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戛納電影節樂隊

法國戛納電影節樂隊

發布時間:2021-07-16 00:40:51

A. 《九歌》電影裡面的樂隊是什麼樂隊,電影裡面演奏的歌曲分別是什麼

探索南極,就像探索太空。舉步維艱,舉目無人。我在雪地里艱難的行走,身後是一長串整齊的腳印。影片開始於一片白茫芒的大地,南極。這片在20世紀以前沒有人踏足過的土地,飛機停留在上面,時間也彷彿靜止。故事就從Matt的口述開始。 我第一次遇見她,是在布魯克斯頓的音樂節。她叫Lisa,21歲,很漂亮,我想她就是我一直以來追求的夢中情人,激情而又瘋狂。我們一起聽演唱會,做飯,磕葯,還有不停歇的,做愛。日復一日,這就是生活。演唱會上沸騰的人群,激昂的歌手,是我們愛情的見證。我迷戀她修長的、像男孩兒般的身體,還有她可愛的舞蹈。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會持續多久,盡管偶有爭吵,但至少,現在,我真實的抱著她,感覺著她。 那首歌里唱到:現在我們悲傷,因為現在已經消逝不見。那一天終於來到,她卻不讓我到機場送她。她說,她不喜歡告別的儀式太長。我走在街上,紛擾的人群依舊,只是她已不在。我知道,在地球的另一頭,美國,她的生活依然會繼續,可是已經與我無關。很多年後,當我想到Lisa,我想到的是天邊的雲彩,還有一種滋味。那是愛情的滋味。 影評&幕後 2004年5月16日,堪稱英國主流電影史上最大膽直白的影片《9 Songs》在戛納上映,片中包括了口交、手淫等在內的真實性愛場面,露骨之極令眾多影評家們瞠目結舌。 影片中性愛的場面佔去了整部影片的一半還多,穿插其中的還有多支樂隊的演奏畫面,像蘇格蘭的弗蘭茨·費迪南德(Franz Ferdinand)、花花公子(The Dandy Warhols)、黑色叛逆摩托俱樂部(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和超級怒獸(Super Furry Animals)等組合。 該片的導演、出生在蘭開夏郡的邁克爾·溫特波頓(Michael Winterbottom)稱這是部愛情故事片,他說:我一直認為,大多數愛情電影在描寫性愛關系的方面都有遺漏,如果完全採用暗示的方法,那幺大家都知道是假的。書上的性愛描寫很明白,電影就過於保守、中規中矩。我想走走反面的極端,只通過性來展示人物關系。拍這樣的片子就是要問,表現性愛有什幺不對? 在片中這對情侶出席了英國作曲家邁克爾·尼曼(Michael Nyman)60歲的生日音樂會,尼曼說:很高興我能在英國電影史上最著名的電影里露面,尤其不要我去拍那些性愛鏡頭。我等不及要看這部片子。 影片的男主角由31歲的柯瑞安·奧布倫(Kieran OBrien)扮演,他於上世紀80年代進入娛樂圈,先是在BBC的兒童節目中擔任主演,在溫特波頓的上部電影 《24小時派對狂》(24 Hour Party People)中也扮演過角色,還曾出演過電視劇《兄弟連》。而20歲的女主角來自美國,以前從未有過拍戲經歷,她不願公開自己的姓名,甚至在電影最後的演職人員表上都沒有出現她的名字。溫特波頓說:她不是演員。雖然她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但她還要回去上大學。我認為她想低調一些。 不過男主角柯瑞安倒很樂意談論這部片子,他說:從沒有過這樣的影片,像繪畫一樣栩栩如生。雖然有人提醒過影片內容很直白,但是走出電影院的人們還是說無法相信會這么露骨。但要是有人問幹嘛要拍這個,我會說幹嘛不拍?說它令人作嘔的人是在撒謊,說它過份我也不相信。 影片在英國和愛爾蘭都獲得官方認可,被定為18級別,在法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地上映時均一刀未剪,7月22日,該片將登陸美國主流影院。英國《衛報 》的資深電影評論者德里克·馬爾考姆(Derek Malcolm)說:《9 Songs》看起來像是部色情片,但其實是愛情片。性愛是用來引喻這對情侶其它關系的手段,影片走的是溫特波頓慣用的敏感風格。 〔三言兩語〕 69分鍾的性和搖滾。幾乎所有的相關影評都打出這樣的字樣,來作為這部曾在去年戛納引起爭議的英國電影的最直接註解。 影片取名九首歌,因為整部電影裡面一共有九場音樂會,出現了九首歌。這九首歌成為男主人公回憶里分割時間的印記。片名隱含著一種淡淡的哀傷,整部影片看下來,也是一種淡淡的哀傷。片中對白不多,多的是一段一段的音樂,和音樂間穿插的做愛場景。男女主人公全部的生活就是吃飯,和做愛。可以說,影片基本沒有什幺情節,就是一段一段的生活鏡頭,真實的無以復加。一些情愛的橋段, 讓人聯想起同樣是情色經典的《愛你九周半》。女主角長相甜美,胸異乎尋常的小,她在影片中的裸露顯的極其自然。雖然片中的性愛場景很多,可男女主角的演繹卻讓這種情色遠離了色情。正如導演溫特波頓所言,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愛情片。性愛,如同片中的音樂一樣,是用來表達男女主角愛情關系的一種方式。整部 影片在導演的鏡頭語言下呈現出一種流動的美,無論是激昂的音樂會、極端的性愛場景,還是翻騰的海水、和蒼茫的南極大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貫穿影片的九首歌,光是沖著那些搖滾歌手和樂隊的名字,已經讓人難以拒絕。 整部影片開始於白茫茫的大地,結束依然是白茫茫的大地。行走在那片空無的白色上,沒有時間,也沒有方向,身後留下的腳印很快會被冰雪覆蓋,而記憶卻會凍結在冰層下,永遠不會消退。在男女主人公親密的關系下,隱藏的是一段沒有時間與方向的探險。愛情的內涵究竟是什幺,是弗洛伊德還是柏拉圖?這是影片留給我們的思考。而生活呢?生活就是日復一日的做飯、吃飯、睡覺、做愛。一如《九首歌》。

B. 跳房子樂隊動向

《高興》2001年7月加入跳房子樂隊,擔任主唱並負責歌詞創作。2001年7月「跳房子」樂隊首張全英文專輯錄制完成 2002年6月單曲「Animal Fazenda」收錄於合輯《摩登天空4》中。2002年6月田原應邀參加瑞典「Global City,Global Youth」國際音樂節,並受到瑞典公主接見2002年6月。「跳房子」MusicVideo「A Wishful Way」與「When I think of You」分別在瑞典和丹麥拍攝。2002年8月英國Channel4電視台赴中國製作田原專題片2002年10月「跳房子」樂隊首張專輯《A Wishful Way》及主唱田原首部長篇小說《斑馬森林》同步出版。 2004年出演香港導演麥婉欣執導的故事片《蝴蝶》 2005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出演電影 《江城夏日》 、《八月的故事》、《詛咒》 2006年出演電影《青春期》、《左右》、《條形碼》,《江城夏日》在戛納電影節獲得「一種關注」單元大獎 2007年出演電影《怒放》 2008年新書《雙生水莽》問世新書《雙生水莽》描寫了一個青春女孩迷茫、痛苦、離奇的成長經歷,田原用她空靈、飄逸、流暢、細膩的筆觸,將生動的青春畫卷展現在我們面前。她敏感,她無助,她焦慮,她沖動,我們的心都在跟著雙生的水莽、跟著象魚在游動,游向不知的未來。

C. 法國文化特點

法國文化的特點是古典文學、藝術設計、戛納國際電影節、遺產日、飲食等。

1、古典文學。17世紀以來,法國古典文學先後出現了莫里哀、司湯達、巴爾扎克、杜馬、雨果、福樓拜、杜馬、左拉、羅蘭等文學巨擘。他們的巴黎聖母院,紅黑相間,老人,基督山伯爵,悲慘的世界和約翰·克里斯托夫都被翻譯成了世界文學。

D. 求一部美劇名稱

撕裂人 目錄
演職員表
製作發行
劇情介紹
幕後製作【關於導演】
【打造夢魘】
幕後故事
精彩花絮
精彩對白演職員表
製作發行
劇情介紹
幕後製作 【關於導演】
【打造夢魘】
幕後故事
精彩花絮
精彩對白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撕裂人 原片名 Slither更多中文片名 到處游盪 魔蟲口入 .....香港譯名 影片類型 科幻 / 恐怖 / 喜劇 片長 95分鍾 國家/地區 美國 加拿大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評級 Rated R for strong horror violence and gore, and language.增加電影海報一張 級別 USA:R 製作成本 ,000,000 (estimated) 拍攝日期 2005年2月8日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詹姆斯·加那 James Gunn 編劇 詹姆斯·加那 James Gunn 演員 內森·菲利安 Nathan Fillion 伊麗莎白·班克斯 Elizabeth Banks 格雷格·亨利 Gregg Henry 邁克爾·洛克爾 Michael Rooker 布倫達·詹姆斯 Brenda James 里根·華萊士 Rheagan Wallace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Gold Circle Films [美國] Brightlight Pictures Inc. [加拿大] Strike Entertainment [美國] 發行公司 Universal Studios Inc. [美國] ..... (2006) (worldwide) (all media) 環球影業 Universal Pictures [美國] ..... (2006) (USA) (theatrical) Benelux 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 (2006) (Netherlands)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阿根廷] ..... (2006) (Argentina)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瑞士] ..... (2006) (Switzerland) (theatrical)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 [法國] ..... (2006) (France)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Kleiser-Walczak Digital Effects [美國] Rocket Science VFX [加拿大] 上映日期 美國 USA 2006年3月31日 墨西哥 Mexico 2006年4月14日 法國 France 2006年4月19日 英國 UK 2006年4月28日 德國 Germany 2006年5月11日 巴西 Brazil 2006年5月26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6年6月1日 義大利 Italy 2006年7月7日 香港 Hong Kong 2006年8月10日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寧靜祥和的維爾西小鎮,商人格蘭特(邁克爾·洛克爾 飾)擁有著年輕貌美的妻子斯達拉(伊麗莎白·班克斯 飾)、一棟豪宅及巨額的銀行存款,在鎮上的地位舉足輕重,按理說,格蘭特應該滿足了,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年輕的斯達拉偏偏與他同床異夢,一天晚上,與妻子求歡不成的格蘭特去當地一家酒吧買醉,巧遇老情人的妹妹布倫達(布倫達?詹姆斯 飾),相見甚歡的二人借著月色來到酒吧後面的樹林中散步,突然,二人遇見了一塊兒神秘的隕石,可怕的是,隕石裂開後,一隻外星異種將滿是膿泡的觸手射入了格蘭特的體內,倒霉的格蘭特因此被異形寄生蟲所感染…… 格蘭特的行為日漸異常,終日躲在家中地下室里,對待斯達拉忽而溫柔甜蜜,忽而狂暴異常,一段時間之後,當地的許多寵物和農場動物陸續失蹤,格蘭特家中不時傳出怪聲和屍臭味……更恐怖的是,鎮上開始繁殖出大量粘膩發亮的巨型蛞蝓(通稱鼻涕蟲),所有被攻擊的居民都變成了嗜血僵屍。勇敢的斯達拉和警長比爾(內森·菲利安 飾)合力拚命阻止感染人群的擴散,小鎮上人人自危,所有沒被感染的居民們不但要躲避巨型蛞蝓從口中入侵他們體內,同時要避開變成嗜血僵屍的鄰居。居民們在同心協力阻止彌漫整個維爾西的邪惡生物的同時,不得不相互猜忌著對方有沒有受到蛞蝓的侵害,一場爆笑而駭人的生存大戰由此展開。 本片延續了相同題材影片的經典套路。 ——《好萊塢報道》 雖然這部出自詹姆斯?剛之手的影片沒什麼新意,但其中的一些讓人驚駭的場面和詼諧的劇本還是值得肯定的。 ——《鄉村之聲》 對於那些嗜好反胃恐怖片的影迷來說,《撕裂人》足以令他們滿意。 ——《今日美國》 一部只有真正的恐怖片粉絲才會喜歡的電影。 ——《西雅圖時報》 本片堪稱同類作品中的經典之作。 ——《休斯頓紀事》 一部拙劣的效仿之作。 ——《多倫多之星》 小鎮遭襲,人心惶惶。這樣的情節似曾相識。讓人很容易便想起了一年前印度人奈特·夏馬蘭的《神秘村》。當年,成本低廉的驚悚片《神秘村》在上映後不足一個月便瘋狂捲走過億票房。能不讓眾同道中人們羨慕加嫉妒。如今,財大氣粗的環球公司也按捺不住跟風的情緒。不知從哪裡找來了這部和《神秘村》極為相似的故事,急忙改編成片。迫不及待地在春季淡檔推出台前。相信也是希望這樣的小製作能像它的「前輩」那樣帶來些驚喜。然而,與《神秘村》有些不同的是,該片並不是一味地求深度而走純粹令人不寒而慄的驚悚路線,也不刻意追求刻畫人面對恐怖時的種種細微表現。而是在此方面點到為止的同時,加入更多的好萊塢電影技術所擅長的鮮血淋漓的視覺沖擊。同時,還會不厭其煩地搞些笑料來調劑氣氛。將恐怖驚悚以非常娛樂的方式呈現給人看。再加上並非重量級別的演員陣容,本片也只能算是環球春季的小動作,難有太大的作為。不過驚悚加娛樂,還是多少會讓一部分影迷樂意追隨。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關於導演】
本片導演詹姆斯·剛出生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的一個愛爾蘭天主教大家庭,父親和伯父都是律師。從能記事的時候開始,詹姆斯就熱衷寫作和表演,12時他就開始用8毫米攝影機拍攝短片,攝制了一些自己的兄弟們被僵屍開膛破肚的滑稽小品。詹姆斯曾中途輟學去組建自己的搖滾樂隊,還出了張專輯,雖然沒賺到多少錢,卻泡到了不少靚妹。這段時期是在亞利桑那州的圖桑度過的,在他後來完成的第一部小說《The Toy Collector》中可以找到當年的影子。詹姆斯最終還是重返聖路易斯大學校園,完成了學業。隨後他來到紐約,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美術碩士學位,不過他後來回憶時說,這段經歷無非是在浪費時間。 在詹姆斯開始著手自己第一部小說的同時,還在為Troma公司工作,這是一家著名的專門拍攝B級片的獨立製片公司,詹姆斯在1996年的《傻米歐與朱麗葉》(Tromeo & Juliet)中擔任了編劇和製片,出乎意料的是,這部影片成為了當年的Cult經典。 1997年,去法國戛納參加電影節的詹姆斯突然大徹大悟,他從Troma公司辭職來到洛杉磯,為華納公司創作劇本,並出版了兩本反響不錯的小說。2002年,由他完成劇本的真人動畫片《史酷比》在全球范圍內爆收3億美元票房,2004年的續作《史酷比2:怪獸偷跑》再度雄踞票房榜首,同年的《活死人黎明》也賺得不錯口彩。
【打造夢魘】
《撕裂人》是詹姆斯·剛的導演處女作,他深知把劇本中的文字轉化為圖像搬上銀幕需要大量特效和以假亂真的模擬技術,這是營造驚恐氛圍的必需要素。詹姆斯非常懷念20多年前《怪形》中精緻的造型化妝以及令人作嘔的污穢觀感,他希望憑借近年相關技術上的進步來用新材料和新技術重現當年經典作品的質感。 片中主人公格蘭特受異形感染後外貌的漸進變化過程是全片特效的重中之重,劇組請來了憑《六尺風雲》贏得艾美獎及擔綱《鐵血戰士》、《猛鬼街5:猛鬼怪胎》的資深特效化妝師托德·馬斯特茲來領銜指導這項工作。片中使用了大量硅膠來塑造受感染者的皮膚,而且曾一度導致全國硅膠斷貨而不得不用1個月的時間向廠家訂貨。而片中出現的500隻蛞蝓是由高強度熱凝膠製成,這種彈性材料一直被用於製作性玩具。還有令人作嘔的黏液,劇組用了300加侖的甲基纖維素才打造出片中的效果。
[編輯本段]幕後故事
[1][2] 2004年是身為編劇的詹姆斯 剛開始峰迴路轉、青雲直上的一年,他負責編劇的翻拍作品《活死人黎明》和真人動畫《史酷比2:怪獸偷跑》在陽春三月里接連登上了全美票房冠軍的寶座,自小在恐怖片、斯蒂芬 金小說、史酷比卡通片中滋養長大的詹姆斯以想法多怪著稱,早在12歲時,詹姆斯就用8毫米攝影機開始了拍片體驗,其拍攝的主題多以兄弟們慘遭僵屍開膛破肚的滑稽兇殺為主,在駭人的恐怖情節中加些幽默搞笑的喜劇佐料,這是詹姆斯自青春期以來就已篤定的創作風格。 在《活死人黎明》的成功改編贏取了大批恐怖片粉絲的支持與好評後,詹姆斯終於邁上了夢寐以求的恐怖片導演之路,在他的心中,約翰 卡朋特的《月光光心慌慌》、大衛 柯南伯格的《變蠅人》等等作品都是值得俯身膜拜的經典,特別是以嗜血、惡心、大膽、色情著稱的柯南伯格,詹姆斯對他的景仰之情更如滔滔江水,但求新圖變的詹姆斯並不打算沿襲前輩的風格,他想走出自己的一條特色之路:外星異種+嗜血僵屍+黑色幽默=導演處女作《撕裂人》,這就是詹姆斯給影迷們列出的獨特等式
[編輯本段]精彩花絮
·片中的一些怪物體形巨大,劇組不得不在機庫中建造。 ·在影片開拍的6個月前,負責本片特效的MASTERSFX工作室就開始著手設計。 ·出於對上世紀80年代怪物影片的敬意,片中的大部分怪物模型均由手工鑄模完成。 ·片中有一處描寫斯達拉走入地下室後驚恐的發現一堆兒爛肉的場景,為了造成逼真的驚駭表情,在拍攝現場,道具師把一條懸吊著的死狗突然推至伊麗莎白·班克絲的面前,事先並不知情的伊麗莎白頓時花容失色。 ·片中曾出現名為「卡斯蒂維特」(Castevet)的鄰居,在《魔鬼聖嬰》中,羅絲瑪麗的鄰居就叫卡斯蒂維特。 ·片中的珍娜與導演詹姆斯·剛的妻子同名,而艾米麗也與詹姆斯·剛的妻子珍娜的姐姐同名。
[編輯本段]精彩對白
Jack MacReady:It's obvious the bastard's got lyme disease! 傑克:很明顯這個討厭的傢伙得了萊姆症。 Bill Pardy:What? 比爾:什麼? Jack MacReady:Lyme disease. You touch some deer feces, and then you... eat a sandwich without washin' your hands. You got your lyme disease! 傑克:萊姆症。如果你接觸了一些鹿糞,沒洗手就吃了三明治,你就會得上萊姆症。 Bill Pardy:And that makes you look like a squid? 比爾:這種病會讓你看上去像個魷魚?

E. 求有關朋克搖滾樂隊,叛逆青年的電影

有很多!還是自己找找好!

晝夜搖滾
神秘列車
Jimi Hendrix——Experience Electric Ladyland
別回頭
苦難日之夜
紫醉金迷
美國風情畫
給我庇護

NME評選20部最佳搖滾電影(組圖)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7日21:01 新浪娛樂
新浪娛樂訊 北京時間4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為慶祝英國「新音樂快遞」(NME)網站電影頻道的推出,該網站近日評選出了20部最優秀的與搖滾有關的電影。

《24小時派對狂》(24 Hour Party People,2002)

這部紀錄片全程以DV拍攝,經由湯尼·威爾森(Tony Wilson)的故事探索由其創立的著名唱片廠牌Factory的興衰歷程,重現曼徹斯特當年光輝的音樂風潮。影片涉及Factory旗下Joy Division樂隊的發展,並從威爾森的視角分析柯蒂斯的自殺事件。該片參加了當年的戛納影展。

《金屬精神》(Anvil,2008)

影片真實描繪了加拿大傳奇金屬樂隊Anvil的歷史和現在。片中首度發表了多段重要影像,並配以多位金屬大腕的訪談段落,例如Slash、摩托頭樂隊的Lemmy、炭疽的Scott Ian、金屬的創始人Lars Ulrich等。該片獲得了今年美國獨立精神獎的最佳紀錄片獎。

《控制》(Control,2007)

這是一部描述英國後朋克樂隊Joy Division主唱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後期生活的黑白傳記電影,曾獲得多項大獎。柯蒂斯在23歲時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青年歌手薩姆·賴利因為成功扮演柯蒂斯而順利走進了影視界。

幾近成名(Almost Famous,2000)

影片講述了《滾石》雜志的一名實習記者隨樂隊采訪的故事。這來源於導演兼編劇卡梅倫·克勞(Cameron Crowe)的真實經歷,他年輕時作為《滾石》的實習記者曾追隨奧爾曼兄弟樂隊(The Allman Brothers Band)、齊柏林飛艇、老鷹、林納史金納等。該片獲得一項奧斯卡獎、一項格萊美獎、兩項金球獎,美國著名影評人羅傑·艾伯特贊譽它是當年最好的電影。凱特·哈德森在片中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某種怪物》(Some Kind Of Monster,2004)

一開始這部紀錄片只打算表現金屬樂隊的專輯《St. Anger》(2003)的誕生過程。隨著拍攝過程的深入,影片挖掘了樂隊成員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在創作過程的意見沖突。片中有很多樂隊排練的片段,片名出自專輯中的一首同名歌曲。影片獲得了美國獨立精神獎的最佳紀錄片獎。

《猜火車》(Trainspotting,1996)

這部由丹尼·鮑爾執導,伊萬·麥克格雷格主演,關於癮君子的電影堪稱經典。該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劇本的提名。

《四重人格》(Quadrophenia,1979)

影片根據誰人樂隊1973年的同名搖滾歌劇改編,講述了英國現代派青年的故事。

《不要回頭》(Don't Look Back,1967)

這部影片在1998年被收入美國國家電影目錄,記錄了1965年鮑勃·迪倫在英國巡演的過程。該片創造了很多經典,無數音樂和影視作品向其致敬。影片開始《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隱秘的鄉愁布魯斯)的片段,被視為第一件音樂錄影作品。片尾迪倫說的「給無政府主義者一根煙」,更是成為經典對白。

《搖滾萬萬歲》(This Is Spinal Tap,1984)

影片以紀錄片的形式講述了重金屬樂隊刺脊(Spinal Tap)的故事。這是一支虛構的樂隊,他們瘋狂的行為和自負的性格幽默的體現了當時樂壇的現狀。2002年,該片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收入國家電影目錄。後來,飾演三位樂手的演員還以「刺脊」的名義舉辦過幾場演唱會。

《高保真》(High Fidelity,2000)

這部由約翰·庫薩克主演的喜劇電影,講述了一個音樂發燒友的故事。故事主要發生在一家唱片店裡,由於人物的特殊身份,影片對配樂的要求特別高,為此編劇和他的團隊不得不從2000首歌中精挑細選了70首放入片中。

《挖!》(Dig!,2004)

這部紀錄片講述了兩支美國搖滾樂隊,丹迪·沃霍斯(The Dandy Warhols)和布萊恩瓊斯城大屠殺(The Brian Jonestown Massacre)七年中的發展歷程,集中描繪了兩位主唱考特尼·泰勒-泰勒(Courtney Taylor-Taylor)和安東·紐庫姆(Anton Newcombe)。但是紐庫姆認為影片對自己和樂隊的描繪並不真實。該片在2004年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贏得了紀錄片評委會大獎。

《失去價值》(Stop Making Sense,1984)

影片記錄了美國搖滾樂隊Talking Heads 1983年為專輯《Speaking In Tongues》(說方言)巡演過程中,在好萊塢Pantages劇院連續三晚的演出。這是第一部完全使用數字音頻技術製作的電影,預算達到1200萬美元。片名來自《Girlfriend is Better》(女友更好)的歌詞:「當我們變老,就會失去價值。」該片經常被稱為「最偉大的搖滾電影之一」

《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1993)

這部青春成長喜劇電影造就了一批未來之星:馬修·麥康納、本·阿弗萊克、米拉·喬沃維奇等。片名出自齊柏林飛艇樂隊的同名歌曲,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Richard Linklater)希望樂隊允許他在電影中使用這首歌曲,盡管吉米·佩吉同意了,羅伯特·普蘭特卻沒有同意。

《低俗小說》(Pulp Fiction,1994)

在這部交織著暴力、犯罪、喜劇和流行文化的電影中,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加入了大量沖浪搖滾樂,他覺得這樣就像搖滾版的埃尼奧·莫里康納(Ennio Morricone,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作品,搖滾版的意式西部片音樂。片中最著名的歌曲是沖浪樂之父迪克·戴爾(Dick Dale)改編的希臘歌曲《Misirlou》(希臘語,意為「埃及姑娘」)。此外由於在電影中翻唱尼爾·戴蒙德的《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女孩,你就要變成女人了),芝加哥另類搖滾樂隊Urge Overkill迅速打入了主流市場。

《沒有家的方向》(No Direction Home,2005)

這部電影囊括了兩位大人物的第一次:馬丁·斯科塞斯首部人物傳記長片,反映了鮑伯·迪倫1963至1966年間的音樂生涯;迪倫首次在錄像采訪中廣泛深入地談論自己的早期生涯。

《給我庇護》(Gimme Shelter,1970)

當電影、電視里出現60年代或者與越戰有關的場景時,滾石樂隊的《給我庇護》經常被作為背景歌曲。這首歌是樂隊1969年專輯《Let It Bleed》中的主打單曲。該片是講述樂隊1969年環美巡演的紀錄電影。

《見人很容易》(Meeting People Is Easy,1998)

這是一部關於樂隊巡演旅程的紀錄電影,但是它對巡演持否定的態度。影片展現的內容是巡演的單調乏味而非人們眼中的光鮮迷人。導演格蘭特·基(Grant Gee)用鏡頭記錄下電台司令(Radiohead)為1997年的專輯《OK Computer》巡演的過程,並獲得了2000年格萊美最佳長篇音樂錄影的提名。

《花園之州》(Garden State,一譯為「情歸新澤西」,2004)

這部扎克·布拉夫(Zach Braff)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處女作探索了生活的意義。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問題少女薩姆性格孤僻、習慣撒謊,卻十分熱愛音樂。片中充斥著酷玩的《Don』t Panic》(不必驚慌),The Shins的《New Slang》(新俚語)、《Caring Is Creepy》(關心讓人恐懼),西蒙和加芬克爾(Simon & Garfunkel)的《The Only Living Boy In New York》(紐約最後的男孩)等優秀歌曲。所有曲目都是由布拉夫親自挑選的,他為此還獲得了2005年格萊美最佳原聲專輯編輯獎。

《格拉斯頓伯里》(Glastonbury,2006)

這是第三部為英國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拍攝的電影。這部紀錄片真實再現了從1970年到2005年,歷屆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的熱鬧場景。

《粉紅女郎》(Pretty In Pink,1986)

《小鬼當家》的導演兼編劇約翰·休斯(John Hughes)最擅長描摹青少年的心理,這部關於青澀初戀的電影正是由他創作。影片的靈感來自英國後朋克、新浪潮樂隊迷幻皮草(The Psychedelic Furs)的同名歌曲。這首歌被改編重錄後成為了電影的主題曲。

F. 誰能告訴我大野洋子和約翰.列儂的生平簡介

大野洋子、一個此後與約翰·列儂朝夕為伴的女子,在此也不能不著以筆墨。1933年2月18日生於東京一傳統日本家庭,14歲時全家遷居紐約。60年代初,她在文學、哲學和電影創作等方面就已才華橫溢,是當時紐約前衛藝術舞台上的風雲人物。70年出版了著名詩集《葡萄柚》(Grapefruit),同年執導電影《羽化登仙》(Apotheosis)和《飛翔》(Fly),作為先鋒派電影的代表作入選法國戛納電影節參賽。她擅長於製造藝術事件,擾亂人們的習慣性思維,對現有的世界觀提出質疑。
約翰.溫斯頓.列儂(JohnWinstonLennon)、英國著名搖滾樂隊「披頭士」(TheBeatles,也譯做「甲殼蟲」)成員、詩人、社會活動家。
1940年10月9日:約翰?列儂生於利物浦的一個破碎家庭,由姨媽養大。早年就讀於利物浦藝術學院。18歲時,母親死於車禍。
1956年:結識了14歲的保羅.麥卡特尼(PaulMcCartney)。1958年:保羅的好友,16歲的喬治?哈里森(GeorgeHarlison)加入樂隊。披頭士樂隊基本成型。
1962年5月:正式與倫敦EMI旗下的一家小公司Parlophone簽下錄音合同。自此,開始了以披頭士為主角的搖滾樂「不列顛入侵」。
1964年:年底,披頭士有30首歌曲列入該年「佳曲100首」行列,他們的三張專輯壟斷專輯排行榜之首達30周之久。此後的五年中,幾乎所有專輯都成為樂壇經典。
1968年:約翰和辛西婭的婚姻破裂,隨後遇見了紐約先鋒藝術家大野洋子(YokoOno)。
1969年:約翰?列儂和大野洋子在直布羅陀結婚。
1970年:專輯《ABBEYROAD》(修道院之路)的發行引起樂隊成員的分歧,約翰和保爾紛紛指責對方的妻子過分介入樂隊的事務,從而引發口角乃至起訴,甲殼蟲終於在70年代的第一年裡分道揚鑣,曲終人散。
70年代:約翰.列儂和大野洋子在紐約格林尼治村安家,繼續音樂和藝術創作。
1980年12月8日晚,約翰在為洋子的歌曲《如履薄冰》配完吉它曲的回家路中,被一名瘋狂的持槍者槍殺於自己曼哈頓公寓的門口。

G. 哈里波特主要演員的詳細資料

6歲的丹尼爾·拉德克里夫(飾 哈利·波特)在哈利·波特電影系列的第四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再次扮演了哈利·波特一角。

扮演小哈利·波特已經為丹尼爾贏得了世界性的贊譽以及於2002年2月頒發的英國綜藝俱樂部最佳新人獎。2002年4月,為了表彰他出色地扮演哈利及其對電影的未來做出的貢獻,義大利大衛·迪多納泰羅協會授予他義大利電影金像獎。

丹尼爾於1999年12月首次出現在英國電視上,當時他在英國電視公司出品並深受好評的《大衛·科波菲爾德》中扮演了年輕時的大衛·科波菲爾德。現在哈利·波特電影系列中扮演麥格教授的女爵士瑪吉·史密斯當時也出演了這部由西蒙·柯蒂斯執導的電視劇。

在參演第一部哈利·波特電影前,他在自己的電影處女作《巴拿馬裁縫》中扮演了傑米·李·柯蒂斯和傑奧福瑞·納許在屏幕上的兒子。

2002年11月和12月間,他還作為'神秘嘉賓'在倫敦西區文德漢姆斯戲院客串出演了由肯內斯·布拉納執導並曾獲得奧利維爾獎的喜劇《我寫的戲劇》。

丹尼爾在休閑時主要的興趣仍舊是電影和音樂,特別是搖滾樂和英國的獨立樂隊。

17歲的魯伯特·格林特(飾 羅恩·韋斯萊)再次扮演了哈利·波特最好的朋友,韋斯萊家最小的男孩。盡管《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魯伯特的首次職業表演,但他的天分為其贏得了全球影評人及影迷們的褒揚,並曾獲得英國影評人協會最佳新人獎的提名。

自從出演第一部哈利·波特電影後,他在彼得·休伊特執導的《神屁太空人》中扮演了一位年輕搞笑的教授,和西蒙·卡婁和斯蒂芬·弗瑞同台表演。他最近當然又在《哈利·波特與密室》和《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中再度扮演了羅恩·韋斯萊。

魯伯特是家中五個孩子中最大的一個,他說他和自己扮演的角色羅恩有很多相似之處,當然包括穿別人穿剩的衣服和超級喜歡吃甜食。

在出演羅恩·韋斯萊之前,他參加過校內和當地戲劇團的演出。他曾在《安妮》中出演過黑幫成員茹斯特,參演過《彼得·潘》,並在《格利姆傳奇》中出演過小矮人朗珀斯提斯金。

自從觀眾們幾年前認識他以後,他已經從一個特別可愛滑稽的韋斯萊家最小的男孩變成了一個17歲的年輕小夥子。魯伯特在不拍片的時候會經常去打高爾夫。

15歲的艾瑪·沃特森(飾 赫敏·格蘭傑)再次出色地扮演了好心的書獃子赫敏·格蘭傑,一個剛開始對除了書之外的其他東西感興趣的角色。

在第一部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中扮演赫敏是艾瑪的首次職業演出,盡管她從很小就表現出了天賦。

她扮演赫敏的出色表現已經為艾瑪在全球贏得了大量的影迷。兩年前,她憑《哈利·波特與密室》及《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獲得了美國在線最佳女配角獎。她還因《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被《完全電影》雜志的讀者選為最佳新人。

艾瑪繼續在拍片的同時處理好學業,她還熱衷於冰球、無擋板籃球、網球和跑圈子比賽,並且是一位出色的田徑運動員。她還是位藝術學者,在片廠裡面有著最華麗最有創意的化妝間。她的其他愛好包括和朋友家庭聚會、旅遊、跳舞(街頭爵士、街舞、莎莎舞和她的角色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跳的交誼舞)和唱歌。

18歲的湯姆·菲爾頓(飾 德拉科·馬爾福)再次扮演了哈利·波特的死對頭,斯萊特林學院的男學生德拉克·馬爾福,他在所有四部哈利·波特電影中都出演了這一角色。

湯姆參加職業演出已經有9年了,1996年時他第一次登上大銀幕是在彼得·休伊特執導的《借債人》中扮演皮格林。1999年時,他在《安娜與國王》中扮演了茱迪·福斯特在銀幕上的兒子路易斯。

他還出演過多部英國電視劇,包括在《蟲子》中扮演詹姆斯和在《第二眼》中扮演托馬斯·因格漢姆,與克萊弗·歐文演對手戲。他還出演過英國廣播公司廣播4台的兩場戲劇,在《地海的巫師》扮演愛爾斯和在《給大家的》中扮演赫克萊。

湯姆在一系列的電視和廣告中曝光後於1995年引起了注意。除了很早就顯露他的表演才華外,他還是一位釣魚的熱衷愛好者。

斯坦尼斯拉夫·伊萬奈斯奇(飾 威克多爾·克魯姆)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扮演了代表德姆斯特朗參加三強爭霸賽,與霍格沃茨和布斯巴頓進行比拼的威克多爾·克魯姆。

今年20歲,出生於保加利亞的斯坦尼斯拉夫在英國的寄宿學校學習時很偶然地被挑中出演克魯姆。當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選角指導造訪他所在的學校並聽見他在走廊里說話時,斯坦尼斯拉夫已經在英國上了四年寄宿學校了。選角指導菲奧納·威爾於是詢問了戲劇學院的院長,斯坦尼斯拉夫是否願意為威克多爾·克魯姆一角試鏡。斯坦尼斯拉夫在初選後被列為候選人之一,但因為學業的安排錯過了第二輪面試,因此他認為自己被選中的機會大大降低。

斯坦尼斯拉夫之後又得到了一次試鏡機會,並被定為最終候選人之一。盡管他從來沒有參與過職業演出,但他家有表演的傳統,而且選角指導很明顯地意識到了他的天賦。斯坦尼斯拉夫和選角指導再度會面後被邀請與《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的導演邁克·紐威爾見面。隨後他被告知他被選中出演威克多爾·克魯姆。

在不拍片時,像他扮演的角色克魯姆一樣,斯坦尼斯拉夫喜歡包括網球、足球、英式橄欖球、田徑和游泳在內的多項體育運動。

18歲的凱蒂·梁(飾 秋·張)在電影《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扮演了哈利·波特喜歡的對象,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拉文克勞學院的學生秋·張。

這是凱蒂的首次職業演出,也是她首次參與任何錶演。

凱蒂在2004年2月參加了海選,在試鏡過程中擊敗了其他五千多名候選者被挑中出演秋·張。在此之前凱蒂沒有表演經驗也沒學過表演,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的父親在一家中文電視台上看到了海選的消息。凱蒂覺得很有意思,於是決定嘗試一下自己的運氣,盡管那天她更關心的是去逛街買東西。

在海選當天,凱蒂和其它數千計的女孩們一起焦急地期盼能被選中出演秋·張。她認為自己沒有表演經驗所以肯定不會中選,所以在初試過後,當得知自己被挑中進入下一輪時,凱蒂非常吃驚。在經過更多的面試後,凱蒂的母親接到通知說凱蒂將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出演秋·張。

凱蒂很喜歡音樂,她喜歡聽包括R&B、流行、搖滾、和Hip Hop在內的各種音樂,而且會彈鋼琴。

15歲的馬修·路易斯(飾 納威·隆巴頓)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再度扮演了哈利·波特忠實的朋友納威·隆巴頓。

馬修自五歲加入一家業余戲劇俱樂部後便開始表演。他在參加了位於他家鄉利茲城的一次海選後贏得了出演納威的機會。

馬修曾出演過包括《心跳》、《城市的中心》、《心之歸處》、《夏普》、《艾姆代爾》、《達奇爾赫帕斯克》和《如此的生活》在內的多部電視連續劇。

當馬修不為拍片而奔忙時,他喜歡和朋友在一起、讀書、寫小故事、聽搖滾樂、玩電腦游戲和參加體育運動――特別是打高爾夫。馬修曾經加入過航空小隊,他最近開始對電影製作感興趣。他還是利茲聯隊的忠實簇擁者。

羅伯特·帕帝森(飾 塞德里克·迪戈里)在這一部哈利·波特電影中扮演了霍格沃茨在三強爭霸賽中的正式代表,級長塞德里克·迪戈里。當然在最後一秒鍾,哈利·波特也被鬼使神差地選中代表霍格沃茨參賽。

19歲的帕帝森最近才開始他的職業演藝生涯,首部作品是尤萊·艾德爾導演的《山頓的劍》,他在其中與山姆·威斯特和本諾·福爾曼演對手戲。

在此之前,羅伯特是巴恩斯劇團的一名成員,曾在松頓·王爾德的《我們的城鎮》中出演主角喬治·吉布斯;他還在科爾·坡特的《什麼都行》中扮演了依弗林·奧克萊王,在《苔伯家的苔絲》中扮演了阿萊克。他最近在OSO藝術中心推出的《麥克白》中扮演了馬爾科姆。

克雷芒斯·博伊斯(飾 芙蓉·德拉庫爾)扮演了代表布斯巴頓魔法學院在三強爭霸賽中與哈利·波特、塞德里克·迪戈里和威克多爾·克魯姆比拼的學生芙蓉·德拉庫爾。

博伊斯在英國廣播公司出品,由吉利斯·邁克基農執導,羅伯特·卡萊爾主演並大獲成功的小型系列劇《火葯、背叛和陰謀》中扮演了蘇格蘭瑪麗女皇後,已被英國觀眾視為皇族。

《火葯》是這位法國明星第一次用英語主演,她向人們展示了她在法國以外,用非母語表演也能獲得成功。她是法國少有的能熟練運用各種口音的演員之一,她可以扮演含蓄的受過法國教育的女皇,也能扮演有活力的美國少女。

在英國拍完《哈利·波特和火焰杯》之後,博伊斯飛到了布拉格參加《啟示錄》的拍攝,這部新的系列劇由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製作,莉莉·扎努克導演,比爾·普爾曼和娜塔莎·邁克爾洪主演。在這部根據《聖經啟示錄》大綱改編的現代故事劇中,長相天真無邪,滿頭金發的博伊斯扮演了包括一位道德准則受到挑戰的墮落天使在內的兩個黑暗角色。

除了在國外嶄露頭角之外,這位年輕的法國明星於2005年間也參演了法國國內一些即將出品的電影,包括勞倫·波尼克(《一位女性24小時的生活》)執導,路易斯·加萊爾(《夢想家》)和弗朗斯瓦·貝雷安德主演的《我的俘虜》和由她主演的《家庭動物》。這部由法國新秀埃里克·佛海斯體爾導演的愛情故事從另類地角度審視了真人秀電視節目。

在出演過幾部深受好評的電影後,博伊斯在法國已經家喻戶曉。2002年,她主演了妮娜·格柔斯導演的《奧爾加的夏天》,還在弗朗西斯·帕魯導演的《勞斯一家》中扮演了卡洛·波桂銀幕上的女兒馬佳莉·勞斯。

拍電視劇和迷你系列劇也為她贏得了不少知名度。她出演過奧利維爾·佩萊的電視系列劇《人生依舊》和帕特莉斯·瑪汀努的《塔妮婭·伯雷阿莉斯》。

博伊斯很小便出演了艾迪恩·桂卡德的《龍》和《45年5月95年5月》等舞台劇。盡管她已久經沙場,但仍覺得自己有很多可學的。她已被法國最負盛名的戲劇學校法國國家藝術學院錄取。

羅比·科特瑞恩(飾 魯伯·海格)再次扮演了霍格沃茨深受歡迎的看守魯伯·海格,這位保護神奇生物課的老師也是哈利、羅恩和赫敏的好朋友。

科特瑞恩是英國最多產且最受尊敬的影視演員之一,他在逾三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多次獲獎。迄今為止,他在一段輝煌的電影生涯中曾出演過40多部電影,包括最近在《十二羅漢》中扮演松井。當然他也參演過《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波特與密室》和《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他曾憑《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獲得過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和倫敦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配角提名,並獲得過蘇格蘭電影最佳男演員獎。

他最近參演的電影還包括艾倫和阿爾伯特·休斯的《來自地域》、007系列之《末日危機》和《黃金眼》,他在其中扮演了瓦倫汀·朱可夫斯基、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瓶中信》、《伙計》、《教皇該死》、《亨利五世》、《自由行》、《初生之犢》、《丑聞風暴》、《蒙娜麗莎》和《向上帝調頭寸》。他憑《向上帝調頭寸》在1991年度的《標准晚報》英國電影獎上獲得了彼得·賽樂斯喜劇獎。

科特瑞恩最知名的角色可能是在全球熱播的電視劇《快客》中扮演的菲茲。這部非常成功的故事片在三年的播放中獲得了很多獎項,包括1995年和1996年蟬聯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最佳故事連續劇獎,皇家電視協會頒發的最佳故事片獎,1993年電視媒體工會頒發的最佳連續劇獎和美國有線電視協會頒發的最佳迷你系列劇獎。

科特瑞恩也因為扮演警察局中強悍而又聰明的精神病專家菲茲而獲得了多個獎項。他難以置信地連續三年(1994、1995和1996)蟬聯了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最佳電視演員獎;在1993年獲得了電視媒體工會頒發的最佳電視演員獎;在1994年蒙特卡洛電視節上獲得了頒給最佳演員的銀仙子獎;在1994年獲得了皇家電視協會頒發的最佳男演員獎;還獲得過法國國際影視節最佳男演員獎和有線電視協會頒發的最佳迷你系列劇男演員獎。

科特瑞恩最近參演了非常成功的系列劇《弗瑞澤》的最後一集。在此之前,他執行兼職並參演了國際電視台出品,深受好評的兩集系列劇《計劃師》。

1978年科特瑞恩在特拉維斯劇院和漢姆普斯泰德劇院出演《瘦男孩》時開始被關注,80年代初期他出演了包括《郊野插曲》、《80年代狂想》、《笑?我付了授權費》和《周六晚間直播》在內的多部喜劇片。

他後來主演了 13 部 《幽默片斷》和包括《黑蛇 III》、《黑蛇聖誕節特別節目》在內的多部電視劇,並在托尼·史密斯的《什錦水果》中扮演丹尼·邁格隆能,還因此獲得了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演員提名。

拉爾夫·費因斯(飾 伏地魔)扮演了小說中最恐怖的惡人之一――邪惡的伏地魔。

在學習過一段藝術後,費因斯意識到自己真正喜愛的是表演,並因此加入皇家戲劇藝術學院。畢業後的那個夏天,他在瑞金茨公園的開敞劇院出演了《第12夜》、《仲夏夜之夢》和《繞著月亮轉》。

在又演過幾部舞台劇後,他於1998年加入了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他在那的兩年中最知名且最受好評的作品和角色是《亨利五世》、《李爾王》中的艾德蒙德和《愛的徒勞》中的貝隆。

1991年,費因斯第一次出演電視劇,參演了獲獎作品《頭號嫌疑犯》。他在大銀幕上的處女作是在《呼嘯山莊》中扮演希斯克利夫。隨後費因斯出演了彼得·格林納威導演的《魔法聖嬰》,但讓好萊塢注意的卻是他在《呼嘯山莊》的表演。斯皮爾伯格挑中他在深受好評的《辛德勒名單》中和廉姆·尼森演對手戲,扮演了納粹官員阿芒·高斯,他也因此獲得了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獎、倫敦影評人協會最佳男演員獎和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獎,並獲得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提名。

他隨後高調出演了一系列深受好評的電影,包括羅伯特·瑞德弗德導演的《機智問答》、奧斯卡獲獎作品並為他贏得了第二次奧斯卡提名的《英國病人》、《奧斯卡與露心達》、《愛到盡頭》和《紅龍》等。他出演過的其它電影包括《奧涅金》、《陽光情人》、《童魘》和《曼哈頓女傭》。

費因斯最近出演了費爾南多·默瑞爾執導,根據約翰·樂卡雷的小說《不朽的園丁》改編的同名電影,他主演的下一部影片是默純特·艾弗里出品的《白俄夫人》。在即將上映的《超級無敵掌門狗》中,他給懦弱的威克多·考特曼配了音,他最近還在瑪莎·費恩德的《恐色症》中出演了一個配角。

2002年12月,他在皇家國家劇院上演的《說話療法》扮演了卡爾·蔣,霍華德·戴維斯導演了這部克里斯托弗·漢普頓的新作。2003年,他在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勃朗德》中出演了勃朗德,阿德里安·諾貝爾執導了這部易卜生的作品。2005年,他在戴伯拉·華納新創作的舞台劇《凱撒》中扮演了馬克·安東尼。

邁克·甘本爵士(飾 阿不思·鄧布利多)再次扮演了霍格沃茨霍法學校睿智且倍受尊敬的校長阿不思·鄧布利多。

甘本於1963年在都柏林的愛德華茲/邁克利阿瑪劇院開始自己的表演生涯。他是勞倫斯·奧利維爾屬下最早的老維克國家劇團成員之一,在出演過多部戲劇後加入了伯明翰代表劇團並扮演了奧賽羅。在此後的40年中,甘本成為了他這一代中最出色的舞台劇演員之一,曾憑阿蘭·埃克本的《拒絕的合唱》和《伽利略和沃爾普尼的生活》獲得過奧利維爾獎,後者還為他贏得了1995年《標准晚報》最佳男演員獎。

他為影迷們熟知的作品包括彼得·格林納威執導的《情慾色香味》、最近由馬修·沃恩執導的《夾心蛋糕》、《成為茱莉婭》、威斯·安德森執導的《水中生活》、《賭徒》、《異教徒之戀》、《去年九月》、蒂姆·波特執導的《斷頭谷》、《幕僚》、《強盜美女》、《亂世有情天》、羅伯特·奧特曼執導的《戈斯福庄園》、約翰·弗蘭肯海默執導的《戰爭之路》、康納·邁克費森執導的《喜劇演員》、邁克·尼科爾斯執導的《天使在美國》和凱文·科斯特納執導的《天地無限》。

甘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可能是丹尼斯·波特電視系列《唱歌神探》,他因此獲得過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電視媒體協會和皇家電視協會等頒發的最佳男演員獎。他還出演過英國廣播公司出品的《錦綉佳人》和查爾斯·斯圖瑞奇的《經度》,以及斯蒂芬·坡利亞科夫的《家譜》。

甘本最近和李·埃文斯一起主演了馬修·沃科斯導演的舞台劇《死亡游戲》。他的舞台劇作品還包括在《麥克白》、《克里奧拉努斯》和《奧賽羅》中出演標題男主角、西蒙·格瑞的《否則已婚》、阿蘭·埃克本的《征服諾曼》、《你我之間》、《要人》、和拉爾夫·理查森合演的《愛麗斯的男孩們》、哈羅德·品特的《當年》、在《萬尼亞舅舅》中出演標題男主角和與傑克·萊蒙合演的《退伍軍人日》。

甘本在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時出演了哈羅德·品特的《背叛》和《山脈語言》、西蒙·格瑞的《結束》、克里斯托弗·漢普頓的《好萊塢童話》、埃克本的《姐妹般的情誼》和《小家庭企業》以及大衛·黑爾的《天窗》(包括在西區和百老匯的演出)等劇的男主角。他還出演過《理查德三世》、《奧賽羅》、《都是錢》和婭斯敏娜·瑞扎的《不期而遇的男人》(從巴比肯搬到了西區)。最近,他領銜主演了在阿爾梅達上演的尼克拉斯·海特納作品《克瑞西達》、在西區上演的帕特里克·馬貝爾作品《看護》和在皇家劇場上演的斯蒂芬·戴德利作品《號碼》。

國際知名的都柏林演員布蘭登·格利森(飾 "瘋眼漢"穆迪)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扮演了霍格沃茨新的黑魔法防禦術教師"瘋眼漢"穆迪。

格利森曾經是名教師,後轉行向他最愛的職業表演並加入了愛爾蘭的激情機器戲劇公司。格利森的第一部作品是《我倒下》,隨後他出演了約翰·伯爾曼的《將軍》,並深受好評。他的表現為他贏得了1998年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男演員獎、1998年倫敦評論家協會最佳男演員獎和該協會頒發的其他一些獎以及 1999年愛爾蘭電影電視獎。

在過去的幾年中出演了多部成功電影的格利森已經家喻戶曉,他最近在沃爾夫剛·彼得森導演的《特羅伊》中扮演了有能力卻被冤枉了的米耐勞斯王。他最近出演的其它作品包括奈特·沙馬蘭導演的《靈異村莊》(扮演了奧古斯特·尼科爾森)、安東尼·明格拉導演的《冷山》、瑞德利·斯科特導演的《天國王朝》和尼爾·喬丹導演的《普羅托早餐》。

格利森在出演了吉姆·謝里丹導演的《田野》後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之後他又在《大地雄心》和《西部風雲》等片中出演了配角。當他在《勇敢的心》中和梅爾·吉布森搭戲,扮演了哈米須後,格利森開始被好萊塢關注。

他其它的主要作品包括吳宇森導演的《諜中諜II》、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人工智慧》、約翰·伯爾曼導演的《巴拿馬裁縫》和《顱骨國家》、丹尼·波伊爾導演的《驚變28天》和馬丁·斯科賽斯導演的《紐約黑幫》。

格利森的眾多舞台作品包括《城堡之王》、《煤犁與星星》、《謝金的禱告》、《櫻桃園》和在百老匯歡樂劇院和芝加哥戲劇節上巡演過的《孔雀》。他在2001年曾重返舞台,在都柏林孔雀劇院參演了由威爾森·米拉姆導演的比利·柔須作品《我們如此》。

詹森·艾薩克(飾盧修斯·馬爾福)在《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再次扮演了可憎的食斯徒盧修斯·馬爾福。從在羅德里格·加西亞導演的《九條命》中和羅賓·萊特·潘演對手戲,扮演一名花花公子和在《我行我素》中扮演一名抑鬱的中產階級父親(兩部影片都在2005年的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映),到在冬納·婁格導演的《有人打網球嗎》中扮演一位搞笑且對女性和同性戀有歧視的電影明星,艾薩克再次證明了他是當代戲路最豐富的演員之一。他剛剛拍完和凱瑟琳·基納、珍妮芙·安妮斯頓、瓊·庫薩克和弗朗西斯·邁克多蒙德一起主演的喜劇片《富友》,接下來他將和休·傑克曼一起主演根據獲獎戲劇《好》改編的同名電影。

艾薩克在P.J.洛根導演的電影《彼得·潘》中扮演了虎克船長和達林先生兩個角色,深得影評人褒獎――《洛杉磯周報》將其稱作"令人吃驚的發現",英國版的《時代》雜志評論到,"簡單地說,(他就是)銀幕上最棒的虎克船長"。

2003年他出演了黑色幽默劇《真愛賭局》,再次贏得了影評人的稱贊,包括瑞克斯·利德在內的多名影評人將其比作"年輕的加里·格蘭特"。在此之前一年,他在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大製作影片《哈利·波特與密室》中扮演了邪惡的盧修斯·馬爾福。同一年的早些時候,他在瑞德利·斯科特導演的票房口碑俱佳的《黑鷹計劃》中扮演了頑固不化的邁克·斯蒂爾上尉,幾乎讓人認不出是他來。

艾薩克還在成龍主演的《燕尾服》中扮演了一名矯捷的國際間諜,在吳宇森導演的《風語者》中扮演了尼古拉斯·凱奇的上司,並穿著一件鑲滿亮片的無吊帶晚裝出演了由基努·里維斯和查莉斯·賽隆主演的《甜蜜十一月》。

艾薩克自從在梅爾·吉布森主演的《愛國者》中扮演了威廉·塔文頓上校大放異彩後便開始片約不斷,他的表現還為他贏得了倫敦影評人協會獎的提名。他的其它作品包括《愛到盡頭》、票房極佳的《世界末日》、《龍之心》、《傑克離婚》和歌舞劇《最後一分鍾》。除此之外,他還和朋友,導演保羅·安德森合作過幾部影片 ――包括科幻驚秫片《黑洞表面》、《兵人》和英國黑幫電影《瘋狂追緝令》。眼睛尖的人還會注意到他曾客串過安德森導演的《生化危機》和若伯·鮑曼導演的《艾麗卡》,並在邁克·菲吉斯導演的先鋒電影《噩宴旅店》中出演過幾個片斷。艾薩克出演的第一部電影是傑夫·戈德布拉姆和艾瑪·湯普森主演的《高個男人》。

在電視方面,他最近在三集《白宮風雲》中友情出演了一名貝爾法斯特的攝影記者,並主演了菲利普·諾伊斯導演的《兄弟情深》試播片,該片已被Showtime頻道挑中作為系列劇播出。

從倫敦著名的中央演說戲劇學院畢業後,他連續兩季出演了講述世界最高金融業故事,深受歡迎的英國電視系列劇《資金都市》、琳達·拉普朗特的迷你系列劇《便服》、保羅·格林格拉斯的《操縱》和其它很多單集電視劇。在舞台上,他在皇家國家劇院推出的,深受影評人好評並曾獲普利策獎的作品《天使在美國:第1和第 2章》中詮釋了路易斯一角,並曾在滿場的皇家宮廷劇院、阿爾梅達劇院和國王頭劇院演出過,還曾五次參加愛丁堡藝術節。

生於英格蘭利物浦的艾薩克在布里斯托爾大學學習法律期間,執導並主演了逾20部舞台劇。當他不在琢磨新角色或新口音時,他會回到倫敦的家並試圖回想自己正常的口音以便讓女兒在電話上認出他來。

加里·奧德曼(飾 小天狼星)再次扮演了哈利被冤枉了的教父,最近從阿茲卡班監獄逃走的小天狼星。

奧德曼從1979年開始在倫敦的舞台上開始演藝生涯。在1985年和1989年間,他只在倫敦的皇家宮廷劇院演出。1985年,他憑借在《教皇的婚禮》中的表現被倫敦的《劇終》雜志評為最佳新人。同年,他和安東尼·霍普金斯爵士共同獲得了倫敦評論家協會的最佳男演員獎。

他之後成為了當代最受尊敬且最有才華的男演員之一,其作品包括瑞德利·斯科特導演的《漢尼拔》、奧利弗·斯通導演的《刺殺肯尼迪》、呂克·貝松導演的《這個殺手不太冷》、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的《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和由他扮演貝多芬的《永遠的愛人》。

1997和1998年間,奧德曼出演了《第五元素》、《空軍一號》和《迷失太空》。這三部影片和科波拉的《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讓他成為了少有的能讓四部影片登上票房冠軍位置的演員之一。

1995年,奧德曼和經理人/製片夥伴道格拉斯·厄班斯基共同成立了製片公司,SE8集團並出品了奧德曼導演的處女作《切勿吞食》(他還編寫了該片的劇本)。影片應邀在1997年為第50屆戛納電影節開幕,並參加了競賽單元的評比,凱西·伯克因此片獲得了最佳女主角。該片還為奧德曼贏得了1997年愛丁堡電影節著名的第4頻道導演獎。

1998年,《切勿吞食》為奧德曼贏得了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頒發的最佳英國電影獎和最佳劇本獎,影片亦獲得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奧德曼的其它主要電影作品包括《席德和南茜》、斯蒂芬·弗瑞爾斯導演的《留心那話兒》、湯姆·斯多帕德導演的《君臣小人一命嗚呼》、尼克·若格和丹尼斯· 波特導演的《軌道29》、《血雨梨花》、《杏林血淚》、《第一州謀殺案》和《魔鬼警長地獄鎮》。1999年,奧德曼擔任了SE8集團/道格拉斯·厄班斯基出品,並獲得了三項奧斯卡提名的電影《競爭者》的執行監制並主演了該片。電視系列劇?

H. 維密天使的維密時裝展

1995年,維密舉行了首場時裝展,被全球媒體報導為「世紀內衣盛事」。1999年,經過在超級橄欖球賽期間廣告宣傳,維密公司創下廣播紀錄,時裝展現場直播的同時在時代廣場轉播,吸引了15億觀眾。
2000年,時裝展在法國戛納舉行。在戛納電影節期間為抗艾滋慈善機構籌集資金高達35億美元。
2001年,維密時裝展首次在ABC電視台播出。吸引了無數觀眾,同時也有中級知識分子的爭議。聯邦通訊局接到眾多觀眾對節目的投訴。
2004年,維密一改年度的時裝展,天使們(泰雅·班克斯、海蒂·克拉姆、吉賽爾·邦辰、安德麗娜·利瑪和亞歷山大·安布羅休)在全美4大城市:紐約、邁阿密、維加斯和洛杉磯舉行天使全美巡演。
2005年,羅格斯大學鼓樂隊更在時裝展結尾客串演出。這年也是泰雅·班克斯的最後一場維密T台演出。
2007年,辣妹組合回歸後的首次登台在維密時裝展演出,獲得顯著成效。原計劃參演的肯伊·威斯特由於母親的逝世而取消了演出。Will.i am樂隊應邀頂替他的空缺。
2006年,維密展出了大部分價值不菲的「夢幻文胸」。維密的子品牌紅粉佳人更在該年首次亮相T台。時裝展至此已發展成一場繁華盛事:富有精心雕琢的裝飾內衣、多種多樣的音樂以及各種為不同主題設計的背景。時裝展吸引了無數名人和藝人。模特穿戴的巨型天使翅膀,以及其他不同形式、不同大小的蝴蝶、孔雀或魔鬼等翅膀,已成為維密時裝的標志。維密時裝展更是眾多當紅模特雲集的盛事,在走秀的最後,均會同台在秀台中央展現身姿。
以往,大多數維密展出的服飾均為非賣品,但2005年,時裝展展出的服飾在目錄中開始提供銷售。

閱讀全文

與法國戛納電影節樂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沒有什麼好笑的電影 瀏覽:626
為什麼愛情電影網那麼卡 瀏覽:956
粵語電影觀看 瀏覽:324
趙汝貞大尺度電影 瀏覽:964
興趣愛好看電影的英文 瀏覽:540
老濕機電影院 瀏覽:202
明星大傻演電影全集 瀏覽:720
丘淑貞電視劇電影大全 瀏覽:577
台灣同性微電影男朋友 瀏覽:318
一個人守一座孤城是什麼電影 瀏覽:166
11天11夜中文字幕電影 瀏覽:214
馬東錫電影大全完整版惡人傳2 瀏覽:693
特工狂花中文電影完整版 瀏覽:585
邵氏兄弟粵語電影 瀏覽:261
電影一個特殊的女人陷入了愛情 瀏覽:6
雞皮疙瘩電影圖片 瀏覽:348
名字帶巧克力的電影 瀏覽:737
高清mp4電影網站資源 瀏覽:515
不忠電影2009法國 瀏覽:177
哪部電影音樂作用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