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最喜欢的十部女性导演电影作品分别是
我最喜欢的十部女性导演电影作品分别是:1、《Trouble Every Day》2、《Daughters of the Dust》、3、《The Gleaners and I》、《American Honey》、5、《天浴》、6、《Orlando》、7、《Variety》、8、《Pariah》、9、《Morvern Callar》、10、《Appropriate Behavior》。
下面我带大家了解其中的一部中国影片《天浴》。
『贰』 女性实验电影的产生背景,包括哪些艺术家和作品,希望详细一点,谢谢。还会加分的
部分女性实验电影人(转自潜行者论坛)
艺术的观众会受到限制并不是因为无知也不是没有分析能力,却是因为缺少了纯真的感受性。这种对为了要经验另一现实而至少要暂时性地放弃自身现实的不情愿是受制于一防御机制。这样的防御机制是艺术家无法负责的社会状态的症状。这是根据一项事实:如果一个人除了其自身以外的现实之外,赋与了当代性真实一种合法性,那么那些“绝对”真实,那些社会性组织所根据的自以为是的信念就会被侵蚀损害。
----------MAYA DEREN
艾伦.盖尼(Ellen Gaine)
Ellen Gaine
曾在纽约州立大学Binghamton分校念电影,受教于Larry Gottheim和Ken
Jacobs,1982年起定居旧金山湾区。她独钟黑白8MM电影创作,作品以大自然元素为主,特别是对水的影像重塑将水的波纹反影成黑白光影之催眠冥想。8MM电影作品有《#3》(1970-80,S-8)、《断简残编》(Frangment,1982-85,s-8)等。
运用超8所能表达的必然是更为阴喻层次的东西,......无论隐藏于活动或现实之下的是什么,它给予更亲密的看法。......使我感觉有意思的是它如何反映出记忆的活动,......对我来说,记忆就象是那飞逝而又难以辨认的影像,具有情感甚至意念的回响,但又抽离于其本质之外。
----Ellen Gaine
玛莎.寇本 (Martha Colbum)
Martha
Colbum生于1971年,是一位无师自通的电影创作者和音乐人,现居住在美国的巴尔地摩。她的电影创作始于将一些剩余的影片重新剪辑组合与手绘,影片以旧片回收再制及破坏原始文本的拼贴、剪贴与偶动画为主,被誉为是有超高精力、使用超低预算的新生代超8电影创作者。Martha
Colbum有收集旧影片的癖好,除了放映这些怪异疯狂的收藏之外,她个人的作品有不少是以这些影片拼贴而成。她以旅行放映的方式鼓励人们摄制超8,8MM电影作品有:《Improv
Spazz》(1995,s-8)、《嗨,老虎》(Hey Tiger,1996,s-8)、《我不能持续》(I can't Keep Up,1997,s-8)等。
戴安娜.拜瑞(Diana Barrie)
Diana Barrie曾就读于芝加哥艺术学院(The School of
Art Institurte of
Chicago),从事摄影与电影创作,自1970年代开始,拜瑞即投身于实验电影创作,作品展现另类形式:如比较8MM与16MM影片的局限与潜质、性别定义的电影感建构,与电影发明初级影像间相互呼应的关键性。拜瑞用超8宣告女性自觉影像的成年礼,创造一女性的影像乐园,8MM电影作品有:《眼中云》(Eyes
Through Snow,1973,S-8)、《亲爱日记第一集》(Dear Dairy Volumel,1974,S-8)、《夜晚电影#3》(Night
Movie #3,1979,S-8)等。
佩姬.爱微诗(Peggy Ahwesh)
Peggy
Ahwesh毕业于Antioch学院,获得艺术创作学士,被誉为是一位电影的炼金术家。她用极低预算与零成本的美学,结合本身对于性、暴力、语言探索的爱好,将电影法则一一打破,无权于面对文明的悖德质素,让电影化腐朽为神奇。Ahwesh从1970年代就开始拍摄超8电影,作品多次在惠特尼双年展放映。8MM电影作品有《匹茨堡三步曲》(The
Pittsburgh Trilogy,1983,S-8)、《玛提娜的游戏屋》(Martina's Playhouse,1989,S-8)、《视像机器》(The
Vision Machine,1997,S-8/Video)等。曾任教于布朗大学与旧金山艺术学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先任教于Bard学院。
珍妮弗.蒙哥马莉(Jennifer Montgomery)
Jennifer
Montgomery曾就读于维斯兰大学,尝试写作与绘画是实验。1984年搬到旧金山,从事同志运动的工作。接着到旧金山艺术学院读书,注册的第一天,她父亲把拍家庭电影的超8摄影机与20卷底片给她,开启了她的电影创作。她在学校受教于George
Kuchar、Keith Sanborn、Abigal Child.之后,她遇到了客座艺术家Peggy
Ahwesh,两人开始合作拍摄电影。她的第一部电影《回家路上》(Home
Avenne,1989,S-8)是一部17分钟的纪录片,她回到康乃狄克州的一家卖枪店,重构早些年曾在此被强暴的事件与回忆。这部自传性的影片在纽约的同性恋电影节上放映,引起了非常大的回响。她把自己带到大众场合,因为大部分的人对处理记忆与性暴力的方法感兴趣。8MM作品有:《加州》(California,1989,S-8)、《12岁:与小L的爱情》(Age
12:Love With a Little L,1990,S-8)、《我一只羔羊》(I,A Lamb,1992,S-8)等。
卡洛琳.莎妮曼(Carolee Scheemann)
Carolee
Scheemann是一位跨领域的艺术家。她的作品以电影、录象艺术、绘画、摄影、书本艺术、表演与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与跨媒体的整合的形式,变形对身体、性、性别,以及艺术的定义。对她而言,电影只是她工作的所有媒体之一。她并没有制作太多的电影,但是她的“自传三步曲”对电影创作影响极深。曾获得古根海姆艺术创作研究基金。先任教于巴德学院的米尔顿.艾弗利艺术研究所(Bard
College,Milton Avery Graate School of Arts ).8MM电影作品有:《卡尔.罗格的圣诞节早餐》
(Carl ruggles's Christmas Breakfast,1964,R-8)、《垂直线》(Plumb
Line,1971,S-8)、《凯曲的最后一夜》(Kitch's Last Night,1973-78,S-8)等.
玛乔瑞雅.凯勒(Marjorie Keller)
以逝世的Marjorie
Keller是一位女性意识极强的实验电影创作者,曾在纽约大学攻读电影,并于罗德岛大学Kingston分校教授电影与录象制作,她的作品充满乐趣地来回戏谑与挑战性别关系、女性主义议题,
以及我们对事物的定位,成功的展现艺术性与对女性主义元素掌握的政治性。她的《误解》(Misconcetion,1977)是一部关于生产经验的电影,重新检验以家族为首的社会神话。她专注在母亲经验的视听感知,提出男性理论对生产与女性持续阵痛现象之间矛盾的观点。8MM电影作品有:《海龟》(Turtle,1969,R-8)、《她/她》(She/Va,1973,R-8)、《抒情》(Lyrics,1983,S-8)等。
玛塞勒.提雅许Marcelle Thirache
Marcelle
Thirache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前卫电影人之一。先后以照片拍摄和实验影片为创作媒材,所创作的影片也经常融合照片与绘画,尝试以结合音乐或事后着色的方法来改变影片的属性。近来她常与其他艺术家合作,推出结合照片和影片的装置作品、结合影片与戏剧或舞蹈、结合其他视听媒材的表演形式。
直到目前为止,她已经累积了四十余部的实验电影作品。导演对人物之“主体”的不确定性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特别对电影中光影和运动等元素感兴趣,喜欢以摄影机去“注视”被拍摄物的质变过程,或现实与抽象间的转化过程,例如河水或海洋的律动,以及如何将它们转化为光影现象。将摄影机当成是一把双面而且是可以穿越的镜子般地去探讨物我关系。8MM作品有:《抽象二号》(Abstraction
No.2,1994,S-8)、《旋转木马里的天使》(L'ange Carrousel,1993-94,S-8)、《金棕榈》(Palme
D'Or,1993,S-8)、《松树》(Song Shu,1996,S-8)、《墨水08/02/97》(Encre 08/02/97,1997,S-8)等。
塞希勒.冯典Cecile Fontaine
Cecile
Fontaine是法国当代最令人激赏与期待的实验电影人之一。她的作品涵盖所有影片规格:超8、标准8、16MM、35MM,并让它们相互跨越。她同时将别人拍的家庭电影、老旧广告片“占为己有”,并且“回收再利用”。更特殊的是,她经常以摧毁影片的“完整性”为手段来干预电影的本质:或以递减的方式对影片进行腐蚀,局部刮檫,将影片的色层层层剥离;或以递增的方式将胶纸、果皮、灰尘......黏贴其上。至于影片原本的结构则常常被以改变边框、重拍、局部接合,或以剥离乳胶再变其原本的节奏。她制作的影片极度强调“触感”,将“剪接”的概念重新定义。作品有:《彩色电影》(A
Color Movie,1983,S-8)、Le Dejeuner Sur L'Herbe(1986,S-8)、Paris,Le 7
Janvier(1998,S-8)、 Abstract Film en Coleurs(1991,S-8)等。
薇薇安.迪克Vivieene Dick
Vivieene Dick生于爱尔兰的
Donegal,1976年开始拍摄超8电影,因为觉得8MM摄影机的大小最适合身体和影片质地,所以特别钟爱8MM。为1970年代纽约的“无浪潮”(No
Wave)运动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以政治性的角度围绕着她生活中的个人探索,并用8MM直接发表政治性评论。她形容自己的作品为“叙事与政治性”,在充满变数的前卫电影与独立制片的最前线。她总是对
战于1970年代的结构主义与唯物主义电影流派提出反动。作品有:《游击谈话》(Guerillere Talks,1978,S-8)、《美女与野兽》(Beauty
Becomes The Beast,1979,S-8)、《预告片》(Trailer,1983,S-8)等。
芭芭拉.汉默Babara
Hammer
Babala
Hammer,是一位以拍摄8MM电影起家的实验电影创作者。汉默从1970年代即投入旧金山女同志阵线,记录女同志生活与同志社群的成长与变貌,至今已经制作了80部电影与录象作品,并完成以同志史为主题的实验纪录片三步曲:《硝酸盐之吻》(Nitrate
Kisses,1992)、《柔情自白》(Tender Fiction,1995)、《历史课程》(History
Lessons,2000),为同志电影与独立电影中最重要的代表。她的作品大胆挑战观影方式,以显现、展示、表达与去遮蔽来呈现我们过去所未见的。她用8MM电影所拍摄的大量女同志私密关系可以在《柔情表白》中看到。作品有:Schizy(1968,S-8)、《旅行:玛利亚和我》(Traveling:Marie
and Me,1970,R-8)等。
珍妮丝.克里斯托.莱普林Janis Criystal Lipzin
Janis
Criystal
Lipzin是一位跨领域的艺术家与电影教育工作者,任教于旧金山艺术学院电影制作与跨领域艺术系,制作超8MM电影已经超过25年,现居住在美国加州的
Sebastapol.超过25年的时间,Janis Criystal Lipzin对平衡电影制作、跨领域艺术创作、媒体的教育工作与活动策展的全力实践不遗余力。
从1960年代后期,她的作品强调另类的光线感光过程、观赏者的互动活动情况的应用手法,自1970年以来,她已经创作了无数的16MM和8MM电影作品,以及录象作品。她的方法学让她在反映“真实”的同时改造并打开新的局面。她从绘画、摄影及版画的创作背景而制作电影,她自觉于不墨守成规地创作“电影”,这样的观念使她从电影制作的成规中解放出来。她对挑战我们先入观念的创作表现形式最感兴趣。充实教学、策展、艺术写作工作,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她的职志。近期她检验专家提出关于人类活动证据的角色,邀请观众参与与重新思考她所建构的的他人对历史的诠释与当代事件。她的作品已探索考古学、纵火与纵火癖、杀虫剂的污染问题、犯罪行为与争议的医疗议题等。作品有《飘动之物》(Flapping
Things,1974,S-8)、《狸藻纪事》(The Bladderwort
Documentm,1978,S-8)、《环锥穿孔》(Trepanations,1983,S-8)、《右眼/左眼》(Right Eye/Left
Eye,1983-84,S-8)、《四季之力》(Seasonal Forces,1995-97,S-8)等。
安.夏罗蒂.劳勃森Anne Charlotte Robertson
Anne Charlotte
Robertson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斯。1976年开始制作电影至今。她宣称被诊断是一位躁郁病患者,不过她同时否认这个结论,她喜欢把自己想成一位有种被迫去观察的典型焦虑
『叁』 玛丽梦莲露的简介
玛丽莲·梦露(英文:Marilyn Monroe,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电影女演员之一。她动人的表演风格和正值盛年的殒落,成为影迷心中永远的性感女神性感符号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1999年,她获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六名。另,艺术家沃霍尔创作的《玛丽莲 梦露双联画》,它是波普艺术的代表性作品。还有以玛丽莲·梦露为名字的鸡尾酒,这款酒将金巴利鲜红的色彩、微苦和甜味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似乎体现了玛丽莲·梦露那多彩有复杂的一生。 Marilyn Monroe(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
出生地:洛杉矶 加利福尼亚州 美国
星座:双子座
血型:AB型
生日:1926年6月1日
祭日:1962年8月5日
身高:166CM
体重:53.2KG
三围:89厘米-56厘米-89厘米
最爱喝的酒:香槟和伏特加
最喜欢唱的歌:钻石是姑娘最好的朋友(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最喜欢的雕塑家:罗丹
拥有的汽车:黑色“雷鸟”跑车、 黑色卡迪拉克敞篷车
成名作品:《尼亚加拉》(1953年) 1926年6月1日玛丽莲·梦露出生于洛杉矶综合医院里,本名诺玛·莫天森(Norma Jean Mortenson),诺玛的身世坎坷,在她出生前,父亲买了一辆摩托车,然后骑上它,直直地往北朝旧金山去,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留下家人与未出世的诺玛,也因此在她心目中的父亲形象永远模糊。至于母亲葛蕾蒂丝虽然生下了她,却生而不养,不但男女关系复杂,还几乎连孩子的父亲是谁都搞不清。
葛蕾蒂丝曾在当时的大片厂当过电影剪接师,却没尽当母亲的责任,九岁的时候,母亲仍然接受不了父亲离去的事实,被关进精神病院。1941年,小诺玛到了加利福尼亚的“安娜姨妈”家。一年后,16岁的诺玛与大自己四岁的詹姆斯多尔蒂结了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不过这是个没有爱情的婚姻,二年后丈夫应征入伍,当时正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久丈夫以不满诺玛新职业为由提出了离婚,于是在她20岁时就结束这段婚姻。凭着姣好的外型,玛丽莲·梦露当起泳装模特儿,她美丽的倩影四处流传,最后传到一代电影大亨霍华休斯手上,请她参加试镜,她的经纪人却建议她选择更具规模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1946年,诺玛被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大老板看中拍板雇用,从此有了这个艺名——玛丽莲·梦露。初期的工作并不顺利,她只是在一些影片中跑跑堂,说几句“Hello!”之类的台词,为了可以赚得五十美元,并展现自己的艺术,玛丽莲开始拍裸体照,只为了汽车不被典当,成名后此消息被小报爆出,面对舆论玛丽莲却没有否认,使她反而得到大众的同情。1950年约翰大胆启用玛丽莲,让她在《柏油丛林》担任了一两场重头戏。紧接着玛丽莲与蓓蒂黛维斯等几位大明星拍摄了《伊芙的底细》,出场时间虽然很短,但她那天真无邪,使人听了浑陶陶的对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福克斯公司等影片一结束,便与她签定续订七年合同。
1947年玛丽莲·梦露拍了第一部电影“The Shocking Miss Pilgrim”,但她在片中只是小配角,之后的几部片也不见起色,福克斯公司不愿和她续新约,她只好重回模特儿一行,并开始上表演课。1949年她为《花花公子》杂志拍摄裸照,之后接了“彗星美人”(Al-lAbout Eve)、“夜阑人未静“(The Asphalt Jungle)两部影片,尽管片中的她仍旧是小角色,但已开始受到影迷注意。
进入1950年代,“飞瀑怒潮”(Niagara)、“妙药春宵”(Monkey Business)、“绅士爱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大江东去”(River Of No Return )、“七年之痒”(The Seven-Year Itch)等,一步步奠定她银幕性感女神的形象。而她与棒球明星乔狄马吉欧、现代剧作家阿瑟米勒结了又离的婚姻,加上与总统肯尼迪的绯闻,交织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情爱世界。
在53年之前,玛丽莲在影评界虽时获赞誉,但电影公司总是把她拘囿于演“白痴美人”一类角色,为求发展,她上迈克尔契诃夫剧院听戏剧课,排古典剧。这时,有位记者认出“金色之梦”月份牌上的裸体模特儿即为玛丽莲,消息透露出来,非但没有毁掉她的前程,反而引起观众好奇,对她更为关注。1953年是玛丽莲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电影《尼亚加拉》里第一次担任主角。影片以有名于世的大瀑布为背景,烘托玛丽莲优美的体态。该片上映以来,场场爆满,她不仅一跃成为第一流的明星,而且成了好莱坞一手炮制的最了不起的神话。
1954年玛丽莲与棒球健将乔·迪·马吉奥结婚,无奈这位球界巨人醋劲不小,对她限制极多,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她第二次婚姻只维持九个月,十月二十七日宣布离婚,十月六日的一场记者会,玛丽莲的律师以 ''事业上的冲突'' 解释离婚的原因。
在电影里多次以花瓶角色演出后,玛丽莲开始想追求更进一步的演艺事业及摆脱她 ''浅薄金发美女'' 的形象。 一九五六年开始在纽约演员工作室Lee Strasberg 的教导下进修。 那一年玛丽莲与摄影师Milton Greene开创玛丽莲梦露电影制作公司。 后来制作出的《公共汽车站》(Bus Stop)(1956) 及《王子与舞女》(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l )(1957) 是两部展现玛丽莲高水准演出能力的电影。
1956年7月1日她又与剧作家阿瑟米勒另缔良缘,他们是在1951年拍《青春常驻》一片时就认识的,1961年的The Misfits 是米勒写给梦露,也是她最后完成的一部电影。玛丽莲的第三次婚姻结束于1961年的1月20日。
婚前玛丽莲的每部影片都超乎寻常的卖座,特别是在《七年之痒》这部片中她站在地铁口的镂空铁板上,下面刮上来的风把她的裙子吹得鼓涨起来,成了她影片里最著名的镜头。不过梦露已经不满足于傻瓜美人这种角色了,紧接着演出的《公共汽车站》里,她把自己的生活经历融汇进人物身上,而且演戏才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片中,她出现在小酒吧时,真有光彩华艳、蓬荜生辉之感。
1957年与劳伦斯奥立佛合作的《王子与舞女》遭受从未有过的失败,淡出二年后,玛丽莲很小心地接下了这部《热情似火》,影片拍摄很辛苦,她为此两次小产,不过这一切都值得——《热情似火》成为她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
1960年玛丽莲与克拉克盖博合演了《不合时宜的人》,谁也不曾料这分别是他们俩的最后一部影片,停机没几天,克拉克盖博因心脏病猝发而不治身死。同年十一月她与丈夫阿瑟米勒正式分开,这次离异造成的感情创伤始终未能平复。她神经衰弱严重起来,只得进精神病院作一短期疗。一年后神采飞扬的玛丽莲接拍新片《濒于崩溃》,这是她自那张杂志裸照以来,第一次同意在片中拍裸体镜头。
1962年6月1日,她在剧组摄影棚里,庆祝她三十六的生日。为了证明自己丰腴如初,风韵依然,玛丽莲在伯特斯特恩的摄影机前取一幅透明纱巾略事遮掩,拍下生平最后一组极有魅力的照片。八月四日一个周末的星期六,是梦露悲剧一生的高潮。这一天早晨,人们还看见她脸庞鲜艳。谁也没有料到,这是临终前的最后光彩。
1962年玛丽莲·梦露在工作与身体状况都不佳情况下,为了拍“双凤奇缘”(Something's Got to Give)和电影公司闹得不愉快,5月19日她竟然不顾工作径自应邀为总统肯尼迪献唱“生日快乐”。这一年8月5日她突然辞世,“双”片未完成,反而留下一句经典的“Happy Birth-day Mr. President”在人间。
1962年8月5日清晨,玛丽莲的女管家发现她卧室的灯还亮着,她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在她在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刚购置的房中离开了人世。她的私人医生断定她死于凌晨3点40分。洛杉矶的验尸官后来说,她的死是因为“过量用药,是急性巴比妥酸盐中毒”。梦露去世前几天,她的医生给她开了一种烈性的安眠药巴比妥酸盐。因为在这之前,她由于未能担任一个电影角色而感到有些压力,并且有点心神不安,但很快就恢复正常了。尽管她以前曾试图自寻短见,但玛丽莲之死出现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使自杀之说令人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