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大片 > 對馬海戰電影中文

對馬海戰電影中文

發布時間:2022-05-24 13:17:33

Ⅰ 三笠號戰列艦的對馬海戰

1904年2月8日, 日本聯合艦隊主力駛達中國旅順港,偷襲了駐在旅順港的俄國太平洋艦隊,使俄國艦隊受到重創。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用的是「沉船堵港」辦法,對旅順口進行就地封鎖。其後, 東鄉司令官又讓日軍在旅順口外布設了水雷。俄國太平洋艦隊旗艦就是觸上水雷沉沒的。俄國艦隊以牙還牙,也用水雷戰爭對付日軍,日本聯合艦隊的兩艘主力戰列艦也觸雷沉沒。
1904年8月7日, 俄國沙皇下達命令,讓駐在旅順港的俄國太平洋艦隊迅速突圍,駛往海參崴。經過一番准備,8月10日下午1時,俄國艦隊開始突圍, 掃雷艦在前面掃雷,開出航道,緊連著的是6艘戰列艦和巡洋艦,其後是10艘驅逐艦。這支龐大的俄國艦隊剛駛出旅順口,就遇到日本艦隊攔截。
日本艦隊旗艦是「三笠」號戰列艦,日、俄兩支艦隊在黃海海面相遇, 在黃海海面相戰。這是一場「大艦巨炮」的相互廝殺。
雙方戰列艦、巡洋艦上的重炮相互發炮,俄國艦隊旗艦「太子」號戰列艦與日本艦隊旗艦「三笠」號戰列艦在進行對射,各有傷亡。兩支艦隊在航行中進行戰斗,其隊形和作戰海域在不斷變化。「三笠」號戰列艦被多枚重炮擊中,傷亡很大,由於這艘戰列艦防護堅固,仍能堅持戰斗,連連發炮。俄國艦隊旗艦「太子」號被重炮命中,司令官陣亡,艦隊一片混亂。俄國艦隊的各艘艦艇各自逃命,潰不成軍。
1905年5月17日,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到達了對馬海峽附近,日、俄兩支艦隊在對馬海峽又進行了廝殺。俄國艦隊的戰列艦首先開火,日本艦隊旗艦「三笠」號被10發炮彈命中,但仍堅持戰斗。俄國的第一艘戰列艦首先被日艦擊沉, 日軍士氣大振, 東鄉司令官改變了戰法,採用T字戰法,用穿甲彈攻擊俄國艦船。經過5小時激戰,俄國7艘戰艦被擊沉,剩下的5艘在逃跑過程中也遭受伏擊。對馬海戰中,俄國艦隊以全軍覆滅告終,日本艦隊的「大艦巨炮」大顯威風。

Ⅱ 演對馬海戰的電影

有個日本拍的,挺老的。

Ⅲ 對馬海戰的介紹

對馬海戰是1905年日俄戰爭中兩國在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州之間的對馬海峽所進行的一場海戰,由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指揮的聯合艦隊對陣俄國海軍中將羅澤德斯特凡斯基指揮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戰役以日方大獲全勝而告終,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三分之二的艦只被摧毀,幾乎全軍覆沒,而日方僅損失三艘魚雷艇。這是海戰史上損失最為懸殊的海戰之一。日本聯合艦隊使用丁字戰法殲滅俄國太平洋艦隊。

Ⅳ 誰知道有沒有關於對馬海戰的電影

《日本海大海戰》(83版)

Ⅳ 對馬海戰的戰爭情況

對馬海戰(俄語:Цусимское сражение日本語:にほんかいかいせん日本海海戰)是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稱日露戰爭)中兩國在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州之間的對馬海峽所進行的一場海戰,由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指揮的聯合艦隊對陣俄國海軍中將羅澤德斯特凡斯基指揮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
1905年,從波羅的海起程,經過了3萬公里的航行,進入對馬海峽的俄羅斯第二艦隊(第一艦隊在1904年被日軍偷襲,剩下的龜縮在海參崴)在對馬海峽被日海軍伏擊,38艘俄國戰艦被擊沉21艘,被俘9艘,損失艦艇共27萬噸,陣亡4830人,被俘5917人;日軍僅損失3艘魚雷艇,不到300噸,亡117人,傷587人。日本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在戰前訓練中消耗了超過一半的彈葯,還真達到了「每發必中」的效果。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根據俄國艦隊補給供應情況,斷定俄國艦隊將通過對馬海峽直接前往海參崴。
1905年5月20日東鄉下令,全艦隊進入戰位,等待著俄國艦隊的到來。
1905年5月25日,俄國艦隊從台灣附近出發,26日到達上海附近,27日清晨進入對馬海峽,鑽進了日本艦隊的包圍圈。
27日清晨2時45分,日本輔助巡洋艦「信濃丸」發現了俄國艦隊,
5時5分,東鄉下令全艦隊出擊,1小時後日本艦隊開始尾隨俄國艦隊前進,在中午11時15分雙方進行了試探性的交火,其他整個上午日本艦隊都像幽靈一樣始終伴隨著俄國艦隊,給俄國官兵帶來極大精神壓力,本已不高的士氣更顯低落。
中午11時30分,俄國艦隊司令羅日捷斯特文斯基下令改變陣形,以利戰斗,命令第一、第二分隊加速到11節,行駛到另一個縱隊前面,由於沒有同時下令另一縱隊減速,整個俄國艦隊的陣形陷入混亂。
下午1時30分,日、俄雙方接近至10海里,而俄國艦隊尚未把混亂的陣形恢復。1時55分,東鄉平八郎模仿特拉法爾加海戰時的納爾遜,發出「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勵努力」信號,
下午2時5分,為獲得有利攻擊陣位,東鄉毅然下令敵前大轉向,即著名的「U」型轉彎。
2時8分,俄國艦隊旗艦「蘇沃羅夫公爵」向日本艦隊開火,
2時11分,完成轉向的日本艦隊旗艦「三笠艦」發炮還擊,雙方主力艦在6000米距離內開始炮戰,對馬海戰正式開始。
日本艦隊利用16分鍾時間完成「U」型(「α」型)轉向後,漸次採用搶佔T字橫頭的戰術穿過俄國艦隊,向俄國先頭戰艦攻擊。在日本艦隊的轉向過程中,俄國艦隊曾打傷了日本兩艘裝甲巡洋艦「出雲」、「淺間」,但在轉向完成後,日本艦隊利用其較高的航速和射速、以及火炮彈葯威力方面的優勢,漸漸奪取了戰場主動權,俄國艦隊旗艦「蘇沃羅夫公爵」號遭到日方炮火的集中猛烈射擊,
下午2時20分,船舵被打壞,軍艦失去控制,艦隊司令羅日捷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傷,全部上層建築都被打爛的「蘇沃羅夫公爵」被迫退出戰列在海面上漂浮,俄國艦隊陷入沒有指揮的混亂局面。
俄國第二分隊的旗艦「奧斯利亞比亞」遭到6艘日本軍艦的集中轟擊,遭到重創,下午3時30分左右沉沒,全艦900名官兵倖存300餘人。此後,失去統一指揮的戰列艦「亞歷山大三世」、「博羅季諾」、「鷹」、「西索依-維利基」也先後被重創。
在戰列艦進行交戰的同時,雙方的巡洋艦也在激烈交鋒。巡洋艦交火約從下午2時45分開始,主要是在日本第三、四戰隊和俄國巡洋艦分隊之間展開。戰斗中,日本3艘巡洋艦被重創,俄國數艘輔助船發生火災。至下午4時左右,俄國艦隊敗局已定,前往海參崴的航道也已被封鎖,由於雙方艦隊在煙霧中經常失去接觸,航線混亂,雙方開始了混戰。
4時45分,日本第五、六戰隊投入戰斗,不久,俄國巡洋艦「斯維特拉娜」號被擊沉,另一艘舊式巡洋艦「頓斯科伊」頑強地抵抗了6艘日本巡洋艦的圍攻,並擊傷了其中的兩艘(「浪速」、「音羽」),後為避免被俘而由船員自行鑿沉。「奧列格」、「阿芙樂爾」、「珍珠」及其他幾艘驅逐艦、輔助船,向北突圍不成,便一直南下逃往菲律賓。
雙方的主力艦在4時45分、5時30分曾兩次相遇,但俄國戰艦都受了重創,無法發起有力的攻擊,結果3艘戰列艦相繼被擊沉。晚7時,被打得千瘡百孔的「亞歷山大三世」號戰列艦沉沒,艦員全部遇難,10分鍾後,「博羅季諾」號彈葯庫被日本「富士」號擊中,彈葯庫被摧毀,並引起了鍋爐爆炸,當即下沉,全艦官兵僅1人獲救。在海上漂浮的旗艦「蘇沃羅夫公爵」依然遭到日方炮擊,俄國驅逐艦「狂暴」號冒險靠近旗艦,接走艦上傷員,其中包括艦隊司令羅日捷斯特文斯基。7時20分,日本驅逐艦發射魚雷將「蘇沃羅夫公爵」號最終擊沉,全艦倖存20人。
晚7時30分,日本所有重型艦只撤出戰場,准備用魚雷艇和驅逐艦發起夜間攻擊,白天戰斗告一段落。
晚7時30分至次日凌晨5時,日方21艘驅逐艦、37艘魚雷艇向殘余的俄國艦只發起魚雷攻擊,俄國第三分隊因接受過反魚雷進攻訓練,因而大都倖存下來。而第二分隊的艦只大部被擊沉,「西索伊-維利基」、「海軍上將納西莫夫」、「納瓦林」先後被魚雷擊沉,舊式裝甲巡洋艦「莫諾馬赫」在艦艏被魚雷炸掉的情況下,仍頑強的擊沉了向它發射魚雷的日本魚雷艇,後因傷勢嚴重,於凌晨5時由艦員自行鑿沉。
28日清晨5時過後,殘余的俄國艦隊緩緩地朝海參崴方向行駛,但在上午9時,再次被日本艦隊包圍,遭到日艦猛烈的炮擊,擔任俄國艦隊司令的涅鮑加托夫海軍少將決定投降。
10時53分,「尼古拉一世」「海軍上將阿普拉克辛」「海軍上將謝尼亞文」「鷹」等4艘戰列艦投降,而日本艦隊在看到俄方投降信號後,依然進行不人道的炮擊,直到聯合艦隊的總參謀秋山真之中佐告訴東鄉俄艦隊已投降。「海軍上將烏沙科夫」號上的俄國官兵看到日本的勸降信號後,毅然用炮火做了回答,最後為了不讓這艘用俄國著名海軍將領命名的戰艦落入敵手,艦長下令自行鑿沉,巡洋艦「綠寶石」號在逃往海參崴的途中擱淺,被艦員炸沉,餘下幾艘分別逃往上海、馬尼拉等中立國港口,最終逃回海參崴的只有巡洋艦「金剛石」號和另2艘驅逐艦。對馬海戰至此結束。

什麼是對馬海戰

對馬海戰是日俄戰爭期間,日、俄兩國艦隊在對馬海峽附近海域進行的海上決戰。戰役以日本艦隊全勝,徹底摧毀俄國波羅的海艦隊而告終。這是海戰史上損失最為懸殊的一場海戰。日本聯合艦隊使用丁字戰法殲滅俄國太平洋艦隊,使俄國海軍自此一蹶不振。

在對馬海戰前的1904年8月,俄軍太平洋艦隊受到了日本艦隊的重創並被圍困於旅順港。接到命令的俄國羅傑斯特文斯基海軍上將,率領由波羅的海艦隊拼湊而成的第二太平洋艦隊前往遠東作戰。該艦隊原先得到的命令是馳援旅順港,解除日軍的封鎖。但是在他們到達馬達加斯加時,就已得到了旅順失守的消息,於是不得不改投俄國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根據俄國艦隊補給供應情況,斷定俄國艦隊將通過對馬海峽直接前往海參崴。俄國艦隊向遠東航行的同時,日本聯合艦隊在東鄉平八郎的督促下,頻繁進行實彈射擊訓練。戰爭打響前,以逸待勞的日本聯合艦隊就已經做好充分的准備,而俄軍由於是新服役戰艦,官兵素質低下,士氣比較低落,加之又經過歷時8個月的漫長航行,使得整個艦隊的作戰能力嚴重下降。

1905年5月20日東鄉下令,全艦隊進入戰位,等待著俄國艦隊的到來。5月25日,俄國艦隊從台灣附近出發,26日到達上海附近,27日清晨進入對馬海峽,鑽進了日本艦隊的包圍圈。

1905年5月27日,日本聯合艦隊偵察船「信濃丸」發回在九州西部海域發現俄國艦隊的電報,在朝鮮半島馬山附近的鎮海灣內,待命中的日本聯合艦隊得到全體出港的命令。中午日本聯合艦隊第三分艦隊在沖之島附近與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接近,下午戰爭打響。

日艦集中炮火猛擊俄軍艦隊,俄軍遭到重創,指揮官員受重傷,許多艦隊中彈沉沒,整個艦隊亂作一團。接下來幾個小時,日軍主力軍艦撤出戰斗,轉向另一截擊線附近海域。

28日上午,日軍艦隊主力再次在郁陵島附近海域攻擊已受重創的俄國艦隊殘部,俄軍受到沉重的打擊。至11時,接替羅傑斯特文斯基指揮的俄分艦隊司令看到突圍無望,被迫舉白旗投降。一場激烈的海上大拼殺宣告結束。

對馬海峽海戰是近代海戰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日本僅以損失3艘魚雷艇的籌碼使得俄國艦隊19艘軍艦沉入海底,5艘軍艦被俘,贏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奪取了遠東地區的制海權。

對馬海峽海戰的結果充分證明了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的海權學說,證明了戰列艦在海戰中無可替代的霸主地位,並且深刻影響了海軍技術的發展。

對馬海戰其影響力不僅局限在軍事方面,還直接左右了俄國、日本兩個國家的命運,這場海戰使得曾經處於世界前列的俄國海軍淪為三流海軍,海戰的失敗動搖了俄國沙皇的統治。日本通過此戰,為《朴次茅斯和約》的簽訂鋪平了道路,從此進入了世界海軍強國的行列,成為遠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國家。

《朴次茅斯和約》是日俄雙方代表1905年9月5日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朴次茅斯海軍基地簽訂的和約,宣告了日俄戰爭的結束。經過十次會議,在美國等國的撮合下,日俄雙方於1905年9月5日,在《朴次茅斯條約》上簽字。俄國全權代表為謝爾蓋·維特伯爵,日本全權代表為外務大臣小村壽太郎。

Ⅶ 有沒有一戰海戰的電影

首先吧,海戰電影投入過大,需要大量的建模,給你推薦坂上之雲第13集,裡面有1904年的對馬海戰,基本接近一戰的炮戰風格。

Ⅷ 介紹一下對馬海戰

指揮官: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俄國:羅澤德斯特凡斯基海軍中將
雙方兵力:日本:4艘戰列艦、23艘巡洋艦、2艘裝甲海防艦、另有驅逐艦、魚雷艇若干;俄國:8艘戰列艦、3艘裝甲海防艦、9艘巡洋艦、另有驅逐艦、輔助艦若干
傷亡損失:日本:117人陣亡、583人受傷、3艘魚雷艇沉沒;俄國:4380人陣亡、5917人受傷,6艘戰列艦、其他10艘被擊沉、自沉6艘、被俘7艘、逃亡中立國6艘、回港3艘艦隊司令羅澤德斯特凡斯基海軍上將以下約6100人被俘
海戰經過:
5月27日

* 04:45 - 日本聯合艦隊偵察船信濃丸發回在九州西部海域發現俄國艦隊的電報。
* 05:05 - 在朝鮮半島馬山附近的鎮海灣內,待命中的日本聯合艦隊得到全體出港的命令。
* 11:42 - 日本聯合艦隊第三分艦隊在沖之島(沖ノ島)附近與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接近。
* 13:30 - 俄國艦隊調整隊形,引起了艦隊隊形的混亂。
* 13:39 - 俄國艦隊進入日軍主力(第一,第二分艦隊)視距范圍,戰斗開始命令發出。
* 13:55 - 兩艦隊相距12,000米。此處位於沖之島附近海面,距離對馬島以東約40海里。
o 日軍旗艦三笠號打出Z信號旗,向全艦隊表明「皇國興衰在此一戰,諸君努力奮勇殺敵。」[1]

* 14:02 - 日本聯合艦隊(航向西南)與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航向東北)平行相對航行。
o 俄國艦隊戰艦新舊混雜,性能差距導致全隊列最高航速只有11節;日本艦隊主力全隊列最高航速可達16節,機動能力佔有絕對優勢。
* 14:05 - 兩艦隊相距8,000米、日艦開始左舵調頭,進行「U」字形的轉彎。
* 14:07 - 兩艦隊相距7,000米、日先導艦三笠號調頭完成,俄艦開始炮擊。
* 14:10 - 兩艦隊相距6,400米、全部日艦調頭完成。
* 14:12 - 兩艦隊相距5,500米、三笠號右舷被擊中。
* 14:18 - 兩艦隊相距4,600米、日艦齊射俄先導艦蘇沃洛夫公爵號。
* 14:35 - 日本聯合艦隊(航向東南偏東)將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前進路線完全封鎖,形成「T」字射擊陣。
* 14:43 - 俄艦蘇沃洛夫公爵號、奧斯利亞比亞號相繼受到重創脫離戰斗。
o 俄艦隊隊形混亂,一開戰就失去了指揮,勝負已定。
* 14:50 - 俄艦亞歷山大三世號帶領俄國艦隊(航向正北)試圖脫離戰斗。
* 14:58 - 日本第一分艦隊從東北方一起調頭。
* 15:05 - 日本第一分艦隊(航向西北)與第二分艦隊一起夾擊俄艦。
* 15:10 - 俄艦奧斯利亞比亞號被擊沉、蘇沃洛夫公爵號逃脫。
o 俄艦隊以亞歷山大三世號為先導艦,不斷的掉轉航向試圖躲開了日艦炮火的致命攻擊。
* 16:30 - 日本第一分艦隊失去了與俄艦的目視接觸。
* 17:28 - 日本聯合艦隊(航向正北)繼續追擊俄艦。
* 18:00 - 兩艦隊相距6,300米、炮擊再度開始。
* 19:03 - 俄艦亞歷山大三世號被擊沉。
* 19:20 - 俄艦蘇沃洛夫公爵號、博羅地諾號被擊沉。
* 20:30 - 日本雷擊艦展開夜間魚雷攻勢。俄艦伏拉季米爾·蒙諾馬赫號、納瓦林號和西索依·維利基號相繼沉沒。

5月28日

* 09:30 - 日本聯合艦隊在郁陵島南方發現俄第三分艦隊,追擊開始。
* 10:34 - 接管艦隊指揮權的涅鮑加托夫少將決定投降,俄第三分艦隊旗艦尼古拉一世號掛起白旗。
* 10:53 - 俄艦投降開始。
* 15:30 - 日艦截獲並俘虜了受重傷後由旗艦轉移到驅逐艦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司令官羅傑斯特文斯基中將。
* 18:00 - 俄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拒絕投降自沉。(海戰結束)
海戰影響:
對馬海峽海戰是近代海戰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日本僅以損失3艘魚雷艇的代價,贏得了壓倒性勝利。

俄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巡洋艦分隊旗艦奧列格號率領阿芙樂爾號、珍珠號和1艘驅逐艦脫離艦隊,掉頭向南穿過對馬海峽,最後到達1500海里以外的菲律賓(被扣留,戰後歸還俄國),只有1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逃到海參崴。

對馬海峽海戰結果充分證明了阿爾弗雷德·馬漢的海權學說。再次證明了戰列艦在海戰中無可替代的霸主地位,並且深刻影響了海軍技術的發展,催生了無畏型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將大艦巨炮主義推向顛峰。

對馬海戰其影響力不僅局限在軍事方面,直接左右了俄國、日本兩個國家的命運。曾經處於世界前列的俄國海軍淪為三流海軍,海戰的失敗動搖了俄國沙皇的統治。日本通過此戰,為3個月後的《朴茨茅斯和約》的訂立鋪平了道路,從此進入了世界海軍強國的行列,成為遠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國家。 以上是對馬海戰的大概情況,供參考。

Ⅸ 對馬海戰是什麼時候的戰爭

對馬海戰(1905年5月27日~28日),又稱日本海海戰,是1905年日俄戰爭中,日本和俄國為了爭奪遠東海域的制海權,在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州島之間的對馬海峽附近海域所進行的一場海上決戰。

戰爭背景

日俄戰爭爆發以後,俄國無論在陸戰場還是海戰場都節節失利,其太平洋艦隊被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指揮的日本聯合艦隊重創並封鎖在旅順港內。為了解救旅順口的危機,扭轉俄國在遠東的不利局勢,重新奪回制海權,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04年4月命令俄海軍部立即從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中抽調艦船,包括7艘戰列艦、6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以及一些輔助艦船,組編成太平洋第二分艦隊,由羅日傑斯特文斯基中將統帥,於1904年9月26日趕赴遠東戰場。此後,沙皇政府又派出由海軍少將涅鮑加托夫率領的第三太平洋艦隊增援遠東,共有戰艦和輔助船18艘,於1905年2月18日駛離波羅的海港口向遠東進發。兩支力量1905年5月9日在越南萬豐灣匯合,5月14日聯合北上。

俄國海軍在當時世界海軍排行榜上列第3位,俄國派往遠東進行支援的是一支無比強大的艦隊。但是俄國艦隊在短時間內的集結,不得不面對新服役的戰艦官兵對於新式軍艦上的設備尚未熟悉掌握、新舊戰艦難以協調行動等問題,而且俄國艦隊是從波羅的海出發前往遠東,途中需要經過北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南中國海,航行220多天,行程18000海里(幾乎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如此漫長的航行對艦船、人員的損害極大,整個艦隊士氣低迷,作戰能力嚴重下降。列寧曾這樣來形容這支艦隊:「像整個俄羅斯帝國那樣龐大,那樣笨重、荒唐、無力、怪誕」。而另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在於整個航行過程中沒有一個適當的加煤港口,只好把軍艦上一切能裝的地方都裝上了煤,結果導致原來就擁擠的軍艦更加擁擠不堪,速度減慢,水兵生活條件急劇惡化,很多官兵都染上了流行的熱帶病而死去。另外,日軍的節節勝利使俄國官兵過分誇大了日軍能力,認為日本海軍的勢力已經擴展到了北海和大西洋,關於日本水雷、魚雷快艇和潛水艇的謠言到處都是,加重了俄軍的恐懼心理,一路上草木皆兵,對德國、法國、瑞典、挪威、英國的民船都胡亂開火。而與此相對,經歷了甲午戰爭和旅順戰役後,日本聯合艦隊的士氣異常旺盛,其官兵大都有戰斗經驗、訓練有素。而且趁俄國艦隊東調之機,日本對艦艇進行了維修和保養,並對士兵進行了頻繁的實彈射擊訓練,幾乎打掉了國內半數的炮彈儲備,為迎戰即將到來的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做了充分的准備。在軍艦的總噸位、航速、火炮射速、先進程度等方面日本也占明顯優勢。

在戰略決策方面,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大將根據俄國艦隊補給供應情況,斷定俄國艦隊將通過對馬海峽直接前往海參崴。於是1905年5月20日,東鄉下令讓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在對馬海峽附近海域隱蔽起來,以逸待勞,等候俄國艦隊的到來;同時在俄國艦隊可能經過的各條航道上布設水雷,並讓日本的巡洋艦、炮艦在各個關口巡邏。而羅日傑斯特文斯基考慮到能源供應及士兵疲憊等問題,便意欲盡快到達海參崴進行休整,再尋機和日本艦隊主力較量,於是選擇了對馬海峽航線這條捷徑,也正中日軍下懷。5月25日,俄國艦隊從台灣附近出發,26日到達上海附近,27日清晨進入對馬海峽,鑽進了日本艦隊的包圍圈,對馬海戰爆發。

戰爭經過

5月27日清晨4時45分,日本聯合艦隊偵察船在九州西部海域「信濃丸」發現了俄國艦隊,5時5分,東鄉下令全艦隊出擊,1小時後日本艦隊開始尾隨俄國艦隊前進,在中午11時15分雙方進行了試探性的交火。11時30分,俄國艦隊司令羅日傑斯特文斯基下令暫停射擊,改變陣形,以利戰斗,命令第一、第二分隊加速到11節,行駛到另一個縱隊前面。由於他沒有同時下令另一縱隊減速,整個俄國艦隊的陣形陷入混亂。13時40分左右,日本艦隊主力在右前方出現,成單排一列式,企圖截斷俄國艦隊的航線。臨戰前,東鄉對全艦隊發出信號:「皇國興廢,在此一戰,諸位尤需奮發努力。」羅日傑斯特文斯基再次下令成戰斗隊形,但已經來不及了,日艦截斷了俄國艦隊的航線。

14時8分,為奪取有利攻擊陣位,東鄉毅然下令敵前180°大轉向,即著名的「U」型轉彎。趁此有利時機,俄國艦隊全然不管各種火炮的有效射程,一律從萬米距離首先開炮。不出幾分鍾後,便有3艘日艦受重傷,1艘喪失戰斗能力。日本艦隊雖然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但最終完成了「U」型轉向後,實現了與俄國艦隊的平行前進,並利用其上風位的航速優勢迫使俄國艦隊偏離原航向。當日本艦隊逼近到距俄艦6,500米時,東鄉一聲令下,日艦所有大炮同時向俄艦開火,俄國艦隊旗艦「蘇沃羅夫公爵」號遭到日方炮火的集中猛烈射擊,14時20分,船舵被打壞,軍艦失去控制,艦隊司令羅日傑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傷,全部上層建築都被打爛的「蘇沃羅夫公爵」被迫退出戰列在海面上漂浮,俄國艦隊陷入沒有指揮的混亂局面。同時,俄國第二分隊的旗艦「奧斯利亞比亞」號受重創,後來其艦艏吃水線上被打開了一個大口子,海水湧入,船頭下沉,約在15時30分左右沉沒。此後,失去統一指揮的戰列艦「亞歷山大三世」號和「波羅丁諾」號也被日艦炮火擊中燃起大火。而在戰列艦進行交戰的同時,雙方的巡洋艦也在激烈交鋒。巡洋艦交火約從14時45分開始,主要在俄國第一巡洋艦分隊和日本第三、四分隊間展開,戰斗中日本3艘巡洋艦受重傷,俄國數艘輔助船起火焚毀。至16時左右,俄國艦隊敗局已定,戰列艦中的兩艘一艘沉沒,一艘失去作用,其餘大部受損,前往海參崴的航道也已被封鎖,而日艦則基本保持了開戰時的完好狀況。16時45分,日本第五、六分隊投入戰斗,向俄國巡洋艦發起進攻。不久,「斯維特拉娜」號被擊沉,另一艘舊式巡洋艦「頓斯科伊」在英勇地抗擊了6艘日本巡洋艦的圍攻,並擊傷了其中的兩艘(「浪速」號和「音羽」號)後,為避免被俘而由船員於29日自行鑿沉。「奧列格」號、「阿芙樂爾」號、「珍珠」號,2艘驅逐艦和3艘軍需船,向北突圍未遂,便南下逃往菲律賓。到晚19時,千瘡百孔的「亞歷山大三世」號戰列艦沉沒,艦員全部遇難,10分鍾後,「波羅丁諾」號彈葯庫被日本「富士」號擊中,彈葯庫被摧毀,並引發了鍋爐爆炸,當即下沉,僅一人倖免於難。在海上漂浮的旗艦「蘇沃羅夫公爵」號於19時20分,受到日本驅逐艦發射魚雷的攻擊而最終沉沒。至此,白天的戰斗結束。

27日晚19時30分至次日凌晨5時,日方又出動37艘魚雷艇和21艘驅逐艦,對殘余的俄國艦隊實施魚雷攻擊。「西索伊-維利基」號、「海軍上將納西莫夫」號、「納瓦林」號先後被魚雷擊沉,舊式裝甲巡洋艦「莫諾馬赫」號在船頭被魚雷炸掉的情況下,仍頑強地擊沉了向它發射魚雷的日本魚雷艇,後因傷勢嚴重,於凌晨5時由船員自行鑿沉。與此同時,東鄉又悄悄帶領日主力艦隊連夜趕往朝鮮東海岸的郁陵島附近埋伏下來,等待著繼續趕往海參崴的俄國艦隊。5月28日晨,當涅波加多夫海軍少將指揮的俄國艦隊殘部開到郁陵島以南60海里處時,又被等在這里的由28艘戰艦組成的日本艦隊包圍。上午9時,日軍「三笠」號發出信號,戰列艦一齊開火,俄艦奮力還擊。10時45分,在「尼古拉一世」號驅逐艦艦長斯米爾諾夫的建議下,涅波加多夫含淚下令升起國際法規定的XGE旗號:「我們投降!」10時53分,「尼古拉一世」、「海軍上將阿普拉克辛」、「海軍上將謝尼亞文」、「鷹」4艘戰列艦投降,下午13時左右,涅波加多夫在東鄉的旗艦「三笠」號上簽署了投降書。當天下午15時,載有艦隊司令羅日傑斯特文斯基的「魯莽」號驅逐艦被日軍「細浪」號驅逐艦追上,向日方投降,但其餘的艦艇或進行了抵抗後被擊沉,或成功逃走。「海軍上將烏沙科夫」號上的俄國官兵看到日本的勸降信號後,毅然用炮火做了回答,最後為了不讓這艘用俄國著名海軍將領命名的戰艦落入敵手,艦長下令自行鑿沉;巡洋艦「綠寶石」號在逃往海參崴的途中觸礁,被艦員炸沉,餘下幾艘分別逃往上海、馬尼拉、馬達加斯加等中立國港口,最終逃回海參崴的只有巡洋艦「金剛石」號和另2艘驅逐艦。至此,對馬海戰結束。

戰爭結果及評價

對馬海戰是20世紀發生的第一場大海戰,也是海戰史上損失最為懸殊的一場海戰。日本獲得空前勝利,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太平洋艦隊幾乎被全殲,一夜之間從海軍強國的位置上跌落下來。包括輔助船在內,俄國艦船損失達20餘萬噸,38艘戰艦中只有3艘駛到了海參崴,其餘被擊沉21艘,被俘9艘,俄國海軍官兵陣亡4830人,被俘5917人,另有1862人在中立國被扣留。而取得這一戰果的日本僅付出了3艘魚雷艇沉沒、117名官兵陣亡的微弱代價。

從軍事上看來,對馬海戰是人類進入蒸汽鋼鐵時代以來最大的一次海戰,對後世海軍學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長久的影響。海戰中巨型艦炮強大威力的展示,直接催生了「無畏」號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將大艦巨炮主義推向巔峰;日本海軍戰術——「T」字戰術的應用,奠定了近代海戰的基本作戰形式(「T」字陣)。

從國際形勢來看,對馬海戰直接左右了俄國、日本兩個國家的命運。對俄國來說,對馬海戰的失敗使其喪失了海軍世界第三的地位,同時暴露了其沙俄專制制度的腐朽和反動,引發了1905年俄國革命;對日本來講,通過此戰為3個月後的《朴次茅斯和約》的訂立鋪平了道路,從此日本進入了世界海軍強國的行列,成為遠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國家。同時戰爭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發展,加速了以重工業為中心的第二次產業革命的到來,推動了日本壟斷資本和財閥的迅速形成和發展,也最終促生了日本的軍國主義。

閱讀全文

與對馬海戰電影中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季交替電影完整版 瀏覽:834
泰國電影男生校服 瀏覽:827
好聽的電影男主英文名 瀏覽:6
電影協會關於電影院檢察 瀏覽:685
一部國產電影女主角是婚姻介紹 瀏覽:325
電影女飛虎免費完整 瀏覽:526
竹牙升以牙還牙電影完整 瀏覽:710
墜龍事件電影演員圖片 瀏覽:378
誘毒電影完整版 瀏覽:212
齊齊網電影院 瀏覽:796
新姐低調解說電影 瀏覽:454
這個年紀MV是什麼電影 瀏覽:418
加入一個字改變電影名字 瀏覽:811
看完英文電影後的英語手抄報 瀏覽:362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進修班招生簡章2021 瀏覽:432
二戰電影女演員外衣總被撕掉 瀏覽:387
蠟筆小新電影外星人完整版 瀏覽:340
過了時間可以去電影票嗎 瀏覽:506
兩個人看電影英文 瀏覽:25
黃渤所有電影叫什麼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