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亞歷山大·貝爾的實驗室
貝爾實驗室是晶體管、激光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數字交換機、通信衛星、電子數字計算機、蜂窩移動通信設備、長途電視傳送、模擬語言、有聲電影、立體聲錄音,以及通信網的許多重大發明的誕生地。自1925年以來,貝爾實驗室共獲得兩萬五千多項專利,平均每個工作日獲得三項多專利。 貝爾實驗室的使命是為客戶創造、生產和提供富有創新性的技術,這些技術使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在通信系統、產品、元件和網路軟體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1933年,卡爾·央斯基(Karl Jansky)通過研究長途通訊中的靜電雜訊發現銀河中心在持續發射無線電波,此電波稱為3K背景輻射。透過此研究而建立了射電天文學。
1947年,貝爾實驗室發明晶體管。參與這項研究的約翰·巴丁(John Bardeen)、威廉·蕭克利(William Shockley)、華特·豪舍·布拉頓(Walter Houser Brattain)於195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香農(Claude Shannon)於1948年發表論文《通訊的數學原理》,奠定了現代通信理論的基礎。他的成果是部分基於奈奎斯特和哈特利先前在貝爾實驗室的成果。 貝爾實驗室也是UNIX操作系統和C語言的發源地。C語言是由Brian Kernighan、Dennis Ritchie 和 Ken Thompson 在1970年代早期開發的。在1980年代,又由比加尼·斯楚士舒普發展為C++語言。
⑵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美國的貝爾實驗室
貝爾實驗室
貝爾實驗室是晶體管、激光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數字交換機、通信衛星、電子數字計算機、蜂窩移動通信設備、長途電視傳送、模擬語言、有聲電影、立體聲錄音,以及通信網的許多重大發明的誕生地。自1925年以來,貝爾實驗室共獲得兩萬五千多項專利,現在,平均每個工作日獲得三項多專利。 貝爾實驗室的使命是為客戶創造、生產和提供富有創新性的技術,這些技術使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在通信系統、產品、元件和網路軟體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貝爾電話實驗室或貝爾實驗室,最初是貝爾系統內從事包括電話交換機,電話電纜,半導體等電信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機構。
1925年,當時AT&T總裁,華特·基佛德(Walter Gifford)。收購了西方電子公司的研究部門,成立了一個叫做「貝爾電話實驗室公司」的獨立實體。AT&T和西方電子各擁有該公司的50%。
貝爾實驗室的工作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類別:基礎研究,系統工程和應用開發。在基礎研究方面主要從事電信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包括數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行為科學和計算機編程理論。系統工程主要研究構成電信網路的高度復雜系統。開發部門是貝爾實驗室最大的部門,負責設計構成貝爾系統電信網路的設備和軟體。
1984年以後,按照美國政府分拆AT&T的協議,從貝爾實驗室中分割成立了Bellcore。Bellcore 為分拆後的一系列小貝爾公司統一提供研究開發的服務。
1996年,貝爾實驗室以及 AT&T 的設備製造部門脫離 AT&T 成為朗訊科技。 AT&T保留了少數研究人員成為其研究機構——AT&T實驗室。
貝爾實驗室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
1933年,卡爾·央斯基(Karl Jansky)通過研究長途通訊中的靜電雜訊發現銀河中心在持續發射無線電波,此電波稱為3K背景輻射。透過此研究而建立了射電天文學。
1947年,貝爾實驗室發明晶體管。參與這項研究的約翰·巴丁(John Bardeen)、威廉·蕭克利(William Shockley)、華特·豪舍·布拉頓(Walter Houser Brattain)於195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香農(Claude Shannon)於1948年發表論文《通訊的數學原理》,奠定了現代通信理論的基礎。他的成果是部分基於奈奎斯特和哈特利先前在貝爾實驗室的成果。
貝爾實驗室發明光電池。
貝爾實驗室也是UNIX操作系統和C語言的發源地。C語言是由Brian Kernighan、Dennis Ritchie 和 Ken Thompson 在1970年代早期開發的。在1980年代,又由比加尼·斯楚士舒普發展為C++語言。
2008年8月7日,由於其所有者阿爾卡特朗訊連續6個季度決虧損,自阿爾卡特和朗訊科技合並以來從未盈利,市值已經蒸發了62%,阿爾卡特朗訊不得不出售已經擁有46年歷史的貝爾實驗室大樓,由美國新澤西的Somerset房地產開發公司購得,並打算將其改建為商場和住宅樓。
貝爾實驗室的母公司阿爾卡特朗訊(Alcatel-Lucent)正在退出基礎科學,物理科學和半導體科學研究,將集中於能更快進入市場的領域,如網路、高速電子學、無線技術、納米技術和軟體。正如貝爾實驗室發言人說,「在新的創新模式下,研究應該致力於解決母公司的需求」。
《死裡逃生》
導演: Richard Clabaugh
類型: 驚怵|恐怖
片長: 99分鍾
上映日期: 2000-08-9
顏色: 彩色
拍攝年份: 2000
對白語言: 英語
國家/地區: 美國
分級: 美國:R|德國:16|澳大利亞:M
故事梗概:
約翰是一個事業逐漸走下坡的山路自行車選手,沮喪的他回到加州的故鄉,沒想到惡夢卻就此展開!他成為連續謀殺案的嫌疑犯,因為小鎮上出現可疑的滑行痕跡。事實上真正的兇手是一條超級巨蟒,它的鱗片比盔甲還堅硬,視力范圍是一般蛇的9倍,最駭人的是有如無底洞的胃。這是由遺傳學家魯道夫博士研究出的基因變種生物,目的是要破壞美國中部游擊隊的武器。而此計劃後來卻被CIA搶走而被迫終止,魯道夫博士為了報復而將巨蟒放生到小鎮上進行試驗,然而巨蟒卻立即變成連博士自己也無法控制的吃人魔。約翰為了洗刷冤屈必須與巨蟒對抗,他是否能成功擊敗這個恐怖的怪物,或是成為另一塊俎上肉?
⑷ tvs1的荒野求生為什麼換成那個求生實驗了
這個求生實驗是很早以前拍的。。。。你想想,貝爾不是被探索頻道解僱了嗎?他們倆的蜜月期都結束了,幹嘛還拍這個。你去看看原來的,我看過網友錄制的,我明白了,原來是貝爾很早以前拍的。拍完後,才被探索頻道解僱
⑸ 貝爾實驗室在哪所大學
貝爾實驗室和國內5所大學建立了聯合實驗室: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貝爾實驗室是晶體管、激光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數字交換機、通信衛星、電子數字計算機、蜂窩移動通信設備、長途電視傳送、模擬語言、有聲電影、立體聲錄音,以及通信網等許多重大發明的誕生地。自1925年以來,貝爾實驗室共獲得兩萬五千多項專利,現在,平均每個工作日獲得三項多專利。貝爾實驗室的使命是為客戶創造、生產和提供富有創新性的技術,這些技術使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在通信系統、產品、元件和網路軟體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一共獲得8項諾貝爾獎(其中7項物理學獎,1項化學獎)
⑹ 科幻電影推薦
1、《源代碼》
一列火車被恐怖分子炸毀,而之後會有下一輪的恐怖襲擊,到時候人員傷亡會更多。作為男主角的老吉,不斷的通過《源代碼》傳送到爆炸前的八分鍾,還不帶存檔的,執行時間就只有短暫的8分鍾,為達目的必須爭分奪秒,而他的任務是要從幾百位乘客中找到罪魁禍首。這部電影有新意的地方是通過平行宇宙不斷穿越,這種結構的電影非常贊,值得二刷。
⑺ 貝爾的故事有什麼neron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GrahamBell,1847-1942)
美國發明家和企業家。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被世界譽為「電話之父」。
【簡介】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1847年3月3日出生在蘇格蘭的愛丁堡,並在那裡接受初等教育。貝爾的主要成就是發明了電話。此外,他還製造了助聽器;改進了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他對聾啞語的發明貢獻甚大;他寫的文章和小冊子超過100篇。從1875年到1922年間,他從美國政府那裡就取得了三十項專利權。由於這許多發明創造,貝爾在1876年接受了費城萬國博覽會百年紀念獎證書,同年他還獲得波士頓大學理學博士學位。次年,他又獲得五萬法郎的伏爾泰獎金,並成為法國榮譽軍團的成員。為了紀念貝爾的功績,將電學和聲學中計量功率或功率密度比值的一種單位命名為「貝爾」。
現在有那麼多的電話提供商,但正是亞歷山大·貝爾的功勞造就了世界第一個(也是實力最強的)電話公司——貝爾電話公司。貝爾並不只是個單打一的奇才,他的研究思想涉及空調(實際上他在自己屋裡就搞了原始的空調系統)、水翼船及信息磁存概念(該概念導致生前從未見到的創新發明——電腦)等。
亞歷山大·貝爾還是世界上第一個金屬探測器的發明者,他組裝這個裝置是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結果探測器倒是能工作,不過就是定不出子彈的位置,因為檢查時加菲爾德總統躺在了一張金屬架床上。
【生平】
「我知道命運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知道巨大的成功馬上就要到來。」貝爾曾自信地向世界這樣宣告。
1847年3月3日出生於蘇格蘭的愛丁堡。他的父親是一位嗓音生理學家,並且是矯正說話、教授聾人的專家。
1862年貝爾進入著名的愛丁堡大學,選擇語音學作為自己的專業,貝爾通過總結父輩們的經驗進步很快。
1867年畢業後又進倫敦大學攻讀語言學。就在此時,英國發生大規模肺病,貝爾先後失去了兩個兄弟,其父帶著全家遷居加拿大以躲避瘟疫。
1869年22歲的貝爾受聘為美國 波士頓大學語言學教授,擔任聲學講座的主講。在莫爾斯電報發明後的20多年中無數科學家試圖直接用電流傳遞語音,貝爾也把發明電話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但由於電話是傳遞連續的信號而不是電報那樣不連續的通斷信號,在當時的難度好比登天。他曾試圖用連續振動的曲線來使聾啞人看出「話」來,沒有成功。但在實驗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每次電流通斷時線圈發出類似於莫爾斯電碼的「滴答」聲,這引起貝爾大膽的設想:如果能用電流強度模擬出聲音的變化不就可以用電流傳遞語音了嗎?隨後的兩年內貝爾刻苦用功掌握了電學,再加上他扎實的語言學知識,使他如同插上了翅膀。他辭去了教授職務,一心扎入發明電話的試驗中。在萬事俱備只缺合作者時他偶然遇到了18歲的電氣工程師沃特森。兩年後,經過無數次失敗後他們終於製成了兩台粗糙的樣機:圓筒底部的薄膜中央連接著插入硫酸的碳棒,人說話時薄膜振動改變電阻使電流變化,在接收處再利用電磁原理將電信號變回語音。但不幸的是試驗失敗了,兩人的聲音是通過公寓的天花板而不是通過機器互相傳遞的。
正在他們冥思苦想之時,窗外吉他的丁冬聲提醒了他們:送話器和受話器的靈敏度太低了!他們連續兩天兩夜自製了音箱、改進了機器。然後開始實驗,剛開始沃特森只從受話器里聽到嘶嘶的電流聲,終於他聽到了貝爾清晰的聲音「沃特森先生,快來呀!我需要你?1875年6月2日傍晚,當時貝爾28歲,沃特森21歲。他們趁熱打鐵,幾經半年的改進,終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實用的電話機。1876年3月3日(貝爾的29歲生日),貝爾的專利申請被批准,專利號為美國174465。其實,在貝爾申請電話專利的同一天幾小時後,另一位傑出的發明家艾利沙·格雷也為他的電話申請專利。由於這幾個小時之差,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貝爾為電話的發明者。
回到波士頓後兩人繼續對它進行改進,同時抓住一切時機進行宣傳。兩年後的1878年,貝爾在波士頓和沃特森在相距300多公里的紐約之間首次進行了長途電話實驗。與34年前莫爾斯一樣取得了成功。所不同的是他們舉行的是科普宣傳會,雙方的現場聽眾可以互相交談。中途出了個小小的問題:表演最後節目的黑人民歌手聽到遠方貝爾的聲音後緊張得出不了聲,急中生智的貝爾讓沃特森代替,沃特森鼓足勇氣的歌聲使雙方的聽眾不時傳來陣陣掌聲和歡笑聲,試驗圓滿成功。
1877年,也就是貝爾發明電話後的第二年,在波士頓設的第一條電話線路開通了,這溝通了查爾期·威廉期先生的各工廠和他在薩默維爾私人住宅之間的聯系。也就在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電話給《波士頓環球報》發送了新聞消息,從此開始了公眾使用電話的時代。
1942年,貝爾逝世於加拿大巴德克,享年95歲。
【人物軼事】
故事一
電報的發明,把人們想要傳遞的信息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傳向遠方。這是人類信息史 上劃時代的創舉。但久而久之,人們又有點不滿足了。因為發一份電報,需要先擬好電報稿,然後再譯成電碼,交報務員發送出去;對方報務員收到報文後,得先把電碼譯成文字,然後投送給收報人。這不僅手續繁多,而且不能及時地進行雙向信息交流;要得到對方的回電,還需要等較長的時間。
人們對電報的不滿,促使科學家們開始新的探索。
最早提出遠距離傳送話筒接力傳送信息的建議。雖然這種方法不太切合實際,但休斯為這種通話方式所取的名字——「電話」,卻一直沿用至今。
19世紀30年代之後,人們開始探索用電磁現象來傳送音樂和話音的方法,其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是貝爾和格雷了。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1847年生於英國蘇格蘭,他的祖父親畢生都從事聾啞人的教育事業,由於家庭的影響,他從小就對聲學和語言學有濃厚的興趣。開始,他的興趣是在研究電報上。有一次,當他在做電報實驗時,偶然發現了一塊鐵片在磁鐵前振動會發出微弱聲音的現象,而且他還發現這種聲音能通過導線傳向遠方。這給貝爾以很大的啟發。他想,如果對著鐵片講話,不也可以引起鐵片的振動嗎?。這就是貝爾關於電話的最初構想。
貝爾發明電話的努力得到了當時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的鼓勵。亨利對他說:「你有一個偉大發明的設想,干吧!」當貝爾說到自己缺乏電學知識時,亨利說:「學吧」。在亨利的鼓舞下,貝爾開始了實驗,一次不小心把瓶內的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得喊叫起來:「沃森先生,快來幫我啊!」想不到,這一句極普通的話,竟成了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音。正在另一個房間工作的貝爾先生的助手沃森,是第一個從電話里聽到電話聲音的人。貝爾在得知自己試驗的電話已經能夠傳送聲音時,熱淚盈眶。當天晚上,他寫給母親的信中預言:「朋友們各自留在家裡,不用出門也能互相交談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說到電話的發明,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由於貝爾1876年3月10日所使用的這部電話機的送話器,在原理上與另一位電話發明家格雷的發明雷同,因而格雷便向法院提出起訴。一場爭奪電話發明權的訴訟案便由此展開,並一直持續了十多年。最後,法院根據貝爾的磁石電話與格雷的液體電話有所不同,而且比格雷早幾個小時提交了專利申請等這些因素,作出了現在大家已經知道結果的判決,電話發明權案至此畫上句號。
盡管如此,電話仍然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它凝聚著包括貝爾在內的許多電話發明家的智慧和汗水。
故事二
他的父親全神貫注、滿懷激情地全神貫注於研究人的聲音的發生和作用過程,特別是教耳聾的人如何運用聲音。因為那個時候,耳聾的人生活在永恆的孤寂之中。他們不僅聽不見,而且也不會說話。畢竟,他們聽不見說的話,又怎麼能發得出聲來呢?也許,老貝爾的這一執著愛好是促使他日後同成為自己妻子的人結婚的原因之一。因為後來生下電話的發明者的那位婦女……是個聾人!
年輕的貝爾。貝爾帶著自己父親的執著愛好長本。1870年,他由於健康不佳移居加拿大。不久之後,他就以成功地教會耳聾者說話而引起波士頓一位富商的注意。這位商人有個耳聾的女兒梅布爾。可否請貝爾先生教梅布爾說話呢?可以。他願意教。他教了梅布爾。他們相愛了。是梅布爾鼓舞他進行了所有那些使人精疲力竭的實驗,也是梅布爾使他克服了不時產生的沮喪情緒——那種常常困擾著緊張工作去奪取成功的人們的沮喪情緒——使他得以研製出當時很了不起的一種工具。它能把人說的話轉變為電脈沖,之後又在金屬絲的末端使之還原成人說的話。這樣他就打破了又一種孤寂,那種在此之前一直使相距遙遠的人無法通話的孤寂。一年之後,1877年,他同梅布爾結為夫妻,他後來成為美國公民。
所以,當法國政府因為他發明了電話而授與他沃爾塔獎金時,他用這筆獎金再加上他通過出售另一項發明所得到的錢,在華盛頓建立起沃爾塔辦事處,其目的就是為醫治耳聾提供資金。今天這—機構稱作「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協會」,它的作用已改為,向全世界的聾人提供如何最有效地對付耳聾的最新資料。
貝爾死於1922年,梅布爾在他去世5個月後也死了,因為她太愛貝爾了。貝爾的名字很可能會像人類記憶歷史那樣永世長存。畢竟有了這樣一件物品,它經常提醒人們,是貝爾使人類大家庭彼此得以保持更密切的聯系。
通過電線傳送的第一個聲音,甚至使它的發明人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都感到驚訝。一天深夜,貝爾正在實驗室里做實驗,他向在隔壁房間里的助手偶然傳遞的一個口信獲得了成功。貝爾先生當時無法知道的是,1876年的那個夜晚將標志著通信革命的開始。
最初,每一對電話是用兩根鐵絲連接起來的。然後,交換台使電話線集中到一個地點、其他的發明——如放大聲音的真空管和在陸上及海底連接長距離的同軸電纜一一極大地擴展了電話服務。晶體管取代了真空管。到了60年代,通信衛星又消除了對地面線路的需要。今天,一束束的玻璃纖維用激光傳遞人們彼此間的通話。
這些發明當中有許多項發明——包括有聲電影和立體聲錄音,隨同23000項其他專利——來自1925年建立的貝爾實驗室。約翰·戴維斯是貝爾實驗室消費產品部執行主任。他說,當我們進入90年代的時候,可以預期電信將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⑻ 貝爾實驗室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那麼的出名
貝爾實驗室
將科學技術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是世界上諸多大公司內設研究機構的一大特色,貝爾實驗室就是如此。貝爾實驗室的全稱是貝爾電話實驗室,始建於1925年,總部在美國紐約。它是一個在全球享有極高聲譽的研究開發機構。貝爾實驗室對通信技術的研究成果為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前身為貝爾電話公司)所採用,在世界上占據重要地位。
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從事著許多方面的探索研究,很多成果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有聲電影就是1926年在貝爾實驗室誕生的。1947年,貝爾實驗室的巴丁、布喇頓、肖克萊研製成功晶體管,打破了電子管在體積、功耗、壽命等方面的局限性,使電子技術躍入一個新的階段。他們也因此共同獲得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64年,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發現在廣闊無邊的宇宙空間,從各個方向都傳來強度相同的微波輻射(後被稱為3K宇宙背景輻射)。經過研究,認定這是宇宙最初起源時"大爆炸"的遺跡。由於這一發現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理論, 因而被譽為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的四大發現之一, 它的兩位發現者為此獲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貝爾實驗室自成立以來,共獲專利26000多項(平均每天一項),其中重大科研成果50多項,除以上所舉外,還有如通訊數學理論(後稱為資訊理論)、激光理論、可視電話、磁泡器件、光通信、UNIX、C/C++、數字計算機等的研究成果。在這里每年都要發表上千篇學術論文,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科學家,有7人獲諾貝爾獎,7人獲美國國家科學獎,9人獲美國國家技術獎。正是由於貝爾實驗室產生了許多科學研究的突出成就,人們把它看作世界上最具權威性的研究機構之一。
1997年5月,貝爾實驗室總裁史德楊博士被上海交通大學授予名譽教授職位,同時他宣布在中國建立兩個貝爾實驗室分支機構,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用於通信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⑼ 幫我找一部電影
類似題材的都有很多啊
不知道是不是LZ要找的是不是是今年的新出的那部《心靈傳輸者》
譯 名:心靈傳輸者
片 名:Jumper
年 代:2008
地 區:美國
類 型:驚悚/冒險/劇情/科幻
片 長:88 Min
導 演:道格·里曼Doug Liman
編 劇:斯蒂文·古爾德Steven Gould .....novel
大衛·S·高耶David S. Goyer .....screenplay
Simon Kinberg .....screenplay
Jim Uhls .....screenplay
主 演:海登·克里斯滕森Hayden Christensen .....David Rice
塞繆爾·傑克遜Samuel L. Jackson .....Roland
傑米·貝爾Jamie Bell .....Griffin
劇 情:
超能力,往往是檢驗道德走向的底線,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的善惡,就給予他極端的權力,那樣他就會撕去虛偽的面具,露出真正骯臟的面目……如果你能隨意用「心靈傳輸術」跨越時空,一眨眼就把自己送到想像中的地方,那算不算是極端權力的一種體現形式呢?
由於一種不規則甚至可以稱之為異常的遺傳基因,一位名叫戴維的年輕人突然發現自己具備了一種超能力,可以將自己在一秒鍾之內運至任何地方,而他發現自己的能力後,第一件想到的事情,竟然是打劫銀行……戴維擁有一個不甚愉快、甚至可以說是蠻悲慘的童年,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當他獲得能力後,最想做的是改變自己以前的苦難生活,至少他還是一個不甚完善的人,擁有著很大的可塑空間,需要在隨心所欲地掌握能力的同時,面對成年人的責任和義務。慢慢地,戴維發現自己擁有的這種神奇力量,已經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幾千年的時間了,而且不是「惟一」。由於剛剛掌握「心靈傳輸術」的人,都會像戴維一樣產生短暫的混亂和興奮,做出一些諸如打劫銀行這種不理智的事情出來,所以另一個神秘的組織「游俠」也就應運而生,冷酷無情的他們只要遇見「心靈傳輸者」就毫不留情面地「斬立決」,存在於他們之間的戰爭,同樣也維持幾千年的時間了--而戴維也不例外,他很快就成了「游俠」追捕的下一個目標。
⑽ 貝爾實驗室有哪些重大發明它為何是最著名的科學機構
重大發明:晶體管、激光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數字交換機、通信衛星、電子數字計算機、C語言、UNIX操作系統、蜂窩移動通信設備、長途電視傳送、模擬語言、有聲電影、立體聲錄音,以及通信網等許多重大發明的誕生地。
原因:自1925年以來,貝爾實驗室共獲得兩萬五千多項專利,現在,平均每個工作日獲得三項多專利。這些技術使朗訊科技(LucentTechnologies)公司在通信系統、產品、元件和網路軟體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一共獲得8項(13人)諾貝爾獎(其中7項物理學獎,1項化學獎)。
(10)大貝爾實驗電影擴展閱讀
成功原因
1、在AT&T和西方電氣公司的機械部和工程部內孵化了達40年之久,研發政策經過多次變革和錘煉,研發人員已經具有豐富的經驗,研發設施和經費的分配找到了可靠的方法,因而為貝爾實驗室成立後的大發展准備了穩妥和可靠的基礎。
2、研發任務始終有極其清楚的認識和理解:以通信科技和產品的研發為重心,向其他科技和產品輻射。對任務的認識和理解隨時間而俱進。
3、銳意追求研發的原創性,並用以發展成型技術和產品開發,因為公司總是面對與先進的通信技術和產品,因此必須也只有從基礎研究的原創開始,才能在激烈的通信產品競爭中取得優勢,才能提高人類通信生活的質量。
4、英才薈萃、善於選擇和培養傑出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