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行的介紹
李行(Lee Hsing),原籍江蘇武進,1930年5月20日生於上海,1948年底隨父遷台,1952年畢業於台灣省立師范學院。台灣電影導演、演員。1952年從影當演員,1958年升任副導演,1959年開始任導演,處女作是台語片《王哥柳哥游台灣》。1963年成功導演了他第一部國語即普通話影片《街頭巷尾》,成為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導演。自《蚵女》(與李嘉合作導演)獲1964年第十一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後,執導的影片連續獲大獎。80年代未,涉足影展,90年代開始積極推動兩岸電影文化交流。2013年春,按照李行於1990年提出的思路,第一屆海峽兩岸三地年度「十大華語電影」評選活動開始推進。自此,華語影壇增添了一個以兩岸三地電影評論界為主體的半官方電影獎項。
『貳』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進行流程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由《南方都市報》於2000年發起、主辦的傳媒評選的電影獎項,該獎聯合中國多家有影響力的媒體,是國內唯一將內地、香港、台灣三地公映的華語片進行共同評選的電影獎。
該獎由來自兩岸三地的知名電影文化工作者共同參與評審。香港資深電影文化工作者舒淇多年擔任該獎評審團主席;賈樟柯擔任過第三屆內地評審團主席,香港資深電影人、金像獎現任主席文雋先生曾擔任該獎顧問。
舉辦宗旨
舉辦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旨在通過兩岸三地電影人及影評人的交流,為電影文化架築一個獨立健康、視野開闊的平台,促進電影評論與電影生態的良好互動。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以「深度開掘、銳意進取」作為評選宗旨。
該獎聯合中國30多家實力媒體,目的在於「集合南方影評的力量,利用南方的學術影響,為電影文化架築一個獨立健康、視野開闊的平台,是中國惟一將公映的華語影片全部納入視界的電影獎項,促成電影評論與電影製作及傳播的良好互動」。
獎項影響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堅持走專業路線和民間路線相結合的評獎模式,以評委的獨立性、權威性和優質媒體獨到的專業眼光,得到了更多電影界業內人士的認可,同時也在普通影迷心中產生了重大影響,提高了「大眾傳媒的公信力」。正逐漸在華語電影界確立廣泛的影響力。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12位評審均為國內較有影響的影像工作者,是一個由傳媒和影評人評選的純粹獎項,因而獎項的評定更偏重於影片的思想深度,以及對新銳影片的關注,凸顯傳媒對電影犀利、敏銳的觸覺,以其評委的權威性和媒體獨有的專業眼光,在華語電影界確立了廣泛的影響力。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在中國電影獎項中特立獨行,成為一種響亮、獨立的聲音,一股清新、勃發的力量,它不僅引起華語界電影人的高度關注,更讓媒體矚目。
在同行媒體心目中,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一個新興的評獎系統,一方面是強勢傳媒充分調動媒體資源,從而對自身優勢的主動鞏固和強化;一方面也是第一次把民間影視人的專業精神、專業素養,推向國內電影評獎標準的前台。
獎項評審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由來自內地、香港及台灣的知名電影文化工作者和影評人共同參與評審,包括:香港資深電影文化工作者舒淇多年擔任該獎評審團主席;香港國際電影節總經理李焯桃、香港金像獎主席文雋、台灣金馬獎前主席王曉祥、秘書長王清華以及羅卡、焦雄屏、林奕華、梁良、鄭洞天、郝建等知名電影人和電影文化工作者均為該獎評委。賈樟柯擔任過該獎第三屆內地評審團主席。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不採取一般電影獎項通用的報名參選方式,而是規定凡當年公映的所有華語電影作品均自動入圍當屆候選作品。
該獎每年年初在中國各地舉行七場以上評審討論會,並將評審投票討論結果公開刊布,對待評審流程相當審慎。
具體評審流程:
每年初,由內地、香港、台灣三地評委分別對上年當地公映的華語片進行投票討論,在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新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演員9個獎項中提出3個候選者,即初選內地、香港、台灣三地各有一份提名名單,綜合即為首輪提名結果;第二輪評委在每個獎項的首輪提名中選出3個候選者,得到終審候選名單;第三輪評委負責從二輪評審結果中選出每個獎項最終的獲獎者。
獎項獎座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獎座是銅鑄的「跑步小金人」,由廣州木雕藝術家許冰設計。「小人」甩開雙臂,提腿向前邁步,相當有動感。
據許冰介紹,這是一個呈現「追趕」姿態的男性人體,也表達了「向前」的積極狀態。整座「小人」的線條剛勁有力,關節和肌肉呈現相對粗糙的稜角,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女性人體的流線型設計截然不同。許冰希望用一個結實剛強的形體去表現「力度」,也體現傳媒獎評選過程的扎實和說服力。
『叄』 第十一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頒獎現場
在國內一向鮮少露面的湯唯的演技終於得到肯定,憑借與張學友合作的《月滿軒尼詩》收獲了影後大獎,這是她在華語電影圈獲得的首個影後大獎。影帝大獎則歸屬了在《讓子彈飛》中有出色表演的葛優,姜文則收獲了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大獎歸屬了之前獲得金馬獎的台灣影片《當愛來的時候》。黃曉明、楊千嬅和薛凱琪也獲得了由網友投票選出的觀眾票選最受矚目獎。
當晚頒獎禮最受矚目的非湯唯莫屬,她之前憑借《晚秋》在韓國收獲了一個影後,但她認為此次收獲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影後是對她的最大肯定,「我之前一直都有關注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這是一個很有公信力的獎項,由兩岸三地評委評選。能獲得這個獎,我有些意外,感謝評委們對我的肯定,希望以後能用更好的電影來回報大家。」據評委透露,湯唯能夠獲得本次影後大獎,她在《月滿軒尼詩》中的廣東話演出為他加分不少,「她的表演自然親切,而且她准確地找到了劇中角色做為新移民的狀態,分寸拿捏的當,展現出了一個成熟演員的魅力。」
當被主持人李艾問及一直以來在事業上也會遇見不如意的時候,你會怎麼去調節這樣的心情,湯唯的回答也表現的十分淡定與睿智,「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是做好自己,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樣就可以了!」隨後,湯唯也是萬千小思緒:「這是我得到的國內第一個關於電影最佳女演員的獎項。」隨即,眼眶濕潤。
葛優獲得的影帝大獎也是他因為《讓子彈飛》獲得的首個大獎。但是2011年華語電影圈各大獎項的評選中肯定會收獲不少大獎,此次獲得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影帝大獎為葛優開了一個好頭。不過葛優也謙虛地表示,「姜文和周潤發演得都比我好,可能湊巧這個評委會比較喜歡我吧。」另外,據組委會透露,不愛坐飛機的葛優本次來澳門拿獎依然是坐火車,從北京出發一路坐到廣州,然後由廣州坐汽車轉到澳門,相當於在火車上橫穿整個中國,對此葛優表示,「現在都高鐵了,和飛機速度差不多了,還舒服。」
『肆』 資深演員曾江去世,他是憑借哪個角色成功出圈的
4月27日,資深老戲骨演員曾江在隔離酒店去世,享年87歲,提起曾江這位老演員,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在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中飾演的黃葯師這個角色,他憑借黃葯師這個角色成功出圈,讓大陸的觀眾開始對他熟悉起來。
曾江其實在1955年就進入了演藝圈,他出演了電影《同齡鳥》,1964年出演《大馬戲團》男主角而正式出道,1983年出演《射鵰英雄傳》之後他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演戲的機會也開始變的多了起來。
『伍』 兩岸三地新電影有哪些
熊貓2:情節不錯,道出了熊貓的身世之謎!推薦指數:4. 加勒比海盜4:美人魚很誘人,情節一般,表演有點做作。推薦指數:3. 速度與激情5:情節不錯,典型的美國英雄主義;但是那裡面的飆車賽車片段,確實讓人看到了速度,感受到了激情!推薦指數...
『陸』 華語圈演員演技排行:劉德華僅排第十,第一是誰
被稱為「四大天王」的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和黎明,他們的影響幾乎覆蓋了整個大中華地區和部分亞洲國家。說出這樣的話並不誇張,只要有中國元素,就可以聽他們唱歌,看他們的電影。
超級偶像四大天王中,劉德華被譽為百年難得一見的超級偶像,張學友則是繼許冠傑之後又一位名副其實的歌神;郭富城被稱為亞洲舞王,黎明被稱為白馬王子。
人們常常指責華仔的表演,認為他無論演什麼角色都無法擺脫「劉德華」這個名字。事實上,千面影帝梁家輝演什麼像什麼,這就是演技到了化境的階段。表演什麼都像華仔,何嘗不是演技出眾的表現呢?舉例來說,假設說周星馳演得一點都不像周星馳,那你還會喜歡他嗎?
像卓別林、巴斯特基頓這樣的真正的演員,人家靠默片就能紅。有什麼台詞?你會被別人的肢體語言感動。世界都能看懂成龍。
『柒』 第15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相關介紹
「小金人」時隔四年回家嚕!章子怡第四度擔任推廣大使!
於2000年發起的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是國內唯一將內地、香港、台灣三地公映的華語片進行評選的專業電影獎項。傳媒獎一路行進,至今來到第十五個年頭,頒獎禮每年都會在不同的地方舉行,「小金人」的足跡遍布兩岸三地包括廣州、香港、泉州、澳門、北京等。今年,華語電影傳媒獎回到大本營,將在廣州新地標廣州塔上舉辦,有望創下傳媒獎史上「海拔最高」的頒獎禮記錄。
作為傳媒獎這一路的見證人,南都報系黨委委員、南方都市報常務副總編輯崔向紅現場分享了多位明星大腕與傳媒獎的「情分」,「前年傳媒獎在泉州舉行頒獎禮,我們的形象大使章子怡是特地從美國飛回來;梁家輝則在歐洲拍戲,他也是(不遠千里)飛往泉州領取最佳男主角獎項。去年我們在北京頒獎,黃渤是特地從錄影棚請假幾個小時抽空出席的。」她表示,一份報紙舉辦一個電影獎,一做就是十五年,非常不容易,離不開諸多華語電影業內人士和媒體的支持。
當天現場率先公布本屆華語電影傳媒獎的推廣大使繼續由章子怡擔任。這是她自2012年起連續第四年擔任傳媒獎推廣大使。她曾不止一次地對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多年來的公正和透明度表示贊賞。
提名公布,好戲連連!
《推拿》VS《白日焰火》,金馬大贏家和「金熊獎」影片正面交鋒!
當天,兩位明星代錶王菀之和杜奕衡先後揭曉了本屆傳媒獎九大獎項入圍名單。一年一度的傳媒獎入圍提名直接反映著華語電影圈過去一年多的表現。華語文藝片在去年大放光彩:先有刁亦男執導的《白日焰火》奪下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文藝驚悚又有悲情蒼涼;後有婁燁執導的《推拿》一舉奪下金馬獎六大獎項,取材獨特、水準不俗。兩部極具風格化的文藝片在本屆傳媒獎上迎來「正面交鋒」,雙雙入圍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在重磅獎項最佳影片的競逐上,除了上述兩部影片外,去年上映後口碑不俗的《親愛的》(陳可辛)和《綉春刀》亦在榜單內,而去年在香港上映、由蔡卓妍和任達華主演的尺度大膽的三級片《雛妓》亦有入圍。
趙薇VS陳湘琪:「金像影後」與「金馬影後」再度交手!
備受關注的影後競逐,今年迎來有趣陣容。早已躋身國際女星之列的鞏俐去年與老搭檔張藝謀再度合作,在《歸來》中奉獻了細膩又動人的演繹;繼導演作品《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之後,趙薇回歸演員行列,以一部打怪題材的影片《親愛的》一舉刷新了世人對她的印象,將一位朴實無華的農村母親形象演繹的絲絲入扣,並拿下了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後獎項;戲好卻未被大眾知曉的台灣演員陳湘琪在去年憑借《回光奏鳴曲》打敗趙薇,一舉拿下金馬影後。兩人此次再度在華語電影傳媒獎上交手,難分高下。五位入圍女星涵蓋港台內地,另外兩位新生代演員蔡卓妍(《雛妓》)和吳可熙(《冰毒》)的表現亦十分突破,不容忽視。
影帝都是實力派,個個有來頭!
今年的影帝之爭亦充滿變數,五位候選者各有來頭。憑借《親愛的》入圍的「50億影帝」黃渤跟傳媒大獎可謂是淵源頗深,不僅在去年榮獲最受矚目男演員獎,第七屆上以《瘋狂的石頭》斬獲最佳男配角獎項。此次將是他繼《鬥牛》和《殺生》的提名之後第三次向影帝獎項發起挑戰;憑借文藝片《推拿》和《白日焰火》入圍的實力派影星秦昊和廖凡均是第二次入圍傳媒大獎,前者將難度極高得盲人按摩師角色刻畫得自然生動,後者更是憑借演繹拿下了柏林影帝的肯定。憑借《郊遊》入圍的第50屆金馬影帝李康生也是虎視眈眈,他曾經以《不見》獲得第4屆傳媒大獎最佳新導演稱號;而「學霸」張震亦憑借《綉春刀》再度入圍。
『捌』 十大華語電影的第二屆海峽兩岸三地十大華語電影
支持單位:
中國電影家協會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中國電影報社
貴州省委宣傳部
貴州省廣電局
主辦單位:
中國台港電影研究會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
中國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聯合主辦:
台灣兩岸電影交流中心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
台灣中國影評人協會
承辦單位:
中共黔南州委宣傳部
黔南州甕安縣人民政府
北京十月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星悅毅寧(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獨家戰略合作企業:
黔南天源集團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協辦單位:
貴州靖博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貴州金象集團
秦皇島秦唐健達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贊助企業:
韓塑美
貴州茅台鎮南洋酒業有限公司
青海大漠紅枸杞有限公司
唯一指定旅遊合作商:
星期八旅遊網 大陸:謝飛、張思濤、章柏青、張衛、吳冠平、趙葆華、
香港:吳思遠、文雋、張志誠、列孚
台灣:朱延平、王童、王清華、李耀華 批准單位: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
主辦單位:
中國台港電影研究會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
聯合主辦: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
台灣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
台灣中國影評人協會
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
河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
中共秦皇島市委
秦皇島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
華語萬映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聯合承辦:
中共秦皇島市委宣傳部
秦皇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版權)局
秦唐健達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CCTV-6中國電影報道
中印集團文化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盛名恆源文化有限公司
杭州拓錦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中青新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秦皇島·北戴河碧螺塔海上酒吧公園
秦皇島日報社
秦皇島市廣播電視台
晶晨環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中國電影家協會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中國電影報社
鳴謝單位:
天水花牛蘋果(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北正賽歐(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惠影科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無錫奇奇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湖南心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北京匯立一家商貿有限公司
普洱古里紅茶業有限公司
商務部北戴河培訓基地
重慶仟絲緣商業連鎖有限公司
媒體支持:
新華社、新浪網、騰訊網、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文藝報》
《中國藝術報》、《中國文化報》、《中國電影報》
中國報道網創投市場
智慧淘版權服務平台
青年微視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趣看直播 台灣:王清華、彌勒熊、汪瑩、梁良、李光爵、老嘉華、貧窮男、王瑋、麥若愚、吳孟樵
香港:何思穎、卓伯棠、陳志華、盧偉力、劉嶔、列孚、何威
大陸:張思濤、吳冠平、胡克、俞小一、陳墨、王迎慶、章柏青、王人殷、張衛、趙衛防
陸亮、周建東、劉漢文、許柏林、丁亞平、賈磊磊、陸紅實、張弛、賽人 大陸:翟俊傑、奚美娟、吳冠平、張思濤、章柏青 、饒曙光、趙衛防
香港:吳思遠、列孚、張志誠、泰迪羅賓
台灣:王童、朱延平、王清華、李烈 排名獲獎時間2015年7月11日地點河北·秦皇島·北戴河 第01名許鞍華《黃金時代》第02名陳可辛《親愛的》第03名張藝謀《歸來》第04名刁亦男《白日焰火》第05名楊紫燁《爭氣》第06名張唯《打工老闆》第07名徐克《智取威虎山》第08名婁燁《推拿》第09名傅東育《西藏天空》第10名王維明《寒蟬效應》
『玖』 十大華語電影的基本簡介
首屆海峽兩岸三地「十大華語電影」評選活動2012年11月24日在北京啟動,最終結果將於2013年4月份在安徽省六安市揭曉。
「兩岸三地電影界合作評選年度『十大華語電影』條件已經成熟,」中國台港電影研究會會長張思濤在24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經過20餘年發展,兩岸三地電影界的交流、合作和融合,已經形成一個不可遏止、更無法逆轉的歷史潮流。這是當代中國電影發展的一個重要現象,也是中國電影未來發展的重要動力。
他認為,這次評選將能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下兩岸三地電影的比較分析、互相學習,對於彼此電影的交流合作和各自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在台灣的中國影評人協會秘書長王清華看來,中國電影可以而且應該更加融合,在合作基礎上,「我們有機會趕超美國好萊塢」。
香港影評人協會會長何威告訴中新社記者,中國電影的市場應該在全世界,電影是一種很好的文化傳播方式,兩岸三地電影的交流合作,更有利於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的推介。
據悉,「十大華語電影」評選活動將每年舉行,評選范圍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分別公映過的華語電影。評選將先由大陸、香港、台灣電影界分別推薦10部入圍影片,再由主辦單位聘請兩岸三地有代表性的電影藝術家、評論家組成評委會,從上述入圍影片中產生年度「十大華語電影」。
首屆評選將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台灣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作為「十大華語電影」評選活動支持單位,兩岸三地的3位著名電影導演謝鐵驪、李行、吳思遠擔任評選顧問。
『拾』 醉美瓊中主題晚會暨兩岸三地十大華語電影頒獎晚會有哪些明星
醉美瓊中」晚會今晚在瓊中激情上演,侯耀華任主持人
「三月三」是海南黎族苗族一年一度盛大的民族傳統節日,今年的「三月三」主題晚會於24日晚8點將在海南瓊中「三月三」廣場激情上演。記者23日獲悉,「醉美瓊中」主題晚會准備工作全部就緒,應邀明星也陸續匯聚瓊中,為晚會出場做最後的准備。
據介紹,本次晚會邀請喜劇藝術家侯耀華擔任主持人,電影表演藝術家陶玉玲、祝希娟、岳紅、朱琳作為頒獎嘉賓也已趕到海南。今晚的演出節目全部敲定,亮點突出,比如原生態的歌舞《歡慶黎苗三月三》、台灣魔術大師丁建中大型「穿越」魔術秀、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相聲界泰斗常寶華宣布瓊中「綠橙」入選基尼斯世界紀錄等多個節目和內容,尤其是毛阿敏原唱原創《黎母山的兒女》,創造性的吸收了黎族民歌的元素,精心打造,使之成為海南觀眾的期待。尤其是本次晚會的編導力求打造原創、原生態的理念將在晚會中得到充分體現,表演嘉賓將為海南人民奉上精彩的演出,和瓊中十萬黎苗同胞共度佳節。
作為本次晚會的一個亮點,晚會期間還將表彰由中國台港電影研究會組織推選產生的《鋼的琴》、《金陵十三釵》、《失戀33天》等2011年度「十大華語電影」。屆時來自「兩岸三地」的電影明星、導演、專業評委等電影人將親臨晚會現場,接受頒獎。
據了解,本次晚會由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聯合主辦,海南華人國際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記者吳雅菁何慧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