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推薦《無問西東》,看完之後感動,非常感動,抑制不住流淚沖動,即便是N刷之後,「無問西東」四字來自清華大學的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指美好的德行和與人有益的言辭是青春飛揚的根基,電影整篇採用了四段式的敘事手法,從民國跨越到現代,而有彼此交叉,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芸芸眾生的不同選擇,非常真實。面對利益,面對誘惑,有人為了國家,慷慨赴死,有人為了前途,選擇背叛愛情,《無問西東》沒有辜負大家五年的期待,沈光耀(王力宏飾),天子驕子,出身名門,在西南聯大,前途無限。為了國家,無懼無畏,最後與敵機的周旋堪稱本片最大的淚點。
㈡ 西南聯大中文系錄讀後感3OO字
西南聯大中文系錄讀後感300字?我覺得寫300字還不夠多,看你們班具體怎麼安排怎麼說的了。
㈢ 抗戰中熱血大學那麼多,為何西南聯大最感人
讀書需要安靜也需要分享
㈣ 西南聯大的故事備受推廣,這個故事為什麼值得年輕人去看
我們知道,西南聯大的故事備受推廣,這個故事真的非常適合年輕人去看。要知道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中國在抗戰時期在昆明這個地方設的一所綜合性大學,在這里發生了非常多的故事。
一、西南聯合大學是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等大學遷至到昆明而建造成的。西南聯合大學是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等大學遷至到昆明而建造成的。當時中國正處於抗日戰爭時期,為了保存中國教育精華免遭毀滅,所以很多高等學校的學子們全部遷移到了這里,成為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這真的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大學。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西南聯合大學的故事是非常悠遠的,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探討的。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㈤ 游蒙自西南聯大舊址800字說明文
抗戰時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校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內遷到昆明,1938年曾在蒙自設立西南聯合大學蒙自分校,文學院和法商學院的師生曾在此辦學,朱自清、聞一多、馮友蘭等一大批著名學者來到蒙自,在如翡翠一樣的蒙自南湖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回憶。走入蒙自,仍能通過一批舊址和古老建築追尋當年西南聯大蒙自分校的歷史記憶,包括蒙自海關、哥臚士洋行、周家宅院、碧色寨火車站等。西南聯合大學蒙自分校紀念館於2011年在原西南聯大蒙自分校舊址哥臚士洋行建成,紀念館展示內容分為聯大歷史記、蒙自分校記、聯大人才記、聯大精神記4個部分共8個展廳,較為全面詳細地介紹了西南聯大蒙自分校的辦學歷程。
「西南聯大」創辦於戰火紛飛的年代,培育出了眾多的棟梁之才。「西南聯大」的成功舉辦,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成為教育史上的一座豐碑,對當代也有著積極的意義。雖因為特定的歷史原因,「西南聯大蒙自分校」只存續了短短的幾個月,但是它的精神和思想,卻載入「西南聯大」和中國歷史的輝煌史冊。重建「西南聯大蒙自分校」紀念館的意義,主要在於通過一些有價值的文物和事件追述那段歲月,讓人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為充實文物史料,真實生動再現「西南聯大蒙自分校」辦學歷史,蒙自市積極與雲南師大、省博物館等單位溝通聯系,並面向社會徵集「西南聯大蒙自分校」歷史文物。目前,除蒙自原有展品103件外,州、市新徵集到文物56件,雲南師大徵集到文物34件,復制文物100餘件,全部文物已移交展覽館內,《烽火學涯長歌行———西南聯大蒙自分校記憶》已經展出,布展面積1100平方米,由4個部分8個展廳組成。
南湖邊上的「哥臚士洋行」是「西南聯大蒙自分校」舊址之一。修葺一新的「西南聯大蒙自分校」,一幅幅嶄新的容貌展現在世人眼前,讓人彷彿又走進當年的戰爭場面,更深刻地見證了那段珍貴的歷史。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西南聯合大學蒙自分校」舊址的石碑,石碑背後有著名的聯大校訓:「剛毅堅卓」4個大字。庭院里栽種了各種綠化樹木和花草,環境顯得幽靜。同時,在庭院周圍,設計方還設計建造了3座雕塑,其中一座名為《吶喊》,幾個學生模樣的青年在大聲喊著口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為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和吶喊。另一座雕塑被命名為《遷移》,幾個學生和老師提著包袱遷移的情景,當時師生們被迫遷移的境況形象生動地展示在眼前。第三座名為《從軍》,很多熱血青年為挽救國家於危難中,前去參軍報效祖國。蒙自文物管理所所長包震德說,「哥臚士洋行」片區規劃布局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完成主體文物維修,完成布展,完成主體內環境整治工作,目前已經完成;第二期,完成外圍環境整治工作,包括拆遷、環境綠化、新建建築、修繕建築、道路廣場、停車場、給排水、照明、雕塑、配套設施等都在逐步完善中。
聯大分校其他5個點規劃含「海關舊址」、「法國領事府」等地也在規劃進行中,同時也將「周家宅院」(聯大女士住宅舊址)、「王家舊宅」(聯大教師住宅和教室用地)納入保護修繕范圍。「哥臚士洋行」保護修繕委託通海秀山園林古建築公司進行,景觀設計改造委託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進行設計。據悉,「哥臚士洋行」片區規劃用地總面積8347.1平方米,「西南聯大蒙自分校」舊址修復工作順利完成,截至2011年用於「西南聯大蒙自分校」修繕及其他費用累計撥款達189萬元。「西南聯大蒙自分校」其他舊址的修繕和保護,同時進行相應的藝術包裝,充分的再現「西南聯大蒙自分校」那段珍貴的歷史。修復後的「西南聯大蒙自分校」原貌又重現在蒙自南湖畔,它不僅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的風景區,更是南湖畔一道亮麗奪目的風景線。
㈥ 求一篇看完西南聯大紀錄片或者無問西東後對大學之道的感悟與看法
以下面的為模板,從參考文獻裡面摘抄幾段話,排列組合成一篇感想。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不得不說,看完《西南聯大》這部紀錄片之後,我被它的氛圍感染了。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文人言語之間,描繪出那令人神往的年代,還有時代文人可敬可嘆的風骨。所謂風骨者,置生死於度外,千金不改其志,萬難不屈。國難當頭,又是「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各地愛國青年離開家鄉,求學歸來。
他們用先進的思想與傑出的才華,挽救水深火熱中的中華民族。他們在大學中傳播西方先進文化,探索知識,沖擊著舊中國的思想、文化、家庭與教育,同時還組織反抗著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日本發起全面侵華戰爭之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為躲避戰亂,三所一流大學齊聚昆明。「同無妨異,異不害同,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在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等人的帶領下,三校團結到了最後。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情況之下,我們不再是一盤散沙,在有多少困難,都要克服,最後要把它聯合到底。
正是這些大師,正是這些民族脊樑,把西南聯大辦好,培養了一代代像楊振寧、李政道這樣的,在學術上有相當成就的人才。「但我們若著眼於文化的更可貴的一方面,則八年多的西南聯大,始終都在雍容和睦的氣氛中長成,這非特是我們教育史上的佳話,亦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有光輝的事情」。
這部紀錄片,最終反映了西南聯大為什麼如此成功,同時也提現了我們作為大學生的使命。西南聯大與許多優秀的前輩體現出來的艱苦奮斗、敬業勤學的精神,現在尤其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我認為現今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學者之謂也,應有學實也。我們應該反省自身,堅定信仰,無畏無懼,忍辱負重,教書育人,著書立說,科研立國,為中華之崛起而奮力拚搏!
參考文獻
㈦ 為什麼懷舊校園電影都拍西南聯大,中央大學呢
因為西南聯大和中央大學的校園環境不錯!很多校園青春劇都會選擇在西南聯大和中央大學進行拍攝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個是環境好,第二個是校園面積足夠大!第三個原因是學校方面!
有些大學雖然面積足夠大,但是不符合環境好。再加上有的學校面積過於大,導致影響拍攝。所以一些影視劇的選景地才會選擇在兩所大學。
第三個原因就是學校方面!有些學校擔心拍攝電視劇會影響本校的學生正常上課,或者佔用一些設施會影響教學生活。所以才拒絕了劇組拍攝的要求,但是西南聯大和中央大學並沒有這方面的擔心。
以上就是為什麼取景地會選擇西南聯大和中央大學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