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排行 > 大藤信郎電影是

大藤信郎電影是

發布時間:2021-07-26 17:00:21

❶ 宮崎駿電影《起風了》裡面那首德語歌曲~的出處

這首德語歌曲是由德國音樂家Robert Gilbert作詞 , 德國作曲家Werner Richard Heymann作曲,由環球音樂德國發行小組在1931年發行,歌曲名稱是Das gibt's nur einmal《這是唯一的一次 》。

具體歌詞是:

Am I crying? Am I laughing?Am I dreaming? Am I awake?

我是在歡笑還是該哭泣?我是在夢中還是該面對現實?

Today I don't know what I am doing. Wherever I go,wherever I stand。people smile at me!

如今我不知道該做些什麼.無論我去哪,無論我以什麼樣的地位站在這里。人們予我以微笑!

Today all fairy-stories will come true!Today everything will become clear to me。

今天,所有的童話都將成為現實,一切將真相大白。

It only happens once, it doesn't happen again。

一期一會,永不重蹈覆轍。

It is too beautiful to be true. Like a miracle a golden glow from paradise shines down upon us。

難以置信的美好,正如奇跡般的光芒,從天堂照耀。

It only happens once, it doesn't happen again。it is perhaps only dreaming!

一期一會,永不重蹈覆轍。彷彿只是一個夢境!

It can only happen once in a lifetime,perhaps tomorrow it is already over!

此生僅有一次,也許未來早已終結!

It can only happen once in a lifetime,for every Spring has only one May。

此生僅有一次,正如一年僅有的春天。

Every couple believes the fairy-story。Love lasts forever!

情人都願相信童話里。愛即永恆!

But you know well, suddenly it's:Give me your hand and say goodbye!Then the sky is no longer blue!

但你肯定知道,突然間:這一切都將和你揮手作別!天空已不再蔚藍!

Then you know full well:It only happens once, it doesn't happen again。

然後你將醒悟:一期一會,永不重蹈覆轍。

It is too beautiful to be true. ,Like a miracle a golden glow from paradise shines down upon us。

難以置信的美好,正如奇跡般的光芒,從天堂照耀。

It can only happen once in a lifetime, for every Spring has only one May。

此生僅有一次,正如一年僅有的春天。

(1)大藤信郎電影是擴展閱讀

《起風了》是導演兼腳本的宮崎駿以同名漫畫所改編的動畫電影。該片於2013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講述的是日本零式戰斗機的開發者堀越二郎年輕時的故事。宮崎的作品,大多洋溢著像出現乘著掃帚在天空飛、魚子從海邊而來這樣的幻想元素。但這次在影片中,沒有不可思議的魔法,也不會出現怪物,堀越二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零戰的實際存在的人物。

從大正到昭和的這段時光,20世紀20~30年代的日本動盪不安,貧困與疾病,加上不景氣的經濟和破壞力巨大的關東大地震,讓生活在這座島嶼上的人民惶惶不可終日。而隨著戰爭腳步的臨近,年輕人們的未來愈加變得撲朔迷離,捉摸不定。

❷ 宮崎駿的人生經歷

宮崎駿,1941年1月5日出生於東京都文京區,日本動畫師、動畫製作人、漫畫家、動畫導演、動畫編劇。畢業於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
宮崎駿的人生經歷:
1941年,宮崎駿出生於的東京都文京區,畢業於杉並區立永福小學校、杉並區立大宮中學校、東京都立豐多摩高等學校及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學院。在四個兄弟中排名第二,父親是宮崎家族經營的「宮崎航空興學」的職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戰時疏散,舉家遷往宇都宮市和鹿沼市。他所在的家族經營一個飛機工廠,屬於軍工企業,所以戰爭後期物質匱乏中也能保持頗為溫飽的生活,宮崎駿度過了相當自由的幼年生活。然而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宮崎駿卻意外地對家族的特權產生了懷疑。宮崎駿的父親告訴他,其實宮崎家族生產的飛機尾翼根本不符合標准,全是些沒有經過正規培訓的臨時女工製作加工的,只需賄賂下軍方管理人員,產品就可以矇混過關。這些在大人們看來無可厚非的把戲,卻在宮崎駿的內心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跡,引發了他對人性的思考,影響了他之後從事動畫導演的創作風格。宮崎駿自幼由於身體不好,故不擅長運動,也因此對靜態的繪畫很有天分,特別對於飛機感到興趣,並成為終身的愛好 。
1958年,宮崎駿高中3年級的時候,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上映,他開始對動畫產生興趣 。
1959年,宮崎駿進入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大學裡面沒有漫畫社,所以進入了與之最為接近的兒童文學研究會,社員只有宮崎駿一個人。在大學期間他創作了大量的漫畫,也曾向貸本漫畫出版社投稿,不過作品沒有完結。在安保運動中宮崎僅僅是一個旁觀者,僅僅在最後時刻作為無黨派人士參加了一下。宮崎駿也在思想上開始傾向社會主義,蘇聯解體對他的思想構成了很大沖擊,雖然面對社會主義敗北的現實,但是他對勞動者和革命的肯定立場一直沒變。宮崎駿在1994年連載完漫畫《風之谷》後,決定放棄馬克思主義。
1963年宮崎駿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從事動畫師工作。1971年加入手冢治蟲成立的「「蟲Proction動畫部」。1974年加入Zuiyou映像與高田勛、小田部羊一共同創作《阿爾卑斯山的少女》 。1979年轉入東京電影新社創作了自己首部電影《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 。1982年開始獨立創作漫畫,在《Animage》上連載漫畫《風之谷》,該作品獲得第23屆日本漫畫家協會賞 。1984年執導《風之谷》,該片獲得羅馬奇幻電影節最佳動畫短片獎等4項大獎。
1985年與高田勛、鈴木敏夫共同創立吉卜力工作室。1986年執導《天空之城》,該片獲得第41回每日電影獎大藤信郎賞等6項大獎。1988年執導《龍貓》,該片榮獲第13回報知電影獎最佳導演獎等24項大獎。1997年執導《幽靈公主》,該片榮獲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獎等27項大獎 。2001年執導《千與千尋》,該片榮獲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及第52屆柏林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熊獎」等9項大獎 。2004年執導《哈爾的移動城堡》,該片榮獲第9屆好萊塢電影獎最佳動畫片獎等8項大獎 。
2013年7月16日,宮崎駿敦促安倍處理好慰安婦問題,日本應當向韓國和中國謝罪 。
2013年執導《起風了》該片榮獲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優秀動畫作品獎等8項大獎,也成為其最後巨作。同年9月6日宣布引退 。2014年11月10日榮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

❸ 宮崎駿最新電影,起風了,裡面有一首主題曲,叫機尾雲,誰知道它的日語平假名歌詞,很好聽,想學會來唱。

ひこうき雲(飛機雲)


作詞・作曲:荒井由実 編曲:熊田豊


白い坂道が空まで続いていた / 純白的道路延伸到天際


ゆらゆらかげろうが / 飄搖著


あの子を包む / 擁抱著那個孩子


誰も気づかず ただひとり / 誰也未曾發現 那孩子只是一個人


あの子は升ってゆく / 上升而行


何もおそれない そして舞い上がる / 無所畏懼 飄舞在空中


空に憧れて 空をかけてゆく / 憧憬著天空 出現在天空之上


あの子の命はひこうき雲 / 那孩子的生命也如飛機尾雲一般


高いあの窓で あの子は死ぬ前も / 高高的那扇窗戶邊 孩子已快要死去


空をみていたの / 獃獃望著天空


今はわからない / 卻還是不明白


ほかの人にはわからない / 旁人也同樣無法明白


あまりにも若すぎたと / 也許是自己還太過稚嫩吧


ただ思うだけ けれどしあわせ / 但是只是想著它,就會覺得幸福


空に憧れて 空をかけてゆく / 憧憬著天空 出現在天空之上

あの子の命はひこうき雲 / 那孩子的生命也如飛機尾雲一般


空に憧れて空をかけてゆく / 憧憬著天空 出現在天空之上


あの子の命はひこうき雲 / 那孩子的生命也如飛機尾雲一般

(3)大藤信郎電影是擴展閱讀:

《飛機雲》是松任谷由實1973年推出的首張專輯中的主打曲,作為松任谷由實和吉卜力工作室合作的一個環節,

2013年雙方在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內拍攝了一段《飛機雲》的MV。MV中還使用了1974年拍攝,但是一直沒有商業使用過的松任谷由實40年前的視頻。

松任谷由實,日本創作歌手,同時也是作曲家和作詞家。前名荒井由實(荒井由実),結婚後跟隨夫姓。

丈夫為松任谷正隆。生於日本東京都八王子市,於多摩美術大學美術學部繪畫系日本畫科畢業。松任谷由實是日本二十世紀最成功和最有影響力的歌手之一,

唱片銷量目前已超過3900萬張,居日本史上第六,女歌姬第二。冠軍專輯數更達21張,居史上第二。

❹ 押井守和宮崎駿因哪部電影而鬧矛盾以及鬧矛盾的原因(要詳細),謝謝

「其實押井守和高中生的宮崎駿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的相遇成了很大的契機,改變了自己的戰場,從此在同一個戰場上共同戰斗,因此在不同的方面可以發揮自己的力量,在此期間形成了自己的創作特色。」(鈴木敏夫)


無論我們所敘述的這一對中心人物是否真的帶有一點丑小鴨式的自卑感或是帶著點高頭大馬的高傲形象,由他們名字來看,一方確實是彷彿深不見底,而另一方則像是畫地為牢,但共同點,均不能出逃,從未真正擺脫過自己的命運。在談及兩位大師之前,我們還是先會提及一個19歲少年——在1984年時曾是19歲的少年,那年他在影院觀看了《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和《風之谷》,於是一切都改變了,不管是他自己的世界,還是對於未來日本動畫界的格局。

《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和《風之谷》正是押井守和宮崎駿的起點,即便它們並非處女作;而1984這一年被坊間稱作「日本動畫大師元年」,則可謂名至實歸。

這兩位監督在大師元年之前一年第一次相見,但此後共同的頑固性格卻逐漸促成了他們各自為陣,同時他們的特點也因此跟著日益鮮明起來。1985年,押井守和宮崎駿所謂的「交惡史」便從此拉開了序幕。

「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個很輕松愉快的人,但是當討論漸漸熱烈起來的時候,他卻完全不給你留點餘地。他精力旺盛到令人難以置信。他也很積極而且愛講話,彷彿誰說的多就比較厲害似的。每次說話我們總是想要去說服對方,所以真的很累人。」押井守當然不能算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但這回確實是遇到對手了。這第一次的會面讓宮崎駿在押井守心中留下了「他真是個混球」的印象。

「交惡」這個詞出自《左傳·隱公三年》,意思是「雙方感情破裂,互相憎恨仇視。」因此,我們可以總結到的重點是,交惡雙方必定曾是惺惺相惜的。

自從與大冢康生合作了《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城》之後六年,宮崎駿再次接到製作「魯邦三世」劇場版的邀請。那是1979年獲得大藤信郎賞的影院處女作,但老爺子沒有再做一次的打算。也許他早已有以後不管做什麼樣的動畫都將成為這個獎項的常客的覺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種商業動畫短周期高強度的作業令他心有餘悸。這「魯邦三世」第2部劇場從開工到影片上映僅僅花了半年時間,按照宮崎先生自己的說法,「從這個作品我第一次知道了自己體力的極限」,這種玩命的努力對身體力行的人來說尤其會後怕。

在這種情況下,謝絕邀請當然是明智之舉。宮崎駿於是轉而向製作方推薦了押井守。那大約是雙方認識兩年後的事情。

因為大冢康生是「魯邦三世」的作畫監督以及基調奠定者,同時又在東映時期在工會與宮崎駿有同志之誼——1964年的時候宮崎駿當上了東映動畫勞工協會的秘書長,當時高畑勛是該協會的副主席,而大冢康生則是主席——於是宮崎駿的推薦很快成行。雖然之後企劃並未能有著落,大冢和押井仍然結下了濃厚友情,以致在拍攝寫實電影《紅眼鏡》(1987)時,大冢康生不僅客串了該片,甚至還為此提供了自家的吉普車以供拍攝之用——如果換作宮崎駿,是絕對不會做到這種程度的。

1985年,押井守如此興致勃勃地將自己的《魯邦三世:完結篇》企劃交於製作方——原作粉碎機並非浪得虛名,至少是嚇到了製作方,於是宮崎駿拒絕了製作方,而製作方拒絕了押井守。這件事的陰影使押井耿耿於懷了十年,直到1995年《攻殼機動隊》的上映才得以釋懷:「在攻殼的時候終於能擺脫魯邦了!」

1968年,製作了三年的《太陽王子》上映。這部由大冢康生(作畫監督)、高畑勛(監督)以及宮崎駿(場面設計)合作的動畫被視為突破原本動畫風格的第一大創舉,同時亦為後來日本動畫「原創化」及「漸進式動畫」運動打下了基礎。宮崎駿和押井守亦是參與後來的日本動畫「原創化」及「漸進式動畫」運動的舉旗者——雖然同為偏執狂,但仍然,兩人心存的理念著實相差巨大;比起宮崎駿,押井守也許與高畑勛更有共同點。

押井守在提及高畑勛時說:「表面上,高畑先生也很喜歡和人爭辯,而且拚命想要說服別人,但是在內心他是個很不一樣的人。宮崎先生有著很可愛的特質,他的哲學最後總是一句話:『好的東西就是好,管它什麼邏輯!』但是高畑先生則是個徹頭徹尾一致的人,他非常講究邏輯。我曾聽大冢康生先生這樣形容高畑先生和我:高畑先生像是一個『在走路的邏輯』,而我則像是『邏輯在騎腳踏車』。」

正如大冢先生所說的,他們有著邏輯感上的相似之處,一種持續創造求新的追求,只是緩急的程度不同而已。這也就是為什麼高畑勛可以舍棄吉卜力慣用的透明畫材動畫、嘗試利用數字技術使用鉛筆線的形式與水彩色調的顏色製作出素描般的作品《我的鄰居山田君》;而押井守也可以發明一個「剪貼片方式」(Live-mation)讓弟子神山健治拍出《機動警察 迷你版》、讓同為「龍之子四大天王」之一的西久保瑞穂拍出《宮本武藏:雙劍馳騁之夢》、或讓自己拍出《立食師列傳》這樣的東西來——彷彿某種必須要發生的強迫症;與此同時,宮崎駿甚至連電腦也不會去碰,人工以外的作畫手段都不免會讓他產生鄙視之心。

只比宮崎駿大了6歲的高畑勛就像是宮崎駿的兄長——19歲和13歲的兄弟這種情況,而比押井守大了10歲的宮崎駿卻完全不像是戒掉了孩子氣,並隨著年紀增長滲入的老人頑固脾性而變得愈加傲慢。高畑勛和宮崎駿這對組合能一直保存下來實在是一個奇跡;另一方面,高畑勛的冷酷、彷彿不會真正受傷或是簡單承認失敗的性情也真正吸引著押井守。

總之,性格決定了押井守與宮崎駿並不能真正走到一起,這也連累到押井守最終不能和吉卜力走到一塊;而「魯邦三世」劇場版的否決則成了這一場背道而馳旅程的導火索。

在押井守入行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德間書店旗下的月刊動畫雜志《Animage》創刊。這是個極為重要的事件,至少對像宮崎駿和押井守這些當年還是新人的人來說,它就像是動畫界的《名利場》,而德間康快(作為一個法人代表)就像是他們的伯樂。

1981年,從龍之子分離出去的小丑社由於人手緊缺,才得以讓時年三十而立的押井守著手《福星小子》的動畫改編事宜,也藉此機緣讓押井守得以在原作粉碎機的道路上肆無忌憚。

時年同樣是宮崎駿人生轉折的一年。時任《Animage》總編的鈴木敏夫當年原本打算采訪因「世界名作劇場」系列功成名就的高畑勛,但卻意外遭到拒絕,於是轉而做了資歷尚淺也沒有什麼名氣的宮崎駿的訪問專輯。於是在鈴木敏夫和德間康快的牽頭下,宮崎駿於次年開始在《Animage》上連載《風之谷》的漫畫,連載一年後,《風之谷》劇場動畫開始製作,到第三年《風之谷》上映並大受歡迎。

《風之谷》成了宮崎駿的甘苦分水嶺,而就在此前,也就是拍完「魯邦三世」劇場到得到德間書店提攜並最終催生《風之谷》的「黑暗三年」里,想拍出屬於自己的電影的宮崎駿到處推銷自己的作品,但卻屢屢碰壁。「帶著泥巴味兒」,「陳腐老朽」,企劃案大多都只得到這樣的評價。但遇上德間書店卻並非最大打擊的終結,這只不過是事業下坡路的結束。

這是踏上甘苦分水嶺的前夜,在《風之谷》的動畫製作過程中久病纏身的母親過世,這才是足令宮崎駿懊喪一生的事情。「如果不能娛樂於人,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這個「人」最開始的自然是指自己的母親。押井守曾隱晦地提及,宮崎駿這個人受過去的羈絆太深,除卻其它一些事情以外,大抵就是暗指宮崎駿的戀母情結。這位堅強的女性對宮崎駿影響至深,以至他眾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少都會有一兩個源於她的,甚至可以說,宮崎駿最初投身動畫事業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為了讓她高興。化悲痛為力量,這可能是當年喪母的宮崎駿腦中唯剩的堅持,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成全了他。宮崎駿的母親如果泉下有知必定深感欣慰,因為在最黑暗的那幾年之後,她的兒子在日本動畫界國民級的地位從此無人能撼動。

到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也藉此契機在德間書店的投資下建立,取名源自二戰時候義大利的一款偵察機,意為「撒哈拉沙漠的熱風」。宮崎駿的父親是個造飛機的,而押井守的父親不過是個經常得不到委託因此經常多出時間帶兒子去影院的半調子私家偵探和幾乎全職的失業者,這可能也是押井守所有的不安的緣起,而出生富足的宮崎駿則絕對不會存在這樣失衡感的擔憂,他不會像押井那樣對這個人生存在那麼的置疑,再加上吉卜力的成立,就他而言,從此算是有了個家;也許從一開始宮崎駿就把吉卜力當成是自己的了。於是宮崎駿更加安穩地做夢冒險,創作不再推陳出新,只是按部就班,一個個實現那些早已計劃好的夢,對於他來說,人生就是如此,這樣的人生就足夠了;但押井守因為諸多原因卻不得不繼續生活在一個不可名狀的時空中,好像永遠都沒有凝聚實體的機會似的。

這種情況下,直到1988年監督《機動警察》時遇到剛剛由石川光久和後藤隆行成立的Proction I.G(在Headgear的前提下),押井守的創作才算正式又邁進了另一個台階。

當年時任《Animage》第二任主編的鈴木敏夫後來成了吉卜力的社長,而正是因為此人在「福星小子」第1部劇場版製作後的引見,成就了押井守與宮崎駿的第一次面談;那種情況下,《福星小子1:Only You》也成了宮崎駿唯一誇過的押井守作品,到《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時宮崎駿的評價就變成了:「不明白有什麼好的」。

但不管是宮崎駿還是押井守,他們與《Animage》的關系都非同一般,以致在最初因為1983年那場《Animage》訪談會上建立的「友誼」而做過「開啟時代的終結-宮崎駿與押井守的關於《機動警察2》的對話」(《Animage》1993年10月184期)以及「押井守談宮崎峻」(《電影旬報》1995年7月16日1166期)這樣不可思議的互動性話題的訪談企劃——那時他們終於都是公認的大師了,也許因為《千與千尋》還要過上幾年才上映,而正在路上的《攻殼機動隊》說不定還讓押井守暗自持有更多的自信和優勢。雖然押井守此時的底氣相比十年前會更足一些,但面對喋喋不休的宮崎駿,押井守其實仍是個悶騷男,話會相對少一些,但也看似深奧——只是宮崎駿自然完全不會吃這一套。所以從兩個訪談你會看到一些火葯味,但是屬於那種受潮的感覺,相當的平靜。

總之,押井守並不在乎激怒一些人,但最初對宮崎駿的敬仰之情讓他還是會顯得相當地小心翼翼,至少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葉仍是如此。押井守並不在乎激怒一些人,有時候他就是刻意地去激怒某些人,這也成了他最後被踢出日本動畫工業體系中第一部長篇動畫系列《福星小子》製作組的原因所在——即便他的老師鳥海永行也保全不了他,因為開始有人出於並非仰慕的情感每天給他寄信,恐嚇信,或者內含刀片的恐嚇信,最後小丑社不得不將他從《福星小子》的製作組撤職斬首。然則,這次的撤職斬首與一年後魯邦三世劇場企劃失敗的打擊比較起來簡直可以說是快感無比:押井守於《福星小子》TVA第106話退下陣來,那是1984年3月26日,從1981年10月14日開始,他總共折磨了高橋留美子原作長達兩年半時間,而且有幸在退下陣來的一個半月前(2月11日)將奠定自己影像風格的《福星小子2:Beautiful Dreamer》順利搬上影院並獲得當年《電影旬報》的觀眾票選位列第七位的最佳電影——當年排第一的自然是宮崎駿的《風之谷》。

日本大阪產業大學經濟學部教授高増明這么看押井守:

「電影評論家前東京大學校長蓮實重彥對同樣在影片中登場人物的對白採用哲學言論的導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Arsenyevich Tarkovsky,押井守的女婿乙一便是這位的愛好者)給予這樣的評價:『不愛電影,卻被電影所愛的存在。』借用這句話,押井也同樣,也許屬於『不愛動畫,卻被動畫所愛的存在』。」

當年押井守毅然離開小丑社成為自由人從某些方面來說要拜他在此前一年開創的新的動畫銷售模式所賜,不然縱然是破釜沉舟也只會敗的一踏塗地。這就是原創錄影帶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這個新鮮玩意兒的誕生。

1983年12月發售的OVA《宇宙戰爭》(Dallos)第一卷,時長半小時,由鳥海永行參與、押井守監督並由天野喜孝繪制了錄影帶封面。藉此契機,從1983年的OVA元年開始,更多動畫人投身到這種更富自由氣息的創作中來,製作出了諸如《無限地帶23》(Megazone 23,1985/1986/1989)、《機器人嘉年華》(Robot Carnival,1987)、《機甲獵兵》(Armor Hunter Mellowlink,1988)、《超時空要塞 外傳》(Macross Plus,1994)等不朽的經典和傑作;而押井本人也是創作情緒空前高漲,這其中除了腰斬的《迷宮物件》(TWILIGHT Q,1987)以及《機動警察》(Mobile Police Patlabor,1988)第一部OVA——同期宮崎駿的劇場動畫《龍貓》上映,還包括了更早之前的在德間書店資助下製作的「魯邦三世」怨念產物《天使之卵》(Angel's Egg,1986)——同年宮崎駿的劇場動畫《天空之城》上映,等等;與押井守不同的是,宮崎駿此時甚至連電視動畫都極少涉足了,更別說OVA這種新生事物了,《風之谷》的成功讓他開始了對劇場動畫的一生迷戀。

在當年《天使之卵》的製作名單中,除了貞本義行、名倉靖博等人外,還有吉卜力的高坂希太郎以及保田道名等人;此外,據說庵野秀明過了兩周「苦行僧一樣的生活」後逃離了製作現場。換個角度說,相對劇場而言,OVA可以說是窮人玩的東西。沒有最窮,只有更窮,《天使之卵》的推出並未為押井守帶來市場聲譽,因為主題晦澀讓人盡是避而遠之了,「害得我好幾年都接不到委託」,押井多次在采訪中提及此事的後果。這讓雖然非常看好押井守的鈴木敏夫也毫無辦法,尤其是在接二兩三的吉卜力邀請破滅的情況下——企劃敗北的頻繁程度讓1985的「魯邦三世」劇場版未遂事件簡直不值一提。

1987年前後可以說是押井守最糟糕的時期,讓他彷彿頓悟的表面之下受挫的心更加慌恐。而與此同時,宮崎駿不僅贏得了市場的肯定,媒體的贊譽,大小獎項更是拿到手軟;宮崎駿的信心也變得更加勝氣凌人,以至於後來有這么個非常著名的事件——當美國《新聞周刊》問及他的《千與千尋》獲得奧斯卡獎吃驚與否時的回答:「事實上,我對貴國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更吃驚,更厭惡。所以我對是否領這個獎還有點猶豫。」

押井守似乎從來沒能成功從宮崎駿那裡沾到光,不管是最早的兩部跟義大利合作的動畫企劃《歇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和《滿月傳說》(THE FULLMOON TRADITION INDRA),還是後來的《錨》(Anchor),最終都因雙方創作理念的堅持或是意見不一而流產。《歇洛克·福爾摩斯》就是後來宮崎駿和御廚恭輔共同執導的《名偵探福爾摩斯》,而《滿月傳說》最終也只是由鳥海永行執筆了小說版,《錨》企劃中止後則由夢枕獏執筆了小說版。

後來同樣來自於吉卜力邀請的《墨攻》動畫版企劃(酒見賢一原作森秀樹作畫的漫畫,也是後來張之亮執導劉德華主演的同名電影來源),以及准備OVA化《宮崎駿的雜想筆記本》中的《多炮塔的出場》(多炮塔の出番)等等企劃最後也都在一片爭執聲中成了笑話。

除了押井版魯邦三世,此後像什麼押井版《銀河英雄傳說》(石黒升換將上陣拍了近12年)、押井版《鐵人28號》(在動畫未果的情況下改編成了舞台劇,最近又有將舞台劇改編成真人電影的打算)、以及《最後的立食師》(立食師怨念可以說與他的戀狗癖一樣的強烈)、日劇版《日劇版 祖先萬萬歲!》(動畫都沒有幾個人看過)等等都幾乎不得善終。能被拒絕到這種程度,大概不上癮都很難了。

說起來押井守確實是有點生不逢世的感覺,先不提與宮峻駿「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結,他確實是錯生在了一個自己所不想要的世界觀下。也許出生在西方社會中,他的理念更能得以聲張。你可以顯而易見,如果他出生於西方,《矩陣》(The Matrix)可能就只能算作是《阿瓦隆》(Avalon)的擴展版;而那因為80億日元凍結的《哥魯穆戰記》(G.R.M. THE RECORD OF GARM WAR),一個最初將由詹姆斯·卡梅倫擔當「製作總指揮」、一個故事發生在架空星球上、一個涉及到各種拍攝手段以及新技術甚至可以說「結合了所有類型的映像技術」的影像企劃——看著像不像是另一個版本的《化身》(Avatar)!如今詹姆斯·卡梅倫劃時代的3D電影《化身》中的理念有多少本可能進入押井守這個被凍結的企劃中?但即便現在把《哥魯穆戰記》拍出來了又能怎樣?也改變不了成為諸如《阿瓦隆》那樣的「二世」命運。

❺ 大藤信郎獎是什麼獎

大藤信郎賞(大藤信郎是被譽為日本動畫的先驅者)是頒給在動畫電影製作中做出巨大成果的作品和作家,之前手冢治蟲和宮崎駿都分別獲得過該獎項。

❻ 你的城市下雨了……我卻無能為力這是什麼電影的台詞

這不是電影里的台詞,而是宮崎駿老爺子說過的一句話,全文是:

你住的城市下雨了,很想問你有沒有帶傘,可是我忍住了,因為我怕你說沒有,而我又無能為力,就像是我愛你,卻給不了你想要的陪伴。

(6)大藤信郎電影是擴展閱讀:

宮崎駿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如果沒有他的話日本的動畫事業會大大的遜色。

他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時也是日本三代動畫家中,承前啟後的精神支柱,宮崎在打破手冢治蟲巨人陰影的同時,用自己堅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協的奮斗又為後代動畫家做出了榜樣。

宮崎峻的每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保、人生、生存、和平主義、女權運動這些令人反思的訊息,融合其中。

他這份執著,不單令全球人產生共鳴,更受到全世界所重視,連美國動畫王國迪士尼,都要斟介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發行版權。

❼ 電影,幽靈公主著作者的簡介

宮崎駿,1941年1月5日出生於東京都文京區[1] ,日本動畫師、動畫製作人、漫畫家、動畫導演、動畫編劇。畢業於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
1963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從事動畫師工作。1971年加入手冢治蟲成立的「「蟲Proction動畫部」。1974年加入Zuiyou映像與高田勛、小田部羊一共同創作《阿爾卑斯山的少女》[2] 。1979年轉入東京電影新社創作了自己首部電影《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3] 。1982年開始獨立創作漫畫,在《Animage》上連載漫畫《風之谷》,該作品獲得第23屆日本漫畫家協會賞[4] 。1984年執導《風之谷》,該片獲得羅馬奇幻電影節最佳動畫短片獎等4項大獎[5] 。
1985年與高田勛、鈴木敏夫共同創立吉卜力工作室。1986年執導《天空之城》,該片獲得第41回每日電影獎大藤信郎賞等6項大獎。1988年執導《龍貓》,該片榮獲第13回報知電影獎最佳導演獎等24項大獎。1997年執導《幽靈公主》,該片榮獲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獎等27項大獎[6] 。2001年執導《千與千尋》,該片榮獲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及第52屆柏林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熊獎」等9項大獎[7] 。2004年執導《哈爾的移動城堡》,該片榮獲第9屆好萊塢電影獎最佳動畫片獎等8項大獎[8] 。
2013年7月16日,宮崎駿敦促安倍處理好慰安婦問題,日本應當向韓國和中國謝罪[9] 。
2013年執導《起風了》該片榮獲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優秀動畫作品獎等8項大獎[10] ,也成為其最後巨作。同年9月6日宣布引退[11] 。2014年11月10日榮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12]
網路上面其實有的

❽ 《千與千尋》的導演是誰


宮崎駿宣布復出。2017年2月27日,在NHK特別節目《永不結束之人宮崎駿》中,宮崎駿透露其長篇動畫新作已在創作中,將於2019年公開。這並非宮崎駿監督第一次復出,此前,他曾經有過6次退休與復出宣言。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的長篇動畫《起風了》上映之後,宮崎駿宣布正式退隱,不再製作長篇動畫。

❾ 日本第一部有聲動畫是什麼

下川凹夫製作的《芋川椋三玄關.一番之卷> (1917)被認為是日本的第一部動畫片,也有一說是北山清太郎的<猿蟹和戰》(1917)或幸內純一的<堝凹內名刁》(1917)

電影誕生於1895年的法國,1896年起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在全世界放映,日本也不例外,然而最早的卡通片輸入,卻是1909年美國片《變形的奶嘴》,隔年的法國卡通《凸坊新畫帳》在日本引起注意。《凸坊新畫帳》的大受歡迎,便勾起一些人的民族意識,認為"外國能為什麼日本不能",他們決心製作日本人的卡通。其中下川凹夫(1892-1973)1917年完成日本第一部卡通。

三人來自三家不同的公司,各有一套製作卡通漫畫的理論,年齡也差不多,對日本卡通確有啟蒙的貢獻,所以姑且把他們三人合稱"日本卡通之父"。初期的挫折。日本的卡通片受到迪斯尼有音效卡通的影響,幾乎無法還擊。1931年9.18事變後,戰爭已籠罩全日本。日本軍部決定用電影來教化皇民。這個改變使得雪上加霜走頭無路的動畫電影有了一線生機。1944年有《河豚一族的潛艇》《桃太郎.海上神兵》,其中由政岡憲三、瀨尾光世師徒聯手為海軍製作的《桃太郎.海上神兵》,聽說這部動畫是受了中國動畫《鐵扇公主》的刺激而製作的,我們藉由一位看過《桃太郎.海上神兵》當年只有17歲青年的觀點來當我們的結論吧!這位青年正是主控著戰後日本動畫界的鬼才——手冢治蟲(1928-1989)先生.他看完電影後感激的流淚,下定決心著一生中一定要拍一部好片。手冢治蟲在1964年東京新聞的連載《我的人生戰場》中這樣寫著。

《白雪公主》1942,迪斯尼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2戰ing,所以傳入日本是1950年後。
《鐵扇公主》1941,(萬氏兄弟)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咱們被佔領ing,傳入日本是1941或1942年。
《桃太郎.海上神兵》1943,日本第一部動畫長片,37分鍾。

1963年 日本國產第一部TV動畫片《鐵臂阿童木》(黑白)在富士電視台播放,《街頭故事》獲藝術節獎勵獎、每日電影觀摩演出大藤信郎獎、藍綬帶教育文化電影獎(亞洲電影節)。
1966年 日本國產第一部彩色TV動畫《森林大帝》獲電視記者會特別獎。同年雜志《COMIC》創刊,開始連載《火鳥》。

❿ 日本電影的動畫電影

日本動畫(日文「アニメ」、英文「Anime」)是指日本動畫製作公司製作的動畫,其動畫風格特徵與一般動畫片不盡相同。日本動畫以對比鮮明的畫面,個性化、多姿多彩的圖像,以及鮮明的角色性格為特色。故事通常有著各種不同的故事背景,針對較大范圍的觀眾群。日本動畫的傳播手法包括電視播送,依靠諸如DVD之類的媒介分發,或者結合到電子游戲之內。第一套廣泛流行的動畫是手冢治蟲的《鐵臂阿童木》(1963年)。1969年開始播放藤子·F·不二雄所作的《哆啦A夢》,迄今已創作超過四十年,而且還曾登上過《時代雜志》,可說是動畫片里的常青樹。動漫大師宮崎駿2001年上映的《千與千尋》是日本史上票房最高電影。
日本動畫的代表人物分別是:手冢治蟲,宮崎駿。在日本往往最終票房動畫電影一般都超越真人電影。 1916年(大正五年),日本動畫奠基人下川凹夫、幸內純一和北山清太郎三人開始製作準備公映的動畫作品。當時,以日式名字命名的國外動畫片《凸坊新畫帖》系列,在日本非常受歡迎。
1917年(大正六年),由下川凹夫製作的日本首部動畫《芋川掠三玄關番之卷》完成,並與1月在東京淺草電影俱樂部公映。同年,幸內純一製作的《塙凹內名刀之卷》和北山清太郎製作的《猿蟹合戰》相繼公映。他們三人被稱為」日本動畫之父「。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反戰題材的動畫影片頗受歡迎且影響深遠,期間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動畫界譽為「怪人」的動畫大師——大藤信郎,他於1927年拍攝了黑白版的《鯨魚》,並於1952年攝制完成了彩色版的《鯨魚》,該部動畫片成為首部獲得國際大獎的日本動畫片。大藤信郎把流傳在中國數千年的皮影戲和日本獨有的千代紙結合起來繪制動畫,創作了《馬具田城的盜賊》(1926年)、《孫悟空物語》(1926年)、《珍說古田御殿》(1928年)、《竹取物語》(1961年)等。大藤信郎在日本知名度極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藤獎」更成為日本一流的動畫片獎項。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手冢治蟲成為日本動畫界的標志性人物,被譽為「日本動漫之父」。他創作了一系列精美的動畫片,將日本動畫片的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檔次。其中的代表作品包括《鐵臂阿童木》(1963年)、《森林大帝》(1965年)。1966年,手冢治蟲創作了《展覽會的畫》,開始對實驗性動畫片進行探索。 1974年,日本動畫進入了成熟期。20世紀70年代初期,日本涌現出大批科幻機械類動畫(即Science Fiction動畫,簡稱SF類動畫)的動畫大師,代表人物有松本零士、富野由悠季、河森正治、美樹本晴彥等。
其中最著名的富野由悠季是「GUNDAM(高達)」系列的創始人之一,他執導了《機動戰士高達》(1979年)、《機動戰士高達·夏亞的逆襲》(1988年)、《機動戰士高達 F91》(1991年)、《Turn A GUNDAM》(2000年)等SF類動畫電影。1982年,河森正治在為《超時空要塞Macross》擔當機械設定時,開始嶄露頭角,隨後他出任導演監制了《超時空要塞》的系列劇場版動畫影片。
同期的宮崎駿擺脫了SF類動畫風格的局限,以動畫電影為契點,走出了一條「宮崎駿式」的唯美、自然、清新的風格,傳達著天、地、人、神的和諧。影片的思想觸及人類心靈的深處,啟發著人對神的敬畏,對生命的思考。1984年的《風之谷》奠定了宮崎駿日本動畫宗師的地位。2001年宮崎駿攝制的《千與千尋》獲得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大獎和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宮崎駿在日本已成為動畫的代名詞,其成就與地位無人能及。

閱讀全文

與大藤信郎電影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沂蒙紅嫂電影觀後感400字 瀏覽:17
劉圓圓電影演員 瀏覽:646
鬼媽媽美國恐怖真人電影完整版 瀏覽:859
鬼怪電影高清完整版 瀏覽:325
所有僵屍恐怖電影大全國語版 瀏覽:49
沒有vip也能看的電影網站 瀏覽:552
好導演對電影叫什麼 瀏覽:960
線上電影票怎麼送人 瀏覽:476
完整版傳奇電影有上下部嗎 瀏覽:914
電影院服務的監管部門 瀏覽:711
電影沉睡女演員 瀏覽:71
喜劇鬼電影大全國語 瀏覽:561
日軍血戰電影完整版 瀏覽:319
一部電影女主角叫盛開 瀏覽:137
電影77天圖片 瀏覽:159
韓國電影免費版大全 瀏覽:416
黑幫電影男主角弗蘭克 瀏覽:747
同行泰國電影男主 瀏覽:571
奇幻愛情電影前十名 瀏覽:812
趙亮演過的電影大全全部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