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黑駿馬 電影觀後感1000字
影片伊始,伴隨漸漸響起的悠長的蒙古調子,畫面進入蒙古高原的傍晚,連綿的草場與廣袤的天際相銜,瓦藍夜空中呈現出長調的蒙語詞,男主人公從畫面左端漸漸進入,他的馳騁似與無垠的草原與夜空相融,彷彿在進行一場艱難的找尋。伴隨著輕柔的馬兒踏水聲和男主人公的內心獨白,我們從中得知,這是白與草原相別十二個春秋後的一場還鄉之旅。
隨著白記憶潮水般的襲來,我們進入了他的孩提時代——一個母親早亡的男孩,被父親送到草原上的遠親奶奶抱養,和奶奶以及她的孫女索米亞共同生活在一起。壯麗的草原風光,溫馨的祖孫、兄妹情乃至愛情,單純、閑適的勞作生活,是白整個童年時代的基調。草原上的生活是如此簡單,以致時間之行進,彷彿只是夏草場、秋營盤與冬窩子三地間的地理位移。恰在一個雪夜,祖孫三人神跡般地喜得一匹小馬駒,為白本波瀾不驚的生活帶來一份禮物,使他能真正地像一個蒙古漢子那樣在浩瀚的草原上自由地縱情馳騁與游戲。而這匹日後的「黑駿馬」,恰恰是整部影片敘事以及情感抒發的一條獨到而重要的線索。
然而,正當這平靜的草原生活看似就要定格時,一封來自爸爸的信將我們喚醒。值得一提的是,恰在此時,白正在放牧間隙慵懶地躺在草原,晴朗蔚藍的高空中,飛機呼嘯而過,留下白色的軌跡。綿長的軌跡為白音寶力格的別離埋下伏筆,而飛機作為主流的工業化文明的代表,顯然是象徵著促使白背井離鄉的真正誘因。劇情自然展開——爸爸是讓他離開草原,接受教育。白對於這個學習機會顯然十分期待,並輕松愉快地向奶奶和索米亞許諾只走八個月。但是奶奶和索米亞對此卻是十分悲觀:奶奶通過一次儀式化的拜佛帶白來到了自己僅出嫁時經過後便從未再至的河流,帶他來到了自己的家鄉。這顯然是對白的提醒與告誡:歸鄉是蒙古人肩上永不能拋棄的使命。奶奶太捨不得白音寶力格,乃至她不得不急切地提議白與索米亞的婚事,從而可以給即將離鄉的白一種更為現實的牽掛,在後來的敘事中,這份牽掛確然成為白歸鄉的幾乎可以說是最根本的因素。
回憶之河繼續流淌,許諾八個月歸期的白音寶力格三年後返鄉,准備和索米亞成婚,但迎接他的卻是索米亞失身於希拉並懷有身孕的殘酷現實。由於無法忍受感情上的「背叛」,白音寶力格斬斷與草原的千絲萬縷,再度離去。這是一個痛苦的抉擇過程,當奶奶和索米亞對和白共處的未來尚存希望之時,白一句「這是你的家,該走的是我」則對這一切進行了徹底的宣判。但是這場抉擇的痛苦掙扎中,白是一意孤行的,他只是固守於自己的價值判斷(而這價值判斷的標准,顯然植根於白離鄉多年所受的教育)從而最終選擇逃避,讓時間沖刷痛苦,以時間埋葬親情與愛情。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的一個小敘事段落中,導演以奶奶的語重心長的寬慰話語為媒介,完成了一場對主流(漢族)倫理觀的質詢——「這男人就得有個男人的樣子…..這種事我見得多了,事情總會過去的」。此外,白的這次離鄉場景,導演給予了細膩刻畫:被白雪覆蓋的草原,祈福的奶奶,淚眼朦朧不置一言的索米亞,以及白乘車行進中緊追不舍的「黑駿馬」——這無疑是一場永別,在這場儀式中,語言多麼蒼白。
影片再次切到了與影片開頭同時空的畫面,上面呈現的唱詞暗示了這第三次回歸恰是一場白對於奶奶和索米亞的找尋。白找到了索米亞的家,12年後的索米亞已是五個孩子的母親,而奶奶和「黑駿馬」卻早已不在。家訪的教師對索米亞不經意的誇贊恰是一種對12年前白所做抉擇的反諷。「我們早把你忘了」,索米亞的丈夫達瓦倉如是說。無力面對達瓦倉的責備,白只得暫時逃離,與琪琪格同去飲馬,與拉柴回來的索米亞相遇。當深夜白和索米亞失眠獨處,白說出了鉤沉已葬埋的記憶從而為自己的記憶尋覓歸宿的渴望:「索米亞,說點什麼,好嗎?」,影片隨著索米亞堅定又艱難的回答話音,帶來了一個堪稱經典的「閃回」:茫茫風雪中,年邁的奶奶略有些神經質地拿著12年前白送的望遠鏡找尋白,「白音寶力格,放羊還沒回來?」然而心酸的詢問卻只能由自己來回答。
之後的白教小學生唱《蒙古人》的場景可以說是對影片主題的一次很好的復沓呈現,正如這歌所唱道的「遼闊無邊的草原,是哺育我成長的搖籃;養育我的這片土地,當我身軀一樣珍惜」。這便是影片中反復探索的蒙古人的魂魄——遼闊的大地不光培育了是豪邁的性格和對自由的熱求,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的蒙古人的魂靈中更有著這樣的特質:有所敬畏與懂得感恩。
這是一個關於思念的故事,在這場綿延的思念中,思念者與被思念者交替缺席,親情愛情只是一場凝固的遺憾;這亦然是一個反思與回歸的故事,是蒙古民族的一則自我寓言
❷ 《黑駿馬》讀後感1000字
《黑駿馬》讀後感
小時候,我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夢想:我一個人騎著一匹駿馬馳騁在蔚藍的天空下,在輕輕的草地上,不遠處,會有幾個蒙古包,牧羊人在一群可愛的羊裡面不停的穿梭著,勤勞的蒙古婦女們在奶牛旁不停地擠牛奶,日落時分天空被紅霞染得紅通通的,藍天和白雲都變成了快樂的化身,讓大草原上的一切都變得那樣的美好。在那一望無邊的大草原上,我願化作一匹馬,永遠奔跑於它的上面;我願化作一隻羊,在草原深處為牧羊人提供安慰;我願化作一棵草,為原本茂盛的大草原再添加一抹新綠;其實,我更加願意化作一名教師,將科學知識傳授到祖國的每一個角落,化作一名獸醫讓草原上的一切生靈都擺脫疫病的折磨。
讀了《黑駿馬》之後,我對草原上的生活又有了一種新的認識。草原上的生活其實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愜意,艱苦的生活環境同樣讓那裡的人們飽含辛酸,人的生老年病死也無時無刻都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男女的不公平待遇更是蒙古女孩兒一生的悲哀……
我不想去過多的敘述文章的內容,這是一篇完整的作品,任何敘述都會使它顯得蒼白、平淡、無味,對於作者、讀者都是一種無形的傷害,只有自己用心去體會才會了解其中的奧秘。
人們常說「愛情」是永恆不變的主題。這篇小說的背景離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很遠了,我不能親身體驗它的那種經歷,惟有愛情才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鳴。白音寶力格和索米婭的愛情並不是多麼轟轟烈烈,更不是多麼纏綿悱惻,而是在平時的生活中所不知不覺地流露出來的,是如此的自然,不加任何修飾的,平平淡淡的,彷彿他們的愛情是美麗的蒙古草原孕育出來的一樣。然而這樣的愛情卻因為一個孩子而被摔的粉碎。難道愛情是是一件瓷器嗎?它經不住任何的風吹雨打,稍微一個不小心,所有的海誓山盟都在剎那間化為烏有,一切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對於草原上的那種不公平待遇,我真的感到十分的憤怒,為什麼女孩子在蒙古草原上無論遭受什麼樣的待遇都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是被強奸而生子也被她最親的奶奶認為是「佛爺和牧人們對此事並不介意,草原上的女人世世代代都如此,知道索米婭能生養是件好事。」他們難道對於女人沒有最起碼的尊重嗎?他們竟然可以如此平靜的接受這不公平的一切,沒有任何的反抗,我多麼希望在小說的結尾處可以提及索米婭勇敢地像這種不公平提出反抗,然而沒有,蒙古草原上的婦女們依舊默默地忍受著……讀完《黑駿馬》我有一種文已盡,但意未止的感覺,總覺得應該再發生些什麼,也許是看慣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局吧,對這種愛情的悲劇有些不適應。
漸漸地我發現我已經愛上了蒙古的大草原,愛上了那粗獷的不需要任何人工修飾的音樂,我知道也許在我的一生中我都不可能親自去感受大草原的美麗與浩瀚,但在我的內心深處一定會為我那可愛的蒙古大草原留下一方凈土。
❸ 今天看完了《黑駿馬》這部電影,真的很不錯,但是影片的最後沒有看懂,求解含義!
我是先看了小說《黑駿馬》才把改編的電影看過的。電影里有很多情節都被壓縮了,故事沒有講明白...建議你能去看看小說。索米婭本來能和白音寶力格過上美滿的生活,但是因為希拉...索米婭不得不嫁給一個不愛的人生活,不得不接受現實,把自己對白音寶力格的愛隱藏,承受本不屬於她的的生活的煎熬與勞作。索米婭她是草原的孩子,她知道生活的不易。她在學校照顧孩子們的生活,她的現在和將來就會像已故去的奶奶一生做的事情一樣:收養孤兒,把他們養大成人。她以後也會變成草原上的老額吉。她想抱養白音寶力格的孩子,是因為她還愛著白音寶力格,這也許是她能做的唯一的事情了。最後的那聲呼喊...白音寶力格也許是心存歉意和滿滿的後悔吧,不會有「特殊」的含義了。唉,我看電影的時候哭了啊...就在索米婭哭著對白音寶力格說:「你為什麼不是琪琪格的父親。」唉,看到這我就沒控制住,難受的不行。
❹ 《黑駿馬》讀後感咋寫
這天,當我看完了《黑駿馬》這本書時,心裡思潮起伏,想到了很多很多……
這本書是英國作家安娜-西維爾花了8年時刻完成的一部深受人們喜愛的著作。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適合兒童閱讀,也適合成年人看的。聽爸爸說,這本書被世人稱為「第一部真正的動物小說」。
這本書講了一匹黑駿馬輾轉多人、遭受了不一樣人的不一樣待遇的故事。讀著這本書,我彷彿看到了馬兒們的痛苦經歷,讀到這本書最後一點的時候我為黑駿馬找到了一個善待自己的家而高興。這引發了我的思索,作為人類,我們就應具有什麼樣的品質;我們對動物的漠視和不屑一顧,對動物進行的虐待,這是我們人類最大的悲哀!
這本書讓知道了一個信息——動物也有感情。為此,我強烈地呼籲:我們要愛護動物,善待動物,關愛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每一條生命!
❺ 急求!!!黑駿馬讀後感
在我的書桌上,有一本散發出油墨清香的《黑駿馬》。這本書是我前不久在「雅智書店」里買下來的,也是我心儀很久的一本好書。
封面上是一匹黝黑的馬兒在草地上奔跑,而它的四周是一望無際的牧場漂亮極了。
《黑駿馬》內容上有四部,一共四十九章,裡面介紹了小黑(黑駿馬一開始的名字)出生在一片遼闊的草場上,在那裡渡過了它美好的童年生活,直到四歲的時候,小黑接受了良好的訓練後,才到了它的第二個家——伯特維克庄園。在這還有四匹馬,兩匹母馬名字分別叫做辣姜和快腿,兩匹公馬的名字分別叫正義和奧列弗爵士,它們都有是小黑的好朋友,是到這里後,女主人才將小黑改為「黑駿馬」的雅號。從此以後,黑駿馬就在這里經歷了它坎坷的「馬」生!
雖然現在我還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但對書中的主人公——黑駿馬,充滿了敬意,也讓我懂得了,動物也有喜、怒、哀、樂,我們今後對待動物也要像對待人一樣友好,因為動物也有情感。
記得有位名人曾經說過:書是知識的源泉。是啊,一本好書,會使我們受益匪淺。最近我讀了《黑駿馬》這一本書。這本書中,馬以第一人稱向我們傾訴了他和他的朋友們飽嘗的人間的酸甜苦辣,揭示了人性的善惡美醜,,表達了作者安娜•休厄爾渴望人類善待動物的美好願望。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匹叫「黑驪」的駿馬,通體黑亮,他的傳奇經歷構成了小說的題材。「黑驪」最早生活在戈登老爺的牧場上,這段時光很快樂,接著又去了波特維庄園,在這里他結識了好朋友生薑,歡蹄••••••可是好景不長,他又被迫賣給了別的車夫••••••最後,經過周轉了好幾次,他被他原來的車夫買下了,從此過這幸福的生活。作者通過一匹馬,向人們呼籲:馬也是有感情的,不是人們所說的「啞巴畜生」你善待它,他也任勞任怨的為你服務。你虐待他,他是不會心服口服的為你服務。我想起了車夫約翰說的一句話:「我不同意『每個人只關心自己的利益』這句老話,這是一句自私、野蠻的老話,不管是誰說的。如果有人認為他只需要考慮自己的利益,那他大概要像小貓小狗那樣淹死了才會把眼睛睜開」這句話說的非常好!我們要建立人與自然的的和諧關系,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難道我們不可以從約翰的這句話中得到某種啟發嗎?在作者筆下,社會的貧富懸殊同馬匹的悲慘遭遇相互交織。黑驪在馬匹拍賣會上有一段內心獨白:「貧窮和苦日子似乎使有些人的心腸變硬了,但也有些人我願意用我最後的力氣為他們效力,他們沒有錢,衣衫襤褸,但是心地善良,有人性,他們的聲音一聽就值得信賴。」在一一匹馬看來,貧窮與富有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一顆善良的心。讓我們一起保護動物吧!讓他們有一個溫暖的家!名師點評:小作者這篇作文寫得很棒,觀點鮮明、敘述生動。作文首先介紹了故事的主要情節和主人公,然後通過描寫黑駿馬「黑驪」的故事表達了小作者希望大家一起保護動物的想法。故事中的「黑驪」雖然只是一匹馬,但是在主人的眼中,卻也是有感情的,所以得到了主人約翰的善待。小作者在文中分別引用了作者、車夫約翰、黑駿馬的三段話,這三段話寓意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要建立和諧的關系,人類必須付出感情這個道理。這些話引用得很好,能夠給讀者以很深的啟示。第六行「此過這幸福的生活」中的「這」改為「著」。倒數第四行「這句話說的非常好」中的「的」改為「得」。
❻ 張承志《黑駿馬》內容簡介和讀後感
內容簡介:《黑駿馬》講述的是一匹黑色小馬的故事,「他」快樂的生活在一個山村裡,從小便受到良好的訓練,身為一匹馬,「他」明白自己應該服從主人的任何命令。但是,因為各種情況「他」被轉賣給了另一個主人,幸福的命運開始有了轉變。
讀後感:
黑駿馬是一個黑駿馬長的很帥氣,皮毛細密而柔軟,黑得閃閃發亮,蹄子一白一黑,前額還長了一塊白斑,就像黑色的天幕上鑲著一顆亮閃閃的星星。它溫順聽話,主人讓它干什麼它就干什麼,從來不反抗。它也很聰明,能領會主人的意思。它很有耐力,能一停不停地拉上幾頓貨物行走幾十英里。 馬也是一種動物,不管他是什麼動物,我們都應該去保護他們,就像課文上說的,我們和動物是共同屬於一個家園。這個大地不能沒有動物、植物,也不能沒有人類,我們和動物、植物是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但是在現在,我們卻在殘殺自己的朋友,我們就一定要這樣殺害自己的同伴嗎?我們在這里就應該保護動物,給動物創造出一個美好的家園,而不是一個充滿死亡的家園。
❼ 求:張承志《黑駿馬》的讀後感(1000字左右),謝!
《黑駿馬》小說以遼闊壯美的大草原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駿馬》為主線,描寫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寶力格的成長歷程,描寫了他和索米婭的愛情悲劇。小說以舒緩的節奏,優美的筆法,再現了草原民族的風俗人情。歌頌了草原人民善良、朴質、勤勞的美德。 故事梗概是這樣的。 白音寶力格幼年喪母,父親無暇養育,把他託付給伯勒根草原上的老額吉(母親的意思)撫養;少女索米婭(春天的新芽的意思)是個孤兒,因同樣的原因也被老額吉收養。額吉沒有親人,把兩個孩子當親生兒女一樣撫育成人。兩個孩子漸漸長大,額吉想讓他們結為終身伴侶,但心懷抱負的白音寶力格一心想到外面讀書,將來做一名獸醫。白音接到通知,要他到蘇木(鄉鎮)參加獸醫培訓班,這正是他所期盼的。索米婭送白音去培訓班,搭的是一輛運羊毛的貨車,因駕駛倉已坐滿,兩個人坐在貨箱的羊毛堆里,貨車夜晚出發,深秋的寒風透骨,兩個年輕人相互依偎著,直到天邊露出曙光。 在朝霞的見證下,兩人立下誓言,要結為夫妻,永世相愛,並約定培訓班結束後就回家結婚。白音學成回到伯勒根草原,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他發現索米婭總是躲著他,並以異樣的目光驚惶的注視白音。在一次年輕人的聚會上,酒後的白音寶力格得知,索米婭已經懷上了黃毛希拉的孩子,黃毛希拉是個遠近聞名的惡棍。白音寶力格的精神幾乎崩潰,在巨大的打擊下,他決定出走。 九年後,白音寶力格大學畢業,成了自治區畜牧廳的一名技術員。因為作草原牧業調查,27歲的白音寶力格又回到了家鄉伯勒根草原。他決定去尋找他的索米婭,而此時,索米婭已經遠嫁到諾蓋淖爾湖畔的異鄉。老額吉死後索米婭帶著孩子(此前她生下了黃毛希拉的孩子,給她取名其其格(美麗的小花的意思。))艱難度日。 車夫達瓦倉可憐她們母子,娶了索米婭,索米婭又為達瓦倉生了三個兒子,一家人在諾蓋淖爾過著窮困而平靜的生活。其其格是個異常瘦弱的小姑娘,繼父對她不怎麼好,為了給其其格幼小的心靈一絲安慰和期待,索米婭謊稱其其格的父親是白音寶力格,並告訴其其格,她的父親有一天會騎著一匹叫鋼嘎哈拉的黑駿馬來找她們。當他們相見時,白音寶力格默認了這個善意的謊言,而其其格真的對白音寶力格產生了父親一般的依戀…… 小說的最後,白音寶力格騎著黑駿馬離開了諾蓋淖爾,唱起了這首《鋼嘎.哈拉》(黑駿馬的意思)長調古歌。「當我的長調和全部音樂終於悄然逝去的一霎間,我滾鞍下馬,猛的把身體撲進青青的茂密草叢之中。我悄悄親吻著這苦澀的草地,親吻著這片留下了我和索米婭的斑斑足跡和熾熱愛情,這出現過我永誌不忘的美麗朝霞和伸展著我的親人們生路的大草原。我悄悄地哭了,就像古歌中那個騎著黑駿馬的牧人一樣。」 哀婉的長調 母性的光輝||張承志《黑駿馬》 讀完張承志的小說《黑駿馬》,我想了很久。 這是一部很久以前的小說,久到,70年代生人的一輩也跟小說的時代背景差著一代。小說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卻獲得了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它以遼闊壯美的大草原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蒙古民歌《黑駿馬》為主線,記錄了青年白音寶力格的成長歷程,描寫了他和索米婭的愛情悲劇。我不想復述這小說的故事情結,因為對一部完整的作品而言,任何復述都有損於她的完美,任何縮減,都是對她的傷害。我只想說說我看這篇作品的思考。 關於愛情。有人說,愛情,是文學永恆的主題。這是對的,但它首先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才會被文學創作者們認識到、寫出來,也才能在寫出來後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而久傳不衰。《黑駿馬》中白音寶力格和索米婭的愛情,來得自然,來得熱烈,就象在烈日中暴曬著的一枚豆夾,突然就爆開來;但,結束得也快,也劇烈。當白音寶力格興奮地從學校培訓半年後飛奔歸來,迎接他的,是索米婭鼓鼓的肚子。這肚子里的孩子,來源於罪惡,卻把一個原來熱烈得彷彿沸騰、濃重得似乎化不開的愛情,降到了冰點以下,淡到了比水還清,把一份相守終生的誓言砸得粉碎。愛情是一件瓷器么?美麗而易碎?愛情是一張水粉畫么?只能掛在牆上,但自然的雨水一淋,就變得斑駁?愛情是烈酒么?喝下去讓人熱血沸騰,但點起來卻烈火熊熊,把一切燒干燃盡…… 關於人生。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被問過: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在我的想像中,如果問的是街頭的艷裝少女或酷酷少年,估計會笑,然後給你一個回答:是快樂!而一個老年人無論男女,估計都會告訴你:是兒女。中年人,大多會一笑而過,甚至會有人以智者的眼神嘲弄你,彷彿是說「這么簡單的問題,你怎麼還沒想明白?」實際上,中年人,是活得最聰明,卻想得最糊塗,所以生活得最累的一代。中年人,什麼都經過了一些,對什麼事都有了一些思考,也有了一些應對的方法,看起來成熟了一些。但實際上,中年,只到了學生時期的中學時代,什麼知識都有了一定基礎,什麼方程都了解了一定的解法,卻廣而不專,博而不深。只有每經過一次新的課程,每經歷一次生活中或大或小的變故,或者,對自己以前的人生經歷有一次深刻的再認識,才能有一次質的飛躍,思想上更成熟一層。 關於生命。實際上,這部作品最讓我震撼的,是奶奶和索米婭對待生命的態度。得知索米婭被那個黃毛惡棍強奸並懷孕了,白音寶力格憤怒地跑回家找出父親給他的蒙古刀,要去殺了那個黃毛鬼。可是奶奶卻用充滿奇怪的口吻說:「怎麼,孩子,難道為了這件事也值得去殺人嗎?」奶奶認為,佛爺和牧人們對此事並不介意,草原上的女人世世代代都如此,知道索米婭能生養是件好事。她們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而自以為是文明人的主人公,包括我們,都很難接受。我們都知道,我們本身,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我們選擇的。我們也都相信,人,是生而平等的。但我們還是難以接受,那些罪惡種下的果實,把本不屬於那個孩子的罪惡強加於他的頭上。早期,想扼殺他的生命;後期,直接扼殺他的思想與靈魂。那個叫其其格的小女孩,在索米婭的母愛下,雖然生得先天不足,卻後天健康、懂事,聰明、善良,每讀到作者描寫她的語言,我都心裡疼一下…… 我喜歡蒙古長調,那悠長、粗曠、宏亮、高亢、哀婉,只用聲調不用歌詞就能唱得你盪氣回腸的音樂,那種你只聽過一次,第二次就能在千百種音樂中一下就分辨出來的音樂。 這一次閱讀,我循環聽著兩首歌,騰格爾的《天堂》,還有一首,不是他唱的,名字也叫《黑駿馬》。
❽ 黑駿馬讀後感英文100
寫的很好,謝謝你呀!
❾ 求文檔: 英語《黑駿馬》讀後感
<《黑駿馬》是一個非常好的19世紀下半文壇經典兒童小說。小說主人公「黑駿馬」是一匹漂亮的黑馬優良的種子,從小生活在貴族人家,性格溫順、善良,而且聰明,主人非常喜歡他。
但是好景不長,主人家裡有了變故,黑駿馬不得不被賣掉。他的公司被賣過多次,接觸過各種人:有喝多了酒就拿馬氣體,動輒抽鞭子的出租馬車車夫,有不把動物很少的野蠻人,也給其他動物這樣一個好朋友,一個世俗的一點虛偽。
黑駿馬用惟妙惟肖的語言,講述一個美麗的故事,讓每個讀故事的人都感到:動物通人性,我們怎樣對待動物,動物
❿ 張承志《黑駿馬》讀後感
我認為書中結局是最好的:索米亞結婚生子,白音寶利格有自己的新生活。如果當初白音寶利格原諒了被別人玷污以至懷孕的索米亞,他倆結婚了,這個事仍會是他倆生活中的傷疤,永恆的隔膜。白音寶利格離開是最好的選擇,起碼他倆之間會有令人回味一生的愛戀。如果要抱怨,就抱怨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