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斷橋之上約戀人
白娘子許仙,杭州西湖
❷ 斷橋不斷愁腸斷,長橋不長情意長,下一句是
意思是斷橋雖然不是斷的,但卻讓人愁斷心腸,長橋雖然很短,但卻情意綿綿。
出自: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
原文:
斷橋不斷,肝腸斷 ;孤山不孤,君心孤;長橋不長,情誼長。
譯文:
斷橋雖然不是斷的,但卻讓人愁斷心腸,孤山雖然不孤獨,但是你的心確實孤獨的,長橋雖然很短,但卻情意綿綿。
創作背景:
在《警世通言》的內容里,宋元舊作佔了將近一半,如《陳可常端陽仙化》《崔待詔生死冤家》等,但它們都或多或少地經過馮夢龍的整理、加工。
在《警世通言·緒言》中,馮夢龍自言將前代、今世的傳說、野史,搜集整理。他表示,收集的多是野史之類,至於是事實還是虛構,都無需要去深究,也沒必要「去贗存真」,因此書中人物、內容等是實事存在還是故事傳說,其實無須理會。
「其真者」可以作為經典、正史、經書等的補充,「贗者」,則是取它的「激揚勸誘、悲歌感慨」的意義。無論是事實、還是虛構,只要道理不悖,即「事贗而理亦真」;只要「不害於風化,不謬於聖賢,不戾於詩書經史」,便是善的,真的。這也是馮夢龍纂輯此書的目的。
至於書名定為《警世通言》,在《警世通言·緒言》中,馮夢龍稱:「大抵如僧家因果說法度世之語,譬如村醪市脯,所濟者眾。」所以「遂名之曰《警世通言》」。
❸ 例舉一些經典的戀人
中國傳統四大愛情傳說分別是:《白蛇傳》、《董永與七仙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和《柳毅傳》。
《白蛇傳》由「許仙與白娘子游湖借傘」、「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原形」、「盜仙草救許仙」、「水漫金山鬥法海」、「斷橋相會」、「法海將白娘子罩於金缽壓在雷峰塔下」、「小青迫法海進蟹腹」等膾炙人口的情節組成。
《董永與七仙女》傳說講述的是董永賣身葬父,孝行感動了七仙女,下凡與他結為夫妻。一夜之間織了十匹錦布,幫助董永償債贖身。奴役期滿,夫妻雙雙把家還,這時候玉帝卻命令七仙女回到天庭,為了董永,七仙女忍痛與丈夫決別的愛情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台》講的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柳毅傳》說的是洞庭龍君的女兒,遠嫁給涇川龍君的次子,丈夫虐妻成性,將她趕出龍宮,放牧羊群。龍女求助無門,掩面哭啼。書生柳毅路遇此事,慨然代龍女傳書報訊,龍女得以被救回龍宮與家人團聚。龍女感謝柳毅大恩,心生愛慕,龍王也想將女兒嫁與柳毅。但柳毅傳書是仗義執言,本無私念,就拒絕了婚事。柳毅回家後先後娶了兩位夫人都不幸死去。後與一漁家女成婚,貌似龍女,後發現此女就是托書的龍女。此後,夫妻相敬如賓,白頭偕老。
(一)羅密歐與朱麗葉,經典指數,750
這個被偉大的莎翁在四百多年前用喜劇的形式改變出來的愛情故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部極富人文精神的愛情史詩。幾百年來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對象。在莎翁的筆下,愛情是超越一切的。甚至可以超越門第,地位,家族偏見等這些就是在今天還被普通的英國人所重視的東西。
當然,莎翁對於劇中男女主人公年齡問題上的處理,也是令人乍舌的。也許一百多年前的人們仍然不明白為什麼愛情會那麼早的降臨在一對未成年的男女身上,而且是那麼牢固,讓這一對戀人能夠拋開自己的生死。畢竟,當朱麗葉第一次墜入情網時的年齡,剛滿十四歲。但是現在,人們不再會有以前的那種觀念了,當人們看到戀愛的年齡越來越小的趨勢一步步向我們逼近的時候,人們不得不佩服莎翁的預見能力,不管現在十四五歲男男女女,他們所正在經歷的一切是不是愛情。
劇尾是全劇最精彩的部分,這一對相愛的男女,由於誤會而雙雙失去了生命。這一幕在四百多年前維多利亞時代的城市劇場里,曾經讓全場鴉雀無聲,但是在今天,這樣的結尾對今天的人們來說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其實她們是因為愛情而不是因為誤會而失去生命的。對此感到惋惜,是沒有必要的。
結論,殘酷的愛情,任何偉大愛情的必由之路。
(二)維納斯和阿都奈斯經典指數,750
在所有的愛情中,有得意者,就有失意者。這個來自於古希臘的愛情故事就是這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個美少年阿都奈斯對自己所產生的愛情,一點也不比維納斯對他的愛情更淺。唯一不同的是,維納斯對他的愛,是任何社會都可以寬容接受的,雖然兩者在身份和地位上有一點差別。可是阿都奈斯對於自己狂熱的愛,卻是難以被人理解。以至於後來人把他的這種行為叫做「自戀」(narcissism),在心理學的研究中則被歸為病態的一類。這對於這個美少年的本身是很不公平的。因為所有的愛,只要是愛,都不應該受到人們的冷落甚至不屑。
當然維納斯對於這位美少年的愛,也是令人稱道的,其追求的程度,迫不及待的心情,讓現在很多高傲,自負的嬌小姐們都無法理解。用一句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叫「做神仙做到她這個份上,還是不要做了」。
忘情的維納斯遇見了無動於衷,鐵石心腸的阿都奈斯,從她的角度上來說,是她愛錯了人,可是她有什麼辦法呢?愛情這個東西是不分什麼對錯的,她就是愛他,這沒有辦法。維納斯把一切能用的辦法都用上了,故事裡對於情慾的描述,讓我們今天的男女看了都有點覺得火辣辣,可是不要誤會,這是維納斯愛他的表現,與色情無關這個故事還給我們後來的愛情文學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阿都奈斯愛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一個第三者,從更廣一點的意義上來說,從那以後所有關於三角戀愛乃至四角,五角戀愛的文學作品都是來自於一個叫做「維納斯和阿都奈斯」的故事。
結論,一廂情願的愛情,總是伴隨著一個人的快速毀滅和另一個人的慢慢毀滅。
(三)愛德華八世和辛普森夫人 經典指數,800
這是近代以來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愛情故事,直到如今還被廣為流傳。在不列顛帝國將近千年的歷史中,還沒有一位國王會主動遜位。而他下台的原因卻是為了兩個字——愛情。這位使得他拋棄自己應有政治地位的女人,竟然是一位離過兩次婚的美國女人。
這件事在歐洲的上流社會眼裡,無異於大逆不道。在當時的歐洲主流社會,人們還無法給這件事情以充分的寬容和認同。成千上萬國王的支持者聽到了收音機里傳來的國王退位的聲明,淚流滿面地癱倒在地。也許他們的舉動裡面還包含有對這份愛情極大的敬意,他們是懷著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情看著自己愛戴的國王走下王座的。但任何事情就是這樣,有一得必有一失。國王失去了他的王位和他的王國,得到了他最珍視的——愛情。
辛普森夫人後來以溫莎公爵夫人的身份把自己丈夫的遺體送回英國,參加國葬。整個英倫三島舉國上下一片悲聲。在那個時候,認同他們愛情的人,已經比幾十年前要多許多了。人們把他們看作是為愛情獻身的經典。現在想起來,沒有他們的愛情,整個歷史也許會被改變,現任的女王也許永遠不會出現。為了愛情而拋棄王位的君主,從國家民族的角度來看,是不負責任,從人的角度來看,是把愛情當作自己畢生的信仰,是「人」這個概念的最完美的詮釋。
結論,有代價的愛情,愛情的代價在蔑視愛情的人的面前是泰山,在珍視愛情的人的面前什麼也不是。
(四)羅伊和馬拉 經典指數 800
在倫敦的一座名叫華鐵盧的橋上,一段美麗,哀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在炮火的轟鳴中悄悄地開始,同樣,這份愛情最終也是在這個橋上走到了終點。其實這段愛情沒有結束,永遠也不會結束。
這段愛情從頭到尾都是那麼的完美,在這個故事裡面,沒有一個壞人,我們看到的都是好人。羅伊和馬拉在橋頭相遇的一瞬,偉大的愛情就開始了。羅伊在雨中望著上面的窗戶,在他們的故事裡,是點睛之筆。就在兩個人在前往教堂結婚的路上,才互相問了對方的名字。一切看似那麼的荒誕不經,但卻是那麼的合情合理。就是這一段閃電般成熟起來的愛情,卻讓一個人因為愛對方而獻出了所有,讓另一個人把這份愛情永遠的放在自己的心裡。
這個故事中的所有人,是寬容的,羅伊的叔叔,媽媽。不寬容的是一種無形的氛圍,一種可以把人窒息的氛圍。這種氛圍牢牢地控制著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在無可奈何的看著殘酷的現實一步一步走來。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馬拉的死,恰恰就是這個故事中最動人的部分。正是她的死,才構成了這個故事的不朽,反之,馬拉會成為又一個簡愛,只不過馬拉麵對的羅伊,比簡愛面對的羅切斯特更加浪漫一點,脾氣更加好一點而已。而簡愛的故事,實在不能算得上一個偉大,經典的愛情故事。我們把它叫做個人奮斗的經典之作還差不多,或者叫對於維多利亞時代教育制度以及門第觀念的批判也行。
英國女作家,簡。奧斯丁認為,婚姻應該是門當戶對的。可羅伊和馬拉的故事已經超出了門當戶對的范圍。如果我們把這位大作家從墳墓中喚醒,讓他對魂斷藍橋的愛情故事進行一番評價,我想她也會感到很為難的,真的很為難。
結論,永遠的愛情,無法長相廝守的愛情,才會是永遠的愛情。
(五)愛斯梅哈爾達和撞鍾人 經典指數 800
在陰森森的巴黎聖母院里的那個撞鍾人,被人們稱之為野獸,那個為避禍逃到了裡面的波希米亞女人,被人們稱為美女。美女和野獸的愛情,本來就是一種不對稱的愛情,並且反差如此之大,給人的直觀感覺,並非像這個偉大的愛情故事一樣,那麼令人動情,令人回味。但是在幾百年以後的鍾樓里,當人們看到了兩具抱在一起的屍體時,一份感動,對愛情的感動,不禁油然而生。美女和野獸,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抱在了一起,並且永遠沒有分開。
撞鍾人對愛斯梅哈爾達的愛,已經超出了肯為之獻身的范圍。也許在撞種人看見她的第一眼,就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交在了她的手裡,隨時准備為他在心中所愛的女人獻出一切。雖然他知道也許這不會得到相應的回報,也許自己的死,只不過是像飛入大海的一片羽毛,只會無聲無息,不會有人注意到。但幸運的是,他得到了對方的愛,並且是永遠的。
也許這愛情不像其他的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一樣,那麼讓人易於接受,那麼完美。但這也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而且這個愛情故事還是那麼的震撼人心,那麼的超凡脫俗。大革命時代的人文精神,在這里一覽無遺。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即便是畜生一樣的人,也有愛與被愛的權利。即使距離再遠的兩個人,也會有機會注視同一目標,也會被愛情的綵帶,連在一起。
結論,最真實的荒誕的愛,也許愛這個字,本無所謂什麼荒誕和真實,只要是愛
(六)幸子和光夫 經典指數 850
八十年帶上半葉,風靡了整個華夏大地的故事,從拖沓窘長的劇情中可以看出,這部電視劇主要所講的還不是關於愛情,而是更加註目於親情。劇中兩人相愛,只是為了今後的親情悲劇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盡管這個鋪墊很巧妙,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它很殘酷。好像是要逼著人們在愛情和親情之間作出一個選擇,這樣的選擇,對人類來說,是勉為其難的。所幸的是編劇在關鍵時刻,讓幸子悄悄地死去,解除了我們的為難。我們的思想,在跨越人類道德最終底線的那一刻,被編劇生生的拉了回來。
光夫和性子的愛,在當時人們的眼裡總是會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就是,在兩人得知他們是兄妹的時候,他們的愛情一下子轉變成了兄妹之愛。還有一種就是,他們的愛是真正的愛,只是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辦法處理,所以只好讓其中的一個人死去。幸子最後在飄滿櫻花的湖中小船上,在光夫的懷里靜靜的死去,也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他死在自己哥哥的懷里,一是他死在自己愛人的懷里。可嘆的是,當時抱前一種觀點的人,佔到了絕大多數。
其實,愛就是愛,不會轉化為其它的什麼。這一對男女,沒有人會懷疑是天生的一對,即便在真實生活中,這兩位演員也是一對夫妻。這就是編劇的可惡之處,他把任何條件都設定為對愛情的發展有利,唯獨把一個條件定死了,這是先天的,後天努力所無法改變的。那就是,他們是兄妹。
可憐一對相愛的人,他們為了愛情付出了很多,但沒有多少人會理解他們,只有把那一份真摯的愛情藏在心底,一個辭世而去,一個面對一汪秀麗的湖水,回味著逝去的愛情。
結論,不可能的愛情,我們的這個社會還需要進化,我們要思考一下,道德和愛情,誰能超越誰。
(七)梁山伯與祝英台 經典指數 900
這是個在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愛情故事。某種程度上,還是被今天的一般人在愛情心理上所認同。不過今天的按男女們不會像那時候的梁祝那麼的傻,竟然會坐以待斃,雙雙化蝶。在一個互聯網和行動電話盛行的現代社會,男女之間的交往不會再像古代社會那麼困難,那麼的低效率。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會象過去那麼脆弱。我們直到今天還是能夠感覺到當時的那一對男女在相思時候的痛苦。其實這種痛苦在你回味的時候是很甜蜜的,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這種代價所獲得的收益,也是任何東西所無法代替的。現代男女的愛情故事之所以沒有辦法成為偉大的愛情,就是他們付出的太少,絕對不肯為之獻身。畢竟,生命,是現代人可以付出代價的底線,不是可以輕易超越的。
這個故事中的求愛手段,也是讓我們感到興奮的地方。女主人公女扮男裝,用一些景物和實物來進行比喻,向男主人公求愛。這一段故事的描寫,是人們最津津樂道的。因為這不管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超越了故事發生的那個時代所能包含的一切特徵,有一絲淡淡的現代主義的味道。淺薄的研究者,會從中得出一個裡面有同性戀傾向的描寫。更深一步來想,這就是愛情的偉大力量,可以超越一切時代和觀念的束縛,讓人們作出不被當時社會理解但能被後代津津樂道的事情。
畫龍點睛之筆,就是裡面的化蝶。卑微的生命往往代表著自由。嚮往愛情和自由的人們,往往會這樣去做,因為這兩點,就是他們的生命。
結論,無奈的愛情,只能在另外一個世界中尋找他們愛情的延續。
(八)莫瑞爾和保羅 經典指數 900
沒有人會否認母愛的偉大,但母愛是單方面的。如果母愛可以得到回報,那也只能是來自兒女的兒女之愛。但勞倫斯在「兒子與情人」中,對這一觀念進行了強有力的挑戰。沒有人會否認勞倫斯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家,也沒有人會否認弗洛伊德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但能夠對這部作品所講述的故事公開表示認同的,恐怕遠遠不如對這部作品進行研究的人多。
莫瑞爾太太把自己身上涌動的激情,傾注到了自己的兒子身上,自己也從兒子的身上,獲取從自己丈夫身上得不到的愛情感覺。對於這位莫瑞爾太太來說,在她心底里,早已把自己的兒子當作自己理想中的愛人,她照顧他,撫養他,所做的一切,都超出了一位母親所能做的一切。她是真正把自己的兒子當作了自己愛的對象,這種愛,不是單純的親情之愛,更大程度上來說是一種愛情的體現。而保羅,也在心目中把自己的母親當作了自己的愛人,以至於他覺得,只要他母親在,他在次生就不可能找到自己的愛人。因為這個愛人就在他身邊,那就是他的母親。
在這部爭議很大的作品裡,人們探討的更多的是心理層次和社會層次方面的東西。很多的時候把融在裡面的愛情,解釋為一種情節(Odipus Complex),這個源於古希臘的英語詞彙,雖然歷史很悠久,但卻讓人們研究了幾千年,直到今天,還沒有一個真正的結果。也許人類不敢正視自己身上存在著的和現實社會不協調的東西,也許這個社會已經形成了一個定勢,沒有人能夠去打破。我們只有沿著自己為自己設定的道路,走下去,永不回頭。
結論,最有人倫的不倫之愛,這是一種愛情,最起碼也要算是愛情之樹上的一個分叉。
(九)劉欣和董賢 經典指數 950
斷袖之癖,是我們在大一點的時候所學到的一個成語。從字面上來看,十分的隱晦,不去做一番考證還真是不能明白其中的真意。劉欣,這個西漢王朝的昏君,竟然是一個至真至愛之人,在兩人同榻而眠的時候,當他有要事要離開時,董賢的身體壓住了他寬大的袖子,他不忍吵醒自己的愛人,斷袖以離去,這一分細致,對愛人的那一份真愛,足以使任何時代的任何人,都感到汗顏。當然他的另一半,董賢,也是一樣,他在哀帝劉欣死去的第二天,就在家中自殺,死的時候,他還保留著哀帝留給他的玉璽。不幸的是,這一對戀人是兩個男人,也就是被我們今天很多所謂的正人君子所不齒的同性戀。
我們現在的很多人,一看到斷袖之癖這個成語,都會理解成為不太好的方面,而忽略了其中對愛情的詮釋。沒有什麼人規定了愛情是屬於異性之間的專利,同性之間的愛情也許會更加真摯,更加盪氣回腸。劉欣和董賢,就是屬於這種愛情的代表。
愛之真,情之切,試想我們今天,即便是在異性之間,能對對方如此體貼,如此忠誠的愛侶,也並不多見。這就是源於愛的舉動,這舉動背後的動力,不可能是別的,只能是愛情。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同性之愛已經不是一份年青的愛情,從古希臘人對與同性之愛的寬容態度,到中國大唐盛世時人們口無遮攔地對此進行談論並親身實踐,直到現代西方國家從社會觀念方面,法律方面,對此所作出的寬容調整,我們可以看出,這不是一種屬於畸形的愛情,只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同,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
劉欣和董賢的故事,應該屬於偉大的愛。
結論,同性之愛,也會是動人的,偉大的,催人淚下的。
(十)美人魚和王子 經典指數 1000
這個來自於北歐的愛情故事,當然是一個最簡單的愛情故事,但卻是所有的愛情故事中最為不朽的。我們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這個故事。但是那個時候的我們,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只是很為那個小美人魚惋惜,我們並不知道人生,包括愛情,本來就是一場殘酷的循環,總是要有人去做我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個人,愛一個人,竟然能夠不讓他知道,承受著愛他所帶來的一切痛苦,還要承受他的漠視,承受著他去愛別的人,最後還要為拯救她所愛的人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愛情,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幸虧這位可敬的丹麥人描述的只是一個童話中的故事,否則我們這個世界,可真的是進化到了一種極高的境界。
大海是藍色的,這種藍色,有一種別樣的情調。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催生出這樣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總是理所當然。小美人魚美麗的臉上,除了蒼白之外,還有對愛人的掛念。她修長的美腿上,除了為愛流出的鮮血以外,還有為愛不顧一切,邁出的艱難步伐。
這個故事,是經典中的經典。我們不能指望在這個世界上會出現哪怕一個可堪與之媲美的愛情故事,尤其是現代。但那畢竟是我們的一個理想,這種理想總是在我們的前方閃耀,指引著我們在愛情的海洋上前進的道路。
❹ Vae斷橋殘雪 寫的是什麼表達了什麼
《斷橋殘雪》,清新明媚又婉約憂郁。被許嵩那低沉的嗓音徐徐唱出,更添了滄桑的味道。從「小橋屋檐」到「白堤柳簾」。一幅幅風景旖旎的江南水鄉若隱若現。小橋流水,茅檐低小,群芳中蜂圍蝶障,柳絲尖,燕子斜過······可是這如絲的惆悵也伴隨著這歌聲襲來。淡淡的離別,淡淡的憂傷,淡淡的寒意,淡淡的思念。
「斷橋「應該是指的杭州西湖上的那座吧!看過《白蛇傳》的人也知道那是一個令人高興和憂傷的地方。橋未斷,人心已斷;緣已盡,思念未盡。
從「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永遠也看不到凋謝。」要以看到,曲中人是如此失望和孤獨,卻還道出了他的深深思念。蝴蝶本來是自由、浪盪隨風而起、隨風而去的,卻折斷了雙翼,像枯葉一般在空中搖曳。然而他美並沒有棄,在他心裡永遠也沒有凋謝。
「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輕點溶解。」是他獨看自一人坐在西湖邊上,望著天上的明月,想起了以前與子偕手的舊事。執手看三月杏花雨的纏綿,逐八月草原月的翠綠·····換而今,「水中寒月如雪」不僅是夜色的冷清,更是滿月時候獨自一人的孤寂,有種「夜吟應覺月光寒」的感覺,道出的還有思念。
「斷橋是否下過雪 又想起你的臉 若是無緣再見 ,白堤柳簾垂淚好幾遍」
斷橋,顯然是思念,其中的雪,也不僅僅是雪,是他心中的深深的寒意。斷橋,顯然是無緣,而「白堤柳簾」則是春去冬來,一年又一年的等待,此情不變,卻又是多麼的遙遠。
此曲聽罷,餘音不絕,回味無窮。像是在聽唱歌人講述一個悲愴的故事,而故事中的人是那麼的模糊,又是那麼的熟悉。模糊的是不知是誰人的故事,熟悉的是他們都是如此的相似。
續
曲雖已罷,但餘音縈繞,曾經一度幻想的畫面有在心頭浮現。
西湖白堤,對許仙和白娘子來說,無論怎樣都是一個既美麗又悲愴的地方。偶然的邂逅,借傘定情,一切安排得那麼美麗而自然,而這里卻又是他們分別的地方。電視劇版和故事版的他們都經歷了生離死別的風風雨雨。都有一曲水漫金山的史話。
可結局並不一樣,電視劇版為了迎合大眾的願望,給了他們一個美滿的結局。而故事版的他們縱使等到西湖水干,雷峰塔倒,留下的卻只有遺憾。
又或如牛郎織女一年的等待與煎熬終於換來金風玉露一相逢,銀漢迢迢暗渡。倒也是,畢竟一朝的相逢比起那生離死別永不能相見要幸福得多。難怪秦少游要說「便勝卻人間無靈數」了。
再回到「斷橋殘雪」的主人公,斷橋是否無緣。可是,為了這無緣這緣,他一再的堅守。「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縱使等到山峰消失在眼前,江水枯竭,冬天旱雷陣陣,夏天雨雪霏霏,天地閉合,混沌不開,我依然「寧飲建鄴水,不食武昌魚」!
「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輕點溶解。」月圓之夜,是歷來離人相思之時。他也不例外,獨坐斷橋邊上,空對涼月,在山一方,在水之渴,是誰涉水而來,是誰踏歌而舞?簫聲劃過畫舫,湖面微波漣漣,盪漾著月光。起身只見桂華輕輕搖擺,那是熟悉的笑靨,在向我招手。伸手,他卻慢慢模糊了舊影。嚇了一跳,卻手,原是月影。水中寒月,搖曳一湖憂郁。
「獨留我賞煙花飛滿天,搖曳後,就隨風飄遠。」獨看自一人,端坐西湖,斜望雙歸燕,是一種怎樣的滋味!這時想起以前共執手,聽花開的聲音,風過樹梢的聲音。看螞蟻搬家,蜜蜂采蜜,撲蝶捉螢·····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如這煙花樣,只有眼前的瞬間綻放,然後就隨風飄遠,隨風而逝。
「斷橋是否下過雪?」這是他在叩問!
問伊人在何?(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
問伊人好否?(又想起你的臉)
問君何所思?(思念那小橋屋檐的纏綿)
問君思卿否?(思我獨賞煙花)
伊且放心,我保證磐石無轉移。(永遠也看不見凋謝)
伊且放心,我保證一片冰心。(白堤柳簾暗示春去秋來,一年又一年的等待,此情不變!)
❺ 誰懂許嵩的《斷橋殘雪》歌詞的意義
《斷橋殘雪》,清新明媚又婉約憂郁。被許嵩那低沉的嗓音徐徐唱出,更添了滄桑的味道。從「小橋屋檐」到「白堤柳簾」。一幅幅風景旖旎的江南水鄉若隱若現。小橋流水,茅檐低小,群芳中蜂圍蝶障,柳絲尖,燕子斜過······可是這如絲的惆悵也伴隨著這歌聲襲來。淡淡的離別,淡淡的憂傷,淡淡的寒意,淡淡的思念。
「斷橋「應該是指的杭州西湖上的那座吧!看過《白蛇傳》的人也知道那是一個令人高興和憂傷的地方。橋未斷,人心已斷;緣已盡,思念未盡。
從「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永遠也看不到凋謝。」要以看到,曲中人是如此失望和孤獨,卻還道出了他的深深思念。蝴蝶本來是自由、浪盪隨風而起、隨風而去的,卻折斷了雙翼,像枯葉一般在空中搖曳。然而他美並沒有棄,在他心裡永遠也沒有凋謝。
「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輕點溶解。」是他獨看自一人坐在西湖邊上,望著天上的明月,想起了以前與子偕手的舊事。執手看三月杏花雨的纏綿,逐八月草原月的翠綠·····換而今,「水中寒月如雪」不僅是夜色的冷清,更是滿月時候獨自一人的孤寂,有種「夜吟應覺月光寒」的感覺,道出的還有思念。
「斷橋是否下過雪 又想起你的臉 若是無緣再見 ,白堤柳簾垂淚好幾遍」
斷橋,顯然是思念,其中的雪,也不僅僅是雪,是他心中的深深的寒意。斷橋,顯然是無緣,而「白堤柳簾」則是春去冬來,一年又一年的等待,此情不變,卻又是多麼的遙遠。
此曲聽罷,餘音不絕,回味無窮。像是在聽唱歌人講述一個悲愴的故事,而故事中的人是那麼的模糊,又是那麼的熟悉。模糊的是不知是誰人的故事,熟悉的是他們都是如此的相似。
續
曲雖已罷,但餘音縈繞,曾經一度幻想的畫面有在心頭浮現。
西湖白堤,對許仙和白娘子來說,無論怎樣都是一個既美麗又悲愴的地方。偶然的邂逅,借傘定情,一切安排得那麼美麗而自然,而這里卻又是他們分別的地方。電視劇版和故事版的他們都經歷了生離死別的風風雨雨。都有一曲水漫金山的史話。
可結局並不一樣,電視劇版為了迎合大眾的願望,給了他們一個美滿的結局。而故事版的他們縱使等到西湖水干,雷峰塔倒,留下的卻只有遺憾。
又或如牛郎織女一年的等待與煎熬終於換來金風玉露一相逢,銀漢迢迢暗渡。倒也是,畢竟一朝的相逢比起那生離死別永不能相見要幸福得多。難怪秦少游要說「便勝卻人間無靈數」了。
再回到「斷橋殘雪」的主人公,斷橋是否無緣。可是,為了這無緣這緣,他一再的堅守。「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縱使等到山峰消失在眼前,江水枯竭,冬天旱雷陣陣,夏天雨雪霏霏,天地閉合,混沌不開,我依然「寧飲建鄴水,不食武昌魚」!
「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輕點溶解。」月圓之夜,是歷來離人相思之時。他也不例外,獨坐斷橋邊上,空對涼月,在山一方,在水之渴,是誰涉水而來,是誰踏歌而舞?簫聲劃過畫舫,湖面微波漣漣,盪漾著月光。起身只見桂華輕輕搖擺,那是熟悉的笑靨,在向我招手。伸手,他卻慢慢模糊了舊影。嚇了一跳,卻手,原是月影。水中寒月,搖曳一湖憂郁。
「獨留我賞煙花飛滿天,搖曳後,就隨風飄遠。」獨看自一人,端坐西湖,斜望雙歸燕,是一種怎樣的滋味!這時想起以前共執手,聽花開的聲音,風過樹梢的聲音。看螞蟻搬家,蜜蜂采蜜,撲蝶捉螢·····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如這煙花樣,只有眼前的瞬間綻放,然後就隨風飄遠,隨風而逝。
「斷橋是否下過雪?」這是他在叩問!
問伊人在何?(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
問伊人好否?(又想起你的臉)
問君何所思?(思念那小橋屋檐的纏綿)
問君思卿否?(思我獨賞煙花)
伊且放心,我保證磐石無轉移。(永遠也看不見凋謝)
伊且放心,我保證一片冰心。(白堤柳簾暗示春去秋來,一年又一年的等待,此情不變!)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❻ 《斷橋殘雪》代表什麼感情
《斷橋殘雪》歌詞中描寫的是在冬天下的斷橋,與自己的戀人分別是的戀戀不舍,並對戀人有著難言的相思之苦。在歌詞中,也表現出了作者內心的那種孤獨感。
「斷橋是否下過雪,又想起你的臉」這句更是表達了作者與其戀人難以割捨的情懷,在句中,總讓人唱出一種悲涼的思念之情。
相關如下:
《斷橋殘雪》
填詞:許嵩
譜曲:許嵩
歌曲原唱:許嵩
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永遠也看不見凋謝
江南夜色下的小橋屋檐,讀不懂塞北的荒野
梅開時節因寂寞而纏綿,春歸後又很快湮滅
獨留我賞煙花飛滿天,搖曳後就隨風飄遠
斷橋是否下過雪?我望著湖面
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輕點融解
斷橋是否下過雪?又想起你的臉
若是無緣再見,白堤柳簾垂淚好幾遍
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永遠也看不見凋謝
江南夜色下的小橋屋檐,斷橋殘雪吉他譜
讀不懂塞北的荒野,梅開時節因寂寞而纏綿
春歸後又很快湮滅,獨留我賞煙花飛滿天
搖曳後就隨風飄遠,斷橋是否下過雪
我望著湖面,水中寒月如雪
指尖輕點融解,斷橋是否下過雪
又想起你的臉,若是無緣再見
白堤柳簾垂淚好幾遍
❼ 斷橋殘雪這首歌表達的意思
斷橋位於浙江杭州西湖白堤東端,據明代《西湖游覽志》所說,斷橋是由於孤山來的白堤到此而斷才得名的。斷橋殘雪是一道風景線,在《白蛇傳》等故事中也出現過,《斷橋殘雪》 這首歌用柔和極具古典風格的曲調,書寫了一個默默的在斷橋上苦苦等待的痴情男子,一場宿命與灰暗的情感基調。他的無奈與景物中的歲月滄桑相嵌合,宛若縷縷春風,吹皺那一池的春水,卻僅是一剎那的凝結罷了,很無力、很無奈的情感。 春去春又來,獨留己賞華麗的煙花綻放在天際,僅一剎那又灰飛煙滅,憶起那斷橋時候的殘雪,是否還有過你的溫柔我的淚。 梅花破風而綻放的時候,寂寞久久纏繞在心頭,春歸後依舊選擇被湮滅,斷橋是否下過雪?斷橋是否下過雪?自問自嘲,依舊不能挽回那逝去的愛與在我記憶里你對我的溫柔
許嵩的《斷橋殘雪》表達了 在離別之時對他的戀人的不舍與思念。
同時也表達了作者本人的孤獨與寂寞。
「斷橋是否下過雪,又想起你的臉」這句表達了作者與其戀人難以割捨的情懷,整個歌曲聽下來很有一種悲愴的感情在裡面。
從「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白堤柳簾垂淚好幾遍」,其實在這一段,有個隱含的事件,主人公坐在湖邊,水中寒月如雪,不僅僅寫出了夜晚的冷清,同時表現出滿月時候獨自一人的孤寂,有種夜吟應覺月光寒的感覺,寫出的是思念。斷橋,顯然是無緣了,其中的雪,不僅僅只下雪,更是心中的寒意。白堤柳簾,寫的是一副春景,暗示著春去冬來,一年又一年的等待,此情不變。
歌曲的景色描寫十分細膩,從「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 , 永遠也看不見凋謝 」我們就可以讀出作者失望和孤獨。歌曲中還寫出了作者的思念,「斷橋」,顯然是沒有緣分了,其中的雪,不僅僅只下雪,更是心中的寒意和失落。「白堤柳簾」,寫的是一副春景,暗示著春去冬來,而作者對她的愛也是永遠不變,一年又一年的等待又是多麼遙遠。
我想可能是他跟你分手後又覺得不舍吧
❽ 斷橋殘雪歌詞解釋
《斷橋殘雪》 這首歌用柔和極具古典風格的曲調,譜寫了與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相似的梅開時節,一個默默的在斷橋上苦苦等待的痴情男子,一場宿命與灰暗的情感基調。
他的無奈與景物中的歲月滄桑相嵌合,宛若縷縷春風,吹皺那一池的春水,卻僅是一剎那的凝結罷了,很無力、很無奈的情感。
梅花破風而綻放的時候,寂寞久久纏繞在心頭,春歸後依舊選擇被湮滅,斷橋是否下過雪?斷橋是否下過雪?自問自嘲,依舊不能挽回那逝去的愛與在我記憶里你對我的溫柔。
斷橋殘雪
許嵩
詞曲:許嵩
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永遠也看不見凋謝
江南夜色下的小橋屋檐,讀不懂塞北的荒野
梅開時節因寂寞而纏綿,春歸後又很快湮滅
獨留我賞煙花飛滿天,搖曳後就隨風飄遠
斷橋是否下過雪,我望著湖面
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輕點融解
斷橋是否下過雪,又想起你的臉
若是無緣再見,白堤柳簾垂淚好幾遍
❾ 斷橋殘雪 是什麼意思
斷橋殘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於湖面而稱著。屬於西湖十景之一。斷橋殘雪是欣賞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國著名的民間傳說《白蛇傳》,為斷橋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斷橋是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橋。杭州西湖,有四大愛情橋「西泠橋」、「長橋」、「斷橋」、「跨虹橋」,盛名經久不衰。泠橋、長橋、斷橋是古代的愛情橋,跨虹橋是現代愛情橋,是眾多情侶約會相游的地方,而最符盛名的卻是斷橋,它的名字與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纏綿悲愴的愛情故事聯系在一起。
(9)斷橋戀人電影法國擴展閱讀:
關於斷橋的幾種說法:
1、明代《西湖游覽志》戲說,斷橋是由於孤山延伸來的白堤,到此逢橋而斷才得名的,但這很是牽強。
2、人們一路從平湖秋月走來,白堤至此而斷,故稱斷橋,如此卻少了意境。
3、冬日雪霽,佇立斷橋舉目四望,殘雪似銀,凍湖如墨,黑白分隔,格外動人心魄,故而,稱其為「斷橋殘雪」,由來只是字面解釋。
4、明末的張岱卻別立一說,他在《西湖夢尋》是寫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樹皆合抱,行其下者,枝葉扶蘇,漏下月光,碎如殘雪」。意向言「斷橋殘雪」,說的是月影,有閉門造車之嫌疑。
5、斷橋位於外湖和北里湖間,視野開闊,是冬天觀賞西湖雪景最佳處所。每當瑞雪初晴,站在寶石山上眺望,橋的陽面已冰消雪化,湖波盪漾,所以向南面望去「雪殘橋斷」,而橋的陰面卻還是白雪皚皚,故從北面望去,「斷橋不斷」,這個有和實際不相符合,只是猜想。
❿ 斷橋遺夢
為表達自己對已逝愛妻的追思愛戀與不舍之情而寫的,他們伉儷情深,作曲者本人是個藝術高於一切的人,在生活自理方面幾乎一竅不通,一直是他的妻子在無微不至的照顧他,為他安排一切,出去講座上課時候的正裝,平時飯菜的葷素營養搭配,他妻子的離世從心靈到生活都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打擊,歌曲的背景是真實的感人故事,歌曲如泣如訴,寄託著作曲者無盡的思想與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