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電影節爭議電影

電影節爭議電影

發布時間:2021-07-21 10:19:04

『壹』 關於一部電影參加電影節的問題

一部電影可以參加金馬獎後又參加金像獎。一部電影只能有一個主角入選男主角的提名。如果劉青雲、古天樂、吳彥祖在同一部電影中,三個人不能同時作為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候選人。提名是由評委定的,有時會用網路投票。

『貳』 在國外參加電影節在國內不上映的電影怎麼回本

他們這個並不是想要回本,而是想要去外國參加電影節得獎,這樣子打開自己本身的知名度,為將來做准備。

『叄』 為什麼中國電影節越來越多,而好電影卻越來越少

伴隨中國電影票房的井噴,各類電影節也逐漸多如牛毛。但與如今中國電影的每況愈下類似,連被譽為「我國奧斯卡」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也越發江河日下。

中國電影節不僅魚龍混雜且有日薄西山之態

以金雞獎為例,從第一屆起就有盛產「雙黃蛋」的傳統,有一屆「最佳故事片」居然還產生過「三黃蛋」,這種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評選機制實在舉世罕見。

這點,中國第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也承其衣缽。讓人不免遐想:難道這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影道路的一部分?

圖片說明:「烈日灼心」三位男主同時加冕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帝桂冠

而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的長春國際電影節更是愧對以電影之名。

口號居然是:電影搭台,經貿唱戲。追求「電影文化大普及,經貿活動大豐收」,既然如此,為何不改名「長春國際貿易節」,在經貿往來的同時順帶欣賞一下兩年來的優秀電影!

那麼,在如此匪夷所思、模稜兩可的背景下,一個電影節究竟該如何運作才能脫穎而出,繼而進入良性循環,最後真正呈現一個電影節的風貌和品格。已走過11年的獨立電影節――first青年影展也許能給出最好答案。

清晰的定位與日益完善的評價體系使first青年影展獨樹一幟

first青年影展起先只是一個中國傳媒大學校內的短片競賽,發展至今,已能夠吸引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的半壁江山前來搖旗吶喊,這與它自成立之初的清晰定位緊密相連。

十年前,影展的創始人宋文發現,為什麼「最佳影片」不能是參賽影片中的最好影片,於是他與同伴想把評價體系拉回至電影本身,立志將創辦的電影節發展成為新電影人的挖掘機。

這一不懈追尋也體現在first青年影展的參評規則里,參賽作品必須是電影人的前三部電影,而在中國,著力關注電影人處女作的電影節,僅此一家。

而在遴選評委階段,first青年影展也為人稱道。

評委需要深具藝術家的眼光和胸懷,在親子觀影前提下,經過無缺席集體討論後才可擬定所有獲獎名單

圖片說明:2014年first青年電影展評審團主席謝飛(導演)

但與諸多精良文藝片一樣,同樣像一部細水長流電影的first青年影展一路走來也步履維艱。

在時間長河淌進第八年後,該影展才與那年由它推出的現象級電影《心迷宮》一起,一戰成名。

但是,在後續討論中,有評委對first青年影展的首席執行官李子為說:《心迷宮》這個片子可惜了,世界首映應該給威尼斯,那樣可以走得更遠。

這話令李子為百感交集。

此後,「為雪前恥」,first青年影展開始定期安排團隊去鹿特丹電影節、金馬電影節學習對方的創投體系、志願者體系與視覺體系。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後,它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系統架構。

2015年成立的「並馳實驗室」,聯合電影公司在保障創作者藝術表達的基礎上,為青年導演提供中低成本製作的全線資源支持,推動實驗作品順利進入主流院線。

而去年,擔任影展大使的陳坤,在與參展紀錄片導演馬莉的聊天中,萌生了與first合作成立「山下紀錄片實驗室」的想法。

陳坤每年出資50萬,助力青年導演拍攝紀錄片。講述青少年犯罪現狀的「少年」由此獲得30萬拍攝資金;記錄一位已過耳順之年卻還要照顧年過半百智障兒子的「羅長姐」也收獲了15萬製作經費。該片在隨後舉辦的「西湖紀錄片節」上又斬獲大獎。導演把一半獎金放回「山下紀錄片實驗室」,由此形成了一個流水不腐的紀錄片基金。

而first影展數量龐大的志願者團隊也日益成為一張華麗名片。

在今年的影展發布會上,幾百人的座位上都放著寫有各自名字的瓶裝礦泉水。

眾多志願者在有限條件下,甘願承受高負荷運轉,憑借自己的熱情洋溢與青春逼人讓first青年影展活力四射。

時至今日,first青年影展已碩果累累。

剛剛拿下第3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和最佳藝術貢獻獎的《暴雪將至》就是在該影展的創投會中,牽線世紀百年影業有限公司,由此進入實際運作環節;

導演馬凱花費7萬元拍攝的恐怖片《中邪》已被騰訊高價收購;

張大磊的《八月》在奪得金馬最佳影片後,又得以在內地院線公映。

今年的影展訓練營更是邀請到世界電影大師貝拉塔爾擔任講師??

要適者生存,但不能隨波逐流

聲名鵲起後,許多企業也慕名而來。有說可以在西寧找塊地,建一座first青年電影大廈,當然需要按照房地產思維經營項目;也有企業願意出錢贊助,但需要冠名以「杯first青年電影展」;2014年,網路大電影風起雲涌時,有人甚至勸說first影展改弦更張。

對所有這類「雙贏」和「共享」,first青年影展皆一口回絕。

在李子為和她的團隊看來,成為青年導演進入電影市場的最佳途徑,讓電影人在這里離電影最近,是一切資本流入的根基。

然而,談及未來,first青年影展的主創也不諱言:長路漫漫,荊棘遍布。

而這同樣也是中國電影節所面臨的通病。雖然品目繁多,但至今卻沒有真正的電影節文化。

許多中國電影人在去過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後無不唏噓感嘆:他們驚異於,在這個以大麻和紅燈區合法化著稱的城市裡,人們卻在晨光熹微中,冒著凜冽的寒風排隊買票,在電影節此後持續十天的放映中,從早到晚,十個放映廳場場爆滿。

而在國內,想讓更多普通觀眾走進電影節影院,仍舊任重而道遠。畢竟,唯獨文化的孕育不能拔苗助長。

而與此同時,這十年間,中國的銀幕數已突破四萬塊,位居世界第一,而電影票房也從60億發展至457億,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票倉。

在這個狂飆突進的時代里,如何使電影節不落入沉痾,不變得目光短淺、唯利是圖,能夠堅守內心最真實的呼喚,在浩瀚的片海中不遺餘力地打撈那一抹最明媚的吉光片羽,為電影正名,還電影人尊嚴,才是一個專業電影節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文/浮光掠影

『肆』 如何看待第 70 屆威尼斯電影節主席「中國電影越來越不適合電影節」的言論

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日前開幕。華語影片繼去年在主競賽單元「零入圍」之後,今年憑借台灣導演蔡明亮的《郊遊》挽回些許顏面。不過對於電影界來說,更引起關注的消息是,本屆電影節主席阿爾貝托·巴貝拉表示:中國電影市場越來越大,作品越來越多,但適合電影節的電影卻越來越少。

造成中國電影日益缺席國際電影節的主要原因,是藝術電影在中國越來越難進入市場,「它們根本沒有發行機會。」巴貝拉本人非常看重對藝術電影的商業扶持,認為如果沒有市場,藝術電影就很難生存。

『伍』 東京電影節入圍片單揭曉,哪部劇最具爭議

一年一度受人歡迎的東京電影節開始了。1985年首次舉辦,剛開始為每兩年舉行一次,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定於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東京國際電影節致力於發掘優秀的亞洲及國際電影,為年輕電影人提供更廣闊的展示平台。電影節更在2013年設立全新競賽單元"亞洲未來",旨在挖掘亞洲電影新人。

第3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將於10月28日至11月5日舉行。9月26日下午,電影節主競賽及各單元入圍影片名單正式揭曉。主競賽影片共14部,唯一一部中國電影是王瑞導演的《白雲之下》。

黃慶勛導演的《麥路人》、陸以心導演的《Baby復仇記》,以及尤行導演的《夏夜騎士》。

其他的華語片:《繼園台七號》(楊凡)與《陽光普照》(鍾孟宏);特別展映單元的《冰峰暴》(余非),還有公映20周年、章子怡主演的《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

章子怡擔任本屆東京電影節主競賽評委會主席的消息早在5月的戛納電影節便已經宣布。在此之前,還有鞏俐(第16屆)、張藝謀(第18屆)、陳凱歌(第26屆)在東京電影節擔任過主席,趙薇、范冰冰、王祖賢、李嘉欣曾擔任評委。

『陸』 盤點戛納電影節史上那些令人發指的電影,你看過哪一部

《櫻桃的滋味》
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相對於那些真正令人發指的影片,《櫻桃的滋味》並沒有什麼大問題。而且以今日我們的視角看待這部影片可謂是影史的上乘之作,也是少爺本人很喜愛的影片。但在三十年前的戛納上,該片大量的情節都發生在汽車內,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是給行駛的汽車特寫,對話全部為畫外音。這樣的情節因其評委的很大爭議,人們認為從電影美學的角度上來看該片有失技術水準,但是最終該片還是奪得了當年的金棕櫚獎。

《甜蜜的生活》
導演:費德里·科費里尼

費里尼在該片中空前地對基督教進行了褻瀆,雖然影片對義大利中產階級的浮華加以諷刺,但片頭直升機托基督像的情節還是引來了教會的譴責。影片結尾長時間的縱欲鏡頭也被人們批判是傷風敗俗。雖然口碑很差勁,也被評價為國家之恥辱,但是它的票房成績卻是絕佳出色。

《放大》
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安東尼奧尼總是走在挑戰觀眾視覺底線的前沿,就像戈達爾走在影迷思想的前沿一樣。其在《放大》中的尺度更是一個巔峰,該片的尺度在如今看上去似乎並沒有什麼,但是五十年前,該片的對戛納評委的影響是巨大的。事實也證明,好的影片不僅能在當年獲得金棕櫚,即便今天來看,《放大》也是值得深思的佳作。

《不可撤銷》
導演:加斯帕·諾

該片可謂是臭名昭著,不僅在戛納上惡心了一眾人,其中近乎充斥全片的淫亂戲也成功讓該片躋身影迷心目中的「世界十大禁片」名列。主演文森特·卡索甚至當中對加斯帕·諾破口大罵,戛納首映途中也是有大批觀眾退場,但堅持到最後的觀眾還是對影片獻上了掌聲。

《極樂大餐》
導演:馬可·費雷里

該片明顯是收到薩德主義的深刻影響,為了抨擊中產階級上流社會的浮華,費雷里為我們獻上了一部吃貨版的《索多瑪120天》,正因如此該片充斥著大量讓人斥責的情節。影片主演馬爾切洛·馬斯特羅亞尼的女友在看完該片與他打了一周的冷戰。《極樂大餐》少爺認為是很值得討論的一部影片,之後少爺會著重介紹該片。

『柒』 為什麼獲得各大電影節獎的華語電影都不是大眾熟知的,而是一些未上映或非熱映的電影

各大電影節的參賽電影,一般要求是在電影節首映的,之前沒上映過,十分正常。

陳凱歌《霸王別姬》

到目前為止,陳凱歌的這部《霸王別姬》都是華人導演作品獲得金棕櫚獎的作品,這部影片從程蝶衣這樣一個戲子入手,由他而展現了一個時代的興衰,和在時代中人物的變化和悲歡離合,到目前為止這部電影都被認為是華語電影的巔峰。

侯孝賢《悲情城市》

同樣是史詩電影,侯孝賢導演在1989年的時候,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金獅獎,這部電影從一個家族的興衰,來展現時代變遷,所展現的二二八時間,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們把視角都放在了一個家族中,讓人為之震動

『捌』 一個電影節過分的政治化好不好會不會影響金馬獎的聲譽,一個導演說希望我們被當成一個真正國家

理論上任何過分都不好,但現實中沒有對於過分的界定。

『玖』 求幾部中國最受爭議的電影

中國大陸十部禁演的國產片

十七歲的單車 / Beijing Bicycle(2001)
2001年02月17日 / 崔林 / 李濱 / 高圓圓 / 中國 / 王小帥 / 唐大年 (Danian Tang) / 徐小明 (Hsiao-ming Hsu) / 焦雄屏 (Peggy Chiao) / 中文普通話

該片是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王小帥的最新作品。王小帥在沒有拿到審片結論之前便攜片參加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雖贏得一尊銀熊,卻被禁止在國內公映。

鬼子來了 / Devils on the Doorstep
姜文 / 中國 / 姜文 / Fengwei You / 李海鷹 (Haiying Li) / Jianquan Shi / 中文唐山話 / 日語

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影片以獨特的視角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兇殘本性,圈內口碑不錯,因沒有突出某些政治派別的良好形象,迄今不能公映。

蘇州河 / Suzhou River
周迅 / 賈宏聲 / 中國 / 德國 / 婁燁 (Ye Lou) / 婁燁 (Ye Lou)

獲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日本銀座影展大獎。影片以王家衛的電影風格敘述了一個愛情悲劇故事,表現對愛的執著和愛之意義的探討。因首先在台 灣上映遭禁映。

過年回家 / Seventeen Years
李冰冰 / 劉琳 / 李野萍 / 中國 / 義大利 / 張元 (Yuan Zhang) / Dai Ning / 余華 (Hua Yu) / 朱文 (Wen Zhu) / 普通話

獲1999年第56屆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這是一個關於寬容和愛的故事,主人公過年回家,傾訴了17年的難言人生。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導演張元受到處罰。

趙先生 / Mr. Zhao
1998(國內禁映) / 蔣雯麗 / 施京明 / 張芝華 / 陳怡南 / 中國 / 香港 / 呂樂 (Yue Lu) / 述平

本片獲第51屆瑞士洛迦諾電影節「金豹獎」導演:呂樂 攝影:王大麟 主演:施京明 張芝華 陳怡南 蔣雯麗

小武 / Xiao Wu
1998年02月18日 / 王宏偉 / 郝鴻建 / 左百韜 / 中國 / 香港 / 賈樟柯 / 賈樟柯 (Zhang Ke Jia) / 山西方言 / 中文

導演賈樟柯憑借《小武》在國際影壇一舉成名,成為青年導演中後來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與其他一些人並無二致,都是走國際融資與發行的道路,基本與本土電影市場不發生任何關系。在國內,《小武》及其他類似的電影作品,因詆毀政黨形象,涉嫌煽動都是通過盜版VCD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郵差
馮遠征 / 濮存昕 / 梁丹妮 / 中國 / 何建軍 / 中文

這部電影是導演何建軍得到鹿特丹電影節的一個基金的資助拍攝,並在歐洲完成後期製作的。這就決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國內獲得放映的機會。從國外電影節或電影基金獲取資金支持是不少青年電影導演的基本運作方式,也是他們完成的電影無法與觀眾見面的重要原因。涉嫌詆毀中國官員形象。

活著 / To Live
葛優 (You Ge) / 鞏俐 (Li Gong) / 中國 / 香港 / 觀看http://www.vvband.com/html/lunli/20080125/1520.html / 張藝謀 (Yimou Zhang) / 余華 (Hua Yu) / 蘆葦 (Wei Lu) / 中文(普通話)

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和男演員獎。根據余華小說改編,表現人在極端艱難的生存環境下可悲的頑強和堅韌,因詆毀社會主義法制,詆毀政黨執政能力,迄今不能公映。

東宮西宮 / East Palace West Palace / Behind the Forbidden City (USA)
胡軍 / 司汗 / 中國 / 張元 / 王小波 (Wang Xiaobo) / 張元 (Yuan Zhang (I))

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編劇、攝影大獎。根據王小波的小說改編,講述一對同性戀者復雜的心路歷程,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涉嫌宣傳腐化思維,迄今未被准許上映。

藍風箏 / The Blue Kite
呂麗萍 / 濮存昕 / 李雪健 / 郭寶昌 / 中國 / 香港 / 田壯壯 (Zhuangzhuang Tian) / 蕭矛 (Xiao Mao) / 普通話

獲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大獎。以悲哀、灰暗的基調講述幾十年的故土舊事,透視埋在歷史灰燼下的人的命運,審查未通過即參賽,導致中國電影代表團退出東京電影節。因詆毀社會主義形象,詆毀之政黨形象,該片迄今不能獲准上映。

閱讀全文

與電影節爭議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01年中國電影特效圖片 瀏覽:244
別翻了電影名字逗鳥外傳萌寶滿天飛 瀏覽:4
樂視電影上海電影節 瀏覽:315
紅樹林電影院三亞 瀏覽:343
大潘跟夏雨演的電影 瀏覽:26
好看搞笑的電影動畫片大全集 瀏覽:571
鞭炮電影完整版3部 瀏覽:708
99k電影網站 瀏覽:248
魔術師化身卧底的國外電影叫什麼 瀏覽:291
一部微電影記者去售樓處賣房 瀏覽:432
什麼御甲電影 瀏覽:599
盤點周星馳20部電影 瀏覽:100
法國電影親密內容 瀏覽:540
日本台灣韓國最新電影2015排行榜 瀏覽:914
江湖電影粵語全集完整版 瀏覽:198
韓國三級愛情電影20l7 瀏覽:49
呼市七彩城電影院 瀏覽:407
林則徐與電影觀後感 瀏覽:465
在人間電影完整版高清 瀏覽:325
洛麗塔電影女主名字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