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馬來之虎的寶藏是怎樣的
山下奉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陸軍大將,曾任侵略東南亞的日本第十四方面軍司令官,由於性情殘酷、作戰勇猛,被日本人稱之為「馬來之虎」,其人戰後作為戰犯已被絞死在馬尼拉。
史料記載,山下奉文佔領新加坡後,對當地華人進行殘酷的大屠殺,約有10萬多名華裔在這次屠殺中慘遭重機槍掃射喪命。到後來為了節約子彈,他命令把人綁成一串裝上船,到離海岸10000米左右的地方將人推到海里。這便是著名的是新加坡大屠殺。在屠殺的同時,他還大肆聚斂這些華人的家財,要華僑交出5000萬元俸納金。山下奉文給的理由是:「華僑支持重慶政府抗日,這筆俸納金是
你們向日軍贖罪的買命錢。」他成立了南洋華僑協會,要70多歲的華僑長老林文慶博士擔任會長,並要他以協會的名義去負責籌集1000萬元。這個曾經塗炭生靈、攪得東南亞人不得安寧的魔鬼,就是死後也攪得當地人心神不寧、著魔瘋狂。據說此人死前曾和他的部下在東南亞掠奪、搜颳了大量金銀財寶和各國貨幣,放在菲律賓的某處。山下奉文曾在聖地亞哥駐扎過,當時此地曾經是日本憲兵的宿舍,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埋藏著山下將軍巨額財寶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么多年來,有關這筆財寶的傳說撲朔迷離,時而活靈活現,時而又銷聲匿跡。
② 《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
對於日軍的印象,我們第一會想到它們的殘暴,而且會想到它們嘴裡經常嚷嚷的「武士道」「效忠天皇」等等等等。不可否認日軍在作戰時的裝備和人員素質都很高,但是恰恰是這只處於當時世界領先水準的「皇軍」中卻出現了一支史上少有的「經濟」部隊――――-大阪第四師團。
大阪第四師團,代號「淀」[這個代號可謂獨出心裁,其他的日本陸軍師團代號多有 尚武精神的象徵,比如第二師團是「勇」,第九師團是「武」等等,第四師團這個「淀」字的來源是因為有一條淀川河橫穿大阪最繁華的梅田商業區,用這個代號真是既有鄉土氣息,又帶有招財進寶的吉利。。。]屬於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越兩萬兩千人,下轄四個聯隊,標准甲等配備,其核心為第八聯隊,因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獲得「敗不怕的八聯隊」之 勇名。
二戰時,日軍中有一支以戰鬥力差而聞名的另類部隊,它就是號稱「皇軍中第一窩囊廢師團」的大阪第四師團。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在文章《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中,曾詳細描述了第四師團的各種佚事。
有意思的是,這支著名的「弱旅」在戰後竟保留了自己的番號,直到現在,日本陸上自衛隊中仍編有第四師團這支部隊。
大戰前夕 官兵集體裝病
大阪第四師團成立於1888年,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販走商組成,是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這支部隊下轄四個聯隊,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堪稱日軍「精銳」。然而它成立沒多久,「窩囊廢」的名聲就傳遍了整個日軍。尤其是第四師團的核心部隊――第八聯隊,因為在日俄戰爭中屢戰屢敗,獲得了「敗不怕的八聯隊」綽號。
但此後直到抗日戰爭爆發,第四師團就再沒上過前線。不過,這並不等於它沒有表現「勇敢」精神的機會。1933年,第四師團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闖紅燈,結果和警察發生沖突,師團長寺內壽一為了「維護大日本皇軍的尊嚴」,毅然帶兵砸了警察所,史稱「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師團在日本國內的「武勇」可見一斑。
1937年,因駐華日軍兵力吃緊,日軍大本營將第四師團調到中國東北,劃歸關東軍序列。當時,日軍大本營為讓這支部隊煥發戰斗精神著實費了一番心思,結論是指揮官對於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於是日軍大本營先後調來幾位名將整訓該師團,例如綽號「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就曾擔任過師團長,但他也拿自由散漫的第四師團沒辦法。
精訓兩年後,第四師團終於有了露臉的機會。1939年,蘇聯與日本在中蒙邊界的諾門坎地區發生戰爭,關東軍下令駐扎在偽滿洲國北部的大阪、仙台兩師團緊急動員,增援前線。仙台師團(即第二師團)接到命令後,強行軍四天從海拉爾趕到諾門坎,抵達戰場當天就投入戰斗,但很快就被蘇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而第四師團的出動命令雖然下達,卻遲遲不動。原因是動員令下達後,師團內的疾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滿營都是因為五花八門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動的日軍聯隊長在狂怒之下,親自坐鎮醫務室參加診斷,這才勉強組織好部隊向前線進發,「聯隊長改行當大夫」的笑話也就此在日軍中流傳開來。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第四師團的士兵們又耍起了新的花招――消極怠工。從海拉爾到諾門坎,第二師團走了四天,第四師團卻整整走了八天,而且大量人員掉隊。湊巧的是,第四師團先遣隊到達前線的當天,蘇日宣布停戰。
消息傳來,掉隊的第四師團官兵彷彿吃了大力丸一樣迅速跟了上來,連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帶病」趕赴前線,一邊還在萬分懊喪地抱怨居然沒有機會打上一仗。
返程的時候,第四師團成了日軍中最威武的部隊,而率先趕到戰場的第二師團卻丟盔卸甲、傷兵滿營。關東軍負責新聞宣傳的軍官實在看不過去,提起筆把日軍報紙呈上審查的《我無敵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新聞標題改了一個字,變成了《我無傷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拐彎抹角地嘲諷了這支「軟蛋」部隊。
盡管出盡了洋相,但第四師團運氣卻相當好,因為當時侵略華中地區日軍戰事吃緊,急需增援,日本軍部只好放棄追究第四師團,急調其南下增援。第四師團搖身一變,又成了日軍精銳的第十一軍中的一員。
「有第四師團參戰,本來能打贏的仗,也會打輸……」其實,第四師團的名聲,中國軍隊早有耳聞,早在徐州會戰期間,中國軍隊就遇到過一支「奇怪的日軍」。當時,面對日軍合圍,李宗仁指揮四十萬大軍巧妙地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但中國軍隊突圍後已是人困馬乏,重裝備也丟失了很多,戰鬥力銳減。在過魯蘇皖邊境一條公路的時候,疲憊的中國軍隊忽然發現路上出現了一支裝備精良的日軍部隊。
因為部隊已十分疲憊,中國軍隊發現敵軍後驚惶失措,混亂地離開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區。奇怪的是,過了很久都沒有日軍追來,中國軍隊的指揮官驚奇之餘派人打探,卻見那支日軍絲毫沒有追擊的意思,相反,日軍還在公路兩側堂而皇之地燒起飯來。這支奇怪的日軍部隊正是第四師團的南進支隊。
由於剛剛跳出日軍包圍,形勢仍十分危險,中國軍隊只好橫下一條心,硬著頭皮橫穿公路而走,結果竟一路平安。事後,南進支隊的部隊長卻以「嚴格遵守作戰紀律」為由向上級解釋道:「沒有得到對中國軍隊進行截擊的命令。」
消息傳到中國軍隊耳朵里,「大阪的日本兵不會打仗」的說法就流行開來。每次戰斗,中國軍隊一聽對手是「大阪師團」,往往士氣大增,搶著和第四師團交戰。剛到前線的第四師團猝不及防,接連吃了幾個窩囊的敗仗,甚至牽連了友軍,以至於友鄰部隊向十一軍司令部抱怨:「有第四師團參戰,本來能打贏的仗,因為敵軍士氣大振,也會打輸……」
自此,日軍第十一軍指揮官只好讓第四師團專心在後方「待機」了。曾有一次,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不信邪,派第四師團在長沙會戰中打主攻,結果第四師團一進長沙就被趕了出來,全線潰敗。守長沙的國民黨軍隊是薛岳所部精銳,也只有阿南這種榆木腦袋會用第四師團當主攻。
鑒於長沙會戰中的表現,第四師團成了日軍的「喪門星」,哪個軍都不要它,大本營只好將其改為直轄部隊。這下第四師團的兵有的吹了:「老子當兵就在甲種師團,開戰時屬於關東軍――精銳,仗打起來在十一軍――還是精銳,最後十一軍裝不下我們了,只好改大本營直轄……」
「保命最重要」
第四師團雖說窩囊,但畢竟是甲種師團,老兵多。由於日軍作戰損失很大,急需補充老兵,便不時抽調第四師團官兵補充到其他師團。當時,日軍各部的臨別致詞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第二師團,戰況較好時就說「武運長久」;情況不妙時就說「九段坂見」(靖國神社在東京九段坂)。然而第四師團的官兵告別時,卻常說「御身大切」,翻譯過來,即「保重貴體」、「身體第一」,或者乾脆就是「保命最重要」。
日軍在進攻衡陽和芷江時遇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戰斗一開始,來自第四師團的老兵又故伎重演,從軍官、士官到老兵紛紛入院,消極但合理地拒絕作戰。當負傷的日軍士兵到醫院的時候,那些「養病」的第四師團「前輩」們還要問:「你為什麼要這樣玩命啊?」當被問到自己為何不願意參戰時,這些「病號」卻豪氣沖天地說:「聽說這次出擊我們是擔任佯攻的,這很沒有意思,如果是主攻么,自然是要好好打一仗嘍。」
由第四師團預備役官兵組成的獨立第十五工兵聯隊,由橫山大佐率領,就在馬來半島立下功勛。伊藤正德《帝國陸軍的最後》中,提到這個聯隊在修復盟軍炸毀的橋梁涵洞方面作用極大,「大阪兵無能只是誤傳,至少以這個聯隊而言,其獻身精神使軍部,師團部的高級軍官都乘夜前去表達感謝和敬佩,其無我奉公精神極其令人欽佩。。。」[有評:看來,這個聯隊的確幹得不壞,不過,說到底,修橋補路這種活兒,和上陣打仗終究還不是一碼事兒。]
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各部都投入到對盟軍的作戰中,第四師團也終於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大本營有意將該師團配屬南方軍,但南方軍只是很勉強的將其列入預備隊,仍然駐紮上海。直到一九四二年四月,才將其調往菲律賓,和第五,第十八,第二十一師團一起,參加對科雷吉多爾要塞的最後攻擊。這一仗第四師團一反常態地進展順利,圓滿完成任務,最終在巴丹半島的美菲軍全部投降。事後才知道這並不是第四師團轉了性,而是菲律賓的美菲軍已經被切斷補給多日,靠「鹽和青菜」活著已經好幾個月了,一觸即潰一點兒也不新鮮。
然而,這個勝利卻給第四師團帶來了極大的榮耀,在其故鄉大阪更是號外頻飛,一副「幸虧派出了第四師團,才打垮了巴丹敵人」的得意。僅有的遺憾是事後發現大阪的商販們利用這個慶祝勝利的機會大肆倒賣戰時配給物資,乘機大做生意。
對第四師團的底細,還是大本營知道得清楚,所以對於怎樣使用它實在是絞盡腦汁而不得其計。由於第四師團名聲在外,在各個戰區都不是很受歡迎,於是直到戰爭結束,這支部隊始終在後方各地不斷調轉,始終沒有再參加大的戰斗。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第四師團正在泰國的曼谷附近休整。與其他不肯接受戰敗命運的日軍部隊不同,第四師團的投降與回國進行得異常順利。當全體面色紅潤、身體健康的第四師團官兵出現在日本港口時,本土那些營養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吃驚。統計下來,第四師團是日軍南方軍中戰死最少、裝備物資保留最完整的部隊。美軍對這個師團的評價是「愛好和平」。而第四師團回國後,也馬上體現出這一特點來,回國後第二天,就有官兵跑到美軍兵營前,整齊地擺開攤位,兜售起戰爭紀念品來。
原因:大阪商販蔑視皇權
對於第四師團的表現,作家司馬遼太郎認為,這是大阪的獨特文化造成的。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會結構是農民依附於擁有土地的諸侯(即大名),而諸侯服從於天皇。這種長期不變的社會結構導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級關系嚴格,富有服從精神的文化特點,也是二戰中日本軍隊普遍狂熱「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礎。
然而,大阪卻有些不同,這個地方是著名的商業城市,居民多與商業有關,對大名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圍繞著苛捐雜稅等問題,大阪人幾百年如一日,不斷和大名鬥智斗勇、討價還價,所謂忠誠,那就更談不上了。
於是,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與其他地方不大一樣。雖然在二戰中,出身於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軍國主義的蠱惑,然而大阪人卻不會急著去「為天皇而死,為大日本帝國而死」,能不死還是不死。看待上級命令,出身於大阪的官兵也習慣「討價還價」、「斤斤計較」,不會像其他部隊那樣閉著眼睛執行到底。甚至第四師團內部還制訂了所謂「無益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斗不要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則。
死亡礦坑 Dead Mine (2012)
導演: Steven Sheil
編劇: Steven Sheil / Ziad Semaan
主演: 喬·塔斯利姆 / Sam Hazeldine / 水野美紀 / Les Loveday / James Taenaka / 更多...
類型: 動作 / 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尼西亞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3-01-23(美國)
片長: 92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擁有「馬來之虎」稱號的日本南方作戰總司令山下奉文曾在東南亞叱吒風雲,戰時他在當地大肆搜刮錢財。隨著日本投降,始終下落不明的「山下黃金」也成為尋寶者趨之若鶩的對象。這一天,某企業總裁的公子哥沃倫帶著日本學者理繪(水野美紀 飾)、前英國軍人斯坦利(Sam Hazeldine 飾)登陸印尼某小島。此前他曾從蘇門答臘搞到一張地圖,地圖上的標示令他確信「山下黃金」正藏在這座島上。雖然有當地僱傭軍的保護,可是他們突然遭到一夥不明身份軍人的襲擊。
倉皇之中,這群探險者躲進日軍修築的基地,而這里便是731部隊的衛星控制中心。在深鎖長達半個世紀的地下迷宮,等待這群人的將是前所未有的恐怖。
④ 馬來之虎山下奉文和栗林忠道誰的軍事指揮能力更強
山下奉文喜好冒險,雖然在馬來西亞逼英軍投降了,那是因為英軍的情報失誤恐懼作怪和遠離本土作戰,沒有戰斗意志,如果英軍堅決抵抗山下奉文的冒進日軍將損兵折將,成就不了馬來之虎。栗林忠道在硫磺島戰役中指揮得當,在加上日本兵的戰鬥力讓美軍吃了大苦頭,他輸在沒有援兵和後勤保障,再加上兵器不如人才失敗的,而且在日本已經世風日下,沒有海空軍的強烈支持雖敗猶榮。個人認為栗林忠道要強一點。
⑤ 二戰有多少日本戰犯被處決
據傳公開槍斃的是176名日本戰犯。槍斃的很少,大多數日本軍官是戰事不利以及天皇宣布投降的時候自殺死亡的。
⑥ 「馬來之虎」山下奉文藏寶地是怎麼回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在東南亞地區掠奪的多達6000餘噸的黃金和無數的珍寶因為其喪失制海權而無法運回。號稱「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時任日軍駐菲律賓大將,將這些財富全部在當地掩埋,留下了無數秘聞。
兵敗埋金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太平洋戰場局勢清晰,日本在東南亞的勢力全面受到遏制,美軍在菲律賓、馬來亞一帶已經部署先頭力量。
1月9日,美軍中將沃爾特·克魯格率領20餘萬人在仁牙灣登陸,美軍名將麥克阿瑟在後方率領20萬人怍為後備,一場大仗已經拉開帷幕。1月31日,美軍又有兩個師實施搶灘登陸。3月,美軍將馬尼拉攻陷。4月,美軍進攻碧瑤市。
日本武士甲胄山雨欲來風滿樓,時任日軍大將山下奉文開始緊急轉移在戰爭期間掠奪到的巨額財寶。根據不完全統計,二戰中日本從中國、印度、泰國、緬甸、馬來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地竭盡全力進行搜刮和掠奪,有總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各種金銀珠寶被日軍收入囊中,其中黃金6000噸,工業鑽石50萬克拉,各種珠寶玉器和珍貴文物更是不計其數。僅在1945年3月,他們一次就從印度支那銀行掠取了將近8億比塞塔的巨款。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當局希望與盟國有條件地達成停戰協議,以便在戰後繼續佔領菲律賓地區,將這些財寶運回日本,但是時局緊迫,一切都在日軍的控制之外。無奈之下,5月,日軍大將山下奉文安排工程師們在呂宋島深山裡挖成了距離地面有67米深的地道,把大批的金條藏在其中。完工之時則用炸葯封住了通道出口,將施工的工程師和地道中的財寶一起封存。
後顧之憂從此消除,山下奉文大將為三個月後日本投降、自己接受軍事法庭的審判做好了准備。
其實早在1940年,裕仁天皇就已經下達過命令,讓遠在菲律賓、新加坡、馬來亞和法屬印度支那的日軍將掠奪所得悉數運回本土,以便在國家需要之時為之所用。日本軍隊利用數萬名朝鮮勞工,在長野縣的群山之中挖掘了龐大的地下寶庫,用於存儲這些寶藏,隨後為了避免走漏風聲,便將這些人全部殺害。
從1942年開始,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的劣勢已經凸顯,美國海軍控制了東南亞制海權,大量日本運輸船在返航途中被美軍魚雷送入海底。傳說中的著名給養船「阿波丸」號就是在這一時期被美軍擊沉的。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當局為了保護掠奪所得財寶的安全,成立了神秘護寶組織「山百合」,他們利用卡車將這些財寶運送到碧瑤市的本格特礦區,在那些不為人知的深山裡,他們強迫盟軍戰俘開挖了大量的秘密隧道和藏寶坑,將財寶密藏在其中並用水泥封上,隨後便殺害所有的施工人員。有人統計,僅僅在碧瑤市的叢林之中,1943年到1944年間,被活埋或殺害的戰俘至少在3000人以上。
而護寶組織「山百合」最終登記注冊的藏寶地點,僅分布在菲律賓境內的就有172處之多。所有的工作都做得恐怖而不留痕跡,正當最後一個巨大藏寶隧道完工、山下奉文以為處理得干凈利落之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情為後來的歷史帶來了轉機。
在菲律賓呂宋島深山裡炸死的工程師和施工人員之外,有一個名叫本·沃爾莫里斯的倖存者。此人是菲律賓人,曾給明冶天皇的孫子武田王子當過男僕,而武田王子恰恰是藏寶系列行動的負責人之一,在炸毀隧道入口之前,武王子通知本·沃爾莫里斯提前離開,從此有關藏金的傳說便流傳開來。
馬來之虎
談起日本在整個東南亞掠奪的財富,必須要提到的一個人就是日軍大將山下奉文。有人說,所有的東南亞藏金都應該屬於他的一手傑作。
山下奉文出生於日本高知縣一個鄉村醫生家庭,一路求學經歷了高知海南學校、廣島陸軍少年學校、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畢業後娶了永幽元彥少將的長女為妻,仕途亨通,曾任駐瑞士軍事研究員,駐奧地利武官。1937年「七七事變」後,山下奉文作為武備精英到中國參戰,憑借殘忍的暴行,很快獲得軍部賞識,迅速晉升中將。
1941年11月,山下奉文被任命為第25軍司令官,負責進攻馬來亞、新加坡。26日,日美和談破裂,12月1日晚7時30分,山下奉文接到暗語密電,8日開戰。
此時馬來亞英軍司令帕西瓦爾中將和遠東英軍總司令波帕姆空軍上將還在異想天開,他們認為馬來亞守軍將近9萬人,日軍大舉進攻馬來亞的可能性不大。下屬偵察兵不斷前來回報敵情信息,但是並沒有引起他們的重視。
12月8日午夜,山下奉文率領的日軍沒有遭到阻擋,不費一兵一卒便在馬來亞上岸;9日,日軍空襲了馬來北部機場,158架英國空軍飛機幾乎全部被摧毀。10日,日本第22航空隊88架飛機攻擊了英國遠東艦隊,「反擊號」巡洋艦、「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葬身海底,艦隊司令菲利普斯被擊斃。至此,東南亞的制空權、制海權全部被山下奉文率領的日軍奪取。
12月12日,日軍突破英軍北部防線吉打線。1942年1月31日,日軍攻佔柔佛巴魯市,英軍撤至對岸的新加坡城。山下奉文親臨戰場,下令炮兵向對岸集中轟擊。2月8日晚,4000日軍在新加坡西北角登陸,英方守軍迅速潰敗。10日,山下奉文進駐天嘎機場北面的原英軍高炮陣地,14日,日英雙方在布基帖馬高地激戰。酣戰過後,部下有人建議讓過於勞頓的士兵休息,山下奉文堅決反對,命令部隊持續進攻。果然,新加坡守軍也堅持不住,繳械投降,新加坡城落入山下奉文之手。其後3個月,日軍遠攻馬來半島,山下奉文由此獲得「馬來之虎」稱號。
1943年,山下奉文晉升大將。1944年9月,山下奉文任菲律賓第14方面軍司令官。全權負責菲律賓全島的防務,指揮第14方面軍約23萬人與美軍抗衡。
10月,美軍名將麥克阿瑟率領20餘萬人進攻菲律賓,迅速奪回了制海權、制空權,切斷了日軍的補給線。一路勢如破竹,攻佔了碧瑤市、馬尼拉等地。山下奉文唯一能做的,就是率部做一些無謂的抵抗。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下達停戰詔書,三周後山下奉文簽字投降,作為戰犯被關在馬尼拉附近的新畢利畢德監獄。第二年2月,山下奉文被馬尼拉軍事法庭判處絞刑,「馬來之虎」於24日凌晨3時27分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搜尋寶藏
山下奉文死後,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那些他沒有來得及運回日本的大宗黃金財寶,這些寶藏到哪裡去了呢?
美國人找到當年的倖存者,菲律賓人本·沃爾莫里斯,通過此人,得知菲律賓是日本主要藏金地點。接著,美國情報官羅曼拉找到了山下奉文的隨軍司機小島少佐,經過施加各種壓力,1945年10月,小島帶領羅曼拉看了位於馬尼拉市北部郊縣的12個藏寶點。美國情報機構迅速出動,運走了價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的金塊、鑽石和白金。
菲律賓風光隨後在菲律賓的聖羅馬納,美國戰略情報局的一名官員打開了一個山洞,發現了價值約幾百億美元的黃金,這批黃金最後分別被存入了42個國家的176家銀行,其中戰略情報局在瑞士聯合銀行以「蘭斯代爾」名義存入上百億美元的黃金,隨後被中央情報局接收。有報告顯示,麥克阿瑟的兒子阿瑟·麥克阿瑟在蘇黎世的瑞士信貸銀行開設的黃金賬戶數目有近百噸之巨。美國前總統胡佛在瑞士信貸銀行的私人賬戶上也有7.5噸黃金。
但是人們都知道,這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1970年,菲律賓探險家協會主席羅赫利奧·羅哈斯拿到了一張日本人的藏寶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後他在一個山洞找到了價值1300多萬美元的黃金鑽石手鏈以及一尊約2000磅重的金佛像,當時價值5000萬美元以上,1986年價值已高達2.6億美元。
至今,有人已經收集了172張日軍藏寶地圖,與傳說中的172處寶藏數量完全吻合,但是到底能否將地圖研究清楚並將寶藏一個個挖掘出來,世人們也只能拭目以待。
⑦ 二戰著名將領並且附帶上他們的綽號
沙漠之狐-------隆美爾(德)
惡魔元首-------希特勒(德)
閃電凶神-------曼施坦因(德)
閃擊英雄-------古德里安(德)
最後的普魯士軍人--龍德斯泰特(德)
老騎兵---------霍普納(德)
波卡基村老虎--魏特曼(德)
金發野獸-------海因里希(德)
帶刺的卡爾-----魏德林(德)
聰明的漢斯-----克魯格(德)
狼群之父-------鄧尼茨(德)
東線救火員----莫德爾(德)
東線救火員----舍內爾(德)
鋼鐵戰士-----魏特曼(德)
微笑阿爾貝特--凱塞林(德)
剃刀將軍-----東條英機(日)
海軍之花(戰爭賭徒)-----山本五十六(日)
馬來之虎-----山下奉文(日)
名將之花-----阿部規秀(日)
英倫之豹------蒙巴頓(英)
轟炸機--------阿瑟·特拉弗斯·哈里斯(英)
沙漠之鼠-----蒙哥馬利(英)
蠻牛----------哈爾西(美)
海上騎士-----尼米茲(美)
桀驁不遜-----麥克阿瑟(美)
血膽將軍-----巴頓(美)
沉默的提督--斯普魯恩斯(美)
黑桃傑克-----約翰·約瑟夫·潘興(美)
粗暴長官(勝利之星)-----朱可夫(蘇)
抗戰軍人之魂-----張自忠(中)
獨眼將軍----劉伯承(中)
北國雄獅----趙尚志(中)
民國武松----趙登禹(中)
民國烈士----張靈甫(中)
小白龍-------白乙化(中)
東方隆美爾-孫立人(中)
⑧ 哪位大佬有死亡礦坑DeadMine(2012)喬·塔斯利姆主演的的百度雲資源求免費分享有地址的好心人分享一下唄
《死亡礦坑》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FRMqMQkCiNMf6ixaQLirBw
該片講述了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擁有「馬來之虎」稱號的日本南方作戰總司令山下奉文曾在東南亞叱吒風雲,戰時他在當地大肆搜刮錢財。隨著日本投降,始終下落不明的「山下黃金」也成為尋寶者趨之若鶩的對象。這一天,某企業總裁的公子哥沃倫帶著日本學者理繪(水野美紀飾)、前英國軍人斯坦利(SamHazeldine飾)登陸印尼某小島。此前他曾從蘇門答臘搞到一張地圖,地圖上的標示令他確信「山下黃金」正藏在這座島上。雖然有當地僱傭軍的保護,可是他們突然遭到一夥不明身份軍人的襲擊。倉皇之中,這群探險者躲進日軍修築的基地,而這里便是731部隊的衛星控制中心。在深鎖長達半個世紀的地下迷宮,等待這群人的將是前所未有的恐怖
⑨ 日本人騎自行車和印度的戰爭片叫什麼
馬來之虎 印度電影,現在還沒有資源只有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