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屆大學生電影節獲獎名單
第1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 《墩子的故事》
最佳導演獎 陸川《可可西里》
最佳女演員獎 張靜初《花腰新娘》
最佳男演員獎 夏雨《獨自等待》
最佳處女作獎 《獨自等待》
最佳觀賞效果獎 《天下無賊》
藝術探索獎 《我心飛翔》
評委會獎 《可可西里》 《張思德》
組委會獎 《沉默的遠山》 《求求你表揚我》 《槍手》
最佳新人獎 楊子《青花》 封佳奇《墩子的故事》
最佳喜劇片獎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最佳兒童演員獎 王正佳《電影往事》 吳旭《上學路上》
最佳電視電影獎 《合同父子》
最佳電視電影導演獎 陸江
最佳電視電影男演員獎 李濱
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獎 柏青
最受大學生歡迎男演員獎 馮鞏
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 李冰冰
最受大學生歡迎導演獎 馮小剛
第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天狗》
最佳導演獎:張元
最佳觀賞效果獎:《如果·愛》
藝術探索獎:《無窮動》
最佳處女作獎:《靜靜的嘛呢石》
最佳女演員獎: 倪萍
最佳男演員獎:濮存昕
最佳新人獎: 宮哲
最佳數字電影獎:《租期》
評委會獎:《我們倆》 《泥鰍也是魚》
民族題材特別獎:《美麗家園》
教育題材特別獎:《網路少年》
組委會獎:《太行山上》 《定軍山》
最佳電視電影:《燴面館》
最佳電視電影導演:周友朝
最佳電視電影男演員:劉小寧
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獎項空缺
最受大學生歡迎導演:陳可辛
最受大學生歡迎男演員:夏雨
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周迅
第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故事片獎 《雲水謠》
最佳導演獎 寧浩 《瘋狂的石頭》
最佳觀賞效果獎 《愛情呼叫轉移》
藝術探索獎 空缺
最佳處女作獎 《愛情的牙齒》 《箱子》
最佳女演員獎 斯琴高娃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最佳男演員獎 李易祥 《雞犬不寧》
最佳新人獎 周波《望山》
教育題材特別獎 《考試》
軍事題材特別獎 《我的長征》
紀錄片特別獎 《又見梅蘭芳》
組委會獎 《墨攻》、《夜。上海》
最佳電視電影 《北京你好》
最佳電視電影導演 范冬雨
最佳電視電影男演員 郭家銘 《我自己的德意志》
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 儲穎穎 《啤酒花》
最受大學生歡迎導演 馮鞏 徐靜蕾
最受大學生歡迎香港演員 梁家輝 《我的教師生涯》
最受大學生歡迎男演員 陳坤
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 趙薇
第1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獎 《集結號》
最佳導演 馮小剛(《集結號》)
評委會大獎 《香巴拉信使》
組委會大獎 《五顆子彈》《江北好人》
最佳男演員獎 張涵予(《集結號》)
最佳女演員獎 苗圃(《鳳凰》 《櫻桃》 《東方大港》)
最佳觀賞效果獎 《投名狀》
最佳處女作獎 尹麗川(《公園》)
最佳新人獎 黃小蕾(《天下第二》)
藝術探索獎 《革命到底》
軍事題材創作獎 《八月一日》《夜襲》
民族題材創作獎 《尼瑪家的女人們》
現實關注創作獎 《突發事件》
喜劇片創作獎 《逆轉流星》
體育題材創作獎 《買買提的2008》
教育題材創作獎 《遙望南方的童年》
最受歡迎導演 俞鍾(《香巴拉信使》)
最受歡迎男演員 侯勇(《八月一日》)
最受歡迎女演員 余男(《雙食記》)
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獎 袁志博
最佳電視電影男演員獎 趙亮
最佳電視電影導演獎 周偉
最佳電視電影獎 《棋王和他的兒子》
Ⅱ 大學生電影節
(1)、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誕生於1993年,由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發起,經國家廣電總局、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成為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師范大學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是每年國內的第一個電影盛會,因此被譽為中國電影的「第一聲春雷」。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一般在每年的4月20日到5月中旬舉行。1993年開始,累計有一百萬之多的中國大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參與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舉辦期間,國內眾多媒體對大學生電影節給予了大量的報道和關注。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還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
(2)、中國杭州大學生電影節
中國杭州大學生電影節,以「時尚的年代,張揚的個性,前衛的影像,無際的網路」,構築了最前沿的創作新勢力、審美新情趣。將新電影帶進校園生活,將校園生活打造成新電影,架起了夢想與現實的橋梁,放飛希望。全民總動員,和電影親密接觸;明星全接觸,心靈震撼激盪;電影之旅,新勢力彰現陽光!
中國杭州大學生電影節,為浙江省內大學校園影響力最大、參與人數最廣的鼎盛活動之一。組委會由浙江省教育廳、共青團浙江省委、浙江省學生聯合會、杭州市文學藝術屆聯合會、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6家單位組成,並由21所高校增加到全省四地23所高校,輻射大學生達到30萬人次,於一個月內在28個學校的校區里放映300場優秀的國產藝術電影,舉辦隆重開閉幕式和新勢力影人面對面活動,精彩紛呈。
中國杭州大學生電影節,系列活動之一的「國產電影校園展映周」,在各高校開展,豐富課餘生活。「金桂獎」和「新勢力獎」,搶佔了大眾的眼光,電影展映、明星雲集,在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3)、成都大學生電影節
主辦單位:成都大學生電影節組織委員會、「影響社杯」
協辦單位: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范大學、 四川音樂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成都大學
首席媒體支持: 影響社、三杯水DV文化網、新勢力影像聯盟
媒體支持:成都DV聯盟、中華DV網、中國DV影視網、中國DV聯盟、DV江湖、逆天原創DV網、大眾DV雜志、成都商報、成都晚報、成都日報、成都網路電視台、
活動宗旨
本屆成都大學生DV藝術節將把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和參與性四者有機結合在一起,並與大學生文化藝術素質教育巧妙互動,做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遵循「大學生辦,大學生拍,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的大學生DV電影節的行為准則,倡導大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關注DV電影,力爭將大學生DV藝術節建設為推動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和實施青年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大學生文化藝術活動。
作品要求:
(1)DV短片:分為劇情、紀錄和實驗三種類型進行評獎(謝絕電視欄目和電視專題作品),參賽作品題材不限。作品時長必須在30分鍾以內。
(2)DV長片:歡迎參賽者選送片長在60分鍾以上的影片參賽,作品題材、類型不限。
(3)作品製作時間限2005年6月後製作。
(4)請將影響社LOGO 、成都首屆大學生電影節LOGO加入作品片頭及片尾處
(5)建議作者須向組委會呈交一盤miniDV帶或者DVD光碟(若條件有限也可送交VCD光碟。)
(6)所有參賽作品必須由參賽者本人參與創作,因版權問題所引起的糾紛電影節組委會概不負責。
(7)所有參賽作品概不退還,請參賽者投寄前自行備份。
(8)參賽者無須支付參賽費。
(9)凡提交作品參賽,即表示參賽者同意接受組委會制定之所有參賽章程。
評選要求 :
1、評選范圍:
只要你熱愛生活,熱愛DV,同時是中國公民就可以參與,參與方式以自願報名為主。
2、評選宗旨:
宗旨是讓人們拿起DV,用自己的視角,記錄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和經歷,以及對社會獨特的體驗和認知,體現大眾的生存狀態和情感追求。用這些真正來自生活之中的DV影像,展現我們生命中溫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弘揚人性中美好、堅強、樂觀、寬容等明亮的一面。
3、評選標准
(1)主題鮮明、立意新穎、主體形象突出、可視性強
(2)內容積極向上,充分展示現代社會大眾的生存狀態和情感追求
(3)內容和形式結合得當,表現手法有創新和探索精神
4、作品評選方式
所有參選作品將經過三輪評選,以專家評選為主,同時參考觀眾評選意見。
(1)所有參選作品由資深專業人士進行初選。
(2)在初選作品中選出入圍作品,將在成都十所高校及網路等媒體進行展播。
(3)各高校入圍作品展映,觀眾更可通過網路參與評選。
(4)同時評委會專家進行評選,最終結合觀眾評選結果分別評出各獎項。
(5)評委會構成:峨眉電影製片廠導演、藝術家,成都電視台導演,製作人等
獎項設置:1評委會大獎 、2 DV長片 最佳DV長片獎 、3 DV短片 最佳劇情片 最佳紀錄片 最佳實驗片 劇情片優秀獎 紀錄片優秀獎 實驗片優秀獎 、4 其他 最佳導演獎 最佳男演員獎 最佳女演員獎
成都大學生電影節,由四川省電影家協會、峨眉電影院線等聯合主辦的「影像社杯」首屆成都大學生電影節暨成都大學生DV藝術節。主辦方宣布,電影節將以「用影像創造影響」為主題,舉辦大學生DV作品比賽、高校膠片電影巡展,並用開啟「四川新星導」計劃。電影節組委會面向全國徵集優秀作品,設立長片、劇情類短片、紀錄類短片、實驗類短片四個賽區。
(四)、上海大學生電影節
「百年復旦 百年電影」——首屆上海大學生電影節,聯合同濟、財大、上大、上戲、華師大等多家院校共同參與,由復旦大學學生會主辦,復旦大學影評協會、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保利華億傳媒、新撰傳媒協辦。開幕式神秘嘉賓出席,公布大學生DV拍攝比賽各獎項入圍名單。放映開幕式影片。
http://ke..com/view/889060.htm這個網站很全的 都是國內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參加國際的電影節。也很多~~~
Ⅲ 大學生電影節與這次北京國際電影節是什麼關系
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季暨第十八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閉幕
葛優范冰冰當選最佳男女演員
昨晚,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季暨第十八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閉幕頒獎盛典在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百餘位明星走紅地毯助陣。葛優和范冰冰分獲大影節最佳男、女演員獎。北京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副局長龐薇在發布會上表示,電影季的電影洽商活動總成交額達27.94億元人民幣。
電影洽商活動總成交額創紀錄
昨天,經過為期6天的主題活動後,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季在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辦盛大閉幕式。昨天下午,主辦方發言人、北京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副局長龐薇在閉幕發布會上表示,電影季的電影洽商活動為國內外電影機構提供了電影創意、劇本和相關產品交易合作的市場平台,總成交額達27.94億人民幣,創下國內影展交易額的最高紀錄。
第一屆北京國際電影季於4月23日至28日舉辦,歷時6天。電影季成功舉辦了「星耀北京」開幕式、北京展映、電影魅力·北京論壇、北京電影洽商、電影音樂會、閉幕式等六大主體活動以及「電影看世界」紀錄片(短片)徵集,北京國際電影季標志、海報方案徵集,北京國際電影季形象大使推選,電影藏品展覽等相關活動。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北京青少年公益電影節、北京民族電影展也被同期納入電影季活動。
主辦方介紹,電影項目洽商吸引了包括二十世紀福克斯、德國電影協會、東京國際電影節、韓國CJ娛樂等來自世界各地的334家電影機構、860多位業內人士參與。截至4月26日,共有10個項目在洽商簽約儀式上集中簽約,成交總額達到27.94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外合拍片佔到60%,另外還有影視基金、影視基地等項目,過億元投資的大項目佔到80%。
龐薇表示,北京將繼續舉辦國際電影季。針對觀眾反映北京國際電影季的門票太難買的說法,主辦方回復稱:「北京人口太多,不可能完全滿足觀眾的需求,今後將進行研究改進。」
大影節葛優范冰冰稱帝封後
昨晚,第十八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閉幕頒獎盛典也同時舉行。王曉棠、張紀中、董潔、閆妮、文章、馬伊琍、徐崢、王學圻、范冰冰、姚晨等百餘位明星走上紅地毯助陣。
閉幕式上揭曉了北京展映「電影看世界」紀錄片優秀作品名單,《我還記得》《哥本哈根之夢》及霍建起的《在一起》從全球近400多部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獎項。
本屆大學生電影節國產影片競賽單元共收到156部參賽影片,其中有34部入圍。憑借《觀音山》中的「南風」一角,范冰冰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她捧著獎杯激動地說:「東京電影節獲獎我沒能到現場,現在拿到了這么重要的獎杯,我覺得比東京電影節更過癮。」
回憶拍攝經歷,范冰冰說:「當時所有人都讓我別演了,因為他們覺得不保險。今天站在這里領獎,我有個特別大的感悟,要相信自己的直覺。」
在《趙氏孤兒》中出演程嬰的葛優,憑借精湛演技獲得最佳男演員獎。為他頒獎的是馮小剛以及張紀中。登台後,馮小剛先是與他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之後單膝跪地雙手將獎杯捧給葛優,給足了好朋友面子。葛優還爆料,此前覺得拍古裝片是心裡的一個痛,「今天拿到了影帝,可以給心裡止痛了」。
馮小剛兩次登台致謝大學生
《唐山大地震》不僅獲得了最佳影片獎,導演馮小剛也獲得了最受大學生歡迎導演獎,這是他第三次榮登這一寶座。獲最佳影片獎時,馮小剛感謝了大學生對他的厚愛:「之前兩三屆電影節我說過,明星們如果有時間,大學生電影節邀請你們來你一定要來,剛才我在下面跟好朋友們商量,得不得獎我們都得在順峰請喝酒。現在給我一個獎,謝謝大家對我們的肯定,大學生電影節萬歲!」
呵呵呵,這一屆似乎是兩者合並,至於你擔心的是否會改名,以及兩者的關聯還沒有最新消息,謝謝,請採納。
Ⅳ 怎麼參加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獎項介紹:「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
「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 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
「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今年的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電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北京市委批准,由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市廣電局主辦, 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CCTV6)、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報社、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團市委、北京電視台影視中心、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影視藝術家協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單位聯合承辦,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執行承辦,自1993年起已成功舉辦十三屆。
她是每年度中國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的普遍認同。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風格,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大旗,樹立了不同於其他所有電影節的全新形象,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產生廣泛影響。《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華社、《中國電影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東方衛視等100多家媒體對歷屆電影節予以深入報道。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主辦高校12所,聯辦高校百餘所;每年觀影人次逾20萬,參賽、參展影片幾乎囊括所有最新優秀國產影片。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還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專題講座、導演研究和社會調查等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影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Ⅳ 大學生電影節包括那些國家
第十五屆美國NextFrame國際大學生巡迴電影節(NextFrame: UFVA』s Touring Festival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Film & Video)
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Ⅵ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介紹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中國電影資料館、 中國電影報社、 中國教育電視台、 北京電視台 、北京廣播電視台、中國電影基金會、 北京電影家協會、北京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團委、北京市學生聯合會、 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秉承「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的宗旨,堅持「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拍、大學生評」,奠定了不同於其他電影節的獨特品格1。
Ⅶ 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大學生電影節,有成都大學生電影節嗎,辦得怎麼樣
成都大學生電影節由四川省電影家協會、峨眉電影院線等發起,經成都廣播電影電視局電影管理局批准,為了繁榮四川影視事業和產業,更好地為四川在校大學生普及和推廣電影知識,傳播先進的影視文化,於2011年擬舉辦「第一屆成都大學生電影節」,今後為常態化的電影節,擬兩年舉辦一屆。目前為止已舉辦兩屆, 而第三屆成都大學生電影節,將於2015年5月13日,由成都音像出版社主辦,天府TV首席媒體支持。
Ⅷ 第19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簡介
2012年4月26日晚,第19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隆重舉行。韓傑的電影《Hello,樹先生》獲得「最佳影片獎」,李雪健憑借《楊善洲》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梁靜則憑借《星星的孩子》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顧長衛憑借《最愛》獲得「最佳導演獎」。文章和閆妮則 憑借《失戀33天》和《大魔術師》分別獲得「最受大學生歡迎的男/女演員獎」。
李雪健成就大滿貫影帝
就像開獎嘉賓田海蓉說的,李雪健得了大學生電影節的影帝的話,就是中國唯一一個「大滿貫」的影帝——他得過戲劇梅花獎,電視飛天獎、金鷹獎,電影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而第19屆大學生電影節讓他成就了這一大滿貫。
李雪健領獎後說:「我干演員幾十年,得過幾個獎,但我兒子說我還差得很遠,因為大學生電影節的獎就沒得過。我說『我會努力的』,他說我沒戲,說我在年輕觀眾中人氣不旺,作品不太受關注。我跟自己說得不得獎不要太往心裡去,但其實我心裡挺想得這個獎的。我想,現在最高興的人應該是我兒子,我替全家謝謝大學生電影節。」
而梁靜獲得大學生電影節影後殊榮後發表「感言」說:「感謝我的兩個寶貝,沒有他們我就不是完整的女人。還要感謝孩子他爹,沒有他我啥也生不出來。」而被問如何平衡工作和老公、孩子,她說:「其實就是簡單點,不要想太復雜,人生就是玩,我就是跟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玩,也叫上我老公和他們一起成長一起玩。」
文章蟬聯最受歡迎男演員
此外,文章憑借《失戀33天》再度獲得最受大學生歡迎男演員獎,閆妮憑《大魔術師》獲得「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這也是她2009年從影以來獲得的第一個電影獎項。鈕承澤憑借《LOVE》,陳可辛憑借《武俠》雙雙獲得「最受大學生歡迎導演獎」。
文章拿到獎後說:「去年是一模一樣的獎杯,只是數字變了,18變成了19。」而他的妻子馬伊琍在稍後上台開獎時說:「謝謝你們給文章獎。大學生電影節我來了8次,一次都沒得過獎。他來兩次都得了,我覺得挺值的。」而在場大學生和媒體、嘉賓好多都還記得曾經文章得獎後那番感人肺腑的感謝愛妻的宣言,如今依然被兩人感動。
有大學生「記者」現場問文章,在《失戀33天》中扮演的是個「男閨蜜」,那麼他本人是否相信男女間存在純潔的關系呢?文章笑著說:「台底下和我有不純潔關系的穿黑衣服(馬伊琍),有純潔關系的穿白衣服(白百合)。我和白百合認識10年了,很多人問我們為什麼沒走在一起,可能就是因為我們倆都太純潔了。」
《轉山》獲最佳處女作獎
林愛華憑借《武俠》獲得「最佳編劇獎」。林書宇執導的電影《星空》獲得「評委會大獎」,《失戀33天》和《錢學森》同獲「組委會大獎」。《龍門飛甲》獲得「最佳觀賞效果獎」,《兔俠傳奇》獲得「動畫片特別獎」,徐浩峰執導的《倭寇的蹤跡》獲得「藝術探索獎」,《星星的孩子》和《背影》獲得「人文關懷特別獎」。電影《轉山》獲得「最佳處女作獎」。
《駱駝客》獲得「最佳電視電影獎」,它的導演高峰則獲得「最佳電視電影導演獎」,苗馳憑借《糖豆八部》獲得「最佳電視電影男演員獎」,夏花憑借《盛唐樂隊》獲得「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獎」。
當晚還揭曉了2011年度廣電總局「扶持青年劇作計劃」中榮獲獎金扶持的9所高校,它們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電影藝術研究院、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Ⅸ 全國大學生電影節舉辦時間
中國大學生電影節,又稱「大學生電影節」,是個綜合性質的集合概念。具體是以中國官辦高校為核心,相關機構聯合舉辦的電影文化評獎活動。每年一屆頒獎典禮,有很多名人風采,這種境界,在千萬人的掌聲和叫喊聲中微笑自如走上舞台。成功來自成功的心態,大學生電影節主題是青春激情,擁有年輕就擁有資本。目前主要以中國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為時間最長,至2007年已舉辦了14屆。此外,還有:中國杭州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天津大學生電影節、中國上海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南京大學生電影節、中國成都大學生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