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可以簡述一下田氏代齊的故事嗎謝謝~~
田氏代齊,也叫田陳篡齊。指中國戰國初年陳國田氏後代取代齊國姜姓呂氏成為齊侯(齊威王始稱齊王)的事件。
公元前545年,陳國公族田完的四世孫田桓子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齊國當國的慶氏。之後田氏、鮑氏滅欒、高二氏。
田桓子對齊國公族「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對國人「之貧均孤寡者,私與之粟」,取得公族與國人的支持。
齊景公時,公室腐敗。田桓子之子田乞(田無宇的兒子,即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齊之民歸之如流水」,增加了戶口與實力。是謂「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
公元前489年,齊景公死,齊國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自立為相。從此田氏掌握齊國國政。
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恆(田成子)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1)田氏代齊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田氏代齊」的主要人物:
1、齊太公田和
齊太公田和(?―前384年),媯姓,田氏,名和,生稱為子禾子,田莊子之子,田悼子之弟。其妻據其子桓公午追謚為孝大(太)妃,名不詳。陳完的八世孫。
前391年,田和自立為齊君。放逐齊康公於海島,使食一城,以奉姜姓之祀。
康公十九年(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以示別於姜姓齊國,史稱「田氏代齊」。前379年齊康公死,田氏並其食邑,呂尚至此絕祀。
2、齊康公
齊康公,生於公元前455年,姜姓,呂氏,名貸,華夏族,是齊宣公呂積之子。公元前404年即位齊國國君,在位26年。前391年「遷康公於海上,食一城」。
後來,一城也被收回了,齊康公只好在鈄坡上挖洞為灶。最後於公元前379年死亡,享年76歲。齊康公沉湎於酒色,但是與之相反的陳氏的後代田和卻籠絡人心。
當時田氏大權在握,代替姜齊已經指日可待了,於是公元前386年演出了「田氏代齊」的一場鬧劇。
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去世,葬於現在的臨淄區聶仙村西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田氏代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田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齊康公
② 田氏代齊講了什麼
齊景公時,公室腐敗。田桓子之子田乞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齊國百姓生活殷實,百姓紛紛歸屬,從而增加了戶口與實力。
公元前489年,齊景公死,齊國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自立為相。從此田氏掌握齊國國政。
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恆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又以體恤民間,賞罰分明爭取民心。
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被周王冊命為齊侯。
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至此,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田氏完全控制了齊國政權,完成了齊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大轉變。因此,田氏代齊不僅是齊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這一歷史大變革中的一件大事。
③ 田氏代齊:田氏奪走了姜子牙的齊國,為什麼不改國名呢
商朝末年,在其殘酷、腐敗、黑暗的統治下一步步走向衰敗,而西方的周國卻悄悄地發展起來,尤其是周文王即位以後,他勵精圖治,四處延攬人才,而此時的商紂王剛愎自用,覺得天下人除了他沒有能人了,這樣一來就導致很多人才得不到重用,其中有一位就是姜子牙。
管仲畫像
齊桓公後來又連問公子開方和豎刁怎麼樣,這兩位也被管仲否認了,管仲還叮囑齊桓公離這三位遠一點。齊桓公最開始是聽了,把他們都打發走了,可是沒過多久齊桓公又思戀他們,又把他們召了回來。
齊桓公晚年,由這三位奸臣掌權,他們都不是省油的燈,在齊桓公病重之時,易牙與豎刁發動政變,把齊桓公立的太子趕出齊國,擁立公子無虧,從而引發了五公子之亂,五公子是指齊桓公的五個兒子,他們相互爭權奪利,齊桓公被餓死於病榻之上。
雖然五公子之亂最後被平息,太子也回到齊國即位,但是內亂並沒有徹底解決,五公子的狼子野心還在。此後,齊國30多年內,齊桓公的兒子們發動了幾次政變,五個兒子都輪流做了一回君主。齊國經過多次內亂之後,被搞得烏煙瘴氣,開始走下坡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內亂帶來的傷害還未消除,齊國又陷入高氏、國氏、慶氏、欒氏之亂,齊國從此再也無力爭奪霸主之位,公族勢力一落千丈。
④ 齊國田氏代齊
田氏代齊,指中國戰國初年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的事件。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絕祀,姜姓齊國完全為田氏齊國取代。
奔齊
齊桓公十四年,陳國公族內亂,公子完為避禍奔逃至齊國。齊桓公欲封公子完為卿,公子完不受,只接受工正之職。陳公子完,媯姓,至齊國後以田為氏,為齊國田氏之祖。
興起
前545年,田完四世孫田桓子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當國的慶氏。之後田氏、鮑氏滅欒、高二氏。田桓子對齊國公族「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對國人「之貧均孤寡者,私與之粟」,取得公族與國人的支持。齊景公時,公室腐敗。田桓子之子田乞(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齊之民歸之如流水」,增加了戶口與實力。是謂「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前489年,齊景公死,齊國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自立為相。從此田氏掌握齊國國政。
代齊
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恆(田常子)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⑤ 田氏代齊,為何說是一次沒有發生流血或整肅行動的權力交接
田氏代齊,是春秋到戰國時期的標志性事件之一。田氏代齊這件事情給人的感覺就是潤物細無聲的那種,而他的發生則是在於田氏百年間的精心謀劃。其實從當時的情況看來,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國的主人,似乎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後來田氏更是掌握了齊國的國政,可以說田氏已經成為了齊國中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家族了。而到了這時候,田氏就開始為他們如何取代姜姓做准備了。到公元前391年,田氏更是直接放逐了齊康王,在得到周天子的認可之後,自己取而代之成為了齊國的國君。而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這種行為也是徹底拉開了戰國時代的大幕,再之後的數百年則是齊楚燕趙魏韓秦這七國專屬的舞台了。
⑥ 田氏代齊是怎麼回事
在公元前379年,齊國發生了一個重大的政治事件,即齊康公去世後,齊國的國土被田氏所擁有,姜姓呂氏從此退出齊國的歷史舞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齊」事件。
一、奔齊:齊桓公十四年,陳國公族內亂,公子完為避禍奔逃至齊國。
二、興起:前545年,田完四世孫田桓子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當國的慶氏。田桓子之子田乞(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齊之民歸之如流水」,增加了戶口與實力。是謂「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
三、代齊: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恆(田常子)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大事記年
公元前671年,陳國公族內亂,陳公子完為避禍奔逃至齊國,至齊國後為齊國田氏之祖,(「陳」「田」本為一字)。公元前545年,田完四世孫田無宇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當國的慶氏,取得公族與國人的支持。
公元前489年,田乞自立為相,田氏掌握齊國國政。
公元前481年,田恆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
公元前391年,田和廢齊康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
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史上又稱:"田代呂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田氏代齊
⑦ 為什麼田氏代齊又叫陳氏代齊
因為田氏祖先是陳國公子,到齊國後改姓田。田氏代齊,指中國戰國初年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的事件。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絕祀,姜姓齊國完全為田氏齊國取代。
齊桓公十四年,陳國公族內亂,公子完為避禍奔逃至齊國。齊桓公欲封公子完為卿,公子完不受,只接受工正之職。陳公子完,媯姓,至齊國後以田為氏,為齊國田氏之祖。
(7)田氏代齊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田氏代齊,也叫田陳篡齊。公元前532年,陳國公族田完的四世孫田桓子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齊國當國的慶氏。之後田氏、鮑氏滅欒、高二氏。田桓子對齊國公族「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對國人「之貧均孤寡者,私與之粟」,取得公族與國人的支持。
齊景公時,公室腐敗。田桓子之子田乞(田無宇的兒子,即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齊之民歸之如流水」,增加了戶口與實力。是謂「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公元前489年,齊景公死,齊國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自立為相。從此田氏掌握齊國國政。
⑧ 田氏代齊怎麼回事
http://ke..com/view/90558.htm
⑨ 田氏代齊
田氏代齊,指中國戰國初年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的事件。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絕祀,姜姓齊國完全為田氏齊國取代。
前545年,田完四世孫田桓子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當國的慶氏。之後田氏、鮑氏滅欒、高二氏。田桓子對齊國公族「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對國人「之貧均孤寡者,私與之粟」,取得公族與國人的支持。齊景公時,公室腐敗。田桓子之子田乞(即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齊之民歸之如流水」,增加了戶口與實力。是謂「公棄其民,而歸於田氏」。前489年,齊景公死,齊國公族國、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國、高二氏,另立公子陽生,自立為相。從此田氏掌握齊國國政。
代齊
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恆(田成子)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⑩ 田氏代齊的介紹
田氏代齊:指中國戰國初年齊國田氏取代姜姓呂氏成為齊侯(齊威王始稱齊王)的事件。《史記·齊太公世家》、《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講述了姜齊以及田齊的興衰史。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晏嬰預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雖無大德,以公權私,有德於民,民愛之。」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侯的合法地位。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去世,奉邑入於田氏,姜姓呂氏從此退出統治齊國的歷史舞台。史稱田氏代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