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大唐代宗观后感

电影大唐代宗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5-11 14:18:23

Ⅰ 神医大道公郡主是谁

演员商蓉
姓名:商蓉 英文名:Li Ly 昵称:妞妞,蓉蓉 演员商蓉出生年:1980年 生日:2月2日 生肖:猴 星座:水瓶座 国籍:中国 祖籍:山东 出生地:兰州 职业:演员 血型:A型 民族: 汉族 身高:1.66米 体重:48公斤 家庭成员:爸爸 妈妈 两只小乌龟和一群热带鱼 业余爱好:做饭 画画 看书 逛公园 铁飞花最喜欢看的书(人物传记/散文/言情小说/读者/时尚杂志) 最喜欢的颜色:灰色 白色 银色 蓝色 红色 最喜欢的食物:水果(草莓 樱桃 猕猴桃) 蔬菜 (各种绿色蔬菜) 最喜欢的花:白色的百合花 雏菊 最喜欢的服装搭配:运动衣 牛仔裤 运动鞋 最喜欢的演员:张曼玉 奥黛丽·赫本 尼克-基德曼 毕业院校:中央戏剧学院01级表演系高职 比赛经历:1999年上海卫康“亮眼睛”大赛冠军
[编辑本段]电影作品
大唐代宗2003年《大唐代宗》 巴特尔导演 饰演女一号 吴满娇 2006年 10部系列数字电影《女神捕》 司小冬导演 饰演女一号 铁飞花合作演员 吴樾 苗海忠 2007年《巡警的故事》 司小冬导演 饰演女一号 崔小妹 2007年《抗倭英雄吴时来》 司小冬导演 饰演女一号 尹咏梅 2007年《赣南之恋/橙乡天使》 张夷非导演 饰演女一号 康乐 2007年《收藏记忆的角落》司小冬导演 饰演女一号 徐庆庆 2008年《别说抱歉,别说再见》刘健魁导演 饰演女一号 徐霭雯
[编辑本段]电视作品
玲珑女20集《缘分的星空》 邵波导演 饰演女一号 叶雨牵 30集《在一起》 饰演 郭青 2001年 18集《古董王爷》 饰演 秋雯 商蓉饰演的刘陵2001年 40集《大汉天子》 梁本溪导演 饰演女配角 刘陵 2002年 20集《铁甲英豪》 饰演 夏琳 2002年 30集《摩登家庭》 曾丽珍导演 饰演女主角 安娜 2002年 50集《体育人家》 娄乃鸣导演 饰演女一号 陶大桃 2002年 30集《玲珑女》 张军钊导演 饰演女二号 柳诗 2003年 20集《生死线/生死邂逅》 司小东导演 饰演女一号 米兰 合作演员 任程伟 原华 2003年 30集《天桥十三郎/新七侠五义》 鞠觉亮导演 饰演女二号丁兆蕙 2003年 28集《风流少年唐伯虎》 导 演:朱德承 余明生 张耀星 饰演大少奶奶李淑娴 2004年 30集《浪子燕青》 梁德华导演 饰演女二号 卢文文 2005年 20集《爱情从天而降》 李平导演 饰演女二号 林熙媛 2006年 35集《鼓上蚤时迁》 王文杰导演 饰演女一号 莲儿 2007年 20集《对峙》 张夷非导演 饰演女一号 严可嘉 2008年 都市情感剧《别说抱歉,别说再见》 导演: 刘健魁 饰 徐霭雯 2009年 新武侠、探案推理剧:《女神捕》第一部 饰演女一号 铁飞花 2009年 古装神话剧《神医大道公》 郑基成 刘仕裕 苏沅峯联合导演 饰郡 主、 朱砂

Ⅱ 前行者候子川扮演者

关亚军。

关亚军,6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6级表演系。

1998年,主演根据刘文诚短篇小说《家教》改编的电影《伴你高飞》,从此开始演艺事业。2001年,出演家庭文艺电视剧《野丫头》。2003年,出演反腐电视剧《预谋》;同年,出演6集电视连续剧《琴岛之恋》。

2004年,出演金融投资题材电视剧《欲望旅程》;同年,参演的喜剧电影《五号院》上映。2005年,出演历史题材电影《大唐代宗》;同年,出演青春警示剧《刻骨铭心》。2006年,出演警匪悬疑剧《危机边缘》。2007年10月,出演涉案警匪剧《交通警察》 。

2008年,出演谍战剧《狂花凋落》;同年,出演民国苦情伦理剧《奶娘》。2009年,出演军旅爱情剧《战地浪漫曲》。

人物评价

关亚军以塑造反派角色而出名,在《虎刺红》中刘志航虽阴险狡诈,但对爱忠诚;《战地浪漫曲》中的何岩挑拨离间,但多才情;还有《弹孔》中心狠手辣,忠于党国的徐恩铭。不管是正襟危坐、威风疾走,还是神情严肃,关亚军诠释的军人形象灵活饱满,令人难以忘怀。

在《陆军一号》中关亚军塑造一位具有领导风范的军队官员“庞威”,外号“谨先生”。该角色在整部剧中富有争议性,虽然有些许负面人物的形象,但构架饱满,有许多人性闪光点,经得起推敲。可以说是当代军队中的一道缩影。

Ⅲ 高分求《大唐代宗》的电影,4.48G的mkv格式。

哔哩哔哩上有大唐代宗的高清画质,AV号2646448,可以下载哦

Ⅳ 侯子川扮演者

侯子川扮演者关亚军

关亚军,6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6级表演系。

1998年,主演根据刘文诚短篇小说《家教》改编的电影《伴你高飞》,从此开始演艺事业。

2001年,出演家庭文艺电视剧《野丫头》。

2003年,出演反腐电视剧《预谋》;同年,出演6集电视连续剧《琴岛之恋》。

2004年,出演金融投资题材电视剧《欲望旅程》;同年,参演的喜剧电影《五号院》上映。

2005年,出演历史题材电影《大唐代宗》;同年,出演青春警示剧《刻骨铭心》。

2006年,出演警匪悬疑剧《危机边缘》。

2007年10月,出演涉案警匪剧《交通警察》。

2008年,出演谍战剧《狂花凋落》;同年,出演民国苦情伦理剧《奶娘》。

2009年,出演军旅爱情剧《战地浪漫曲》。

人物评价

内地实力演员关亚军以“反派专业户”被惯称,拥有着多年的演艺经验、角色拿捏到位,在多部影视剧中展现各种性格迥异的角色,他塑造的每一个深入人心的反派角色利弊兼有。

在电视剧《战地浪漫曲》中,关亚军扮演林永健的情敌何岩,其塑造的文工团“管家”形象提升了他的关注度;在《预谋》中,关亚军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混不吝范儿,他的表演更是深入人心。

Ⅳ 商蓉演过的片子

电影:

大唐代宗.jpg (7.25 KB)

2008-11-1 09:092003年 《大唐代宗》 饰·吴满娇 巴特尔导演

女神捕.jpg (7.18 KB)

2008-11-1 09:312006年 10部系列数字电影《女神捕》 饰·铁飞花 司小冬导演
(迷局 计中计 现形 局中局 借刀 杀手无名 孽缘 绝境 铁证)

巡警的故事.jpg (6.75 KB)

2008-11-1 12:512007年 《巡警的故事》 饰·崔小妹 司小冬导演

吴时来.jpg (6.61 KB)

2008-11-1 12:542007年 《抗倭英雄吴时来》 饰·尹咏梅 司小冬导演

简介模板.jpg (6.52 KB)

2008-11-1 13:012007年 《赣南之恋》(橙乡天使) 饰·康乐 张夷非导演

角落.jpg (7.28 KB)

2008-11-1 13:092008年 《收藏记忆的角落》 饰·徐庆庆 司小冬导演

2008年《别说抱歉,别说再见》 饰·徐霭雯 刘健魁导演

==========================================================

电视剧:
30集现代剧《在一起》 饰演 郭青
20集电视剧《缘分的星空》 邵波导演 饰演 叶雨牵
30集电视剧《玲珑女》 张军钊导演 饰演 柳 诗
20集电视剧《生死邂逅》 司小冬导演 饰演 米 兰

2001年 18集清朝电视剧《古董王爷》 饰演 秋雯
2001年 40集电视剧《大汉天子1》 梁本溪导演 饰演 刘 陵
2002年 50集电视剧《体育人家》 娄乃鸣导演 饰演 陶大桃
2002年 33集电视剧《摩登家庭》 曾丽珍导演 饰演 安 娜
2002年 20集军旅电视剧《铁甲英豪》 饰演 夏琳
2003年 30集电视剧《新七侠五义》 鞠觉亮导演 饰演 丁兆蕙
2004年 40集电视剧《浪子燕青》 梁德华导演 饰演 卢文文
2005年 20集电视剧《爱情从天而降(终极玄机)》 李平导演 饰演 林熙媛
2006年 30集电视剧《鼓上蚤时迁》 王文杰导演 饰演 莲 儿
2007年 21集电视剧《对峙》 张夷非导演 饰演 严可嘉
2009年 30集古装神话喜剧《神医大道公(保生大帝)》 饰演 郡主(朱砂)

Ⅵ 邓超演的《少年包青天》里演公孙策的是谁还有他演的其它演篇吗

赵阳 饰 公孙策

一、演员赵阳
1、个人资料 生 日:1976年9月11日 血型:B型 出生地:北京 身 高: 177CM 体 重: 65KG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95级 赵阳现任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
2、电影作品
《拯救爱情》 饰秦亮 导演:刘新 合作者:谢雨欣 《隔离日》 饰陈小军 导演:王冰河 《秋风掠过山梁》 饰阿毅 导演:何文凉 《替补职员》(数字电影) 饰亓国良 导演:周伟 合作者:李彤 董晓燕 《从心开始》(又名《苏醒》)饰罗小勇 导演:李威 合作者:黄璐 夏力薪 由力 《大唐代宗》 饰真假太子 导演:巴特尔 汪惠龄 《吻证》 饰李辉 导演:孙艳华 《疯狂的玫瑰》 饰赵平安 导演:周伟 《真心话大冒险》导演:马志宇 合作者:苗圃 黄维德 周扬 孙兴
3、电视剧集
《我的功夫女友》 饰张乐星 导演:何洛 合作者:马苏 王洋 《情定北非》 饰过海 导演:黄克敏 编剧:徐海滨 合作者:李法曾 朱茵 陈莎莎 《恋恋不舍》 饰秦风 导演:张宁 合作者:付晶 《栀子花白兰花》饰张延祖 合作者:罗海琼 刘思彤 安泽豪 《英雄》 饰太子[1] 合作者:黄海冰 刘威 宁静 《欲望阻击》 饰陈栓 导演:刘书宁 合作者:王学兵 陈好 冯宪珍 《2000年我们结婚》饰叶永辉 导演:巴特尔 刘书宁 《沧海情仇》 饰林海山 导演:李舒 合作者:胡军 李宗翰 赵明明 《猜心妙手》饰李芮 导演:吴兵 合作者:吴宗宪 苗圃 盖克 《让爱深呼吸》饰周飞扬 导演:窦琪 合作者:蒋雯丽 李幼斌 董晓燕 李煜 高一纬 《少年包青天III之天芒传奇》饰公孙策 导演:胡明凯 合作者:邓超 释小龙 秦丽 杨蓉 王泫尹 《华丽冒险》饰潘宏宇 导演:朱瑞斌 合作者:叶童 朱茵 刘晓靓 《东方霸主》饰关俊杰 合作者:黄维德 霍思燕 程思寒 梁子 《本色》饰朱亮 导演:杨晓雄 合作者:李乃文 曲虹霓 牛飘 付亨 《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饰高阳 导演:刘一志 合作者:王千源 吕一 《无敌三脚猫》饰主持人赵阳 (客串) 《好想好想谈恋爱》饰言浩军 导演:刘心刚 合作者:那英 罗海琼 蒋雯丽 《女神捕》饰许亦非 导演:司小冬 合作者:赵鸿飞 商蓉 《兴国,兴国!》饰谢殿生 导演:徐宗政 合作者:张恒 王挺 李解 张宇菲 《古今大战秦俑情》饰三世(现代版)秦始皇 导演:陈嘉上 合作者:安以轩 杜淳 罗嘉良 《天行健》饰梁思成 合作者:赵文瑄
4、话剧作品
《厕所》饰英子 《家》饰觉慧 《俺爹、俺爸》饰儿子 《狂飚》饰学生 《明》 饰皇帝,二皇子(后因脚伤退出)
5、广告代言
《雀巢咖啡》 《绿箭口香糖》 《联想手机》
6、关于杨桃
杨桃,赵阳粉丝的名称,又称阳桃。

还有《少年包青天》12中任泉版公孙策

Ⅶ 王虎城的主要作品

电影 《无价之宝》饰:刘教授 (一般角色) 导演:王晶
电影《故园秋色》饰:陶铸(主要角色) 导演:郑洞天
电影《铁血情仇》饰:黑老大丹昌 (主要角色) 导演:戈尔泰
电影《首席执行官》饰:市长赵迪之 (重要角色) 导演:吴天明
电影《明亮的铜号》饰:老首长赵司令员(主要角色) 导演:田禾
电影 《赤壁》 饰:东吴大将韩当(一般角色) 导演:吴宇森 数字电影《大唐代宗》饰老太傅 (主要角色) 导演:巴特尔
数字电影《扛》饰主人公孟繁农 (主要角色) 导演:范海波
数字电影《爱洒人间》饰主人公彭松荣 (主要角色) 导演:刘艳臣
数字电影《山东兄弟》饰演:主演(主要角色) 导演:高一功 《东方商人》饰:日本商人太野一郎 (主要角色) 导演:王新民
《红旗渠的故事》饰:县委书记闫运德 (主要角色) 导演:都 晓
《远东阴谋》饰:关东军司令村岗长太郎 (主要角色) 导演:陈家林
《中国刑侦1号大案》又名《末路》饰:公安厅长陆怀疆 (主要角色) 导演:陈国军
《太平镇》饰:镇长徐福根(主要角色) 导演:张 辉赵宁宇
《酒巷深深》饰:老板古天赐 (主要角色) 导演:郭宝昌
《施琅大将军》饰:总督姚启圣(主要角色) 导演:宁海强
《神舟》饰:总师祝庆九 (主要角色) 导演:宁海强
《中国近卫军》饰:武警总队长叶三昆 (主要角色) 导演:张前陈健
《无法逃脱》饰:陈正民(主要角色) 导演:慕龙
《老爸快跑》饰:张三父亲 (重要角色) 导演:高一功
《美丽人生》饰:话剧团高团长 (重要角色) 导演:郭靖宇
《滇西1944》饰:日军师团长松山佑三中将 (重要角色) 导演:宁海强
《天地民心》饰:军机大臣王鼎(重要角色) 导演:杨阳
《红色电波》饰:军统局上海站长章德安(主要角色) 导演:朱奕龙(台湾
《母 亲》饰:父亲 导演:高力强
邹家文(台湾)
《幸福》饰:王局长 (重要角色) 导演:郭宝昌
《生死瞬间》饰:毒枭杨君伯 (重要角色) 导演:尚洪武
《爱情二十年》饰﹕靳父
2007年《创业》饰﹕傅行长
2010年《不能没有娘》饰﹕村长 导演﹕黄净伟
《虎符传奇》 饰:廉颇 导演:郭宝昌
《决战江南》饰﹕金市长
《大宅门1912》饰﹕包五谷
《铁腕行动》饰﹕张志清

Ⅷ 唐代政治史论槁读后感

陈寅恪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研究唐史者所必读之书目,近日笔者初读了陈先生的这部书,略作札记如下:
读陈先生的著作,首先遇到的便是要克服不同时代语言的差异,陈先生于民国期间完成此书(1941年),大多带有些半文半白的语言现象;另外陈先生写文章以考据著称,读他的文章可以看到先生考证之精细。这也看出陈先生“治史”之严谨,有理有据,“论从史出”。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大多以古典文献作为其引证的对象,所以还要克服古代文言文的语法障碍。我的古文功底不是特别的好,所以读陈先生的文章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困难,初读之后,只是对陈先生的这篇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为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中篇为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下篇为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由于对唐代历史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应该说很费劲的把上篇读完了。读过后感觉陈先生在上篇说了三个问题:一为唐代皇室的氏族问题;二为唐代政治势力之变化;三为藩镇割据的原因再分析;
在陈先生这本书中,他对隋唐史一个主要观点是:更加从民族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隋唐历史的发展。在这篇中陈先生开篇说:民族与文化问题乃李唐一代史事之关键。
对于唐代皇室的氏族问题,陈先生对史料进行的一番考究和论证,认为“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之“假冒牌”。至於有唐一代之官书,其纪述皇室渊源间亦保存原来真实之事迹,但其大部尽属後人讳饰夸诞之语,治史者自不应漫无辨别,遽尔全部信从也。”并认为“隋唐两朝继承宇文氏之遗业,仍旧施行“关中本位政策”,其统治阶级自不改其歧视山东人之观念。故隋唐皇室亦依旧自称弘农杨震、陇西李暠之嫡裔,伪冒相传,迄於今日,治史者竟无一不为其所欺,诚可叹也。”从中给我们的传达了一个这样的信息,治史者对于史料的甄别至关重要,学会辨别史实的真伪。
对于唐代政治势力之变化,陈先生自有一番自己的看法,也就是提出了“关中本位政策”,他认为“李唐皇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後裔也。自武曌主持中央政权之後,逐渐破坏传统之“关中本位政策”,以遂其创业垂统之野心。故“关中本位政策”最主要之府兵制,即於此时开始崩溃,而社会阶级亦在此际起一升降之变动。盖进士之科虽创於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涂径并不必由此。及武后柄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於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当时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於为文,但以不预关中团体之故,致遭屏抑者,亦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上升朝列,而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若依此义言,则武周之代李唐较李唐之代杨隋其关系人群之演变,尤为重大也。”
“武周统治时期不久,旋复为唐,然其开始改变“关中本位政策”之趋势,仍继续进行。迄至唐玄宗之世,遂完全破坏无遗。而天宝安史乱後又别产生一新世局,与前此迥异矣。”这里所说的“新世局”就应该是中篇所讲的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
对于藩镇割据的原因再分析,陈先生认为藩镇割据是与民族有很大的关系的。为何这么说呢?陈先生给出了答案: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两大集团①长安集团②河朔集团。长安集团在玄宗后期以宦官为主,河朔集团乃是安史旧党。他列举高力士、鱼朝恩、吐突承璀、仇士良、杨复光、田令孜等人的出身,认为“唐代阉寺多出于今之四川、广东、福建等省,在当时皆边微蛮夷区域。其地下级人民所受汉化自甚浅薄,而宦官之姓氏又有不类汉姓者,故唐代阉寺中疑多是蛮族或蛮夷化之汉人也。唐代中国疆土之内,自安史乱后,除拥护李氏皇室之区域,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文化维持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尚别有一河北藩镇独立之团体,其政治、军事、财政等舆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即不以长安、洛阳之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其安身立命之归宿。故论唐代河北藩镇问题必于民族及文化二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也。”
又说:“在长安文化统治下之士人,若举进士不中,而欲致身功名之会者,舍北走河朔之外,则不易觅其他之途径也”、“安史之徒乃自成一系统最善战之民族,在当日军事上本来无与为敌者也。考安禄山之种族在其同时人之著述及专纪其事之书中,均称为柘羯或羯胡”。所以认为安史之乱也是与种族问题有关。
对于这个上篇而言,除了对李唐王朝的皇室氏族做了考究之外,重点的就是论述“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
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
通读中篇,我认为陈先生是以有唐一朝皇帝继承问题为线索,论述了“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系于北门卫兵之手(以中央的四次革命最能说明)”、“唐代皇帝继位之不固定”、“唐代士大夫党派的分野(即是党争之渊源)”、“牛李党争”、“内外朝之党派与皇位继承之关系”。
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系于北门卫兵之手
陈先生认为: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关键实系于守卫宫城北门禁军之手。”以四次中央革命的成败来论述之:一为玄武门之变,二为中宗之复辟,三为神龙三年李重俊之反叛,四为韦庶人之死(唐隆政变)。
为何系于北门禁军呢?“而北门之重要则由于唐代都城建置之形势使然,其详见拙着《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章附论都城建筑一节。”对此陈先生又略述之:“唐代之北军即卫宫之军,权力远在南军即卫城之军之上,其情势舆西汉南北军所处者适相反。”、“《周官·考工记》匠人云:面朝背市。”西汉与此相对应,而唐则不然。“唐代之长安城,其宫近城之北端,而市则在城之南方,其宫市位置适与以前之西汉长安城相反,故唐代之南北军舆西汉之南北军其名虽同,而实际之轻重则相殊异也。”、“唐代之长安,其宫在城北,故北军为卫宫之武力。苟明乎此,则唐代历次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悉决于玄武门即宫城北门军事之胜负,而北军统制之权实即中央政柄之所寄托也。”
玄武门之变:“太宗之所以得胜,建成、元吉之所以致败,俱由一得以兵据玄武门即宫城之北门,一不得以兵入玄武门故也。”玄武门之重要性可谓深矣!而建成、元吉岂可不知?陈先生引《常何墓志铭》,然后知太宗与建成、元吉两方皆诱致对敌之勇将。至于太宗之胜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拉拢工作做得比较好。
中宗复辟之成功:“中宗复辟之成功,实在沟通北门禁军之故。张东之既得羽林军统将李多祚之同意,大局即定,虽以武曌之枭杰,亦无抵御之能力矣。”
神龙三年李重俊之反叛:在此陈先生则是从李多祚前后两次兴兵干预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来说明。(上一次是中宗复辟)
韦庶人之死:“玄宗景龙四年六月二十日夜之举兵,与三年前即神龙三年七月六日节愍太子重俊发动之玄武门事变正复相似,而成败不同者,以玄宗能预结羽林万骑诸营长葛福顺、陈玄礼等,而韦后死党守卫玄武门之羽林禁军统将如韦播、韦璇、高嵩等,皆为其部下所杀故也。”
“中央政治革命凡四次,俱以玄武门之得失及屯卫北门禁军之向背为成败之关键。”
“关中本位政策”施行以来,内重外轻之势所致也。然自玄宗末年安史叛乱之后,内外轻重之形势既舆以前不同,中央政变除极少破例及极小限制外,大抵不决之于公开战争(唐末强藩与中央政府权臣及阉寺离合之关系构成战乱,其事应列入统治阶级之升降及党派分野范围论之。故凡本书所未能详述者,以义类推之可知也),而在宫廷之内以争取皇位继承之形式出之。于是皇位继承之无固定性及新旧君主接绩之交,辄有政变发生,遂为唐代政治史之一大问题也。
后文又举“玄宗政变夺皇位”一事说明之:“玄宗既以有大功故得立为皇太子,而其皇位继承权仍不固定,其后虽已监国,并受内禅,即皇帝位矣,而其皇位之不安定也如故,必至诛夷太平公主党徒之后,睿宗迫不得已,放弃全部政权,退居百福殿,于是其皇位始能安定,此诚可注意者也。至太平公主欲以羽林军作乱,幸玄宗早知其谋,先发制人,得斩禁军统将常元楷、李慈等,唐代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系于北门卫兵之手,斯又一例证矣。”
唐代皇帝继位之不固定
①太宗夺权
②立李治为太子
③高宗的立嗣问题(实则高宗与武后立嗣,武侯其中的作用大)
④中宗复辟:“神龙元年正月癸卯(二十日)玄武门之事变,其事自唐室诸臣言之,则易周为唐为中兴复辟;自武则天方面言之,则不过贪功之徒拥立既已指定而未甚牢固之继承储君而已(凡唐代之太子实皆是已指定而不牢固之皇位继承者,故有待于拥立之功臣也)。”
⑤李重俊反叛:“明知其皇位继承权至不固定,遂出此冒险之举耳。”
⑥唐玄宗即位:“玄宗既以有大功故得立为皇太子,而其皇位继承权仍不固定。”
⑦玄宗太子李瑛的废黜与肃宗李亨的上台:“惟肃宗既立为皇太子之后,其皇位继承权甚不固定,故乘安禄山叛乱玄宗仓卒幸蜀之际,分兵北走,自取帝位,不仅别开唐代内禅之又一新局,而李辅国因是为拥戴之元勋,遂特创后来阉寺拥戴或废黜储君之先例,此甚可注意也。”
⑧代宗的即位:“代宗虽有收复两京之功,而其皇位继承权不固定如此。最可注意者,则为自宝应元年四月乙丑(十六日)事变张皇后失败后,唐代宫禁中武曌以降女后之政柄,遂告终结。而皇位继承之决定,乃归于阉寺之手矣。但阉寺之中又分党派,互有胜败,如程元振等舆朱辉光等之争,即是其例。至于李氏子孙无论其得或不得继承帝位如代宗舆越王系之流,则皆阉寺之傀儡工具而已。”
⑨德宗为太子时,其皇位继承权亦不固定
⑩顺宗废黜之事在《通鉴》贞元三年有详细记载,陈先生在此处强调:“永贞内禅尤为唐代内廷阉寺党派竞争与外朝士大夫关系之一最着事例,且唐代外廷士大夫之牛李党争即起于宪宗元和之世。”
“本篇中专论唐代皇位继承不固定之事实,则至德宗顺宗之交为止。此后以内廷及外朝之党派关系与皇位继承二端合并论证,而在论证此二端之前,先一言唐代士大夫党派分野之界线焉。”
唐代士大夫党派分野之界限
武后之前:山东氏族与关陇贵族集团
高宗武后之时为一大变迁
主张经学为正宗——山东氏族;由进士出身而以浮华放浪者著称——新兴阶级;“唐代士大夫中其主张经学为正宗、薄进士为浮冶者,大抵出于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之旧家也。其由进士出身而以浮华放浪著称者,多为高宗、武后以来君主所提拔之新兴统治阶级也。”
牛李党争问题
李党——旧派(郑覃、陈夷行等)
牛党——新派(李宗闵、李钰、杨嗣复、令狐楚、白敏中、杜牧等)
下为陈先生之言:
唐代门生对座主关系密切:
“李德裕所谓朋党,即指新兴阶级浮薄之士藉进士科举制度座主门生同门等关系缔结之牛党也。”
“座主以门生为庄田,则其施恩望报之意显然可知。此唐代座主对于门生关系密切之一例证也。”
“牛派巨子以同门之故,遂结为死党。”
“新兴阶级党派之构成,进士词科同门之关系乃一重要之点。”
“唐代贡举名目虽多,大要可分为进士及明经二科。进士科主文词,高宗、武后以后之新学也,明经科专经术,两晋、北朝以来之旧学也。究其所学之殊,实由门族之异。故观唐代自高宗、武后以后朝廷及民间重进士而轻明经之记载,则知代表此二科之不同社会阶级在此三百年间升沈转变之概状矣。”
“宣宗朝政事事与武宗朝相反,进士科之好恶崇抑乃其一端,而此点亦即牛李二党进退荣辱之表征也。”
“大中一朝为纯粹牛党当政李党在野之时期,宣宗之爱羡进士科至于此极,必非偶然也。”陈先生引张尔田先生《玉溪生年谱会笺》叁大中二年下引沈曾植先生之言曰:唐时牛李两党以科第而分,牛党重科举,李党重门第。
陈先生又言:可论者约有三端:一曰牛李两党之对立,其根本在两晋、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与唐高宗、武则天之后由进士词科进用之新兴阶级两者互不兼容,至于李唐皇室在开国初期以属于关陇集团之故,虽舆山东旧族颇无好感,及中叶以后山东旧族舆新兴阶级生死竞争之际,远支之宗室其政治社会之地位实已无大别于一般士族。二曰:凡山东旧族挺身而出,与新兴阶级作殊死鬬者,必其人之家族尚能保持旧有之特长,如前所言门风家学之类,若郑覃者,即其一例也。亦有虽号为山东旧门,而门风废替,家学衰落,则此破落户之与新兴阶级不独无所分别,且更宜与之同化也。三曰:凡牛党或新兴阶级所自称之门阀多不可信也。
“然唐末黄巢失败后,朱全忠遂执统治之大权。凡藉进士词科仕进之士大夫,不论其为旧族或新门,俱目为清流,而使同罹白马之祸,斯又中古政治社会之一大变也。”
“又唐代新兴之进士词科阶级异于山东之礼法旧门者,尤在其放浪不羁之风习。故唐之进士一科与倡伎文学有密切关系。”
内外朝之党派与皇位继承之关系
陈先生在此先讲了“永贞内禅”,“因永贞内禅为内廷阉寺与外朝士大夫党派钩结之一显著事例,而牛李党派实又起于宪宗元和时之故,此后即取内外朝之党派舆皇位继承二事合并言之。”
宪宗之即位:“宪宗之得立为帝,实由宦者俱文珍等之力。”
牛李党争起于宪宗之世:“牛李党派之争起于宪宗之世,宪宗为唐室中兴英主,其为政宗旨在矫正大历、贞元姑息苟安之积习,即用武力削平藩镇,重振中央政府之威望。当时主张用兵之士大夫大抵属于后来所谓李党,反对用兵之士大夫则多为李吉甫之政敌,即后来所谓牛党。而主持用兵之内廷阉寺一派又与外朝之李党互相呼应,自不待言。是以元和一朝此主用兵派之阉寺始终柄权,用兵之政策因得以维持不改。及内廷阉寺党派竞争既烈,宪宗为别一反对派之阉寺所弑,穆宗因此辈弑逆徒党之拥立而即帝位,于是“销兵”之议行,而朝局大变矣。”
“元和朝虽号称中兴,然外朝士大夫之党派既起,内廷阉寺党派之竞争亦剧,遂至牵涉皇位继承问题,而宪宗因以被弑矣。”
吐突承璀在宪宗一朝受宠一时,而穆宗之即位,由于支持澧王宽后被穆宗(遂王)所诛。
“销兵”成长庆一朝之国策:“销兵”之数每年仅限百分之八,且历时甚短,其所以发生如是之大影响者,盖当时河朔为胡化区域,其兵卒皆善战之人,既被裁遣,“合而为盗”,遂为朱克融、王廷凑所利用,而中央政府征募之人自然不能与河朔健儿为敌也。
宪宗、敬宗之死,敬宗、文宗之得帝位都为阉寺所为。“致敬宗及绛王悟之被弑害,与夫文宗之得继帝位,均是内廷阉寺刘克明党与王守澄党竞争下之附属牺牲品及傀儡子耳,亦可怜哉!斯又唐代皇位继承不固定舆阉寺党争关系之一例证也。”
理清牛李党争发展之历程:“文宗一朝为牛李党人参杂并进竞争纷剧之时期”“就牛李党人在唐代政治史之进退历程言之,两党虽俱有悠久之历史社会背景,但其表面形式化则在宪宗之世。此后纷乱斗争,愈久愈烈。至文宗朝为两党参错并进,竞逐最剧之时。武宗朝为李党全盛时期,宣宗朝为牛党全盛时期,宣宗以后士大夫朋党似已渐次消泯,无复前此两党对立、生死搏鬬之迹象,此读史者所习知也。”
“鄙意外朝士大夫明党之动态即内廷阉寺党派之反影。内廷阉寺为主动,外朝士大夫为被动。阉寺为两派同时并进,或某一时甲派进而乙派退,或某一时乙派进而甲派退,则外朝之士大夫亦为两党同时并进,或某一时甲党进而乙党退,或某一时乙党进而甲党退。迄至后来内廷之阉寺“合为一片”(此唐宣宗语,见下文所引)全体对外之时,则内廷阉寺与外廷士大夫成为生死不两立之仇敌集团,终于事势既穷,乞援外力,遂同受别一武装社会阶级之宰割矣。”
“李训、郑注所以能异于宋申鍚,几成扫除阉寺之全功者,实在利用阉寺中自分党派,如王守澄与仇士良、韦元素等之例是也。又当时牛李党人各有其钩结之中官,训、注之进用本皆由于阉寺,故能悉其隐秘,遂欲同时一举将阉寺及士大夫诸党派俱排斥而尽去之也。当日阉寺之党派既是同时并进,互相争鬬,达于剧烈之高点,故士大夫之党派各承其反影,亦复如之。斯为文宗一朝政治上最要之关键。”
“由宪宗朝至文宗朝,牛李争鬬虽剧,而互有进退。武宗朝为始终李党当国时期,宣宗朝宰相则属于牛党,但宣宗以后不复闻剧烈之党争。究其所以然之故,自来未有言之者,若依寅恪前所论证,外朝士大夫党派乃内廷阉寺党派之应声虫,或附属品,傥阉寺起族类之自觉,其间不发生甚剧之党争,而能团结一致以对外者,则与外朝诸臣无分别连结之必要,而士大夫之党既失其各别之内助,其竞争遂亦不得不终归消歇也。”
总之,在论述内外朝之党派与皇位继承之关系时,陈先生认为唐代中后期的皇位嬗变阉寺乃是幕后黑手,皇帝只不过是一种傀儡罢了。而阉寺与外廷,则阉寺为主导,外廷乃是阉寺的附属品。而外廷斗争(朋党之争)之湮灭乃是由于阉寺“合为一片”。
其中有几位皇帝是值得注意的:肃宗、代宗、宪宗、宣宗、哀帝,为什么呢?肃宗登基,李辅国因是为拥戴之元勋,遂特创后来阉寺拥戴或废黜储君之先例;代宗登基"皇位继承之决定,乃归于阉寺之手矣";宪宗之世牛李党争起;宣宗即位后士大夫朋党似已渐次消泯;而哀帝时为何这种统治瓦解了呢?笔者在陈先生的论述中还是没有找到答案。(也许是我过于愚笨了)
下篇: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开篇先生就言:兹所欲论者只二端:一曰外族盛衰之连环性,二曰外患与内政之关系。在外族盛衰之连环性一节当中先生依次论述了突厥、回鹘、吐蕃、高丽、南诏……
如按陈先生的意见,那么我们所夸耀的大唐盛世岂不是也在民族的夹缝中生存?东北有高丽,西北先后有突厥、回鹘,西南有南诏。如此中国在唐朝怎么可以算得是一个大国呢?首先从国界来说,唐代不是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其次又有这么多的外族势力在不同时期内的犯边;
关于第二节外患与内政之关系,陈先生首先从府兵制的瓦解入手,论述了吐蕃的侵犯与边疆戍兵的关系,从而说明其府兵制瓦解是与外族的侵犯有关的。兵农合一的府兵制是唐代兵制的一大特点,但是面对吐蕃的进攻,这种兵农合一已经满足不了边防的需要,“故不能不有长期久戍的‘长征健儿’”。“此吐蕃之强盛所给予唐代中国内政上最大之影响也”。
其次论述了回鹘与中国在和平时期财政经济之关系。(陈先生在前说回鹘与中国摩尼教之关系,在此颇有疑问,摩尼教那是西方传入中国的,怎么觉得先生好像说这倒是中国本土的了?)先生就马价问题展开一番论述:“蕃得帛无厌,我得马无用,朝廷甚苦之”“唐与回鹘在和平时期之关系中,马价为国家财政之一大问题,深可注意。”后文又说:“唐室之应付此项困难问题,计出于无聊,抑又可知矣。”
再次陈先生从回纥与中国人民经济关系加以略论。许倬云先生在《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中把唐代的他者分为三类:一曰陆续由近边外族,流入中国的人口;二曰外商因为来华贸易流离中国的胡客蕃商;三曰整体投奔中国的外族;外族商人与中国人民经济的关系就有一定的关系了。
在此篇的最后陈先生引用宋祁的话:故宋子京曰:'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笔者对此还是不能理解!

Ⅸ 狼图腾读后感,要原创,绝对的原创!分全送了!!

最近我看完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狼图腾》。

这是一本纪实体的长篇小说。这本书书由几十个“狼故事”组成。那些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小狼艰难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读到《狼图腾》这样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这本书真正揭示了人性与狼性,是一本令人读完之后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
起初以为狼只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扑捉一些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凶猛不及狮虎,速度不及猎豹.同为食肉类哺乳类动物,它也只能去欺负狐狸.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就象一部电影,它永远只能做配角.然而,读<狼图腾>,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甚至有点愚昧.
狼是智慧的.
这一点在草原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
狼是团结的.
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
狼是勇敢的.
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在那片草原上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谁与争风?
在草原上,人类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人从狼那里学来了智慧,团结和勇敢.

读罢《狼图腾》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触便是,在那个充满血腥的年代为什么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竟然仅用区区十几万骑兵就能横扫欧亚?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呢?答案就是千万年来,游牧的草原人和草原狼,在腾格里这方神气的热土上时魂归时,怎样来到的草原,去时草原还是怎样。能摧毁几十个国家巨大城墙城堡和城市的草原勇士的生命,在草原上却轻于鸿毛。最后完全回归于大自然的。他们彼此缺一不可,当肉体的生命消失后,终于与草原完全融为一体。

几乎在每一个汉族人心中,狼都是狡猾、贪婪、残忍、丑陋的化身,老虎也猎杀动物,也吃过人,大家却说那是王者风范,威风凛凛,高大威猛,五彩斑斓……多少美丽的形容词都给了其他猛兽,这对狼也是一种歧视!原因很简单:狼对汉族的威胁超过任何一种猛兽,比猛虎、狮子、熊、豹都来得凶猛,来得气势汹汹,具有人类才有的攻城掠地的实力。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国人对待对手的态度,对于最有威胁的对手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而是对其诋毁和谩骂,以致长久以后,当狼民族衰退以后,历史的真相被湮没在滚滚黄沙之中。但狼对人类的教导却是永远无法被湮没的。

狼做的事情之所以会十拿九稳,是因为他们做每件事情前都会先想好策略。

《狼图腾》很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狼丰富多彩的杀敌方法。开篇就是一个草原狼围捕黄羊的大战役,波澜壮阔,纵横捭阖,动静结合,一气呵成。真正的作战时间不过十几分钟,但作战前狼群耐心的伏击、精妙的设围、细致的观察,营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紧张而又亢奋的氛围;而作战时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还有战斗力的黄羊而击其余部分的智慧,颇有些卑鄙却极其实用的狼抓黄羊的绝招,又让我们拍案叫绝,赞叹不已。这动静之间,却将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狼的智慧也是非常惊人的,几乎可与人媲美。在生活中,他们会运用各种各样的本领与智慧来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狼的本领狼的智慧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们也是在几千年艰苦的草原生活中磨炼出来的。变幻莫测的草原气候、恶劣的草原环境、各种动物的逃生本能还有来自人的巨大威胁,使得狼始终生活在险境之中,随时都处在被饿死、冻死、打死的境遇中。

人不是狼,狼的各种策略也是在艰苦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但我们的确可以从狼身上借鉴很多东西,但学习草原狼也不能拘泥于具体的战术,而是要锻炼自己勤于思考、善于应用策略的能力。

主动的去观察和学习,积极的思考,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实战中磨炼自己,这就是狼的智慧源泉。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要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残忍。所以我们也得有狼的危机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给自己加压,正如张瑞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往往不利的形势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正是这个道理。

狼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他们是野兽中最有集群优势和团队意识的动物,一条狼是一个优秀的单兵,而一群狼就成了一支牢不可摧的特种部队,在《狼图腾》里,作者亲眼见到的狼识天文懂地理能看云知道天气,组织打围,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无懈可击,再加上坚忍的意志,实在是太完美了。读《狼图腾》,看那些让人血脉喷张的狼群的捕食故事,更是能鲜明的看到狼群的威力。狼群由狼王统一指挥,进则同进,退则同退,协同作战,无往不利。比如围捕黄羊的时候,有狼去寻找大雪坑,有狼去骚扰,有狼去伏击,在总攻的时候也是井井有条,狂而不乱。更让人称绝的是,狼群即使在撤退的时候也井然有序,猛狼冲锋,狼王靠前,巨狼断后,完全没有鸟兽散的混乱。当狼逃生时,它甚至可以咬断伤腿,刮骨疗毒是治伤,而狼是自伤,颇有壮士断腕的壮烈。当狼袭击马群时,它甚至可以选择最危险的自杀式打法。当搬迁时,小狼宁愿被勒死也不屈从,让人感慨训老虎易,训小狼难。狼与生俱来的血性和傲气,帮助它们在恶劣的草原环境中生存下来。草原上以前也有老虎等其它动物,之所以只有狼独存,原因就在于此吧!

孙子兵法“云倍则敌之,十则围之”,可就是这几十条狼就敢围猎几千条黄羊,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名动历史的长平之战,秦将白起空前绝后的等而围之已经是军事史的绝唱,而狼却更胜一筹。秦人本是游牧民族,长期和狼征战,也许这正是狼教给秦人的兵法吧。

这个世界始终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即便厮杀的工具不再是尖牙利齿,不再是刀剑枪戟,但是本质是不会变的。有能力的人就能用他的能力用他的新的厮杀利器来赢取最大的利益。难道不是么,考试升级如斯杀,商场勾斗如斯杀,官场暗涌也是如斯杀,向往人道主义乐土的人士也不妨扣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这种厮杀格斗后的胜利者?是不是能给失败者真正的怜悯和体恤呢。自古就有自然的成败法则,狼坚持不懈地贯彻这一法则,我们应当敬佩,甚至以狼为师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诠释“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法则。

狼的坚韧是最值得佩服的,一个民族如果有这样坚韧的性格,那么它一定会强大。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毛主席领导时期的中国,生活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国内征战,国外封堵,以气候论不亚于蒙古高原的酷冷寒冬。正是有那一份狼的坚韧,才有了现在的国际尊重。我要学习狼,就要学习他的坚韧,对命运的挑战残忍,也敢对自己残忍,残酷的锻炼才有了蒙古战狼非同一般的犀利。

社会如战场,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的主动的去迎接挑战。只有在不断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进步,才能成长。

《狼图腾》是对我的一次洗礼,闪烁智慧狡猾的光芒,我喜欢向往着狼的坚韧,狼的团结,狼的狡黠,狼的意志力和狼的生命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适应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感谢本书的作者姜戎先生。30多年前,作为一名北京知青,他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直到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院。在草原,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并与他亲爱的小狼共同患难,经历了青年时代痛苦的精神“游牧”。蒙古狼带他穿过了历史的千年迷雾,径直来到谜团的中心。是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性格、草原人对狼的爱和恨、狼的神奇魔力,使姜戎与狼结下了不解之缘。狼是草原民族的兽祖、宗师、战神与楷模;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狼的智慧、顽强和尊严;狼对蒙古铁骑的驯导和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游牧民族千百年来对于狼的至尊崇拜;蒙古民族古老神秘的天葬仪式;以及狼嗥、狼耳、狼眼、狼食、狼烟、狼旗……有关狼的种种细节,均使作者沉迷于其中,写出了这部有关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的长篇小说。如今,正值中国社会转型,而农耕文明衍生的国民性格已成其沉重羁绊之时,姜戎终于为他这一部倾其半生心血的鸿篇巨制画上句号,最终完成了他再现“狼图腾”的使命,成为“有关狼的真理的终结者”。

古代中原王朝用犬戎来指代北狄,即古代北方的突厥系游牧民族。北狄一直是华夏的心腹大患,狼子野心就是取自犬戎。《国语·周语》提到周穆王征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而周幽王和西周就亡于以狼为图腾的犬戎。直到隋唐,汉民族还把一切北方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也仍然用豺狼比喻北狄胡人。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李白《古风》有云:“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皇甫冉《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则云:“烽火惊戎塞,豺狼犯帝京”。李曾伯《满江红:得襄阳捷》:“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清代更有“狼子野心,信不诬哉!”一说。而华夏的图腾是龙。

然而狼并不是与中国传统的真善美能够联系在一起, 并且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相悖,也许在农耕条件下发展的华夏文明,华夏子女永远不可能将狼作为自己的信仰,唯有龙图腾才是中国炎黄子孙的代表。狼的贪婪、凶狠、狡猾,无疑我们永远不能接受。然而我们从作者的痕迹中看到了中华龙与狼的相似之处,而唯我们的欠缺,部分狼精神的欠缺,使我们的社会发展有了局限,我们需要的是一只现代狼。我们与西方的国家的差距、与日本的差距,无法例举了。然而我们同样的渴望大唐盛世、贞观之治,同样渴望只时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一统江河,同样渴望清朝的康乾盛世,希望国家强盛屹立在世界之列,为了这一梦想,我想我们不该拒绝,不能拒绝狼之精神,树立自己内心真正之图腾。

做为男人就应该像狼一样,有着狼的野心狼的气魄和狼的霸气,让我们狼奔狼啸,狼子野心地做一番狼的事业,开创狼的时代吧!

那一夜,我 梦见百万雄兵,金戈铁马,战马嘶鸣,铺天盖地的喊杀声在我的耳边久久回荡,回荡!我知道这是狼的血液在我的身体复苏,燃烧,燃烧.........

Ⅹ 陆平凡谁演的

关亚军。

他是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8年就根据短篇小说改编的电影开始了自己的演艺事业。后来03年出演了反腐电视剧预谋,同年出演了六集电视连续剧。

在参演历史题材电影大唐代宗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印象。同年出演青春警剧刻骨铭心。他在每部剧中给我们带来的出色的角色形象,其实是以反派角色为主,他在虎刺红电视剧当中扮演的角色虽然阴险狡诈,但是对爱忠诚。

在很多的电影,电视剧当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一种人物特性。尤其在陆军一号中,关亚军塑造了一位具有领导风范的军队官员。

阅读全文

与电影大唐代宗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在线观看香港电影资源网站 浏览:30
将图片制造成电影台词软件 浏览:606
汤姆哈利的爱情电影 浏览:987
真爱之路电影在线法国 浏览:476
我是电影明星英文 浏览:437
男同电影中文字幕 浏览:580
八度空间电影完整版 浏览:897
关于龙猫所有的大电影 浏览:543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女主角 浏览:290
好莱坞关于警察电影大全 浏览:124
白鹿原电影结局结尾 浏览:115
最好听的韩国电影音乐 浏览:8
一部学生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22
暴力聚会电影演员表 浏览:871
经典法国逐木鸟老电影种子 浏览:470
恢复电影院的地区 浏览:500
德拉西翁大电影 浏览:46
粤语电影跟踪 浏览:28
有看正在上映电影的网站吗 浏览:628
晚娘上电影演员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