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戛納、金馬、金像、奧斯卡、金雞獎等,各都是什麼級別的啊
1、戛納電影節
這是一個由法國於1946年首度舉辦於該國南部城市戛納,於二戰戰後復興並於同地擴大舉辦的國際性電影展暨電影獎。它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另二者為威尼斯電影節及柏林電影節),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
2、金馬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原由中國台灣新聞局主辦,1990年起交由台北金馬電影節執行委員會主辦。金馬獎是為了促進台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金馬獎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台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3、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4、奧斯卡
奧斯卡金像獎,即學院獎(英語:The Academy Award of Merit),通稱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獎或奧斯卡(The Oscars;2013年2月20日起成為正式名稱),1928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作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其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會在超過100個國家進行電視直播。
奧斯卡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其在美國電影界的地位與針對音樂的格萊美獎、針對電視的艾美獎、針對戲劇的托尼獎相當,而這些獎也都是以學院獎為榜樣而建立的。
5、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1981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大陸最權威、最專業的電影獎。
百花獎、金雞獎、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金雞獎是專家獎,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這三個獎分別代表最高觀眾認可、最高藝術水準、最高政府鼓勵的三大電影獎項。
此外,中國電影金雞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電影最高成就三大獎。
❷ 對於演員來說,哪個獎項的含金量最高
現在網上出現了很多話題,大都是實力派演員被流量小生搶了影帝的。可是人們不知道,這些獎項的評比內容是什麼,在網上隨意發言,看起來還真有點可笑。比如說張譯被李易峰搶走的金鷹和百花,看的就是觀眾投票和人氣。從這兩個方面來比,張譯還真沒李易峰強,沒得獎也很正常。
比較差的就是B類和C類,B類有百花、華表、普通的學院獎、金馬獎(差期)等,這些獎項基本上沒啥含金量。C類的有亞太、北京大學生、亞洲等獎項。除此之外還有一些D類的,大多數是不入流的,已經沒有含金量的說法了。
❸ 奧斯卡與戛納都是國際電影節,為何奧斯卡要更加權威
奧斯卡大多數都是比較商業化的電影,其的電影在世界范圍都影響比較廣。而戛納電影節選出來的影片大多是側重藝術性的電影,不太符合大眾審美。其好萊塢的電影要比其他國家影響力更大。所以奧斯卡要更加權威。
總的來說兩個電影節都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影響力。在影響力方面無疑是奧斯卡地位最高,其次是歐洲三大電影節,奧斯卡是文藝和商業的綜合考量,歐洲三大電影節則是偏文藝。各項權威性,高下之分不好評判,各有側重而已。除了國外的電影獎項,我們國內也有分量很重的獎項,比如金雞獎,金像獎,金馬獎等。
❹ 電影界中戛納電影節和奧斯卡電影節哪個含金量高
奧斯卡只是一個商業電影頒獎典禮,不是電影節。從電影藝術角度出發,戛納的含金量比奧斯卡高得多
❺ 金馬獎和金像獎有什麼不一樣,哪個含金量更高
中國的電影獎項林林總總的真不少,但是真正具備公信力,讓所有影星演員高度重視的電影獎項只有三個,分別是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和內地金雞獎!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劉德華憑借《無間道3》榮獲第41屆金馬獎影帝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張家輝憑借《證人》勇奪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周迅35歲才獲得人生第一個金雞獎!
演員獲得以上三個獎項的任何一個的肯定都是值得大吹特吹的事情。但是影迷對於三大獎項也不是完全接受,幾乎任何一個獎項都會受到來自影迷和媒體的質疑。比如說香港金像獎吧,作為香港電影教父級別的人物,3奪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杜琪峰就炮轟其是「分豬肉獎」,自2000年之後就再也沒去過。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杜琪峰談金像獎:「他們過去十幾年來的評審做得不是太好,我不希望他們分豬肉,但他們整天分豬肉」
那麼金馬獎呢?金馬獎一向號稱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也確實一度是影迷心中最公正的電影獎項。但是身為中國女演員大姐大的鞏俐就曾經炮轟金馬獎「不專業」!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2014年鞏俐憑借《歸來》角逐金馬獎影後獎項,結果鎩羽而歸。之後鞏俐通過經紀人發表聲明,指責金馬獎完全是個「業余電影節」:「我這次來金馬獎,特別感謝金馬獎給我這次機會,讓我了解一個不專業的電影節是怎麼樣的,而且一個不公平的電影節,會讓所有藝術人員瞧不起他們。」。這炮轟力度不可謂不大!
至於金雞獎則更多被影迷抨擊「主旋律」,評審結果摻雜了藝術類以外的因素。這個老影迷都懂!
那麼到底三大電影獎項,哪個相對更公正呢?其實它們都有自己的特色,「最公正」真的不好選擇。
首先說金像獎,金像獎是三大獎項最具地方保護色彩的獎項,但是因為香港長期是中國電影的中心,所以以前他的權威度最高。隨著香港電影的衰敗,金像獎必然會越來越注重培養自己本土藝人,其公信力也會隨之越來越低。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然後金馬獎。金馬獎本來很受影迷追捧。但是2012年,阮經天幹掉同時入圍的王學圻《十月圍城》、倪大紅《透析》以及秦昊《春風沉醉的夜晚》勇奪金馬影帝之後,金馬獎都快被人罵爛了!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最後當然是金雞獎了。金雞獎被人詬病「主旋律」,這事確實存在,但是也是受當時內地的電影氛圍影響的,「主旋律」也是當時內地電影的主要特徵,其實情有可原。許多人不了解的是,金雞獎其實特別的「高冷」!比如1981年第一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從缺!然後隔一屆的第三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繼續從缺!這對於動輒「雙黃蛋」的金馬獎來說,真的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中國電影三大獎,金雞金馬金像獎到底哪個更公正?
而且相比金像獎動輒一個人獲3-5個影帝影後,金雞獎很少有人能多次獲獎。比如殿堂級表演藝術家潘虹,她獲得的金雞獎最多,也才4個。而真正的表演藝術家李雪健老師,金雞影帝只拿了1次金雞獎影帝!
❻ 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和金棕銅獎有什麼區別
最佳導演、影帝、影後、編劇獎
與奧斯卡獎的設置區別在於:戛納的演員獎,無主角、配角之分,戛納的編劇獎,無原創、改編劇本之分。
金棕櫚獎
金棕櫚獎前身為電影節大獎,乃是針對參加主競賽單元的20餘部影片評選出的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與金獅獎、金熊獎並稱為電影節三大最高榮譽象徵。
必須說明,短片單元還有一座金棕櫚獎,相當於奧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約定俗成的金棕櫚大獎,僅指主競賽單元的那枚棕櫚枝。金棕櫚難於攻陷的程度毫不亞於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
亞洲首部獲得金棕櫚作品是1953年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前輩的《地獄門》,華語電影唯一一部榮膺金棕櫚獎的影片為陳凱歌的《霸王別姬》與1993年,與澳大利亞女導演簡·坎皮爾執導的《鋼琴課》並列。
❼ 奧斯卡和戛納電影節哪個含金量更重
奧斯卡是全球獎項,戛納是三大電影節之一,近幾年戛納還是比較有分量,奧斯卡有點自己跟自己玩,胸襟不如以前了
❽ 奧斯卡和金棕櫚哪個有更有含金量
奧斯卡獎是美國國家電影藝術最高獎。它表彰的電影,是基於好萊塢工業體系下製作電影,獲獎人員、電影大多來自美國本土電影產業體系。當然奧斯卡也評選最佳外語片之類獎項,但著重考慮政治、商業因素,考慮大眾審美標准、觀影體驗與劇情,因此獲得奧斯卡獎項的電影基本都有很高的票房。
金棕櫚獎是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它的評審團由專業電影製作人、演員組成,每年的評審團主席都是更換的,這也讓金棕櫚獎每年主題都有變化,畢竟評審團主席的欣賞電影角度都不同。在戛納電影節上獲獎的電影,側重於電影的藝術性、劇情社會深度、電影鏡頭、場面調度等,一般都是小眾化、拍攝或製作藝術有一定高度的。
對於二者的含金量,從社會影響力、影迷喜愛認可度來看,奧斯卡獲獎作品更勝一籌,畢竟這些作品都是在全球進行播放,大眾都是喜愛,因此有說法奧斯卡是走「大眾屌絲路線」的。從電影拍攝角度、製作方面來看,金棕櫚更勝一籌,這些獲獎作品是得到全球電影大咖們認可的,電影本身藝術性高,因此有人說金棕櫚是「小眾精英路線」。
簡單可以概括為,電影圈內專業人員更認可金棕櫚,對於觀眾來說更認可奧斯卡。
❾ 歐洲三大電影節哪個含金量最高
威尼斯電影節:
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威尼斯電影節有自己獨特的傳統:它聚焦於各國的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創新,就能夠被電影節所接納。該電影節的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號,而評判標准很純粹:藝術性。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旨在展示和提高那些在電影作為一種藝術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電影作品的質量。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最有聲望的天才電影集合地。強大的媒體宣傳確保入選作品可立即向世界觀眾推介。
柏林電影節:
其目的在於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 ,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❿ 全球最權威的電影獎排行
1、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是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所發起的電影獎項,第一屆為1929年,主要是用來鼓勵優秀電影的發展和表彰行業的成就,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非常之大。
不少華人也曾在這個舞台上獲獎,比如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成龍更是在2016年獲得了奧斯卡的終身成就獎。
2、戛納國際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在影視領域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創辦於1946年,每年五月中旬在法國戛納舉行。戛納電影節以推動世界電影發展為目的,致力於為行業帶來更好的交流平台,也能促進電影行業的良好競爭和發展。
在1993年舉辦的戛納電影節上,華語電影《霸王別姬》獲得了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
3、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為「金熊獎」,於1951年成立,於每年2月在德國柏林舉辦,有著非常高規格的藝術水準,也很好的促進了世界電影工作者之間的友好交流,以及提升藝術水平。
華人在此獲獎的次數也非常之多,比如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我的父親母親》、《英雄》,以及李安導演的《喜宴》、《理智與情感》等等。
4、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榮譽獎項為「金獅獎」,在國際影壇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著「國際電影節之父」的稱號。威尼斯電影節不僅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這里也誕生了許多的電影大師,華語電影在這里獲得的榮譽也是非常之多的。
5、金球獎
金球獎是美國的一個電影與電視獎項,以正式晚宴的方式舉行,舉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此獎從194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一般認為此獎是美國影視界第3重要的獎項:第1是電影界的奧斯卡金像獎,第2是電視界的艾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