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明亮的介紹
蔡明亮,1957年10月27日出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專修電影與戲劇。中國台灣影視導演、編劇1。1984年蔡明亮擔任編劇的電影《小逃犯》獲得第2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2。1993年導演電影處女作《青少年哪吒》獲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銅獎34。1994年執導的第2部電影《愛情萬歲》獲得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56。1996年執導的第3部電影《河流》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銀熊獎和國際新聞獎7。1998年憑借導演作品《洞》獲得第14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8。2001年執導的電影《你那邊幾點》獲得第5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綜合技術大獎9。2003年蔡明亮執導電影《不散》10。2005年拍攝情色歌舞片《天邊一朵雲》獲得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阿爾弗雷德·鮑爾獎11。2006年蔡明亮導演電影《黑眼圈》提名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12。2009年蔡明亮被邀請到羅浮宮拍攝電影《臉》13。2013年執導的電影《郊遊》獲得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以及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14。2014年8月13日於台北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軍官勛位15
2. 蔡明亮《你那邊幾點》《四百下》這兩部法國電影新浪潮電影對台灣電影的影響
《四百擊》是二十世紀法國電影「新浪潮」的開山之作,其敘事手法簡單、直接,有一種穿透心扉的力量。這種簡潔、朴實的電影手法在「新浪潮」初期甚至是一種必需的標記。這既是因為二戰之後各國有良知有追求的電影人都對電影製造幻覺帶來的邪惡在不斷地反思,也與當時法國存在主義思潮甚囂塵上有關,而且,新浪潮的那一代導演大都是影迷出身,在手執導筒之前,這些人都曾在法國電影資料館猛磕先前電影史上的各種好影片,並撰寫精彩影評呈現自己的電影主張。毫無疑問,這些導演既受到二、三十年代美國好萊塢電影技術的深刻影響,也受到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電影思想的深刻影響。他們以反抗法國「優質電影」為名,發展出自己的電影觀念,並在自己的電影實踐中發展出新的電影風格,從而開創了一個時代的新風尚。《四百擊》作為揭竿起義之作,毫無疑問排在這一「浪潮」的浪尖之上。
蔡明亮把鏡頭對准都市人形形色色的生活。台灣新浪潮侯孝賢和楊德昌為主要推手,當然蔡明亮也是,他的電影題材不同於他們,煥發了台灣電影的活力。
3. 蔡明亮是誰,我用了多年的btkitty站關了
台灣的一位電影導演,最近因為電影版權問題和大陸很多的網站打官司
4. 台灣電影的其他導演
除了李安、侯孝賢外,蔡明亮則一反新導演普遍探索懷舊或歷史記憶的題材,並將觸角深入都會男女生活中,其中,早其作品《青少年哪吒》觀察都會青少年虛無而沒出路的生命、得獎作品《愛情萬歲》探觸寂寞的都市男女互舔傷口、另外,幾年後的作品如《河流》及《洞》更是赤裸描寫黑暗都市的情景。相對的,蔡明亮電影雖給人一種現代寓言的感覺,但也因為十分灰澀難懂而曲高和寡。除此,其他在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新新導演,如陳國富、徐小明、王小棣、易智言、陳玉勛、林正盛、張作驥,以及獨立製作的黃明川、賴聲川等,也都有水平以上的作品出現。台灣電影的歷史進程,自台灣日治時期後期至台灣解嚴前,便一直為官營製片廠所主導的情形下發展。事實上,該階段台灣電影的製作基本上也是以官營製片廠所拍攝的新聞片與政治宣傳片之製作為主。直至今,台灣當局出資及主導的台灣電影輔導金仍是一個發掘台灣電影人才的重要方式。
今台灣有一批年輕紀錄片導演。來自台灣社會各階層的他們,其影片題材也五花八門。題材從探索嚴肅社會或政治議題到有的以自己或家人、朋友為拍攝對象皆有。其紀錄片主軸,也從探索社會到探索個人的生活與問題。因為配合得當,整體成績已漸受國際矚目,並有不少的國際重要紀錄片影展獲獎紀錄。另外也有如無米樂的叫好叫座影片。
5. 天邊一朵雲那個電影主演是誰
中文名: 李康生
英文名: Kang-sheng Lee
性 別: 男
角 色:演員,導演,編劇
1968年生於台灣。台灣演員、導演。祖籍湖南,生於台北。高中畢業後參加大學聯考落榜,自己打工賺取補習費,當過保險、服務生。喜歡一個人留連在電玩店。
1991年蔡明亮在西門町一個青少年聚集的電動游樂場里發掘了他,從此成為蔡氏作品的最佳代言人。1991年出演蔡明亮為電視拍攝的劇情片《小孩》後,先後主演了蔡明亮的所有電影:《青少年哪吒》(1992)、《愛情萬歲》(1994)、《河流》(1996)、《洞》(1998)、《你那邊幾點》(2001)、《天橋不見了》(2002)、《不散》(2003)、《天邊一朵雲》(2004)。
十餘年來,李康生從少年小康成長為孤獨而無助的成年小康,蔡明亮的每一部電影成為他成長的見證。李康生雖然其貌不揚,身材矮小,卻建立了清楚的都會青年典型,有點憂郁,有點自閉,個性不乏叛逆,內心卻孤獨異常。他的這種特殊氣質,使他在台港眾多男演員中獨樹一格,也成為台灣電影代表性的青年演員之一。李康生從未受過任何正統的表演訓練,但具有敏銳的表達能力,銀幕上頗具魅力,頗得評論界的肯定,1994年就曾以《愛情萬歲》獲法國南特影展最佳男演員大獎。
他也曾與其他導演合作,參演過王童導演的《無言的山丘》(1992)、林正盛的《春花夢露》(1995)和《放浪》(1998),以及許鞍華的《千言萬語》(1998)。近年他演而優則導,2003年導演《不見》,獲韓國釜山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獎,荷蘭鹿特丹國際影展最佳影片金虎獎、影評人獎與亞洲電影發展協會獎。2004年導演《幫幫我》,再獲釜山電影節PPP(釜山電影資助計劃)單元最高獎——釜山大獎。
演員作品
天邊一朵雲 Wayward Wind (2005)
不散 Good Bye, Dragon Inn (2003)
天橋不見了 Skywalk Is Gone, The (2002)
你那邊幾點 7 to 400 Blows (2001)
千言萬語 Qian yan wan yu (1999)
洞 Dong (1998)
Fang lang (1997)
河流 The River (1997)
Chuen hua mon lu (1996)
愛情萬歲 Aiqing wansui (1995)
青少年哪吒 Ch'ing shaonien na cha (1993)
Xiao hai (1991)
導演作品
不見 Missing, The (2003)
《幫幫我愛神》2007
編劇作品
不見 Missing, The (2003)
6. 台灣導演侯孝賢\蔡明亮的全部作品
1980年《就是溜溜的她》35mm彩色/金世紀 編劇:侯孝賢 導演:侯孝賢 攝影:陳坤厚 美術指導:紀凱慶 剪輯:廖慶松
1981年《風兒踢踏踩》35mm/彩色/金世紀 編劇:侯孝賢 導演:侯孝賢 攝影:陳坤厚 美術指導:紀凱慶 剪輯:廖慶松
1982年《在那河邊青青草》35mm/彩色/東大 編劇:侯孝賢 導演:侯孝賢 攝影:陳坤厚 剪輯:廖慶松
1983年《風櫃來的人》35mm/彩色/萬年青電影公司 導演:侯孝賢 編劇:朱天文 攝影:陳坤厚 於1984年 獲第六屆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 最佳影片獎
《兒子的大玩偶》35mm/彩色/出品:中影/100 分鍾 原著:黃春明 編劇:吳念真 導演:侯孝賢 萬仁 曾壯祥 攝影:陳坤厚 監制:明驥 製片:徐國良 美術指導:李富雄 剪輯:廖慶松
1984年《冬冬的假期》35mm/彩色/萬寶路 編劇:朱天文 侯孝賢 導演:侯孝賢 攝影:陳坤厚 作曲:楊德昌 剪輯:廖慶松 於1985 年獲第三十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瑞士第三十八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特別推薦獎,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 節最佳劇情片獎
1985年《童年往事》35mm/彩色/中影/118 分鍾 編劇:朱天文 侯孝賢 導演:侯孝賢 攝影:李屏賓 監制:許新枝 製片:徐國良 於1987年獲第二十二屆金馬獎原著劇本獎,第三十七 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特別獎,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非、歐、美洲最佳影片獎
1987年《尼羅河的女兒》35mm/彩色/學甫 編劇:朱天文 導演:侯孝賢 攝影:陳懷恩 作曲:張弘毅 剪輯:廖慶松 於 1987年獲義大利第五屆都靈國際電影節特別評審獎
1987年《戀戀風塵》35mm/彩色/中影 編劇:吳念真 朱天文 導演:侯孝賢 攝影:李屏賓 美術指導:劉振祥 剪輯:廖慶松 於1987年獲葡萄牙特羅伊亞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
1989年《悲情城市》35mm/彩色/年代影視股份有限公司/160分鍾 編劇:朱天文 吳念真 導演:侯孝賢 攝影:陳懷恩 美術指導:劉志華 林崇文 作曲:立川直樹 張弘毅 剪輯:廖慶松 錄音:杜篤之 於1989年獲第二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四十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1993年《戲夢人生》35mm/彩色/歡樂無限 編劇:朱天文 吳念真 導演:侯孝賢 攝影:李屏賓 錄音:杜篤之 剪輯:廖慶松
1995年《好男好女》35mm/彩色/侯孝賢電影社/108 分鍾 原著: 蔣碧玉 藍博洲 編劇: 朱天文 導演:侯孝賢 攝影:陳懷恩 監制: 謝屏翰 金介文 製片: 張華福 錄音:杜篤之 剪輯:廖慶松
1996年《南國再見,南國》35mm/彩色/侯孝賢電影社 編劇:朱天文 導演:侯孝賢 製作人:張華福
1998年《海上花》35mm/彩色/侯孝賢映像製作有限公司 出品人、導演:侯孝賢 原著:韓子雲 注釋:張愛玲 編劇:朱天文 攝影:李屏賓 製片、剪接:廖慶松 美術:黃文英 錄音:杜篤之 音樂:半野喜
2001年《千禧曼波》35mm/彩色/侯孝賢映像製作有限公司 導演:侯孝賢 編劇:朱天文 攝影:李屏賓
2003年《咖啡時光》35mm/彩色/侯孝賢映像製作有限公司 導演:侯孝賢 編劇:朱天文 攝影:李屏賓 剪輯:廖慶松
2005年《最好的時光》35mm/彩色/侯孝賢映像製作有限公司 導演:侯孝賢 編劇:朱天文 侯孝賢
蔡明亮作品年表
電影部分:
編劇
1982 《風車與火車》〈張佩成導演〉
1982 《小逃犯》〈張佩成導演〉
1983 《策馬入林》〈王童導演〉
1984 《陽春老爸》〈王童導演〉
1985 《好小子Ⅲ》〈王童導演〉
1987 《黃色故事》第一段〈王小棣導演〉
編劇/導演
1992 《青少年哪吒》
1994 《愛情萬歲》
1996 《河流》
1998 《洞》
2001 《你那邊幾點》
2002 《天橋不見了》
2003 《不見不散》
2003 《天邊一朵雲》
電視部分:
編劇
1989 《不了情》
導演
1989 《快樂車行》劇集
編劇/導演
1989 《海角天涯》單元劇
1990 《我的英文名字叫瑪麗》單元劇
1990 《麗香的感情線》單元劇
1990 《阿雄的初戀情人》單元劇
1991 《給我一個家》單元劇
1991 《秀月的嫁妝》單元劇
1991 《小孩》單元劇
1995 《我新認識的朋友》紀錄片
2001 《月亮不見了》兒童歌舞劇
舞台劇部分:
1981 《速食醡醬面》
1982 《黑暗裡一扇打不開的門》
1983 《房間里的衣櫃》
1994 《公寓春光外泄》
1998 《小康跟桌子》
1998 《四川的好女人》
短片部分:
2002 《天橋不見了》
2001 《與神對話》(DV短片)
7. 探討一下蔡明亮的電影
蔡明亮的作品有《青少年哪吒》(1992)、《愛情萬歲》(1994)、《河流》(1997)、《洞》(1999)、《你那邊幾點》(2001)。他是目前最肉慾的、最敏感的、或許也是最情色的年輕導演。他把身體當成是一個神秘的、具可塑性的、怪異的、粗俗的機器。他以作品將身體的官能狀態呈現出來,人們只是不斷地用他來灌入食物、喝、抽煙、小便、嘔吐、射出分泌物。
滲漏的影片:水的滲漏、身體的滲漏、消失、瓦解。雖然他的影片里有非常多的水在流動(浴室、三溫暖、住宅里的滲漏),但它卻好象失去了所有清理的效能。劇中人物不停地洗滌、淋浴,但沒有任何一種保養照料能夠舒緩他們,永遠是寂寞在掌控全局:"一起離開吧!但是能去哪裡?"
8. 當代台灣有名的導演
1,李安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潮州鎮,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1990年,執導了個人首部電影《推手》,該片獲得了第2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
2,蔡明亮
蔡明亮,1957年10月27日出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專修電影與戲劇。中國台灣影視導演、編劇。1984年蔡明亮擔任編劇的電影《小逃犯》獲得第2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3,楊德昌
楊德昌(Edward Yang,1947-2007),電影導演及編劇,台灣新電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籍貫廣東梅縣,1歲時移居台灣。1986年發行的作品《恐怖分子》獲第23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獎等多個海內外大獎。
4,侯孝賢
侯孝賢,1947年4月8日出生於廣東梅縣(今梅州市區)。中國台灣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1980年,拍攝了個人首部電影長片《就是溜溜的她》。
5,張艾嘉
張艾嘉(Sylvia Chang),1953年生於中國台灣,祖籍山西五台。中國台灣女演員、歌手、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台北美國學校。1972年,張艾嘉成為嘉禾公司旗下的演員。
9. 求蔡明亮電影 《愛情萬歲》!
在網上能找到
10. 請問哪裡可以看到蔡明亮導演的電影 郊遊 我都找不到啊
親,現在還沒有完整版的放到網上。影院,蔡導演呈觀望態度,只能再耐心的期待一下呢。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用,煩請給我一個「好評」吧,互幫互助、我為人人
,祝您生活愉快,每天都是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