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音樂圖片 > 沒有任何實驗的電影圖片

沒有任何實驗的電影圖片

發布時間:2022-06-17 10:43:59

❶ 這幅圖片什麼電影,求出處,謝謝

你好

此圖來自電影:《神偷奶爸2》(英語:Despicable Me 2)是一部2013年上映的3D電腦動畫電影。該影片由照明娛樂公司製作並由環球影片公司發行,是2010年電影《卑鄙的我》的續集。電影由皮艾爾·柯芬與克里斯·雷納德導演,辛柯·保羅與肯·多利歐編劇。[1]影片在上映後受到了觀眾的歡迎,並且連續兩周成為美國票房榜首位。

自從與瑪戈、伊迪絲和阿格蕾絲三個可愛的小女孩實現宿命的邂逅,曾經的大壞蛋格魯可真徹底轉型了,他金盆洗手,轉而化身為慈祥可親的爸爸和做得一手爛口味布丁果凍的商人。當然凡事沒有盡善盡美的,在此期間,憧憬大壞蛋傳奇人生的老搭檔納法利歐博士離他而去,另謀高就。某天,格魯被身懷絕技卻魯莽的特工露西·王爾德綁架,原來露西所在的集團研製出可以改變生物基因的葯物,可他們位於北極的實驗室被神秘竊賊偷走,因此才委託有過壞蛋經驗的格魯做卧底。經過一番考慮,格魯接受了這項任務,帶著超萌的小黃人們,和露西組成了爆笑連連的追凶搭檔。

圖中的角色是:艾爾.馬喬,格魯之前的霸氣壞蛋,曾經騎鯊魚綁250kg炸葯騎進活火山,人們都以為他死了,但並沒有死。後來決定用格魯手下的小黃人來干壞事——全數打PX-41成了小紫人(當然,有倖存的小黃人),發射到很多國家的首都或重要城市,讓小紫人吃城市!

還望採納,謝謝!

❷ 請問這是什麼電影

描述不詳細,推薦電影:阿凡達。

《阿凡達》主要講的是以下故事情節:

人類穿上阿凡達的軀殼,飛到遙遠的星球潘多拉開采資源。受傷後以輪椅代步的前海軍傑克,自願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潘多拉。在結識了當地納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後,傑克在一場人類與潘多拉軍民的戰爭中陷入兩難。

阿凡達負面評價:

《阿凡達》在很多方面和《泰坦尼克號》有著類似的地方,最明顯的是都採用了上半場文戲下半場動作戲的結構,都有一條貫穿全片的感情線,而且男主角都叫傑克。但是這種愛情是有著先天不足的,在潘多拉星球上放電的叢林王子只是一個走肉化身,所謂的跨人種愛情只是一個被架空的圈套而已。

本來這里應該更有意思的是男主角與化身之間的互動,片中實際上也提到了一次這種莊周夢蝶式的身份質疑,但劇情沒有沿著這個思路發展,傑克的真身在片中顯得過於單薄,基本上在這個感情線中沒有任何作為,於是與《泰坦尼克號》中傑克和露絲的生死相依比起來,潘多拉星球上的虛擬愛情毫無感染力。

該片中最有價值部分的娛樂效果充分地最大化了,但除此以外,《阿凡達》帶給人的心靈激盪遠不能和《泰坦尼克號》相提並論。

❸ 什麼是實驗電影如何理解實驗電影

‍‍

實驗電影是個很有趣的電影形式,沒有特定的表達特定的框架,不是類型片的一種。以我膚淺的文藝鑒賞水準一般看到,哎,好神奇!哎,看不太懂耶的片子時十有八九就是高冷的實驗電影了!身為一介受虐成癮少女,我也因此非常喜歡實驗電影,喂!私以為,傳統電影講究的是講好故事讓觀眾看懂,實驗電影則是更注重創作者的表達。而現代電影也變得越來越注重創作者的意圖,而非單純迎合大眾口味。所以我覺得實驗電影的影響就是讓創作者們發現,原來電影真的可以作為他們思想的載體,而非僅僅是大眾的娛樂。以下介紹一些我看過的實驗電影:Ballet Méchanique (1924, Fernand Léger, France) 風格是十分高冷的Post-Cubism,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好多由生活中的物品衍生而來的形狀拼起來重復下換換顏色變成了美麗新世界喲!][教授請不要殺掉我!]突出的是對現實事物的[現實感]的強調。同期的實驗電影很多還受到Dadaism的影響,總體趨勢即為用不現實的手法表達現實。Un Chien Andalou (1929, Luis Buñuel and Salvador Dalí, France) 我最喜歡的兩部實驗電影之一。此片辨識度應該很高,在豆瓣上貌似還被列入[文藝裝逼青年愛掛在嘴邊的X大電影]。關於其象徵的意義在此不贅述,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當時看的感覺就是跟做夢一樣,各種荒誕的夢境里出現的反常現象一一被呈現。此片看一次絕對終生難忘!Meshes of the Afternoon (1943, Maya Derem and Alexander Hammid, USA) 我最喜歡的兩部實驗電影之一。夢中夢,怪誕的陌生人,鏡子,詭異的音樂……我才不會告訴你我看完之後兩天沒敢一個人睡呢!以及個人認為豆瓣上對此片的解讀跑偏了,所以如果有喜歡此片又不同意豆瓣上的解讀的請和我做朋友:喂!

‍‍

❹ 這張圖片出自那部電影

如果滿意,請採納,並贊一下,謝謝
《V字仇殺隊》(英語:V for Vendetta)是2006年科幻驚悚電影,詹姆斯·麥克特格導演、喬·西佛與沃卓斯基兄弟製作。電影改編自艾倫·摩爾與大衛·勞埃德所著的漫畫《V字仇殺隊》。場景設在未來的倫敦——反烏托邦社會,描述戴著蓋伊·福克斯面具的神秘人物、一位試圖創造社會政治變遷的自由鬥士V。電影由娜塔莉·波特曼飾演艾薇·哈蒙德、雨果·威文飾演V、斯蒂芬·雷飾演總督察芬奇、約翰·赫特飾演總理沙特勒。
講述啦
伊薇·哈蒙德(娜塔麗·波特曼飾)是英國電視台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一晚因違反宵禁,被濫用職權的秘密警察扣留並差點被性侵犯,這時一個身披黑斗篷、帶著面具的人過來,制服了兩名秘密警察救下了伊薇,那個神秘怪人告訴伊薇他叫「V」(雨果·維文飾),以及他想要解放人民的志向。而後V帶她到了樓頂,在《1812序曲》的聲音中V將老貝里大樓炸毀(大樓上有正義女神像,炸樓以示諷刺當局),打破了沉默,警醒人民。
第二天,V到了伊薇所在的單位,那是英國唯一的電視台,他通過炸葯等武器控制了演播廳,將他自己刻錄的光碟在電視台的緊急頻道播放(這個頻道可以強制插播當局需要播放的內容),向人民揭露了當局對人民的欺騙,試圖激發人民的反抗勇氣,承諾明年的11月5日將炸毀英國國會大廈,並邀請所有嚮往自由的人和他同行。當V從電視台撤退時,被一個警察攔住,伊薇拿著噴霧將那個人引開,幫助V脫險但自己被警察打暈,V只好帶她回自己的家。經過這一事件,警察局長芬奇(斯蒂芬·瑞飾)開始關注V與伊薇。
伊薇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周圍全是書的房間里,而V正在煎雞蛋,伊薇吃完早餐後戰戰兢兢地呆在暗影長廊。V為確保安全,表示要將伊薇扣留於此直到他的計劃完成,伊薇十分不理解。
當晚在普羅斯洛家(倫敦之聲,曾經的政府要員,現當局媒體代言人,專門發表言論幫助征服洗腦人民),普羅斯洛邊洗澡邊得意地看著電視中的自己,此時V拿著伊薇的證件進入了普羅斯洛家,幹掉了他。當警察發現普羅斯洛的屍體時,警察局長芬奇產生了的強烈疑惑,並與之後查到一系列事件,與一個叫拉克希爾的拘留所有關。
芬奇與助手費勁周折,查到了拉克希爾拘留所的稅務單,發現一個關押囚犯的拘留所內居然大部分都是醫生,而且薪水最高是一名神牧,這名神父還活著並且升到了主教:利立曼主教。
第二天V與伊薇看了電影《基督山伯爵》,伊薇表示願意加入V的計劃。V給了伊薇一個任務,就是裝成女孩勾引利立曼主教,然後V去搞定他。伊薇見到了主教,為了尋求庇護告訴了主教V的刺殺行動,但主教不相信,把伊薇當成和以前一樣送給他的女孩,想要侵犯她。這時V破門而入,和計劃安排的一樣殺死了主教,而伊薇趁機逃脫。
伊薇逃到了同事戈登家裡,正當伊薇擔心自己給戈登帶來麻煩時,戈登告訴她他自己更為麻煩,原來戈登不僅是存有大量違禁書籍和藝術品,還是同性戀,為了保命才隱藏身份當起電視台娛樂節目主持。
V殺完主教之後進入了驗屍官德里亞·薩瑞吉(西妮德·庫薩克飾)家裡,因為這名驗屍官也是當年在拉克希爾拘留所中的仇人,驗屍官向V表達了自責與歉意後平靜的死去。隨後趕來的芬奇只看到看了德里亞的屍體,和德里亞自己的日記:政府曾在拉克希爾拘留所用囚犯進行秘密實驗(政黨製造病毒人為引起瘟疫,用以籠絡人心),十分殘忍,但最終實驗被火災毀掉,有一名試驗的囚犯逃脫出來,逃出來的五號囚犯就是V(根據日記,V是唯一一個被注射病毒後活下來的人,被注射後疑導致身體某種程度變異,變得反應靈敏,身手不凡。後該政黨為選舉拉票出售的疫苗便是從V血清提取的)。
戈登做了諷刺蘇特勒的娛樂節目,當晚就被秘密警察逮捕。伊薇逃出了戈登的房子,卻在門口被抓了。入獄的伊薇被剃了光頭,受盡了折磨,當她崩潰時,找到了隔壁囚犯死前藏在牆縫中的紙片。這張紙片是薇洛莉(John Standing飾) 死前留下的唯一自傳。受到其影響,伊薇戰勝了恐懼,變得堅強起來,在獄中寧死不屈。最後,審問者告知了伊薇,她將被處死,而伊薇仍然不為所動。審問者突然說:「現在你已經無所畏懼,你自由了。」這時,伊薇才發現折磨她和剃她光頭的人都是V,而V只是想讓伊薇戰勝恐懼。伊薇得知真相後,在V的勸導下逐漸從憤怒、領悟到堅強起來,在雨中雙手伸向天空的伊薇讓V想起來剛從火場中逃出的自己,認為再也沒有什麼能讓她屈服後V允許了伊薇可以自由來去。
與此同時,警察局長芬奇終於通過調查逐漸發現當年學校、地鐵、自來水廠發生的病毒慘案很有可能是由政府策劃並實施的。正當巨大的懷疑充滿芬奇心中時,V假扮了一個當年參與製造慘案的秘密警察,告訴了芬奇真相:當年還是部長的蘇特勒,以國家之名在拉克希爾拘留所進行試驗,雖然最後拘留所毀於火災,但還是研發出一種致命病毒。在克里蒂的策劃下,病毒被投放到聖瑪麗學校、地鐵站和自來水廠,在無辜百姓死傷慘重及社會出現巨大恐慌之時,蘇特勒控制的葯廠(只有他們有解葯)發了大財,他本人也並在當年的選舉中蘇特勒逆轉獲勝,之後建立獨裁政府。
說完當局的陰謀後,V告訴芬奇必須監視克里蒂。而在另一邊,V潛入了克里蒂的家,告訴他你被元首蘇特勒監視,因為他不會放心你,你會這成為一系列事件的替罪羊,你也知道你們必有火拚,只要你把蘇特勒交給我,我就把自己交給你。
V給所有市民寄送了和他一樣的面具和裝束,這讓芬奇預感到大事不妙。危機一觸即發,有人會做出蠢事,而到時候一發不可收拾。果然,秘密警察槍殺了一名戴面具的女孩,引發了市民暴動,蘇特勒進行血腥鎮壓。V在幕後觀察這一切,只需要到時候他兌現承諾,11月5日炸毀國會大廈,革命就會成功。
伊薇在11月4日回到了V的家。V展示了他改道的地鐵,它將帶著滿車炸葯通向國會大廈完成V的計劃。並且表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重塑這個國家,並因此而消亡,而是否願意重建這個國家的決定權應該交給這個國家中的其他人來完成,並將是能否啟動裝滿炸葯通往國會大廈的地鐵開關的決定權交給了伊薇。伊薇表示已經愛上了V,一再請求V留下,與她一起遠走高飛,但V頭也不回地走到隧道的另一端。在那裡,克里蒂已經把蘇特勒帶來,在V的面前將蘇特勒爆頭,而V想要與克里蒂同歸於盡。最終,V殺死了克里蒂及其爪牙,拖著身負重傷的軀體見到了伊薇最後一面,希望由伊薇來執行他最後的心願。
趕來的芬奇看到了死去的V,堅定的伊薇告訴芬奇:「這個國家需要的不是一棟樓,而是希望。」芬奇沒有逮捕伊薇,而是看著載著V的軀體與大量炸葯的地鐵駛向了黑暗。
這一晚,電視上在播放著大統帥蘇特勒的演講(此時的蘇特勒已經被克里蒂帶到V面前幹掉了),但坐在電視前的卻空無一人。大批軍官待命在唐寧街10號周圍,這時從四面八方涌來很多戴著面具、身披斗篷的「V」,軍官們不敢開槍,任其穿越,11月5日凌晨00:00,伊薇開啟了火車,這時火光閃閃,《1812序曲》的怒吼聲,伴隨美麗的煙花,與V的遺體,象徵獨裁殘暴邪惡的國會大廈土崩瓦解,灰飛煙滅,人們紛紛摘下面具,露出了笑臉。。。。。。V用生命讓他們記住了11月5日這個特殊的日子。

❺ 請問這個圖片是什麼電影上的

你這個不是電影,是N多個年輕人為了挑戰自身極限而拍的一部視頻,沒有劇情。

其名為《蠢貨》又名《蠢蛋搞怪秀》,現在有3部作品,1和2和2.5三部。

其中是所有你能想像到以及不能想像到的瘋狂鏡頭大串聯,也許正因為其垃圾,派拉蒙影業及其合作者音樂電視,才突然動了把它作為網上傳播實驗品的念頭。

2002年,派拉蒙公司推出MTV電視《蠢蛋》的電影版《蠢蛋搞怪秀》大獲成功,以500萬美元的小成本投入,換回了6400萬元的票房。雖然惡評如潮,但鑒於其票房號召力,又在2006年推出了《蠢蛋搞怪秀2》。依然是邊受罵,邊受追捧。而最新推出的由派拉蒙製作《蠢蛋搞怪秀2.5》,與它之前的系列一樣,充滿了不可思議的惡搞、下流之舉。但與之前不同的是,它是一部即將通過網路首映的片子。它之所以被命名為2.5,而不是3.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要符合網路時代潮流,另一個原因則如製片人和聯合創造者Jeff Tremaine所說:「在製作Jackass 2的時候,我們做了一個多影片,幾乎是兩個片子。所有的角色都興質勃勃,我們忍不住要拍攝。現在藉助Jackass2.5,我們最終有了一個很棒的散發剩餘電影腳本的方法。」

派拉蒙影業和音樂電視(MTV)都是維亞康姆(Viacom)公司的一部分。他們於12月13日宣布了這一消息:Jackass 2.5 將可以從互聯網上免費下載。派拉蒙影業與影象出租服務商Blockbuster的電影鏈接服務合作,在有廣告支持的環境下,發布最新全長電影Jackass2.5.
派拉蒙數字娛樂總監Thomas Lesinski說:「我們對於傳播 Jackass2.5感到很興奮。它是第一個將要在網路上免費首映的由主要實驗室製作的全長電影。我們要計劃要在線傳播一些電影,但它是第一部。派拉蒙將繼續努力數字內容傳播的先鋒。」
MTV的新媒體執行副總David Gale說:「沒有比Jackass 更適合進行新媒體業務試水的影片了。我們給粉絲們提供了與數字空間完美匹配的病毒式內容。」 因為該片的主角們總在嘗試各種危險、胡鬧、瘋狂之舉。比之其它派拉蒙製作和MTV播出的內容,Jackass很適合在網上散布。大多數它的粉絲都是年輕人,而且已經習慣列在線觀看短視頻。Jackass就是為互聯網而生的資產,它的觀眾們生存並呼吸於互聯網。
從12月19日到12月31日,這部電影將由有電影出租公司Blockbuster的電影鏈接服務進行散播,其流視頻可以從微軟的Silverlight媒體播放器上撥出。但不能直接從Blockbuster獲得,而要從blockbuster.jackassworld.com站點上獲得,作為聯合贊助商,Blockbuster還將為電影的初始發布進行廣告管理。如出售預卷和後卷視頻廣告。並且與 Clearspring 簽署了協議管理廣告資產清單。 Blockbuster 公司的首席信息官Keith Morrow說:「我們對於能參與這起盛事感到震驚。這次活動強調不管是採用哪種方式(通過我們的商店、郵件或是在線),重要的是以消費者想要的格式,提供他們想要的娛樂。」
該片對於美國17歲以上的所有人開放。不管你是否是Blockbuster會員。只需要幾個迅速的步驟。但看之前,要下載微軟Silverlight媒體播放器, Blockbuster 預計它將在接下來的兩周內為網站帶來數百萬的流量。在談到為什麼選用Silverlight而不是其它播放器時,有關人士說,對於高容量的視頻項目,Silverlight是有力與可靠的解決方案。
有業內人士評論:在線散布全長的廣告支持電影對於派拉蒙影業來說是全新的嘗試。這是一個絕佳的實驗標准模式並驗證互聯網電影散播可行性的機會。
該影片最先只能通過Silverlight播放器觀看,在免費傳播一段時間後,還將進行線上線下聯合發售及出租。從12月26日起,Jackass2.5的DVD和長度為45分鍾的以前從沒披露過的腳本可以從Blockbuster的加盟店及blockbuster.com上出租。人們還可以從所有DVD零售商那裡購買。

❻ 有一個美國電影,是說拿人做實驗,看一些圖片什麼的!讓人不由自主,失去意識!對做過的事情忘記!求名字

應該是《死亡實驗》吧

❼ 這是哪個電影的圖片

天使與魔鬼

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天使與魔鬼》(Angels and Demons),是美國作家丹·布朗出版於2000年的懸疑小說。此書為丹·布朗家喻戶曉的另一部作品《達·芬奇密碼》的前傳,其主要角色羅伯特·蘭登教授,也是在此首度登場。這部小說的的故事內容,牽扯到一個古老組織光照派與羅馬天主教會之間的沖突。
目錄

簡介
劇情介紹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前言
書評
2009版圖書信息
編輯本段
簡介

00 《天使與魔鬼》中文版小說封面丹·布朗的一部小說,寫在《達芬奇密碼》之前,中國引進的第三部丹·布朗小說。前兩部分別是《達·芬奇密碼》《數字城堡》,之後還引進了《騙局》、《失落的秘符》。
00丹·布朗的小說以精彩的懸疑著名,本小說也不例外。以反物質為題材描寫的人物之間的故事。
00《天使與魔鬼》是美國知名作家丹布朗在2000年出版的作品,是全世界最暢銷的書之一,也是達芬奇密碼的前傳,內容描述《達芬奇密碼》的主角——哈佛大學符號學教授羅伯蘭登在教廷意外被捲入一場圍繞古老神秘的會社——光照派(小說的譯法,英文Illuminati,也可譯為光明會、光明幫等等)與梵蒂岡天主教教廷之間的紛爭當中,而其背後隱藏的是一連串科學與宗教的沖突,蘭登是否能救出四位離奇失蹤的教宗候選人,攸關到擁有10億信徒的天主教的生死存亡,然而他只有6個小時拯救這個即將被毀滅的宗教,因為教廷坐落在一顆定時炸彈上……
00本書內容曲折離奇,劇情緊湊懸疑,讓人非把他一口氣看完不可,其精彩及內容深度更甚"達芬奇密碼",結局令人拍案叫絕,不到最後關頭,絕對不會讓你知道主謀者是誰。
00作者清晰而內斂,爐火純青的筆法及其豐富多元的知識,精彩刺激的故事,構築成一個龐大且錯綜復雜的體系,讓人讀來余韻悠長,久久難以自拔,實為難得一見的「有深度小說」.本書繁體中譯本由尤傳莉翻譯,已於2006年出版,喜愛推理懸疑的讀者絕不可錯過。
編輯本段
劇情介紹

00虔誠的上帝信徒――歐洲原子核研究組織的傑出科學家列奧納多·維特勒畢生致力於以科學的手段證明神的存在。他和其養女、神秘嫵媚的科學家維多利亞在實驗室里進行高度機密的試驗,成功地製造出了一種極其強大的能量――「反物質」。
00在這個重大發現尚未對外公布時,列奧納多在實驗室里慘遭殺害,一顆眼珠被兇手挖走,胸口上赫然印著一個神秘的標記――「光照派」!更令人震驚的是,藏在地下的反物質不翼而飛。哈佛大學的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受歐洲原子核研究組織首領之邀,前來調查這個神秘的符號。就在他到達的當天,失蹤的反物質在梵蒂岡城地下某處被人發現。離開了實驗室的反物質,會在二十四小時之後因為缺電而爆炸。這天正是天主教教皇選舉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天主教首領會聚在梵蒂岡城,藏在地下的反物質就如同一枚定時炸彈,如不能及時找到,整個梵蒂岡城便會在頃刻間灰飛煙滅。
00形勢刻不容緩,蘭登與維多利亞一起踏上了前往梵蒂岡的冒險之旅……
00 電影宣傳海報
編輯本段
作者簡介

00丹布朗(Dan Brown)出生於1964年,是當今美國最著名的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包括現在仍然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榜首的《達芬奇密碼》,這本書也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小說之一。2004年初的某一周,丹布朗的四部小說同時出現在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上。他的小說已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
00丹布朗畢業於阿默斯特學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學院,畢業之後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學院教授英語。1996年,對密碼破譯和秘密政府組織的興趣促使他創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說――《數字城堡》,這本書很快成為美國排名第一的暢銷電子書。小說中寫到了國安局,對個人隱私與國家安全之間的界限進行了探討。丹布朗在這之後的另一部小說《騙局》(為避開黑市上先此而出的那本標著同樣出版社和主譯者的盜版《圈套》)也延續了政治、國家安全與高科技的主題。
00丹布朗的父親是一位知名的數學教授,曾榮獲總統數學獎,母親是一位宗教音樂家。這樣一個科學與宗教相沖突的家庭環境,後來成為他創作《天使與魔鬼》的靈感之源。這部以科學與宗教的關系為主題的懸疑驚悚小說既寫到了一個位於瑞士的歐洲核物理研究中心,又寫到了梵蒂岡,他的備受歡迎的男主角,哈佛大學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在他接下去的小說中還將現身於巴黎、倫敦、華盛頓……
00 《天使與魔鬼》劇照
編輯本段
譯者簡介

00朱振武,外語教授,博士後,主要致力於英美小說美學研究和小說翻譯,其著作有《在心理美學的平面上――威廉輰克納小說創作論》,主要譯著有《達芬奇密碼》、《數字城堡》,《破解〈達芬奇密碼〉》,《騙局》,《失落的秘符》等。
00《天使與魔鬼》是丹·布朗在《達·芬奇密碼》之前創作的暢銷小說,在2004年全美圖書銷量排行榜中,僅次於《達·芬奇密碼》和一本食譜。與《達·芬奇密碼》一樣,小說主人公也是哈佛大學符號學教授羅伯特·蘭登。該書秉承作者一貫風格,在跌宕起伏的情節背後探討嚴肅的主題,即人性與神性、宗教與科學的碰撞與融合
編輯本段
前言

00二○○三年,美國書界新寵丹.布朗(DanBrown,1964--)的《達.芬奇密碼》(TheDaVinciCode)一經問世就高踞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創下書市奇跡,到目前為止,光是在美國本土就已經創下了近千萬冊的銷量,作者也因之名聲大噪。丹.布朗旋風迅速刮遍全球,在中國也掀起了一陣熱潮。二○○四年一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達.芬奇密碼》僅在三個月內就創下三十萬冊的銷售佳績。丹.布朗的處女作,出版後旋即成為美國暢銷電子書第一名的《數字城堡》(DigitalFortress)的中譯本,也於二○○四年九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從而將中國大陸的丹.布朗熱又推向了一個新高。這兩部知識型懸疑小說似乎開辟了小說創作的新時代。在目前正在熱賣的包括《騙局》(DeceptionPoint)在內的四部長篇小說里,作者幾乎都嫻熟地、不留斧鑿痕跡地將宗教、科學、歷史、藝術、符號學、電腦等不同領域的知識糅進作品中。如果說《達.芬奇密碼》是宗教與懸疑、藝術與驚悚的天衣無縫的結合的產物,《數字城堡》是信息時代的高科技驚悚小說的話,那麼,他的這一部同樣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榜首、與《達.芬奇密碼》有著相同主人公的作品《天使與魔鬼》(AngelsandDemons)在作為知識型懸疑小說方面則兼有兩部小說的特點,此書直接將科學和宗教的論戰作為小說的主題,把人性與神性、宗教與科學的碰撞與融合揭櫫得淋漓盡致。
00《天使與魔鬼》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作者的一次梵蒂岡之旅。丹.布朗在游覽梵蒂岡的地下通道時得知,這個秘密地道就是早期的天主教教皇躲避敵人追趕時的藏身之所,而幾百年前,最讓梵蒂岡畏懼的敵人就是一個名為「光照派」的秘密組織。這個組織由一些受到宗教迫害的科學家組成,他們發誓要對梵蒂岡進行復仇。時至今日,當代許多歷史學家還對這個組織的存在深信不疑,而且認為它是全球勢力最強大的組織之一,它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不為人知……丹.布朗受此啟發,創作出這部以科學和宗教的關系為主題的驚悚懸疑小說。
00虔誠的上帝信徒「歐核中心」的傑出科學家列奧納多.維特勒畢生致力於以科學的手段證明神的存在。他和其養女、神秘嫵媚的科學家維多利亞在實驗室里進行了高度機密的試驗,成功地製造出了一種極其強大的能量「反物質」。在這個重大發現尚未對外公布時,列奧納多就在實驗室里慘遭殺害,一顆眼珠被兇手挖走,胸口上赫然印著一個神秘的標記「光照派」。更令人震驚的是,藏在地下的反物質不翼而飛,而這些反物質一旦與物質相遇便會產生巨大的能量,足以摧毀一座城市。哈佛大學的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應「歐核中心」負責人之邀,前來調查這個神秘的符號。就在當天,失蹤的反物質被人發現位於梵蒂岡城地下某處。離開了實驗中心的反物質,在二十四小時之後就會自行爆炸,而這天正是天主教教皇選舉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天主教紅衣主教會聚在梵蒂岡城,藏在地下的反物質就如同一枚定時炸彈,如不能及時找到,整個梵蒂岡城便會成為一片廢墟。還有六個鍾頭,刻不容緩,蘭登與列奧納多之女一起踏上了前往梵蒂岡的冒險之旅。兩人在查找反物質的過程中,競發現傳說中幾十年前就消亡的光照派還活躍於世,而且歷史上許多科學家皆是其成員。光照派沉寂了幾十年之後,竟然瞄準教皇選舉日這天對天主教進行復仇,而尋找殺人兇手及光照派的線索競藏在伽利略和彌爾頓的作品中!兩人與神秘的幕後操縱者鬥智斗勇,足跡遍布古老廢棄的教堂、巷道、地下室,還有陰森可怖的地下墓穴,一個個驚世之謎也隨著情節的深入而被揭開。
00科學與宗教的論戰成了這部小說的主題。這一論戰從一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幾百年前不計其數的科學家遭到教廷迫害,時至今日,是講授達爾文的進化論還是宣傳上帝創世說仍是西方大學里爭論不休的問題。人類從何而來,世界的起源到底在哪裡,這一直是科學與宗教試圖解決的問題。小說中的科學家列奧納多通過模擬宇宙大爆炸來證明物質從「無」中產生,從而論證了上帝的創世說。他認為,神、佛、耶和華都是指的同一種事物,科學和宗教說明的都是一個道理所有的一切都是由純粹的能量創造出來的。當記者問丹.布朗如何看待科學與宗教的論戰時,他說:「在許多方面,我將科學和宗教視為同一事物,二者都是人對神性的追問,不同之處在於,宗教訴諸問題本身,而科學側重對答案的追尋。」丹.布朗認為,科學和宗教只是講述同一個故事的兩種語言而已。小說表達了對信仰喪失和科學萬能論的擔憂。人類的科學水平不斷提高,而心靈、道德的發展相對來說卻有些滯後,當二者的失衡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其可能出現的後果就難免令人憂心忡忡。作者以「天使與魔鬼」作為小說的標題,寓意深刻而又豐富。「路西弗」(撒旦在墮落前的稱呼)被光照派視作光的使者,光照派的秘密集會地也是由「天使」的指引才能找到。被宗教迫害的人們將天主教視為魔鬼,而狂熱的宗教徒則認為科學是毀滅人類的力量,是反宗教的魔鬼。誰是天使誰是魔鬼,我們似乎沒有必要去問個究竟,因為我們知道,天使與魔鬼有時只有一步之遙。科學與宗教,人性與神性,孰是孰非,至今沒有定論,而丹.布朗在小說中恰到好處地找到了處理二者的平衡點,留給了讀者更多的思考空間。
00同《達.芬奇密碼》和《數字城堡》一樣,丹.布朗的《天使與魔鬼》也在最大程度上打破了嚴肅小說和通俗小說的界限,大量地借用通俗小說的創作手法,具有諸多後現代小說所具有的特徵,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真正達到了曲雖高而和者眾、雅俗共賞的美學效果。在敘述模式上,丹.布朗並不摒棄傳統的敘述模式,如偵探、科幻、哥特小說的敘述方式,但又不拘泥於任何一種,還將通俗小說特有的偵探、恐怖、懸疑、神秘、言情等暢銷因素恰到好處地運用到作品之中。丹『布朗的作品集各種體裁的優點於一身,打破了傳統體裁的束縛,從而獲得了最大的敘述自由。作者的表現手法既發展了後現代、後工業時期的小說創作,又擺脫了許多後現代小說的某些痼疾,小說在這里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前進路徑和發展空間。
00丹.布朗在一開始就聲稱,小說所涉及的羅馬的藝術品、陵墓、地道、建築都是建立在史實的基礎之上,「光照派」也是確有其事,絕非空穴來風。他在小說中還大量地引用歷史資料和歷史人物,將真實的人和事納入虛幻的空間中,製造出一種亦真亦幻、虛實難辨的氣氛,體現出帶有強烈浪漫主義傾向的晚期後現代小說風格。在體驗緊張、刺激、神秘以及甜蜜的閱讀快感時,讀者隨蘭登做了一次逼真且獨特的瑞士、梵蒂岡和羅馬之旅。在「歐核中心」,讀者可以聽到對最新的科學發現的描述。丹.布朗將高深莫測的物理知識像家常話一樣娓娓道來,讓科學的門外漢對其魅力也能窺見一二。梵蒂岡之行更是驚心動魄。隨著蘭登的腳步,讀者可以在地圖上找到書中主人公們「游覽」過的廣場、街道和教堂,而且,對鮮為人知的教皇的生活、教會的儀式也能有所涉獵。丹.布朗就像一位出色而奇特的導游,不是帶領讀者去日常的觀光點,而是膽大妄為地帶領讀者擅闖禁地,屢屢遇險又處處逢生。在旅程中,丹.布朗還旁徵博引,將符號學、歷史學、天文學、宗教、建築學的知識呈給讀者,讓不同口味的讀者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關照對象。
00小說用「引人入勝」一詞已遠不能表達讀者的閱讀感受,作者並不是僅以一個貫穿小說始終的懸念吸引讀者,而是隨著情節的開展,魔術般地生出一個又一個懸念,拋出一個又一個謎團,讓讀者不得不屏住呼吸來追逐他那多變的節奏。在一連串緊張的動作和場面描寫之間,往往還穿插著對哲學和史學的思考,對當下與過去的關懷。《出版者周刊》曾這樣評論此書:「將梵蒂岡陰謀和高科技藝術交織在一起,情節曲折,出人意表,讓讀者保持高度的興奮,一口氣讀到最後。」暢銷書作家戴爾.布朗說:「《天使與魔鬼》真是一本該死的書拿起這本書我就再也放不下,不把這本書讀完我就什麼事也做不成。」
00《天使與魔鬼》就像丹.布朗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出戲,觀眾全神貫注、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他那看似無意、實則精心設計的每一個動作,注視著他手上不斷翻新的每一個道具,而當演出結束,銀幕落下,觀眾尚在驚魂未定之際或托頤沉思之時,擔當編導兼表演者的小說家丹.布朗已心滿意足地頷首謝幕,留下一個神秘的微笑拂袖而去,把觀眾又拋回到喧囂、煩躁、孤寂、無奈、尷尬、頹唐、悵惘、彷徨的現實之中。
00朱振武
00二○○五年二月一日於上海成億家園
編輯本段
書評

00一次令人難以喘息的真實冒險
00激動人心,驚險不斷,有著不同尋常的高智商。——《舊金山紀事報》 《天使與魔鬼》真是本該死的書00
0魅力無窮,懸念迭起,想像豐富——《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戴爾。布朗 一次你將永難忘懷的閱讀體驗
00丹。布朗創作了又一部撲朔迷離的驚悚小說,足以與克蘭西和卡斯勒的最好作品像媲美。——《布魯瑟書評》 驚險的貓與鼠的角逐00
0生與死的驚險懸疑小說,傳奇,宗教,科學,謀殺,神秘主義,建築和激烈的打鬥。《天使與魔鬼》好極了!——《克科斯評論》 我所讀過的最好的作品之一00
《天使與魔鬼》驚悚有之,神秘有之,而刺激的打鬥則貫穿始末。一部娛樂性極強而又令人愛不釋手的驚悚小說。——戴維娜。摩根-維茨
00《天使與魔鬼》經典至極00
0一部讓人心跳不止坐卧不安的驚悚小說。《天使與魔鬼》就如昂貝多·艾柯的小說一樣引人注目 ,像湯姆·克蘭西的小說一樣魅力無窮,像邁克爾·克萊頓的小說一樣緊湊驚險,並且足以和 托馬斯·哈里斯最好的驚悚小說相媲美。《天使與魔鬼》使丹。布朗躋身於這些文學巨匠之中,並贏得了一席之地。——辛迪加專業書評家喬·莫塞里
00一場令人悚然的貓捉老鼠式的較量,一個生死攸關、扣人心弦的驚險故事,一出離奇古怪的事件,一部集宗教、科學、謀殺、推理和建築學於一體、情節曲折的小說。《天使與魔鬼》獲得滿堂彩!」——《科克斯書評》
編輯本段
2009版圖書信息

00書 名:《天使與魔鬼》
00作0者:丹·布朗
00譯0者:朱振武 王巧俐 信艷
00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00出版時間: 2009年02月
00ISBN: 978-7-02-006710-7
00開本: 890×1240 毫米
00字數:440千字
00插頁: 1
00定價: 32.00 元

❽ 沒什麼好看的電影圖片

這幾張夠漂亮的吧,

不知道你要的什麼類型的,是風景還是人物,告訴清楚了才好幫你找的,否則不知道怎麼才可以幫到你。

❾ 這張圖片的電影名字叫什麼

創戰記(Tron: Legacy)
導演:約瑟夫·科金斯基Joseph Kosinski
主演:加內特·赫德蘭 Garrett Hedlund....Sam Flynn奧利維亞·王爾德 Olivia Wilde....Quorra傑夫·布里吉斯 Jeff Bridges
片長:125 分鍾
上映時間: 2011年1月10日 中國
本片是1982年經典科幻片《電子世界爭霸戰》的續集,繼承了老版中的科幻概念和視覺元素,並結合最頂尖的CG和3D技術。
1982年,凱文·弗林(傑夫·布里奇斯飾)為英康公司設計了一套有著強烈自主意識的電子網路。這個公司是他和共事多年的老朋友艾倫·布拉德利(布魯斯·鮑克斯雷特納飾)共同創建的,大家都以為研究出了這么一套深受客戶歡迎的游戲,凱文一定會很有成就感,應該已經滿足了。 如果只看錶面,那麼的確就像大家猜測的那樣:凱文結了婚,還生了個兒子,取名叫薩姆,初為人父的他,事業也同步蒸蒸日上,凱文和艾倫讓英康公司成長為電子游戲業界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可外界人不知道的是,凱文的實驗一刻也沒有停止,並且用類似一種心電感應的方電影壁紙(12張)法,常在他的私人實驗室,不斷回訪他設計的電子網路。這個實驗室是如此的隱蔽,就藏在弗林辦公室的地下。一天凱文突然失蹤了,薩姆被一個人丟在家裡,完全不知所措。
20年之後,《創戰紀》的故事開始了。
一天艾倫收到一個傳呼,來自於凱文封閉了二十年的辦公室,已經成年的薩姆(加萊特·赫德蘭飾)來到父親的辦公室一探究竟。
薩姆竟然被神奇的帶進了虛擬的電子網路的空間中。在這里,他被當作程序被迫參加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生死一線的游戲大戰,還驚奇的發現父親在電子網路世界創造的一個「替身」——克魯居然想置他於死地。在危急時刻薩姆被一位突然出現名叫葵拉的女戰士救走,並在一個隱蔽住所重遇被困在電子網路里20年的父親。原來凱文·弗林在開發這一足以改變人類世界的電子網路世界過程中創造的「替身」克魯背叛了他,克魯控制整個電子網路世界,使他無法從關口回到人類世界。薩姆堅持要父親和他一起重回現實世界,但是他們面對的是幾乎無所不能的克魯,還有克魯妄圖從電子世界關口進入和控制人類現實世界的驚天陰謀!
父子倆和葵拉一起為了回家,為了阻止克魯將要帶給人類的災難,在步步危機的電子網路世界展開了一段生死大歷險…
製作公司
1. LivePlanet
2. 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美國]
3. Sean Bailey Proctions

❿ 什麼是實驗電影

本片是一部非常明顯的實驗電影,具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實驗電影沒有特定的影像風格,按照每個導演的想法而異。大部分的實驗電影沒有台詞和劇情,原因是大部分的實驗電影導演的興趣在於視覺和形式的創新,不在於內容。美國結構電影(Strutural films)出現之前,大部分電影的風格都是按其時期相對應的視覺藝術流派所劃分,並不絕對,但大多數會受時期影響。比如達達主義(Dada),代表作有Marcel Duchamp的Anemic Cinema, Rene Clair 的Entr'acte (film) 。有再舉例子,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出名的作品有Germaine Dulac 的 The Seashell and The Clergyman,和上面說到的,達利的 Un Chien Andalou。,美國Structural films(1960年開始)受到當時Minimalism(極簡主義)的影響,電影的主要研究對象是電影的形式(form),最機械的東西。說到Structural films一定要說起加拿大籍居美的Michael Snow,Snow的電影研究對象是空間和時間。他最出名的電影,Wavelength (1967 film) ,一個小時,大部分時間鏡頭固定不動地拍著一個巨大的studio,在最後使用zoom-in結束全片。他不剪輯,而是用真實的時間拍電影。這種只在乎形式的實驗電影,幾乎沒有任何的內容可言,但是卻帶領了一股潮流,跟以往的實驗電影和主流敘事電影都不一樣。他們反劇情,反假象(指傳統電影影像給觀眾帶來的代入感)實驗電影是個很有趣的電影形式,沒有特定的表達特定的框架,不是類型片的一種。私以為,傳統電影講究的是講好故事讓觀眾看懂,實驗電影則是更注重創作者的表達。而現代電影也變得越來越注重創作者的意圖,而非單純迎合大眾口味。所以我覺得實驗電影的影響就是讓創作者們發現,原來電影真的可以作為他們思想的載體,而非僅僅是大眾的娛樂。
本片的另一個優點,就是沒有像大多數實驗電影一樣扭曲,內容呈現,思想表達,敘事手法都已經很完善了。

0 有用

閱讀全文

與沒有任何實驗的電影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你好李煥英電影票怎麼買最便宜 瀏覽:690
怎麼不用手機取電影票 瀏覽:442
電影男孩的夢想完整版在線 瀏覽:514
非法入境台灣電影在線 瀏覽:16
老的恐怖片大全電影 瀏覽:929
鬼樓驚魂完整版電影 瀏覽:584
最新印度免費電影大全動作片 瀏覽:631
一部十分想看卻不敢看的電影 瀏覽:619
電影中文字幕韓國在線觀看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667
電影頻道過年時播什麼 瀏覽:102
郝邵文台灣電影 瀏覽:421
電影奪冠觀後感400字作文 瀏覽:377
日本唱歌愛情電影 瀏覽:554
搞笑女郎電影圖片 瀏覽:814
懷孕13年電影結局 瀏覽:930
臨沂河東區電影院開門了嗎 瀏覽:370
致命女人電影結局 瀏覽:1
紅海行動大電影 瀏覽:149
坐電腦前喝酒看周星馳電影 瀏覽:296
歐美女王電影名字 瀏覽: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