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一篇1500字戰爭片觀後感
《集結號》這部電影從8月開始我就想看了,一直等呀等呀,終於等到12月,終於有幸讓我一睹馮氏戰爭片。——震撼!
有人說《集結號》可以給出這樣一個概括性的公式,類似:《太極旗飄揚》+《拯救大兵》+《兄弟連》+《激情燃燒的歲月》+《藝術人生》。也有人早就宣傳稱這是一部中國的「拯救大兵瑞恩」。無論人家說什麼,自己眼見為實——在戰場戲那部分的確有點「美國味」。
說到戰爭片,讓我惡心的就是中國戰爭片,連長頂著炸葯包對手下喊「兄弟們你們撤!這里有我頂著!」……(吐了)好假!在這部馮氏戰爭片里,雖然許多地方採取西風東借,可還是看得到一些低能的中國風格,如呂寬溝和姜茂財去為連長拿手錶,寬溝找到手錶後竟然高興地跪了起來(上半身垂直於水平面)!這不是自告奮勇地當活靶子嘛!!不過從中也許還能看出一點,那些士兵不是天生的職業軍人,他們都是普通人,都是種田的老實人,所以一高興,忘了自己置身戰場也是人性流露的表現。這時我就覺得這個傻軍人很可愛——可如果我是連長我肯定能被他氣得吐血,這絕對屬於非戰斗性減員。
可見《集結號》並不是傳統的,教條的,宣揚解放戰爭怎麼怎麼的影片。他更多的是在宣揚一種「人性」,哪怕就像寬溝的那樣傻乎乎的行為。人性,是一個人自然流露出的本性,是赤裸裸的,不被政治、階級、宗教所控制、引導的東西。我非常佩服導演敢這么做。老谷,他是一個很有血性,很感情用事的一個軍人。從一開始,為了指導員被炸死而領導大家殺戰俘這一事件開始,我便覺得他是一個意氣用事的人。這樣的人,不記得是《兄弟連》里寫到過還是《戰神》里寫到過,是不適合呆在戰場上的,這樣的人註定了之後為他的手下弟兄們追討「烈士」榮譽。
『貳』 電影大轉折觀後感1500字的作文
大轉折觀後感
今天我們要到電影院去看電影,可天氣很 糟糕,呼呼的大北風吹得你直打顫。可又 不能不去,我本來是要坐車去的,天氣很 冷,路上連一個影子都沒有,更談得上 車?我凍得堅持不住了,回頭望瞭望,媽 媽還沒有出來,我只得自己先往前走了, 走了約有五六分鍾,後面才騎著車過來 了,走到了我跟前,我才認出了這是我的 媽媽。她那前額和眼角,過早地刻下了幾 道極細的皺紋,留下了艱辛和憂患的痕 跡。媽媽把車子讓給了我,我當時真是冷 極了,再加上電影快要開演了,不管三七 二十一地騎上了就走了,終於趕到了電影 院。 我們看得電影是《大轉折》,當我看到那 解放軍士兵在大雪紛飛的冬季踏著冰前進 的那一幕感人情景時,我心裡真有一種說 不出的苦滋味。許多革命志士為了我們這 一代,拋頭顱灑熱血,付出得太多了,而 我們這一代卻嬌生慣養,身在福中不知 福,把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花在沒 用的地方,我們這樣做能對得起誰呢?我 們又有何理由不好好學習
為祖國出一份力呢?我又想起了我自己在 今天早上做得那件事,後來得知媽媽是走 著來的,我心裡彷彿呆了,跳動慢了,同 樣一個環境,而電影里的戰士們能夠堅持 下去,而我呢?的確,現在年代不同了, 可雖是年代不同,但我們不能把中華民族 的傳統美德的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忘了, 我們應該牢記它,為中華民族去創設、去 奮斗、去努力、去爭娶去開拓。 2.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偉大的歷史轉 折.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新 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最突出的 標志是與時俱進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 革開放。改革開放從十一屆三中全會起 步,十二大以後全面展開。它經歷了從農 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經濟體制的改革到 各方面體制的改革,從對內搞活到對外開 放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改革從農村開 始,這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戰略決策。實行 家庭聯產承包,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 黨中央尊重群眾願望,積極支持試驗,幾 年功夫在全國推開。廢除人民公社,又不 走土地私有化道路,而是實行家庭聯產承 包為主,統分結合、雙層經營,解決了我 國社會主義農村體制的重大問題。 八億農民獲得對土地的經營自主權,加上 基本取消農產品的統購派購,放開大部分 農產品價格,從而使農業生產擺脫長期停 滯的困境,農村經濟向著專業
化、商品化、社會化迅速發展,廣大城鄉 人民得到顯著實惠,帶動了整個改革和建 設事業。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是中國農民 的又一個偉大創造。它為農村剩餘勞動力 從土地上轉移出來,為農村致富和逐步實 現現代化,為促進工業和整個經濟的改革 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適應改革從農 村向城市發展的新形勢,十二屆三中全會 通過了關於
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這個決定提出我國 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商 品經濟,突破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 起來的傳統觀念,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 濟學的新發展,為全面經濟體制改革提供 了新的理論指導。接著,黨相繼決定對科 技體制和教育體制進行改革,並進一步提 出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和任務。興辦深 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是對 外開放的重大步驟,是利用國外資金、技 術、管理經驗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嶄新 試驗,取得了很大成就。 實踐證明,經濟特區姓「社」不姓「資」。在 興辦經濟特區之後,又相繼開放沿海十幾 個城市,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 東南地區、環渤海地區開辟經濟開放區, 批准海南建省並成為經濟特區。對外開放 不斷擴大,兩億人口的沿海地帶迅速發 展,有力地推動了全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 建設。改革和建設的順利進行,需要強有 力的思想和政治保證。黨提出一系列「兩 手抓」的戰略方針,強調一手抓改革開 放,一手抓打擊犯罪;一手抓經濟建設, 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 抓精神文明。十二屆六中全會專門作出決 議,指出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是推動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文明建設,是 促進全面改革和實行對外開放的精神文明 建設,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精神文明建 設。黨還強調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進程中都要進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教 育和斗爭。
『叄』 求一篇1500字的電影觀後感
起初以為也就是表現農村教師的電影,或者說也就是贊揚那種蠟燭精神的電影而已,可當我和我的女友在電影院里與幾乎滿座的人們共同看完這部電影後,我覺得我實在是小看了這部電影,看完以後許多的話擁擠在胸,只感覺不寫點東西為這部電影心中就不會暢通的。
先從羅老師不讓這兩個支教的老師上課說起。
從這開頭一看,我覺得這就是個引線,是個導演安排的一個讓人帶著猜想一路看下去的懸念,當看到羅老師與村長一起參與這事時我就更加確定這個想法。也正是有這么一個懸念,使得人們從開頭的一點笑聲慢慢的被帶入一個疑問中:什麼那個羅老師不讓她們倆個上課呢?難道真如電影後面所說的只是羅老師的一點「私心」嗎?當我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才覺得這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懸念存在的,這是推動電影劇情發展的主要矛盾,而電影所要表現的一切都從這個矛盾演發出來,而這個矛盾就是:當下農村的教育實際情況與「我們」的主觀思想的矛盾!
為什麼我要在「我們」上上個引號呢,因為我覺得這個「我們」包含的群體太多了,不僅僅是支教的我們,還有教育界的我們,還有象身在事外的類似於看電影的我們。其實,電影的矛盾是借羅老師那一點「私心」從他口中表述出來的,當下的我們真的對農村的教育實際不了解,或是說不太了解。農村的學校與我們城市裡學校的情況實有大相徑庭之感,這里有人知道農村學校的上課時間是怎麼安排的嗎?農村學校除了寒暑假還有別的一個假期嗎?
羅老師的死,也許是要用羅老師的死來表現「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那種奉獻的精神,也許這是為許曉萌後來進村做的一個必要的鋪墊與設置,我覺得導演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明一個看法,那就是希望舊體制解散(羅老師的死亡)新體制的建立(許曉萌進村),也想為農村教育指出一個出路,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處理的不太好,結局如果改成許曉萌站在城市遙望農村而滿腹躊躇的樣子為更好,因為這樣才把這個問題放大了活生生的放在了我們的面前,讓所有的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怎樣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我想說的就是,我們不要談論那些支教大學生的問題,這不是我們所要關注的問題,我們所關注的問題是怎樣來做才對農村教育的最有好處?怎樣做才是解決農村教育落後的最終之根本?
正如電影開頭里那遒勁震撼的火車鳴笛與那狹長而交錯的鐵軌道路足以表明這個問題是怎樣的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問題!
『肆』 電影電影觸不可及觀後感1500字
《觸不可及》其實生活和電影一樣,有很多點點滴滴的感人故事,他們或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付出總能點燃生活,帶來溫暖。這一部源自於真實故事的電影。影片講述的事情也很簡單,就是這簡單的情節,簡單的畫面,一次次帶給我們的確實精神的沖擊。在這個仍然存在種族歧視的社會,在這個仍然存在地位偏差的社會,我們的人,世俗人類,選擇怎樣的為人處世的方法?
由這部影片我想到了專業課老師的話。這部影片的取材很簡單,因為一次跳傘事故,白人富翁菲利普Philippe(弗朗索瓦·克魯塞 Fran?ois Cluzet 飾)癱瘓在床,欲招聘一名全職陪護。由於薪酬高,應聘者雲集,個個舌燦蓮花,卻無法打動他的心。直到黑人德希斯Driss(奧瑪·賽 Omar Sy 飾)的出現才讓他作出決定。德希斯剛從監獄出來,背負家庭重擔,一心只想尋張辭退信以申領救濟金,而且他明顯對女助理的興趣要遠大於這份工作。但是菲利普還是一眼相中了這個小夥子。於是,德希斯開始了一個月的試用期。雖然舒適的豪宅環境讓他倍感虛榮,但是他仍面臨很多挑戰:不僅要為菲利普作身體復健,還得給他洗浴、灌腸、拆信、穿絲襪等。起初,兩人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大相徑庭,但是,隨著了解的不斷深入,他們成為了朋友…… 簡單的題材在現實生活中並不缺乏,缺乏的恰恰是使它們成為經典成為典範的手段和技巧。在這個躁動不安的社會里,空談創新是不行的,既然在思想上難以到達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可以選擇一種新的手法讓平淡的事兒變得引人深思。這對我們今天的影視創作很有借鑒意義。
窮人也也有同情心,窮人也有良知,即使是曾經的罪犯,他們的人性依舊存在。這是這部影片給我最大的感觸。從Driss身上我看到了什麼是放縱的快樂,從他的身上我也意識到了什麼是自我的陶醉,陶醉於自己的藝術中,享受著內心深處帶來的渴望與追求。我羨慕Driss,這個黑人,這位物質上的窮人,精神上的富人。影片的音樂配合也是很不錯的,喜歡這樣的高雅清幽的鋼琴配樂··更喜歡那些富有表現力的動感音樂···
愛情是永恆的話題,一部影片如果缺少愛情這個環節,我想是很難談上成功的,影片的最後,Driss的舉動,再配上Philippe愛情的喜悅,我想這樣的結局是我們大家都所希望的吧···
什麼是真正的朋友?我想,像Driss和Philippe這樣無所強大利益驅使下的朋友關系才是真正的朋友吧……
『伍』 妙筆生花電影1500字觀後感
電影《妙筆生花》講述了少許幾個嵌套故事。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幾個故事,不過不是按照影片的播放順序介紹。
故事1:作家a想發表自己的作品卻碰壁,限於窘境時,看見了妻子為自己買的古董包中,有一部遺失的手稿。他將這部手稿敲進自己的電腦後,恰巧被妻子讀到,以為這是作家a的寫作稿,並大力鼓勵作家a把這部作品發表。作家a把這部作品交到出版社那裡,最終順利發表,並獲得轟動。作家a因此在寫作圈裡展露頭角。
故事2:遺失手稿的即將去世的作家b找到作家a,在和作家a的互動中,告訴自己就是那個遺失手稿的人,作家a十分震驚。
故事3:作家b向作家a講述了另一個故事,關於這部手稿的誕生背景,手稿中的男主人公如何在法國遇到讓他感到幸福的妻子,如何失去兒子,如何寫下這部手稿又遺失這部手稿,最後如何離開她的妻子。並在交談中透露出,這部手稿其實就是關於他自己生活的真實情況。
故事4:作家a感到內疚,並想對作家b做些補救,打算把自己的名字從已發表的作品署名中去掉。妻子在知道了真相後,也傷心地離開作家a。不過作家b和出版社都不同意他的這個想法。不久後,作家b離世,而作家a,也一直把這個手稿真實作者的秘密保留了下去。
故事5:已離異多年、不再年輕且功成名就的資深作家c,在一個頒獎典禮上,向大家介紹故事1、2. 一個美少女在頒獎典禮的過程中出現了,並設法吸引了作家c的注意。美少女對作家非常地了解,並想辦法和作家c回到他家裡的工作室,想辦法讓c講出故事3、4。不過,美少女對故事4這個結尾不認同,,她似乎在執著的求證另外一個作家沒交代的結尾,認為作家c對她撒謊了,編出了這樣一個不真實的結尾,並和作家c為此發生爭執。兩人之前還顯得很美好曖昧的關系就此被爭論替代。作家c對此美少女的這種態度轉變很生氣,甚至因此對她產生了身體沖突。就在兩人對結尾的不同態度中,影片很快結束,沒有告訴觀眾這個結尾是否真實。
我大膽猜測,作家給出的那個結尾是編造的。而美少女那裡,很可能對真實的結局有所了解。
首先,從影片對美少女和作家兩人的形象塑造上來看,美少女呈現出更多的美好一面:美好、聰明、漂亮、勇敢、對真相的尋找與質疑。而作家呢,疲憊、憔悴、躲閃、略帶陰暗。似乎要呈現出一種,光明與真理是站在美少女這邊的氛圍。
其次,美少女的身份,也是一個影片沒有直接交代的迷。影片交代的,是美少女在學校時和便獲得過一個獎,這個獎作家也獲得過。而且,從美少女的舉止來看,其應當是受過很好的教養,並有著很好的修為的那類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在兩人對結尾有了不同觀點後,並且作家在熱吻這個美少女時,影片忽然閃過故事4中一個片段,妻子知道真相後,作家a安慰並親吻妻子的畫面。然後作家像被什麼擊中了似的,不再對美少女繼續熱烈的吻,而是明顯要躲開什麼。而女孩兒對此有所察覺,彷彿要報復或者威脅什麼的樣子,一改起初對作家c熱吻的迴避,繼續向作家c索吻。這似乎暗示著,美少女的吻讓作家c想起了作家a妻子的吻,似乎也在暗示美少女和作家c的妻子有某種關聯。
對影片結尾的一個解釋是:作家c就是作家a,但是他把故事4的真實結尾部分給做了修改。而美少女恰恰是作家c(也是作家a)妻子的女兒,甚至有可能就是他自己的孩子。這個女孩兒從自己母親那裡聽說了這個故事,甚至是部分故事的結尾,並對這段歷史做了自己的調查,對故事結尾可能也有自己的猜測,然後來找他的父親,希望他能印證這個故事的結尾。只是很遺憾,她沒能得到真實的答案。
『陸』 《焦裕祿》觀後感1500字
[《焦裕祿》觀後感1500字]光輝的形象學習的榜樣 --影片《焦裕祿》觀後感 懷著深切的緬懷和欽敬之情,2月26日上午,在教育局二樓會議室,局先進性教育活動集中學習活動中,我飽含熱淚觀看了電影《焦裕祿》,焦書記那高大的形象依然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1962年,年僅40歲的共產黨員焦裕祿,調任蘭考縣縣委書記,《焦裕祿》觀後感1500字。 焦裕祿是艱苦樸素的典範,常年穿的是打著補丁的衣服,一件舊大衣成了他禦寒的唯一之物。他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窩窩頭,小鹹菜。在下鄉救災治澇的數月艱苦奔波中,總是自備干糧,手拿雨傘,和群眾一起戰洪水,探流沙,查風口。他堅持生活在群眾之中,和群眾同甘共苦,哪裡最艱苦,哪裡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為公,一心為民,唯獨沒有自己。 黃沙嚇不走他,洪水擋不住他,鹽鹼難不住他,焦裕祿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的忠誠,帶領全縣幹部群眾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治理\"三害\";他時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想的仍是麥子的長勢、群眾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的奮斗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電影《焦裕祿》深深震撼著觀看者的心靈,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風范令人肅然起敬。 在蘭考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忍受著肝病的痛苦,日夜堅持工作,後來病情嚴重惡化,變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頑強的意志忍受著劇痛,在狂風、大雨、沙窩、激流里奔波,蘭考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他走了120多個大隊。為治理蘭考的三害,改變全縣36萬人民的貧困面貌,他帶著重病堅持工作,堅持戰斗,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觀後感《《焦裕祿》觀後感1500字》。年僅42歲的好乾部焦裕祿於1964年5月14日離開了人間,但他永遠活在蘭考和全國人民的心中。 觀看完電影後,我們進行了討論,有人突然提起,被稱為\"縣委書記好榜樣\"的焦裕祿的主要政績是什麼?同志們說法不一,有的人說,是他帶領群眾治理風沙鹽鹼,不屈不撓的向自然災害作斗爭;有的人說,是他牢記黨的號召,時刻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有的人說,是他能堅持原則,向錯誤的思想進行抵制和斗爭;有的人說,是他嚴於律已,不搞特殊化,等。這都是事實。如果說他搞了多少大樓和市政建設,拓寬了多少條馬路,帶領人民群眾脫貧致富,那都是沒影的事。 那麼,焦裕祿同志有沒有\"政績工程\"?是什麼?我認為,焦裕祿同志不但有\"政績工程\",而且還十分的壯觀和偉大,那就是:他在廣大人民群眾心目中樹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豐碑。即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關心人民群眾疾苦,與人民群眾患難與共;不怕困難,不怕犧牲,不搞特殊,嚴於律已;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黨和人民群眾的利益為重等。這些\"政績工程\"與現在所謂的\"政績工程\"可能有很大的差別,但從價值上來講,從捍衛和樹立黨和政府的形象上來說,要高大的多,有用的多,在人民群眾中的反響要強烈地多。幾十年來,黨和人民群眾始終不忘焦裕祿同志,懷念焦裕祿同志,學習焦裕祿同志,繼承和發揚了焦裕祿同志的精神,對促進和發展我國的經濟建設,尤其是在對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上發揮了積極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祿同志的精神永遠放光芒。 什麼才是真正的\"政績工程\"?就是像焦裕祿同志那樣,以代表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已任,求真務實,取信於民,從實際出發,事實求是,公而忘私,先人後已,不怕困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一座無堅不摧的精神豐碑。 焦裕祿精神是共產黨人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好教材。作為一名黨員,我從焦裕祿同志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發,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要始終堅持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堅定不移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向黨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影片《焦裕祿》觀後感》
『柒』 大學生觀看電影《三大戰役》觀後感1500字以上
本人高二生,以下是我的解答。(包括復制黏貼,雖然反對洗腦)
看完精彩的電影後,我的心情是久久不能平復,戰場上的廝殺,將軍們的博弈,在一張小小的地圖上!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來之不易,這一切要感謝老一輩解放軍,是他們,為我們而拼搏,是他們,為人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共產黨解救了中國人民!
古語有雲: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共先進的階級性是取得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中國共產黨代表了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其革命目的是推翻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殘余勢力在中國的反動統治,為人民謀福利,為中國謀前途,由於其革命目的的進步性能夠得到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加快革命勝利的步伐。②中國共產黨以先進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理論指導,同時又能根據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做出有利於中國革命進行的調整,最終憑借先進理論與注重實踐的結合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③中國共產黨建立了廣泛的人民民主戰線,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孤立了不得民心的國民黨反動政權,將其迅速埋葬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取得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認真讀書,將來做祖國的棟梁,投入社會的建設!
『捌』 電影:巧奔妙逃 觀後感 1200-1500字
(人力所及。從裡面挑點字吧。無奈得很,這是小學生需要對付的電影啊) 受傷的鞋八路軍直交通頃員將一笑個裝且有甄日迎軍戰略進衫攻圖訊的至油間布枕包塞路進唱弟弟印二柱的蛻手碟中瓷,囑俞咐稠他寺一腸定要送到孝火車諺站接鍾應的昭同志手擲里。菇可是肩,情音急站之下,病二者柱盲卻爬將聯絡暗襯號「徐山茵重隴水復烈疑杠無閏路」狽錯記堰成「山易清水秀繕疑戴無延路取」薔。 屎秦茸貴被酵派去截飽取跟日本人的戰豆略線進攻圖。他遣來倡到棗火車模站,派嘴鋪里葯叨劊念礎著隅暗殷號遭,愚可娜轉眾悠渝半料天元仍一禹無埋所靈獲壺。二柱緩右肩受傷猿,將油布包庚交給茶館諱里焦的潛說書辦人,讓藩他記硬住暗號並謅去火運車站交桓給八路軍慣的舔聯纜絡員噓。抗日心切的農詢民擄順褐子汁和老跺么叔鼓侄倆心正邊童為人家神彈咱棉花顫掙忱錢囚糊口艇,邊尋匪找佑八半路軍。霖火諸車允站趨上嗚,眺幾個各人貯拉拉繭扯扯數,被滌日軍少佐佐佐木追趕慧,勇逃進一農家大褐院忻,躲進釉了地窖。不想,寅鬼子追煞來並在見大挖院且安營扎糟寨,他們腋被隱困在下囑面火。 雨秦鴦貴惺他汕們港設法晤偷來三艇套肄日軍誹服冬裝,纓換上鳳正要溜環走時,正遇殖上瓦日縣軍正全繼體椅集合。亭幾人被日湯軍發現,幸滬好說轟書人口喇技膽摹仿空襲焰,悔三人豺才趁址亂逃出喜了煮大屋院。 次敷日繞,秦膝貴趁陀機趕用武番力椅從表順子手萊里壘奪走了枝油布俄包,步並將他們捐押葡至一海大廟固前液,綳欲暫時扮關押鞍起來漸自己好脫身。詢沒惦料到翰,佐戈佐木的炬人沿已擇埋伏在廟里淳,只有濰順子只閩身彝逃脫茸。 曾經哩是澀音軸樂旗教蟲師的佐磐佐怎木很造喜歡遙收冬集梳中旺國樂器,他誤轅認賢為在老撓么澀的詹彈境棉花弓子暑是一種樂吶器牲。叼為了拒活命釉,硒老阿么等與鬼秦學貴臨時編齋了一嗡首《哨彈棉花歌區》大受鬼子挪歡迎。摘這扒時,秦貴驚訝宣地發現蠱他的珊妻堵子訟阿英出現喉在他豹面前,谷便數偷偷種將咱油布值包塞卑給了阿竭英。 碟一糾群釜舉噎著輕棍呻棒易激拆憤的釀農昧民沖塊向日蟻軍亂,但日揖軍雇大苫慌不,秦勸貴紊撿包起宇掉庭在地垛上的油鈉布救包妻;籠剛際想宜開溜,卻被絆佐孿佐木抓住,鮑送至司野令蓖官處。茵秦蔓貴壹趁佐佐木踢不變防武,嚴奪茵路武而液逃梨,和說唐書人、老圈么騾、耀順子又虛碰面了。櫻秦貴鍛沮喪地說囑油文布包誅讓增日本人織搜憫了厄去顆,寶不願想蟻阿英脯卻魂從懷鐵里掏閘出一四個蟹小布衣包揭一一試這才是舅真馭正的乎戰韻略檢進肖攻德圖。搏正權高興纓時邱,二柱和八路寶軍方蘊大哥往也找粹到了他迭們吁。庚暗洶號唐對上謠了舷,勛日軍的蝶戰略娥進攻眼圖終於交克到蠱了八路軍手裡。 昨天,在一片為慶祝改革開放的晚會中,和朋友談起了這部電影。那個抗日情緒高漲,設置簡陋的年代的電影。播出時間是自己還沒有懂事的年代,就算是之後的眾多年中,也因為影響和裡面所宣揚的情緒而避而遠之。但是,突然,它以「得」的形態從朋友的口中說了出來。於是在深夜的時候,在土豆上百無聊奈的看著。 不過是一個嬉笑打鬧的小電影,不可靠的事實,不可靠的劇情,簡單的笑點,簡單的動作語言,卻看得輕鬆了。把抗日的情緒在顯得荒誕的劇情轉折中得到共鳴。連日文也只簡單加上「的幹活」,然後變得怪腔怪調的中文。而日本人的無知,不過是當時一種對自我情緒的安慰。所以,不需要看得那麼認真,笑笑就過了。 彈棉花那還是經典的片段。那個山村音樂教師對音樂的執著,傻卻可愛。這是兩種文化的差異。被一愣一愣的哄得認真。如同日軍對侵略的執著,也有被軍國主義哄得失魂。 笑點是最原始的語言和動作的笑點,簡單的通俗易懂的。 或許,現在的電影缺少的就是這樣的簡單,簡單的一個劇情,簡單的逗笑點,簡單的故事轉承。簡單的情緒,和簡單的製作。 偶爾回到最初,才會發現,我們丟失了一些其實根本而且重要的東西。
希望採納
『玖』 電影《驚天動地》觀後感,1500字左右
《驚天動地》觀後感 2009-12-13 20:46 也許因為拍攝場景過於單一,也許因為時間有些久遠,也許因為已悲痛過,再次看到地震後的畫面時,心中遠沒有當初看到直播時的那份糾結、緊張與沉痛!直播畫面上大面積倒塌房屋的廢墟、開裂變形隨時可能傾倒的危樓,災民呼天搶地痛徹心扉的哀嚎,奄奄一息血跡斑斑的傷者,一臉凝重強忍悲痛緊張營救的解放軍,孩子們驚恐不安的神情與無助害怕的哭泣…所有這些都讓我震撼。那段時間,心不停的抽動,淚不住的流,心中默默的為他們祈禱。我以為通過《驚天動地》重溫那段逝去的悲痛,我仍會異常激動,萬分震撼,但事實上我沒有,有的只是一連串感動的淚水和一系列未解的疑問!用兩胳膊間支撐起的狹縫來保護學生的老師,堅決投入緊張營救工作不顧個人安危的解放軍同志,為了安撫群眾壓抑恐懼與悲痛表現異常鎮靜的女縣委書記,哀嚎哭泣請求解放軍拯救壓在廢墟下孩子的母親,情緒激動不顧眾人勸阻欲盲目掀開石板營救孩子的父親,臨死還掛念著女兒的母親,這些情景都讓我感動的淚流肆意橫流。我想這就是愛的純潔與偉大吧!然而感動的背後卻有一系列的疑問!女縣委書記的表現讓人佩服亦讓人尊敬。身為一縣之長,大災難來臨時,她必須要用百倍的勇氣來抑制恐懼保持鎮靜,安撫百姓,以最快的速度帶領百姓應對挑戰,這一點她做到了,而且做的相當出色:震後從為離開指揮現場,從未流露半點灰心放棄的神情與話語,雖心繫家人但為了大家從未顧及過問家人安危存亡,身體力行帶領大家實施自救互救工作…而我的疑問也正在於此,映川的縣委書記當時真這么做了嗎,真的做的那麼徹底嗎,我甚至懷疑現在還有像電影中任鑰那種官嗎!令一個疑問是李幼斌扮演的那個總指揮的角色。我一向很喜歡李幼斌扮演的角色,因為大部分都透著一股剛毅與沉穩氣息,可這在部電影中,我卻怎麼也喜歡不起來,總感覺扮演的有點假:整個過程中過於平靜,沒有絲毫感情波瀾。我承認作為總指揮需要異常沉穩,這樣才有威信,才有公信度,才能更好的帶領大家投入抗戰,可太平靜了似乎就太沒人情味了,太不能帶動大家抗戰情緒了吧!篇中那位軍嫂的表現也令我詫異,為了從廢墟中脫一名生死為名的工人,拒絕離開即將爆破的化工廠著火現場。她可曾想過,即使她從廢墟中拖出那名生死為知的工人,她是否有力氣拖著他安全徹離,即使她有力氣,她又能否拖著他在無車可乘可護的情形下,迅速徹離呢,答案肯定是不能,那她又何必做那種無畏的犧牲的!再者小學教師紅玉的表現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即將泄洪,形勢萬分危急,她還不肯放棄營救那位老太太,要知道當時參與營救工作的不僅是她一個人,還有一大批武警官兵,因為她一個人而影響大家生還是得不償失的,況且他們的生還可能營救更多的災民,為今後的災區重建貢獻更大的力量!看完這部電影,我對中國最可愛的人~解放軍,再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危難面前總是你們沖在最前面,給人民最大的心靈慰藉與心理依靠,你們的錚錚鐵骨與熱血豪情是我們最堅固的鋼鐵長城!
『拾』 電影國歌觀後感,1500字
很久沒有看到像《國歌》那樣令人為之震撼的電影了。影片從東北淪陷以後這個角度切人,描寫我們民族從苦難、悲憤到吶喊、抗爭的歷程,再現了本世紀三十年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那段屈辱慘痛的歷史;塑造了以田漢、聶耳、夏衍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精英奮起抗日、勇往直前的愛國形象;講述了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最初作為電影《風雲兒女》主題歌而誕生的來龍去脈。
《國歌》這部片子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誕辰五十周年的時候推出的,雖然是一部可以說是老片,但是這卻是我第一次看。看《國歌》時,看到東北的學生講述自己在東北如何遭到日本人的欺辱,日本人如何欺負中國人,就覺得眼眶熱熱的。
日本人不但在東北在上海也是橫行霸道的,竟可以在大街上隨便放槍之後就躲到租界里去當縮頭烏龜。實在是可氣!!!
在看到那批來到上海的東北學生為了搶回東北組成了東北志願軍後,覺得很震撼。
即使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還是義無反顧的大會東北去,就是他們這股子不搶回東北不結婚的勇氣使我感動了。
看了《國歌》,最讓人振奮的是大氣磅礴,充滿激情,富於崇高美、悲壯美。影片的這個整體效果是和氛圍的營造分不開的。當那列來自東北的載著傷兵和難民、流亡大學生的火車徐徐開進上海站時,國難當頭的危急、悲愴的氣氛迎面撲來。這種撲面而來的起勢一下子把你卷人戰亂的情景中去,同時又給你留下揪心的懸念:為影片中的人物的命運乃至國家、民族的命運而擔憂。
從那一刻起,影片的主人公田漢和聶耳等文化人就被卷人一場抗日救國的斗爭中去,經歷了一場血與大的洗禮;也就是從那一刻起,影片就在一系列突變事件中展現一幅幅或慘烈或悲壯的畫面。在淞滬抗戰的時候,聶耳和田漢,不畏艱險,為了真實地記錄下戰爭的血淋淋的震撼人心的場面。冒著槍林彈雨,背著攝像機沖進戰斗第一線的勇氣是令人敬佩的。
他和夏衍創作的電影《風雲兒女》開拍了。在長城外景地,從南洋趕回國參加抗戰的女青年梅香不幸被日軍飛機炸死;不久又傳來了參加東北義勇軍的齊白山、林雪麗戰死疆場的消息。這一個又一個的噩耗激起了田漢的憤怒,他揮筆寫下了《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寫完歌詞,田漢即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逮捕人獄,聶耳揮淚譜曲,實現了他們的共同願望。當獄中的田漢聽到這支激越的歌曲時,他無比激動,但他還不知道他的親密戰友、年僅23歲的聶耳已不幸在日本溺水身亡……
身於抗日救亡運動。這一切,由主人公田漢輻射出去的眾多人物關系,構成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直接激發田漢創作《風雲兒女》主題歌的激情,使影片更真實生動地體現出作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是民族的最強音:永遠的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