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大空頭電影的感受

大空頭電影的感受

發布時間:2021-07-21 09:32:11

A.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這個電影是根據由邁克爾·劉易斯寫的「大空頭」小說改編的。主要講幾個交易員和對沖基金經理是如何在2008年美國的經濟危機時期發了大財。美國2008年的經濟危機對我的沖擊太大了,當時我們路口的四家銀行有3家破產被別的銀行收購,其中就有我的存款銀行,我買人壽保險的公司也曾宣布破產,幸虧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援救才沒有倒閉,據說還是因為歐洲幾個國家的頭腦打電話給美國總統要求援救那個保險公司的。這個命中率要是我買樂透獎也這樣就好了。居然還有人在這個危機時期發大財?我自然對這個電影非常的感興趣。
這個電影非常的具有娛樂性和吸引力,影片通過三個獨立的故事的交替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2005年,古怪的對沖基金經理邁克爾·巴里(克里斯蒂安·貝爾)發現美國房地產市場極不穩定,因為次級貸款已經有很高的風險並提供越來越少的回報。他預測市場將在2007年第二季度的某個時候崩潰,他意識到,他可以創建信用違約交換市場,讓他可以用來與房地產市場對堵,從而從中獲利。他走訪了多家銀行向他們販賣他的這一想法。 而那些銀行,認為住房市場是非常安全的。有一家銀行接受他的建議。但是這個對賭激怒了巴里的客戶,他們認為他是在浪費他們的錢,要求他停止他的對賭,但是他拒絕了。正當經濟倒塌的時候快到了,他的投資者失去了信心,想撤出自己的錢了,但巴里提出暫停提款,引起了投資者們的憤怒。
但是,正如他預言的那樣,時常崩潰了,他的投資產生了489%的利潤。
交易員賈瑞德·韋內特(瑞恩·高斯林)從他得銀行家那裡聽說了巴里的行動,並很快意識到巴里的預測是正確的。他決定把自己的股權都放到信用違約交換市場上。對沖基金經理馬克·鮑姆(史蒂夫卡萊爾)偶然的知道了這個計劃,並被韋內特說服加入了這個計劃。倆人發現,因為不誠實的信用評價人的評估,被打包在一起的債務抵押債券(CDO)被評成了AAA級,而大量的出售這樣的債券(CDO)會造成即將到來的市場進一步的崩潰下去。在拉斯維加斯,鮑姆出席美國證券討論會,他采訪了創造的合成債務抵押債券的商人。他意識到,這些欺詐的問題貸款會造成經濟的全面崩潰。鮑姆的業務合作夥伴說服他去通過這個信用違約交換獲利。
年輕的投資者查理·蓋勒和傑米·希普利意外地撿到了韋內特的計劃,也決定參與這個信用違約交換。由於需要錢,他們爭取到退休銀行家的本·里克特(布拉德·皮特)的援助。希普利和蓋勒最初非常的欣喜若狂,但里克特討厭他們慶祝即將發生的經濟崩潰。倆個年輕人終於感到恐懼,於是試圖通風報信給記者以及他們的家庭,告訴即將到來的災難。最終,他們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但都他們失去了對這個破碎的系統的信心。
巴里半退休了,只投資於水,鮑姆拒絕說外界說:「我告訴過你」,他繼續著他的職業生涯,里克特返回到他的退休生活中,和希普利和蓋勒試圖起訴評級公司但是失敗了。沒有人因為在這場CDO泡沫中被逮捕,債務抵押債券很快得被再次銷完了。
導演麥凱因導演喜劇電影「王牌播音員」而出名。他以擅長拍看似愚蠢的自黑式的幽默狡黠的電影著稱。在大空頭這個電影里,他也用了很多名人客串演出,其中有瑪歌·羅比和塞萊娜戈麥斯直接向觀眾解釋「次貸」。「王牌播音員」里的史蒂夫·卡瑞爾扮演里馬克·鮑姆, 具有自虐性格的金融預言家。芬。維特羅克和約翰馬克羅扮演了在布拉德·皮特的指導下研究對沖基金的新手。
電影里人物的衣服發型比較老,像90年代的。倒敘一些人物的背景故事時用了很多不飽和光線。但是敘事,智慧的對白以及出色的演技使得這個電影非常的出色。電影真實的反映了當年各大銀行都才參與了次貸欺詐犯罪活動,美國政府犧牲了小老百姓的利益保釋了這些銀行。
電影同時運用了電影藝術和無可辯駁的事實,表達了人們的憤怒,悲觀,無助,因為這些欺詐將來可能再次出現。
這個電影還可以當作一個金融教課書來看,可以幫你理解美國的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如何發生的。

B.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大空頭》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的傳記劇情片,由亞當·麥凱執導, 克里斯蒂安·貝爾、史蒂夫·卡瑞爾、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聯合主演。

影片根據邁克爾·劉易斯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華爾街金融危機時四個性格怪異的男人抓住機會,從全球經濟衰退中撈取了利潤,同時他們還試圖阻止全球經濟的衰退的故事。

該片於2015年12月23日在美國上映,於2016年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大空頭》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將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發展直至演變為金融危機的過程融入有趣的故事當中,將次貸擔保債務權證、夾層擔保債務權證 、信用違約掉期等產品的操作技巧和手段娓娓道來,全景式地描繪了一個行業和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與故事,形成了混亂的交易網,從一個角度揭示了危機的原因和真相。

該部金融喜劇把一堂信息量密集的課程變成一出後現代鬧劇,電影在講述上有種不容忽視的憤怒感,但導演為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盡量把節奏放的非常快,就像是一邊讀著凱恩斯一邊騎著摩托車在跳火圈。

C. 大空頭的影片評價

《大空頭》並沒有呈現出全部內容,影片太側重描寫按揭貸款,而沒有充分表現催生泡沫並令危機加劇的更為復雜的經濟因素。影片將金融危機主要歸咎於華爾街的貪婪,卻忽略了不那麼邪惡但更令人信服的原因,故事中包含很多枯燥的金融原理,這也是該類題材的電影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原因。
影片沒有回答更大的問題,次貸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堅信次貸泡沫永遠不會破滅的信念又是怎樣形成的。答案在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和社會力量中,但這些因素在電影中幾乎沒有提及。 (《華爾街日報》評)
《大空頭》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將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債券及其衍生品的起源、發展直至演變為金融危機的過程融入有趣的故事當中,將次貸擔保債務權證、夾層擔保債務權證 、信用違約掉期等產品的操作技巧和手段娓娓道來,全景式地描繪了一個行業和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與故事,形成了混亂的交易網,從一個角度揭示了危機的原因和真相。 (鄭州日報評)
該部金融喜劇把一堂信息量密集的課程變成一出後現代鬧劇,電影在講述上有種不容忽視的憤怒感,但導演為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盡量把節奏放的非常快,就像是一邊讀著凱恩斯一邊騎著摩托車在跳火圈。 (《綜藝》評)

D.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的專業性

這是一部具有美國情懷的電影,或者說更接近於一部紀錄片,整部片子都在闡述2008年的第二季度,美國房貸危機的事情,等下再說,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部美國 情懷的紀錄片,它對主人公的表達少了資本家的冷血,多的是少數精英在看到美國房貸即將崩潰時的艱難抉擇,是錢or即將破滅的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當然最 後導演還是沒法改變既定的事實,資本家還是資本家,華爾街還是華爾街,美國還是美國,那些精英還是精英。

什麼是大空頭,那就是做空美國房 貸的人,這群人在沒有看到這個做空點之前,什麼都不是,與摩根大通銀行、房利美等經融大鱷比起來他們什麼都不是,但是在07年,這群人發現了一件叫做房屋 次級貸的東西,只是一個將別人的貸款產生的風險重新包裝,組合成一個金融產品賣給大眾,其實那個風險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只是銀行炒出來的概念,買的人相信 每個人都會房貸,所以這種金融產品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這僅僅是理論上的。因為有一種可能會讓這種東西一錢不值,那就是人們還不起銀行的貸款——斷供, 那麼這個次級貸將會一文不值。

E.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大空頭》並沒有呈現出全部內容,影片太側重描寫按揭貸款,而沒有充分表現催生泡沫並令危機加劇的更為復雜的經濟因素。影片將金融危機主要歸咎於華爾街的貪婪,卻忽略了不那麼邪惡但更令人信服的原因,故事中包含很多枯燥的金融原理,這也是該類題材的電影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原因。
影片沒有回答更大的問題,次貸泡沫是如何形成的,堅信次貸泡沫永遠不會破滅的信念又是怎樣形成的。答案在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和社會力量中,但這些因素在電影中幾乎沒有提及。

F.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記得在雷曼兄弟剛完蛋之後,學校里請來了幾位基金操盤手講述危機怎麼發生的。記得當時的主題就是從業人員也並不很清楚那些工具的細節。當時的感覺就是,這些人講話中術語很多,縮寫字母用得特多。在座的聽眾估計多數人跟我一樣,一頭霧水的樣子。幸好本人在金融公司混過,還能感覺得到那些名詞並不能影響到講座的主旨。
問題關鍵在於,雖然講座期間問題不斷,但是很多人的問題都是要求講座的人解釋某類金融產品的運作原理。因為金融學生們太急於了解這些威力巨大的金融衍生品是怎麼回事了。問題是,這講座本來就是在說這些工具是蒙人的,很多人都搞不懂么。結果,恰恰和我以前參加過的若干金融產品的促銷會一樣,場上的氣氛不知不覺地就發展成了,誰聽懂了這些衍生品的原理,就說明誰智商高。最後,講座就發展成了高智商者之間的術語較量,其餘的人則高山仰止地向金融騙子們學習他們的騙術,並不時地表現出對騙子們的敬佩。
記得很多年以前香港的某金融大亨帶著他的助手跑到國內來銷售他們設計的金融工具。我和幾個同事跟他們會談。他們的講話就是術語滿天飛,但是總讓你摸不到底。如果你提出疑問,他們就明白地嫌棄你怎麼腦子反應這么慢。結果是,多數人即使不懂也不好意思輕易地提出來。幸好當時有的人比較執著,堅持讓他們解釋,氣得大亨當場拍桌子,震得他手上那塊大祖母綠直冒金星。我們都覺得挺納悶兒,為什麼這大亨不許別人問問題。最後會談火葯味兒十足,基本上是不歡而散。回來以後我們還研究了半天,到最後誰也沒明白他說的有些內容到底是個什麼邏輯關系。
現在回想起來,恐怕這房間里最明白自己其實是個飯桶的的就是這位所謂的大亨了。產品也不是他設計的,他充其量就是個鸚鵡學舌的高級推銷員。以為到了當時還被香港人視為土鱉的大陸人面前糊弄糊弄就算了。沒想到碰上了較真的人,他只有靠耍橫才能保住面子了。不過當時我們沒這么想,只是覺得他這個產品真是很難懂。
這還是金融從業人員之間的較量。如果是非金融人士碰上了金融人士,最常見的現象是,一個人不明白對方說什麼,卻只想著怪罪自己智商低,而不會去堅持質疑。這就是金融騙子成功的基礎。怕在別人面前顯得笨,這是不是也算是人性的一大弱點?

G.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看著還不錯啊,我覺得挺好看的。
《大空頭》是由美國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的傳記劇情片,由亞當·麥凱執導, 克里斯蒂安·貝爾、史蒂夫·卡瑞爾、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聯合主演。
影片根據邁克爾·劉易斯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華爾街金融危機時四個性格怪異的男人抓住機會,從全球經濟衰退中撈取了利潤,同時他們還試圖阻止全球經濟的衰退的故事。
該片於2015年12月23日在美國上映,於2016年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H. 「大空頭」電影觀後感800字,要自己寫的

周末抽空看了一部美國的電影《大空頭》,講的是主人公們在05年發現美國的房地產業泡沫已經成為事實,而對賭房地產會崩盤,到07年大賺一筆的事情,所以他們也就成為做空美國房地產業的導火索。

當他們賺取幾億美元,甚至幾十億美元時,並沒有欣喜若狂,而是看到如此巨大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幾百萬人失業,幾百萬人流離失所,矛盾重重。可他們也是實現美國夢的典型代表。美國的法律不會制裁他們,因為他們是合法的。究其原因,是誰造成了巨大的泡沫呢?這才是根本原因。誰造成的原因,誰承擔的代價就會更大,當然是美國的銀行業。

對比國內房地產行業,算不算巨大的泡沫呢?房價對應收入比、官方公布的7.8億平米待售庫存、空城、房叔房姐、蝸居等等已經說明了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泡沫了吧。可誰應當為此承擔責任呢?誰應當為此付出代價呢?誰會做刺破泡沫的人呢?在國內肯定沒人敢做大空頭的。

剛性需求已經解決不了問題了,改善性需求就別自不量力了。其實,說起這個「剛性需求」這個名詞,我覺得無比可笑;但是,我也極其佩服使用這個詞用來推銷房地產的第一人,太適合這個國情了。先說說為什麼可笑。剛性需求是用來形容人與房子的關系的,看似恰當,只不過是一頂好看的綠帽子。房子就是住所,是人類最基本需求的生活資料,它如同溫飽一樣重要。人類發展的第一步就要為溫飽和住所奮斗,因為這是實現安全感的第一步。人類作為靈長類動物在五千年前,甚至一萬年前足以解決溫飽和住所問題了。發展的進程的下一步,是追求科學、藝術等等更更豐富的物質文化需求。當然這一進程被自然災害、戰爭、惡政嚴重阻礙了。可畢竟還是進化到了文明社會。可就在文明社會的今天,無數的人為這個「剛性需求」疲憊不堪,不可笑嗎?這無數的人如果有閑暇的時間,去探尋智慧,去自我超越,這個國家豈不是進步的更快嗎?如何適應國情,就不贅述了。

是誰造成的滔天泡沫的應當承擔責任,應當付出代價。眾多屌絲,因為買不起房,結不成婚,在付出著代價。請比屌絲勇敢一點吧。紙是保不住火的,用什麼能包的住泡沫呢?有句諺語:玻璃的宿命是破碎。難道泡沫的宿命能硬的過玻璃嗎?

I. 如何評價電影《大空頭》

根據由邁克爾·劉易斯寫的「大空頭」小說的改編,那本自枯燥乏味的金融題材,電影卻用黑色幽默,在嬉笑怒罵間將深奧的專業術語呈現的為人忍俊不禁,略帶浮誇凌厲的剪輯,群像出色的把控更使電影極具張力,三個看似獨立的故事的交替進行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近乎完美的呈現出這場金融之戰,以08年全球經融危機為背景的時代聚焦,電影對何為資本的詮釋淋漓盡致,這是一部堪為金融教科書的佳作。 ——夢里詩書

閱讀全文

與大空頭電影的感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視電影上海電影節 瀏覽:315
紅樹林電影院三亞 瀏覽:343
大潘跟夏雨演的電影 瀏覽:26
好看搞笑的電影動畫片大全集 瀏覽:571
鞭炮電影完整版3部 瀏覽:708
99k電影網站 瀏覽:248
魔術師化身卧底的國外電影叫什麼 瀏覽:291
一部微電影記者去售樓處賣房 瀏覽:432
什麼御甲電影 瀏覽:599
盤點周星馳20部電影 瀏覽:100
法國電影親密內容 瀏覽:540
日本台灣韓國最新電影2015排行榜 瀏覽:914
江湖電影粵語全集完整版 瀏覽:198
韓國三級愛情電影20l7 瀏覽:49
呼市七彩城電影院 瀏覽:407
林則徐與電影觀後感 瀏覽:465
在人間電影完整版高清 瀏覽:325
洛麗塔電影女主名字 瀏覽:132
成龍去內地部隊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54
城市獵人中文版全部電影 瀏覽: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