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巴黎Divorce, Le(2003)
導演:
詹姆斯·伊沃里 James Ivory
主演:
湯瑪斯·萊恩 Thomas Lennon
蒂埃里·萊爾米特 Thierry Lhermitte
羅曼·達瑞斯 Romain Duris ...
國家/地區: 法國/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法語
上映日期: 2003年8月8日 美國
片長:USA:117 min
劇情:在這部有關婚姻的輕喜劇影片里,兩個旅居法國的美國女人,因為文化背景上的差異而和本地的法國人之間鬧出了許多矛盾,當然,還有浪漫的愛情和糾纏不休的「離婚」。
女孩伊莎貝爾·沃克(凱特·哈德森 飾)是個典型的美國女孩,敢愛敢恨,個性獨立,剛剛進了電影學院的她,卻因為無法忍受大學里的種種限制而毅然退學。
最近,她嫁到法國的詩人姐姐蘿茜妮(娜奧米·沃茨 飾)遇到了婚姻危機,身為畫家的老公查爾斯·亨利背棄了她,而她已經懷孕8個月了。為了幫助就要分娩的姐姐辦妥離婚事宜,伊莎貝爾打算離開一直生活的加利福尼亞州,前往法國巴黎。
到了巴黎後,伊莎貝爾幫助姐姐辦妥了手續,不料她自己卻愛上了一位有婦之夫——70歲高齡的法國外交官,後來卻碰巧發現大家還是拐彎抹角的親戚,外交官竟是前姐夫查爾斯的舅舅,實在令人哭笑不得。
兩姐妹在法國的「離奇」關系暴露後,文化沖突和流言蜚語相繼襲來,這對姐妹花終於明白,一個現代美國女人生活在巴黎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美國人和法國人之間,對很多事都存在著截然不同的看法,比如道德、性、甚至衣食住行等種種事情,她們在這些差異面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煩惱……
2. 請介紹一下法國電影《新橋戀人》
新橋戀人Amants Pont-Neuf, Les(1991)
導演:
列奧·卡拉克斯 Leos Carax
主演:
朱麗葉·比諾什 Juliette Binoche
德尼·拉旺 Denis Lavant
更多中文片名:
橋上情侶
更多外文片名:
Amants de Paris, Les
.....(France) (working title)
Amour entre une fils et un garçon, L'
.....(France) (working title)
Lovers on the Ninth Bridge
.....(Australia) (video title)
The Lovers on the Bridge
Les Amants Pont-Neuf
類型:愛情/劇情
片長:125 分鍾
國家/地區: 法國
對白語言:法語
發行公司: Fechner Gaumont
上映日期: 1991年10月16日 法國
劇情
米歇爾在路上遇到一個酩酊大醉的人,她以為他已經死了,就叫人來搭救他。日後,在大街上她又遇到這個人。她管他叫於連,因為那是她的第一個戀人的名字。他們一同在一座正在施工修葺的橋上露宿,他幫助她弄來食物,又成了她的模特。他發現,在米歇爾的顏料盒裡,有一隻手槍。他們在橋上像一對相依為命的夫妻。米歇爾的眼睛得了嚴重的疾病,看東西越來越模糊,她想在她失明以前再去博物館看看她喜愛的畫,老乞丐滿足了她的願望。她的父母在尋找自己離家出走的女兒,她的畫像貼滿大街小巷,他不願她離開,縱火燒了所有的畫像。
在這個無人問津的小橋上,在這些街頭流浪者中間,同樣萌生著人類至真至善的愛。當全城的人們都入眠之後,他們可以盡情享受自己的都市了。
比諾什飾演患有眼疾的富家千金,因為被男友拋棄而過著自我放逐的流浪生活。當她在新橋上露宿時,遇到了流浪漢丹尼斯·拉旺,兩人之間產生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令他們在被世界遺棄之餘還能感受到溫暖。然而,富家女最後還是提出分手,重新回到她原來生活的世界。拉旺傷心欲絕,用槍打碎無名指以宣洩痛苦,後來富家女終於在飄雪的聖誕夜跟拉旺在煙花燦爛的塞納河上重逢。
幕後製作:
法國電影史上投資最高的一部愛情文藝片(耗資一點六億法郎),為了重現片中的主要場景而在巴黎搭建了一座新橋,因為主角受傷和資金問題數度停拍,問世後叫好又叫座,贏得多項影展大獎,更成為卡拉克斯的代表作和法國文藝愛情電影的經典作。導演運用華麗的巴洛克風格來鋪陳這個豪放而浪漫的小人物愛情故事,在兩個一無所有的流浪青年身上傾注了無限的關愛,充分表現出法國人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其中男女主角在放煙火的夜空中歡欣狂舞的一幕,影像效果十分燦爛迷人。但西方影評界認為該片太過造作,有點形勝於質。
3. 不要回頭 法國
豆瓣上的一篇影評,個人覺得還不錯,可以理解:
小莫妮卡一直接受不了小蘇菲死了的事實,或者說很希望很希望蘇菲還活著,於是這些年來一直都把自己當作是蘇菲,注意,不是把自己想像成蘇菲,而是認為自己就是蘇菲。長大了之後,她也有了一個丈夫,有了兩個孩子,有了一個母親,還有了一份作家的工作。但這一切都因為工作上面的不順心而改變。
精神上的壓抑,漸漸地觸動了她在記憶深處的那根脆弱的神經。她開始發現,照片上的她好像是另一個面孔,而總是有個小女孩出現在她的視線中,甚至做惡夢。在這樣混亂的精神狀態下,脾氣自然不好,家庭生活就出現了問題,丈夫提出分居。她到母親那裡去,母親卻不在家,到麻將館找到,又忙於堆城牆,對她不睬不理。就這樣,精神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緊張,到了極度緊張極度脆弱的時候,她越能通感到那個埋藏已久的真正的自己,所以她感覺自己的臉在變化,在變化,直到她打開鏡子照,發現沒變才暫且緩了一口氣。
在這個過程中,有三個人物需要解釋一下。第一個是她的丈夫。我開始也沒看明白為什麼看著看著她的丈夫變成另外一個男人了。後來才知道原來開頭出現的那個男人也是莫妮卡如同把蘇菲當作自己一樣「當作」的。那個男人其實是當時在車上的另一個小男孩,也沒死。那個在她童年時代印象最深的面孔,也就一直跟著她到她的生活中來,被她當作她的丈夫。實際上她丈夫跟她一樣是另外一個面孔,也就是後來開車送她到娘家的那個面孔。而她的母親,開頭出現的那個也是她童年時代的母親的面孔,也只是她印象中的,事實上跟她生活在一起的是那個白頭發的——她的養母。那個恍然出現在她的視線中的小女孩,是她童年時候的自己,也是印象,並不真實存在,象徵著她的記憶。這就是後來她為什麼跟著小女孩的原因,實際上是跟著自己的記憶。先前夜裡做惡夢,拉著她團團轉的小女孩,也是她的記憶牽扯著她團團轉。
在養母家,她發現了一張小時候的照片。上面有她親生的母親和姐姐,於是才有了後面她去老家找她們的情節。為什麼養母把門反鎖了不讓她走,其實怕她見到生母之後不回來了,畢竟養母對她有很深的感情。
終於,她找到了照片中的那個地方,但是生母已經假裝不認她了。而那個被她「當作」丈夫的面孔的男人,也就是當初同樣在車上的小男孩,因為事過好多年也不認識她了。後來去旅館找她,她還把他當作他丈夫,但男人只是來找個激情邂逅罷了。
小女孩又出現了,代表著她離記憶更近了。於是她跟著小女孩,事實是跟著記憶,一步一步地走進了童年的家。回到了當時,回到了車禍現場。她,她母親,小男孩在車禍中倖存下來,唯獨小蘇菲死了。小蘇菲是小莫妮卡深愛的姐妹,車禍的時候她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這其實象徵著一種「靈魂」的傳遞。小莫妮卡的心靈受到了莫大的刺激,她接受不了所發生的一切,於是離家出走後,就在靈魂之中一直把自己當作蘇菲,把童年時代身邊的人當作後來身邊的人,活到現在。
這里有一個場景,實際上是兩個場景的重疊,就是她在露天咖啡座那遇到一個白頭發的女人,也就是她的養母。一是當她小時候離家出走的時候,在這里遇到她,後來就成了她的養母。二是養母現在是過來接她,這兩個場景重疊到一起了。這就是為什麼小莫妮卡做了個打電話的手勢,就自己上火車去了。
小莫妮卡在換完衣服之後就變成蘇菲了,實際上這個過程象徵著她從那時候開始就把自己當作是蘇菲了,一直到現在。也象徵著她還習慣把自己當作蘇菲而存在。
但在她回到家裡的時候,推開門,看見丈夫兒女,兒女叫了聲「媽媽」,所有的一切,在這一刻真實了起來,她終於擺脫了心中的夢魘,找回了自己。最後,莫妮卡回望了一下蘇菲,也算是告別了那個存在於她靈魂之中的蘇菲,從此蘇菲不在她的靈魂中,而在她的心裡,她不再把自己當作蘇菲,而是保存著對蘇菲的記憶……
4. 電影《迷戀》詳細劇情介紹
法國電影迷戀成魔
馬克(Sam Neill 飾)的妻子安娜(Isabelle Adjani 伊莎貝爾•阿佳妮 飾)未留下任何原因離家出走,他一度認為安娜與一個名叫海恩里克(Heinz Bennent 飾)的男人有染,卻發現海恩里克也在尋找許久未見的安娜。馬克於是僱傭私家偵探調查。但隨著線索的逐一呈現,事實的真相反倒令馬克等人難以置信。安娜所耽戀的對象竟然是……
本片分別榮獲1982年戛納國際電影節和法國凱撒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1983年葡萄牙奇幻電影節觀眾大獎和最佳女主角獎、1981年西班牙聖保羅國際電影節評論獎。
穿著緊身藍裙子的她,因為已經懷上了怪物的孩子,有了生理和心理的反應,她在無人的甬道里痙攣抽搐,甩頭發,甩購物袋,雞蛋和牛奶都濺爆在牆上。她在這些色彩和污濁中抽搐發抖,猶如被上緊發條的玩偶,最後,從雙腿間流出的鮮血和地上牆上的牛奶雞蛋混合成粘稠的液體,觸目驚心
更詳細的可以見貼http://tieba..com/p/2182340672
5. 有誰能告訴我法國電影《不要回頭》的寓意是什麼看了兩遍都沒看懂!猶其是結局。
其實我也是從開始看到後面的時候也沒太看懂,可能是法國人與中國人的思維形態問題吧~~,不過一直到最後結局我猜大概可能跟雙重性格有關吧,一個人有兩種人格,蘇菲和莫妮卡·貝魯奇 其實是一個人,那真正的主體應該是莫妮卡·貝魯奇 演的那個角色,那蘇菲演的那個應該是在童年跟莫妮卡·貝魯奇 特別要好的姐妹,那麼她由於某種原因死了對莫妮卡·貝魯奇 演的那個人造成傷害太深,造成了她在自己的身體里製造出來了另一個自我就是蘇菲那個角色了。
6. 跪求花開花落 法國電影的百度盤資源😣
你好,我是大魚兒不吐泡泡,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3的分享
如果有另外想要的資源或者鏈接失效,可以使用網路網盤推出的【收集文件】功能進行提問收集資源哦,無需轉存簡單快捷,功能鏈接:https://pan..com/disk/main#/transfer/list微信小程序、網路網盤app、web端都已上線
7. 求法國影片〈芳芳〉的劇情以及……
劇情介紹
[編輯本段]
故事發生在法國路易十五時期,社會動盪,也就是史稱的「花邊戰爭時代」。芳芳(樊尚·佩雷)是出生在鄉村的青年,他生性散漫風流但是卻有正義感,而且身手不凡(估計是整天被姑娘的家人追殺鍛煉出來的)。他為了逃避與地主女兒的婚姻而離家出走,就在他對前途感到迷茫之時,一位美麗的吉普賽女郎煞有介事地為他看了手相,她預言如果他參加法國軍隊將會有一個光輝的前程,因為他命中註定要會娶到法蘭西最尊貴的公主——國王路易十五的女兒。
芳芳信以為真,恰好在此時,他遇到了正在招兵買馬的軍隊,這還不是天意嗎?於是芳芳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等到辦好一切手續,他才知道給他算命的女郎不是別人,正是軍團中士的女兒阿德麗娜(佩內洛普·克魯茲),不過沒辦法,既然被騙來參了軍,那就姑且安頓下來吧。
一次偶然的機會,芳芳在返回營地的途中碰到幾名劫匪正搶劫一輛馬車上的女眷,該出手時就出手,幾個三腳貓匪徒自然不是我們芳芳大俠的對手,沒想到的是,被他搭救的正是路易十五的女兒昂麗葉特公主!芳芳就差沒跪下來感謝上帝了,為了再次和公主相會,芳芳費勁力氣半夜潛入了國王的城堡,可是公主的記性實在太差,居然根本就不記得這位救命恩人了,還叫來了衛兵抓他,還有比這更倒霉的事嗎?芳芳終因寡不敵眾,束手就擒,被判處死刑。
另外一邊,早就傾心於芳芳的阿德麗娜不惜犯險去勸說路易十五(迪迪耶·布爾東)釋放芳芳。誰知國王垂涎於她的美貌,不僅沒有放掉芳芳,反而將她也軟禁起來。關鍵時刻,一直倒霉的芳芳終於轉了運,行刑時的意外發生讓他獲得了自由,他趕緊去解救阿德麗娜,卻無意中窺探到了敵人的一樁陰謀,芳芳的正義感頓時發作,為了國王為了法國,當然也為了自己,他奮力阻止了陰謀的實施,還抓獲了敵方的最高指揮官。
事情平息了,法國和戰爭擦身而過。作為獎勵,路易十五允諾要將一位公主許配給芳芳,這為公主原來就是——他新收養的義女阿德麗娜。
幕後製作
[編輯本段]
法國歷史上歡喜英雄方方的故事一再被重拍,怪才呂克·貝松充當監制繼續與近來合作的導演克拉澤克(《的士速遞2、3》)為這部風俗化的喜劇賦予新的戲劇元素。這個最新版本有與以往不同的特色,是導演將大量幽默元素注入了這個老故事中,利用犀利風趣的對白製造笑料。誇張的肢體動作和美侖美煥的攝影置景,都顯露出法國風情的浪漫古典韻味。兩位主角均帶古典氣質和迷人魅力,但總體的藝術價值與1951年的雅克版本比較起來略輸一籌。
導演:媽媽讓我與「芳芳」同名
導演熱拉爾-克瓦茲克相信大家不會陌生,不過他名字的來歷相信各位一定不會清楚,這是他母親為了紀念1952年版的芳芳--熱拉爾·菲利普而留下的傑作,而讓人驚奇的是熱拉爾的生日,正是歷史上真正的芳芳第一次在戰斗中聲名遠播的日子--5月17日。其實沒有這些巧合或者命運,熱拉爾還是會重拍這部經典作品。「《芳芳鬱金香》是我們兒時的電影,是同類電影中無可爭議的經典。」更何況這還是多年舊友加合作夥伴呂克-貝松向他極力推薦的題材。所以他更沒有不拍的理由了。
男主角:文森特·佩雷斯
芳芳威風凜凜,技藝高超。「佩雷這樣解釋他接拍這部戲的緣由。芳芳是一位前瞻性的英雄,他預示了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不論是在愛情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他都游刃有餘。此外,他不屬於任何一個過時的類型。大概正因為如此,芳芳這一形象才能取得成功。」人們都想與這一人物同化。不管怎麼說,就個人而言,我欣賞他極其現代的愛情觀!"
女主角:佩內羅普-克魯茲
佩內洛普-克魯茲身上那種清新純真和熱情奔放兼具的氣質讓她成了阿德麗娜最佳的詮釋者,更何況她還有幅天使般的面容。導演熱拉爾-克瓦茲克說:「有這樣一位具國際影響力的明星加入,令劇組全體人員萬分興奮。」在她到達劇組之後,整個攝制組為她舉行了一場由保齡球和西班牙什錦飯組成的歡迎晚會。
談到拍片感受使,佩內羅普說:「我喜歡這個劇本,不光有濃郁的歷史感,而且故事幽默又浪漫。與樊尚一起工作是一件美妙的事,他精力充沛魅力十足,在片場,他總是帶著微笑。」
8. 求一部法國電影
叫《姐妹情深》
迅雷看看的鏈接:
http://xunlei.joy.cn/?platform=7&hallid=11795
Frangines, Les
2002年出品
編劇:羅林·列維
導演:羅郎絲·卡特里昂
主演:阿麗·杜巴索、米歇爾·伯尼埃
故事梗概:
父親夏爾的葬禮結束後,漂亮的姐姐艾麗絲才得知她還有位同父異母的妹妹,比她小三歲,有權利平分遺產。但家裡的城堡可是祖上傳下來多年的財產,因為不忍心把它賣掉,所以愛麗絲與表格愛德華想方設法去尋找那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妹妹阿里斯。很快,愛麗絲發現了線索。但找到的妹妹卻是位卡車司機,相貌平平,胖胖的身體和模特姐姐相比,外貌相差很大。
姐姐愛以貌取人,很虛榮;妹妹性格直爽,知道自己又有了個家人——姐姐和她的10歲男孩馬可,非常高興。姐姐認為妹妹的職業及外表影響了她面子,為了虛榮,她不惜把阿里斯從頭打扮到腳。但當心直口快的阿里斯得罪了姐姐最尊貴的客人的時候,愛麗絲終於抑制不住憤怒,在朋友面前指責她的不是。這嚴重地傷害了妹妹的自尊心,妹妹離開了她們姐妹倆的家。
10歲的馬可,天生不會說話,但能聽懂人們的交談,和她的新姨媽阿里斯很親近,反而和媽媽很疏遠,因為他媽媽想讓他在其他方面如英語、網球等出類拔萃,把每天的課程排的滿滿的,彌補先天的殘疾,但是她很少陪馬可,使馬可感到很孤獨。而姐姐因為從小在缺少愛的環境下長大,3歲時,媽媽去世,父親常不在家,懷著馬可2個月時,被男友拋棄,所以不知道該如何愛兒子,她認為給兒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就是愛了 。
馬可看到姨媽走後,竟悄悄地藏在她的卡車中,沒有告訴任何人離家出走了。姐姐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與妹妹逐漸相互理解,姐姐也放棄了對卡車司機的偏見,還得到一位卡車司機小夥子的青睞。最後,母子關系也變融洽。而表哥愛德華也在妹妹阿里斯的鼓勵下,找到自信,重新開始自食其力找工作。
精彩視點:
這部融合了新浪潮電影的表現手法、情節跌宕起伏的影片是導演羅郎絲·卡特里昂的首部故事片,片中美麗迷人的美人愛麗絲由大家熟悉的法國影星兼名模的阿麗·杜巴索扮演,和她搭檔的是在《尼吉塔》中的法國男影星米歇爾·伯尼埃,還有法國新浪潮派老將讓-皮艾爾·卡塞爾捧場。
這部影片花了1年的時間來編寫劇本,但拍攝卻花了9個星期。據導演羅郎絲·卡特里昂介紹:「一切都進行得那麼快,讓我根本沒有時間懷疑或反省。我只有很短的准備時間,而整部影片的拍攝只有9個星期。雖然每組鏡頭事先都做了充分的准備工作,幸虧整個劇組都非常配合,迅速到位。」
9. 哪位親可以推薦一些比較新的法國電影啊……
最新的是阿黛拉的非凡冒險
2010法國電影展影片
源頭 A L』ORIGINE
導演 : 哈維爾•吉亞諾利Xavier Giannoli
主演 : 弗朗索瓦•克魯塞, 艾曼紐•德芙, 傑拉爾•德帕迪約
劇情片 : 2小時35分
離群索居,浪跡天涯的菲利普•米勒以行騙為生。某天,他無意中發現一處因生態保護主義者為挽救金龜子種群而廢棄多年的高速路工程用地。在經濟上,該工程的暫停對於當地居民而言是個沉重的打擊。菲利浦因而看到了在此行騙的良機,不知不覺間,他陷入自己設下的圈套,一步步被推向深處……
愛情專賣店 BANCS PUBLICS
導演 : 布魯諾•波達里德斯Bruno Podalydès
主演 : 德尼•波達里德斯,布魯諾•波達里德斯, 艾曼紐•德芙, 喬絲安•巴拉思科, 凱瑟琳•德納芙
劇情片 : 1小時50分
露西發現對面房子的窗戶下掛著一幅黑色標語,上面寫著「孤獨男人」。這是一個玩笑,一個心靈的呼喚,還是一個求救信號呢?露西和同事們對此充滿了好奇。他們決定在樓下公園和對面商店進行調查。白天過去了,他們是否在忙忙碌碌的人群中找到了「孤獨男人」?
東北歡迎你 BIENVENUE CHEZ LES CH'TIS
導演 : 丹尼•伯恩
主演 : 卡德•梅哈德, 丹尼•伯恩, 祖伊•費利, 安•瑪麗文
喜劇片 : 1小時46分
住在法國南方的菲利浦為了能到藍色海岸地區工作,試圖欺騙他的老闆。最終他的伎倆沒有得逞,被「發配」到了偏遠的法國北方。結果他卻驚奇地發現,這里不是他想像的那麼可怕。為了避免麻煩,他編造了一個善意謊言,他在北方過得非常愉快,還得到在南方的妻子的百般關心。某一天,他妻子決定和他相聚,幫助他度過在北方的「艱難日子」。
明天的黎明 DEMAIN DES L』AUBE
導演: 丹尼斯•德庫爾 Denis Dercourt
主演: 文森特•佩雷斯, 傑瑞米•雷乃, 安•瑪麗文
劇情片 : 1小時40分
保羅是個歷史戰爭迷,他痴迷到了脫離現實,只能生活在角色游戲中。他的哥哥馬修,在母親的要求下,嘗試把他從這個真假難分的世界中解救出來。要達到目的,馬修只能也冒險進入游戲。
刺蝟的優雅 Le HERISSON
導演 : 莫娜•阿夏芝 Mona Achache
主演 : 喬絲安•巴拉思科, 嘉虹絲樂潔米, 伊川東吾
喜劇片 : 1小時40分
芭洛瑪,聰明並帶自殺傾向的11歲女孩;荷妮,孤僻低調的巴黎女門房;以及高深莫測的小津格郎先生,有一天,這三個人意外地相遇了。
我孩子們的爸爸 LE PERE DES MES ENFANTS
導演: 米婭•漢森蕾芙 Mia Hansen-Love
主演: 切瑞拉•凱瑟莉, 路易斯-朵•德•蘭切薩, 卡羅爾•弗霍, 愛麗絲•德•蘭切薩
劇情片: 1小時50分
格里高里•卡萬有一個美滿家庭和他熱愛的工作:電影製片人。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事業之中。只在周末才會陪家人到鄉下郊遊。格里高里受到眾人敬慕,顯得不可戰勝。但是他的公司舉步維艱。電影製作過多,風險重重,債台高築。這樣盲目的堅持會把他帶往何方呢?
秘密日記 MERES ET FILLES
導演: 茱莉•洛普庫瓦 Julie Lopes Curval
主演: 凱瑟琳•德納芙, 瑪麗-喬西•克羅茲, 瑪麗娜•漢斯
情節片: 1小時45分
路易絲於50年代拋下年幼的孩子,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她的女兒馬婷一直呆在家鄉並成為醫生。馬婷的女兒奧黛莉三十來歲,獨立生活。有一天她回到父母家,發現了一本外祖母的日記。外祖母的出走或許終將真相大白。
參賽短片
7.57 AM-PM
導演 : 西蒙•勒魯什 Simon Lelouch
音樂片,悲喜劇: 11分—2009
音樂是否不分貧富貴賤?雷諾•卡皮桑在巴黎地鐵里演奏《格魯克旋律》。兩天之後,他在香榭麗舍劇院的演出座無虛席。
來吧! ALLONS-Y !
導演 : 卡米•穆蘭都培 Camille Moulin-Dupré
動畫片: 7分52秒--2009
海邊的散步場所,一個老男人在讀報,他的白狗守在身邊,一個女人的經過打擾了他的閱讀。他對美女窮追不舍,並一頭扎入描述他倒霉經歷的動畫片。這部電影旨在紀念讓保羅•貝爾蒙多。
沉睡的男人 L』HOMME QUI DORT
導演 : 伊內•塞當 Inès Sedan
動畫片 : 12分43秒--2009
索菲亞和深愛的丈夫共同生活,但他一直在沉睡,索菲亞必須接受一個現實:也許他永遠不會醒來。
食人妖的盛宴 LA SAINT-FESTIN
導演 : 安內洛爾•達菲&雷奧•馬尚 Anne-Laure Daffis, Léo Marchand
動畫片 : 15分45秒--2007
啊!明天是11月40日!盛宴節到啦!吃人妖的大派對!沒抓到小孩的妖怪們可要抓緊啦,祝狩獵成功!
自衛 SELF DEFENSE
導演 : 托馬斯•蓋雅 Thomas Gayrard
喜劇片 : 13分49秒—2009
亞瑟是個失業的法學家,他被迫接受一份教武術的工作,不然他就再沒資格領失業補貼……
好孩子 壞孩子 TOUS LES ENFANTS S'APPELLENT DOMINIQUE
導演 : 尼古拉•斯沃 Nicolas Silhol
心理劇 21分—2008
卡羅爾從學校的心理測試得知兒子剛旦有行為偏差。這個讓人擔憂的診斷結果漸漸改變了她對兒子的看法。
10. 不要回頭的影片評價
本片是法國女導演瑪麗娜·德·范導演的第二部長片,2002年她推出了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長片《切膚》。此前她作為演員,與校友、導演弗朗索瓦·歐容合作,參演過《看海》和《失魂家族》。另外,弗朗索瓦·歐容的《沙之下》和《八美圖》都有她參與了編劇。蘇菲·瑪索扭曲的面部變幻為貝魯奇的畫面頗為懾人。本片的故事讓人不禁聯想起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兩生花》,而宣傳海報也推出了雙款。二位女星在海報上皆以黑色連衣裙亮相,以二人的位置變化相映成趣。有趣的是,海報上二人的POSE卻與片名《不要回頭》相反——她們都在回頭。
《不準回頭》:頂級美女變臉秀
蘇菲·瑪索自己都不敢說是法國演技最好的女演員,同樣莫妮卡·貝魯奇也離義大利偉大女星的地位尚有距離。但這並不妨礙她們倆成為歐洲最具人氣的女人。崇拜症似的美貌,區別於好萊塢的成熟魅力,超越於普通意義的性感,讓這兩個女人占據了各大娛樂媒體的封面。國際化的路線很成功,都已年過四十的法國、義大利女人,也不滿足於充當花瓶。畢竟再瓷實的肌膚無法抗拒皺紋變成裂痕,尋求演藝形象和表演類型的突破,瑪索和貝魯奇再走不同的路,本無交集。這一次的《不準回頭》,至少觀眾看到了她倆的努力,誰更迷人,一比既知。
不再年輕的蘇菲·瑪索,這兩年已經開始初執拿導筒,反響波瀾不驚,遠不如她做演員受關注。貝魯奇在美國和法國影壇頻繁出沒,也試圖突破花瓶定勢,接下幾部考驗演技的劇情片,可結果並不理想。歐洲的女演員,當成她們倆這樣也算是極品,借一部電影名來說,就是《只怪你太美了》,在一眾同年齡段女演員中,美貌壓過了演技,總與「偉大」二字隔洋嚮往。與花瓶相對的是才女。有趣的是,《不準回頭》的導演瑪麗娜·德凡就是這些年法國電影圈進步頗大的「小才女」。德凡年紀並不大,卻是Femis科班出身,自身形象也顯可塑性,常在弗朗索瓦·奧宗等師兄弟的片子里編劇、出演,可算是頗具才華,能導能編能演的新銳女影人。《不準回頭》只是德凡的第二部長片,上一部處女作《在我的皮囊里》贏得圈內和觀眾的廣泛好評,這一次再接再厲,作為新人直接入圍戛納電影節的展映單元,糾集兩位頂級美女,和眾大師同台,前途頗為看好。
這部《不準回頭》的立意,還真可以用德凡前作的名稱來概括:兩個相貌、身份完全不同的中年女人,法國人讓娜就「藏在」義大利人瑪麗娜的「皮囊」里,從沉睡到覺醒的過程。生活美滿,家庭幸福的女作家讓娜,在面對創作困境時,身體突然發生巨變。不單是自己的相貌軀體,就連身邊的親人,環境都通通抹去,詭異得不明所以。女主角只得重溯回憶,帶領觀眾一起尋找緣由,一切都是從回憶錄開始,而記憶里失去的,正是自己童年往事。影片中的迷惑變成了詭異的懸念,時空關系完全錯亂,蘇菲·瑪索陷入了超現實的迷霧中,觀眾也跟著兜圈子,最終才發現導演的意圖,像是看了一場變臉魔術秀。
影片在敘事上的刻意迷亂,如果用正常的手法講述並不復雜,但德凡顯然不甘心如此保守簡略。《不準回頭》里運用了先進的電腦特效,模擬出蘇菲·瑪索逐步變化成莫妮卡·貝魯奇的每一個階段。而且這種變化要伴隨著劇情,而不是一個鏡頭幾秒鍾就可完成的,影片中有十幾分鍾,讓娜的臉一半是蘇菲,一半是莫妮卡,兩個美女的面部特徵生硬地拼貼在一張臉上,變得怪異且醜陋。 這種完全不符合常理的造型,外人卻毫不驚訝女主角的變化,人物和環境的一再變幻,已經模糊了真實和想像的界限。德凡在影片中,其實引用了「心理重現」的方式,像很多成功的驚悚片一樣,觀眾看到的很可能只是女主角的錯覺。包括她自己的相貌,母親和丈夫孩子的模樣,家庭出身等等,讓娜必須從童年誕生地去尋找,就像心理醫生的催眠一樣,從記憶深處找回自己。《不準回頭》所做的就是拍下這個過程,主觀與客觀混淆,真實與錯覺並立,靈魂與肉體重合又分離。
這是個不俗的劇本,可惜德凡的處理過於魔幻,有為了炫技而炫之嫌,弄混了蒙太奇和敘事。有時候觀眾需要自己琢磨因果邏輯,填補漏洞,本來是件好事,結果處理的有點繞,前半段故布疑陣,顯得累贅且拖沓。這種尋找家族史秘密的立意,很像早期的阿莫多瓦,尤其是讓娜從照片中認出生母,毅然前往義大利南部的段落,成為這個懸疑故事的真正轉折。熟悉此類題材的觀眾,已經可以猜出事情的由來,逐漸接受導演的處理方式,再從女孩的視角來陳述就順當多了。相比之下,阿莫多瓦的懸念就設的明朗工整,不用魔幻的特技,也能通過戲劇手法造出魔幻的效果,德凡的這部《不準回頭》則顯得「機械化」了。
作為商業片,影片的最大賣點還是兩位歐洲頂級美女的「對決」。影片中由於只是一個女人在變化,其實並沒有多少對手戲。一人一半劇情平均分配,蘇菲演前半部,莫妮卡演後半部,僅有結尾處的一次對視,算是完成了靈魂對肉體的「交接儀式」。至於誰的演技更好些,各家粉絲自有評判。個人以為,相比之下蘇菲的疑惑和恐懼更多些,有更多更重的戲份可以發揮,觀眾的情緒也隨同她的心理表演而調動。到了後面莫妮卡回義大利的尋找,故事已經順暢明朗,再輔以童年記憶的閃回,留給表演上的空間並不多了。最為津津樂道的,還是讓娜變臉的過程,通過3D技術對臉部特徵的重構,眼部和鼻樑的精妙化妝,讓觀眾們見識了電影史上最完整最細致的「變臉魔術」。原來美女也是一場「真實的謊言」。
遺憾的是,飽受的法國影評人們並未贊同導演瑪麗娜·德凡的煞費苦心,也一點都不給兩位女明星面子,《不準回頭》公映後的評價並不高。應該說,觀眾對於這么個懸疑題材還是報以很大的好奇心的,這不是一個平白直訴的乏味故事,演員形體的異化,甚至帶有一點cult風味,算是難得的嘗試了。然而問題就在這里,把《不準回頭》當藝術電影看得影評人們,覺得導演和編劇故弄玄虛,賣弄特技;而把影片當商業類型看得觀眾,又無法完全接受其表現手法,缺乏簡單易懂的敘事邏輯。或許是期待高了點,最後的票房並未有預期的理想。但若僅此就給兩位女星下一個評語,尚為時過早。畢竟她們倆為了首次合作,表現地很賣力,在風韻猶存的歲月里,用這種「破相」的對決方式留下銀幕痕跡,這已經需要份勇氣,還是對得起影迷們多年的追捧和迷戀的。
很明顯,導演瑪麗娜·德·范想憑借《不要回頭》的明星陣容和勃勃野心躋身於電影大師之列。然而,她的敘事手法缺乏新意。瑪麗娜-德-范是一位出色的導演,卻在法國影壇無法被歸類。 ——《正片》雜志
捕獲人的氛圍和兩位巨星的信手拈來,讓我們能夠寬恕導演的愚笨(尤其在結尾處)和相襯之下黯然失色的男搭檔。 ——《20分鍾》
那些指望導演的新片能跟《切膚》媲美的影迷可能要失望了。影片的處理不如後者深入內心,結構更為鬆散……撇開這些不談,我們還是支持這樣一次自由而反叛的藝術嘗試。 ——Dvdrama網站
一切都平平,瑪麗娜·德·范太過在意蘇菲-瑪索和莫妮卡-貝魯奇金蟬脫殼的特技效果,有點忘記了她的電影,讓影片淪為女演員的展示秀。 ——《ELLE》
理解:是莫妮卡沒死,蘇菲死了,這是前提。所以說看清楚那隻流血的手是誰的,和結尾的那個字幕翻譯正確是相當重要的。但你可能會問,開頭出現蘇菲是怎麼回事?這是因為小莫妮卡一直接受不了小蘇菲死了的事實,或者說很希望很希望蘇菲還活著,於是這些年來一直都把自己當做是蘇菲,注意,不是把自己想像成蘇菲,而是認為自己就是蘇菲。長大了之後,她也有了一個丈夫,有了兩個孩子,有了一個母親,還有了一份作家的工作。但這一切都因為工作上面的不順心而改變。
精神上的壓抑,漸漸地觸動了她在記憶深處的那根脆弱的神經。她開始發現,照片上的她好像是另一個面孔,而總是有個小女孩出現在她的視線中,甚至做惡夢。在這樣混亂的精神狀態下,脾氣自然不好,家庭生活就出現了問題,丈夫提出分居。她到母親那裡去,母親卻不在家,到麻將館找到,又忙於堆城牆,對她不睬不理。就這樣,精神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緊張,到了極度緊張極度脆弱的時候,她越能通感到那個埋藏已久的真正的自己,所以她感覺自己的臉在變化,在變化,直到她打開鏡子照,發現沒變才暫且緩了一口氣。
在這個過程中,有三個人物需要解釋一下。第一個是她的丈夫。我開始也沒看明白為什麼看著看著她的丈夫變成另外一個男人了。後來才知道原來開頭出現的那個男人也是莫妮卡如同把蘇菲當做自己一樣「當做」的。那個男人其實是當時在車上的另一個小男孩,也沒死。那個在她童年時代印象最深的面孔,也就一直跟著她到她的生活中來,被她當做她的丈夫。實際上她丈夫跟她一樣是另外一個面孔,也就是後來開車送她到娘家的那個面孔。而她的母親,開頭出現的那個也是她童年時代的母親的面孔,也只是她印象中的,事實上跟她生活在一起的是那個白頭發的——她的養母。那個恍然出現在她的視線中的小女孩,是她童年時候的自己,也是印象,並不真實存在,象徵著她的記憶。這就是後來她為什麼跟著小女孩的原因,實際上是跟著自己的記憶。先前夜裡做惡夢,拉著她團團轉的小女孩,也是她的記憶牽扯著她團團轉。
在養母家,她發現了一張小時候的照片。上面有她親生的母親和姐姐,於是才有了後面她去老家找她們的情節。為什麼養母把門反鎖了不讓她走,其實怕她見到生母之後不回來了,畢竟養母對她有很深的感情。
終於,她找到了照片中的那個地方,但是生母已經假裝不認她了。而那個被她「當做」丈夫的面孔的男人,也就是當初同樣在車上的小男孩,因為事過好多年也不認識她了。後來去旅館找她,她還把他當做他丈夫,但男人只是來找個激情邂逅罷了。
小女孩又出現了,代表著她離記憶更近了。於是她跟著小女孩,事實是跟著記憶,一步一步地走進了童年的家。回到了當時,回到了車禍現場。她,她母親,小男孩在車禍中倖存下來,唯獨小蘇菲死了。小蘇菲是小莫妮卡深愛的姐妹,車禍的時候她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這其實象徵著一種「靈魂」的傳遞。小莫妮卡的心靈受到了莫大的刺激,她接受不了所發生的一切,於是離家出走後,就在靈魂之中一直把自己當做蘇菲,把童年時代身邊的人當做後來身邊的人,活到現在。
這里有一個場景,實際上是兩個場景的重疊,就是她在露天咖啡座那遇到一個白頭發的女人,也就是她的養母。一是當她小時候離家出走的時候,在這里遇到她,後來就成了她的養母。二是養母現在是過來接她,這兩個場景重疊到一起了。這就是為什麼小莫妮卡做了個打電話的手勢,就自己上火車去了。
小莫妮卡在換完衣服之後就變成蘇菲了,實際上這個過程象徵著她從那時候開始就把自己當作是蘇菲了,一直到現在。也象徵著她還習慣把自己當作蘇菲而存在。
但在她回到家裡的時候,推開門,看見丈夫兒女,兒女叫了聲「媽媽」,所有的一切,在這一刻真實了起來,她終於擺脫了心中的夢魘,找回了自己。最後,莫妮卡回望了一下蘇菲,也算是告別了那個存在於她靈魂之中的蘇菲,從此蘇菲不在她的靈魂中,而在她的心裡,她不再把自己當作蘇菲,而是保存著對蘇菲的記憶……
雖然我也用「靈魂」這個詞來作了解釋,但此靈魂絕非彼靈魂,可作為「深度的心靈」來解釋。所以,這絕對不是一部鬼片,也沒有任何的鬼出現。所有的一切,都是存在於主角的心理。
總的來說,這部片子還是相當有看點。比如鏡子中的自己還是作為意識而存在的,而照片中的自己卻是作為事實而存在的,這都是導演費心所表現的細節。
想起了《停留》,那是主角在臨死前的一剎那腦海里對外界一切印象的解構和重演,也是在「存在於某一特定時刻的印象」上做文章。可惜我早先沒有看懂,後來看了影評才懂,覺得好遺憾喲!還好這一部想了很久終於自己能夠想通。————摘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