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周星馳為什麼21世紀電影作品那麼少而90年代基本都一年幾部電影出品難道老了
一方面是因為周星馳身價大了,人際關系處理得不好,沒人願意也沒人請得起他,
二方面是他現在拍的電影,幾乎所有工作都要由他承擔,負擔重,壓力大,出一部電影不容易,90年代,他只是純粹的演員,沒其它工作傷腦筋,當然拍得多了,
三是周星馳現在是公司老闆,其它生意也很多,生意也順風順水,財源廣進,不需要拍電影來掙錢了。
⑵ 出品公司和發行公司有什麼區別
出品公司指的是電影的製作公司和投資公司,影片完成後,製片公司還要進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場進行宣傳和推銷。
發行公司指的是將影片推向市場的公司。
⑶ 請問一部電影的「出品方」「投資方」「發行方」分別是什麼意思他們分別負責什麼
出品方
負責拉贊助,和推銷電影,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將電影的收益最大化,讓大家有錢賺。以版權為核心的銀行,對於電影項目的整體把控,包括製片、營銷(宣傳)、發行等,以追求利潤為目的對電影項目進行,凡是對電影項目進行的都是此項目的出品方。
投資方
投資方就是某一項目的真正出資人,是項目的所有者。承建方就是負責接下這個工程,進行施工的單位或者法人。
負責影片前期的市場調查,看類似的影片的電影市場是否有前景(比如說票房情況、受歡迎程度、續集的可能性等),通過調查來決定是否值得出品該影片。
發行方
發行方去做電影的拷貝、申請密鑰、排檔期、把拷貝寄發影院、做宣傳、購買廣告、談判分帳比例、跟院線簽合同。,放幾十號人去全國各地的影城做活動、做宣傳、定影城的廣告位、盯排場、做監票等等。
一般商業電影的製作,大致可分三個步驟:
一、拍攝前的工作,包括提構想、寫故事、分場大綱、簽導演、列預算、編劇本、看外景、找演員,以及決定製作小組的成員。
二、拍攝中的工作,即在導演的指揮下采密集作業方式進行,並由執行製片監督經費開銷、拍片進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攝後的工作,包括剪接、配音、配樂、設計字幕、製作預告片,以及展開上片前宣傳等。在攝制過程中,導演應有詳盡的分鏡計劃,並擬定拍攝順序,以便在燈光變動、演員支配的壓力下,求得快速之推展。對於攝影機、鏡頭的選擇,燈光的陳置,剪接、配樂的安排,則須工作人員與導演密切配合,以達到所需之效果,故一部電影是群體的創作,也是導演在各種張力下暗藏個人視野的藝術品。
私人獨資拍片限制少,只須根據片型(實驗電影、劇情片或記錄片)決定拍片方法。或是列出精細之分鏡表,完全按照事前意圖拍攝,達到盡量節省膠片之目的;或是無止盡的獵取滿意鏡頭,再由事後的剪輯階段理出清晰的脈絡。這種影片,最符合個人創作欲求,更具陶冶心性、提升感情的作用。
⑷ 聽說有一個電影公司一年只製作一部動畫片,是什麼呢
pixar動畫工作室
現在被迪斯尼收購了專門製作三維動畫電影。
那個小片子叫做《For The Birds》。
關於這個小短片
第74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For the Birds》
"For the Birds"的動畫製作
在Siggraph的Electronic(數碼)劇院上映的所有動畫電影中,Pixar動畫製作室製作的影片"For the Birds"引起的反響最大。"For the Birds"是Pixar公司用3D圖形最新製作出的一部影片,由Ralph Eggleston編劇、故事板製作和導演。
影片的創作來源
影片"For the Birds"有一個不同尋常的故事來源。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作為CalArts(美國加利福尼亞藝術學院)的一名學生, Eggleston想出了大致的設計方案。Eggleston不得不做一些手繪練習,於是,他為這些練習構思了一些情節:一隻大鳥落在電線上,一群小鳥咯吱咯吱的擠在一起,因為它們不能離開,以此來打發時間。這個圖形練習慢慢引申為一個故事,用來隱喻復雜社會中人的行為舉止。無論如何,這部短片也可以看作是一部經典的搞笑劇。
停在電線上的鳥
動畫指導James Ford Mutphy為先停在電線上的四隻鳥刻畫了不同的特徵:整部影片中,第一隻停在電線上的小鳥扮演的是一個欺凌弱小者的角色--它最先諷刺並啄那隻大鳥,最後,也是它最先從電線上裸體落地。第二隻名叫"Chipper"是個無憂無慮、懶惰的小傢伙;第三隻是個勢力鬼;第四隻是個神經質。動畫設計者把這四個鳥模型用做製作剩下鳥群的起點。他們不是單純的復制它們;這四個鳥模型開始只不過是可以滾動的球體。
15個動畫師製作出了50個電影鏡頭。Murphy為復雜的開場製作了動畫,學生Ben Catmull製作了8到10個鏡頭。在Pixar公司製作另外影片的動畫師有空時設計了1到2個鏡頭。製作鏡頭的動畫師為每隻鳥創建了幾個動畫層:它們的行動姿勢、面部動畫、次級動畫、鳥之間的接觸、羽毛以及電線。
Pixar的動畫師用MenV獨家專利軟體來工作,用Alias/Wavefront的Maya軟體和Pixar公司自己的建模工具為角色和場景建模。他們把鳥模型的骨架放入一個球體中。從外表來看,它就像一幅卡通畫,但除了嘴巴邊緣,球內的每個部位都能像真實鳥兒那樣運動。
動畫師要把這些球體轉變成肥胖的鳥兒。當他們開始檢測這些小傢伙時,Murphy做了一個步行測驗,感覺它們像一些堅硬的雞蛋。這些小傢伙步行時沒有左右擺動的弧形動作,因此,他們插入了腹部左右搖擺的動畫。
集聚在一起的鳥群
對於動畫設計師,最大的技術挑戰就是設計鳥兒之間的接觸並為羽毛設計動畫,這些都需要新的工具。使它們互相接觸但又不交叉是項難以處理的工作。
技術指導主任Bill Wise創建了可彎曲的、扁圓形的隱形碰撞探測器,他稱之為"觸片"。Wise把這些觸片放在鳥模型之間並製作一些鉤子把模型連起來;動畫師為觸片設計形狀和動畫。鳥模型里設有代碼來估計它們與觸片相連接的地方。
代碼檢測鳥模型的頂點是否在一個由觸片定義的邊界盒裡。如果頂點在盒子之外,那麼它落在了鳥身上同一個位置;如果在盒子內,它移動就會改變鳥模型的形狀。換句話說,當鉤在觸片上的鳥模型靠近那個觸片時,它就會使模型形成一個由觸片的形狀所決定的外形。
"事情就好在如果兩只挨在一起的鳥之間有一個觸片,他們都能擠壓它"Wise說到,"當鳥的外表歪曲時,羽毛也隨之歪曲,這正是你想要的效果。"
羽毛
為幫助動畫師設計羽毛動畫,Wise創建了供動畫師使用的羽毛小版本,並想出為少數羽毛設計動畫的方法,另外,他還優化了軟體。每隻鳥有2873片羽毛,存入到一個容量為400MB的存儲器里。後來,Wise能把它們存入45MB的存儲器中。
除了主要的羽毛,每個鳥模型上都添加了幾何體來軟化它的輪廓。為了使某些特定羽毛顯得柔和,羽毛的邊緣顯得毛茸茸,工作小組用了小片的毛發帖圖和半透明紋理。
Wise還為一些禿點添加了羽毛。例如,當動畫設計者為鳥設計皺眉頭的動畫時,鳥的外表就會拉伸並使羽毛伸展開來。為點綴禿點,Wise創作了軟體,此軟體能製作出特殊羽毛的副本並把它們隨意的分布在原羽毛的周圍。
為了設計羽毛動畫,Keith Gordon創建了大型的控制器,能在鳥模型的各部位(頂部、上半部、中間及下部)上下移動羽毛,而且,各部位的羽毛都能重疊。
結束曲
為給電線折斷時從鳥身上落下來的、飄在半空的羽毛設計動畫,Wise使用Pixar公司的粒子系統。他們捕捉了每根在半空中正下落的羽毛的千變萬化的模型,然後把數據輸入粒子系統。接下來很簡單,他們調節重力、風向和環境直到滿意為止。
工作小組也用Wise編寫的代碼程序,用程序建模創建了麥地。程序開始創建了(小麥的)主幹,添加了一定數量的葉子和麥穗,然後輸入主幹長度、葉子長度和寬度的參數。Wise說:"根據3D場景,我製作了一塊嘈雜的麥地(模型),然後彎曲、旋轉和放縮所有不 同的參數來製作它"。
同樣,給羽毛加亮也是個棘手問題。"Ralph希望羽毛看起來光滑而在適當角落要光亮,"從事影片加亮工作的Jesse Hollander說,"他希望影片看上去有一個炎熱且充滿陽光的環境,並希望觀眾能感覺到熱度。"
"這些角色非常有趣,然而,它們存在於Pixar的現實世界中,"Wise說道,"這部影片比以前的(影片)更具有風格,但仍有復雜性和現實性。我認為這些鳥是我們最具有卡通意義的角色"。
關於pixar
1995年11月22日,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ToyStory)在全美上映。影片以1.92億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動畫電影的紀錄,還為導演約翰·拉塞特贏得了奧斯卡特殊成就獎。這個作品被稱為繼《米老鼠》賦予動畫片聲音,《白雪公主》賦予動畫片色彩之後的第三次飛躍---賦予動畫片3D!
1998年11月25日,迪斯尼與皮克斯合作的第二部電腦動畫長片《蟲蟲危機》( ABug』sLife)上映。《蟲蟲危機》共有1.63億美元進賬,擊敗了同期推出的夢工廠《螞蟻雄兵》,成為當年動畫長片票房冠軍。
1999年11月24日,世界上第一部完全數碼製作的電影《玩具總動員2》(ToyStory2)上映。這部迪斯尼與皮克斯合作的第三部電腦動畫長片的內容及人物都接續《玩具總動員》。憑借《玩具總動員2》2.45億美元票房的佳績,導演約翰·拉塞特與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等並稱為好萊塢最會賺錢的十大導演。
2001年11月2日,迪斯尼與皮克斯公司合作的第四部電腦動畫長片《怪獸電力公司》( Monsters,Inc.)上映。《怪獸電力公司》上映10天就突破了一億美元大關。
2003年5月30日上映的《海底總動員》是迪斯尼與皮克斯公司合作的第五部電腦動畫長片。皮克斯刷新紀錄的速度著實讓人吃驚。憑著《海底總動員》的傲人成績,皮克斯正考慮修改與迪斯尼的協議。假如負責發行的迪斯尼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皮克斯就將尋找其他合作夥伴。
2004年11月05日皮克斯動畫工廠,繼以《海底總動員》創下電影史上最賣座動畫片紀錄後, 又更上層樓, 挑戰以真人為主角的超高動畫技術, 在2004年11月推出了這部全新三維超級電腦動畫巨片--《超人總動員》,更值得一提的是,《超人總動員》是皮克斯歷史上第一部「動作片」,也是皮克斯第一次電腦挑戰超級英雄的故事。迄今為止,它的全球票房已接近五億美元。
2004年,新興動畫帝國皮克斯和老牌傳統媒體帝國迪斯尼之間的商業矛盾開始愈演愈烈。2003年開始,雙方開始商討續約問題,由迪斯尼繼續全權發行後者製作的動畫,但2004年1月談判破裂,主要原因是當時的迪斯尼CEO邁克爾·伊斯納(MichaelEisner)與喬布斯不和(前者稱電腦動畫做出來的人物「很可憐」,後者稱迪斯尼拍的續集「很丟臉」),而且價格問題也沒有談攏。2004年,喬布斯曾要求與迪斯尼共享影片的所有權利,但被迪斯尼拒絕。於是雙方將於今年6月上映的《汽車總動員》(cars)後終止合作。 雙方分手後(尤其是在伊斯納下台後),迪斯尼一直努力恢復和皮克斯的關系。羅伯特伊格,在2005年10月取代前任CEO伊斯納時就宣稱,復興迪斯尼的動畫實力將是他的首要任務。
2006年1月23日,美國第二大媒體巨頭、迪斯尼公司董事會授權CEO羅伯特·伊格(RobertIger)以每股59美元、總出價70億美元的贈股方式收購動畫公司皮克斯(Pixar)
⑸ 開心麻花,每年一部電影票房為什麼這么高
從《夏洛特煩惱》總票房14多億到《西虹市首富》四天破十億,開心麻花還能笑多久
2015年一部小成本電影殺出重圍化身最強黑馬,最終獲得14.42億的超高票房,它就是《夏洛特煩惱》,這部劇裡面沒有過多的我們知道的梗,有的只是一種關於人性的思考,有的只是在現實和夢境當中分不清哪一個才是現實給人帶來的迷茫。可以說這一部電影的出現,讓不少人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或者是反思了自己的人生。
⑹ 電影中的發行公司,出品公司有什麼不同
電影的發行公司,是指負責把拍好的電影推廣到市場、安排院線放映的公司。
電影的出品公司,是指電影的製作和投資的公司。
(6)出品公司一年只有一部電影擴展閱讀:
海外的電影公司著名的有20世紀Fox、華納兄弟、哥倫比亞、環球等。國內的電影公司著名的有唐人電影、嘉禾娛樂、寰亞綜藝、華誼兄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