21、嘿,聽著,你得交房租,不能再拖下去了。——《當幸福來敲門》
22、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23、從此以後,懷吉不再是懷吉,他是梁家元亨。——《清平樂》
24、下一次浪來,會帶走女孩留在沙灘上的美好足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25、所謂深情摯愛,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原來,一個人吃飯沒有兩個人吃飯開心。——《天下無雙》
26、不要讓別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當幸福來敲門》
27、我強烈地感覺到,現在回頭的話,那個人也一定會回頭。——《秒速五厘米》
28、你讓我知道,觸摸到頭頂的天空是什麼感覺。——《珍珠港》
29、冬天冷,是因為為了讓我們懂得周圍人的溫暖,是多麼的珍貴。——《熔爐》
30、你往回走不是監獄就是病房,往前走三千公里全是大美女。——《心花怒放》
31、每個人都會死,但並非每個人都曾真正活過。——《勇敢的心》
32、騙就騙吧,就像飛蛾一樣,明知道要受傷,還是會撲到火上。——《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
33、我們去結婚吧,除了你,別的人我都不要。——《魂斷藍橋》
34、不管時光怎麼流逝,刻在心上的人,是永遠無法忘記的!——《冬日戀歌》
35、人這一輩子那麼長,誰沒愛上過幾個人渣?——《春嬌與志明》
36、你永遠也不曉得自己有多喜歡一個人,除非你看見他和別的人在一起。——《天使愛美麗》
37、有時候,你想證明給一萬個人看,到後來,你發現只得到了一個明白的人,那就夠了。——《後會無期》
38、越危險就越合我心意。——《獅子王》
39、就是一台洗衣機,我兒子也能給開回來!——《阿波羅13號》
40、原諒她不能給他安慰,每個人最終都能自己舔著自己的傷口。——《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經典電影中的優美文案相關 文章 :
★ 史上最經典的電影台詞文案
★ 經典電影中的語錄大全
★ 電影中的經典勵志台詞
★ 影視廣告創意文案範文3篇
★ 一些誇獎別人的優美文案話語
★ 盤點經典電影中的優美英語句子合集
★ 2020超火的抖音文案唯美句子
★ 電影院創意廣告詞
★ 抖音上唯美古風短句文案合集
★ 有仙氣簡短優美的文案
『貳』 求一部與《天生一對》很像的電影
單身母親苔絲·科爾曼和15歲的女兒安娜,因為對各種事情的看法不一致,經常鬥嘴。苔絲不理解女兒的高中生活,而安娜也不明白母親作為醫生的責任和未婚夫。在一個奇怪的星期五早晨,她們決定如果自己變成對方,生活會怎樣。她們在唐人街的一家餐館里,吃到了一塊神秘的幸運餅干,於是兩人的幻想變成了現實。苔絲進入了安娜的身體,而安娜則變成了苔絲的樣子。苔絲很快意識到,自己需要面對女兒的日常生活,這比她想像的要難得多。安娜則發現自己需要應對母親的生活,包括即將到來的婚禮。
在這個星期五,苔絲必須以安娜的身份參加學校的活動,而安娜則需要幫助苔絲准備婚禮。兩人之間的角色互換,讓她們更加理解對方的生活和壓力。她們開始合作,想出辦法在星期六婚禮之前恢復原狀。在這個過程中,她們學到了很多,也更加珍惜彼此。
這部電影以輕松幽默的方式探討了母女之間的關系,以及不同代際之間的溝通問題。兩個角色互換身體的設定,讓故事充滿趣味性,同時也引發了觀眾對於家庭、責任和成長的思考。影片中的角色生動有趣,情節緊湊,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經典喜劇。
除了母女之間的互動,電影還涉及了友情和愛情的主題。苔絲和未婚夫、安娜和她的朋友之間,都有著溫馨感人的互動。這些情節使得電影不僅僅是一部關於家庭關系的電影,更是一部關於成長和理解的影片。
整部電影通過幽默和溫馨的敘事手法,讓觀眾在歡笑中感受到母女之間的溫情。影片中的台詞和場景設計都非常精妙,讓人印象深刻。它不僅是一部適合全家觀看的電影,也是一部能夠引發觀眾思考的作品。
『叄』 急求二十部國外名著改編的電影.最好帶一句經典台詞.!!!
【簡愛】我無法控制自己的眼睛,忍不住要去看他,就像口乾舌燥的人明知水裡有毒卻還要喝一樣.我本來無意去愛他,我也曾努力的掐掉愛的萌芽,但當我又見到他時,心底的愛又復活了.--簡愛
【包法利夫人】如果失戀,我願意飛去澳洲的黃金海岸憂傷,而不是在大梅沙流淚。
【巴黎聖母院】
【霧都孤兒】
【茶花女】
【三個火槍手】
【德伯家的苔絲】
【基督山伯爵】
【傲慢與偏見】
【紅與黑】
【遠大前程】
【荊棘鳥】
【亂世佳人】
【羅密歐與朱麗葉】
【呼嘯山莊】
【悲慘世界】
【與狼共舞】
【湯姆叔叔的小屋】
【愛瑪】
【理智與情感】
【伊豆的舞女】
【教父】
【百萬英鎊】
【環游世界80天】
『肆』 歐美經典電影 老片
001. 《三十九級台階》 The 39 Steps(1935)
雖然晚了一些,能接受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爵士的教育總是幸福的。
002. 《摩登時代》 Modern Times(1936)
曾經以為不笑的人有兩種,一種是白痴,另一種是資產階級。
003. 《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對南北戰爭沒有感覺是很正常的,整部電影中就數火燒亞特蘭大令你最興奮。
004. 《魂斷藍橋》 Waterloo Bridge(1940)
雖然總有頑固的人要翻案說該片不是經典,但經典又沒有正式標准,正如你能說它不是,我也能說它是。
005.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1942)
提起自己喜愛這部電影會令形象大幅改善,但千萬別說那首《卡薩布蘭卡》是片中的主題歌或插曲。
006. 《羅生門》Rashomon(1950)
命運有很多的可能性,所以這部電影變成了電影的教科書。
007. 《流浪者之歌》(1951)
「阿巴拉古,阿巴拉古,噢……」歌聲想起,背後是一句絕望的台詞——「賊的兒子是賊」。
008. 《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
所有都市童話中的第一經典,後來的模仿者越愛玩花樣,就越不可能超越它的高度民主。
009. 《無因的反叛》 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
這部舊作令人絕望:無論怎麼裝酷,我們都無法比半個世紀前的詹姆斯·迪恩有型。
010. 《大鬧天宮》 (1961)
孫猴子的面具成為每個少年的夢想。
011. 《小兵張嘎》(1963)
每次看完都想去堵別人家的煙囪,只是到處都沒有煙囪。
012. 《地道戰》(1966)
從父輩那裡遺留下來國產戰斗故事片中最有趣的一部。
013. 《虎口脫險》La Grande Vadrouille(1966)
童年時印象最深的外國喜劇片,人均完整看過5次。
014. 《畢業生》 The Graate(1967)
達斯丁·霍夫曼並不是本來就這么老的,他不但年輕過,還曾經把一段畸戀演繹得無比純情。
015. 《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
跟其他許多電影一樣誕生於70年代,但沒有多少70年代的電影可以被稱為「大師級」。
016. 《橋》Bridge(1971)
直到聽到「啊朋友再見」的原唱才體會到自己是那麼喜歡戰爭片。
017.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
關於一個男人和5個女人的戰斗故事片,像蘇聯一樣悲傷。
018. 《教父》The Godfather(1972)
壞人也有「好的壞人」和「壞的壞人」之分,這個概念不是小馬哥首創。
019. 《佐羅》Zorro(1974)
還記得小時候扮演蒙面俠佐羅的快樂,因為剪爛床單而被媽媽打得屁股彷彿還隱隱作痛。
020. 《老槍》(1975)
第一次看見那麼神奇的鏡子,站在它的後面,看得見敵人,敵人卻看不見你。
021. 《追捕》(1976)
男人喜歡「真由美」 ,女人喜歡「杜丘」,應該沒有人喜歡橫鹿鏡二。
022. 《卡桑德拉大橋》Cassandra Crossing(1976)
致命病毒,政府陰謀,建築物的崩塌——這些元素永遠受到商業電影的青睞。
023. 《洛奇》Rocky(1976)
直到今天,把史泰龍和奧斯卡最佳影片聯系起來依然顯得有些奇怪。
024. 《的士司機》Taxi Driver(1976)
這是羅伯特·德尼羅真正的佳作——到了我們看電影最多的90年代,他只是個抽象的符號。
025. 《星球大戰》Star War(1977)
每次打開手電筒,我們都會把自己想像成手持嗡嗡作響的光劍。
026. 《超人》Superman(1978)
切記主角的動作是用特技合成的,如果魯莽模仿,就可能像他的扮演者現在這樣。
027. 《小花》(1979)
「妹妹找哥淚花流」,唱著唱著就有點黃色歌曲的意思了。
028. 《苔絲》Tess (1979)
娜塔莎·金斯基坐在石頭上等待被捕的樣子是對美的另一種詮釋。
029. 《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勾起了大家看世界名著的慾望。
030. 《四個小夥伴》(1981)
很多年以後,發現何勇也是裡面的一個小夥伴。
031. 《西安事變》 (1981)
至今都不明白,對於張學良這個人為什麼我們一直都念念不忘。
032. 《勝利大逃亡》Escape to Victory (1981)
即便是在收音機里聽電影配音的廣播劇都讓人激動,之後習慣了電台的足球直播。
033. 《城南舊事》 (1982)
基本上有一段時間是用「小英子」的形象去判斷女孩的美。
034. 《火燒圓明園》 (1982)
多麼想用高壓水龍頭去撲滅那場大火啊。
035. 《牧馬人》(1982)
都快記不起來了,傷痕文學真的是要成為化石了。
036 《泉水叮咚》 (1982)
想起小時候特別孤獨的朋友,電影里那個叫「木頭」的女孩讓人很同情。
037. 《少林寺》 (1982)
這個電影放了以後,又專門拍了個電視告訴青少年不要盲目的去少林寺出家學武,電影不是現實。
038 《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
長得丑也可以是可愛的,這一點美國的小孩似乎接受得更早。
039. 《第一滴血》First Blood(1982)
在受到羞辱的時候,誰都希望自己像蘭博一樣身懷絕技:「不要逼我出手!
040. 《自古英雄出少年》 (1983)
從電影院到露天電影場,一天看了3次,所以記得那個「大丈夫」。
041. 《霹靂舞》(1983)
為什麼下班途中還要浪費半分鍾時間,駐足觀看那些小孩的街舞表演?他們看起來非常熟悉。
042. 《高山下的花環》(1984)
「小北京」犧牲的時候感覺最難受。
043. 《黃土地》 ((1984)
它不能被忽略的是意義,「第五代」確立了江湖地位。
044. 《雅馬哈魚檔》(1984)
「嶺南派」電影風格展現出平凡人的幽默。
045. 《美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
陳浩南、山雞算什麼,人家的街頭義氣是這樣表現的,人家的古惑仔電影是這樣拍的。
046. 《未來戰士》The Terminator(1984)
少有的續集比第一集更精彩的電影,而且在電器商場看到的機會最多,它被用作檢驗視效音效的標准。
047. 《警察故事》 (1985)
足夠的中國功夫,足夠的笑料和不要命的架勢重復著同樣的主題。
048. 《少年犯》 (1985)
教育片,學校組織集體觀摩,回去寫了觀後感。
049. 《芙蓉鎮》 (1986)
「豆腐西施」這種形象以後很多的用在文學創作中了。
050. 《秋天的童話》 (1986)
能夠在銀幕上見到陳百強的機會並不太多,而且這個愛情故事不太爛。
『伍』 苔絲中學生讀後感
《苔絲》被稱為英國文學和世界文學的瑰寶,出版於十九世紀末,作者是英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個聳立在維多利亞時代和新時代交界線上的憂郁形象」——托馬斯。哈代。
《苔絲》寫的是社會把一個純潔、質朴、正直、刻苦、聰明、美麗的農村姑娘逼得走投無路,終於殺人而被判絞刑的故事。這是一個悲劇,它無情地批判了社會現實,也從一個側面揭露了英國上流社會的腐朽墮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苔絲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姑娘,但作為女人,她擁有迷人的外表。漂亮的臉蛋,和恰到好處的身材。哈代給這個人物以重墨描繪,那就是著重寫了她的外在形象。這個形象年輕美貌,天真活潑。給我映象最深的是她性感的嘴唇,和她唇上的曲線。粉嫩嬌艷,如花沾露的唇,再加之細致分明,乖巧柔美的線條,在顧盼流轉間,不動人也難。就是這樣一位年輕美麗質朴的姑娘,她善良純真的天性卻被狠毒自私的上流社會的一位青年貴族亞力克利用欺騙,始終不能擺脫亞力克的陰影,而走向黑暗的深淵。她無力擺脫這種悲慘命運,只能用極端扭曲的方式對加在她身上的壓迫進行反抗。可是這反抗又有什麼用呢?只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瞬間就會消失,被人們所遺忘,完全不可能動搖整個冷酷殘忍的社會。所以說,只靠個人力量的反抗,根本不起作用。這也是人性乃至社會的悲哀。
當她好不容易逃離亞力克的魔掌,隨後去農場工作,並遇見了自己今後所愛的人——克萊爾,克萊爾欣賞苔絲的純真可愛,在工作中交流頻繁,感情不斷升溫,最後墜入愛河並義無反顧地結婚了。就在幸福快要來臨時,因為苔絲的對過去不堪往事的吐露,導致兩人從幸福的高空一下子跌入了現實的谷底。克萊爾因為接受不了這一事實,毅然離開苔絲,遠走他鄉,無情地拋棄了可憐的苔絲。就是這樣一位遭到命運戲弄的可憐人兒,想要與愛的人在一起幸福生活,就連這樣一個簡單平凡的願望也沒法實現,最終走投無路,惶惶不可終日,再加上亞力克的騷擾,她萬念俱灰,對生活完全失去了希望,而動了殺念,殺死了侮辱她的,一直讓她痛不欲生的亞力克。在殺死了亞力克之後,苔絲並沒有為此後悔難過,而是一下次輕鬆了,因為死對於她來說是一種解脫,她終於自由了。她以死來證明自己對愛情的忠誠,來成全自己和克萊爾純潔美好的愛情而沒有遺憾。亞力克也為當初拋棄苔絲而感到後悔,帶著巨大的悲痛與歉疚歸來,並與即將被處死的苔絲度過了她生命最後五天快樂的時光。但是他失去了一個深愛她的人,一個把他當做生命一部分的人,一個可以為了他去死的人。可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的自私和所謂的虛偽道德的約束,而使苔絲陷入悲慘的境地。對於苔絲來講,克萊爾是她的希望,是她一切快樂的源泉,她為認識他而感到幸福,可是克萊爾把她最後一點希望也給抹滅了,即使後來克萊爾請求苔絲的原諒,以及在苔絲死後懷念追憶她,也無濟於事。可以說,克萊爾也間接促成苔絲的死亡,但是直接促使她走向死亡的還是這個社會,是社會的悲劇。其實社會中像苔絲這樣的可憐人很多,他們雖然身份卑微,但他們作為獨立的人格,不應該被社會歧視拋棄,而是應該為他們提供一個可以傾訴的平台。這樣才不會出現如此多的悲劇。
如果說卡門的美在於野性叛逆,簡愛的美在於倔強頑強,那麼苔絲的美一定在於純凈自然,她是大自然的女兒。她的純潔就像藍天一樣,雖然偶而會被烏雲遮住,可是當烏雲散去,世界上最純凈透明的依然是藍天。雖然小說女主人公身份低賤,遭受了無恥之徒的玩弄和侮辱,歷經重重磨難,最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但我們依然贊美苔絲不屈服於命運,敢於和不公平命運做斗爭以及為愛奉獻的老乎鄭精神,她單純善良的形象將永遠留在頃坦我心中,揮之不去。
侍頌三國時魏國有一文人叫繁欽,他在《與魏文帝箋》中言:「詠北狄之遐征,奏胡馬之長思,凄入脾肝,哀感頑艷。」指的是歌聲的哀婉凄惻,使愚蠢的人和聰明的人同樣受到感動。讀了哈代的《苔絲》就是這種感覺。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和詩人托馬斯*哈代創作的代表作之一,一百多年過去了,女主人公苔絲也早已樹立在世界文學畫廊之中,這不僅僅因為人們對傳統美德有所超越,更因為作品主人公所擁有的人性與靈魂深處的巨大魄力使之成為最動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哈代以小說女主人公苔絲的悲慘命運替西方悲劇作了一個形象的闡釋,苔絲足以「哀感頑艷」。
苔絲本是一位純潔美麗又非常勤勞的農村姑娘,她嚮往人生的真和善,但又時時遭到偽和惡的打擊。苔絲的悲劇始於為了全家人生計去遠親家打工,卻因年幼無知而被亞雷騙去了處女的貞操,成了一個「墮落」的女人,受到社會輿論的非議,把她看成不貞潔的罪人;苔絲後來與青年克萊相愛,又因為新婚之夜坦誠有污點的過去而被丈夫遺棄,而與近在眼前的幸福失之交臂;出於高度的家庭責任感和自我犧牲精神,苔絲為換取家人的生存而再次違願淪為亞雷的情婦;最後因為丈夫的回心轉意使得絕望的苔絲憤而舉起了復仇的利刃,終於成了一個殺人犯,最後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導致「象游絲一樣敏感,象雪一樣潔白」的苔絲最後終被完全毀滅。
苔絲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現代女性。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絲是美的象徵和愛的化身,代表著威塞克斯人的一切優秀的方面:美麗,純潔,善良,質朴,仁愛和容忍。苔絲的靈魂是純潔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資產階級的道德面前,她卻被看成傷風敗俗的典型,奉為警戒罪惡的榜樣,是侵犯了清白領域的「罪惡化身」。丟下《苔絲》一書,眼前那個歷經磨難,失身而又殺人的女人,卻使我想起它們,想起我喜歡的兩件事物:黎明與茶花。黎明,如處子的皮膚,光潔潤滑,在明與未明之際,透著希冀與光亮;有一種茶花,叫「雪塔」,她潔白肥碩,細膩如瓷,在寒冷的季節里,傲然怒放,在出塵與入世間,清麗如水,獨自芬芳。也許他們風馬牛不相及,但是,我覺得它們同出一處,那便是純潔。正因為這一點《苔絲》的故事才更凄涼。
苔絲為什麼會有「哀感頑艷」之能呢苔絲的「哀」既有社會的因素,也與她的性格有關。
毫無疑問,苔絲的「哀」首先是「社會制哀」。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說是以其故鄉威塞克斯為背景的。19世紀中期英國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侵入農村,面對工業文明帶來的後果,哈代作為一個人道主義著者,心靈受到強烈沖擊,在感情上深深地依戀古老的宗法文明,痛恨工業文明對人們和諧生存狀態的摧毀。《苔絲》中,哈代對當時工業文明對鄉村的沖擊進行了全景式描繪,然後以苔絲家作為個體農民的縮影,深入展現人們在物質困境中的痛苦掙扎。社會悲劇是人同社會環境的沖突造成的。苔絲生活在英國資本主義侵襲到農村並毒化社會氣氛的維多利亞時代。這位弱女子,盡管聰明美麗,勤勞善良,但家貧如洗,經濟拮據,負擔沉重,她處於低下的社會地位,作為一個勞動者,一個無權無錢的農業工人,自然會受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壓迫和侮辱,這些壓迫和侮辱有經濟的,權勢的,肉體的,更有精神的,宗教的,道德的,傳統觀念的。她的「哀」是時代造成的,同時,亞雷和克雷代表了把苔絲推向深淵的兩種不同的客觀社會勢力,他們直接地共同造成了苔絲的社會悲劇。
苔絲能哀感頑艷的第二個原因,她是暴力,惡勢力及維護它們的法律,國家機器的受害者。這種暴力,惡勢力的集中代表就是亞雷*德伯。
苔絲在綠草如茵,風景如畫的鄉野里長大,盡管家庭生活窘迫,但少女時代的苔絲內心是明朗,歡快的。她熱愛生活,敢於面對一切困難,為了維持家庭,不惜犧牲自己。苔絲一生都是強權和暴力的受害者。亞雷之所以敢稱霸四野,為非作歹,為所欲為,不僅因為他有錢,有勢,而且更主要的是有資產階級國家機器,法律的保護。社會和法律都認為侮辱和迫害苔絲的人是正當的,而受迫害的苔絲則是有罪的。苔絲一生都必得逆來順受,忍受含垢,不能自衛,而當她有生以來第一次起來自衛的時候,「』典型』明證了,埃斯庫羅斯所說的那個眾神主宰對於苔絲的戲弄也完結了。」苔絲成了資產階級國家祭壇上的祭品。苔絲的悲慘遭遇,社會對苔絲的不公正,表明了資產階級法律的不仁道和虛偽。
苔絲的「哀」,在社會制哀的總前提下,同時又是性格制哀,其「哀」的成因不僅有客觀的而且還有主觀的,亦即說不僅有外在的,而且還有內在的。
我們在論及了苔絲「哀」的諸種社會因素之後,還應該指出的是造成她痛苦,不幸的還有其自我的原。苔絲是勇敢的,她敢於大膽地反抗傳統道德,追求幸福,然而她卻不能徹底擺脫傳統道德對自身的羈絆,這又表現了她性格軟弱的一面。
她「根據陳腐無聊的習俗,布置了不同情自己的形體和聲音」,用「一堆使自己無故害怕的道德精靈」來恐嚇自己。即使在大自然中間,「老是把自己看作一個罪惡的化身,侵犯了清白的領地」。這種靜觀的結果,必然造成她內在的自我折磨和譴責,因此,使她所受的磨難,所遭受的不幸和痛苦,就更加沉重和強烈。這種「靈魂有罪」,使她負疚,自責,使她即使被克萊無情拋棄,也認為是自己的罪過,默默忍受命運的擺布。因此,她在遭到世俗輿論,傳統道德迫害的同時,又受制於它的道德准則,毫不留情地責難自己;她在大膽地反抗傳統道德的同時,又囿於它的觀念成為傳統維護者。故而說,苔絲哀婉的美學特質在社會制哀總前提下,又屬於性格制哀。因而她的「哀」更深刻,更感人。
《苔絲》中亞雷有一句話:「美是要付出代價的。」苔絲用美換取了人們無限的「哀傷」,無論是愚蠢還是聰慧,都會被苔絲的「凄美」而傷。
苔絲,這個會讓人心口發疼的名字已經深深刻在文學的里程碑上,她美麗、善良、純朴、勤勞、容忍,但是在這出命運的悲劇里,她的堅強和自尊最為奪目。在男權中心的社會里,她是弱者;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她是底層;在不可控制的命運中,她成了玩偶。
為了窮困的家庭,苔絲放下自尊,去富有的"本家"德伯家幫工,卻沒料到這正是她厄運的開端,那位自以為是的花花公子亞雷毀了她的一生。在那個分外注重道德的時代,失貞的女子背負的壓力是現代人所不能理解的,跨不過自己心裡的坎,還得忍受旁人的指點和唾棄。亞雷是苔絲命運悲劇的直接導火線,美麗的弱女子淪為富家少爺的附屬品,這反映了當時社會可悲的現實,等級和財富的差異卻讓這扭曲的現實成了理所當然。作為底層的勞動者,她必須要忍受殘酷的剝削和壓迫,這不僅僅是苔絲個人的悲劇,更是當時社會的整個農民階級的悲劇,在繁華的維多利亞時代,資本主義侵襲到農村並毒化了社會氣氛。之後孩子的夭折又給苔絲多添了一筆傷痛,如花的年紀,就嘗過了如此的苦澀和難堪,這種悲慘的境況,是命運的無端捉弄,還是這個社會的逼迫?
經歷了那麼多坎坷,遠離家園來到牧場,找到新工作的苔絲以為生活開始慢慢眷顧她了,這里有著唱歌跳舞的少女,白色的長裙,五顏六色的鮮花,沒有了"拿含著惡意的眼光看她"的人,一切都是嶄新的,牧師的兒子——安璣與她相戀了,甚至決定與她結婚,她是那麼快樂,對未來也有了期待,她的希望和日光一樣耀眼,驅散了往常的陰霾。但是未知的命運就是擅長捉弄人,它熱衷於把人捧上天堂,然後再給予重重的一擊。
安璣似乎是一個不錯的男子,他是知識分子,受過現代哲學思想的教育,把求知的自由看得比物質重要,有著先進獨立的思想,同時也是一名宗教的反叛者,蔑視社會的習俗禮法,他對苔絲又是如此深情。但是剝去面紗,他卻成為苔絲悲劇人生的重要原因,因為他雖然有著新思想但是卻無法諒解心愛的人的過去,想要沖破舊秩序舊觀念,卻把自己陷在偽道德的泥潭裡。當苔絲這個善良的女子,坦白自己的`過往和不堪時,他沒有選擇包容而是開始叱罵和逃避,在他不斷地徘徊走動的時候,他的軟弱和虛偽就徹底暴露了,不留情面地斥責苔絲是一個不懂事的鄉下女人,可見安璣骨子裡還是習俗成見的奴隸。在惡棍面前,苔絲可以直接反抗,但是面對偽善的君子,她卻盲目地敞開了心扉,最後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被深深刺傷,鮮血淋漓,最終也無法復原。
毫無疑問,苔絲又一次成了命運的犧牲品。拋下她遠走的安璣讓她的生活陷入了絕境,希望徹底破滅。無奈的她回到改惡從善的亞雷身邊,成了籠里的金絲鳥。如果一切如此發展下去,她的一生或許也不算最糟糕,但是命運的爪子又開始發癢,又想要捉弄人了。安璣在歷經人事變遷之後,諒解了苔絲的苦衷,看清了自己的感情,於是他回來了。但是正如《半生緣》中的一句經典台詞所說:"一切都回不去了"。苔絲冷漠地拒絕自己所愛的人之後,她的內心煎熬到了極點,命運的嘲弄徹底讓她崩潰了。終於,她親手殺了那個讓她的人生走上悲劇軌道並一路黑暗下去的罪魁禍首——亞雷。這是她最為動人的時刻,也是最讓人心疼的時刻。一個弱者,歷經那麼多年,吃盡生活的苦,一次次陷入絕望,現在她終於為自己的不公平奮起了,總算為自己討了個公道。但是讓人心疼的是,命運把她逼到了絕境,報復成功的同時也徹底毀滅了自己。
苔絲和安璣的逃亡並沒能持續多久,悲劇的人生總要有個盡頭的,或近或遠。在荒原之上,初醒的苔絲總算解脫了,她不用再承受命運無情的玩弄,或許那短短的一覺是她這輩子最安逸的時光,沒有心理負擔,沒有道德的束縛,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鮮活的人。苔絲的美麗在她拼盡所有之後戛然而止,她的堅強和自尊是她活下去的支撐,揮霍完畢,也就無所眷戀了。
《苔絲》是一部偉大的命運悲劇,悲劇就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苔絲的真和善在偽和惡的打擊中轟然倒塌。這是命運的必然走向,同時也是這個社會壓迫的結果。哈代通過傑出的景物描寫、心理描寫和結構安排,使這部小說充分體現了他悲觀的宿命論,全篇是一場美好人生步步破碎的悲壯景觀。
苔絲就仿似純潔無暇的曇花,干凈透明,而命運醞釀了最濃的黑夜,她就在此中毅然綻放,無可挽回地凋謝。惋惜哀嘆終究留不住那種美好,苔絲這個動人豐滿的女子就這樣深深地烙印在了心底,每每品味,就會有刺痛以及欽佩。
《苔絲》發表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了,一度遭到資產階級的猛烈攻擊。但是,攻擊未能掩蓋他的光輝。如今《苔絲》作為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劇傑作已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絢麗的明珠。
苔絲,一個善良美麗的農家姑娘,卻不幸的被地主少爺亞歷克玷污,懷著身孕回到家鄉。孩子夭折後,他遇到了安琪·克萊爾,兩人產生愛情。新婚之夜,苔絲出於一片忠誠向克萊爾坦白。卻為丈夫所不容,克萊爾立即丟下妻子,獨自前往巴西。後來,在父親去世,母親重病,弟妹失學,一家人淪落街頭,克萊爾有杳無音信之際,苔絲只好「捨身救家」,答應與自己的仇人亞歷克同居。誰知克萊爾回心轉意,從巴西回來尋找苔絲。苔絲悔恨交加,失手刺死欺騙自己的亞歷克。他在逃亡過程中與丈夫亞歷克共同度過了幾日幸福生活,終被逮捕並判刑。
苔絲的悲劇,說到底是一場社會悲劇。苔絲在還是少女之時,就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為了謀生,他不得不到處飄盪,受盡剝削和欺凌。特別是在他父親死去時,住了幾代人的房子由於租期已到,不得不被狠心的地主逼著搬出去,其狀殘不忍睹。這些不正真實地描繪了當時社會中窮苦農民所受到的階級壓迫嗎?
苔絲身為一個貧家女子,不僅遭受階級壓迫,而且還遭到紈絝子弟的恣意蹂躪和舊道德觀念的無情摧殘。
亞歷克就是這個紈絝子弟,他輕薄好色,厚顏無恥。先是利用苔絲的年幼無知,以卑鄙手段玷污了她,給她造成了終生的陰影和遺憾。其後又在苔絲一家走投無路之際,欺騙苔絲說克萊爾不會回來了。從而迫使苔絲痛苦的投入自己的懷抱,再一次毀了苔絲的幸福。最後,這個惡少死在了苔絲的刀下,其完全是罪有應得。
苔絲的丈夫克萊爾則是個比較復雜的人物。表面看來,他溫文爾雅,和藹可親;實際上並沒有完全擺脫傳統觀念和世俗偏見。因此,當苔絲向他坦白的時候,盡管他自己也有過不清白的歷史,他卻始終抱著傳統觀念不放,是苔絲為不潔的女人。
縱觀全書,哈代是把克萊爾當成一個正面人物來處理的。誠然,克萊爾後來醒悟了,給泰絲帶來了幾日的幸福時光,說明他與亞歷克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我認為,他的罪責並不輕於亞歷克。如果說亞歷克是從肉體上殘害了苔絲,那麼克萊爾則是從精神上摧殘了苔絲,使他陷入絕境,最終走向滅亡。
作者給小說加了個副標題「一個純潔的女人」,還用莎士比亞的一句話作為本書的題詞:
可憐你這受了傷害的名字!
我的胸口是張床,供你養息。
這些話深深地打動了我。苔絲,從事你的肉體不是那樣純潔,但是你那善良、誠懇、剛強的靈魂卻是最干凈、最純粹的。你將永遠活在愛你的人心中!
『陸』 配音藝術家劉廣寧去世,她為我們留下了哪些經典作品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6月25日凌晨在上海逝世,享年81歲,因原因喪事從簡今日凌晨其兒子在微信朋友圈發出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的6.25日上海電影製片又一朵曾經怒放的花朵凋零,我們家庭的歷史因此翻頁,並在朋友圈對於那些來看望自己父母的長輩表示了感謝。
功夫不負有心人,將敬業做到極致的劉廣寧很快就成為了一名很有造詣,並有著自己表演特色的配音演員。她配音的《生死戀》獲得了電影主演栗原小卷的認同和鼓勵。還曾獲第五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音演員獎,其參與配音的影片(劇)及錄制的廣播電視文藝作品多次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和白玉蘭獎等。
『柒』 跪求辣媽辣妹的台詞
辣媽辣妹的台詞:
Anna: You couldn't last one day in my high school.
Tess: Actually I could, and I would do it without getting a detention. [first lines]
Tess: Honey, wake up.
Anna: No.
Tess: Anna. Greet the day.
Anna: You're ruining my life!
《辣媽辣妹》資料:
《辣媽辣妹》是由馬克·沃特斯執導,傑米·李·柯蒂斯、林賽·羅韓領銜主演的喜劇片,於2003年8月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單身母親苔絲和自己15歲的女兒安娜對各種事情的意見都不一致,總是在鬥嘴,直到因一次意外互換身體,兩人才慢慢學會相互理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