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人物觀後感
《三國演義》觀後感:關羽
我最近拜讀了我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深深的被書中的歷史人物所感動,尤其是蜀國五虎大將之首關雲長。
威武的關雲長
據書中描述關雲長身高九尺,鬢長二尺,面如紅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手持82斤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話說在火燒新野後劉備與孫權聯盟,吳國的都督周瑜見劉備儀表堂堂,十分的嫉妒於是有害劉備之意,有一次周瑜喚劉備意事欲害劉備正當要動手時忽見關羽在帳子後面,因此未敢動手。
勇猛的關公
過五關斬六將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是關雲長的威武更體現在戰場上,前期在呂布出爾反爾後劉備不得不退守小沛,失小沛後劉備投了袁紹,張飛佔了古城,只有關雲長未得突圍,無奈之下關羽只好隻身退守屯土山,連殺曹操幾次突擊。在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欲與董卓手上的一員大將華雄無人可敵擋住了眾軍的進路,這時使關羽挺身而出不到一陣關羽便提著華雄的首級進賬,眾人無不驚嘆。
忠義的關羽
關公的忠、義是人人感嘆的。這忠主要表現在關公對劉備的敬仰上,在前期曹操曾經花費重金來賄賂關羽但是關於就是不做反叛之將,害得曹操把赤兔馬也賠進去了。後期關公曾經過無關護送過劉備的兩位愛妾。義是關羽的強項也是關公致命的弱點,在這我特別要說這一項,1、曹操赤壁之戰打敗而回時,欲與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算準了曹操要從華容道逃跑,但是就在華容道的最後一站也就是關羽把守的,待曹操一到,關羽在中其餘500個刀斧手望那一擺,當時就把曹操嚇住了,他知道這一回他是在也逃不了了(他深知關公的厲害之處),這時曹操手下有一員軍事說:「只有主公你親自去才可化險為夷。」曹操見沒有其他的辦法就親自去了,終於說服了關羽,說實在的是關羽看在往日的曹操對他的情分上,和曹操手下大將張遼的面子上才放了曹操一馬,這樣看了曹操的赤兔馬算是沒有白送。這個義是背著殺頭的危險,因為關羽在之前不是還立了軍令狀嗎?
關公的堅強
關公的堅強也是令人稱奇的。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中說道由於關公中了冷箭而且這箭上有劇毒,名醫華佗為關公刮骨療傷而且關公拒不服用華佗的,而是猶如平常還可以下棋,呀真是然人佩服。
說句是在的這個關老爺的神是稱奇的地方。
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因為拒不投降造就了被殺的命運,但是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關羽並沒有因此而斷文,又在第七十七回中出現,說的是關羽在玉泉山顯靈,與曾經救過他的普凈長談,又在吳國的慶功晚會上使呂蒙暴死。曹操見到關羽首級的時候那首級的眼睛回轉,最會張,嚇得曹操從此卧床不起。更神的使在事發後26年,關興(關羽的兒子)遇險的時候忽然見一位面如紅棗身披綠袍金凱一眼辨認出那是父親,你說神不神?
總之關老爺是正義與勇敢的化身。
⑵ 跪求關雲長觀後感
關雲長觀後感
之前風聞此片為RPG電影加強版,以為確系莽夫亂戰,別無新意。看過大半後也確有此感,甄子丹那種「騎馬與砍殺」式的快感,的確有些審美疲勞(當然,也不排除中間個別場面的處理手法很好,比如殺卞喜的那場)。不過看到後1/4,還是感覺有些意思,略記如下(完全針對影片而言,不考慮史實因素):
影片中有兩句台詞反復出現,一句是當關羽被除曹操之外的幾乎所有人(包括他的初戀情人兼嫂子)所不能理解、進而遭到他們追殺時所說的「難道關某非死不可嗎?」,還有一句是除他的初戀情人兼嫂子之外的幾乎所有追殺者在回答他這句詰問時所說的「皇命難違」。
這恰如其分地展示了關羽自身價值觀的作繭自縛。對於國家建構,他是一個命定論者,認為神器不可覬覦,天命歸於天子。
這里的天子,獻帝,則被導演拉來作為最大的反派——一個近乎愚蠢的反派。關羽與獻帝在田間閑聊勸其脫離曹操時獻帝的表白,道出了一個盧瑟切盼成功的熱望。獻帝說:「十幾年來,朕被人挾持著從一個皇宮走到另一個皇宮,又從一個廢墟走到另一個廢墟,身邊的大臣喝的是死去大臣的鮮血,吃的是他們的屍體。是曹操,給了朕天子的體面和尊嚴,喝上了肉湯。」關羽問:「難道為了一口肉湯可以放棄天下嗎?」獻帝答:「只有能力,才能拯救天下。曹操不想當皇帝,曹操比朕有能力。不過,即便他想當皇帝,如果朕即天命,那麼朕提高自己的能力,將來也一定能戰勝他。」
這段對話發生在影片的開初。前面幾句頗讓人感到是正面之詞,關羽反倒相形之下顯得迂腐不堪,讓人誤解為導演不只要為曹公平反,更要為獻帝去污名化。然而,到了最後一句,就讓人脊樑骨冒冷汗了。可以說,如果關羽是個天命論者,那麼獻帝其實是個成功學狂熱痴迷人士。他痛感自己盧瑟的過往,由衷地崇拜曹操——只是因為他的成功效果而非其救世平天下的抱負。獻帝看似精明,其實愚蠢,他的人生目的太過單薄,也正因為單薄而使他可以毫無顧忌、不擇手段。他把精明寫在臉上,生怕觀眾看不著看不透,他只想成功,或者至少做一個有福的盧瑟——盧瑟福,他對曹操有著揮之不去的濃郁的戀父情結。他希望學習曹操,超越曹操。
片中的曹操,正處於一個功利主義者或效果論者向美德倫理論者或動機論者轉換的軌道之中。他本是個精於算計但目的高純的理想主義者。這樣的人,莫說獻帝學不得,曹操的部下,也一個都學不得。因為孟德有其定力,尚能釐清手段與目的之間的差異。獻帝東施效顰,吞了成功學的鴉片,在事功增長癖的道路上樂此不疲。而曹操的那些低級部下,則更等而下之地成了盲目服膺嚴刑峻法的法家且自認高義的迂腐奴才,「皇命難違」就是從這些人口中說出。曹操的那些高級將領和智囊(順便說一句,影片里把荀攸黑得很慘啊),則無一例外地成為極端的實用主義者,動輒將「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金科玉律拿出來規勸有意回頭的曹操。
曹操從不做自我批評,不會否定自己的過往,但他是一個修正主義者,嘗試著漸進修正,將過猛的救世之葯逐漸減少劑量,匡正人心,恢復信任,積累社會資本。關羽所追求的仁義二字,正激起他的共鳴。
當曹操得知是荀攸、許褚、張遼等人矯旨追殺關羽時,他拔出利劍欲斬殺荀攸,眾將把他的格言祭起,他獨上危樓,微笑著,口中喃喃自語:「好,你們,對了;是我,錯了。」當這部RPG大片的最後曝出的終極BOSS是那個乳臭未乾的漢獻帝時,當他用曹操的口吻說「不殺關羽,天下將永無寧日」時,曹操所能做的則只有揪住獻帝的脖領子,面部肌肉劇烈跳動,隨之演變為大笑、狂笑,隨後丟下一句:「那你今天一定要殺了關雲長,否則,從今天起,我保證讓你永無寧日。」
曹操的這兩番被逼表態和被逼重新確認自己早年的信條,他的微笑、大笑和狂笑,究竟是對自己帶出了一批「深肖朕躬」的學生(包括天子)、對他們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欣慰,還是對這些蠢材誤讀自己、將目的手段錯置而至異化後的心酸?不得而知。是否那個讓縣自明本志令中的理想主義的曹操,就是在此刻,在實用主義的部下、功利主義和成功學狂熱的漢獻帝的逼迫下,終止了他向美德倫理轉換的人格轉型進程?這是導演的合理想像,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然界沒有飛躍,人的思想也沒有飛躍。
曹操迎來了他的人生轉戾點,治世之能臣也好,亂世之奸雄也罷,他深為周遭世界的信任匱乏與人情冷漠的大環境和小氣候所累,再不動搖,也不回頭,做一隻特立獨行的狼。二十載光陰逝去,片尾哭祭關羽的已是須發皆白的老年曹操,痛惜之情雖仍溢於言表,卻已擠不出一滴眼淚,說出的話語也回歸到早年的成王敗寇邏輯。
現在再來說說關羽那句至死不解的疑問「難道關某非死不可嗎?」關羽不見容於任何派別。儒生王植要他非死不可,因為關雲長離皇權中心而去是背離了道統,過關斬將更是破壞了綱常。以「造反有理」起家的流氓無產者卞喜要他非死不可,因為關雲長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破壞了後革命時代的政治秩序和生活世界,在卞喜的眼中,這反,老子造得,你卻造不得,娜拉走後,就是吃肉喝酒魚肉百姓。曹操的部屬要他非死不可,在於陰謀論者的眼中就是個二元世界,沒有站在我們的隊伍里,便定要成為我們的死敵。獻帝要他非死不可,在於他太需要親手操縱一場成功學的匯報演出來證實自己的能力了,更何況,他並不把關羽的出走看作諸侯勤王、外逼內拱的必要一環,他更願意「攜曹操以令諸侯」。甚至連關羽的初戀情人兼嫂子綺蘭也差點逼得關羽非死不可,因為她腦子進水到認為只有劉將軍玄德公才能拯救萬民於水火,她認為曹操心性陰暗,而關羽為曹操所用,因而是助紂為虐,不合正統。
只有曹操理解他。當然,曹操也嘗試改造他。曹操給他灌輸過功利論。給他講過殺二十萬人換二十年穩定的道理,殺二萬人換二十萬人性命的道理,關羽被卷挾進這場功利主義的頭腦風暴中,妥協、抗爭,主動提出暗殺賊酋袁紹一人,以最小之犧牲換取最大多數之最大幸福。熟讀《春秋》的關羽,深知春秋無義戰,他不過知其不可而強為之。所以對於「真小人」曹操,他反而從不進行意識形態設防,毫無芥蒂。
影片的最後,導演讓關羽大徹大悟,直指獻帝要「殺了這個昏君」,獻帝則拿出「天命在我」作為擋箭牌,曹操的功利主義大局觀還是起了作用「這皇帝是萬萬殺不得滴」,因為殺了他,就會給更多人破壞關雲長尊奉的道統和秩序以合法性確認。
關羽不見容於任何派別,說到底,是他不見容於這個時代。恐怕,也只有在如此亂世,才可以有價值的支離破脆、頭腳倒置,有復雜的人性、叵測的人性和極具可塑性的人格,才可以見證一個「誠」字、一個「義」字。
⑶ 電影 關雲長 觀後感
這幾天看網上說有新片《關雲長》,我是個影迷所以剛上映就趕忙去電影院一睹芳容。
我相信這本影片會受到很多三國迷的指責。虛構的「琦蘭」一角讓我覺得有點不太適應!劉備未過門的小妾?關雲長是個放牛郎?青龍偃月刀就是把及其普通的兵器?漢獻帝居然執意要殺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守城者之將皆受王命要致關雲長於死地!關雲長的青龍偃月刀居然在和孔秀的搏鬥中被打斷了。也許對一個對三國歷史有點了解的人,都會有類似的疑問!
本片主要講述了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這段歷史。全片姜文演的曹操怎麼看都像麻匪「張麻子」。而甄志丹扮演的關雲長首先在身材上就有所欠缺,雖然有些非打鬥鏡頭中還穿了「內增高鞋」。關羽字雲長,身長九尺(漢朝1尺=現在23cm)也就是說關羽身高207cm。甄志丹在身高上就與關羽有很大的出入。影片中出現過多次「關雲長萬夫莫敵,要走,誰能留的住?」,但是綜觀全片,過五關斬六將,任何一個守將都不遜色於關羽。特別是第一個被關羽斬殺的守將孔秀,關羽居然只是僥幸獲勝!而三國演義記載的陪二位嫂夫人過五關斬六將在影片中改編為陪劉備未過門的小妾琦蘭過五關斬六將。這個虛構的人物居然成了本片的女主角。而且琦蘭居然還是關羽一直暗戀的夢中情人。方中信扮演的劉備在片中一閃而過。如果不留意還真有可能錯過呢!
本片有很濃的甄志丹電影的味道!特別是結尾處在樹林中一人誅殺眾多弩手的場面,讓我不自然的想到了精武陳真中的開頭,單槍匹馬幹掉德國人的那一幕。最後才知道,原來要關羽死的是漢獻帝,那個相信天命,相信能力,相信只要自己強大,曹操就會把江山交給他的那個人。也許這個漢獻帝才是歷史中真正的那個。試問那個皇帝不是玩弄政治的高手?
本片的優點就是:1.全片只有2處關羽擺POSE的鏡頭!2.動作場面還算精彩!
本片的缺點:1.演員選角比較失敗(曹操、關羽都不是很符合大眾)!2.全片有點虎頭蛇尾,結束較倉促!3. 台詞有些比較搞笑!
總的來說,值得一看,但不要期望太高!一部爆米花式的電影!
⑷ 關雲長的觀後感怎麼寫
先大概陳述一下故事情節,在評論一下電影的真題效果,最後說說這部電影給你什麼感覺,也差不多了
⑸ 《三國演義》關雲長義釋曹操讀後感300字
《三國演義》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WqMbGAxXdw5vryPAm5kfjw
在《三國演義》中有「三絕」:「智絕――諸葛亮」、「奸絕――曹操」、「義絕――關公」。在《三國演義》中,關羽被塑造成一位重情重義的「義聖」的形象,他是一位忠義之士。他忠於漢室、終於漢王劉備,即使在和劉備失散後投奔了曹操,也是降漢不降曹,並且時時大聽著劉備的下落。
⑹ 電影《關雲長》好看嗎
不怎麼「大片」的大片中的差片 因為有甄子丹 孫儷 還有 姜文 那些導演就自以為是大片 網路評分是 6分我覺得很正常 最多就7 分 導演他們居然還以為是網路有人策劃的搗亂的 評那麼低 。 影片比較接近現代 也沒有那種 壯觀的 豪邁的 或許還有點朦朧的 古代 的場面 景觀,九幾年的老古裝片都有那種感覺呢 ,不過或許沒有那種場面也沒關系吧 該有什麼樣的場景就有什麼樣的場景就夠了 只要感覺出來了 又適合就好了, 或許不要有那麼多現代感就好了 我感覺這戲沒有上面說的很好的場面 場景或者 整部戲給人的感覺 氣氛,或許導演差勁點或者 製片人差勁點了吧。 1這部戲的 道具 場景都很新 , 現代感很強 , 姜文說話也給人感覺有現代感 不是很好。2戲里孫儷長的也不好看, 哎還那麼有心計,只為了幫劉備。2關羽的胡須不算短 畢竟劉備才自立門戶不久, 袁紹還沒被曹操滅 那時候的關羽不算很老 還稱不上關公 ,有些人不要張嘴閉嘴就說他胡須很長 是什麼美髯公的 哎 白痴啊 人家30多歲 你要他鬍子一大把 垂到腰是嗎 而且 戲里的關羽的胡須不算短 也能算長了 只不過不是像掃把一樣的。 還有 過完第一關孔秀後 他就把鬍子都剃了 為了不讓人認出來 沒看到的人自己注意看 別說什麼BUG。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 實在太爛了 哎 。。木棒的柄 刀也不怎麼樣 細細的薄薄的 不是很重 ,被孔秀踩了一腳 刀就掉了 哎 後來 隨便拿了把差不多的 照樣也用。。我想關羽應該是用比較大把的青龍偃月刀 比較重 然後 關羽力氣大 即使刀重照樣能很靈活的運用 還能給敵人 強烈的傷害。 戲里的刀太爛了。 4戲里的關羽並沒人給人什麼 武功蓋世 萬夫難敵的 感覺。 如果演的太假太過了自然不行 但是戲里的打鬥 關羽的發揮雖說還行 但沒有武功蓋世的感覺。 打鬥也不算很精彩 只能說還行。大刀舞得一般 感覺不算很好。 個人的一點感覺。討論一下而已啊。 不是很好看 看看還行
⑺ 關雲長溫酒斬華雄讀後感
關羽溫酒斬華雄,故事的大概意思是:三國時期,天下大亂,十八路諸侯共討逆賊董卓。董卓手下大將華雄,力斬各路諸侯多員大將,致使盟主袁紹派將迎敵時,卻無人敢應。這時,關羽站了出來,要求迎敵。但因為僅僅是一名馬弓手,遭到袁紹的拒絕,關羽立下軍令狀前去迎敵。臨行前,曹操敬他一杯酒,他說:「暫且斟下,某去便來。」結果,在杯中的酒還沒有涼的時候,關羽已經提著華雄的人頭擲於地上。因此,給後人留下了「溫酒斬華雄」的千古奇談。
這篇文章,關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英勇善戰,武功高強。但是,地位很低。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不可以以地位、相貌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和價值。文中的關羽就是因為地位低微,不被人重視,但是,卻憑著自己的膽識與武功證明了自己,讓後人永遠記住了他。再有,我們所熟知的孔子,他有一個學生叫子羽,因長相不好,孔子嫌棄他。但是他胸有大智,桃李滿天下。孔子知道後,後悔不已,說:「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又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通過關羽溫酒斬華雄,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一定不能用地位和相貌去對待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應該一視同仁,尊重每一個人。
關羽溫酒斬華雄的這個故事不僅僅是體現出了關羽的勇猛和膽識。其實也讓我們學習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⑻ 電影關雲長觀後感
我一直很敬佩關羽,我今天晚上正好去茂業嘉禾影城看電影《關雲長》,不知道內容是否精彩。
一開始,曹操很想留住關羽,因為他覺得關羽武功蓋世,萬人難敵,可是關羽一心想去找結義兄弟劉備。他帶著嫂嫂綺蘭,趕著馬車,先是到了東嶺關。在一個小巷裡,關羽與與守關將領孔秀對戰了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他們的刀槍都打飛了,所以孔秀拿出來一把劍,最後關羽用這把劍把孔秀刺死了。可見關羽決心已定,絕不退縮!這真值得我們學習。
然後,他們來到了洛陽。守城的恰好是關羽的一個朋友,名叫韓福。他用毒針刺中了關羽。關羽躲也不躲,讓他一招,恩斷義絕。接著關羽就把他殺了。原來如果朋友也不講情義,也阻擋他的去路,關羽也會毫不留情的呀!後來關羽迎戰數十人,毒性發作口吐鮮血,仍然戰斗不止。他快不行了,這時有一個人想趁他不備殺了他,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她嫂嫂綺蘭用一把劍刺死了那個人。好險啊!我看得眼眶濕潤,關雲長啊關雲長,用生命在戰斗,可敬可佩!
關羽一路過關斬將,眼看就要走出曹操的勢力范圍,來到了一片小樹林。這兒雖然十分幽靜,其實暗藏殺機。就在關羽以為走上了安全大道時,突然亂箭齊發。關羽和嫂嫂趕忙躲到馬車下面,他以身體保護著嫂嫂。真是捨生忘死啊!一轉眼,馬車被射得象一個刺蝟。最後,他迎戰了好多高手,艱難地離開了曹營。
關羽真是一個忠肝義膽,勇往直前,文武雙全的英雄啊!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一定不能退縮,也不能急躁,要象關羽一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⑼ 求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觀後感
《The One Man Olympics》
幾個月前,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曾有一些首次參賽的第三世界兄弟們只派出小得可憐的代表團。當時我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看一邊瀏覽網上的直播信息,有些小國寥寥數人的代表團經過時,我在電腦屏幕上看到了某些人不無嘲諷意味的評論。一種心酸而又憤怒的感覺不禁湧上心頭——76年,離那段四萬萬五千八百萬人民的泱泱大國只派出一人單刀赴奧林匹克大會的悲慘記憶只過去了76年,我們就開始嘲笑別的國家了。在這一刻,當年洛杉磯上空的訕笑似乎和網上的揶揄之聲合成了一片,在我的耳中形成刺耳的交響。
當然在網上干這種既無風度又數典忘祖的事的人只是少數,大多數中國人對這些國家都還是尊重的。除卻禮節、對他們的鼓勵以及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尊重以外,我想也有感情的因素,因為我們自己也是這樣走過來的,這些國家的今天,就是我們的過去。
於是,3個月後,再看這部《一個人的奧林匹克》,重新去追隨76年前劉長春的寂寞身影,就有了更多的感覺。
影片史實的細節不願多討論,反正大致是符合真實情況的——作為東大學生的劉長春成為了中國的短跑王,創了全國紀錄,並且曾在與日本短跑名將的對面較量中取得了勝利。正當他志得意滿准備在短跑這塊田地上創造更大的輝煌時,「九一八」事變發生,東北淪亡。他拒絕日本派他作為偽滿代表參加奧運的要求,設法入關,四方奔走,終靠昔日校長張學良之資助,隻身赴美,單刀赴奧林匹克之大會,無奈舟車勞頓,體力睏乏,終在賽場之上敗下陣來。不過,其自強不息之精神,亦感動世人,故雖敗猶榮。——情況大體如此。本是這故事本身,不做藝術加工,已足夠感動所有的中國人。而電影對部分歷史細節的合理藝術改動,又令這種感動加深。
至於那些細節,諸如入關之艱險征途、大鬧體育局的悲憤、被誤作漢奸的委屈、關雲長單刀赴會圖的存在與否、賭約的真假以及入會場的驚險過程(實際上他是29日抵達洛城,但電影為渲染旅途的艱難特地讓他在開幕當天即30號才上的碼頭,還只給他留了45分鍾到會場,還有半路堵車的橋段)。抱歉,我是看電影,不是搞歷史研究,也沒有必要去深究,而且,對部分歷史細節的改寫,也讓電影的感染力更上一個台階。
影片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劉長春的教練宋君復在查艙時與船長的對話——船長:「你們到美國是工作還是旅行?」宋:「工作。」船長:「具體是什麼工作。」宋:「我們代表中國,到洛杉磯參加奧林匹克大會。」船長:「奧林匹克?就你們兩個?」宋:「不,只有他一個人,我是他的教練。」每看到此,都不覺一陣心酸,四百兆國子,但逢此危亡之際,只能派一人赴會,何其悲哀?想想今天我們居然能自己辦奧運會,又是多大的變化?
只是可嘆劉長春,多麼出色的人才,百米十秒七,保持了20多年的全國紀錄,曾經的十秒八是平當時奧運冠軍的成績。只可惜生不逢時,在那種亂世里默默地耗盡了自己的青春,而等亂世結束,他已經跑不動了。他終究沒能在賽場上看到勝利在終點線上向自己招手。
甚至他的悲劇持續了一生,1983年劉長春溘然長逝,這一去帶著未盡的遺憾,因為中國在奧運會上的第一塊金牌直到1984年才進賬,作為中國奧林匹克第一人,他終究沒有親眼看到那條屬於中國的勝利終點線。
但是,在奧林匹克的賽場上,他畢竟來過,跑過,奮斗過,縱使看不到勝利在終點向自己招手,但他依然能成為後來者勝利的起點。中國奧運史上的首枚金牌,正是取自劉長春52年前的第一塊戰場洛杉磯;而2004年,當劉翔拼下中國第一塊短跑金牌,意氣風發地躍上領獎台時,他的眼中,是否會有72年前那個落寞身影?
影片最後是定格在劉長春沖出200米起跑線的一刻的,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一次他又失敗了。但是,這畢竟是一個開始,從這一刻起,中國76年的奧林匹克史拉開帷幕並走向輝煌,而且,這輝煌還在繼續。在他從蹲踞勢起跑的預備勢彈起來的那一刻,他就成了中國在體育史上站起來的起點,而終點會怎樣,不必在意,正如電影主題歌唱的那樣,「站起來終點沒了起點也會在」。
對於當年那個落寞的東北漢子,對於現在中國取得的這些他已看不到了的榮耀。或許,可以祈禱這些榮譽可以在那個世界陪伴他,給他心靈的慰藉。有這些榮譽與他想伴,我在這里套用一句我很喜歡的歌詞——"You'll never walk alone."送給這位中國奧林匹克的先驅,希望他在那個世界洗卻遺憾,含笑九天。
⑽ 關雲長觀後感
我是晚上12點才看的這部電影,前段時間看電視里打的廣告打得挺火的,所以好不容易才找到觀看地址,本來是很困了,看到已經可以看這部期待很久的《關雲長》了,所以就沒什麼困意了。看著看著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我一般不喜歡發表什麼評論,但是這個電影實在讓我太惱火了,簡直把甄子丹在我心裡的形象完全毀滅了,我以前最喜歡看他主演的電影了,部部都很精彩,除了這部垃圾中的垃圾以外。先聲明,我並不是說他的演技不好,而這部電影的導演可真是個「人才」,根本不配當導演,這樣亂的劇本竟然還敢讓這么多大演員來演,唉!我真的是無語了,中國的電影前景真是一片.....
好了,有點離題了啊!不好意思我實在是太憤怒了,白白浪費我的時間,我是個超喜歡看電影的人。這裡面首先一個問題就是,大家都知道,也應該看過電視劇《三國》,裡面的關羽應該是個鬍子很長的,他最喜歡做的一個動作就是喜歡用手去摸一下鬍子,很有那種關羽的形象,而這個電影中的關羽竟然鬍子那麼短,根本沒那種形象。還有他的那把寶刀應該是個無價這寶,沒想到在電影中的關羽拿著那刀還是個能把刀和柄分開的,那他殺敵時刀和柄分開了他怎麼用刀呢!還有關羽送嫂的那部分,有點不合歷史吧!他會喜歡他的嫂子(這個可以不說),但是他送的人最後好象是平安到達劉府吧!並且和劉備相聚,所以才會留傳關羽送嫂的感人事跡。還有裡面的故事情節簡直是亂七八糟,根本一點看頭都沒有,就是垃圾中的垃圾。那個導演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在混飯吃,可能是沒錢吃飯了,所以隨便找幾個紅演員隨便拍個垃圾,打那麼虛偽的廣告來騙我們這些忠實的觀眾。簡直把我們的偶像形象全毀了。
我今天這么晚了還不睡,就是想把我剛看過的這部垃圾觀後感發泄一下,實在是被垃圾氣死了。這些全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所以也是我的真心話。期待中國還能有好的導演(真正對電影負責的),好的電影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