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這部美國魔幻大片叫啥啊
經典電影分類排行2007-11-23 11:26十佳劇情片:
1)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勵志影片。
2) 教父(1、2):經典黑幫片,有此作品,其他同類一概低頭。
3)美國往事:整個人生都在裡面。
4)天堂電影院:每個男人的童年回憶,太經典了。
5)無主之城:人家怎麼能拍出這么牛的電影!
6)活著:也許是中國目前最偉大的電影。
7) 阿甘正傳:教導所有的人要去寬容別人,傻就是福氣。
8)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愛中國。
9) 楚門的世界:探討人的價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10) 音樂之聲:音樂的力量、音樂的快樂!
11)辛德勒的名單:震撼人心的歷史、充滿感染力的攝影和傑出的演員。
十佳科幻片
1) 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一個電影神話。
2) 異次元駭客(第十三層):應該說它比黑客帝國的構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畫類科幻電影的代表。
4) 終結者(1、2):科幻電影經典中的經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電影真不多見。
6) 黑客帝國系列:引發了對現實和未來網路發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種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風格另類的科幻片,結尾出人意表。
超時空接觸: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的力作。
9) 千鈞一發:描寫未來社會人的基因問題的驚險影片,內容和主題俱佳。
10) 2001漫遊太空:經典作品,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
十佳戰爭片:
1)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作。
2) 獵殺紅色十月:節奏和人物拿捏准確的潛艇影片代表作。
3) 兵臨城下:從獨特的視角描寫二戰的巨片,演員表演到位。
4) 大逃殺歸入戰爭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殘酷。
5) 巴頓將軍:全景式展示戰爭的代表作,演員表演出色。
6) u-571:效果出眾的新型海戰片,拍得很有特點。
7)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對戰爭的深刻反思,看過後使人對戰爭產生恐懼。
8)星際艦隊:科幻性質的戰爭片,士兵的訓練和戰斗的描寫很有煽動性和爭議性。 9)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隨時看起來都心潮澎湃的好電影!
10) 野戰排:反思越戰的經典影片。
十佳動作片
1) 英雄本色(1):吳宇森代表作。
2) 真實的謊言:阿諾演的最溫情和幽默的電影。
3) 生死時速(1):充滿動感,耳目一新!
4) 虎膽龍威系列:呵呵他怎麼總是一身傷卻不死啊!!!
5) 勇闖奪命島(石破天驚)動作片顛峰作品!演員表演出色。
6) 刀鋒戰士(1、2):新式吸血鬼動作片,非常另類和華麗。
7) 神秘的黃玫瑰系列:呵呵因為看的時候年紀小,覺得比西部片還經典。
8)復仇:也是羅馬尼亞的老電影,這部影片的槍戰讓人百看不厭。
9) 三步殺人曲系列:干凈利落的墨西哥風格槍戰電影。
10) 第一滴血(1):有內涵有力度有故事,是史泰龍為數不多的好片。
十佳KB片
1) 奪命狂呼系列:校園KB片的代表作,對年輕人的胃口。
2) 殺出個黎明:另類誇張的KB片,不嚇人,反而很搞笑和另類。
3) 活死人的黎明:活死人系列代表作,以惡心的僵屍著稱。
4) 驅魔人:畫面陰郁,聲效凄厲,晚上看真的噤若寒蟬!
5) 見鬼:港式KB片代表,有KB,也有情感。
6) 解剖(1、2):歐洲KB片的代表,內容奇怪前衛。
7) 壞品味:指環王導演的早期作品,KB而搞笑。
異形系列:科幻類KB片經典,1、2、4都很精彩
9) 咒怨:日式KB的代表,極其邪惡!
10) 活跳屍:罕見的血腥的黑色幽默!
十佳喜劇片
1) 兩桿大煙槍:在英式幽默和一團亂麻中尋找答案的樂趣
2) 我為瑪麗狂:美國廁所文化的代表,低俗但好玩。
3) 反斗神鷹系列:美式無厘頭動作喜劇。
4) 大話西遊(1、2):經典!
5) 花田喜事:港式老喜劇片的代表,明星雲集。
6) 驚聲尖笑系列:以模仿糟改其他影片取樂的新型喜劇片。
7) 虎口脫險:歐式喜劇片經典作,百看不厭。
8)金雞:近年少見的優秀香港電影,有很深的內涵。
9) 面具:金凱瑞的成名作。
10) 喜劇之王:周星弛最有內涵的電影。
十佳武俠片
1) 卧虎藏龍:"美"式武俠片的開山之作!
2) 新龍門客棧:現在的武俠片製作模式都是照它來的。
3) 黃飛鴻系列:捧紅了李連傑啊!!!
4) 醉拳:成龍代表作,功夫片黃金時代的作品。
5) 少林寺三十六房:劉家輝的成名作,現在來看也趣味無窮。
6) 少林寺:不用說了,真功夫的代表。
7) 佐羅:法國劍俠片的代表,迷到很多mm。
8)笑傲江湖:對林青霞扮演的東方不敗印象最深。
9) 座頭市:創新的日本劍俠片,很有特點。
10) 殺死比爾:呵呵,新派東西方結合的功夫片來啦!!!!
十佳驚悚片
1) 死神來臨(1、2):構思巧妙,場景驚人。
2) 黑暗降臨:描寫鬼怪傳說的驚悚片,有些新意思。
3) 沉默的羔羊:獲得奧斯卡獎的驚悚片!
4) 7宗罪:風格陰暗,讓人時不時想逃!表演精緻!
5) 閃靈:可以盡情欣賞傑克尼科爾森的超凡演技。
6) 第六感:此類影片代表作!!結尾精彩之極!
7) 斷頭谷:蒂姆伯頓的驚悚KB大作,人頭亂滾!
8)心慌方(1、2):加拿大導演的匪夷所思之作!!!
9) 本能:不用說了,很色情!
10) 醫院風雲:拉斯馮提爾導演的丹麥影片,嚇的很多人不敢獨自回家。
十佳愛情片
1) 泰坦尼克:商業大作!
2) 漂亮女人:現代版麻雀變鳳凰!
3) 羅馬假日:奧黛麗赫本的經典。
4) 金玉盟:淡淡的幽怨、一生的承諾!
5) 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經典老片。
6) 畢業生:我們還能找到青春時代的純潔愛情嗎?
7)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時代為背景的愛情名片,節奏緩慢。
8)保鏢:輕松健康的愛情電影。
9) 克萊默夫婦:對婚姻、兒女進行深入思考的倫理片。
10) 陽光燦爛的日子:屬於我們這些人的青春!
十佳魔幻片
1) 狼族盟約:法式魔幻片,明星眾多的大製作。
2) 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三部曲: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的強大組合!
3) 倩女幽魂:中國鬼電影的里程碑!決不輸於外國片!
4) 魔戒三部曲:偉大的經典的真正的電影!!!
5) 哈利波特系列:新魔幻電影的奇特分支。
6) 魔幻屠龍(龍的心):感情真摯。
7) 木乃伊:幽默和特技結合的娛樂片。
8)剪刀手愛德華:蒂姆伯頓最有想像力的作品。
9) 小飛俠:嶄新的適合兒童的幻想片。
10) 大魚:多看兩遍吧,活著要善待自己啊
十佳動畫片
1) 怪物公司:罕見的數碼特技!動人有趣的創意!
2) 冰凍星球:雖然賣座不是很好,但它的場景可是真的漂亮!
3) 辛巴達航海記:巧妙結合手繪和3d技術的優秀作品。
4) 怪物史萊克:健康的愛情觀和幽默的故事!
5) 尋找尼莫(海底總動員):融合溫馨情感和尖端技術的動畫經典。
6) 千與千尋:宮岐峻顛峰之作!
7) 最終幻想:3d人物數碼化的先驅,技術出眾。
8)吸血鬼獵人:日式風格的華麗吸血鬼大作。
9) 蓋娜:歐洲的動畫大作,風格很怪異!
10) 恐龍:不用說了,好看!
十大情色片
1) 艷舞女郎:少見的描寫夜總會無上裝演員的作品,場面很精緻!
2) 卡里古拉:有史以來最"嚴肅"和宏偉的情色巨片!
3) 羅曼史:探討愛情沖突和仇恨的情色名作。
4) 親密:獲得柏林金熊,在歐洲大型電影節獲獎影片中首次出現口交的場面!
5) 巴黎野玫瑰:描寫愛到極至的感情,可怕!
6) 深喉:現代色情片的鼻祖!
7) 悲情城市:法國色情片演員出演的反映丑惡社會的獨立電影。
8)感官世界:大島渚的驚世駭俗之作,以演員的真實做愛場面聞名!
9) 巴黎最後的探戈:懷念馬龍白蘭度,就看看這部片子吧!
10) 丑聞:最新的韓國情色作品。
㈡ 水門事件
1972年6月18日,星期日。 溫暖的陽光,清新的海風,茂密的樹林,松軟的沙灘,構成了一幅美妙的初夏海 濱風景畫。畫里還有錯落有致的幾幅別墅,那是美國總統在佛羅里達的比斯凱恩灣的 寓所。正在這里度假的尼克松總統,心情和這天氣、景色一樣的好。 4個月前的2月21日至27日,尼克松總統在他的對外政策首席顧問基辛格博士的陪 同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歷史性的訪問,從而結束了兩國之間20多年的敵對狀 態。此舉贏得了世界輿論的廣泛贊揚和美國人民的普遍歡迎,尼克松的聲望大振。 1個月前的5月22日至28日,尼克松又赴莫斯科同蘇聯領導人會談,達成了關於限 定美蘇雙方各自擁有 2個反彈道導彈發射場的協議,讓世界在日益升級的軍備競賽中 看到了一絲有所克制的曙光。 有一系列令人矚目政績的尼克松總統,今年任期已滿,他正躊躇滿志地開始了競 選連任的准備工作。這次度假,他的公文包里還放著一份競選備忘錄。在他的案頭, 放著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回憶二次大戰的書著《勝利與悲劇》,這本書他已讀了幾遍, 他想進一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尼克松並沒有意識到,正當他向勝利的高峰攀登時,悲劇也在悄悄地向他襲來。 此刻,尼克松正端坐在沙發上,漫不經心地瀏覽當天的報紙。他有早讀的習慣, 看報就像吃早餐一樣必不可少。 《邁阿密先驅報》第一版左側的一段小新聞引起了他的注意,其標題是:「企圖 在民主黨總部裝竊聽器的邁阿密人在華盛頓被拘留」。 到自己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部去實施竊聽,真有意思,尼克松不由自主地看了下 去。報道說,昨天(6月17日)夜裡有5個人在華盛頓的水門大廈被捕,民主黨全國委員 會總部就設在該處。這5個人中,有4個是從邁阿密去的,其中一個自稱是中央情報局 的職員,另 3個是古巴人。他們隨身攜有照相機和電子偵察設備,是戴著橡膠手套安 裝竊聽裝置時被發現,當場被捕的。 據尼克松自己在回憶錄中說,他的第一個感覺是這段新聞荒謬得很,古巴人到美 國民主黨總部來裝竊聽器,真會開玩笑。所以,他把報紙放一旁,便自由自在地投入 大海暢遊了好久。後來他甚至覺得,這是有利於他競選連任的消息,因為它可以聲明, 由於有「左派」之稱的競選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麥戈文一向對古巴卡斯特羅政權 採取謙讓政策,在美國國內的古巴僑民都害怕這一點,故在民主黨總部實施盜竊。這 樣的消息傳播開來,可以狠狠打擊民主黨。 然而,事情並非像尼克松想像的那麼簡單,那麼如意。被捕的 5個人中,那個自 稱是中央情報局職員的麥科德,實際上是尼克松的「爭取總統連任委員會」的安全顧 問,其餘 4人也不是什麼古巴人,很可能是受雇於「爭取總統連任委員會」的特工人 員。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如此前景的麥科德等人的被捕,使水門事件很快變成了新聞 界熱炒、全國關注的爆炸性新聞。 專門辭去司法部長職務、充任尼克松的競選連任委員會主席的米切爾,不得不向 新聞界聲明,在水門大廈被捕的那 5個人的行為,純屬他們的個人行為,與本委員會 毫無關系。 民主黨展開了攻勢。它們對爭取總統連任委員會和這伙竊賊提出民事訴訟,要求 賠償100萬美元,後來又增至640萬美元。當時它們並沒有想到,它們本來可以得到的 更多——當然,並非是指金錢的數額。 兩天後,即 6月20日上午,《華盛頓郵報》的一則消息使尼克松不安起來。報道 說,從被捕的人員隨身攜帶的通訊錄中,發現了曾在白宮任職的前中央情報局特工人 員,他叫霍華德·亨特,在尼克松的高級顧問科爾森手下任職。聞此消息的白宮,像 挨了地震。 昨天剛從度假地返回華盛頓的尼克松,見報後馬上召來其心腹、白宮辦公廳主任 霍爾德曼商談此事。一個多小時很快過去了,似乎還沒有找到萬全的對策。下午繼續 探討同一個問題。情況不明而又怕牽連的尼克松,首先要求霍爾德曼如實告訴他,在 我們「自己人」中,不管屬於哪一層次的官員,是否已經使我們捲入這個尷尬的局面。 然後一起研究,目前的一切調查與口供,如果進行深查細究,會不會讓民主黨抓住把 柄,對我們競選不利。據尼克松日記記載,米切爾曾在電話里神秘地告訴霍爾德曼別 捲入此案。但此時霍爾德曼很肯定地向尼克松保證,白宮的官員不會被牽涉到此案中, 米切爾也與此事無關,盡可以放心。聽到這一保證,尼克松擔心被信心所取代,他決 定採取以攻為守的策略。 然而,霍爾德曼還告訴他,查究水門行動的主使人已經查到競選連任委員會財政 組的法律顧問戈登·利迪身上,聯邦調查局正在追查因水門事件被捕的麥科德身上攜 帶的款項,該款項很可能出自競選連任委員會。「必須阻止聯邦調查局追查那筆錢的 來源!」尼克松不容置疑地說。後來,中央情報局的一位高級官員授權向聯邦調查局 代理局長打電話,請他「別管這件事」,因為在這兩個局之間,早有互不幹涉對方秘 密行動的協議。 盡管白宮利用其執政的權力進行掩蓋和阻撓,檢察機關對水門事件的調查仍在進 行。9月15日,在取得必要的證據之後,在這一事件中當場被捕的麥科德等5人被依法 起訴,同時被起訴的還有中央情報局的特工人員霍華德·亨特和爭取總統連任委員會 的法律顧問戈登·利迪。 盡管有水門事件的陰影纏繞,尼克松爭取連任的競選依然搞得有聲有色。大選前 夕的10月26日,從巴黎回國的基辛格特使,向美國人民公布他與北越代表黎德壽進行 一系列秘密會談的成果,宣稱:「和平即將到來。」這給尼克松政府的政績本上又增 添了濃重的一筆。尼克松毫不留情地嘲笑他的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麥戈文之流, 是「嘲笑我們國家的過去和將會妨礙它的未來的激進集團」。他針對麥戈文借口水門 事件攻擊他的政府是「最腐敗的政府」一說進行抨擊道:「這些年來批評美國的制度 已變得很時髦。批評者們堅持認為,它是如此偏頗,如此腐敗,如此不義,以致我們 應該摧毀它,用別的什麼東西取代它。我完全不同意,我相信美國的制度。」 麥戈文顯然不是尼克松的對手。在中學時代就以擅長演講和辯論著稱的尼克松, 巧妙地將對手指責他和他的政府的腐敗,變成了攻擊美國制度的腐敗。盡管水門事件 的許多事實已經揭露,但美國選民們似乎對此並不太在意,他們更看重尼克松政府的 政績,所以,11月7日公布的大選結果,尼克松就得了61%的選民票和520張選舉人票, 而麥戈文只獲得 34%的選民票和17張選舉人票。這是在美國總統選舉的歷史上少有的 以如此懸殊的票數決出勝負的一次。 以米切爾為首的總統連任競選委員會成員個個喜形於色,他們似乎忘記了還有 7 個「難兄難弟」因水門事件正在失去自由的監獄里接受審訊。 尼克松滿面春風,走馬上任,開始了新的一屆總統任期。在1973年 1月20日的連 任就職演說中,他還沒有忘記抨擊他的對手:「在每一個關鍵時刻,我們總是受到那 些認為美國一無是處、絕少正確的人們的困擾。但是,我深信,這不是歷史對我們有 幸經歷這些非凡的年代的評判。」他在演說中自豪地用了一連串「讓我們感到自豪的 是……」的字句,宣稱「本世紀美國的經歷在世界歷史上是無與倫比的」。 然而,水門事件的陰影並不因為尼克松滿面春風而消散,相反卻一步步向他逼來。 當尼克松在台上發表連任就職演說時,對水門事件被告的審訊也在抓緊進行。這場審 訊從1月8日開始,被告在巨大的壓力下開始交代其犯罪事實,有的公開表示對各種指 控服罪。他們究竟做了哪些交代,會不會將白宮里更大的人物牽扯進去?還有,為掩 飾真相而做出的種種努力,會不會弄巧成拙,欲蓋彌彰,反而增添新的罪證?這一切, 都使白宮彌漫著一種焦慮的氣氛,尼克松及其心腹官員更是坐立不安,失眠頻頻。 本來應該沉浸在競選連任勝利的喜悅之中,如今卻被水門事件的陰影所籠罩,尼 克松未免感到沮喪。他這時似乎已經意識到,從一開始阻止調查就是個錯誤,而且是 比到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裝置本身更大的錯誤。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身份 和形象,這條路哪怕是錯了也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風雨飄搖的白宮,彷彿在經受地震後日益增強的餘震的煎熬,誰能保證這不是又 一次更大的「地震」到來的前兆呢?
丟卒保車,大總統揮淚斬馬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想以攻為守的尼克松總統,漸漸地處於防不勝防的境地。 尼克松在1973年 2月14日的日記中,憂心忡忡地寫道:「我可以料想得到,假如 法官把亨特叫到面前,拿35年的刑期來恫嚇他,他很可能為了免受刑罰而就把自己所 知道的一切,全盤吐露。」 亨特,這個中央情報局的特工人員,不僅與潛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的 5名案犯 有牽連,而且他曾和總統競選連任委員會的法律顧問利迪一起,在白宮的縱容下,私 闖心理治療專家埃爾斯伯格的辦公室,企圖竊取加害埃爾斯伯格的材料。這個埃爾斯 伯格曾經把五角大樓關於越南戰爭的秘密材料交報社發表,對尼克松政府不利,政府 起訴他盜用文件罪,正在受審。白宮顯然想置他於死地。一旦這一事件抖露出來,豈 不是又一次「地震」。 如何使亨特保持沉默,或者絕不供出幕後的縱容者,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3月21 日上午,在尼克松的橢圓形辦公室,總統和他的法律顧問約翰·迪安商談著。 「亨特給競選連任委員會的一名律師寫信,索取12.2萬美元,作為個人和請律師 的費用。他甚至規定了交款期限。」迪安向尼克鬆通報了這一情況。 「他們到底想要多少錢?」尼克松知道,有第一筆,就會有第二、第三筆錢;有 第一人,就會有第二、第三人要。 「在整個訴訟期間,至少要付 100萬給各個被告。」迪安報出了一個不少的數目, 雖說這一數目對美國總統來說是不難辦到的,但在風聲很緊的情況下,畢竟要冒不少 風險。 從迪安的口氣中,似乎不想再去冒險。騎虎難下的尼克松總統,卻只有按照既定 方針走下去這一條路。他曾兩次向公眾信誓旦旦地保證,他和他領導的白宮在水門事 件一案中是清白的,經得起調查的。如果退縮的話,他和他的政府豈不成了信譽掃地 的說謊者和騙子。 「也許我們這樣做是錯的」,尼克松緩緩而又堅定地說,「但此時此刻,你難道 不同意最好的出路是把亨特的問題妥為應付嗎?我想,此時此刻,這是值得一為的。」 他顯然把賭注押在了讓被告守口如瓶上。他是在位的總統,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 樣押寶也許有他的道理。因為,如果這些被告拿了錢,還想獲得自由,即使法院判他 重刑,作為總統還有特赦罪犯的權力。有總統作強大的後盾,聰明的被告是不會吐露 對總統及其領導下的白宮不利的事實的,尼克松相信這一點。 迪安嘴上答應了總統的要求,心裡卻像掛了15個吊桶,七上八下,惶惶不安。 尼克松在回憶錄中承認:「從事後看,這一天是我任期內一個悲慘的轉折點。」 事實正是這樣。不久便「反戈一擊」的迪安,使尼克松和白宮狼狽不堪。 迪安不僅說出了白宮幾名重要人物與5名竊賊潛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一案有關, 而且坦白了案發後的一系列掩飾真相的企圖。他公開表示,白宮的辦公廳主任霍爾德 曼、總統的內務顧問埃利希曼以及他自己,都卷進了此案,有「阻撓司法的舉動」。 他還透露,總統的私人律師坎姆巴克曾受命籌款給水門事件一案的被告。 而關在獄中受審的麥科德,也指控爭取總統連行委員會主席,前司法部長米切爾 應對他們潛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行竊一案負責,並且供出在受審期間,有人表示可 予以寬赦,交換條件是他緘口不語。 負責審理水門事件一案的聯邦地方法院法官也似乎打定主意要與白宮過不去。在 3 月底進行的宣判中,對第一位將政界要人牽進這一事件的被告麥科德從寬處理,予 以保釋,而對其餘 4名潛入水門大廈行竊的被告則予以重判,暫定為40年徒刑;與此 案有關、又犯有私闖埃爾斯伯格醫生辦公室行竊之罪的亨特和利迪,前者被暫判為入 獄35年,後者曾因不肯開口而犯了蔑視法庭罪,就此暫判為6年零8個月徒刑,另處罰 款4萬元。 輕重懸殊的宣判,給至今抱有僥幸心理、不願吐露全部事實的被告形成了巨大的 威懾力。尼克松明知這樣的判決過重,甚至實屬蠻橫,因為對一些殺人犯的判決也不 至於如此;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地方法院法官所採取的一種文明的策略,就是要促 使被告說真話,因為他們的宣判並非最後的判決,如果坦白交代,檢舉揭發有功,麥 科德就是他們的榜樣。 隨著水門事件真相的不斷抖露,群情激憤,輿論大嘩。尼克松的防線是如此脆弱, 已經到了不找幾個替罪羊就難以過關的程度。 4 月中旬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接替米切爾擔任司法部長的理查德·克蘭丁斯特, 急匆匆地求見總統尼克松,說有要事相告。無心度假、正在白宮舉行午後宗教禮拜儀 式的尼克松,在儀式結束後馬上同他進辦公室密談。克蘭丁斯特省去了拐彎抹角的客 套話,直截了當地告訴總統:「迪安把我們告了。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被認為是授權 闖入水門大廈行竊的主謀人。」「不,這不可能。」尼克松驚訝得差點叫了起來,緊 接著又半信半疑地問他的司法部長:「真有其事?」克蘭丁斯特沒有正面回答,說: 「讓刑事廳長來談,您看如何?」尼克松點了點頭。 不一會兒,身穿一件贓兮兮的 T恤衫和一條濕漉漉的牛仔褲,腳蹬一雙網球鞋的 司法部刑事廳廳長亨利·派德遜,在克蘭丁斯特的帶領下,走進了尼克松的辦公室。 他是在洗刷遊艇時被召來的,連衣服也沒來得及換。下屬官員如此打扮到白宮來,實 屬不敬,要是在平時非被轟出去不可,但這次尼克松只是皺了一下眉頭,便讓他將掌 握的迪安指控的情況一一道來。這位廳長遲疑了一會,瞥了身旁的部長一眼,在得到 「照實說」的眼神暗示後,便將迪安如何指控總統的辦公室主任霍爾德曼、內務顧問 埃利希曼捲入水門刑事案的情況做了匯報,末了還斗膽建議:「應該讓他們兩個辭職, 不然會有麻煩的,會使您和您的總統職位處境難堪。」 尼克松默默地聽著,思索著,眼睛直愣愣地望著天花板,半晌沒說一句話。克蘭 丁斯特部長和派德遜廳長面面相覷,不知所措。「你們走吧。」尼克松有氣無力地說。 寬大的辦公室只剩下沉思的尼克松一人。「好一個吃裡扒外的迪安!」尼克松想 對他施加壓力,讓他明白作為總統可以阻止他獲得行政豁免權,到頭來一樣受刑,可 是又擔心把他逼急了眼,說不定會把指控的矛頭直接轉向他。 「我沒有什麼把柄掌握在迪安手裡。」尼克松的心裡暗暗地為自己打氣。雖說他 事先確實沒有授權任何人去干闖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安裝竊聽裝置這樣的蠢事,但 事後的掩蓋行動他能逃脫罪責嗎?一想到這里,他的心又有點發虛。雖說他和年輕的 法律顧問迪安商談掩蓋對策時,沒有第三者可以出來證明,但誰又能保證沒有留下任 何可以作為證據的話柄呢? 苦思冥想,絞盡腦汁,還是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對策。想找幾個心腹顧問來集思 廣益,可是不少人已經涉嫌水門一案,要是再冒出一個像迪安那樣「反戈一擊」的顧 問,那不就更慘了。看來,只有變以攻為守為以退為進了,「丟卒保車」不失為一種 明智的選擇,尼克松終於拿定了主意。 幾天後,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被召到總統辦公室。尼克松把上次司法部長及該部 刑事廳廳長談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講給他們聽,然後,婉轉地請他們拿個主意。這兩個 人是尼克松的得力助手和多年的忠實朋友,為他謀取總統職位立下過汗馬功勞,如今, 要尼克松開口讓他們辭職,實際上是把他們開除出白宮,尼克松真是有點開不出口。 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顯然被總統介紹的不利於他們的事實驚呆了。雖說這些事實 都是他們經歷過的,但一旦作為罪證指控則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非常敏感而又特 別能領會總統意圖的辦公廳主任和內務顧問,此刻,只有吞下辭職這杯苦酒,以便保 全總統和白宮的面子。「我們會現實地面對這一切的。」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說這話 時,眼睛有點發紅,鼻子開始發酸。 三人相對無語。誰也沒有說出「辭職」這兩個令人難堪的字眼,但誰的心裡都非 常明白。還是彼此心照不宣吧,各自的心情當然有所不同。 尼克松後來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他當時的心境: 「我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要他們離職,真是自私得可以了;不過我還不至於狠心到 能夠心安理得地傷害自己所深切關懷的人。我憂慮他們被迫辭職時所受的打擊,但我 更憂慮他們留任不去會使我遭受的打擊。」 「我現在的問題,是必須把做過一些我亦有份之事的幾個朋友開除。」 4月 30日晚上,尼克松向全國發表講話。他重申自己與水門事件沒有牽連,但接 著又說,他將為那些「在一件他們原來深信是正確的事情中可能犯了錯誤」的下屬承 擔應負的責任。尼克松藉此機會宣布:「今天,我做出了任期內最難的一項決定,我 接受了白宮兩位最親信僚屬的辭呈。他們是霍爾德曼和埃利希曼,稱得上是我有幸遇 到的最優秀公務人員中的兩位。」他用如此贊美的語句,送給被迫辭職的朋友,與其 說是對朋友的撫慰,倒不如說是為了使自己的心裡也好受些。同時宣布已經辭職的還 有那個「反戈一擊」的顧問迪安,以及司法部長克蘭丁斯特;前者如果不從白宮清除 出去,怎解尼克松的心頭之恨,後者辭職是因為他的一些親密同事可能「與違反美國 法律的某些行為有牽連」。 尼克松演出了一幕現代「揮淚斬馬謖」的話劇。然而,就像馬謖被斬並不能奪回 失去的街亭一樣,丟了「卒」的尼克松能保住自己這個「車」嗎?
窮追不舍,尼克松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對水門事件一案的調查並沒有因為受牽連的白宮高級官員辭職而停止,相反追查 得更緊了。尼克松非常清楚下一步追查的目標是誰。「我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對付 他們。」尼克松暗暗地給自己打氣。 他任命國防部長埃利奧特·理查森接替辭職的克蘭丁斯特,轉任司法部長,並授 予他任命一位調查水門事件的特別檢察官的全權。這一任命很快得到了參議院的確認。 尼克松本想通過這樣的積極姿態,顯示其在水門事件一案上心中無愧,同時又可以有 效地控制司法機關對這一案件的調查,但事後證明他又錯了。 新上任的司法部長理查森選擇了哈佛大學法學院的著名教授阿奇博爾德·考克斯 出任調查水門事件的特別檢察官。也許,理查森也想做一個姿態,不分黨派,一點不 在乎考克斯是民主黨人,使人們感到他的不偏不倚,襟懷坦白。但尼克松卻像被當頭 敲了一棒,在驚愕之餘,心裡暗暗叫苦。 在尼克松看來,考克斯是一個懷有黨派成見的狂熱分子,他和他的屬下簡直不用 調查就確定了要把作為共和黨總統的尼克松趕下總統寶座的目標。可悲的是,正是他 總統本人,通過司法部長賦予考克斯他們得以實現目標的權力。 現在,尼克松處於腹背受敵的境地。考克斯新官上任即燒火,馬上從向白宮索要 有關檔案著手,做深入的追查。以民主黨參議員薩姆·歐文為主席的參議院水門事件 特別調查委員會,則要求白宮有關官員隨時接受該委員會的質詢。原白宮法律顧問「 反戈一擊」的迪安,連續在歐文調查委員會作證5天,其開場白就長達345頁,讀了整 整一天,其中一口咬定尼克松自水門事件案發後,一直想方設法做掩飾工作。為了證 實迪安所言,委員會成員一致要求公開調閱總統的有關檔案。有人甚至提出,傳訊尼 克松總統親自出席作證。 再也不能退讓了,聽到這一消息的尼克松馬上做出了這樣的反應。 1973年7月7日,尼克松致信歐文,提醒他注意這樣一個事實:早在1953年,杜魯 門總統也曾被國會傳訊出席某個委員會,但他拒絕了。作為總統,他有自己的尊嚴, 也有這個權利。尼克松接著聲明,我會像杜魯門那樣,既不出席委員會作證,也不向 委員會提交文件。 5 天後,歐文回信白宮,說「兩不」立場恐怕「勢必引起同基本憲法對抗的嚴重 可能」。就在這一天,尼克鬆起床時感覺胸部劇烈疼痛,住進了海軍醫院。 在他住院期間,尼克松聽到了一個更使他心痛的消息:他的副助理亞歷山大·巴 特菲爾德向參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泄露了「天機」:自1971年 3月以來,白宮安裝了 能自動記錄談話的秘密錄音系統,總統在辦公室的所有談話,都有錄音磁帶備考。 對此,特別檢察官考克斯備受鼓舞,認為這是證明總統有沒有罪的最有力的證據, 要求白宮立即交出有關磁帶。參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新聞界抓住這條爆炸性的新聞大做文章,公眾的反應也特別強烈。總統和他所領 導的政府是否營私舞弊,將通過錄音磁帶而真相大白,這個消息實在令人振奮。《紐 約每日新聞》的大字標題不無諷刺地寫道:「尼克松竊聽自己的辦公廳。」 尼克松則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他不可能記得水門事件案發後, 他所下達的每一項指示,說過的每一句話,但是對是否錄有掩飾真相、阻礙調查的罪 證,他是心裡有數的。因此,他本能的反應是,必須藉助總統享有的特權,絕不能把 錄音磁帶的內容泄露出去。 於是,圍繞著交還是不交錄音磁帶,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 考克斯特別檢察官窮追不舍,非要尼克松交出磁帶不可。看來他有明確的線索, 甚至直接點出和索要去年6月20日,即水門事件發生3天後,尼克松同他的辦公室主任 霍爾德曼兩次談話的錄音。 尼克松堅守陣地,強調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總統有權拒絕特別檢察官的征調令, 如果他認為它會侵犯政府部門應享有的特權的話。 這場官司先是在聯邦地方法院展開。 8月29日,地方法院主審法官賽里加裁決尼 克松敗訴。雖然尼克松對這一裁決不能說一點思想准備沒有,但畢竟在美國歷史上還 不曾有過這樣的先例,法院判令總統交出他不願交出的材料。所以,聽到敗訴的消息, 他感到震驚。他決定向聯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訴。 屋漏偏遭雨。尼克松的搭檔、副總統斯皮羅·阿格紐,被控在任馬里蘭州州長和 副總統期間接受賄賂,面臨起訴判罪的危險。雖說這是他個人的問題,但尼克松政府 的形象又遭到損害是不可避免的。10月10日,阿格紐副總統公開表示不再為逃避所得 稅這一次的指控做辯護,並提出辭職,以此作為撤消對他進一步追究起訴的條件。兩 天後,尼克松提名眾議院共和黨領袖、素以正直友好幾乎沒有什麼政敵而著稱的傑拉 爾德·福特繼任副總統。 阿格紐的辭職使尼克松感慨萬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人的一生中既有平 坦大道,又有激流險灘和暗礁。「難道我最後的結局也是如此嗎?不,我不是阿格紐, 我不應該失敗,也決不能失敗!」從學生時代到踏上政界,一直鋒芒畢露,擔心顯得 被動和軟弱的尼克松,開始運用其擁有的權力予以反擊。 他首先向特別檢察官開刀。尼克松要求司法部長理查森解除考克斯的職務,從而 停止他對水門事件的調查。沒想到他的老內閣成員、最親近的幕僚之一理查森,竟然 拒絕執行總統的指令。拒絕執行總統指令意味著什麼,理查森是很清楚的,所以,10 月20日,他正式提出辭職。與此同時,司法部副部長拉克爾肖斯也辭職不幹了。措手 不及的尼克松只好臨時指定一名代理司法部長。 當天下午,白宮新聞秘書齊格勒向記者宣布了司法部長及其副手均已辭職的消息, 並同時宣布,考克斯正被代理司法部長解職,他的水門事件特別檢察官辦公處將隨之 撤銷,其工作事務交還司法部受理。 這就像在公眾的心理大堤上炸開了一個口子,洶涌的抗議浪潮滾滾而來。有的報 紙甚至用了「劊子手:尼克松」這類標題,指出想「殺一儆百」的總統是在向法律和 正義挑戰。國會輿論也簡直是一邊倒,包括共和黨內不少議員都感到總統做得太過分, 一致要求對水門事件的調查不能交由司法部,仍需要任命一名特別檢察官來全權負責 這一工作。 剛一出擊便被碰得頭破血流的尼克松,不得不有所收斂,同意代理司法部長選擇 一位新的特別檢察官全權調查水門事件一案。 11月 1日,來自得克薩斯州、曾任美國律師公會會長的民主黨人利昂·賈沃斯基 走馬上任。他上任不久便開出傳票,還是要征調去年 6月20日白宮的錄音磁帶作為證 據。 錄音磁帶,就像鬼魂附體一樣纏繞著尼克松。「這裡面有什麼見不得人的記錄呢?」 新任副總統福特大惑不解,冒昧地建議總統立即交出去。因為他曾得到尼克松的保證, 在水門事件中總統沒有做任何虧心事。「既然如此,交出錄音帶不就能洗清加在總統 身上的嫌疑嗎?」正直的福特這樣想。「不,我是為了維護總統特權的原則,這一原 則決不能輕易地背棄。」尼克松解釋他執意不交磁帶的原因。他似乎從福特的眼神中 看出些許猜疑,說:「您若不信,可以把錄音放給您聽。」但福特謝絕了。 1973年的聖誕節對於尼克松來說也許是灰暗的,但又是值得珍惜的,因為對水門 事件的調查越來越使他處於不利的境地,他在白宮度聖誕節的機會可能將一去不復返 了。當然,他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不願意朝這個方面去想。
㈢ 你好!請問有深喉的電影資源嗎
如果你指的是電影【深喉】的話,那我告訴你不好看,而且還是黑白的,年代太久遠了,很難找到資源的
㈣ Deep Throat 電影
我知道,不過沒字幕。三四年前以前有下過有中文字幕的,不過不小心刪了。
㈤ 美國電影深喉手機怎麼下載
看看自己的手機型號,支持什麼格式的電影播放,然後下載電影轉換成手機能看的格式就行了...
+Q492513696
我給你傳個地址.
㈥ 世界電影史上有哪些電影的價值觀曾經引起巨大的社會爭議
《小時代》上映後曾寫過一篇文章,談的就是這種電影看來非得聲明一下,本文根本沒有把《小時代》看做影史上必須提的爭議電影,更沒有把它和其他電影相提並論。恰恰相反,我認為它呈現出的爭議性也不值一提,看最後一段吧。這文章只是借當時的話題來說電影中的現象。
《小時代》的上映以及其高票房成績引發了諸多爭論,既有關於電影本身品質的,也有關於電影背後呈現出的所謂「三觀」問題的。很多人對影片表現出的「拜金」、「物慾」、「消費男色」等價值觀感到不滿。《小時代》的製片人安曉芬則在微博上表示「一部電影亡不了國」,她還說「如果在80年代,我承認這樣的影片可能會對價值觀產生一些不良的引導,但是現在絕對不會。」
最終,影片男主演還是因此坐了5年大牢,而女主演後來也聲明說,在拍戲的時候「有一把槍指著我的腦袋」。
㈦ 求電影《深喉》,請問哪位大神有,
龍斌只是負責念稿配音的,稿件都是別人寫的。節目的最後字幕上打了撰稿的名字:寒景峰。他的微博名字是:韓景峰看電影,很不錯的影評人。至於韓景峰是不是他的真名,我就不知道了。絕對可靠,求給分。
㈧ 電影深喉有嗎
《深喉》這是一部由Gerard
Damiano執導的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一位女子找醫生檢查後得知自己的
身體構造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因此換了一個護士的工作,以便能從中獲取快樂。好友我分享。
㈨ 求電影《深喉》
網路影音可以看,但是沒字幕,不過這種電影也不需要看字幕,整個一av.
惡心
㈩ 電影界有哪些以小博大的例子
我想說的一個以小博大的經典案例,它就是1972年的電影《深喉》單單是片名就具有讓人雞兒梆硬的潛力。沒錯這就是一部真刀實槍打真軍的純a級色情片,所謂「深喉」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至於海報長這個樣子。還算正常吧。彷彿是那種沒有什麼故事可言,但確實干貨滿滿的一部電影。然而像這樣一部純色情片,不打碼不借位,每個口交和做愛場景都高清特寫長鏡頭,在推出之後票房成績很是不俗,其票房成就和文化影響足以留名影史。1972年,44歲的傑拉德·達米阿諾在一周內寫好劇本,拉到了投資,以二十萬美元的製作費,六天完成的拍攝速度,於1972年6月12日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首映,以風卷殘雲之勢獲得了一億美元的票房,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賺錢的影片之一。這個票房紀錄是四十多年前的,算上通貨膨脹和海外票房,可不止這些了。這部影片的出現正好迎合了美國歷史上一個關鍵的時間點,女性主義、性解放運動、先鋒藝術盛行、搖滾樂興起…再加上一度經濟蕭條給人們帶來的焦慮,一時間這樣的純色情反而成了一種發泄的途徑。當年正漫延性解放思想,此片題材敏感,加上著名的雜志 "Variety" 及"New York Time"大力吹捧,認為是"必看"之作,使各省的戲院場外大排長龍,大量觀眾甚至二刷三刷來宣洩自己的情感或表達某種情緒。《深喉》就這樣成為了一部現象級影片,它本身的電影質量並不好,在性愛場景的處理上也顯得粗陋且並不性感,整體劇情薄弱至極,現在看哪怕在a片里也算非常普通毫無亮點的那種。但它確帶來了爆炸級的影響力,以後層出不窮的色情片確再不能復制它的巨大成功。