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痴男怨女的介紹
邁克·巴克爾2004年導演電影。根據王爾德的戲劇《溫夫人的扇子》改編。 艾琳夫人(Helen Hunt飾)是一朵美艷的交際花,她從容地周旋在各類男人間,享受著女神的尊貴待遇,也被他們的妻子視為洪水猛獸,在真正的名媛淑女中臭名昭著。 受到30年代美國經濟蕭條的影響,艾琳來到義大利尋找新機遇,她的出現照例如同投入湖面的一塊巨石,攪亂了眾人原來的平靜生活。其中便包括良家婦女梅格(Scarlett Johansson飾)和丈夫溫德米爾,梅格對丈夫的出軌憤怒不已,她決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場關乎愛情和道德的角力賽已然展開。
Ⅱ 求法國電影版《痴男怨女》(1977年)的種子請發給我鏈接
迅雷快傳:http://kuai.xunlei.com/d/GYHbBgIKLwCOVAdS315
蠻快的~.~
Ⅲ 痴男怨女
載到這部法國電影呢?
要迅雷的下載地址,最好是高清,謝謝 .
大家認為這部電影如何呢?
提問者:hmh815 - 助理 二級
Ⅳ 電影我想和你好好的結局啥意思
電影《我想和你好好的》算倪妮出道初期的一部作品,彼時她和馮紹峰還是讓人艷羨的娛樂圈小情侶,現在男方以為人夫為人父,女方的感情還不知從何歸屬。而由他二人主演的電影《我想和你好好的》恰好也是一個BE結局。
主人公身上有很多年輕時認為戀愛大過天的小情侶的影子,如果看這部片完全沒有共鳴,那恭喜你,你和伴侶的生活一定相當幸福。
Ⅳ 岩井俊二的<情書>大致內容是什麼
講述了一封原本出於哀思而寄往天國的情書,卻大出意料收到同名同姓的回信,並且逐漸挖掘出一段深埋多年卻始終沉靜的純真單戀的愛情故事。
日本神戶某個飄雪的冬日,渡邊博子在前未婚夫藤井樹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悲痛到不能自已。正因為無法抑制住對已逝戀人的思念,渡邊博子在其中學同學錄里發現「藤井樹」 在小樽市讀書時的地址時,依循著寄發了一封本以為是發往天國的情書。
不想不久渡邊博子竟然收到署名為「藤井樹」的回信,經過進一步了解,她知曉此藤井樹是一個同她年紀相仿的女孩,且還是男友藤井樹少年時代的同班同學。
為了多了解一些昔日戀人在中學時代的情況,渡邊博子開始與女性藤井樹書信往來。而藤井樹在不斷的回憶中,漸漸發現少年時代與她同名同姓的那個藤井樹曾對自己藏了一腔柔情。
(5)痴男怨女電影內容結局擴展閱讀:
主要人物:
1、渡邊博子
出生於東京的渡邊博子是一位內向沉靜、溫柔痴情的女性。她在神戶讀大專的時候認識了學習油畫、喜愛登山的藤井樹,後來藤井樹死於登山事故,鍾情於藤井樹的渡邊博子失去了留在神戶的理由,家裡人也催她回東京去,但她仍守在這個葬下逝去男友的地方。
在尋找真相的過程中,渡邊博子慢慢開始對一切釋然,決定不再被舊的感情所束縛,而是讓它自然的隨風而逝。
在一個下雪的夜晚,對著遠處的雪山大聲喊出:「阿樹,你好嗎,我很好「的博子最終放下過去,決定開始新的生活。
2、藤井樹
男主人公,少年時期的藤井樹喜歡做一些瘋狂的事情,比如把紙袋剪兩個洞之後套在頭上騎單車,在腿意外受傷後故意突然出現在校運動會百米短跑上跑了幾十米後摔倒。
或者因為打了同學被罰去圖書館工作時找從沒有人借過的藏書在書後空白的借書條後寫上」藤井樹「。
他曾喜歡過和自己同名的初中同班的女孩,但含蓄青澀的他只敢偷偷的在女孩的背後凝望。當時同學們因為他們同名總喜歡開玩笑說他們是一對,年輕的他為這樣的事情羞惱不已,還因為同學的惡作劇出手打人。
然而這樣的男孩面對喜歡的人卻只敢在每一張借書條上寫她的名字,在他在一本名叫《追憶似水年華》的借書條後畫了自己喜歡的女孩的畫像暗暗表明心跡。在小說開始時藤井樹就已經因為登山事故去世三年。
Ⅵ 求1977年的法國電影《痴男怨女》,有的大神給我發一份,萬分感謝!
法語原聲、英文字幕的種子地址見附件,20天有效。
Ⅶ 如何評價電影《痴男怨女》
影片描述了上世紀30年代英國上層社會的生活狀態,通過戲劇性的情節和精闢的台詞展現出感情和婚姻中的隱瞞、欺騙、忠誠和真愛。《痴男怨女》影片通過極具戲劇性的情節把感情和婚姻中的隱瞞、欺騙、忠誠以及親情逐一展現,既嘲弄了當時英國上流社會的虛有其表及自私,同時也歌頌愛情與親情的美好。
《痴男怨女》全片幾乎承襲了原著詼諧近乎尖刻的表述方式,經過改編後的影片,把故事的背景從19世紀搬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主要人物埃琳妮夫人也從英國人變成了美國人。這樣的變更無疑是想拉近故事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在電影中,矛盾沖突更加戲劇化。幾乎將那個年代、那個社會背景下的那個階層的人們的種種特點甚至缺點都表露無疑。
Ⅷ 痴男怨女L'Homme qui aimait les femmes (1977)誰能幫我找到這部電影
^_^ http://blackboxaccess.com/search/%28Drame%2FRomance%29+L%27Homme+Qui+Aimait+Les+Femmes+%5BFRENCH+DVDRiP%5D+1977
Ⅸ 痴男怨女的電影花絮
影片改編自奧斯卡·王爾德的作品。熟悉王爾德的人們或許或多或少地都會寬恕他的不羈,這位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完美主義者畢生都在追求真正的美。在王爾德的作品中,他喜歡諷刺社會生活中的偽善和稀有矯飾的一面,擅長刻畫華美外表下的丑惡人性,尤其是人性的弱點:自私、矛盾、貪婪。這些在他的作品中有著深刻的體現,《溫夫人的扇子》則更加典型。
王爾德有句名言:把人簡單地區分為好人和壞人是一件荒謬可笑的事。人其實不是嬌媚可愛的就是枯燥乏味的。王爾德的觀點無非是說,善良和仁慈不是生活的全部,它們往往是被用來掩蓋人性游擊戰的遮羞布。《溫夫人的扇子》就是基於這樣的觀點上創作出來的,故事探討了復雜的女性心理世界。1892年,《溫夫人的扇子》在倫敦成功上演,它為王爾德帶來了事業上第一個巨大的成功。在100多年前的首映式上,王爾德親自走上舞台向公眾致意,他用這種方式向觀眾們表示出他對自己這部作品的滿意程度,時間證明《溫夫人的扇子》的確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這部經過改編的電影依然講述了那個著名的故事:一個極具手段的社交名媛捲入到一樁家庭丑聞之中,事實上她的目的就是要勾引那個年少多金的丈夫。原著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英國喜劇,盡情展示了上流社會的奢華和糜爛,這一點在改編後的影片中則有了更大程度上的拓展。
英國導演邁克·巴克幾乎完全承襲了原著小說的詼諧以及近乎尖刻的表述方式,經過改編後的影片,把故事的背景從19世紀搬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做為影片主角之一的埃琳妮夫人也從英國變成了美國人,這樣的變更無疑是想拉近故事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在電影中,矛盾沖突更加戲劇化。演員們在片中的表現也都可圈可點,幾乎將那個年代、那個社會背景下的那個階層的人們的種種特點甚至缺點都表露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