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推薦幾首適合做小女孩電子相冊的歌曲
1.《蟲兒飛》
是1998年電影《風雲雄霸天下》插曲,由陳光榮作曲、林夕作詞的插曲,是《一對對》的國語版本。由香港歌手鄭伊健演唱。因歌曲悠揚的旋律又類似於童謠的風格和配上浪漫的歌詞廣受大眾喜歡,後出現很多翻唱版本,至於歌詞,還不是很一致。
2.《童話》
是光良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光良作詞、作曲,Taichi Nakamura編曲,收錄在光良2005年1月21日發行的同名專輯《童話》中 。《童話》是光良的代表作品之一。
3.《不想長大》
是台灣女子音樂團體S.H.E在2005年11月25日發行的第八張國語專輯,由王治平、郭文宗監制,共收錄了10首歌曲。
4.《紅蜻蜓》
是台灣組合小虎隊翻唱的一首歌曲,由李子恆作詞,長渕剛作曲,收錄於1990年2月22日發行的第二張團體同名專輯《紅蜻蜓》中,原曲是日本歌手長渕剛演唱的《とんぼ》(蜻蜓)。
5.《明天你好》
是由華語組合牛奶@咖啡演唱的一首勵志歌曲。由王海濤作詞、牛奶@咖啡作曲、格非編曲,歌曲曲調柔美,略帶感傷。收錄在其2011年發行的Ep《去尋找》中。
《蟲兒飛》歌詞
黑黑的天空低垂
亮亮的繁星相隨
蟲兒飛
蟲兒飛
你在思念誰
天上的星星流淚
地上的玫瑰枯萎
冷風吹
冷風吹
只要有你陪
蟲兒飛
花兒睡
一雙又一對才美
不怕天黑
只怕心碎
不管累不累
也不管東南西北
⑵ 小幸運是什麼電影
電影《我的少女時代》主題曲《小幸運》
拓展資料
小幸運是由台灣歌手田馥甄(Hebe)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在2015年7月10日發布。同時這首單曲也是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的主題曲。也是田馥甄繼『LOVE』之後,第二次與電影合作的音樂作品。2017年7月20日,《小幸運》獲得2017MTV全球華語音樂盛典最佳十大金曲。
《我的少女時代》主題曲《小幸運》這首歌是由Jerry C譜曲,徐世珍及吳輝福共同填詞。在吉他與鋼琴的編制下,回憶的曾經就像是每個片段般,揭開青春的序幕;而磅礴的弦樂及鼓聲的交織,隨著田馥甄的聲線起伏,像是訴說一段過往逝去的悸動,同時也帶你憶起青春的撼動、重燃年少情懷的那份感動。
田馥甄的演唱,還原出了最真實的少女羞澀情懷,不少粉絲表示,走文青路線許久的田馥甄終於抵不住「少女心」,有種重回青澀S.H.E的感覺。
《我的少女時代》是由陳玉珊執導,宋芸樺、王大陸、李玉璽、簡廷芮主演的青春校園愛情電影。該片以90年代的台灣高中為背景,講述了平凡少女林真心和校園老大徐太宇的初戀故事。
該片於2015年8月14日在中國台灣上映,並於2015年11月1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主題曲
歌名:小幸運
作詞:徐世珍
編曲:Jerry C
歌手:田馥甄
我聽見雨滴落在青青草地
我聽見遠方下課鍾聲響起
可是我沒有聽見你的聲音
認真呼喚我姓名
愛上你的時候還不懂感情
離別了才覺得刻骨銘心
為什麼沒有發現遇見了你
是生命最好的事情
也許當時忙著微笑和哭泣
忙著追逐天空中的流星
人理所當然的忘記
是誰風里雨里一直默默守護在原地
原來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運
原來我們和愛情曾經靠得那麼近
那為我對抗世界的決定
那陪我淋的雨
《我的少女時代》劇照一幕幕都是你一塵不染的真心
與你相遇好幸運
可我已失去為你淚流滿面的權利
但願在我看不到的天際
你張開了雙翼
遇見你的註定(oh--)她會有多幸運
青春是段跌跌撞撞的旅行
擁有著後知後覺的美麗
來不及感謝是你給我勇氣
讓我能做回我自己
⑶ 台灣老電影,有一個小男孩在教堂門口唱世上只有媽媽好,請問電影是叫什麼名字的
《媽媽再愛我一次》
《媽媽再愛我一次》劇情以倒敘方式進行,描寫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歸國,正要展開精神病院的業務,偶然發現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來當年其母秋霞與其父林國榮相戀,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鴛鴦,另外為國榮娶妻。已經懷孕的秋霞到鄉下投靠姨母,並在生下志強後獨力撫養,母子二人感情極佳。數年後,國榮之妻娟娟經證實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用盡辦法要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幾經內心掙扎,終於答應。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而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劇照(15張)
無法過平靜生活,經常偷偷回到鄉下找母親。
一次風雨之夜,志強躲在廟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尋不著,翌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18年後,志強終於找到他心愛的母親,並以一曲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大團圓。
⑷ 有部電視劇的插曲好像是《泥娃娃》,那電視劇叫什麼名字啊
不見 外文名: Bu jian
導演: 李康生
類型: 劇情
片長: 82分鍾
上映日期: 2003-10-4
顏色: 點我添加
對白語言: 普通話
國家/地區: 中國台灣
拍攝年份: 2003
而這部由李康生和蔡明亮合作組成一部電影依然有這樣的特性,前一部〈不見〉由李康生導演。
〈不見〉講一個外婆找三歲的孫子,一個曠課打游戲的孩子找爺爺的故事,兩人的故事在影片中平行發展,最後交匯,李康生以此片紀念自己去世的父親。
片子幾乎沒有劇情,兩條線平行拉出,找啊找啊,直到最後也沒有找到要找的人。有人很奇怪這也叫電影,從頭到尾就是找一個內容?
一個外婆上了個洗手間回來後在公園丟了自己的孫子,於是很焦急的找,不停的問路人。最後走投無路,空盪盪的家裡,沒有人可以去傾訴,不見,什麼都不見了
她只能去求助於她的老公,一個死去的人,在骨灰盒旁燒紙,第一次說出了她內心的話,如果找不到孩子,她兒子一定不會原諒她,一定會不管她,而帶孩子變成老人唯一的剩餘價值,如果沒有,所有都會不見。
這時候,觀眾從開始感覺她丟了孫子很難過的同時,我們發覺她本身的一種悲哀,這也是批判了現代社會往往對老人的關懷是極其欠缺的。他們活著意義僅僅變成撫育下一代。
影片的另一條線是一個曠課打游戲的孩子找爺爺。在影片的開始,我們透過一個魚缸看到一個既將失蹤的老人在叫他的孫子,鏡頭從開始就隔著一個魚缸看老人,預示著我們和這個老人一直是有隔閡的,而之後老人把報紙撕裂,也預示著這個家庭人與人之間關系是撕裂的,配和著老人撕報紙的聲音,畫面出現了片名。
接著孩子出來,看到魚缸里的魚都翻著肚子死了,看到魚缸里有「又是一場瘟疫」的紙條,他冷漠的看著這一切,其實老人這個時候已經失蹤,而孩子根本沒留意。拿在爺爺給他的早餐出了門
在路過一個公園的地方,到處是晨練歌曲的聲音,孩子把爺爺給他的早餐掛到樹上,在樹上已經有很多這樣的早餐,再次說明家庭內部的不和諧。
孩子沒有上課而是來到網咖玩網路游戲,在網咖里,他和一個中年男子很好,但他們都不用語言交流,那個人在他旁邊,而他們卻用網路游戲中的對話交流,之後孩子從樓下拿來方便麵,兩個人吃的同時,那位中年人把方便麵里牛肉之類的東西,夾給孩子,這個情節非常有意思,原本的家庭成員之間漠不關心,而網咖這樣的環境里,卻產生類似家庭中的溫情。
正如,片尾的歌曲中,唱到泥娃娃沒有爸爸沒有媽媽,泥娃娃我來做你爸爸做你媽媽,極其病態的社會。
片子似乎在隱喻這個孩子就是阿婆丟失的孩子。還有一些東西不太了解電影製作的人會覺的沒什麼,但其實裡面有很多東西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比如外婆在公園里找丟失的孩子,除了外婆這個演員的專業演員,其他的全部是群眾演員,只有外婆一個人身上有麥克風,其他外面的聲音如何捕捉是很有講究的,很多對話只有離外婆很近聲音才清楚,而那些在遠處高聲和外婆說話,都是必須在後期放大或者剪輯而成。
這對技術是要求很高的,攝影師如何很自然跟隨外婆不停的跑動,而呈現出十分寫實的感覺都是很值得一提的。
總而言之片子是需要去細細品味的,這和美國大片是有極其大的差別的,很多長鏡頭,讓大家可以更冷靜的看片子的人物和故事。
參考資料:西祠胡同 小丸子5525 發表於:2004-5-8 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