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产大片 > 台湾媓乱人间之类的电影

台湾媓乱人间之类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2-06-04 22:38:55

A. 最近有哪些好看的台湾电影

海角七号
一页台北
听说
艋舺
星空
五月天3DNA
宝岛漫波
燃烧吧欧吉桑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囧男孩
九降风
花吃了那女孩
不能说的秘密
练习曲
翻滚吧!男孩
翻滚吧!阿信
五月之恋
十七岁的天空
杀手欧阳盆栽
台北二一
7-11之恋
父後七日
刺青
人鱼朵朵
终极西门
空手道少女
黑狗来了
功夫灌篮
爱的发声练习
爱你一万年
不能没有你
对不起,我爱你
乱青春
新鲁冰花
阿辉的女儿
台北星期天
鱼狗
当爱来的时候
命运化妆师
带一片风景走
第三十六个故事
这儿是香格里拉
爸…你好吗?
白银帝国
绝命派对
这里是部分 2003-2011的台湾电影,还有其他的太多了没放上去

B. 求一些反应台湾本土文化的有深度的电影

一般来说,台湾大的新浪潮电影中,较重要的作品计有《风柜来的人》、《海滩的一天》、《看海的日子》、《老莫的第二个春天》、《玉卿嫂》、《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这样过了一生》、《青梅竹马》、《杀夫》、《恐怖分子》、《恋恋风尘》、《桂花巷》。

以下是些具有里程碑式的电影明细,搂住可挑选其中一、二欣赏;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光阴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与《小毕的故事》。这些电影也促成了台湾电影的新风貌,更因票房卖座,让台湾新电影成为主流;
《儿子的大玩偶》获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奖,并引领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开端;
《风柜来的人》获1984年法国南特大三洲电影节最佳作品奖;
《油麻菜籽》获第二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童年往事》,获第二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
《青少年哪吒》观察都会青少年虚无而没出路的生命;
《爱情万岁》探触寂寞的都市男女互舔伤口;

C. 看过早期的台湾情感电影的进来一下,我问一个电影。

因为楼主说的太过笼统,剧情很模糊,所以很难判定是哪部电影,以下是70.80年代的热门电影明星的介绍和这些明星所言的一些热门电影电视剧,希望能帮你想起来是什么电影,如果有你需要的,请给个好评,谢谢!
20世纪70年代 台湾琼瑶电影明星的黄金时代
二秦二林 在水一方
上世纪70年代,台湾电影一度横扫香港市场。琼瑶电影是当时台湾很多明星进入影坛的开始,如秦汉、胡茵梦、张艾嘉、归亚蕾、林青霞。而“二秦”(秦汉、秦祥林)、“二林”(林青霞、林凤娇)银幕上下曲折的爱情故事,也正成为了人们注目的焦点。明星的品牌效应使得爱情文艺片的制作热潮持续增温,比起香港同时代“乱花迷人眼”的耀眼明星,台湾的明星更多拥有“在水一方”的优雅气质,而此时的中国内地影坛正经历“文革”阵痛,而处在无明星可寻的真空。

林青霞:西门町逛出个“江雁容”
事实上林青霞成为电影明星,是极为偶然的事情。17岁的她刚刚高中毕业不久,进了一家电脑中心做服务台迎宾小姐,业余时间在夜校补习功课,期望着下次联考能够考取大学。有一天,她与要好的同学去台北的西门町逛街,突然被一个矮胖的中年男人拦住,并说了一大堆不着头脑的话,身边的同学担心遇到了色狼。而那个矮胖的男人就是杨琦,当年“80年代影业公司”的星探,他问林青霞愿不愿意演电影,林青霞当时不置可否。林青霞回家提起此事,立即被母亲否决。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她再一次逛街时,又遇到了杨琦,身边还有一个矮胖而黑的中年人,杨向林青霞介绍说,这是导演宋存寿。宋存寿的名字在台湾十分响亮,他告诉林青霞正在筹拍《窗外》,想找人演剧中的江雁容。林青霞看过这部小说,因此怦然心动。宋存寿想办法说通了林青霞的父母,使得林青霞终于走进了影坛,华语影坛上最为耀眼的一颗新星升起了。
林青霞的处女作是《窗外》,感伤强烈的忘年师生恋题材。林青霞出演敏感纯洁的女学生江雁容,无论造型、气质都与角色出奇的吻合。当年这部影片因为版权的纠纷未能在台湾上映,但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放映时,观众惊异地发现了这位气质动人的玉女新星,并惊为天人。林青霞立刻成为了制片商争聘的对象,仅1974年一年就主演了《云飘飘》、《纯纯的爱》、《云深不知处》等13部影片,1975年林青霞尝试改变戏路参加战争片《八百壮士》的拍摄。1976年琼瑶自组公司,林青霞成为当家女主角,在《我是一片云》、《奔向彩虹》等片中出演一系列不食人间烟火的角色。80年代林青霞成熟转型。90年代之后,林青霞在《东方不败》中反串男角再次令所有人为之惊艳,也由此掀起林青霞演绎事业的第二次高潮。

林凤娇:集所有美德于一身
“二秦二林”中那个娴静端庄的女子,在其出演文艺爱情片前,却是以拍武打片为主,从小生活困苦,曾经当过书店店员和餐厅领台员的她18岁踏进影界。处女作为《潮州怒汉》,大导演李行是发掘她的恩师。
1979年是林凤娇最为风光的一年,她一口气拍了《小城故事》、《早安台北》、《我踏浪归来》等6部影片,其中《小城故事》中林凤娇所饰的哑女阿秀使她众望所归夺得当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1980年李行执导的《原乡人》,林凤娇身上的所有美德:谦和、淳朴、美丽、平凡尽显角色之中。导演李行曾说过:“和我合作这么多女明星,我觉得阿娇最厚道,而且重义气,红了以后不骄,肯为他人着想,这点真是难得。”
进入80年代她突然间淡出舞台,一心一意做贤妻良母,1982年她生下房祖名后更是专心相夫教子,并甘愿做成龙的秘密妻子。20多年来她再也没有重回娱乐圈,并且无怨无悔。如今儿子长大成人,在《千机变2》中林凤娇成为了儿子的经纪人,所有接触过房祖名的人对于他的教养都给予众口一词的称赞,这或许就是林凤娇交出的最好答卷。

秦汉: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汉是拍琼瑶戏最多的一个人,琼瑶让秦汉红透当时的整个东南亚,然而照秦汉的话说演琼瑶作品让他受了很大内伤,虽然琼瑶在书中所写的感情是虚构的,但是演员在表演时却必须投入真情。
秦汉本名孙祥钟,是抗日名将的后代。念中学时就积极参加电影公司的演员训练班,因为高大帅气,被导演宋存寿看中,在他的《破晓时分》中扮演青年衙役。1972年他因参演《唐山五兄弟》而改艺名为“秦汉”,取自“秦时明月汉时关”之意,没想到从此一下就火了起来。
秦汉带有书生气度的潇洒外形,对事情常保持缄默的态度,都给人沉稳、踏实的印象。1978年的《汪洋中的一条船》他改变形象扮演残疾老师郑丰喜,并在《原乡人》中扮演乡土作家钟理和,气质和表演上细腻而含蓄。琼瑶给予的评价是“始终给人一种谈吐文雅、很君子的味道,有时缺乏一种‘狠’劲。”但90年代秦汉接拍的两部电影《滚滚红尘》和《阮玲玉》却是他中年以后的最佳演出,成功摆脱了琼瑶电影一成不变的小生形象。近年来秦汉在新加坡、香港及内地接拍作品,如《胜券在握》、《豪门惊梦》、《紫玉金砂》中或喜剧或商人的角色,全都与过去反差很大。现在的秦汉,或许早已从为爱痴狂的文艺小生蜕变为一个朴实平凡的男人。

秦祥林:“漂亮到不用演”
当年“二秦二林”的风光无人能及,而且秦祥林是琼瑶认为所有男演员中最漂亮的一个。秦祥林生来高大英俊、风流潇洒,是当年不少少女的梦中情人,更在台湾被称为“花心查理”。“花心查理”一度与歌坛天后邓丽君打得火热,在萧芳芳与邓丽君之间玩起了三角游戏。随后林青霞却同秦祥林在合拍《难忘的一天》的时候传出恋情,两人于1980年订下婚约,4年之后两人分道扬镳。
如今定居国外的秦祥林早已离开了现在年轻人的视野,或许只有经历过当时那个时代的人心中还有属于他的怀旧角落。正如琼瑶所评价的:“秦祥林在我眼中是一个好漂亮的男人,不论脸型或眼睛都很漂亮,他的漂亮已经到了那种不用太演戏,只要站着默默地看女主角,就可以让女主角与观众都醉了的程度。”

D. 求台湾的经典电影

历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获奖名单

第一届【金马奖】(1962)
最佳剧情片:《星星月亮太阳》
优等剧情片:《一万四千个证人》,《杨贵妃》,《宜室宜家》
最佳纪录片:《今日金门》
获奖助金影片:《赵氏孤儿》, 《脂粉间谍网》 , 《慈母千秋》
最佳导演:陶秦《千娇百媚》
最佳编剧:秦亦孚《星星月亮太阳》
最佳男主角:王引《手枪》
最佳女主角:尤敏《星星月亮太阳》
最佳男配角:矮仔财《宜室宜家》
最佳女配角:唐宝云《台风》
最佳童星:费立《金喇叭》
最佳彩色摄影:黄明《星星月亮太阳》
最佳黑白摄影:华惠英《宜室宜家》
最佳音乐:姚敏《千娇百媚》
最佳剪辑:姜兴隆《杨贵妃》
最佳录音:邝护《杨贵妃》
最佳纪录片策划:戴彭龄《今日金门》

第二届【金马奖】(1963)
最佳剧情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优等剧情片:《黑夜到黎明》,《武则天》,《小女儿》
最佳社会教育特别奖:吴凤
最佳纪录片:《台湾渔业》
获奖助金影片:《白云故乡》,《梁红玉》
最佳导演:李翰祥《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编剧:葛瑞芬《为谁辛苦为谁忙》
最佳男主角:唐菁《黑夜到黎明》
最佳女主角:乐蒂《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男配角:马骥《白云故乡》
最佳女配角:杜鹃《巫山春回》
最佳童星:罗宛琳《街头巷尾》
最佳黑白摄影:何鹿影《荷花》
最佳音乐:周蓝萍《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剪辑:姜兴隆《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演员特别奖:凌波《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纪录片摄影:陈玉帛《台湾渔业》

第三届【金马奖】(1965)
最佳剧情片:《养鸭人家》
优等剧情片:《深宫怨》,《人之初》,《血溅红牡丹》
优等纪录片:《石门水库》,《武昌演习》
最佳艺术设计特别奖:《春江花月夜》
获奖助金影片:《八十八号情报员》,《最后的裁判》
最佳导演:李行《养鸭人家》
最佳编剧:汪榴照《谍海四壮士》
最佳男主角:葛香亭《养鸭人家》
最佳女主角:李丽华《故都春梦》
最佳男配角:井淼《故都春梦》
最佳女配角:王莱《人之初》
最佳童星:小龙《最后的裁判》
最佳彩色摄影:赖成英《养鸭人家》
最佳黑白摄影:王剑寒《一毛钱》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曹年龙《状元及第》
最佳音乐:顾嘉辉《万花迎春》,骆明道《情人石》
最佳剪辑:王朝曦《深宫怨》
最佳录音:孙冰韵《深宫怨》
最佳纪录片策划:祈和熙,端木愃《春江花月夜》

第四届【金马奖】(1966)
最佳剧情片:《西施》
优等剧情片:《哑女情深》,《金玉奴》
最佳发扬民族精神奖:《大地儿女》
最佳纪录片:《成功岭之歌》
优等纪录片:《重庆演习》,《澄清湖》
获奖助金影片:《凤凰》
最佳导演:李翰祥《西施》
最佳编剧:胡金铨《大地儿女》
最佳男主角:赵雷《西施》
最佳女主角:归亚蕾《烟雨蒙蒙》
最佳男配角:吴家骧《金玉奴》
最佳女配角:卢碧云《烟雨蒙蒙》
最佳童星:谢玲玲《婉君表妹》
最佳彩色摄影:王剑寒《西施》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顾毅《西施》
最佳音乐:左宏元《哑女情深》
最佳剪辑:姜兴隆《大地儿女》
最佳录音 洪瑞庭《哑女情深》
演技特别奖:王莫愁《哑女情深》
最佳纪录片摄影:祁和熙《澄清湖》
最佳纪录片策划:贡敏《成功岭之歌》

第五届【金马奖】(1967)
最佳剧情片:《我女若兰》
优等剧情片:《蓝与黑》,《何日君再来》,《苏小妹》
最佳导演:李嘉《我女若兰》
最佳编剧:秦亦孚《苏小妹》
最佳男主角:欧威
最佳女主角:江青
最佳男配角:崔福生《贞节牌坊》
最佳女配角:于倩《蓝与黑》
最佳童星:谢玲玲《我女若兰》
最佳彩色摄影:林文锦《我女若兰》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翁文灯《我女若兰》
最佳音乐(非歌剧):顾嘉辉《何日君再来》
最佳剪辑:汪晋臣《我女若兰》
最佳录音:殷变平《苏小妹》

第六届【金马奖】(1968)
最佳剧情片:《路》
优等剧情片:《烽火万里情》,《龙门客栈》,《太太万岁》
最佳男主角:崔福生《路》
最佳女主角:凌波《烽火万里情》
最佳男配角:井淼《烽火万里情》
最佳女配角:欧阳莎菲《烽火万里情》
最佳童星:嘉嘉《多少柔情多少泪》
最佳彩色摄影:林赞庭《寂寞的十七岁》
最佳黑白摄影:余如季《白鹭人家》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李季《寂寞的十七岁》
最佳音乐:王福龄《烽火万里情》
最佳剪辑:沈业康《寂寞的十七岁》
最佳录音:洪瑞庭《寂寞的十七岁》

第七届【金马奖】(1969)
最佳剧情片:《小镇春回》
最佳纪录片:《张大千的画》
最佳导演:白景瑞《新娘与我》
最佳编剧:吴桓《小镇春回》
最佳男主角:杨群《扬子江风云》
最佳女主角:李丽华《扬子江风云》
最佳男配角:孙越《扬子江风云》
最佳女配角:张冰玉《小镇春回》
最佳童星:吴凤凤《小情人逃亡》
最佳彩色摄影:郑洁《小镇春回》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叶英晋,张国雄《月满西楼》
最佳音乐(非歌剧):周蓝萍《水上人家》
最佳剪辑:汪晋臣《新娘与我》
最佳录音:王永华《珊珊》
最佳纪录片策划:杨文淦《龙井乡》
特别奖:童月娟

第八届【金马奖】(1970)
最佳剧情片:《家在台北》
优等剧情片:《歌声魅影》,《高山青》,《路客与刀客》,《新不了情》
最佳导演:张曾泽《路客与刀客》
最佳编剧:鲁稚子《歌声魅影》
最佳男主角:葛香亭《高山青》
最佳女主角:归亚蕾《家在台北》
最佳男配角:仪铭《歌声魅影》
最佳女配角:夏台凤《歌声魅影》
最佳童星:俞健生《不敢跟你讲》
最佳彩色摄影:赖成英《群星会》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高山岚《幸运草》
最佳音乐(非歌剧):周蓝萍《路客与刀客》
最佳剪辑:汪晋臣《家在台北》
最佳录音:洪瑞庭《群星会》
优秀演技特别奖:胡燕妮

第九届【金马奖】(1971)
最佳剧情片:《缇萦》
优等剧情片:《落鹰峡》,《母与女》,《庭院深深》,《精忠报国》,《十二金牌》
最佳技术特别奖:《再见阿郎》
最佳导演:丁善玺《落鹰峡》
最佳编剧:李翰祥《缇萦》
最佳男主角:王引《缇萦》
最佳女主角:卢燕《董夫人》
最佳男配角:王戎《庭院深深》
最佳女配角:陈莎莉《落鹰峡》
最佳童星:游龙《精忠报国》
最佳彩色摄影:范金玉《缇萦》
最佳黑白影片摄影:祁和熙《董夫人》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梁延兴《缇萦》
最佳黑白影片美术设计:包天鸣《董夫人》
最佳音乐(非歌剧):夏祖辉《缇萦》
最佳剪辑:郭延鸿《独臂刀》
最佳录音:林丁贵《落鹰峡》
最佳纪录片摄影:祁和熙《太极拳》
最富创意特别奖:唐书璇《董夫人》
最佳演员特别奖:金峰《哑巴与新娘》
最有希望新女星:徐枫《龙城十日》
最有希望新男星:邱阳《三朵花》

第十届【金马奖】(1972)
最佳剧情片:《秋决》
优等剧情片:《还君明珠双泪垂》,《精武门》,《真假千金》,《万事如意》,《水浒传》
最佳导演:李行《秋决》
最佳编剧:张永祥《还君明珠双泪垂》
最佳男主角:欧威《秋决》
最佳女主角:翁倩玉《真假千金》
最佳男配角:魏苏《大地春雷》
最佳女配角:傅碧辉《秋决》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赖成英《秋决》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陈上林《侠女下集》
最佳剪辑:张耀宗《(精武门》
最佳录音:洪瑞庭《大地春雷》
最佳技艺特别奖:李小龙《精武门》

第十一届【金马奖】(1973)
最佳剧情片:《忍》
优等剧情片:《十四女英豪》,《猛龙过江》, 《突破国际死亡线》,《爱的天地》,《天
伦乐》
宣扬中国文字特别奖:《中国文字演变》
优秀演技特别奖:嘉凌《忍》
优秀演员特别奖:狄龙《刺马》
最佳导演:程刚《十四女英豪》
最佳编剧:凤鸣编剧小组《忍》
最佳男主角:杨群《忍》
最佳女主角:上官灵凤《马路小英雄》
最佳童星:汤志伟《天伦乐》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林赞庭《爱的天地》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邹志良《彩云飞》
最佳音乐(非歌剧):刘家昌《爱的天地》
最佳剪辑:张耀宗《猛龙过江》
最佳录音:王永华《十四女英豪》

第十二届【金马奖】(1975)
最佳剧情片:《吾土吾民》
最佳导演:刘艺《长情万缕》
最佳编剧:张永祥《吾土吾民》
最佳男主角:秦祥林《长情万缕》
最佳女主角:卢燕《倾国倾城》
最佳男配角:仪铭《云深不知处》
最佳女配角:萧芳芳《女朋友》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林赞庭《女朋友》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陈景森《倾国倾城》
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温隆信《云深不知处》
最佳剪辑:张耀宗《直捣黄龙》
最佳录音:王永华《少林五祖》
最佳摄影:余如季《木琴心声》

第十三届【金马奖】(1976)
最佳剧情片:《梅花》
优等剧情片:《滴滴血泪滴滴情》,《碧云天》,《狼牙口》,《八道楼子》, 《刺客》
最佳导演:张佩成《狼牙口》
最佳编剧:邓育昆《梅花》
最佳男主角:常枫《香花与毒草》
最佳女主角:徐枫《刺客》
最佳男配角:郎雄《狼牙口》
最佳女配角:张艾嘉《碧云》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林赞庭《梅花》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王童《枫叶情》
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刘家昌《梅花》
最佳剪辑:张耀宗《(密宗圣手》
最佳录音:忻江盛《梅花》
最具表现时代意义特别奖:香花与毒草

第十四届【金马奖】(1977)
最佳剧情片:《枧桥英烈传》
优等剧情片:《人在天涯》, 《秋霞》,《乾隆下江南》,《追球追求》,《千刀万里追》
最佳卡通:《未雨绸缪》
最佳导演:张曾泽《枧桥英烈传》
最佳编剧:何晓钟《枧桥英烈传》
最佳男主角:秦祥林《人在天涯》
最佳女主角:陈秋霞《秋霞》
最佳男配角:白鹰《千刀万里追》
最佳女配角:胡茵梦《人在天涯》
最佳童星:邬裕康《艳阳三月天》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林鸿钟《枧桥英烈传》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陈景森《乾隆下江南》
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顾嘉辉《秋霞》
最佳剪辑:王其洋《枧桥英烈传》
最佳录音:祈江盛《梅花》
最佳卡通影片编导:黄木村《未雨绸缪》

第十五届【金马奖】(1978)
最佳剧情片:《汪洋中的一条船》
优等剧情片:《蒂蒂日记》,《烟水寒》,《乡野奇谈》, 《卖身契》,《手足情深》
摄制技术优良特别奖:《多情剑客无情剑》
最佳剧情片导演:李行《汪洋中的一条船》
最佳剧情片编剧:张永祥《汪洋中的一条船》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秦汉《汪洋中的一条船》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恬妞《蒂蒂日记》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归亚蕾《蒂蒂日记》
最佳剧情片童星:黄一龙《乡野奇谈》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陈景森《金玉良缘红楼梦》
最佳剧情片音乐:黄茂山《乡野奇谈》
最佳剧情片剪辑:张耀宗《卖身契》
最佳剧情片录音:林焜祈《烟水寒》
最佳剧情片摄影:陈坤厚《汪洋中的一条船》

第十六届【金马奖】(1979)
最佳剧情片:《小城故事》
优等剧情片:《山中传奇》, 《成功岭上》, 《欢颜》, 《春寒,《香火》
最佳纪录片:《怒潮澎拜》
优等卡通片奖:《幸福掌握在您手上
最佳剧情片导演:胡金铨《山中传奇》
最佳剧情片原著剧本:张永祥《小城故事》
最佳剧情片改编剧本:李翰祥《乾隆下扬州》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林凤娇《小城故事》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韩苏《欢颜》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沈时华《一个女工的故事》
最佳剧情片童星:欧弟《小城故事》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胡金铨《山中传奇》
最佳剧情片摄影:俊杰《山中传奇》
最佳剧情片配乐:吴大江《山中传奇》
最佳剧情片电影插曲:沈吕白,李泰祥《欢颜》
最佳剧情片剪辑:姜兴隆《冷血十三鹰》
最佳剧情片录音:周少龙《山中传奇》 最佳纪录片策划:洪老典《北港牛墟》

第十七届【金马奖】(1980)
最佳剧情片:《早安台北》
优等剧情片:《碧血黄花》,《乡野人》,《金榜浪子吴祥辉》,《六朝怪谈》,《疯劫》
最佳纪录片:《古厝-中国传统的建筑》
优等纪录片:《国剧艺术》,《坐骨连体男婴分割手术》
优等卡通片:《三国演义》
优良策划特别奖:《古宁头大战》
最佳剧情片导演:王菊金《六朝怪谈》
最佳剧情片原著剧本:宋项如《侯鸟之爱》
最佳剧情片改编剧本:刘正谦《赌国仇城》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王冠雄《茉莉花》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徐枫《源》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向云鹏《乡野人 》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邵佩玲《茉莉花》
最佳剧情片童星:林小楼《乡野人》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锺志文《疯劫》
最佳剧情片摄影:张季平《源》
最佳剧情片剪接:余灿峰《疯劫》
最佳剧情片录音:忻江盛《古宁头大战》
最佳纪录片策划:李树屏《国剧艺术》
最佳纪录片摄影:张照堂《古厝-中国传统的建筑》

第十八届【金马奖】(1981)
最佳剧情片:《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记录片:《海洋牧场之开发》
最佳卡通片:《老夫子》
最佳剧情片导演:徐克《夜来香》
最佳剧情片原著剧本:吴念真《同班同学》
最佳剧情片改编剧本:张永祥《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谭咏麟《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张艾嘉《我的爷爷》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王珏《皇天后土》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王莱《小葫芦》
最佳剧情片童星:郑传文《原乡人》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陈景森《徐老虎与白寡妇》
最佳剧情片摄影:黄仲标《夜来香》
最佳剧情片服装设计:李燕萍《徐老虎与白寡妇》
最佳剧情片原作音乐:李泰祥《名剑风流》
最佳剧情片电影插曲:翁清溪《原乡人》
最佳剧情片剪辑:周国忠《夜来香》
最佳剧情片录音:邝护《爱杀》
最具时代意义特别奖:《皇天后土》

第十九届【金马奖】(1982)
最佳剧情片:《辛亥双十》
最佳记录片:《朱铭的斧里乾坤》
最佳剧情片导演:章国明《边缘人》
最佳剧情片原著剧本:张键《边缘人》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艾迪《边缘人》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汪萍《武松》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谷峰《武松》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叶德娴《汽水加牛奶》
最佳剧情片童星:周品君《在那河畔青草青》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黄锐民《再生人》
最佳剧情片摄影:林鸿钟《苦恋》
最佳剧情片服装设计:刘季友,李燕萍《武松》
最佳剧情片原著音乐:骆明道《辛亥双十》
最佳剧情片改编音乐:关维鹏《彩云曲》
最佳剧情片电影插曲:成明,赵宁,琳妮《辛亥双十》
最佳剧情片剪辑:江煌雄《人肉战车》
最佳剧情片录音:宇宙录音室《再生人》

第二十届【金马奖】(1983)
最佳剧情片:《小毕的故事》
最佳纪录片:《夏尔降坡公路》
最佳卡通片:《四神奇》
最佳导演:陈坤厚《小毕的故事》
最佳原著剧本:蔡继光,许默《男与女》
最佳改编剧本:朱天文,侯孝贤,丁亚民,许淑真《小毕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孙越《搭错车》
最佳女主角:陆小芬《看海的日子》
最佳男配角:谷峰《待罪的女孩》
最佳女配角:英英《看海的日子》
最佳童星:石安妮《魔轮》
最佳美术设计:张季平《大轮回》
最佳摄影:宋立平《今年的湖畔会很冷》
最佳服装设计:胡金铨,配王童《天下第一》
最佳原著音乐:陈志远,李寿全《搭错车》
最佳电影插曲:李寿全《搭错车》
最佳剪辑:周道淳,林善良《大轮回》
最佳录音:高富国《搭错车》

第廿一届【金马奖】(1984)
最佳剧情片:《老莫的第二个春天》
最佳纪录片:《四季如春的台北》
最佳导演:麦当雄《省港旗兵》
最佳原著剧本:念真《老莫的第二个春天》
最佳改编剧本:侯孝贤,廖辉英《油麻菜子》
最佳男主角:李修贤《公仆》
最佳女主角:杨惠姗《小逃犯》
最佳男配角:常枫《颐园飘香》
最佳女配角:陈秋燕《油麻菜子》
最佳童星:林鼎峰《玉卿嫂》
最佳摄影:黄仲标《花城》
最佳剪辑:张耀宗《省港旗兵》
最佳录音:王荣芳《玉卿嫂》
最佳美术设计:陈景森,邝广贤《唐朝豪放女》
最佳服装设计:王榕生《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最佳原著音乐:张弘毅《玉卿嫂》
最佳电影插曲:陈志远,慎芝《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第廿二届【金马奖】(1985)
最佳剧情片:《我这样过了一生》
最佳导演:张毅《我这样过了一生》
最佳原著剧本:朱天文,侯孝贤《童年往事》
最佳改编剧本:张毅,萧飒《我这样过了一生》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等待黎明》
最佳女主角:杨惠姗《我这样过了一生》
最佳男配角:陈博正《超级市民》
最佳女配角:唐如韫《童年往事》
最佳摄影:陈坤厚《结婚》
最佳剪辑:蒋国权《NG慢半拍》
最佳录音:杜笃之《超级市民》
最佳美术设计:王童,古田金,林崇文《策马入林》
最佳服装设计:王童,颜昭世《策马入林》
最佳原著音乐:陈扬《结婚》
最佳改编音乐:张弘毅《国四英雄传》
最佳电影插曲:李寿全,张大春《超级市民》

第廿三届【金马奖】(1986)
最佳剧情片:《恐怖分子》
最佳纪录片:光启社《杀戮战场的边缘》
最佳纪录片导演:李道明《杀戮战场的边缘》
最佳导演:吴宇森《英雄本色》
最佳原著剧本:小野《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最佳改编剧本:吴念真《父子关系》
最佳男主角:狄龙《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张艾嘉《最爱》
最佳男配角:秦沛《天天星期七》
最佳女配角:缪骞人《最爱》
最佳摄影:黄永恒《英雄本色》
最佳剪辑:黄铭林《飞跃羚羊》
最佳录音:新艺公司《英雄本色》
最佳美术设计:张叔平《最爱》
最佳服装设计:张叔平《梦中人》
最佳音乐:左宏元,史撷咏《唐山过台湾》
最佳电影插曲:史撷咏《唐山过台湾》

第廿四届【金马奖】(1987)
最佳剧情片:《稻草人》
最佳纪录片:《惜墨》(台制出品)
最佳导演:王童《稻草人》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流氓大亨》
最佳女主角:梅艳芳《胭脂扣》
最佳男配角:午马《倩女幽魂》
最佳女配角:林珊如《期待你长大》
最佳原著剧本:王小棣,宋紘《稻草人》
最佳改编剧本:阮继志《胭脂扣》
最佳摄影:黄仲标《胭脂扣》
最佳剪辑:新艺剪辑组《倩女幽魂》
最佳美术设计:马光荣《胭脂扣》
最佳服装设计:陈顾方《倩女幽魂》
最佳原著音乐:张弘毅《尼罗河女儿》
最佳电影插曲:陈扬,吴念真《桂花巷》

第廿五届【金马奖】(1988)
最佳剧情片:《七小福》
最佳纪录片:《暮鼓晨钟》
最佳导演:罗启锐《七小福》
最佳原著剧本:罗启锐,张婉婷《七小福》
最佳男主角:万梓良《大头仔》
最佳女主角:郑裕玲《月亮星星太阳》
最佳男配角:周星驰《霹雳先锋》
最佳女配角:王莱《海峡两岸》
最佳摄影:锺志文《七小福》
最佳剪辑:余纯,邝志良《七小福》
最佳美术设计:黄锐民《警察故事续集》
最佳服装设计:王耀年《倾城之恋》
最佳原著音乐:卢冠廷《七小福》
最佳电影插曲:王文清《黄色故事》
最佳纪录片导演:林作庸《深山犹有读书声》
特别奖:《阴间响马》

第廿六届【金马奖】(1989)
最佳剧情片:《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导演:侯孝贤《悲情城市》
最佳原著剧本:邱戴安平《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陈松勇《悲情城市》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男配角:张世《香蕉天堂》
最佳女配角:李淑桢《鲁冰花》
最佳摄影:黄仲标《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剪辑:王献箎,邹长根《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美术设计:张季平,栗通,陈耀圻,李宝琳《晚春情事》
最佳服装设计:朴若木《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原著音乐:陈扬《鲁冰花》
最佳电影插曲:陈扬《鲁冰花》

第廿七届【金马奖】(1990)
最佳剧情片:《滚滚红尘》
纪实报导片:《红树林的故乡》
最佳导演:严浩《滚滚红尘》
最佳原著剧本:吴念真《客途秋恨》
最佳改编剧本:小野《刀瘟》
最佳男主角:梁家辉《爱在他乡的季节》
最佳女主角:林青霞《滚滚红尘》
最佳男配角:张学友《笑傲江湖》
最佳女配角:张曼玉《滚滚红尘》
最佳摄影:潘恒生《滚滚红尘》
最佳剪辑:金马《爱在他乡的季节》
最佳录音:沈圣德《爱在他乡的季节》
最佳美术设计:张西美,廖凤平《滚滚红尘》
最佳电影音乐:史撷咏《滚滚红尘》
最佳电影插曲:黄霑《笑傲江湖》

第廿八届【金马奖】(1991)
最佳剧情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最佳导演:王家卫《阿飞正传》
最佳原著剧本:杨德昌,阎鸿亚,杨顺清,赖铭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最佳男主角:郎雄《推手》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关海山《五亿探长雷洛传》
最佳女配角:王莱《推手》
最佳摄影:潘恒生《阮玲玉》
最佳剪辑:谭家明,奚杰伟《阿飞正传》
最佳美术设计:张叔平《阿飞正传》
最佳造型设计:张叔平《阿飞正传》
最佳电影插曲:伦永亮《何日君再来》
最佳电影音乐:黄霑,戴乐民《武状元黄飞鸿》
最佳录音:陈伟雄《阿飞正传》
最佳纪实报导片:《帝雉时代》,《玉山九千英尺-台湾鸟类开拓史末章》
动画创意特别奖:《薛西弗斯的一天》

第廿九届【金马奖】(1992)
终身成就特别奖:何基明
最佳剧情片:《无言的山丘》
最佳导演:王童《无言的山丘》
最佳原著剧本:吴念真《无言的山丘》
最佳改编剧本:赖声川《暗恋桃花源》
最佳男主角:成龙《警察故事III超级警察》
最佳女主角:陈令智《浮世恋曲》
最佳男配角:顾宝明《暗恋桃花源》
最佳女配角:顾美华《浮世恋曲》
最佳摄影:李德成《雾都情仇》
最佳剪辑:张耀宗,张嘉辉《警察故事III超级警察》
最佳美术设计:李富雄《无言的山丘》
最佳造型设计:李富雄《无言的山丘》
最佳动作指导:程小东,元彬《新龙门客栈》
最佳电影音乐:黄舒骏《青少年哪吒》
最佳电影歌曲:黄霑《黄飞鸿之II男儿当自强》
最佳录音:杜笃之,杨静安《少年耶,安啦》
最佳纪实报导片:《小鷿鷈》
评审特别奖:《学仙记》

第三十届【金马奖】(1993)
终身成就特别奖:黄卓汉
最佳剧情片:《喜宴》
最佳纪录片:《喜宴》
最佳导演:李安《喜宴》
最佳原著剧本:冯光远,李安《喜宴》
最佳改编剧本:胡大为,邓碧燕,林纪陶,于仁泰《白发魔女传》
最佳男主角:成龙《重案组》
最佳女主角:吴家丽《赤裸的诱惑》
最佳男配角:郎雄《喜宴》
最佳女配角:归亚蕾《喜宴》
最佳摄影:李屏《戏梦人生》
最佳剪辑:张耀宗《重案组》
最佳美术设计:叶锦添,李伟明,杨

E. 求一部台湾电影

台湾电影《沉睡的青春》
http://ke..com/view/989748.htm

F. 台湾的黑帮电影还有哪些

台湾有一阵子电影状况不景气,电影产量很少
相对的黑帮电影很少,以前有一部"五湖四海"
庹宗华叶子媚高捷演的不过年代较久

还有一部"黑金"

G. 台湾同志电影有哪些

最有名的是李安导演的《喜宴》:

片名:喜宴

英文名:The Wedding Banquet

导演: 李安

主演:郎雄 归亚蕾 赵文瑄 金素梅

类型: 剧情/喜剧/爱情

年份: 1993年

获奖情况:1993年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第30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奖。

定居美国的高国伟(赵文瑄饰)是一个同性恋者,他和他的恋人、一位叫Simon(Mitchell Lichtenstein 饰)的美国男子,一起住在纽约的曼哈顿。但高国伟在台湾的父母(郎雄、归亚蕾饰)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他们不断地催促国伟快点结婚,好承继高家的香火。恰好高国伟的公寓里借住着一位来自大陆的非法女移民顾玮玮(金素梅饰),于是Simon出了个主意:让国伟和玮玮结婚。这样一来既安抚了国伟远在台湾的父母,又能使顾玮玮拿到梦寐以求的绿卡,而且还能保持Simon和国伟之间的同居关系。

这个看上去的万全之策却引来了更复杂的事端,国伟的父母闻知喜讯欣然来到了纽约,为儿子操办喜事。于是各种各样的情感纠纷、人际冲突便在一个热闹忙乱的中国式喜宴背后展开了……

本片是李安首次扬威国际影坛之作,曾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及金马奖最佳影片。影片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家庭伦理观点和中庸观念来处理同性恋问题,使这个几乎令所有家庭困扰的社会问题在影片中得以用一种喜剧的方式解决。这种处理方式和看待同性恋的理念,是东方式的,甚至可以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找到类似的观点。但这个故事却又是在最繁华最现代的都市——纽约发生的,古典和现代在这里交汇,新旧观念在这里冲突后又包容。李安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把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面对现代社会现代观念的困惑、无奈以及宽容传递出来。当然,《喜宴》的成功也要归功于其中几位演员称职的演技。特别是李安的两位御用老将郎雄和归亚蕾,他们自然、持重的表演几乎盖过了几位俊男美女的风头。

作为一个喜欢探讨伦理问题的导演,李安的这部影片在题材上延续了创作者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伦理道德冲突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复杂的人际情感纠葛的关注。影片前半部分的铺排也许会让人觉得它埋藏的火药引子足够去炸毁一座囚禁个体几千年的伦理建制,其间叫人咀嚼玩味的问号俯拾皆是:九十年代的男同性恋者为何仍自甘藏身衣柜?同性恋者不敢站出来曝光,除因社会压力,家庭伦常可要承担责任?为了自欺欺人而把谎言越滚越大,反叛者及家长究竟孰得孰失?异性恋一夫一妻制的核心家庭是否是唯一的理想家庭模式?以孝道之名而行的"传宗接代"应否继续被视为必然而合理的繁殖理由?异族情侣(尤其同性恋)在所属文化与传统的差异之前,该如何对话?

以上这些问题无一不切中多元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道德困境。但李安在如此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所显示的,不是去肯定或颠覆任何道德价值观的思想锐度,而是其气定神闲的叙事能力。李安的出色之处在于能把这诸多线索加以巧妙编织,并在一层一层展开故事,推向戏剧冲突高潮的同时,对各种人物细致到位的刻画和对诸多价值、情感的裂缝用一种普遍的“爱”的名义来小心翼翼的加以平衡。这种叙事风格上的特点在其后来执导的《理智和情感》中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H. 台湾的爱情电影还有哪些

1.一页台北
2.第36个故事
3.街角小王子
4.星空
5.台北飘雪
6.爱的面包魂
7.爱到底
8.近在咫尺的爱变
9.女朋友 男朋友
10 台北星期天

I. 推荐几部台湾的校园电影

沉睡的青春

夏天的尾巴

听说

盛夏光年 等等

这些还不错哦 都是关于校园青春的 18岁 任性而又叛逆 却始终 带着淡淡伤感的味道。。。

楼主可以去看看

J. 找一些08年香港的台湾的恐怖片

十部恐怖电影(转) 1.《午夜凶灵》(日版) 这部电影的大名我不用再多做说明,什么恐怖片之王,恐怖之冠,名头太大了,别的我不想多说,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一向喜欢单独睡觉的我,体会到了两个人睡觉的温暖,让隔壁每天晚上都要上两次厕所的大飞,终于戒掉了这毛病。向我推荐这部电影时,朋友说的一句话记忆很深“恐不恐怖?开什么玩笑,教科书级的!!!”。 2.《咒怨》 连这款海报都因为太恐怖,在香港而遭到封杀,被当地的地铁公司全线禁贴。内容到底有多恐怖,你可以随便想象一下。(好像没关系) 3.《死神来了》三部 终于让老美扬眉吐气了一把,咱意境比不过你小日本,气氛比不过你小日本,咱玩悬念,咱玩刺激,不过我个人认为,最经典的还是第二部,那开头场面,拍的的确让咱震撼了一小把。就冲着这片子是中国导演,咱也应该捧捧场不是? 4.《暗袭》(又名:黑暗侵袭) 看这部电影时,我的心脏是我这辈子最活跃的,一惊一吓的着实叫人紧张,看完之后,说不上有什么精彩的地方,但是就是好看。典型的美国电影,最大好处是,看完罢了,不会让你怀疑,床下是否藏有东西。特别适合深夜一个人看。尤其是女性。 5.《凶相》 我这里面唯一的一部韩国恐怖片,说真的,韩国恐怖片我也就看过这一部,说不上是特别经典,不过开头还挺恐怖。在这里不做特别推荐。 6.《黑楼孤魂》 哈哈,可给有人没听说过吧,告诉你这可是我国真正意义的一部恐怖电影,拍摄于1989年,后来因为在电影院里,当场吓死过人,而被全面禁,然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也是在朋友的误导下可看的,看完后整个电影之后,晚上睁着眼睛,辗转反侧。现在只记得从水龙头里流出的血,还有仿佛来自地狱的小女孩的叫声,从镜子里扑出的……(后面的没敢看,至今不知道是什么) 可以说日本的《午夜凶灵》等电影,都有她的影子,由于以后能看到这部片子的人很少,所以我再这里稍做一点片子的介绍。 在十年动乱中,一个老人临终将女儿小菊和一尊金佛像托付给一位朋友。这位朋友竟然图财害命,将小菊强奸并吊死在旧楼地下室。十几年后,在旧楼即将拆除之际,小菊的冤魂也在准备计划着一场复仇行动…… 7.《第六感》(又名:鬼眼) 这是第一部让我看片子时有种毛骨悚然感觉的美国电影,从这部电影可以看出,美国人玩心理也是相当的不错,如果有一天,你忽然发现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原本不属于自己,周围的人也并不象你认为的那样,把你当作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的实体,你是一个已经死去但仍然在人世间游走的鬼魂,你会怎么想?这种感觉恐怕要比施瓦辛格的《第六日》里看到另外的一个自己更加的恐怖,因为那个你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实物。《灵异第六感》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8.《大法师》(又名:驱魔人) 这可能是获奖最多的恐怖片,当然我看推荐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获奖多少,而是因为他地确很恐怖。这部影片描写恶魔撒旦附身于12岁女孩,在人间大开杀戒。当时美国正逢越战失败与水门事件,所以美国人都笼罩在失望、受骗、悲观的氛围中,此片宣扬的恐怖神秘主义无疑是一帖心灵创伤的麻醉剂。由于过于恐怖,多人观看时晕倒。而且本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变。 9.《山村老尸》 这是香港电影中为数不多的能让人感到凉意的电影,无论是内容还是气氛,虽然有些地方有摹仿<午夜凶灵>的影子. 10.公寓

阅读全文

与台湾媓乱人间之类的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四根羽毛1939在线观看完整版 浏览:705
儿童看抗日电影观后感作文 浏览:666
最近有个穿越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970
cctv6电影频道的平板广告音乐 浏览:723
荒岛求生电影观后感300字 浏览:469
栋笃神探电影粤语土豆 浏览:780
关于地理的电影观后感1000字 浏览:263
韩国有一部旅游犯罪的电影 浏览:736
贾玲最近上映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564
电影宠爱的结局 浏览:201
讲述泰森的电影叫什么 浏览:921
泰国大佬爱上一个女孩的电影 浏览:632
唐人街探案3电影配乐名字 浏览:820
电影动漫成熟男头像图片大全 浏览:201
颜丹晨大尺度电影 浏览:105
男主女主角色互换的电影 浏览:252
爱情动漫电影排行 浏览:633
神枪狙击电影完整版 浏览:352
那些电影网站可以赚钱 浏览:716
电影铁猴子图片 浏览: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