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夢斷花都和紅磨坊是屬於什麼電影風格
《夢斷花都》(又名:紅磨坊):「紅磨坊」是19世紀法國巴黎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看客絡繹的娛樂場所,這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紅極一時的歌舞女郎,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很多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就誕生於「紅磨坊」,本片的故事就是發生在「紅磨坊」的兩個完全虛構的人物之間。 導演創造了1900年兼具頹廢與奢華的巴黎蒙馬特區,豪華的夜總會與破舊的小旅館中間隔著磨坊的風車,華麗的布景,夢幻的色彩,本片場面調度充滿表現主義的風格,尤其是以模型制的巴黎城市遠景及各式建築物。主演:妮可·基德曼、伊萬·麥格雷戈、約翰·雷吉扎默、吉姆·布蘭德本特、凱利·米諾格故事梗概:十九世紀末,巴黎蒙馬特區的紅磨坊以女子露大腿的康康舞再度揚名世界,無論貧賤聰愚,人人來此縱欲狂歡,娼妓與嫖客、毒品煙酒、尋求創作靈感的藝術家、與絡繹不絕的觀光客,為這個地方更增華麗、頹廢的魅惑色彩。克利斯汀,一位來自中產階級環境的年輕人,為了反抗中產階級世界的虛偽與壓抑,離家出走獨身來到巴黎闖天下,他擁有鋼琴詩人的天賦,渴望在此處實現他的作家夢,他在巴黎新結識的畫家朋友羅德列克是紅磨坊的常客,熱情的羅德列克便帶他前往紅磨坊大開眼界,在那裡,克利斯汀認識紅磨坊的紅牌歌舞明星莎婷,也不可自拔地栽入紅磨坊的迷幻世界。 出身貧賤的莎婷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悲苦過去,她渴望力爭上游成為真正的大明星,在紅磨坊經理齊德勒大力提拔下,她用最美的容顏與最精湛的歌藝,為世人營造一個休憩的夢想世界,滿足每個男人的幻想。 可是,莎婷卻不確定自己的夢想能否實現,直到克利斯汀走入她的生命,他讓她相信自己可以成為完全不一樣的人,相信她自己也可以擁有夢想,而他也會陪同她一起實現夢想。然而,莎婷與克利斯汀的相知相惜讓想包養她的貴族大為震怒,他不惜大動干戈要毀掉這個年輕人,而莎婷也陷入兩難之中,因為分手可以保護年輕愛人免受傷害,可是分手卻也帶給這對愛侶無法想像的毀滅。
2. LANDY MARMALDE電影《紅磨坊》
紅磨坊 Moulin Rouge
導演:巴茲·魯赫曼Baz Luhrmann
編劇:巴茲·魯赫曼Baz Luhrmann
克萊格·皮爾斯Craig pearce
演員:尼科爾·基德曼Nicole Kidman
伊萬·麥戈雷格Ewan McGregor
約翰·雷圭扎默John Leguizamo
吉姆·布勞德本特Jim Broadbent
理查德·洛克斯伯格Richard Roxburgh
類型:歷史/歌舞
級別:PG-13(性愛鏡頭)
出品:20世紀福克斯
首映:2001年5月4日
官方網站:MoulinRougeMovie.com
劇情簡介
19世紀末的法國巴黎,是一個令所有醉心於藝術的人所嚮往的夢幻之都。
克里斯蒂安(伊萬·麥戈雷格)是個出生於中產階級家庭的青年詩人,他有著極高的藝術天分和創作熱情。為了尋找自己渴求的藝術氛圍,實現創作夢想,克里斯蒂安離開了古板嚴厲的父親,獨自到巴黎闖盪。在混亂的波希米亞人聚居區蒙馬特,克里斯蒂安結識了以小有名氣的畫家和廣告招貼畫設計師圖盧茲-勞特瑞克(約翰 ·雷圭扎默)為首的一群放盪不羈的藝術家,並開始和他們一同創作、享樂、消磨時光。
漸漸地,在這個整日離不開酗酒、吸毒和康康舞(註:當時巴黎流行的一種低俗舞蹈,以舞女們掀裙子踢腿為特色,頗具挑逗性。)的圈子裡,克里斯蒂安對音樂和流行的超前的把握才能使他受到眾人的側目。他被介紹給「紅磨坊」夜總會的老闆哈羅德(吉姆·布勞德本特),為「紅磨坊」編寫一系列新的歌舞作品;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克里斯蒂安認識了人稱「閃亮的鑽石」的紅舞女兼高級妓女薩汀(尼科爾·基德曼)。才子碰到佳人,一個風流倜儻、才華橫溢,一個美艷絕倫、熱情似火——不用猜你也知道接下來的情節了吧?
只可惜,克里斯蒂安貧窮落魄的身份和薩汀不體面的職業讓他們之間的愛情註定是一場悲劇,哪怕他們愛得如此熱烈和真摯。
默諾公爵(理查德·洛克斯伯格)是「紅磨坊」的常客,也是拜倒在薩汀石榴裙下的達官貴人之一。當哈羅德為了改建「紅磨坊」而以薩汀設下美人計騙他投資時,公爵爽快地捐出了大把的鈔票。其實,誰心裡都很清楚,公爵對薩汀忠實迷戀的背後,隱藏著他強烈的佔有欲,他無時無刻不在計算著如何將薩汀據為己有。當默諾得知自己被利用了之後,他那陰暗瘋狂的心靈終於暴露了出來,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以謀殺為手段……
幕後
《紅磨坊》一片是澳大利亞的國際知名導演巴茲·魯赫曼繼《羅米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版》(Romeo + Juliet)之後的又一部巨作,被美國《娛樂周刊》列為2001年必看的十部影片之一。
提起法國巴黎的「紅磨坊」,它的鼎鼎大名恐怕見識稍廣的人都會知道,這個以其大膽華美的歌舞表演而著稱的夜夜笙歌、看客絡繹的場所是巴黎那紙醉金迷生活的最佳見證。這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紅極一時的歌舞女郎,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頗有造詣的文人墨客。
於是,很多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誕生於「紅磨坊」,其中影響最大的要數後印象派畫家亨利·圖盧茲-勞特瑞克和紅舞女阿芙樂爾的一段情事,1952年好萊塢大導演約翰·豪斯頓(John Houston)關於「紅磨坊」的電影講的就是這段故事。
不過,巴茲的《紅磨坊》和1952年的那個版本可沒什麼關系,因為在這里圖盧茲-勞特瑞克已經退居配角,愛情故事發生在兩個完全虛構的人物之間。為了使影片在充分表現巴黎夜生活的精緻、華美和絢爛奪目的同時,營造出一種奇異、後現代式的感官刺激,一向才思詭異的巴茲除了用不多的預算在澳洲的福克斯片廠造了一個豪華的「紅磨坊」之外(影片除了少數後來補拍的一些鏡頭,全部是在澳洲片廠攝制完成的),還徵用了20世紀的現代流行音樂為這部以19世紀末的巴黎為背景的電影配樂。甲殼蟲、艾爾頓·約翰、麥當娜、斯汀、涅磐、皇後樂隊、U2以及Fat Boy Slim等眾多樂迷們熟悉的新老聲音從頭至尾響徹在影片中,著實為影片憑添了些許亦幻亦真的氣氛,也增加了它的期待值。而在電影的原聲帶中,連男女主角尼科爾和伊萬也分別獻唱一曲,令歌迷和影迷同時開了眼界。
說到,她可能是為《紅磨坊》一劇付出最多又最倒霉的人之一了。為了參加該片的拍攝,尼科爾不僅推掉了大衛·芬奇導演片酬1000萬美元的《戰栗空間》,早早練習唱歌跳舞為拍攝做准備,而且還曾在正式開拍前兩次折斷肋骨——一次是因跳舞而摔斷;另一次是被戲服內的緊身衣弄斷,真是苦不堪言。
不過,整個影片的拍攝過程也不比尼科爾幸運多少。先是開拍前導演大人的父親因癌症過世,然後是伊萬·麥戈雷格因趕拍《星球大戰》而耽誤本片的進程,既而就是原定於2000年聖誕節的首映日期因製作尚未完成而推後,使影片錯過了2001年奧斯卡獎的評選。俗話說「好事多磨」,也許《紅磨坊》遇到的諸多不順正預示著它在上映後將大獲成功呢。
評論
本片幾乎在所有影評人那裡都受到一致的好評,真是有點兒一反常規,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可能《紅磨坊》一片真的有什麼魔力,能抓住所有電影評論者的心,讓他們眾口一詞地為它說好話。《紅磨坊》到底好在哪裡,筆者真的很難說清楚。反正有一點可以告訴你:雖然本片成本只有區區5000萬美元(因為是在澳洲拍的嘛,比較省錢),但它的視覺效果在歌舞片中絕對一流,就連不喜歡歌舞片的你也會在電影開始後15分鍾內喜歡上它。當然了,如果你看過並且瘋狂地喜歡巴茲導演的《羅米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版》的話(就像筆者一樣),你一定不會錯過《紅磨坊》的。另外再跟喜愛帥哥靚姐的影迷們多說一句:英俊迷人的伊萬和風情萬種的尼科爾激情熱舞的場面難道還不夠讓你心動嗎?
【音樂《landy marmalde電影《紅磨坊》主題曲(克里斯汀娜)》 4分28秒】
【背景音樂《15 背景 Dammy Elfman-After Midnight》 3分24秒】過長可剪切,過短請重復
R:可以說兩部影片的基調都是紅與黑,都是歌舞昇平的夜晚,章顯鶯歌燕舞燈火通明的夜晚的影片。《紅磨坊》的開場,歌女莎汀在一大群舞娘康康舞營造出的五色斑斕舞台中,宛如雲端仙子般緩緩下降。聚光燈投射在她的身上,唇如花瓣,膚似凝脂,清麗的歌聲響徹全場。年輕的詩人克里斯蒂恩情不自禁的追隨著她,他們在月下的露台上互訴心曲,山盟海誓。然而紅顏薄命,在歷經被拆散的重重波折之後,莎汀終因病重撒手人寰。《紅磨坊》是那種最為典型的浪漫愛情影片,只是用歌舞片的形式來加以演繹。片子步步為營,每一個情節都是千古傷心人所經歷的萬古傷心事,加上影片裡面華麗的舞台服裝,數個輝煌耀眼的舞台場面,就算最後莎汀在舞台上死去,我依然因為她美麗的逝去姿勢和與愛人最終的深情相擁而感到釋然,但是還會有一些的嘆息和不舍。而《芝加哥》聯繫到影片設置的背景年代,「1920-1930年代的芝加哥是美國的犯罪之都」,社會環境和人們的價值觀在彼時一團混亂,真假難辨,是非不清。美貌是真的,天真純情卻是假的;歌聲舞姿是真的,說出口的話卻是假的;丈夫是真的,腹中的胎兒卻是假的;日記中的話是真的,日記本卻是假的;父母是真的,履歷卻是假的;所以到了最後,恩仇全都是假的,金錢名氣才是最真的。如果要我形容,《紅磨坊》就是莎汀在夜風中月色下那一件鮮紅欲滴的長裙,紅得華美。而《芝加哥》,讓我借用那幅影片的海報,燈管組成的巨大C字前面,維爾瑪身穿銀色舞衣姿態妖嬈,C字背後,是墨色的黑夜下芝加哥高樓的背景,正是《芝加哥》貫穿始終的主色調。同樣描寫絕色歌女的生活,同樣發生在過去,兩部影片卻有著大相徑庭的基調和主題。
【音樂《紅磨坊09-diamond dogs - beck》 4分34秒】
【音樂《紅磨坊-your song - ewan mcgregor and alessandro safina》 3分38秒】
3. 一部電影,昨天剛剛在cctv6看的,叫《盧浮宮謎案·法國》為什麼...
因為國內沒正式引進,具體的演員,海報和劇情簡介在豆瓣詞條里的IMDB可以看到。
電影法語名Mystère au Louvre,是懸疑係列劇Mystère à Paris的第四集。講述的是1885年巴黎,Alice Taglioni飾演的女竊賊盜取在Louvre展出的稀世珍寶的故事。由Thalie Images和TV5 Monde出品,France 2 (FR2)發行。多說一點關於這部影片的內容,影片上映時間2017-12-27(法國),時長88分鍾,曾在法國電視二台播出,編劇是Elsa Marpeau和Florent Meyer。很棒的一部影片!
內容介紹(摘錄並翻譯自imdb):
巴黎上流社會欽佩或擔心的著名強盜美居事實上是-一個女人。她的真名康斯坦斯·德·庫蘭格斯(Constance de Coulanges)在羅浮宮博物館即將展出的當晚,她計劃偷走屬於尤金妮皇後的一套珠寶,以發動一場絕招。為此,她聘請了弗雷德里克(Frédéric)一位英俊的繩索藝術家。當首席偵探塞納德(Thénard)把盧浮宮置於嚴格的安全保護之下時,他們的嘗試變得更加危險。
4. 求電影《紅磨坊》中英文對白
最佳答案The French are glad to die for love. They delight in fighting els
法國男人願意為愛而死,他們對於決斗特別有興趣。
But I prefer a man who lives, and gives expensive jewels
但我喜歡活生生的男人,而且把昂貴的珠寶送上門來。
A kiss on the hand may be quite continental, but 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在手背上的吻或許很浪漫,但是鑽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
A kiss may be grand but won't pay the rental, on your humble flat, or help you at the automat
親吻或許很棒,但也不會為你支付爛房屋的房租,或是幫你支付生活費。
Men grow cold as girls grow old, and we all lose our charms in the end
男人會越來越冷淡,女孩會越來越老,我們在最後都會失去魅力。
But square-cut or pear-shaped, these rocks don't lose their shape
但是不論方形切割,水梨造型,這些石頭永遠都不會變形。
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鑽石真是女孩最好的朋友。
Tiffany's ........Cartier.......Black Star, Frost, Gorham
(都是鑽石廠牌名,第一個就是扁嫂的最愛)
Talk to me Harry Winston, tell me all about it
告訴我溫斯頓的一切(溫斯頓是當時的珠寶大商人)
There may come a time when a lass needs a lawyer, but 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有些時候,女孩可能需要一個律師,但是鑽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
There may come a time when a hard-boiled employer, thinks you're awful nice
有些時候,可能有個鐵石心腸的大老闆,覺得你真是殺很大的美麗。
But get that ice or else no dice
但沒有鑽石一切免談
He's your guy when stocks are high, but beware when they start to descend
當股價高的時候,他是你的男人,股價低的時候,你就要當心了。
It's then that those louses go back to their spouses
當那些爛男人回到老婆身邊時,
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鑽石就是女孩最好的朋友。
I've heard of affairs that are strictly platonic
我也聽過有些非常柏拉圖式的戀愛(只談心不談性),
But 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但鑽石還是女孩最好的朋友。
And I think affairs that you must keep liaison
婚外情其實就是通姦,不需要去美化
Are better bets if little pets get big baguettes
送你的寵物身上掛著長方形寶石會比較實際
Time rolls on and youth is gone
光陰飛逝,青春不再,
And you can't straighten up when you bend but stiff back or stiff knees
當你腰背都不能挺直的時候,男人不會理你,
You stand straight at Tiffany's
但是Tiffany會讓你腰桿繼續挺直
Diamonds! Diamonds!
鑽石,鑽石
I don't mean rhinestones
我不要蘇聯假鑽
But 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best friend
鑽石,確實是我們女孩最好的、最好的朋友。
5. 『紅磨坊』是一個什麼地方呢
法國的巴黎城北蒙馬特高地腳下白色廣場附近有一個紅磨坊。屋頂上裝著長長的、閃爍著紅光的大葉輪的紅磨坊則是地道的法國式歌舞廳。跳以女子露大腿的「康康舞」是其最典型特徵。
而今紅磨坊已成為一家大型的歌舞表演廳,是巴黎的一個旅遊景點。如果說它仍保持著百年前某些特點的話,那就是舞者的裝飾大致不變,上身裸露,披掛著華麗的羽毛服飾或金屬片。
6. 紅磨坊 是什麼
地標紅磨坊
到過法國的旅遊者,一般都知道巴黎有兩個著名的歌舞表演廳,一個是位於市中心香榭麗舍大道的麗都,一個是位於城北蒙馬特高地腳下白色廣場附近的紅磨坊。如果說麗都具有美國百老匯風格,那麼,屋頂上裝著長長的、閃爍著紅光的大葉輪的紅磨坊則是較為地道的法國式歌舞廳。印象派大師奧古斯特·雷諾阿的名作《紅磨坊》使這個歌舞廳蜚聲世界。還有兩部電影以紅磨坊為主題,一部是法國大導演讓·雷諾阿的《法國康康舞》,另一部是今年戛納電影節的參賽片《紅磨坊》。後者是風格華麗的好萊塢片,由妮可·基德曼主演,影片講述1900年前後發生在紅磨坊的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此片10月初在法國公映後,再次引起人們對紅磨坊歷史和現狀的回顧和關注。
紅磨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下半葉。那時候,來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藝術家,在蒙馬特高地作畫賣藝,使那一帶充滿藝術氣氛,成為巴黎最別致、最多姿多彩的城區之一。由於藝術活動活躍,蒙馬特高地街區那彎彎曲曲的卵石坡路的兩側,小咖啡館、小酒吧生意興隆。後來,這些小咖啡館、小酒店裡來了一些舞女,她們穿著滾有繁復花邊的長裙,伴著狂熱的音樂節奏,扭動著臀部,把大腿抬得高高的,直直地伸向掛著吊燈的天頂。當時英國人稱這種舞蹈為「康康舞」,認為它很放盪,很下流,禁止在英國演出。
但是,康康舞在蒙馬特高地很受歡迎。每年狂歡節,舞者走上街頭大跳特跳,人們從城市四面八方趕來觀看。社會學者在分析康康舞盛行的原因時指出,1871年普法戰爭失敗後,法國萎靡不振。現實生活中丑聞充斥,金融財團明爭暗鬥,勞資矛盾加劇。人們厭倦了民族主義者的大話空話,整個民族感到極度的空虛。在重新找回生活坐標之前,法國人感到苦悶、彷徨。然而,憂郁不是高盧人的特點,他們很快就學會用玩世不恭來取代苦悶,這就促使一種放縱的風氣在巴黎彌漫。
1889年10月6日,紅磨坊歌舞廳在康康舞的樂聲中正式誕生。紅磨坊畫家圖盧茲—勞特累克在他的多幅水彩畫中描繪了那些貪婪的看客,而他本人最後也沉湎紅磨坊,在同舞女的夜夜狂歡中毀掉了生命。紅磨坊的舞女,有法國的,也有來自歐洲其他國家及美洲、澳洲的,她們的願望不高,只希望能夠遇到一位能夠善待自己的男人。
紅磨坊的歷史上,出現過多位有名的藝人,如古呂、摩姆·弗羅瑪茨、珍妮·阿弗里爾。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古呂,此人身材豐滿,風姿綽約,綠色的緞子拖裙系在臀後,每次走過蒙馬特街區,都引起一陣騷動,整整幾十年間,她成為紅磨坊的代稱。不過,此人晚景凄涼,60年代,有記者要為她寫傳記,才發現她竟住在旅行掛車里。除了舞女,紅磨坊還有一些很出名的男藝人,如伊韋特·吉爾貝,以說笑出名,糅合著詼諧和優雅的說笑風格使他成為法國「名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佔領期間,國難家愁當頭,但舞女不知亡國恨,紅磨坊仍然歌舞昇平。戰後,因為這段不光彩的歷史,紅磨坊受到嚴厲批評。
而今紅磨坊已成為一家大型的歌舞表演廳,是巴黎的一個旅遊景點。如果說它仍保持著百年前某些特點的話,那就是舞者的裝飾大致不變,上身裸露,披掛著華麗的羽毛服飾或金屬片,但是觀眾與舊日看客完全不能同日而語,觀眾是現代文明觀眾,懷著發現巴黎的心情來看演出,演員把演出作為一種光明正大的演藝事業,不像百年前的舞女,為取悅某一個或幾個包養她的男人而強作歡顏。
而今紅磨坊有40名女演員、20名男演員,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主要是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女演員必須受過芭蕾舞訓練,身高起碼應達1.72米,年齡在16至25歲之間。容貌要姣好,笑容要燦爛,大腿要修長,鼻子要俏皮……演員起薪1.2萬法郎(1法郎約合人民幣1.16元),資深演員可達3萬,他們付出很多,每周工作6天,每天演出兩場。紅磨坊現今的主要舞蹈兼獨唱演員瑪麗莎(見左上圖)來自澳大利亞紐卡斯爾,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護士,一個良家女子。瑪麗莎在紅磨坊當演員整整15年,已與團里一位義大利籍獨唱兼雜技演員結婚。她曾在《奇妙》這出歌舞劇(此劇演了12年)中演出過6000場!雖然今年已經33歲,但人們說她仍然具有17歲女孩的身材,表演時她全套行頭重12公斤,她能像少女一樣「舉重若輕」,高高地抬起大腿。她在評論妮可·基德曼在影片《紅磨坊》中的舞蹈時說:「還行吧,她盡力而為了。」進紅磨坊是不少女孩的夢想,因為紅磨坊的經歷,就像「阿里巴巴」里「芝麻開門」的神奇密語,令生活出現奇跡。許多在紅磨坊跳過舞的女孩,後來成功地進入影視界。
紅磨坊是法國娛樂業中一家效益良好的企業。其觀眾55%是外國人,45%為法國外省人。最近幾年,企業採取經營上的一些改革,如通過出售家庭票及各種減價票以吸引觀眾,取得成功,三年間,營業額從1.3億法郎上升到兩億法郎。
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近期推出的澳大利亞知名導演巴茲-魯赫曼執導的歌舞片《紅磨坊》,講述的是19世紀巴黎夜總會的腐華生活。好萊塢當紅影星妮可-基德曼和伊萬-麥戈雷格分別在片中擔任男女主角...
電影紅磨坊(Moulin Rouge)
福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USA)2001年出品
發行時間:2001年05月09日
電影導演:巴茲·魯赫曼 Baz Luhrmann
電影演員: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伊萬·麥格雷戈 Ewan McGregor
約翰·雷吉扎默 John Leguizamo
吉姆·布蘭德本特 Jim Broadbent
凱利·米諾格 Kylie Minogue
Nash Edgerton
Plácido Domingo
Ozzy Osbourne
類型:音樂/歌舞片
上 映: 2001年05月09日 ( 法國 )
地 區: 美國 澳大利亞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法語
評 分: 7.7/10( 40409票 )
顏 色: 黑白
聲 音: DTS Dolby Digital SDDS
時 長: 127 分鍾
類 型: 劇情 愛情 音樂
分 級: 阿根廷:13 德國:12 智利:TE 葡萄牙:M/12 澳大利亞:M 西班牙:7 法國:U 挪威:11
劇情簡介:
克里斯蒂安(伊萬-麥戈雷格飾)是個有著極高藝術天分的青年詩人,由於無法忍受庸庸碌碌的父親而離開了家前往巴黎,在社會低層的波希米亞人聚居區蒙馬特(Montmartre)落腳。不久,克里斯蒂安結識了一個整天苦艾酒不離手的藝術家圖盧斯-勞特瑞克(約翰-萊奎扎莫飾),而這個藝術家的生活圈子是以「紅磨坊」夜總會為中心的,這是一個充滿性、毒品、狂熱和瘋狂康康舞的世界。在這里,克里斯蒂安瘋狂地愛上了「紅磨坊」的明星薩汀(妮可-基德曼飾),她是一顆"閃亮的鑽石",是「紅磨坊」乃至巴黎最漂亮的妓女。克里斯蒂安陷入了這場註定最終沒有好結果的愛情。
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近期推出的澳大利亞知名導演巴茲-魯赫曼執導的歌舞片《紅磨坊》,講述的是19世紀巴黎夜總會的腐華生活。好萊塢當紅影星尼科爾-基德曼和伊萬-麥戈雷格分別在片中擔任男女主角。《紅磨坊》在製片建造的一個真實的紅磨坊中拍攝。魯赫曼的這部最新力作,亦歌亦舞,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末下層社會人民的那種歡快、迷人的情調。巴黎的這個「紅磨坊」,是一個華麗的聚會場所,不管是上層名流還是下層平民常常在這聚會。"紅磨坊"將貧民和名流與工人、藝術家、波希尼亞人、女演員(或者說是妓女)連結在一起。
《紅磨坊》是巴茲-魯赫曼執導的第三部影片,也是巴茲-魯赫曼繼其處女作《陰森的舞台》(「STRICTLY BALLROOM」)和1996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的票房巨片《羅米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版》(「SHAKESPEARE'S Romeo +Juliet」)之後的又一部巨作。這部悲喜劇音樂片,生動地描述了19世紀末巴黎聞名於世的奢靡夜生活,生動地描述了那時的愛情、死亡和再生、新技藝以及舞會的情況,是那個時代的見證。
7. 紅磨坊的簡介
到過法國的旅遊者,一般都知道巴黎有兩個著名的歌舞表演廳,一個是位於市中心香榭麗舍大道的麗都,一個是位於城北蒙馬特高地腳下白色廣場附近的紅磨坊。如果說麗都具有美國百老匯風格,那麼,屋頂上裝著長長的、閃爍著紅光的大葉輪的紅磨坊則是較為 地道的法國式歌舞廳。印象派大師奧古斯特·雷諾阿的名作《紅磨坊》使這個歌舞廳蜚聲世界。還有三部電影以紅磨坊為主題,一部是法國大導演讓·雷諾阿的《法國康康舞》,此外還有兩版不同時期的同名電影《紅磨坊》。
8. 《紅磨坊》是寫法國畫家勞特累克的真實故事嗎
出生於貴族家庭的亨利·圖魯茲·勞特累克因為小時候的一次意外事故只能截取一半的腿,一直喜歡的女孩也離開了他。他從此自卑起來,認為自己是個畸形的傢伙,而且不會再有女人會愛上自己。他閉門不出,只是畫自己喜歡的畫。盡管優越的家境使他不愁吃喝,但他決定去巴黎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他在巴黎成了一個街頭畫家,他的畫作還受到了一些收藏家的注意。在這里他認識了姑娘瑪麗·莎萊,她的出現使得他對愛情又燃起了一絲希望。然而瑪麗的反復無常傷了亨利的心,他不再為她開門,而當他到瑪麗常出沒的酒吧找她時,瑪麗已經醉得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亨利就這樣對愛情死了心。亨利為「紅磨坊」畫的廣告畫成功付印並貼在了巴黎的大街小巷,畫中女主角——紅磨坊的舞女成了巴黎的紅星,而亨利也更加出名。但亨利的父親認為他畫這些有辱門風的色情廣告畫實在不是正經的工作,但亨利拒絕了父母讓他回家的要求,堅決留在巴黎。亨利在巴黎開了個人畫展,但一如既往酗酒不止。他愛上一個自力更生的服裝店老闆娘帕奎恩小姐,但卻因為不再相信愛情而對帕奎恩的表示無動於衷,當帕奎恩小姐離開他而嫁做他人婦時,他又開始嚴重的酗酒,不幸滾落樓梯受了重傷。臨死前,他的父親來到他的床前告訴他,他的畫作已經被盧浮宮收藏。
9. 請問電影<<紅磨坊>>是來自真人真事嗎(女主角的最後台詞)
不是,應該是虛構的。
電影紅磨坊(Moulin Rouge)
福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USA)2001年出品
發行時間:2001年05月09日
電影導演:巴茲·魯赫曼 Baz Luhrmann
電影演員: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伊萬·麥格雷戈 Ewan McGregor
約翰·雷吉扎默 John Leguizamo
吉姆·布蘭德本特 Jim Broadbent
凱利·米諾格 Kylie Minogue
Nash Edgerton
Plácido Domingo
Ozzy Osbourne
類型:音樂/歌舞片
上 映: 2001年05月09日 ( 法國 )
地 區: 美國 澳大利亞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法語
評 分: 7.7/10( 40409票 )
顏 色: 黑白
聲 音: DTS Dolby Digital SDDS
時 長: 127 分鍾
類 型: 劇情 愛情 音樂
分 級: 阿根廷:13 德國:12 智利:TE 葡萄牙:M/12 澳大利亞:M 西班牙:7 法國:U 挪威:11
劇情簡介:
克里斯蒂安(伊萬-麥戈雷格飾)是個有著極高藝術天分的青年詩人,由於無法忍受庸庸碌碌的父親而離開了家前往巴黎,在社會低層的波希米亞人聚居區蒙馬特(Montmartre)落腳。不久,克里斯蒂安結識了一個整天苦艾酒不離手的藝術家圖盧斯-勞特瑞克(約翰-萊奎扎莫飾),而這個藝術家的生活圈子是以「紅磨坊」夜總會為中心的,這是一個充滿性、毒品、狂熱和瘋狂康康舞的世界。在這里,克里斯蒂安瘋狂地愛上了「紅磨坊」的明星薩汀(妮可-基德曼飾),她是一顆"閃亮的鑽石",是「紅磨坊」乃至巴黎最漂亮的妓女。克里斯蒂安陷入了這場註定最終沒有好結果的愛情。
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近期推出的澳大利亞知名導演巴茲-魯赫曼執導的歌舞片《紅磨坊》,講述的是19世紀巴黎夜總會的腐華生活。好萊塢當紅影星尼科爾-基德曼和伊萬-麥戈雷格分別在片中擔任男女主角。《紅磨坊》在製片建造的一個真實的紅磨坊中拍攝。魯赫曼的這部最新力作,亦歌亦舞,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末下層社會人民的那種歡快、迷人的情調。巴黎的這個「紅磨坊」,是一個華麗的聚會場所,不管是上層名流還是下層平民常常在這聚會。"紅磨坊"將貧民和名流與工人、藝術家、波希尼亞人、女演員(或者說是妓女)連結在一起。
《紅磨坊》是巴茲-魯赫曼執導的第三部影片,也是巴茲-魯赫曼繼其處女作《陰森的舞台》(「STRICTLY BALLROOM」)和1996年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的票房巨片《羅米歐與朱麗葉:後現代激情版》(「SHAKESPEARE'S Romeo +Juliet」)之後的又一部巨作。這部悲喜劇音樂片,生動地描述了19世紀末巴黎聞名於世的奢靡夜生活,生動地描述了那時的愛情、死亡和再生、新技藝以及舞會的情況,是那個時代的見證。
10. 求一部電影 一男一女在磨坊幹活
美國電影《夢斷花都》和《紅磨坊》,可以理解是同一本電影。該電影英文名《Moulin Rouge》。Moulin Rouge,就是紅磨坊的意思。紅磨坊是法國巴黎兩個著名的歌舞表演廳之一,一個是位於市中心香榭麗舍大道的麗都,另一個是位於城北蒙馬特高地腳下白色廣場附近的紅磨坊。印象派大師奧古斯特·雷諾阿的名作《紅磨坊》使這個歌舞廳蜚聲世界,還先後誕生了三部以紅磨坊為主題的電影,一部是法國大導演讓·雷諾阿的《法國康康舞》,此外還有兩個不同時期的同名電影《紅磨坊》。一本是1952年版《紅磨坊》(Moulin Rouge),中譯又名《魂斷花都》或《青樓情孽》;另一部是2001版《紅磨坊》(Moulin Rouge)。可以說這兩部不同時期的同名電影成績都十分輝煌。1952年版《紅磨坊》在1953年第25屆奧斯卡金像獎獲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José Ferrer)、最佳女配角(Colette Marchand)、最佳導演(約翰.休斯頓 (John Huston)、最佳剪輯等提名,並獲最佳藝術指導布景、最佳服裝設計等大獎。2001年版《紅磨坊》在2002年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獲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獎,並獲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剪輯、最佳化妝、最佳音效剪輯提名;在2001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獲金棕櫚獎提名;在2002年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獲最佳音樂、最佳音樂或喜劇類電影、音樂或喜劇類電影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導演提名、音樂或喜劇類電影最佳男主角提名。人們常把2001年版《紅磨坊》也叫做《夢斷花都》,其實是一種誤解,但也未嘗不可。但需要明白的是:兩個版本的《Moulin Rouge》(《紅磨坊》),其故事、內容完全不同,更不是從《夢斷花都》改編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