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遊記》曾經的拍攝地東山島在福建有多受歡迎,風景怎麼樣
福建島嶼
福建是一個島嶼旅遊熱很突出的省份,由於其屬於沿海省份,所以在海洋島嶼的分布上就更多,特別是一些比較重要的地域風景區,則更容易形成很強的景觀價值,而且在這些風景區表現下看,它的獨特魅力也很大,也是當地顯得很突出吸引力的一處自然景點,只是在對有些遊客而言,一些景區的吸引力卻是屬於被低估的了。
自然島嶼保護
在對島嶼的保護上說,很多島嶼各有特點,它們其實在旅遊的層面上也更有欣賞意義,只是隨著島嶼知名度不斷增大,遊客數量也逐漸增多,所以在很多方面上都需要完善和提升島嶼的生態環境重視程度了,而這座島嶼其實也是當地之一,當前漳州為了能讓其可持續發展下去,也希望它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態環境保護。② 世界十大音樂之都都在哪呀
一:奧地利 世界古典正統音樂的中心,奧地利有著眾多的古典音樂大師, 莫扎特、舒伯特、馬勒、約翰.施特勞斯等都是奧地利人。 奧地利首都維也那號稱『音樂之都』,擁有世界一流的『維也那愛樂樂隊』。 奧地利國民的愛樂之風,世界第一。 美中不足的是: 奧地利的流行音樂似乎不太發達。
二:德國 德國是古典音樂的故鄉。曾有貝多芬、巴赫、門德爾松等諸多古典音樂大師。 『柏林愛樂樂隊』是一流的交響樂隊, 『卡拉揚』是著名指揮。 德國的流行音樂也非常發達,擁有『『波尼.M』、摩登對話』、『C.C.catch』等一流的樂隊。這些樂隊,這些樂隊創造了雄勁有力的德式舞曲,中國英文歌迷們比較熟悉的《荷東》、《猛士》系列中就有他們的作品,這就是風靡世界的EUROBEAT音樂。 德國是古典正統音樂和現代流行音樂的雙料冠軍。
三:美國 現代流行音樂的起源地。世界流行音樂最發達的國家。爵士樂、搖滾樂鄉村樂是美國三大音樂體系,其中爵士樂、搖滾樂已成為世界最大眾化的音樂形式。美國流行音樂人物雲集,人才輩出,多為世界級歌手。 美式流行音樂就代表著世界流行音樂。 由於美國僅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年輕國家,因此沒有古典音樂。 但這並不影響美國人對古典正統音樂的熱情。
四:義大利 義大利是歐洲文明兩大起源地之一,古典音樂十分發達。 歷史上曾有羅西尼、維瓦爾弟、帕格尼尼等音樂大師。 現代義大利成為舞曲王國,迪斯科與恰恰舞是義大利流行音樂的主流形式。 義大利樂壇出現過Gazebo、Laura Bianigan、Finzi Contini等無數優秀的流行歌手 義大利舞曲有著浪漫動感的南歐風格。當年風靡世界的「ITALO(伊泰洛)舞曲」就是義大利人的傑作,這種音樂引進到東方,被中國的先鋒青年們稱之為:「《荷東》、《猛士》」
五:英國 英國是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交匯的國度。 音樂大師『亨德爾』是英國人,倫墩皇家愛樂樂隊是歐洲一流的古典音樂樂隊。 著名的流行樂隊有:甲殼蟲(披頭士)、威猛、香蕉女郎、辣妹、原子貓等 英式流行音樂風格多樣、優雅動聽,經常引導世界流行音樂潮流。 英國是僅次於美國的流行音樂第二強國,此外英國還是音樂發燒友的樂園。
六:法國 法國的音樂就象他們的文化帶著浪漫的氣息。法國情調音樂就是法國特產。 『保羅.莫里埃』樂隊就是世界著名的輕音樂隊。『鋼琴王子』理查德.科萊德蔓更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法國古典音樂大師有:柏遼茲、比才、聖桑等 此外法國還是現代舞曲的故鄉之一,《周末狂熱》是世界上最早的迪斯科舞曲。
七:瑞典 瑞典在世界流行音樂中佔有重要位置。 瑞典流行音樂中最具特色是迪斯科舞曲,瑞典舞曲是硬朗的北歐風格,與南歐、西歐音樂風格相比有著明顯的特點。 瑞典有很多著名流行樂隊,如:「ABBA、羅克塞特、愛斯基地」等風靡世界。他們締造了流行音樂史上的精彩篇章。
八:中國 東方音樂的代表國。十大名曲、八大絲竹及眾多傳統民樂是華夏音樂的代表作。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更是世界聞名。 中國台灣、香港地區則是中國流行音樂中心。 七八十年代台灣、香港地區涌現出:顧家輝、黃沾、羅大佑、劉家昌等傑出音樂人, 以及童安格、齊豫、鄧麗君、鳳飛飛、齊秦、高勝美等眾多優秀的歌手。 他(她)們創作演繹了無數中國情調的民歌和情歌。眾多華語歌曲大大繁榮了世界流行樂壇。 遺憾的是:現代部分中國年輕人無視自身文化的價值, 在媒體的吹捧下,狂熱的追逐日本和韓國的流行音樂,並以此為時尚。 中國流行音樂正面臨被『日潮韓流』淹沒的危機。
九:日本 日本音樂有明顯的東方韻味。日本曾經是東方音樂優秀的繼承人。 把東方音樂發揚光大、推向世界是日本人的一大貢獻。 但是現在的日本年輕一代卻一味模仿抄襲歐美風格,大搞『脫亞入歐』,把自己的音樂文化丟棄了。 如今的日本已成為歐美音樂的殖民地,越來越沒有日本自己原來的風格了。 日本音樂的沒落是東方文化的一大損失!
十:印度 坦率的說,作者對印度音樂了解的不多。 但是從眾多印度電影的插曲中感受到印度音樂的魅力,印度電影一歌舞片為主。 印度歌舞片中有著豐富多彩的插曲,曲中那嘹亮的歌聲、動感的節奏,伴隨這男女主角偏偏起舞,那感覺真是太美了!印度音樂有真是太有個性了! 上述觀點,僅為個人觀點。世界音樂之博大,如煙波浩渺。鑒於本人知識所限, 本文多有不足之處,歡迎廣大樂迷網友補充和指正!
③ 「音樂之都」是哪個城市
音樂之都也是聯合國「創意城市網路」授予「創意城市」的七大主題榮譽稱號(文學之都、音樂之都、電影之都、設計之都、民間藝術之都、媒體藝術之都、烹飪美食之都)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後授予了義大利博洛尼亞(Bologna, Italy)、西班牙塞維利亞(Seville, Spain)、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 Scotland)、比利時根特(Ghent, Belgium)以及中國哈爾濱(Harbin, China)為「音樂之都」的榮譽稱號。
維也納 是奧地利的首都,同時也是奧地利的9個聯邦州之一,是奧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位於阿爾卑斯山下的多瑙河畔。維也納約有165萬人口,在歐盟城市中居於第10位。
中文名
音樂之都
外文名
Music City
授予城市
博洛尼亞,塞維利亞,哈爾濱等
授予機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④ 音樂之都是那個城市
維也納(
德語
:Wien)
,
(英語:
Vienna
)
奧地利首都,享譽世界的文化名城,既有
「音樂之都」
的盛譽,許多音樂家都在此度過大部分生涯,至今博物館里還有他們的手跡和創作的樂譜。
⑤ 奧地利最美的湖泊,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湖光山色美嗎
聖沃爾夫岡湖非常的美麗,湖水是湛藍湛藍的,天空也非常通透,白雲飄盪,尤其是乘坐小火車登上沙夫山的過程,小火車在起伏的山林間穿行,耳畔是機械吱吱呀呀的摩擦聲還有汽笛聲,那裡的植被非常豐富秀美,沿途有很多小房子就如同在童話中一般,遠眺大美的湖光山色,有一種時空倒錯之感,這里還是電影《音樂之聲》的外景拍攝地。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 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 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這一片湖區離薩爾茨堡市大概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距離不算遠,但是環境非常的好,所以可以看到很多當地人來這里休閑,這里也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區。雖然與維也納相比,薩爾茨堡就像個小鄉村,但是湖區是真的美,當哈爾施塔特名聲在外被眾多遊客攻陷的時候,沃爾夫岡絕對是一個清凈之處的上佳選擇!
⑥ 音樂之聲電影背景山脈
阿爾卑斯山
⑦ 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背景
電影《音樂之聲》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
特拉普男爵生於1880年4月4日,扎拉(Zara),當時還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父親是海軍上校,他也想獻身海軍事業,所以參加了皇家海軍學院。當他還是一個年輕的海軍上校時,就被任命為U6潛艇的指揮。一戰時,一艘法軍潛艇被特拉普的潛艇擊沉。1918年,國王約瑟夫一世提升他為海軍少校。 戰爭結束後,奧地利失去了海岸線,不再需要海軍。特拉普上校不僅失去了職位,還在1924年失去了他的妻子,留給他7個孩子照顧。
瑪麗婭生於1905年1月25日。在她大約兩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養母,她們住在維也納郊區的一個小房子里。 她受到了嚴格的教育,上完三年高中後,進入了四年的國立師范學院。 瑪麗婭原來是社會主義者和無神論者,但是在大學期間,一位著名的神父開始給她布教,改變了瑪麗婭的生活和信仰。 瑪麗婭加入了薩爾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為一個修女。修道院決定讓瑪麗婭離開一年,到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師,照顧他的一個患風濕熱的女兒。
一年後,孩子們要求他們的父親設法留住瑪麗婭,他們甚至建議他應該娶她。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歡我!男爵回答說。於是孩子們自己去問瑪麗婭。因為瑪麗婭說,是,我喜歡他。他們訂婚了。她再也沒回修道院作修女,於1927年11月26日嫁給了男爵。 特拉普一家又新添了兩個女兒。
1935年,瓦茲內神父走入了他們的生活。他使音樂成為他們一家的愛好。他們自然清新的嗓音和純美的歌聲使他們在1935年的薩爾茨堡音樂戲劇節上獲得了合唱比賽第一名。他們曾在大蕭條時期失去了所有的錢財,此後他們被邀請做歐洲巡迴演唱會。
1938年,希特勒入侵奧地利,特拉普寧可丟掉物質財產,也要留住尊嚴。他們離開了薩爾茨堡市郊的別墅和一切財產,前往美國。
1938年9月,他們到達紐約。途中第10個孩子出生了。瓦茲內神父也和他們同行到美國,在他的指導下,唱歌成了他們的職業,特拉普家庭合唱隊漸漸揚名。 二戰後,特拉普一家建立了一個音樂慈善組織:特拉普家庭奧地利救濟社,為祖國奧地利發送了無數食品和衣物。
1941年,特拉普在費爾蒙特的一個鄉村裡買了一個大農場,這兒和他們思念的奧地利薩爾茨堡的風光相似。他們給他們的房子取名為「一顆丹心」。
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去世,被安葬在房子後院的家庭墓地里。 當他們結束了20多年、30多個國家的演唱生涯時,他們把他們的奧地利式大木屋改成了客店。可惜1980年12月,它被一場大火燒毀。他們立即決定重建。特拉普家新木屋的設計很現代,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 1987年3月28日瑪麗婭去世了,被安葬在墓地里他的丈夫旁邊。
本片在當年成為打破了影史上最高賣座紀錄的歌舞片,這部經典巨作曾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影片剪輯五項大獎。被譯成3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上映,片中美妙的音樂至今仍廣為傳唱。影片的譯名在各地大相徑庭:在中國香港,它被譯成《仙樂飄飄處處聞》;台灣地區譯名則是《真善美》;在葡萄牙,是《心靈深處的音樂》;西班牙譯成《笑與淚》;阿根廷的譯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在德國,它的名字是《我的歌,我的夢》……譯名不同,音樂卻同樣動聽,人們對它的喜愛可見一斑。
⑧ 音樂之聲的拍攝地在哪啊
是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薩爾茨堡(Salzburg),又譯作薩爾斯堡,是奧地利共和國薩爾茨堡州的首府,人口約15萬(2007年),是繼維也納、格拉茨和林茨之後的奧地利第四大城市。薩爾茨堡位於奧地利的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門庭,城市的建築風格以巴洛克為主,城市的歷史相當悠久,據史料記載,薩爾茨堡是現今奧地利管轄地域內歷史最悠久的城市。
薩爾茨堡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暫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薩爾茨堡度過的。薩爾茨堡也是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的故鄉,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薩爾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
http://ke..com/view/166286.html?wtp=tt
⑨ 電影左耳拍攝地點在東山島哪個鎮
是叫銅陵鎮,電影《左耳》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取景鏡頭來自於漳州東山銅陵鎮。
⑩ 被稱為"音樂之都"的是哪個城市
維也納,不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後授予了義大利博洛尼亞(Bologna, Italy)、西班牙塞維利亞(Seville, Spain)、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 Scotland)、比利時根特(Ghent, Belgium)以及中國哈爾濱(Harbin, China)為「音樂之都」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