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鐵路影片《生命的呼喚》觀後感
我看了兩遍勞動安全宣講視頻《生命的呼喚》,第一次看感受到的是震驚、不解和悲痛,震驚和不解的是當了這么多年的鐵路工作人員,卻會犯一個小小的違章錯誤,而正是這一個小小的違章錯誤和漫不經心,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瞬間就消失於人世間了。有句話說得好:不是每次違章都會出事,但每次事故都是因為違章造成的。想想我們在平時工作時,也會有違章操作,也會有漫不經心,之所以沒有出事,可能是因為幸運之神眷顧你吧。
《生命的呼喚》宣講視頻一共分為7講,從開始的《銘心刻骨的記憶》到最後的《回家》,每一講都是在痛苦地敘述往事,同事們惋惜的畫面歷歷在目,呼喚著生命卻再也回不來了。
36歲的副站長值班期間外出飲酒,結束後不顧他人勸阻以為沒事,最後獨自在鐵路線路上行走、坐卧,酒精發作倒在線路上,被經過的列車碾壓致死;年輕的列車員是當兵回來的,看中感情義氣,為了幫戰友帶份砂糖橘,在列車行駛途中焦急地擅自打開車門一躍而下,沒想到這一跳帶走了他的生命;一個經驗老道的司機師傅,在站台停車時與自己的徒弟副司機點上一根煙,聊了會自己快要退休的事,突然感到肚子不舒服,便下車去方便,捂著肚子橫穿線路,傳來的卻是一生「嘭」的撞擊聲,徒弟打開車門探頭望去的是一灘紅色的鮮血,觸目驚心,眼看著師傅在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了,時隔整整8年,他仍記憶猶新;南京東一位57歲即將退休的爺爺,在2013年與孫女的生日僅僅只剩一天,卻再也沒能將那一封請柬發出,在那一天晚上他精神不集中,背向列車行駛方向,侵入了行車限界,被呼嘯而過的列車帶走了他的生命,再也陪伴不了孫女的生日了;杭州供電段幾人在大班長的帶領下,在天窗作業時間進行線路探傷作業,在作業過程中過分信任防護員,卻沒想到防護員疏忽了,沒有隨時盯控線路變化,導致兩人被途徑的列車帶走了生命,在一旁的其他人員都已經嚇懵了;一名線路工盲目登桿作業,被無情的高壓電老虎打擊燒傷,在救護車送他去醫院的途中,他已停止了呼吸;剛結婚兩個月的信號工三年沒回過家,答應了家人今年肯定回家,卻在接到作業電話後一去不返,在防護作業時由於站位侵限,導致高速經過的列車帶去了他的生命。
他們在家裡都是父親、是丈夫、是兒子,都是家裡的「頂樑柱」,大家都知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失去了「高山」的家庭,頃刻間瞬息萬變,我無法想像這是什麼樣的畫面,我也希望這樣的畫面永遠不會出現在我身邊。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一個副司機的追思》,一個多麼好的司機,一次次叮囑自己的徒弟不要違章,什麼是不能做的,一定要牢記安全,對自己的徒弟愛戴有加,卻因為自己沒有執行「一停、二看、三手比確認、四呼喚通過」有形化制度而永逝於世了。這也讓我想起了2020年9月1日的冒進事故,所幸事故的結果是人都沒事,可是帶來的性質是及其惡劣的,這次事故的處理也是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教訓,如果那時候一趟高速列車從冒進那一道駛入,後果不堪想像。
死去的人走了,帶走了鮮活的生命、帶走了所有的痛苦和哀傷,而活著的人卻陷入無盡的痛苦深淵。
當我第二次看這個安全宣傳視頻時,更多的是思考和自我反思。我們作業過程中也有過違章、也有過漫不經心,我們也有家人,我們也都希望家庭幸福美滿,家人健康快樂。所以,在此我想說:不要違章作業;不要漫不經心;不要簡化作業流程,要按標作業;不要把規章制度看做是我們的絆腳石、捆綁繩,應該把它看做是我們能夠安安全全上下班的保護神。因此,我們真的需要一個良好的心態來看待規章制度,只有我們的看法、心態、認知改變了,我們才能主動地去遵章守紀,按標作業,杜絕違章。讓我們共同做安全的執行者、監督人吧!
❷ 《生命之樹》觀後感
《生命之樹》是一部充滿了哲理意味的內心獨白及富有美感與想像力的畫面的影片,導演泰倫斯·馬力克對影像和音樂的理解和表現力讓人嘆服。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部影片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兩個小時十八分鍾。前面接近半個小時的純畫面,各種絢麗或震撼的畫面,爆發、誕生、延伸和生命,和著厚重的音樂聲,讓人壓抑。我跟他說,確實適合你看,極端又神經質的畫面,讓我看不下去,他說只是因為你看不懂,所以你看不下去。我不知道。但是我還是看完了。每個人都會不自覺的尋找與自己相似的事物,相似的想法,總是想有個人明白自己、理解自己,但太過相似又會排斥,太過理解你又害怕。就是這么矛盾。
我也曾像傑克那樣,渴望一個人死去,但後來發現,只是更愛了。我也像他那樣,望向這充滿未知的世界,新奇,美妙。但是我的矛盾不似他那樣來自父親和母親,而是來自我自己和父母。就這樣一直糾纏著,矛盾著,長大。 他丟掉了自己,慶幸,我死守住了。雖然仍舊矛盾,但總歸知道自己在哪裡。
《生命之樹》這部片子,非常文藝,跟我喜歡看的風格有差距,但是,不妨礙我理解它。來自一個孩子的質問,來自內心裡的質問。很多東西是說不出來的,就像朋友說他一直沒有看懂。這裡麵包含的東西很難說的很清楚,個人認為。
他說,《生命之樹》是一部電影,你也不必想太多。很多想法是自己冒出來的,你擋不了。可能編劇和導演也沒想到的地方,被很多觀影者想到了。這是電影的神奇之處,有些你並沒刻意表達的竟被人捕捉到了。當然,也有可能只是因為他們想多了。
《生命之樹》很文藝的一部電影,畫面那麼美。想法有些多,有些是用語言無法形容的,只能用眼睛去看,然後用心去體會,不想說,就這樣。
部電影,是帶給我很多思考、啟示還有困惑的。之前對這部片子幾乎沒有任何了解,對導演也是。電影一開始,看到約伯記中的一段話,開始覺得有期待,因為約伯記是我對聖經中看得最多、也是最難感受的一章。
首先,總結性的概括,這部片子是少見的拍得好的,值得看很多遍的片子,無論是畫面、演員,甚至每個鏡頭都可以說是精雕細琢。聖經中的創世記、啟示錄里原先只能語言表達的東西都用不同的畫面表現出了意境!非常贊!
裡面有很多喃喃自語,有很多是和神的對話,禱告。影片中大部分的畫面,都是通過Jack的眼睛,看到這個世界,然後不停的和神溝通。這種類型的電影,言語是最無力的,也很少有劇情的沖突。但是對於基督徒來說,非常的有共鳴。這個世界都是在神的掌控之下,電影畫面中各種美輪美奐的自然風景,對於人來說是那麼的奇妙,但是對於神來說,是多麼的輕而易舉。這個世界,有多少秘密是我們永遠也不知道的。我們對於神而已,到底是什麼?我們在神的安排下,應該在這個世界上感受到什麼?
影片快結束,Jack的弟弟走過那象徵性的窄門,然後看到很多人在天上相聚,如同啟示錄說得那樣,你們只是暫時的分開,最終還是會在天上相聚。也許到那一刻,母親失去孩子的痛苦就會消失殆盡;所有在這個世界受到的苦與樂也會消失殆盡;剩下的就是無盡的海平面,無欲無求。
好奇的是,真到了那裡,人會不會懷念這個亂七八糟的世界?
萬物所在宏觀世界與人內心的微觀世界並不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它們是並列共存的,《生命之樹》是一部通過萬物之生與內心傾訴所延伸的細部紋理來描述兩種世界的夢囈之詩,泰倫斯馬力克用最唯美瑣碎的向陽鏡頭去詢問生命之意義這一終極問題,脫離了傳統的敘事模式,《生命之樹》插上了詩的翅膀,它飛的太高太遠,讓腳踏泥土的人仰望不到軌跡,但是似有似無的,它留下了些東西。
《生命之樹》博大無邊的主題較難存活於傳統敘事之中的,正如電影所呈現的那樣,終極問題還是用詩歌去表達比較好,表達的清不清楚永遠不是衡量詩歌好壞的標准,不論是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塔可夫斯基的《犧牲》或安哲羅普洛斯的《永恆與一日》,此類設計拷問生命終極意義的電影,寫意是重要於寫形,因為永遠沒有人可以真正的觸及生命的終極答案,而對於藝術家而言,啟迪人去思考是高明於直接給人答案的,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有些問題永遠沒有答案,但是我們不能放棄去思考。
對於《生命之樹》這部電影我們很難給予一個衡量標准,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它是一部極具藝術價值的作品。它的電影語言和主題內核實驗性意味很強,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而泰倫斯馬力克對此片的拿捏也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電影前半部分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描繪生命的形成歷程,大爆炸之後的星雲、地球初期的岩漿與火山爆發、海的形成與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形成與毀滅,伴著呢喃似的祈禱。這些事關生命終極意義的終極圖景構成了影片的前景,而正是這些萬物宏觀世界部分的引人,使得電影後面關於人內心微觀世界的描繪變得更具深意,這些貌似是脫離於敘事的東西其實正是電影敘事的重要表現部分,人有時候過分關注於人類自身而或略了這樣一個事實:我們並不是這個世界的唯一主角,除了我們細部的微觀世界,還有更大更廣的存在。
電影對於人類微觀世界的描述瑣碎而又具有神諭一般的深意,影片中大兒子傑克的孕育和成長便是描述人類內心微觀世界的過程。從一開始,影片便設下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關於順從自然(nature)與服從規矩(grace)的抉擇,一者是關於人類的自然本源,第二個是關於人類文明形成之中所產生的道德和社會規則等約束。對於人類來說,這兩者矛盾的存在早已不是一時之事,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這兩者的矛盾一直存在著,當然作為個體的選擇,我們的選項並不多的由得我們去考慮。
影片之中,這個五口之家的.發展便是一種微觀化的人類世界,孩子一出生,他便開始接觸學習人類文明的各種點滴,從道德、國家、宗教、法律、暴力、紀律、服從、死亡、性等等一切,這些或直接描述,或存在於電影隱喻之中。比如電影之中,父親教兒子如何打鬥和防禦,這便是自然界之中長對幼的一種經驗傳授,使之更容易在這個世界存活,這是生命的延續和繼承,是生命終極意義的組成部分。再譬如影片40餘分鍾時父親對兒子關於花園邊界概念的教育,或是母親夜晚讀故事時對「邊界」的反復提及,結合配樂「我的祖國」(斯美塔那),這明顯是一種關於「國家」概念形成的隱喻。人類的微觀世界之中,各種「細微而龐大」的元素構成了我們的精神世界。
除此之外,影片之中對付「父親」與「母親」的定位也是人類內心世界的組成部分,對於人類而言,母親代表大自然,她的愛是無私無邊無條件的,而父親這個角色代表的是紀律和服從,他的愛是有償的,影片之中關於父親與母親的描繪與德國精神分析學派著名人物愛利希弗洛姆的關於個體成長與的父母角色關系的闡述相差無幾,個人的心理過程與理解社會的心理過程是相互結合的,而在影片之中,這兩種的關系也是非常緊密深入的,這種人類世界細部紋理的描寫也是影片所詢問「生命終極意義」的一部分,影片整體關於「愛」的解讀,是導演關於終極問題解讀的重要線索,而全片彌漫的宗教色彩似乎成為了「愛」的載體。結合泰倫斯馬力克自小接受基督的熏陶,這個個人情結化的表達值得商榷,一方面它使得影片氣質更加濃郁,一方面它似乎限制了影片的發散性。
把人類微觀世界與宇宙宏觀世界關聯起來使得整部片子博大而深沉,在眼花繚亂的剪輯和夢囈式畫外音的作用之下,整片放棄了傳統敘事,代以詩性的表達,從電影語言方面來說,《生命之樹》開創性不大,但是從整體效果而言它是非常成功的,而對於電影內容尚存在爭議,這點爭議主要體現在電影關於泰倫斯馬力克個人關於「愛」的解答上,西恩潘片尾似有似無的微笑出賣了泰倫斯馬力克。其實《生命之樹》這部片子並不難理解,但是它對於每個人口味的「兼容性」是比較差的,爭議多的電影一般會更有價值,就像當年《2001太空漫遊》上映時存在爭議一樣,時間會遺忘一些作品,也會銘記一些作品,而《生命之樹》是前者還是後者其實都並不重要。
對於詩電影來說,超越電影記錄性的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隱喻、象徵等只不過是輔助敘事的手段而已,而現代電影對於詩電影的涉及已經越來越少,所以《生命之樹》的出現顯得彌足珍貴,雖然在電影語言上並沒有太大的突破,但是它卻很好的繼承了詩電影的一些內核,而之前對於「個人情結」之於《生命之樹》的爭議在此不過只是無意義的討論而已,對於詩人而言,限制住了自己的情感,怎麼能寫出好的詩呢?
❸ 生命重於泰山觀後感5篇
生命重於泰山,是 安全生產 專題片。由應急管理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製作。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關於 生命重於泰山 觀後感 ,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生命重於泰山觀後感1
安全意味著責任,一個人的安全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多地是對關心你的家人負責,安全又等同於效益。所以在觀看了《生命重於泰山》專題片後,讓我們各自內心都有著不一樣的感受,感慨安全第一,就是要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面對新時代,我們都是這個新時代的青年,應該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保護好生命,注意安全,日常生活中增加安全意識。
《生命重於泰山》這部專題片,意在 教育 我們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幸福寄希望於安全,安全又給予我們無限美好地幸福。只要我們牢記安全,就能夠時刻沐浴在幸福的陽光之中,享受安全。而對於安全工作,要增強安全生產意識,時時刻刻樹立安全意識,居安思危,增強對安全生產的緊迫感和自覺性。
通過觀看這部專題片,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感慨都是不盡相同的,當然最深的感觸就是安全了。面對如今嶄新時代,為了社會更好的發展,我們每個人都要重視安全問題,生命只有一次,只要保證好個人以及社會安全和穩定,我們的幸福生活才也得以更好地繼續和享受當下時光。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安全的保障,而安全圍繞著每一個人,圍繞著每一個單位和組織,所以應當做到安全第一。畢竟安全是一切的保障,安全重於一切。
生命重於泰山觀後感2
美好的六月是大家期待的一個月,生命如如流星一樣,讓我們就如飛火一般讓人留戀,就好像這個季節一樣讓人難以忘記,蒸蒸日上,興旺騰達。同時六月份也是安全生產的季節,不僅是我們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家人負責,更是對員工的負責,對企業的負責,這不僅是關乎你我的安全,也是關乎每個人防止財務損失的保障之一。
安全就是第一,企業的安全第一個就是來源安全,企業的生產和發展離不開安全這兩個字。企業的生產順利開展,企業的長期發展都需要每一位員工的安全而組成。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對企業造成很大影響,只要員工通過安全的教育,不斷地去強化安全意義與實操,才能為安全生產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只有生產實現了安全,企業的效益和發展才會有保障,整個企業才能良好運行。只有企業實現了效益,員工才能實現自我的效益。
只有做好安全 措施 的落實,打好安全基礎,在實際操作中加強責任感,才會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對於安全具體的個人學習感悟以及具體的 工作計劃 如下:
一、我們要認真學習國家、集團公司及公司的各項法規、規定、制度,提高對安全工作的認識,並在日常的工作中嚴格遵照執行。做到安全生產無漏洞,監督到位,措施到位,各種監護到位,對於運行中設備我們要謹慎後行,應做到心思縝密,不要盲目的以己之力獨自完成。
二、加深學習深度,加大管理打擊違章現象的力度,使每個人感到生命可貴的意識,從而杜絕此類的現象發生,對於安全的防患意識一定要做好認真執行,做好每一步細節上的杜絕,並不斷地加強安全緊急救生的實操。
三、工作之前要做好深入了解火災隱患分析,避免人身安全以及財務的傷害。做讓你和一件事情之前都要做好百家事的態度,不要馬虎了事,對待工作任何一項工作,尤其是在安全上,更要仔仔細細做好每一步,保證好防患於未然,也是為了大家美好的明天!因此我們都要行動起來,為了共同的目標,將安全時刻牢抓,永不放鬆銘記安全在我心中,安全在大家的心中,這樣才能一起攜手共創造更好的明天。
生命重於泰山觀後感3
觀看完《生命重於泰山》的宣傳片,打從內心的體會到了,生命安全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生命,因此要格外的珍惜。
人,是當前社會的發展之本,我們社會的發展是離不開社會人員的生產,而人的安全是生產的基石,是每個企業獲取經濟效益的根本保證。人,作為每個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是具體生產工作的執行者,不管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工作都必須圍繞著人來開展的,離開了人,什麼事情都將會變得無所事事。在現當今社會提出了許多關於社會發展的新理念,要構築和諧社會,和諧企業。在當前社會中,深感身上的責任重大,每個人都應該主動去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要保持好個人的精神狀態和吃苦耐勞的意志風格,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安全生產中要堅持以人為先。
我們要以《安全專題》會為指導思想,要時時刻刻的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重在落實」的方針為安全 口號 ,最近又展開了一系列的 安全教育 及培訓,在這些培訓及教育中的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安全所帶來的深刻含義。每個人的安全就意味著責任,每個人的安全不僅僅是對自己負責,更多地要對別人負責,要對家人負責。我們每個人不管從學習、生活、工作中都要必須要提高個人的安全認識,加強防範,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就是每個人的責任所在。
崗位上安全生產的難點是在於我們自己身上的,所以每個人的安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要從頭開始,從學習 安全知識 ,學習法律法規開始,增強我們每個人自身的安全知識,提高整個社會工作人員對於安全的意識,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任。
生命重於泰山觀後感4
20--年的6月是第二十個全國「安全生產月」,而在這一天《生命重於泰山》電視專題片同步上映,為我們講述了有關安全生產,合法生產,工人安全的重要性的一部專題片,不僅是督促各大生產單位做好工人安全保障設施,也是為了提醒廣大一線工人朋友們,注意安全,重視安全,只有將安全列為崗位工作的第一位,才能在為祖國做貢獻的同時,也能享受到辛勤勞作後的幸福與美滿。
不重視安全,不僅是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也是對所有一線生產工作的不負責,我們只要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一理念,牢牢刻印在心中,這樣才能更好的統籌發展和安全,真正的將安全責任扛肩上,落在行動之中,以實際行動和實際效果做到兩個「維護」之中。
身為一名一線在職工人,我認真的觀看了《生命重於泰山》這一專題片,看完之後,更是深深的感受到,在各行各業中,安全都應該是我們最為重要的東西,不管是身體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如果不重視安全,最後一定會因為不可避免的意外,威脅到我們的個人生命安全。
我們每個人都是家裡的頂樑柱,是父母最愛的孩子,是愛人堅實的支柱,是孩子最為安全的壁壘;因此為了父母、為了愛人、為了孩子,我們都要將安全深深的記在心中,時刻不忘安全生產這一頭號法則。
《生命重於泰山》最令我深有感觸的,就是一例因為麻痹大意,最終所釀成的生產安全事故,不僅工人受傷,領導也為此受到牽連,家人失去親人,孩子失去父母,這是我們最值得深思的事情。只有重視安全生產,將生命視為最高存在,我們才能將事故排除與身邊,將健康安全帶回家中。
我們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工人與各個環節互相結合,只有把握住最基本的安全問題,才能將安全隱患降至最低,不然只要我們出現鬆懈大意,那麼安全事故遲早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生命重於泰山》是一部值得所有工人朋友觀看的電視專題篇,它可以提醒我們,只有重視安全,我們才能將自己的生命牢牢的守護住,不重視安全問題,不僅害了自己,也給我們最愛的人帶來悲痛與哀傷。讓我們保護好自己,重視工作生產中的各個安全事項!
生命重於泰山觀後感5
生命安全,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這是關繫到了每個企業里,每個員工切身利益的。對於安全生產來說,這不僅僅是員工生命健康的保障,也是對每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前提。
近些年來,我們每天都能在報道上看到各種各樣的安全事故,而其中的原因都不難看出,這些事故是由公司員工或者領導因為不重視安全生產所導致的。而我所在的公司就是電力企業,對於安全生產那可是重中之重的,容不得有丁點的馬虎,因為這是關繫到生命安全問題的。
我清楚的記得那是在我們剛進廠時,安監部門的人對我們這一批新上崗的大學實習生進行了全面的安全知識教育培訓的。首先是讓我們通過對學習四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和保護他人不受傷害)以及那些安規考試等一系列培訓內容的學習,那時的我們就深刻體會到了,成為一名電力員工,是要能熟練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各項安全 規章制度 的,因為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那也是對別人負責,同時,這也是對我們日後在工作崗位上的實際操作部分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也提高了我們對於安全的認識。
最近的時間里,安監部門連續開展了春季安全大檢查的活動,而我所在的班組以「強化安全學習、堅持以人為本」為工作主線,從而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產檢查的力度,那些老師傅過都是親自指導巡檢的,圍繞運行輔控專業所屬的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與此同時,還有積極組織開展安全教育的培訓,對班組的所有員工都是進行了安全知識考試,在班組里營造出了全員學習安全知識、全員提高安全認識的良好氛圍,增強了所有運行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學習《安規》和對安全生產事故的防範意識。我們也加強了業務的培訓,除了那些要求我們要掌握正常情況下應該知道的,要求掌握的知識內容外,也還加大了我們對於應急預案以及事故處理的培訓,全面的提高了應急處理能力。
最後,大家要知道安全生產工作就像是一個圓,它本身並沒有起點,也是沒有終點的,我們需要時刻的牢記,要銘刻在心,不能存在有一絲一毫的僥幸心理或是麻痹大意,這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全負責任。
生命重於泰山觀後感5篇相關 文章 :
★ 《生命重於泰山》個人心得與感想範文
★ 《生命重於泰山》個人觀後感悟
★ 觀看《生命重於泰山》專題片有感2021
★ 關於生命重於泰山觀後感6篇
★ 2020《生命重於泰山》專題片觀後感精選5篇
★ 2022《生命重於泰山》觀後感5篇
★ 北京抗疫紀錄片《背水一戰》觀後感範文十篇
★ 雄關第六集向陽而生心得觀後感
★ 學習張伯禮院士講抗疫第一課的個人觀後感5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