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观后感看电影200字

观后感看电影200字

发布时间:2022-05-06 08:47:44

A. 《英雄小八路》电影观后感100至200字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几个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他们的亲人都在战争中牺牲了。成立了小八路团,他们放弃了自己暑假休息时间,向红军叔叔争取到前线参加抗日。可是他们的年龄太小,经过再三请求,让他们留在前线洗衣服、送开水,还利用自己的智慧帮助解放军叔叔抓住了特务。他们一边抗日一边学习。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相差很多,所以我们更加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在一次战争前,小八路们负责接电话,前线打电话到后方,通知红军敌人要打炮,小明因为只顾捉昆虫,耽误了时间,被其他小伙伴骂了,小明很伤心。解放军叔叔说了守电话也要像打仗一样认真。以后小明每天都集中精神守在电话旁。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都要认真,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他们太勇敢、太坚强了。我要向他们学习。

B. 雄狮少年电影观后感200字

电影雄狮少年诙谐、幽默,有笑点有泪点。特别是阿娟放弃去上海打工而决定把舞狮比赛进行到底的那个场景,我的神经绷紧,只想看他怎么赢得这场比赛,当比赛进行到阿娟的队伍和另一支队伍一决胜负时,我紧张的情绪才渐渐松弛下来。

他脚穿的军绿色胶鞋很惹人注目,和另一支队伍的狮头所穿的高级跑鞋形成强烈的对比。结果,阿娟不仅赢得了这场比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心,同时战胜了他自己。

片尾,当他傲然一跃迈向那高不可攀的擎天柱时,他的灵魂升华了,他的身后绽放了朵朵的木棉花,而他变成了一头真正的雄狮。片尾的处理,让人觉得精彩至极,我的眼泪也随着雄狮的一跃而出了。

《雄狮少年》另辟蹊径,以平实的视角,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在角色塑造方面,主创们选择去IP化、去滤镜化,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返璞归真,才让观众更有共鸣。

当然作为一部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也并非毫无瑕疵,比如前半部分剧情略显拖沓,无冲突也无亮点,没有后半部分吸引人,但它也许是带领国漫从神话题材转向现实题材的一面旗帜。

C. 观电影《匹夫》有感200字

前几天,终于得闲去了趟学校旁边新开张的影院。这是自上次观看《泰坦尼克号》,我再一次打起看电影主意之后的行动。在影院墙上贴的各色片子的海报间浏览着,突然看见了黄晓明和这部电影的名字——《匹夫》。
其实,最初注意到这部电影的海报,并非出于黄晓明一反常态的扮相,而是完全是由于偶然中的“惊艳”:主演名录里黄晓明、张歆艺等明星在前,而最后一行,竟赫然印着“马志明”的字样。我本想在众多的外国大片中寻找心仪的作品,出乎意料,竟然找到“少马爷”的大名。作为“马派相声”的铁杆粉丝,冲着这位年近七旬的老相声演员的名头,即使他在片中只是跑个龙套,我又有什么不去捧场、给票房纪录烧上自己的一把火的理由呢?自然,结果没让我失望,马志明饰演的薛豹子只有两分钟的戏份、三句台词,是个标准的“龙套”。可就是这短短两分钟,自从镜头一切,少马爷一身大褂立于楼上的形象一出,我就忍不住没缘由的笑出声来;一句“这三条狗命,不值五百大洋”,熟悉的腔调出现在一部电影里,更让人激动不已。这一切,直弄得身边的人不住惊奇的看我在发什么神经。
说电影,就得说电影的主角。我的印象里,黄晓明从来都是电视剧《鹿鼎记》里顽劣的韦小宝、或者《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即使成了金老头笔下笑傲群雄的侠客,他也是依附于自己的眉清目秀的美型之上的“小白脸”。这部电影中的黄晓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戏中,他留起了胡子、骑上了高头大马,演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匪、悍匪。初买电影票的时候我还暗自担心,不知道这位“奶油小生”能不能演的出“老粗”的感觉,甚至,方有望第一次“亮相”,看着脚踩在窗台上冲楼下“小弟”们讲话的黄晓明,总觉得别扭。
完整部作品,我觉得,虽然最偏爱的演员只是个龙套,但是其他演员都演的很敬业。黄晓明留了胡子、骂起了粗口,举手投足间动作刚猛火爆,眉宇间却还不时流露出一丝英气,这也许是导演为了体现粗中有细、勇中有谋的“江湖气息”故意为之,或是演员自己的角色体验。除了高栋梁以及张歆艺饰演的“小姑奶奶”都是个性鲜明的“豪杰”,几位配角也都各具特色,形成了很强的整体性、角色契合感。不客气的讲,《匹夫》里没什么真正的“大牌演员”、“国际影星”,但《匹夫》还是非常好看。
《匹夫》的故事很简单、很容易看懂,也许出于表现题材的要求和票房需要吧,没有任何艰深晦涩的内容。高栋梁打入匪帮,到匪帮的巢穴被日军占领,再到绑架日本亲王至电影结束,毫无拖沓、一气呵成。然而,简单的故事中营造出简单的快乐,才最让人着迷。《匹夫》的亮点很多,而几个独立性很强的“桥段”,则更有可称道之处。电影开头,匪帮众人准备营救被捕的高有望,不断的镜头切换,交代了几个主要角色的身份,又展示了地域感很强的外景。另外如高栋梁劫持侦缉队队长的太太、帮助被困的高有望匪帮脱险的一段,明快的风格、动感十足的音乐加上搞笑的台词,幽默浑然天成却不做作、不“搞怪”。于细微处,见到导演对电影的精心打磨,只需一秒钟的镜头、一句台词、运送场面震撼人心的一尊大佛、热血沸腾的一段枪战,都是观众快意之处。
中国的电影一直有误区,似乎,靠着简单的模仿好莱坞大片里炫目的特效、雄伟的外景、华丽的战争、动作场面就能吸引所以观众的眼球。于是,从2006年《夜宴》、《无极》与《黄金甲》的“烂片三联弹”以来,此类型的作品接踵而至、充斥着中国的影院。相比起来,《匹夫》是一部匪帮片,换而言之,是中国的“牛仔片”,在这样的电影,最容易被好莱坞“警匪片”、“西部片”的成功所影响。《匹夫》没有低劣的去模仿爆炸、飞车特技或者《阿凡达》、《指环王》里的电脑特效,它的动作戏都很干净简洁,拿捏的住自己的节奏:枪战、奔马、武打,硬派风格里,掺杂进一些乡土气息,看起来,我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两个多小时下来,浑然不觉的时间飞逝中,我没有一丝无聊、困倦的感觉。相反,到有随剧情跌宕而紧张与放松交替后的兴奋和疲劳。
电影艺术是最遵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艺术法则的,拍得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艺术境界,尽管有不足之处,照样会有欣赏的目光投过来。只想着照搬照抄人家的成功,到头来,用一些国内“明星”、低劣的电脑特效、不知所云的故事拼凑起来的所谓“电影”,骗不了影迷们“不揉沙子”的雪亮眼睛。我想,远到《疯狂的石头》,近到《匹夫》、《黄金大劫案》,这些小制作、小成本的电影才是中国电影的希望。我不盼望中国能在短时间内诞生出《泰坦尼克号》一样的传世之作,而只要有能像《匹夫》一样有亮点,能给观众带来一些最不加修饰的快乐的电影不断出现,就是脚踏实地的进步。

D. 电影八百200字观后感

《八百壮士》观后感
看了《八百壮士》后,我心中有说不完的激动,这部爱国主义影片,主要叙述当时日军进攻上海的真实战况,我八十八军五二四团第一营官兵五百人,由团长谢晋元中校率领掩护国军之撤退,并陷入三面之包围中,即战四昼一夜,有四行仓库通过稣州河进入英租界。这里面有一个很英勇的女孩,叫杨惠敏,自愿当童子军,父亲劝她回去,她不肯,说要让中国立起来。上海闹饥荒时,他去维护秩序,还将国旗送到四行仓库,路上危机重重,可为了立志气,强民心她死也要去。
当时,全国的童子军坚守着“不要饷、不吃粮、不怕苦、不怕死”的号令。我为之感动,因为他们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贡献,而是为了国家未来的前途而贡献着,不贪生怕死,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800个烈士,多么珍贵的 “一笔财富”啊,就这样牺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弹中,我真惋惜啊。这时,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为什么要将八百壮士赶尽杀绝呢?为什么一定要占领上海呢?为什么要攻击中国,不和我们做朋友呢?为什么?为什么?难道,为了统治全世界,日本人要伤害所有人吗,要让所有人看不起吗。
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阔国土,璀璨五千年华夏文明,几万万华夏生灵开始遭受日军大规模的践踏与蹂躏。失陷的国土,逃难的贫民,溃败的军队苦难时刻的开始。日本人,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不是当时的中国不强大,那么,日军也不会来攻击我们了,从现在起,我要发奋读书,让祖国更加强大!让世界各国都和平共处,再也不发生这种事情了。“……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此时此刻,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回响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样装满了对祖国深沉的爱

E. 八佰电影观后感200字

八百点映,我去看了,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战争场面宏伟,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一流享受。

二,演技一流,王千源,张译,欧豪,魏晨,杜淳,姜武,每一个的演技都如教科书一样,很容易让你入戏。

三,这部影片是我从去年一直期待的一部,但是看完之后,总体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如果拿一个类似的片子对比的话,我感觉,不如金陵十三钗。

四,影片的历史背景没有交代清楚,让不明白历史的观众很迷茫,为什么守?为什么没有增援?

五,看到有些评论说过于煽情,我就不明白,我是个泪点很低的人,但是,这种煽情没有触碰到我,譬如说,郑恺身绑炸药包跳下楼那一段,略显仓促。可能跟影院的环境也有关系。

总之,这部影片是绝对值得去看的一部,建议大家去好一点的影院,可能更会体会到管虎导演的神来之笔!

F. 红色电影观后感200字

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我们郭里园小学组织全校老师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9月25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让年轻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电影将重大历史事件在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感和真实感,从45年重庆谈判讲起,讲到谈判破裂,内战爆发,三大战役,其间穿插了敌机轰炸中毛泽东的淡定沉着,闻一多的慷慨就义,傅作义被女儿感召,李宗仁履新后的无奈,蒋经国稳定上海经济,国际上对于共产党、国民党的态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产党、国民党、各个民主党派几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场、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当我看到刘烨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仪仗车上的毛主席敬军礼时那坚毅而充满信念的目光,让我们不难理解人民解放军为什么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队伍;当我们看到蒋介石一声长叹说: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让我们看到一支腐败的政党灭亡的必然性。当我们看到共产党人的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国民党对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诱,疯狂杀戮,一个政党的从容大气与另一个政党的狭隘猥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等等这些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四海皆准的真理:一个成熟健康的政党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须能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让自身的肌体保持青春与活力,否则必将被历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事想着人民。

这部影片在短短2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再现了我国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整部影片内容十分的饱满、紧凑。

G.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200字

思路:从电影金刚川的内容展开。

风起云涌的20世纪,有一场战争深刻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历史走向,甚至撬动着今天大国博弈的棋局。

70年前,鸭绿江彼岸的三千里江山,夜与昼被炮火一次次撕裂,20多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双方300多万军队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搏杀,霸权主义者黯然离场,正义的旗帜重新在北纬38度线上高高升起,和平的阳光才真正普照古老的东方大地。

如果说,西方军事史学家称公元前5世纪的马拉松之战是“欧洲出生时的啼声”,那么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抗美援朝战争,则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它确立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国和亚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还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的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家卫国,再也没有什么语词像这4个字一样,能够深刻揭示中国人民在经受列强长期凌辱后对这场战争的理解。

从胜利的那一刻起,洗雪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在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定、自信。在随后的岁月里,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风险挑战,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意志从未改变、历久弥坚。



(7)观后感看电影200字扩展阅读:

该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讲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据剧情梗概介绍,该片以三个视点讲述一个故事:工兵桥修好又被炸毁再度修好……一个屹立不倒、令敌人费解的战争奇迹。

与以往战争片不同,路阳表示,三位导演想更多表现战争中的个体,“志愿军们不应该每个人是一样的、是同质化的,他们一定是很鲜活的人。

所以我们想找到他们每个人的个人情感。”在他看来,战友之间以同志相称,彼此之间一定有一种超越工作、甚至超越家人的关系,“是一种牢不可破的情感。”因此在剧本创作阶段,三位导演思考的都是如何建立起每个人物在部队中的情感关系。

H. 观看大会师观后感200字

《大会师》的读后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法谈一谈,例如:

《大会师》表现了共产党人在艰苦革命年代创造的伟大的“长征精神”,体现了长征途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红军高层领导勇于开拓、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优秀品质。

反映了以刘志丹、习仲勋为代表的南梁革命老区、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为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影片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是生动形象的党史教材。

幕后制作

《大会师》的制片人、甘肃省白银市原政协副主席李义先生在很多年前就有一个想法,希望把这个大会师故事搬上银幕。但电影拍摄期间遇到了重重困难,主要是资金问题。

作为一名会宁人,李义为了宣传会宁,为了通过电影促进经济建设拉动旅游,他们用长征精神拍电影,用红军精神走完了这段艰辛的道路,最终完成了影片的拍摄。

I. 看电影的读后感200字。

看电影观后感 供参考

今天,我和弟弟一家人去看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历险记”。

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到了电影院。电影里的主人翁是一个名叫派的孩子,有一天,派的一家人要搬家,刚到船上,就下起了暴风雨,无情的暴风雨把大船吹得左摇右摆,随时都有翻船的可能,派急忙跳到了附着大船的救生艇上,而正当别人也准备跳的时候,突然,救生艇的绳子断了,那些人跳下了海里,更不幸的是大船也翻了沉下了海底,最后只有派一个人幸存了下来。派孤独地坐在救生艇上抱头放声痛哭。突然,一只叫查理帕克——孟加拉虎从救生艇上的雨蓬里跑了出来,吓得派跑到了船头,看见查理帕克并没有伤害他的意思,由于海里大风,感觉寒冷,于是渐渐地靠在了一起共同取暖。过了不久,他们成了好朋友。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救生艇终于飘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高兴地在沙滩上跑来跑去,可是第二天派最好的朋友——查理帕克跑进了森林里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半年过去了,派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一天,派生病倒下了,幸运的是,来岛上考古的人发现了派,准备把他带岀城市,离岛前派哭得很伤心,并不是因为获救了激动地哭,而是担心他最好的朋友查理帕克,是否发生了什么意外。

看了这部电影,我不仅深深的沉浸在电影的情节中,时而心情紧张,时而感动的眼泪汪汪,而且我还增长了一些课外的知识。

阅读全文

与观后感看电影20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父爱如山电影的观后感 浏览:485
87电影院限制宅男 浏览:927
白血病电影网新阳 浏览:971
有个电影讲17世纪法国妓女的 浏览:824
英文电影动画形象 浏览:167
台湾最好的喜剧电影 浏览:710
法国微电影bd 浏览:204
哈尔滨国际广场电影院影讯 浏览:706
地板岩浆完整版电影 浏览:469
电影三个天使完整版 浏览:482
电影洞结局 浏览:485
极限救援电影完整版观看 浏览:863
孙燕姿演过周星驰电影吗 浏览:304
有一部电影叫姐姐的 浏览:798
高斯奥特曼第一部电影 浏览:481
电影院3000块不包吃包住 浏览:902
导演云翔的电影游 浏览:151
宫崎骏电影纯音乐歌谱 浏览:616
完整版电影青春在线观看 浏览:969
电影吃饭的图片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